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演讲稿)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星期一早晨,我郑重地对学生说: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孩子们不解地问,这句话什么意思。
我告诉他们自己的房间、桌面都不打扫,长大不会成为有作为的人,有出息的人。
现在我们的教室到处是废纸,简直成了垃圾场。
教室是我们的家,希望人人爱护它。
所以,从今天开始,谁乱丢废纸就抄写课文,负责值日,并通知家长。
我刚说完,学生就忙着捡拾自己周围的废纸片。
我接着对学生说:老师安排了几个特别负责任的学生,课下、放学、节假日负责监督,只要发现你乱丢废纸、包装袋、果皮随时记下你的名字。
上课期间,要把废纸装到自己口袋里,下课放到垃圾桶里。
只有好习惯的学生才是文明的、老师喜欢的好学生。
愿意做好孩子的请举手。
全班学生都举起了小手。
我说,光保证不行,一定要看行动,看坚持。
几天下来,教室里干净了许多。
监督员给我了几张纸条,我检查了那些学生,大多是放在纸包里的铅笔屑,我告诉他们,及时把铅笔屑倒掉,以免破坏教室卫生。
今天早晨上完美术课,我检查了一下,只有一个男生丢了几片剪掉的卡纸片,下午上课前我批评了他,罚他抄写要求背诵的一篇课文、跟随值日生扫地,从QQ上通知了他的家长,家长要求严厉批评他。
国旗下讲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五一劳动节后感)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五一劳动节后感)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中,大家一定过得很开心吧。
五一国际劳动节,顾名思义,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
那么,在这个节日中,你有没有帮父母洗洗碗筷,扫扫地或者是擦擦桌子呢?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吗!它出自《后汉·陈王列传》这本书。
说东汉有一个叫陈蕃fān的少年,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
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屋里混乱不堪,便问:“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回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又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倍感惭愧。
陈蕃有扫天下的胸怀固然不错,但是他没有认识到,扫天下正是从扫一屋开始的道理。
粒米成箩,聚沙成塔。
先秦老子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个对仗、排偶的句子,阐明的就是“积小成大”的哲理。
荀子《劝学》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同样证明积累的意义,汇总起来,论证了“大事由小事构成”的观点。
我相信每一个来到东校的同学,都怀抱着“扫天下”的远大理想。
但是,请同学们先把眼光从远处移回来,看一看你的身边事。
我们的教室是不是窗明几净,课桌是不是整齐清洁,个人卫生是不是做好了;再看看我们的寝室,床褥整齐么?地面清洁么?随手用过的物品是不是归位了?有的同学,在卫生检查之前,拼命地打扫整理,卫生检查之后,坏习惯就暴露无遗,洗过手,水甩得到处都是,用过的东西摊得桌上、床上、地上一堆一堆的。
同学们让我们多多反思一下,从眼前做起,从“扫一屋”做起。
除了学习,私底下我们也互相攀比一下,看看哪个班级的窗户最明亮,比比哪个寝室的卫生最整洁。
养成了“扫一屋”良好的品质,何愁将来不能“扫天下”!1/ 1。
(议论文)高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议论文800字

高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议论文800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指连一间屋子都不清扫,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这句话的原文并非如此,其真正的原文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议论文800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高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议论文800字1每个到我们家来做客的人都会发出一声感慨:“你们家好干净啊!〞是的,这就是我的家,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从小家里人就告诫我:“连个屋子都清扫不干净,还能做好什么事〞作为家里的一员,我当然也秉持了这个家风家训。
平时家里哪里有脏的地方,不管是家里的谁看见,都会主动地清扫干净。
另外每一个星期还要来个大扫除,这时我就会帮着妈妈清扫楼上的三个房间。
我擦柜子妈妈拖地。
妈妈交代我擦的时候要仔细一点,要把各个地方都擦干净。
我先把抹布浸湿然后绞干,擦柜子的时候从柜子的上面擦到下面,一些花纹以及格子里面我都认认真真地擦到了,甚至连靠墙的背后我都搬开来擦了。
虽然每个星期都清扫,可抹布上还是能看到很多灰尘,我一次次地清洗干净后接着擦,虽然累得脑袋上都冒汗了,但看见每个房间的柜子都干净得反着光,那一点点小疲劳也立马烟消云散了!外婆喜欢把衣服洗好之后再加柔顺剂漂一漂,穿在身上总是带着一股淡淡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
我也会洗我自己的红领巾、袜子等小东西。
先把它们放进水里浸湿,然后把肥皂涂在红领巾、袜子上,使劲搓洗,有些脏的地方挺顽固的,就更用力地多搓几遍,直到上面再也看不见脏的为止,最后在清水里把肥皂洗掉、绞干,用夹子夹住晾干。
看着它们又变得干干净净在风中摇摆,我的心情也变得轻快起来。
我们家还养了一条小泰迪名叫妞妞,它总喜欢钻到偏僻的角落里,把身上弄得脏脏的,这怎么行呢于是,我和爸爸主动承当起了给妞妞洗澡的任务。
爸爸把妞妞放在浴盆里,用莲蓬头把她全身打湿,我接着给妞妞涂上专用的沐浴露,在她全身都揉出泡泡,然后爸爸用莲蓬头给妞妞冲干净,再用吹风机把她吹干。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在座的观众朋友:在辩论开始前,我方对辩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论证。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本出于古代一个典故,但流传至今,古今中外就此讨论热烈。
我方认为分析“扫一屋”和“扫天下”重点是关系问题的讨论,从中引发出细节与主干的逻辑关系,大事与小事的类比关系。
更进一步的分析,我方认为扫一屋是扫天下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接下来让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引发出的是量变到质变的逻辑关系问题。
温家宝总理为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这等“小事”亲自下到基层,他说:“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
小事虽小,但是经过不断重复或累积,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我们再看成功者与失败者区别,往往不是机遇或者头脑,而是他们对待小事所能坚持的时间上。
荀子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任何事物总是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小事中开始,经过逐步的积累而达到显著的的、根本的变化。
扫一屋虽小,可当一屋累积到一定的数量是就会有本质的变化,从而达到扫天下的目的。
第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体现了小事和大事的类比关系。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前苏联革命导师列宁也说过“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
”可见,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纵观世界,无数前辈们不正是在各自领域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的吗?居里夫人无数次细微入至的实验让她发现了镭、牛顿由一个苹果落地这样一件不平常“小事”引出万有引力定律…所以说,有做小事的精神,才能产生做大事的气魄。
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常常对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其实,连小事情都做不好的人,大事是很难成功的。
“扫屋”与“扫天下”一脉相承,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排斥“扫一屋”呢?所以我方坚定地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国旗下讲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家都听说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吧?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少年时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
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他说:“你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来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若是我们平时连小事都做不好,又如何会有扫除天下的能力?有的同学说:“扫一屋”是区区小事,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大可不必亲手去做。
这就错了,任何事物都是在一件件小事的基础上累积而成的,如果人人都不去打扫自己的小屋,我们每个同学都不去打扫自己的宿舍,让自己的宿舍垃圾成堆,臭气冲天,那我们的宿舍,我们的学校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一屋不扫,怎能扫天下?不重视细节,你永远不会得到更大的进步,细节决定成败,失败总是在于细节。
人常说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平时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又怎么能够做成大事呢?如果说,你连打字都不会,怎么可能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如果说,你连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表过,怎么可能成为一名作家?如果说,你连游泳都不会,怎么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水手?如果说,你连爱自己的家都做不到,怎么可能成为人民的好公仆?其实,世界万物都遵循着一个规律-----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如果没有众多细流的汇聚,就没有滚滚东逝的长江;如果没有日积月累,就没有巍峨挺拔的山峰......有一条缝没有处理好,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就可能消失;有一块砖没有砌好,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就可能成为遗憾。
因此,对小事的忽略就是对大成功的毁灭。
作为学生的我们,首先要从爱学习做起,用心的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的做好每一次作业。
我们只有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在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高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议论文

高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议论文“高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一句古语,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不可能去做好别的事情。
在高三这个特殊的阶段,这句话更为重要和有启示性。
高三是人生中一段至关重要的时期,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时间的一年。
因为高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对学生的未来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在高三年级中不努力学习,不专心备考,那么很可能将失去良好的考试成绩和未来的发展机会。
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像这个成语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不能好好地整理好自己的东西,就不可能去担当更大的责任。
同样地,如果我们高三不能认真地学习,不能足够地理解和掌握我们所学的知识,那么就不可能去面对更复杂的知识和问题,更谈不上去承担更大的责任。
在高三期间,我们要注意的重要方面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学习好自己的知识。
我们要把每一天都当成考前的复读,努力学习,巩固自己的基础,并不断地深化自己的理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准备好高考,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不要在学习外的事情中分心。
高三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很容易使我们心灰意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想找一些其他的事情,来让自己忘记紧张和压力。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如果我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就会失去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机会。
因此,从学业到生活,我们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分工,避免在其他事情中分心。
我们必须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懂得坚持并专注于目标的人,坚持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业中,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
总之,“高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非常有启示性,即使是扫地这样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要做到极致。
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积累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为今后更大的挑战做好准备。
在高三阶段,我们需要把学业放在第一位,积极应对考试,为自己的未来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国旗下讲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国旗下讲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
司马迁曾经说过:“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国者,家也。
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遇到困难时最可信任和依赖的坚强后盾。
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人民安定幸福的基础,同样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肩负的责任,是每一个有着梦想与激情的炎黄子孙的责任。
中华悠悠五千载,中国人民历来都把“国家”二字看得至高无上,正所谓“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报效国家、践行国家责任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文天祥为了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宁死不降,写下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岳飞精忠报国,喊出气冲霄汉的“还我河山”;正是爱国人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积极承担着国家责任,才使中华民族在一次次危机中重获新生!让我中华民族“与天不老,与国无疆!”拿破仑说过:“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当有积极承担国家责任的意识。
“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绝不仅是一句口号,应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
如今,伟大祖国已不再落后,逐渐走向世界强国之列,政治大国、经济大国的形象日益彰显。
而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飞速发展,虽然战争和侵略已不是主流,但政治、经济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要使中华民族昂首屹立在世界强国之列,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所以,我们应当时刻具备“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忧患意识,牢记自己是中华儿女,身上肩负着国家责任。
我们应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参加祖国建设事业的能力和本领,这是我们爱国精神、对祖国负责意识的最好体现。
国家是大家,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家庭是小家。
“大家”是由无数个“小家”构成的。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把祖国这个大家建设好,我们应该从小家的建设开始。
家风决定世风,世风决定国风,国风是国家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
我们应当增强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和社会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从自身做起,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积极参与优良家风建设,为形成优良世风、国风,为祖国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考满分作文两篇:《一屋不扫,何扫天下》

高考满分作文两篇:《一屋不扫,何扫天下》↑一屋不扫,何扫天下◎广东考生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在此发表我的演讲。
我演讲的主题是:一屋不扫,何扫天下?众所周知,劳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国之富强,始于劳动。
祖辈们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肥沃的农田,在落后的土地上浇铸出坚硬的钢铁,在贫瘠的土地上建设出高耸的大楼。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用双手,用劳动奉献创造出一个个奇迹,描绘出一幅幅画卷。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劳动的错误认识。
有的同学不理解、不愿意劳动,认为劳动辛苦且耗时,甚至轻视劳动,对劳动人民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
我认为,这些认识是不正确的。
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一些高校毕业生恃才傲物、眼高手低,不愿放下所谓“身段”去踏实劳动,多年寒窗苦读不过换来一纸文凭。
要知道,劳动不仅是为自身提供生活保障,也是以一己之力回报社会。
还道路以清洁,赠瀚海以蔚蓝,赋土地以富饶。
那些通过劳动用心播撒的成果,不是和在办公桌前敲击键盘得来的同样有意义、有价值吗?劳动不仅能创造物质财富,更能涵养精神、塑造人格。
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无不在劳动过程中得到体现。
“铁人”王进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学生村官”秦玥飞,他们的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却有着同样一颗炽热的、鲜活跳动着的热爱劳动的心。
他们的精神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地不懈奋斗。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怎么能不为劳动之伟大而动容?人工智能或许能代替劳动,但代替不了精益求精的态度;书本或许能教会我们知识,但教授不了亲身经验与实际操作。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没有一室之整洁,也就没有一国之安定,没有世界之繁荣。
这其中,修的是心,养的是性,体现的是能力,更是态度。
同学们,劳动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重视劳动、尊重劳动、积极投身劳动,哪怕只是对劳动人民的一句问好、一个微笑,也是对劳动的肯定与礼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演讲稿)
上帝创造了我们,我们当创造一个自已的风格!
创造一个自己的前途!创造一个自己的自己!
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他,可能是我们自己
在超越别人之前,我们先要超越自己!
细节和心态,左右你的一切,无论情况好坏,都要抱着积极的心态,莫让沮丧取代担心。
生命的价值虽高,但也可以一无是处,关键看你的心态和做事的细节。
生活中,有多少事让你难以平衡,某人,会计师,某人,审计师,某人,经济专家……我们本不比他们差,可又为什么不如他们风光体面?为什么我们总是郁郁寡欢?为什么我们总是屡遭失败?为什么我们总是得不到一点点飞黄腾达的机会?
说实在的,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可为什么别人成功了, 而你没有成功?秘密是:你自己,你自身的问题——心态和做事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东汉少年陈蕃,其庭院龌龊不堪。
有位长者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 "答曰"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 " 长者反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陈蕃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他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长者指出:连一屋都扫不干净的人怎能扫天下的。
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乐于做小事是何等重要。
要有胸怀"扫天
下"的壮志,要有"扫一室"的耐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凡是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任的。
"在生活中,我们曾听说过这样的事:有位厂长带领外商参观厂房时,随意吐了一口痰,结果外商扭头就走,一笔差不多谈妥的生意就这么吹了。
为何呢?外商说得明白:"作为厂长,在自己的厂房公然吐痰,可见其人员素质和整体水平,即使他们的产品再好,我也没有兴趣合作。
正是,"滴水映世界",细节定成败!
现在有些人往往"小事不愿作,大事做不来",怨天尤人,孤芳自赏,却常感慨生不逢时!
陈蕃"不扫一室,要扫天下"的"壮志"是"空中楼阁",是画饼充饥。
我们不能走前人的老路,我们要引以为戒,要脚踏实地,要从小事做起,我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
做小事能使你成功,同样,做小事也能敲响你的警钟。
请不要忽视了你自己的心态,请不要因为心态而使你成为失败者。
细节能左右你的一切,细节能决定成败,朋友们,请牢记这句话吧!
我们是命运的主人,我们要主宰自己的心灵.让我们的心态变得积极而健康吧, 让我们挣脱心灵的枷锁,打开心窗,去迎接那美丽而迷人的人生风景吧!
朋友们:
我们勤劳,我们智慧,我们能记好每笔帐,我们会
用好每分钱,我们注重细节,我们定要成功!
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