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绞制和成缆的三种方法的比较

合集下载

电缆的制造工艺

电缆的制造工艺

电缆的制造工艺一、电缆的主要工艺电缆是通过:拉制、绞制、包覆三种工艺来制作完成的,型号规格越复杂,重复性越高。

1.拉制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压轮),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技术加工方法称为金属拉制。

拉制工艺分:单丝拉制和绞制拉制。

2.绞制为了提高电缆的柔软度、整体度,让2根以上的单线,按着规定的方向交织在一起称为绞制。

绞制工艺分:导体绞制、成缆、编织、钢丝装铠和缠绕。

3.包覆根据对电线电缆不同的性能要求,采用专用的设备在导体的外面包覆不同的材料。

二、塑料电线电缆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A.铜、铝单丝拉制电线电缆常用的铜、铝杆材,在常温下,利用拉丝机通过一道或数道拉伸模具的模孔,使其截面减小、长度增加、强度提高。

拉丝是各电线电缆公司的首道工序,拉丝的主要工艺参数是配模技术。

B.单丝退火铜、铝单丝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以再结晶的方式来提高单丝的韧性、降低单丝的强度,以符合电线电缆对导电线芯的要求。

退火工序关键是杜绝铜丝的氧化.C.导体的绞制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以便于敷设安装,导电线芯采取多根单丝绞合而成。

从导电线芯的绞合形式上,可分为规则绞合和非规则绞合。

非规则绞合又分为束绞、同心复绞、特殊绞合等。

为了减少导线的占用面积、缩小电缆的几何尺寸,在绞合导体的同时采用紧压形式,使普通圆形变异为半圆、扇形、瓦形和紧压的圆形。

此种导体主要应用在电力电缆上。

D.绝缘挤出塑料电线电缆主要采用挤包实心型绝缘层,塑料绝缘挤出的主要技术要求:(1)偏心度(2)光滑度(3)致密度5.成缆对于多芯的电缆为了保证成型度、减小电缆的外形,一般都需要将其绞合为圆形。

绞合的机理与导体绞制相仿,由于绞制节径较大,大多采用无退扭方式。

成缆的技术要求:一是杜绝异型绝缘线芯翻身而导致电缆的扭弯;二是防止绝缘层被划伤。

大部分电缆在成缆的同时伴随另外两个工序的完成:一个是填充,保证成缆后电缆的圆整和稳定;一个是绑扎,保证缆芯不松散。

【线缆】最全的电线电缆制造工艺,值得收藏!

【线缆】最全的电线电缆制造工艺,值得收藏!

【线缆】最全的电线电缆制造工艺,值得收藏!电线电缆制作过程简介缠绕印字色带集合印字裁条炼铜→伸铜→伸线→绞线→绝缘→ 成缆→ → → 编织→ → 成卷编织外被填充地线外被轴装1.炼铜目前工业应用阴极电解铜法炼铜。

2.伸铜, 伸线有三种方法:三个阶段:粗伸(8.0>2.6 mm),中伸(3.2/2.6>1.2/1.0 mm),细伸(1.2/1.0>0.07/0.05 mm) 3.0镀锡退火:电线电缆导体两端镀锡目的。

3.1避免与 O2 接触,发生氧化。

3.2焊接方便,易于操作。

镀锡的两种方法:3.2.1.热镀。

使用导体铜表面干净,无油渍。

3.2.1.电镀锡,导体电镀锡后表面光滑,品质好,表面薄。

4.绞线,绝缘,缠绕(编织),外被(印字),集合(包带、填充、地线),编织,外被,裁条(成卷、轴装)不过,并非所有线材都必须有上面过程,有的线材制作过程简单得多。

电线电缆的设计(一).导体线径、股数、面积与电阻之关系1.导体的概念能够导电的物体称之为导体。

相反,不能导电的物体称之为绝缘体。

在大自然中,铜的导电能力较强,电阻(Restistance )低。

实际上,我们经常用到的是合金导体。

例如,镍、铬、铜线,又称之为电阻线,能产生大量的热。

由于各金属成分不一样,则电阻大小也不一样。

镀锡铜和镀镍铜是经常用到的,镀锡铜导电性能好,价格比镀镍铜低。

但是相对锡而言更易氧化。

镀镍铜它更比镀锡铜耐腐蚀,但成本高。

因此,我们通常选用镀锡铜线或镀锡绞线。

我们应该还记得下面这个公式:LR=PAR 为电阻;P 为导电率;L 为线长;A为截面积;在工厂非常容易看到如此规格1332 20AWG(19/0.19TS)导体线材。

我们来分析一下 1332 20AWG (19 / 0.19 TS)A B C D EA…1332表示型号( AWG美国线规)数,20AWG其中一种.B…19表示此导体由19股细铜丝组成.C…“/”表示19股细铜丝是绞合在一起,我们厂所有线材都要绞合除单根之外.D…表示19股铜丝的每股细铜丝的单根直径是0.19mm。

电线电缆成缆工艺简述

电线电缆成缆工艺简述

成缆工艺简述一、成缆的目的电缆是用来传输电能或控制信号的。

电力设备用电多数是用多相电源,所以电力电缆是多芯的,常用三相电源的三芯电缆或四芯电缆(其中有一芯作为地线)。

控制电缆主要是用于控制设备的线路,控制电缆需要的根数一般很多,因此控制电缆往往做成多芯的。

这样不仅使用方便、经济,而且使用三相电源送电的三相电缆成缆在一起,可以使三相磁场抵消,减少损耗。

因此,在成缆工序中,是将二芯、三芯,甚至是几十芯绞合在一起。

组成多芯电缆。

这种将绝缘线芯按一定的规则绞合在一起,包括绞合时线芯间空隙的填充和在成缆上的包带过程,叫做成缆。

成缆时,绝缘线芯的绞合形式是采用同心层正规绞合,绝缘线芯直径相同的成缆叫做对称成缆,绝缘线芯直径不同的成缆叫做非对称成缆。

虽然根据需要根数的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的电缆,使用方便经济,但有些电缆是不成缆的,如高压电缆等,这是为了避免结构太大而笨重和技术设备上的原因,制造成单芯电缆。

二、成缆绝缘线芯及其它原材料1. 从成缆使用材料上分类2. 塑料绝缘绝缘线芯橡皮绝缘纸绝缘聚丙烯撕裂薄膜绳填充塑胶管条其它原材料纸捻玻纤带包带无纺布塑料带其它包带2.成缆各辅料的作用a. 包带:包带都有将绞合线缆扎紧、包缚成形的作用,同时根据包带材料不同还具有其他特殊作用,如玻纤带有一定的耐火作用。

b. 填充:填充都有使成缆后电缆外形圆整,不易变形的作用,同时根据填充材料的不同还有其它特殊作用,如阻燃填充有阻燃的作用。

3.从成缆结构来看a. 由绝缘线芯数的多少,可将成缆分为:两芯,3芯,4芯,5芯,多芯成缆;b. 由绝缘线芯数的几何形状,可将成缆分为:圆形线芯,扇形线芯,瓦形+方形,平扇+方形,扇形+圆形等绝缘线芯成缆。

c. 我公司生产的电缆主要有两芯,三芯等截面圆形电缆,三芯等截面扇形电缆,四芯、5芯等截面扇形电缆,3+1小扇形电缆,3+1大扇形电缆,4+1芯电缆,以及2芯到37芯的控制电缆。

我公司电力电缆结构示意图如下:三、成缆的基本工艺参数1. 绞合方向:成缆绞合方向有左向右向之分,区别的方法即:将绝缘线芯成缆后,水平放置向前看,如果是左旋为左向,右旋为右向,电缆最外层成缆应为右向。

线缆产品的导线结构及绞合方式

线缆产品的导线结构及绞合方式

线缆产品的导线结构及绞合方式展开全文导线的结构除了导线用材料的品种与材质外,主要指其截面的大小和组成、形状等。

电线电缆的绝大多数产品采用圆形导线结构,因为在长条状产品中圆形截面是结构最稳定、在相等截面时周长最短(可以省料)的几何形状;所以圆形导线是线缆产品的基本结构。

这一些有其他形状要求的导线,本文也将适当介绍。

一、导线的基本结构——圆形1、单圆线主要的品种有铜单线、铝单线及铜铝合金线,以导线直径为结构参数,范围从0.01mm至3.00mm。

圆单线除一部分直接作产品使用外,绝大部分是将单线绞制成多根绞线而使用的半成品。

除单一材质的圆单线外还有复合型圆单线。

常用的有双金属圆单线,如铝包钢线(铝导电率高,钢线抗拉力强)、铜包铝线(铜导电率高,铝轻)和镀层单线,如镀锡铜线,镀镍铜线。

2、圆绞线电线电缆是大长度的产品,在生产、安装和使用中要经受多次的卷绕和拉开,较大截面的导线如果不采用将小直径的单线绞制成一定截面的绞线,产品将无法制造和使用。

不同的使用状况和条件要求电线电缆具有不同的柔软度——即可弯曲或可扭曲性能。

因此对各类产品用的绞线在柔软度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在导线的标准中规定了7种导线结构,表1是标准规定的导线结构。

材料相同截面相等的导线可采用几种结构组成,即单线的根数和直径不同,在相同截面时单线根数愈多(单线直径愈细),导线的柔软度愈高。

圆绞线的结构参数是导线截面积(以mm2表示),单线根数和单线直径(mm)、绞合节径比等。

3、圆绞线的派生结构(1)紧压型圆绞线在导线绞合过程中,采用紧压轮等方式将绞线进行紧压,使导体在截面中占积率达到90%左右。

一是将导线表面的凸出形状压平些,有利于中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挤包很薄的(0.5-1mm),内半导体层(均匀电场用)时,不易刺破。

二是使单线间空隙减小。

(2)设有内空槽的圆绞线内槽直径一般为14—18mm,有二种产品需要,即充油电缆作为油流动的油槽,大电流电缆作为通气体或液体进行内冷却的通道(可以增大通电容量)。

电缆成缆工艺

电缆成缆工艺

成缆工艺学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线芯绞制的涵义一、导体的绞合所谓绞合,就是将若干个根相同直径或不同直径的单线,按一定的方向和一定的规则绞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绞合线芯。

绞合的导线直接作为电线使用时,称为裸绞线,如铜绞线、铝绞线和钢绞线等,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及电气设备连接线;绞合的导线如用作绝缘电线电缆的导体时,称为绞合线芯,属于绝缘电线电缆的主要组成部分。

绞合工艺是裸电线和绝缘电线电缆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电线电缆生产技术中广为应用的一项基本工艺。

二、绝缘线芯的成缆成缆是由若干个根绝缘线芯或单元组按一定方向和一定规则进行绞合为成缆线芯的过程。

成缆也是绞合,成缆工艺中除了绞合之外,还包括了填充、包带绕包、铜带屏蔽绕包和钢带铠装等工艺。

三、线芯绞制的特点1、柔软性好。

由于电线电缆在不同场合下使用,载流量不相同,导体截面也有大有小,随着导线截面增大,导体直径也随之增大,使导线弯曲发生困难,如果采用多根小直径的单线绞合起来,就可以提高导线的弯曲能力,便于电线电缆的加工制造和安装敷设。

2、稳定性好。

多根单线按一定方向和一定规则绞合起来的绞合线芯,由于在绞线中每一根单线的位置均轮流处在绞线上部的伸长区和绞线的下部的压缩区,当绞线两端向下弯曲时,每根单线受到的伸长力和压缩力均相等,单线不会产生伸长和压缩,绞线也不会发生变形。

3、可靠性好:用单线做电线电缆的导体,易受材料的不均匀性或制造中产生的缺陷而影响单根导电线芯的可靠性,用多根单线绞合的线芯,这样的缺陷就得到了分散,不会集中到导线的某一点上,导线的可靠性要强得多。

这样的情况在导线的接头处尤为明显。

4、强度高:同样截面大小的单线与多根绞线相比较,绞线的强度比同截面的单线强度要高。

四、线芯绞制形式绞制形式产要分为正规绞合和不正规绞合(束线)两种。

正规绞合绞合可分为正规同心式单线绞合和正规同心式股线绞合(复绞式)两种。

正规同心式单线绞合又分可分为普通绞线(铜、铝绞线)和组合绞线(钢芯铝绞线)两种。

同心层绞(正规绞)和束绞的区别..

同心层绞(正规绞)和束绞的区别..

束绞与同心层绞合(正规绞)绞制不仅包括导体的绞合、束合,还包括绝缘线芯的绞合(成缆),也包含了缆芯元件的绞合,基于此,文中仅阐述和讨论导体的绞合与束合,即导体绞制。

一、导体绞制概述导体绞制是指将若干根相同直径或不同直径的单线,按一定的方向和一定的规则绞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绞合线芯。

由于采用单根导线时不易弯曲,柔软性差,给生产、运输、安装、敷设和使用都带来了困难;二是单根导线截面大,涡流损耗大,影响输电效果。

采用导体绞制形式有效避免了这些问题的产生。

绞合的导线直接作为电线使用时,称为裸绞线,如钢芯铝绞线;如果是用作绝缘电线电缆的导体,则称为绞合线芯。

1、导体绞制的特点1.1 柔软性好由于电线电缆在不同场合下使用,载流量不相同,导线截面也有大有小,随着导线截面增大,导线直径也随之增大,使导线弯曲发生困难,如果采用多根小直径的单线绞合起来,就可以提高导线的弯曲能力,便于电线电缆的加工制造和安装敷设。

1.2 稳定性好多根单线按一定方向和一定规则绞合起来的绞合线芯,由于在绞线中每一根单线的位置均轮流处在绞线上部的伸长区和绞线下部的压缩区,当绞线两端向下弯曲时,每根单线受到的伸长力和压缩力均相等,单线不会产生伸长和压缩,绞线也不会发生变形。

假如多根单线不是绞合而是平行组合成线束,那么当线束弯曲时,上面的单线会嵌入线束中,下面的单线也由于长度改变而向线束中心压缩,这样就改变了线束的形状。

1.3 可靠性好用单线做电线电缆的导体,易受材料的不均匀性或制造中产生的缺陷而影响单根导电线芯的可靠性,用多根单线绞合的线芯,这样的缺陷就得以分散,不会集中到导线的某一点上,导线的可靠性要强得多,这种情况在导线的接头处尤为明显。

1.4 强度高同样截面大小的单线与多根绞线相比较,绞线的强度比同截面的单线强度要高。

2、导体绞制形式导体绞制包括了导体的绞合和束合,其绞制形式主要分为正规绞合和不正规绞合(束丝)两种。

正规绞合可分为正规同心式单线绞合和正规同心式股线绞合(复绞)两种。

高级电线、电缆绞制工成缆工应知应会

高级电线、电缆绞制工成缆工应知应会

高级电线、电缆绞制工成缆工应知应会作为高级电线、电缆绞制工或成缆工,需要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你所从事的工作,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电线、电缆的分类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线、电缆的分类。

电线、电缆按照导体材料可以分为铜制电线、铝制电线和铜包铝电线;按照绝缘层材料可以分为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和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按照外护层材料可以分为塑料电缆、橡胶电缆、绝缘油浸电缆等。

电缆的结构电缆的结构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

一个典型的电缆可以分为导体、绝缘层、屏蔽层、护套等部分。

其中,导体是电能的传输介质,绝缘层是用来隔离导体和外部介质的;屏蔽层可以用来防止干扰信号的进入或信号的泄漏;护套是用来保护绝缘和屏蔽层,防止机械损伤。

绞线和编织的区别在电线、电缆的制造和维护中,我们常常听到绞线和编织这两个词。

这两个词的区别是:绞线是指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股电线或电缆合在一起相互缠绕,而编织是指将多根铜线纵横交错地编织组成织物。

绞线和编织的作用绞线和编织都有不同的作用。

绞线可以增加电线、电缆的强度和耐磨性,改善导体表面的光洁度,减少电磁干扰等问题;编织可以增加导体表面积,降低表面电阻,增强电线、电缆的灵活性和弹性,提高电缆的机械强度和耐撕裂性。

绞制工的工作流程高级电线、电缆绞制工需要了解绞线的工作流程,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非常重要。

绞制工的工作流程包括:1.外皮剥离:按照要求将电缆外部的护套、绝缘层等部分剥离。

2.静电除尘:使用静电除尘设备将电缆表面的静电清除,以免影响绞线效果。

3.预处理:对电缆进行预处理,比如涂覆润滑剂,以便更好地绞线。

4.绞线:按照制定的方案将多根电线进行绞合。

5.伸直:利用拉伸装置对绞好的电缆进行伸直,以便更好地下一道工序。

成缆工的工作流程成缆工主要负责将绞好的电线或电缆进行缆绳成缆。

他们需要掌握以下工作流程:1.去腻:将润滑剂和其他杂质从缆绳表面清除。

单股电线铰接法和缠卷法联接办法图解

单股电线铰接法和缠卷法联接办法图解

单股电线铰接法和缠卷法联接办法图解单股电线铰接法和缠卷法联接办法图解
单股铜导线的接线办法有铰接和缠卷两种办法,凡事截面较小的导线,通常多用铰接法;截面较大的导线,因铰接艰难,则多用缠卷法。

铰接法:上图所示,图中(a)为直线联接。

铰接时,先将导线穿插互绞三圈,然后,将两线端别离在另一线上严密的环绕5圈,余线割掉,使端部紧贴导线。

图(b)中为分支联接,铰接时,可先用手将支线在干线上粗绞1~2圈,再用钳子严密环绕5圈,剩下的电线割掉。

缠卷法:如右图所示,直线联接是,先将两线端用钳子稍作曲折,彼此并和,然后用直径约1.6毫米的裸铜线严密地缠卷在两根导线的兼并有些。

缠卷长度:二导线直接在5毫米及以下时为60毫米,导线直接在5毫米以上时为90毫米,分支联接时,先将分支线作角曲折,并在其端部稍作曲折,然后两线并合,用裸导线严密缠卷,缠卷的长度和直线联接办法的长度相同。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SZ扭绞是一种正反旋转相间的绞制方法。

其优点是可以制造大长度电缆,能与护层挤出机串联生产,占地小而不需基础,以及电缆制造成本低。

在SZ绞制和成缆设备中,双扭绞机和管式储线机适用于绞制单线根数多而规格较小的裸线或绝缘线,夹紧履带牵引成缆机适用于截面较大的电力电缆。

介绍了这三种sz绞线及成缆的原理和方法。

主题词:SZ绞合机,,绞线,对绞,成缆,原理,方法
自从将多根导线绞制成柔性电缆的制作制成缆和护层挤出就可以在同一生产线中完工艺出现以来,这种以绞制部件在设备进线口或出线口绕着设备轴线旋转的传统加工方法,too多年来基本上没有变化。

单根导线束的sz绞制方法或者换向绞制成缆的方法,是将导线柬以一个方向旋转几圈,然后再以反方向旋转几圈绞制而成。

在转换段中绞向是相反的,而实际上导线是平行的。

概述
Z的名称是从字母的形状得来。

图l
线速度大多与护套的挤出速度相当,因此绞制成缆和护层挤出就可以在同一生产线中完成。

(3)采用单个放线和收线装置,可缩短停机时间。

(4)SZ扭绞装置转动惯量小,因此不需要基础。

(5)与放线盘或收线盘转动的机器相比,SZ扭绞设备的安装占地面积少得多,同时成本低廉。

适用于导线8Z绞制和成缆的机器形式有多种,主要决定于导线的数量和规模现已受到广泛认同的基本设计有双扭绞机、管式储线机和夹紧履带牵引机三种。

SZ绞制的原理如图2所示。

对于不同的SZ扭绞方法,其特征和应用范围的优先选择列于表I中。

所述的三种扭绞方法没有精确的分界线,依据电缆的结构及给定的电缆型式,能在两种或三种8Z扭绞机上经济地制造出来。

一般而言,管式储线机和双扭绞机适用于绞制单线根数多而规格较小的裸线或绝缘电线r典型的应用是电话电缆,控制电缆,金属线屏蔽或电力电缆的同心中性层);而夹紧式成缆机则用于导体面较大的电力电缆的成缆,其导体截面最大到300m㎡。

这三种型式的机器都可与一台护层挤出机串联。

表1 三种Sz绞制设备的主要性能
*德国Siemens A.G 专利,Frisch Kabel-undVerseilmaschtnenbau GmbH制造.
**德国Kabelmeta[Electro GmbH研究设计(美国专利4 311 002及4 34219 0)。

图2
起来工作,使生产更经济合理管式储线机和双扭绞机工艺方法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带有成型装置,需要一个中心元件,导线绕着中心元件被绞制成SZ形;而双扭绞机则直接把导线绞制成Sz型。

同样,央紧式履带牵I机也是直接把导线绞制成SZ型。

双扭绞机
在这种方法中,单根导线被导经一个固定的分线板、一个封闭模具和两个绞制头(绞制机),绞制头安装在储线器的进口或出口处(见图3)。

在第二个绞制头的后面是一个牵引装置,它可以是一台履带牵I 机或轮式牵引机。

如图4所示,在储线区内不产生反向绞割,而仅仅是绞距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绞制头的每分钟转速的变化而产生的。

图3
Sz绞制单元是在统制设备的进口处成型,这发生在与绞制单元通过储线区的移动时间相对应的时间间隔内。

高速状态下绞制的导线单元的短节距,通过储线区之后,在扭绞机的低速状态下部份地没有被绞制因此,在随后的高速状态中导线完全没有被扭绞,然后以相反方向扭绞。

图5为sz绞制的导线在成形后的不同状态。

双扭绞方法原先用于制造电话电缆。

它能将诸单根导线在一道工序中制造成25对的SZ 绞制单元(符合北美使用的25对基本单位) 甩较小的机器可以生产l2对单元或l3对的单元;另外也可采用
两个较小的SZ双扭绞机串联,使之在一道工序中生产一个25对的基本单位。

通过合理选择每个线对的绞合节距,可以将串音限制在要求的频率范围之内。

当设备的最大转速为5000 r/min时(此值决定于机器形式),线速度可能达到189m/min。

在多工序串联中,该速度受到护层挤出设备的最大挤胶量限制。

SZ绞已成功地应用于电话电缆的实心聚乙烯、聚氯乙烯或发泡聚己烯结皮绝缘的导线绞合。

出于同样考虑,双扭绞机也应用于多芯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其导线的最多根数和规格由SZ机器的型式和外形决定。

双扭绞机sz原理同样也可用于小规格导线的强电线缆的成缆,倒如安装线。

对于3芯或4芯(可能增加到7芯)线缆它可以与护层挤出
联机。

根据导线的截面大小,线速度可达到180 m/min。

管式储线机
这种技术是专门为将一层导线绞在一个中心元件上而设计的,例如在电缆线芯外绕包上裸金属屏蔽线或同心接地线。

设备的基本结构如图6所示,它出安装于分线板前的导管、封甜摸具、包带头及扭力牵引组成。

导线通过固定的分线板导向绕着导管的表面进入旋转分线板导管和分线板两者以交替方向并以恒定的转速同步转动。

转动2~8转以后反向。

因此当导线离开导管时绞在中心导线或中心元件上的导线就形成了8z形状。

管状储线机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制造层绞式结构的电缆,如铁路信电缆。

其被绞的线芯穿过机器的次数取决于层数。

与传统的行星式绞线机比较,它可以在高速情况下制造大长度电缆。

图6
管式储线机工艺特别在将松弛结构光纤SZ绞制成光缆方面已获成功。

将塑料套管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以交替的绞向围绕支持元件一起绞制,然后包带。

经过特殊设计的管式储线机,可在60m/min的线速下扭绞18芯或24芯松套光纤。

另外,还有一种管式储线机可将被覆光纤直接引入骨架槽中进行sz 绞成缆。

在上述双扭绞机和管式储线机的方法中,将各单线绞制成8z形状所需要的力,是由绞制装置通过摩擦而传至导线的。

这种方法对于小规格导线工作良好}但对于大规格导线尤其是刚性较大的实心导线,需要相当大的摩擦力,由此可能会损坏导线的绝缘,而且扭绞头很大而苯重,导致转速的降低。

因此,作为8z原理的一种派生,又开发了用于大导体成缆的夹紧履带牵日f(soo)成缆机。

图7
在80O成缆机中,每一根导线(通常3~4撮)从固定的放线盘引出后,经过一组校直装置和导向装置进入封闭模中,然后再进入夹紧履带牵引。

履带牵引的小车设计成:当小车向前牵f电缆时,小车是转动的。

电缆被弹簧加载的夹具紧紧地抓住,此时小车被拖向前,小车按某一方向旋转预定的转数,然后再以相反方向旋转关键是在夹紧夹子和电缆之间纵向和径向必须没有相对移动。

对手具有敏感绝缘的特种电缆,夹紧夹子装有一种软塑料或像皮村垫因此,通过改变夹子的数量和结构,SO0成缆机能设计成适台于制作各种塑式的电缆。

图8
图7为SO0成缆机简图。

8z成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成缆后立即把缆芯扎在一起。

这是由一台电机拖动的双绕包装置完成的,它与8z成缆机组合在一起。

绕包装置装有特殊的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使扎带保持张力恒定。

SO0装置与传统的行星式成缆机相比,占地要少得多,不需要混凝土基础。

机器可以用螺栓固定在护层挤出生产线前的地坪上,因此可以将成缆和护层挤出组台成一个工序完成(见图8)。

通常,SZ 导线成缆对放绞盘和收线盘的规格没有限制,因为SZ成缆时收放线盘都保持静止状态。

这样就有可能使用大容量线盘,使停车时间显著减少。

对于重型电力电缆而言,在使用传统的大型行星式成缆系统的场合下,上下盘的停车时间约占工作时的5O%甚至更多;而用专门设计的SO0机器,可在30min内将一种电缆型式f或规格)转换成另一型式(或规格)的电缆。

大量的试验数据证明,用传统方法绞制或成缆的导线与SZ 方法绞制或成缆的导线,它们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设有什么区别。

在绞制方向很短的转换段,是用带子紧紧地扎在一起的,这是在成缆之后立即进行的,然后进行电缆护层的挤出。

以上数据是根据几个欧洲国家五年以上的实际生产经验得出的.其中包括像年产7000km 以上不同结构的SZ电力电缆的Kabehnetal~Eleotro公司的柏林电缆厂。

SZ绞制或成缆的概念,现已被主要欧洲国家负责标准化的组织审定。

而在美国,由于需列于UL 清单,有望会马上被承认。

美国电缆工业和电缆用户在通信电缆、信号电缆以及电力电缆的设计中,将从sZ绞制和成缆的实施中得到实际利益。

一个典型的应用是要求大长度的海底电力电缆,如向海洋石油平台输电或者穿过大面积水域的输电线。

用sZ绞合可以制成相当长的电缆,从而大大减少了电缆的接头数量。

而接头常常是产生潜在故障的原因。

展望
在1934年出版的德国专利N0:682267中所揭示的8Z绞制基本原理,直到70年代第一台SZ扭绞机才被研究出来。

其后,又经过了许多年,SZ系统的优点才被认识,在实际中得到考验,并在大多数国家调整了技术要求,允许使用SZ绞制和成缆。

从此时起,在电缆制造中引入sZ扭绞的趋向已在许多国家中迅速发展。

对于北美的电缆工程师们而言,重要的是已意识到这一发展和该技术的优点,以及由SZ绞制和成缆所提供的经济前景。

正如本文所述,实际上每种能用单方向绞制的电缆,都能够以8Z绞制或成缆。

电缆工业的发展趋势是高效率和低的制造成本。

有充分理由可以相信,8z方法将会在北美电线电缆制造的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