天津海河上的桥

合集下载

天津著名桥梁

天津著名桥梁

永乐桥(连通三条石大街—五马路)于三岔河口的永乐桥享有“天津之眼”的美名,上下两层,设有餐饮、娱乐、休闲等设施,集交通、观光、游览功能于一体。

永乐桥摩天轮直径达100多米,通透的48个座舱可容纳300多位游客同时观光,转一周大约需要三四十分钟。

摩天轮可将你带到120米左右的高空,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致尽收眼底,堪称名副其实的“天津之眼” 金钢桥(连通大胡同—中山路) 金钢桥始建于清光绪29年(1903年),俗称老桥,是海河最著名、最重要的桥梁之一。

改建于1996年,为双层拱桥,一座彩虹似的金刚桥,全长600米,宽15米。

新桥建成后造型新颖、美观、壮丽,具有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貌相匹配的时代建筑感,为海河又添一宏伟壮观的新景 狮子林桥(连通通北路—狮子林大街)狮子林桥位于南开区、红桥区与河北区的交界处的海河之上。

始建于1974年。

为确保海河通航要求,有关部门于2003年对狮子林桥进行顶升,当时尚属国内首例。

同时,桥头的4座石狮修葺一新,又在桥上新塑大小狮子1177只,共计1181只,狮子雕像神态各异,或仰天长啸,或闭目养神,或低头沉思,或欢腾雀跃,绝无重样,桥中“狮子林”可谓中国一绝。

金汤桥(连通水阁大街-建国道)金汤桥,“固若金汤”之桥。

它始建于清光绪32年(1906年),是由天津海关道和相关租界当局、外国公司合资,将此地浮桥改建而成的三跨平转式可开启钢结构桥梁,也是国内目前仅存的同类桥梁。

在天津,金汤桥又是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

在平津战役中,多路攻城的解放军官兵于1949年1月15日凌晨在此会师,天津解放,所以该桥也被天津人民亲切地称之为“会师桥”。

北安桥(连通福安大街—胜利路)北安桥原为木结构,早在民国初年就是连接意租界与日租界的重要桥梁。

抗战胜利后,此桥改建为水泥灌桩桥,名为胜利桥。

1975年改建为3孔拱形钢混结构,更名为北安桥。

桥头雕像采用西方古典主义表现形式,内容上以中国“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题材,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

天津海河风光永乐桥

天津海河风光永乐桥

天津海河风光永乐桥永乐桥原名慈海桥,位于天津三岔河口,横跨子牙河,连接河北区五马路和红桥区三条石横街,与具有“彩虹桥”之称的金钢桥相距700米,全长330米,跨度100米。

设计者将慈海桥、摩天轮和商业设施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了独一无二的“轮桥合一”风格。

奉化桥图片奉化桥是中心城区快速路工程的一部分,连接河东区大直沽西路和河西区奉化道,全长250米。

奉化桥的设计独特优美,整体由三道拱组成。

中间的拱(主跨桥)为主要部分,跨跃海河,长138米;另外两道拱(副跨桥)连接道路引路,跨越沿河岸的主干道。

金刚桥图片天津金刚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纯用铆钉铆起来的钢铁浮桥,可从中间抬升,现在被拆除,在老金刚桥的基础上在上面有修建了一座彩虹式的金刚桥,新的金刚桥是中承式受力构造,钢结构的拱柱内灌混凝土,上方钢拱与桥采用拉杆相连接作为受力体系。

天津塘沽海门大桥海门桥位于天津市塘沽区,于1985年11月建成通车,是我国目前开启跨度最大、提升高度最高的直升式钢结构跨河桥。

桥总长550.1m,主桥分跨为2×48+64+2×48(m),采用简支下承式栓焊钢桁梁,桁高8m,桁架中心距15.2m。

桥宽2×2+14(m)。

中间64m为活动孔,提升高度24m。

在活动孔两侧建有45米高的提升钢塔架,作为开启通航道。

大桥开启时,净宽60米,净空高31米,可通过5000t海轮。

主桥#1~#4墩均采用直径1.2m开口钢管桩基础,其余采用直径55cm钢筋混凝土管桩基础。

北岸第一孔48m钢桁梁采用膺架法架设,其余均采用全伸臂法架设。

海门大桥是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设计,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和交通部和一航务工程局施工。

985年11月13日,中国最大的开启式公路桥——海门大桥在天津建成通车天津塘沽海门大桥位于渤海西岸海河入海口的上游,由塘洁岸跨越海河,是一座垂直升降式开启桥。

它连接着河与海。

母亲河海河从远古走来,穿越历史,走向未来。

海河上的桥

海河上的桥

欧风汉韵 高贵典雅——北安桥
改建后的北安桥
北安桥建成于1973年,位于和平区与河北区的交 界处。主桥分三跨,跨径为24+45+24(m),桥宽24.6 米,其中机动车道18米,人行道每侧各3米,左右各 0.3米栏杆。上部结构为简支单悬臂梁中间带挂梁的 变截面预应力箱梁,挂梁长8m;下部结构采用钻孔 灌注桩基础,园端式桥墩;桥梁设计荷载为汽- 20, 挂-150。 2003-2004年,有关单位对北安桥进行了顶升和 拓宽。北安桥加宽部分为在既有桥位的上下游各重 新建造两幅宽9m的钢桥,新建加宽桥的跨径布臵与 既有桥梁一致;原北安桥整体抬升高度为1.555m。
百年钢桥见证天津会师——金汤桥
金汤桥——平转式
金汤桥位于海河上游市区中心,于清光 绪三十二年(1906年)兴建,是天津市最早、 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三跨平转式开启的钢结 构桥梁。1948年在平津战役解放天津时,解 放军就在金汤桥上会师,从此金汤桥成为象 征天津市解放胜利的标志性建筑。 金汤桥跨径布臵为20.3m+20.4m+35.3m, 全长76.5m,其中西侧跨径35.3m为固定孔, 东侧两孔为平转式开启孔,用电力开启。全 桥主桁桥为双腹杆类型,桥面总宽度10.5m。
海河新桥景
日月双辉 独一无二——大沽桥
2004年建成的大沽桥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河北区 交界处的海河上,连接河北区的博爱道、五经路、 海河东路和和平区的大沽北路。 大沽桥全长154米,跨径为24m+106m+24m,主跨 106米,桥型为不对称的下承式系杆拱桥。车行道宽 24m,人行道宽度由桥头3.0m渐变到桥中观景平台 8.5m和11.5m(小拱侧8.5m,大拱侧11.5m),车行 道与人行道间5.5m镂空段。吊杆23对,间距为8m。 拱肋截面为梯形钢箱,大拱肋顶宽和高为1.3~2.2m, 底宽0.9m,小拱顶宽和高1.3m,底宽0.9m。桥面系 为正交异性板钢箱梁结构,梁高为1.06~1.3m。

天津海河上的桥梁

天津海河上的桥梁

天津海河上的桥梁永乐桥(桥上是摩天轮——天津之眼)解放桥(三大开启钢桥之一)金汤桥(天津最早的开启钢桥)在天津建卫600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海河上的桥也不过具有100多年的桥梁史,但在天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却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承载了许多感天动地的故事。

康熙年间,海禁取消,天津的“运河经济”重新回到了“河海并重”的局面,江南产粮区的漕粮、沿海的芦盐、江南的丝织品沿河海两线源源不断地运到天津周转集散。

1860年以后,天津开港,由于工商业日渐发达,私营渡口应运而生,而交通量较大的渡口则被官方架设成为了浮桥。

二十世纪初,天津先后建成了三座开启式钢桥——金汤桥、解放桥和金刚桥。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在他的著作中点评天津城的钢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

一开一合,水陆两便。

这是一种经济型的桥梁结构,当时在中国这种桥绝无仅有,在天津开了先河”。

金汤桥——在桥梁建筑史上,是以开先河的开启式钢桥而闻名的,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三跨平转式开启的钢结构桥梁。

金汤桥始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初叫东浮桥,如今上了年纪的人仍称其为“东浮桥”。

在著名的平津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集中5个军、22个师约34万人组成东西两个突击集团对天津守敌发起总攻。

西突击集团由38军、39军、43军128师组成,自西营门突破;东突击集团由44军、45军组成,自民族门、民权门突破;两集团同时向金汤桥挺进,于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

今天的金汤桥畔有一座纪念碑,记载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时刻。

因此,金汤桥又成为象征天津市解放的标志性建筑,也有人称其为“会师桥”。

解放桥——原名万国桥、法国桥,前身叫老龙头桥。

当年,法国要求清政府在海河下游老龙头车站,也就是今天的天津站附近,修建一座桥梁。

1902年开始动工,1926年建成,桥梁分四孔,采用变高度的连续钢桁架。

史料记载,当年的万国桥是海河上最贵的一座桥。

当时渴求参建的投标方共有17家,设计方案多达31种,几经审查后,交由达德与施奈尔公司承包,这座桥前前后后建了三年多,原定工程费100万两白银封顶,想不到开工后造价日升,完工后的费用超过了190万两白银。

海河上的桥

海河上的桥
大沽桥的设计构思为“日月拱”或“日月双辉拱”,由两个不对称 的拱圈构成,大拱圈面向东方,象征着太阳,高39米,弧长为140米 ,向外倾斜度为18度,小拱圈面向西方,象征着月亮,高19米,弧 长为116米,向外倾斜度为22度。大拱圈和小拱圈共由88根吊杆系于 大沽桥的两侧,承载着106米主跨桥面的所有重量,和桥外伸展出的 半圆观景平台相呼应,为一座“不对称外飘式联合梁系杆拱桥”。
金 汤 桥
进步桥
进步桥西起通南路,东接进步道,为一座全长0.508公里的 钢结构桥,宽30.7米,桥下净空4.5米,具有桁架桥、吊 桥和拱桥的特点,其横断面设有一片倒三角结构的竖形 主桁架。进步桥为机动车专用桥,为双向4车道,并在车 行道两侧设有人行桥,以满足行人过河及观光。
进 步 桥
北安桥
金埠桥主桥宽23.5米;辅桥净宽各3米。该桥采用轻型非 对称结构,造型如飘带的两侧人行桥与主桥一同构成一 个三维结构,整个桥形轻盈通透,从视觉上给人以强烈 的空间感。为满足海河通航要求,在每侧人行桥仅设置 一个支撑,从视觉上形成向空中敞开的钢网构架。
直沽桥
直沽桥原名奉化桥,是天津市首座中承式全钢结构拱桥 ,由法国马克·曼朗设计所和天津城建设计院联合设计 。位于海河刘庄桥上游,是中心城区快速路工程南横的 一部分,连接河东区大直沽西路和河西区奉化道。
海河上的桥
依据海河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依次排列(不包括已拆除 或规划中的桥梁):河北大街立交桥(北营门桥)、永 乐桥、金钢桥、狮子林桥、金汤桥、进步桥(通南桥) 、北安桥、大沽桥、解放桥、赤峰桥、金汇桥(初名保 定桥)、大光明桥、金阜桥(蚌埠桥)、直沽桥、刘庄 斜拉桥、光华桥、国泰桥、富民桥、海津大桥、外环海 河桥、滨海大桥、海门大桥、海河开启桥、海河大桥、 南疆公路大桥等。

天津人,你知道海河上一共有几座桥吗?

天津人,你知道海河上一共有几座桥吗?

天津人,你知道海河上一共有几座桥吗?有人说: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活力,有了桥就有了诗意。

天津是一座以“水文化”为依托的城市,桥对于每一个天津人来说,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引用个名言:科学家茅以升说:“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

”那么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你知道海河上一共有多少座桥吗?永乐桥天津永乐桥横跨海河,是“天津之眼”观光摩天轮的所在地。

天津永乐桥,兼具交通和观光功用,横跨海河,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桥上矗立着一个名为“天津之眼”的高大雄伟的观光摩天轮,轮外装挂着共48个透明观光舱,每个观光舱可容纳8人,可供384人同时观光,游客乘坐摩天轮最高可达到120米的高空,尽享天“轮”之乐。

金刚桥天津金钢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纯用铆钉铆起来的钢铁浮桥,可从中间抬升,桥长76.20米,宽6.45米,下分三孔,中跨11.60米。

桥台用条石砌筑,桥面铺木板,可以开启。

但建后不能载重,故又于1924年在桥下游18米处另建成一座大型钢梁双叶立转开启式新桥。

桥长85.80米,宽17米,两旁各有2米宽的人行道。

桥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插入河底,距桥面24.4米,可以从中间用电力操纵吊起开成八字形行船。

直达海河对岸各地,交通方便至极。

狮子林桥狮子林桥位于南开区、红桥区与河北区的交界处的海河之上。

是中国公路桥梁建设上最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技术的一座桥梁。

说起狮子林桥最有名的就是桥上的狮子了。

原先狮子林桥上的狮子有3种,一是雄踞桥头的两对同形的汉白玉石雕,二是桥栏之间石垛上的高浮雕,三是每个石垛间栏杆立柱上的铸铁狮子。

三种加起来,狮子林桥上总计有184个狮子。

作为狮子林桥标志的桥头四座石狮已经修葺一新,并在桥上不同部位新增大小狮1177只,使这座桥成了名副其实的“狮子林”。

金汤桥金汤桥位于建国道西端与水阁大街之间的海河上。

桥名金汤是取“固若金汤”之意。

桥长76.4米,总宽10.5米,面积802.2平米。

是天津市现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铁桥之一。

说说天津海河上的桥

说说天津海河上的桥

说说天津海河上的桥海河被称为九河下梢,穿天津城区而过,缓缓注入渤海。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川流不息,哺育着津沽大地。

说起海河,必然离不开海河上的桥,它不仅使两岸变得通途,更是见证了天津的历史。

历经百年沧桑的铁桥,目睹了天津近代屈辱的历史;千姿百态的新桥,诠释着近20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如今更成为城市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因此有人说:海河上的桥是天津人真正的灵魂。

一座城市有了水才会充满活力,有了桥就有了诗意。

天津人对桥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桥与天津的水、天津的路,天津的人、天津的文化深深的交融在一起。

七十多公里长的海河干流上究竟有多少桥?从三岔口的耳闸算起,至外环线内,共有20座。

平均0.68公里就有一座桥,这样的密度,在全国绝无仅有。

一座座,造型优美、功能完善的新桥横空出世。

似洒落飘带的金阜桥;像巨轮扬帆赤峰桥;如天女散花状的直沽桥;煽动蝴蝶双翅的大沽桥;架有摩天轮的永乐桥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海河上的桥俨然成为天津的一种文化符号,一条绚丽多彩的图画。

海河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天津一张靓丽的名片。

一、永乐桥永乐桥位于天津三岔河口,连接河北区五马路和红桥区三条石横街,全长330米,跨度100米,建于2008年。

历史上三条石大街,有几十工厂和手工业作坊,这里曾是华北地区工业的发源地。

永乐桥最初设计时曾定名为慈海桥,建成后正式更名为永乐桥。

被称为“天津之眼”的摩天轮建在永乐桥上,以至于有的人可能记不得永乐桥,但桥上的摩天轮在天津可是家喻户晓。

大桥分为两层,上层为机动车专用道路,双向六车道,中央跨度为30米;下层为人行道桥,利用3条行人通道将桥面整体分散步区、商业区、餐厅区、观光区。

耸立在桥上巨大的摩天轮,直径达到110米,高度相当于35层楼,堪与英国泰晤士河畔的“伦敦之眼”媲美,成为天津标志性建筑。

二、金钢桥金钢桥坐落在中山路南端、面对南运河、子牙河汇入海河的三岔河口,是海河干流的起点。

金钢桥始建于1903年,1924年重建。

内金水河桥简介

内金水河桥简介

内金水河桥简介
内金水河桥坐落在河北区金纬路上,全长72米,宽9.5米,是一座石拱桥。

桥北距北京北站北广场2.5公里,南距天津南站
南广场1.5公里。

该桥为天津市最早的石拱桥之一。

该桥始建于1897年,是当时英商在天津的一个主要建筑。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毁,后由清政府重建。

1926年又在原
基础上加高至4.5米,成为石拱桥。

建国后经多次整修加固,其
结构一直比较完好。

该桥曾有三座桥台,一座位于河北区金纬路中段西侧,建于1906年;一座位于河北区金纬路东侧,建于1907年;一座位于
河北区金纬路西侧,建于1913年。

该桥自建成后一直是天津市内通往北方各大城市的主要交通
通道之一,也是海河两岸居民进出的必经之路。

到1949年天津
解放后才停止使用。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该桥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2008年起,天津市将金纬路、金纬北路、金纬东路三条道
路进行了统一规划改造,将金纬路与河北区金纬路间的东西两侧
道路合并为一条新的道路——金纬北路。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乐桥
位于三岔河口的永乐桥享有“天津之眼”的美名,上下两层。

上有直径高达100多米的摩天轮。

金钢桥
金钢桥始建于清光绪29年(1903年),俗称老桥,是海河最著名、最重要的桥梁之一。

新的金钢桥改建于1996年,为双层拱桥,造型新颖,美观壮丽,具有时代感。

狮子林桥
狮子林桥始建于1974年。

桥上共有神态各异的狮子雕像1181只。

金汤桥
始建于清光绪32年(1906年),是三跨平转式可开启钢结构桥梁,也是国内目前仅存的同类桥梁。

在天津,金汤桥是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

进步桥
可直达南马路,是连通河北、南开、和平三区的交通枢纽。

北安桥
桥头雕像以中国“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题
材,桥栏基柱上的4尊乐女雕像也是神采飞扬,与桥两侧的几十盏欧式雕塑灯相映成趣。

大沽桥
大沽桥由两个不对称的拱圈构成,双拱向外倾斜,共由88根吊杆系于桥身两侧,如此设计真正实现了横跨的意义,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创举。

在2006年国际桥梁大会上,大沽桥一举获得世界著名桥梁大奖——尤金•菲戈奖,解放桥
建成于1927年的解放桥为中孔双叶立转式开启桥,开启之时气势恢宏,巨轮畅行无阻。

赤峰桥
赤峰桥主桥横跨130多米,引桥为互通式立交桥。

主桥塔高64米有余,好像风帆。

金汇(保定)桥
金汇桥最大的亮点是西岸桥头的帆形主塔,寓意着时代大潮拉动城市金融发展,天津正乘风破浪,日益繁荣。

大光明桥
大光明桥桥头的4座欧式“射手座”雕塑气势宏伟,金碧辉煌,体现了人们崇尚自由、光明的文化内涵。

金阜桥
金埠桥采用轻型非对称结构,主桥与两侧如飘带造型的人行桥构成了完美的三维结构,给游客以轻盈通透的空间感。

直沽桥
直沽桥的主跨度近140米,由众多飞跨拱、钢结构“花瓣”和吊杆构成。

远望直沽桥,轻盈灵巧,动感十足。

刘庄桥
1992年在老开启式钢丝网水泥船浮桥的旧址上建成的天津市区第一座独塔斜拉桥。

光华桥
光华桥的主跨梁像一艘航母横卧在海河上。

国泰桥
国泰桥像海河上的美丽彩虹,观光客可乘电梯来到“彩虹”之巅,一览津城美景。

富民桥
富民桥为单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结构稳定,设计新颖,堪称国内首创。

海津大桥
海津大桥与快速路、地铁高架桥融为一体,桥体3层,南北方向长1800多米,东西方向长1000米有余,是市区东南立体交通大动脉。

海门大桥
大桥闭合时照片
天津海门大桥是中国第一座最大的垂直提升式钢结电机的电轴作用实现同步运转。

大桥提升时照片
构跨河大桥。

活动孔采用两套提升机提升,通过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