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血生化检查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生化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体内的生物化学状况,从而辅助诊断疾病、评估病情、指导治疗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化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血糖:血糖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供应物质,用于评估糖尿病、低血糖和其他代谢紊乱相关疾病。
2.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用于评估肝功能的异常,如肝炎、肝硬化等。
4.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等,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的异常,如肾炎、慢性肾脏病等。
5.电解质:包括钠、钾、钙、镁等,用于评估体内电解质平衡的情况,如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等。
6.乳酸和酮体:用于评估酸碱平衡的情况,如酸中毒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7.尿常规:包括尿蛋白、尿白细胞、尿红细胞等,用于评估泌尿系统炎症、肾损伤等情况。
8.炎症和感染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用于评估炎症和感染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
9.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2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用于评估肿瘤的筛查、监测和治疗反应。
10.甲状腺功能指标:如甲状腺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等。
11.骨代谢指标:如钙、磷、碱性磷酸酶、骨密度等,用于评估骨代谢紊乱的情况,如骨质疏松、骨折等。
12.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异常,如出血倾向、血栓形成等。
13.电解质和酸碱指标:如电解质浓度、酸碱平衡指数等,用于评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异常的情况,如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等。
以上只是部分常见的生化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指标可以通过生化检验来评估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常用血生化检查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临床意义 ? 1.诊断糖尿病:①两次空腹血糖分别>7.0mmol/L。②
OGTT峰值>11.1mmol/L,OGTT 2hPG>11.1mmol/L。③糖 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且伴尿糖阳性。临床 症状不典型者需另找一天重复检测确诊,但一般不主张 做3次OGTT。 ? 2.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0mmol/L,2hPG为7.8~ 11.1mmol/L者;且血糖达高峰时间可延至 1小时后,血糖 恢复到正常时间延至2~3小时后,伴尿糖阳性为IGT。 ? 3.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指空腹血糖降低,服糖后血糖 上升不明显,2hPG仍处于低水平。此外还有储存延迟型 糖耐量曲线。 ? 4.鉴别低血糖。
血清胰岛素检测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在做OGTT时分别测定进葡萄糖前、后的 30min、1h、2h、3h血标本的胰岛素浓度 变化,称为胰岛素释放试验,可更准确地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能力。
?参考值:
?空腹胰岛素: 10~20mU/L ; ?释放试验: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高峰在
30min~1h,峰值为空腹胰岛素的 5~10倍。 2h胰岛素< 30mU/L,3h后达到空腹水平。
? 临床上对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偶有尿糖,但 糖尿病症状又不明显的患者,常用 口服葡萄糖 耐量试验( OGTT)来帮助诊断。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参考值:
?空腹血糖3.9~6.1mmol/L ; ?口服葡萄糖后 30~60分,血糖水平达高峰,
一般在7.8~9.0mmol/L ,峰值<1.1mmol/L ?2h血糖(2hPG )<7.8mmol/L ; ?3h 可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 ?各检测时间点尿糖均为阴性。
血清胰岛素检测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常用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用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常用生化指标是指在临床医学中常常使用的一些生化分析参数,通过测量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人体内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变化情况,从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进行评估和判断。
下面我们将从常见的血液指标入手,详细介绍它们的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携带氧气。
通过血红蛋白水平的测量,可以评估贫血的程度,判断炎症、感染、出血等情况,并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主要的细胞成分,它们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到达全身组织细胞。
通过红细胞计数的测量,可以评估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情况,帮助诊断贫血、骨髓功能异常和失血等疾病。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通过白细胞计数的测量,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和炎症程度,帮助诊断感染、炎症、白血病等疾病。
2.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个指标是评估肝脏功能的重要标志物。
高水平的ALT和AST通常表示肝脏损伤,例如肝炎、肝硬化等。
同时,AST/ALT比值也常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肝病。
-白蛋白(ALB):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它是体内最主要的蛋白质之一、白蛋白水平的测量可反映肝功能、营养状态和肾功能等。
低白蛋白水平通常表示肝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3.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和肌酐(Cr):尿素氮和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尿素氮主要由肝脏代谢产生,肌酐主要来自骨骼肌的代谢产物。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这两个指标通常会升高,可以帮助评估肾功能不全、肾炎等疾病。
-尿酸(UA):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在体内的水平受肾脏排泄的调节。
高尿酸水平可导致痛风等疾病的发生。
4.综合指标:-血糖(GLU):血糖是评估糖代谢的关键指标,用于诊断和监测糖尿病。
高血糖可能表示胰岛功能减退或者胰岛素抵抗等问题。
-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两个指标用于评估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领导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在医学检验中,生化检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重大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疾病,并判断治疗的效果。
与其他医学检验不同,生化检验的结果是根据实验者设定的参考区间来评估的,而不是定性结果或定量结果。
参考区间是指一组数据经过各种统计分析找出的在健康人群中某一指标的最常见的数值范围。
它的定义通常是指两个值,即上限和下限,表示为X1-X2,其中X1是上线,X2是下线。
生化检查的参考区间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性别、年龄、季节、季节性影响等,因此一般针对某些检测项目会提供不同的参考区间,以确保参考区间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一般建议采用国家批准的参考区间指标,以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有肝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血脂检测、血气检测、电解质检测等,它们的参考区间分别如下:1)肝功能检测:ALT、AST、GGT、TBIL、DBIL等,参考区间为正常人的ALT指标为9-45 U/L,AST指标为8-48 U/L,GGT指标在4-51 U/L,TBIL指标在3-21 umol/L,DBIL指标在0-5 umol/L。
2)肾功能检测:SCr指标在62-106 umol/L,BUN指标在3-7.2 mmol/L,CrCle指标在90-150 ml/min,白蛋白指标在35-85 g/L。
3)血脂检测:总胆固醇指标为3.2-5.2 mmol/L,甘油三酯指标为0.5-2.2 mmol/L,高密度脂蛋白指标为1.1-1.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指标为2.50-3.20 mmol/L。
4)血气检验:pH指标在7.35-7.45之间,PaCO2指标在4.7-6.0 kPa,HCO3-指标在24-32 mmol/L。
5)电解质检验:氯化物指标为97-107 mmol/L,钾指标为3.5-5.3 mmol/L,钠指标为135-145 mmol/L,钙指标为2.2-2.6 mmol/L,磷指标为0.8-1.5 mmol/L,磷指标为1.5-1.9 mmol/L。
临床本科常用生化检查

1
(50mmol/Kg体重)
细胞外
98%
细胞
(150mmol/L)
血清钾
(3.5~5.5mmol/L)
第二十一页,共46页。
高钾血症 (hyperkalemia)
1、摄入过多:
静脉滴注大量钾盐、输入大量库存血
2、排出减少: ①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③应用潴钾利尿剂〔安体舒通等〕 ④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泌钾障碍〔SLE)
第二十三页,共46页。
高血钾临床病症 肌肉酸痛
苍白和肢体湿冷 严重者心跳停顿于舒张期
低血钾临床病症
严重乏力
反射减弱 心率失常 严重者心跳停顿于收缩期
第二十四页,共46页。
低钾周期性麻木患者
第二十五页,共46页。
2、血清 Na+
正常值 为135—145 mmol / L。 与K+相反,细胞外[Na+]>>细胞内
第五页,共46页。
1、有病症,FBG﹥7
OGTT临床意义23、、有OG病T症T峰,值随2机h血PG﹥﹥1111
诊断糖尿病
判断IGT:达顶峰时间与恢复正常时
间都延迟
见于甲亢、2型糖尿病、肢端肥大等
餐前餐后血糖都低,见于胰岛B细
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肝源性低血糖:FBG低,服糖后高血糖
第六页,共46页。
意义:
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铁蛋白↓,转 铁蛋白饱和度↓。 总铁结合力↑
非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铁蛋白那么升高, 转铁蛋白饱和度↑
另外恶性肿瘤也可见铁蛋白升高。
第三十三页,共46页。
第五节、心肌标志物检查
酶类有CK、LDH等,
蛋白质类有cTn、Mb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结果分析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结果分析生化检查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通过测定人体内各项生化指标的水平,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本文将针对临床常用的生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为读者了解和解读这些数据提供参考。
一、血常规指标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最常见的临床应用是判断贫血的原因。
正常成人血红蛋白水平为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2.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炎症或感染的程度。
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范围为4-10×10^9/L。
3.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凝血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血液迅速凝固止血。
正常成人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00-300×10^9/L。
二、肝功能指标1.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个指标常用来评估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如肝炎、肝硬化等。
正常成人ALT和AST的上限分别为40 U/L和35 U/L。
2. 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是肝细胞内胆红素代谢产物的总和,能够反映肝功能和胆道排泄情况。
正常成人总胆红素水平为5.1-17.0μmol/L。
3. 白蛋白(ALB):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能够反映肝功能的综合情况。
正常成人白蛋白水平为40-55 g/L。
三、肾功能指标1. 血尿素氮(BUN):BUN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能够反映氮代谢和肾功能的情况。
正常成人BUN水平为2.8-7.2 mmol/L。
2. 肌酐(Cr):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肾脏是其主要排泄器官,能够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排泄功能。
正常成人肌酐水平为60-110 μmol/L。
3. 尿酸(UA):尿酸是核酸代谢的产物,肾脏是其排泄的重要通道,能够反映尿酸代谢的紊乱情况。
正常成人尿酸水平为208-428μmol/L。
四、血脂指标1. 总胆固醇(TC):总胆固醇是脂类代谢的重要指标,高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相关。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第4部分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4部分一、胆红素1.总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是血浆中溶于乙醚和醇类的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
在红细胞被破坏后,血红蛋白被分解为胆红素。
正常情况下,总胆红素的参考值是5.1~17.1μmol/L。
2.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DBil)是胆红素的一种结合形式,这些胆红素结合在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在肝脏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因此也称为结合胆红素。
正常情况下,直接胆红素的参考值是0~6.8μmol/L。
二、白蛋白白蛋白(ALB)是人体重要的循环蛋白之一,占血浆蛋白总量的60%~70%。
它在维持胶体渗透压、调节血容量和维持酸碱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白蛋白的参考值是40~55g/L。
三、球蛋白球蛋白是一类血浆蛋白质,包括α-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等。
球蛋白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机体的抗菌、抗毒、免疫调节等起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球蛋白的参考值是20~30g/L。
四、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由肝脏、骨骼和肠道组织产生的一种酶,对体内的磷酸酯水解反应起着促进作用。
它在内分泌调节、骨代谢和肝胆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碱性磷酸酶的参考值是40~150U/L。
五、尿素尿素是由肝脏合成的氮化合物,主要起着氮化合物的清除和排泄的作用。
尿素的浓度受肾功能、蛋白质摄入、代谢情况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血清尿素的参考值是3.2~7.5mmol/L。
六、肌酐肌酐(Cr)是由肌肉代谢生成的代谢产物,在肾小球滤过后由肾小管分泌和排泄,因此肌酐的水平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情况下,血清肌酐的参考值是60~110μmol/L。
七、钠钠是维持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重要离子之一,对细胞膜的稳定、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血清钠的参考值是135~145mmol/L。
八、钾钾是机体内的主要阳离子之一,对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神经和肌肉细胞的兴奋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血液生化检查项目有哪些

血液生化检查项目有哪些血液生化检查(biochemical examination of blood)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血液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测定,可以了解人体的内部环境是否正常,从而发现和诊断疾病。
血液生化检查项目非常多样,涵盖了人体多个方面的指标,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血液生化检查常见的项目。
1. 血糖(blood glucose):用于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一个评估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等的重要指标。
2. 血脂(blood lipids):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等,用于评估血液中脂质的含量,判断是否存在高脂血症等疾病。
3. 肝功能测试(liver function test):包括肝酶、胆红素、血清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用于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检测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4. 肾功能测试(renal function test):包括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检测肾炎、肾衰竭等疾病。
5. 电解质检测(electrolyte test):包括血钠、血钾等指标,用于评估体内电解质的平衡状况,检测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
6. 炎症指标(inflammatory markers):包括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用于评估机体的炎症反应,检测感染、炎症等疾病。
7. 免疫功能检测(immune function test):包括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测定等指标,用于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检测免疫系统的疾病。
8.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包括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用于评估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筛查和监测肿瘤疾病的指标。
9.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hemoglobin and red blood cell count):用于评估血液的氧运输功能和贫血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 临床意义 ❖ 增高: ❖ 1.胆固醇>6.2/L为高胆固醇血症,是
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的 高度危险因素之一。 ❖ 2.高胆固醇饮食,糖尿病,肾病综合 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见胆固醇升高。 ❖ 3.胆总管阻塞,如胆道结石,肝、胆、 胰肿瘤时,总胆固醇增高伴黄疸。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 临床意义:
血清无机磷升高
(1)甲状旁腺机能减退,从肾脏排出的磷 减少而导致血磷升高。
(2)慢性肾炎晚期,无尿或少尿时,磷的 排泄障碍而使血磷升高。
(3)维生素D摄取过多,促进小肠对钙、磷 的吸收,使血清钙、磷升高。
(4)多发性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血磷也会 增高。
血清无机磷降低
(1)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尿磷排泄量增加 而使血清磷降低。
血清钾
❖ 概述
❖ 人体每日约需2-3g钾,主 要由食物提供。维持钾的体 内平衡的机制有胰岛素、醛 固酮、酸碱平衡缺氧等因素。 一般在肾功能正常时,可以 排出大量的钾,只有肾功能 受损时,摄入过多的钾,才 能造成钾潴留。但当严重腹 泻时,有大量钾从大便中丢 失,造成缺钾现象。
血清钾
❖ 临床意义 ❖ 血清钾增高:血清钾>5.6为高钾血症 ❖ ⑴体内钾排出减少: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
(2)肾小管变性病变,如范可尼综合症, 肾小管重吸收磷功能障碍。
(3)佝偻病或软骨病时,伴有继发性甲状 旁腺增生,肾脏排磷增加。
(4)长期腹泻或吸收不良,使血磷的来源 减少。
பைடு நூலகம்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 标本采集方法 ❖ 采血前2~3天尽可能少食含脂类食物 ❖ 空腹血2,不抗凝分离血清 ❖ 参考值 ❖ 成人:2.86~5.98 ❖ 儿童:3.12~5.2
❖ 临床意义 ❖ 血清氯化物增高:>106为高氯血症 ❖ ⑴摄入过多:长期高盐饮食、静脉输入过多 ❖ ⑵排出减少: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的肾功
能不全、尿路梗阻、心力衰竭、过度换气、 呼碱 ❖ 血清氯化物降低:<98为低氯血症 ❖ ⑴排出过多:严重呕吐、腹泻、胃肠造瘘或 引流
血清钙、磷测定
❖ 标本采集方法
实验室检查
临床常用血生化检查
血清钾、钠、氯化物测定
❖ 标本采集方法
❖ 抽取空腹血3,单项测定时为2,不抗凝
❖ 切勿混入抗凝剂及杂质
❖ 测定前避免引起电解质改变的因素,如大 量饮水、剧烈运动、服用利尿剂等
❖ 参考值
❖ 血清钾:成人:4.1~5.6
❖
儿童:3.4~4.7
❖ 血清钠:135~145
❖ 血清氯化物:98~106
❖ 临床意义 ❖ 降低: ❖ 1.严重肝脏疾患,如重症肝炎,急
性肝坏死,肝硬化等。 ❖ 2.严重营养不良。 ❖ 3.严重贫血患者,如再生障碍性贫
血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 概述
❖ 甘油三酯又称三酸甘油酯,主要存 在于前β-脂蛋白和乳糜微粒中, 直接参与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合成, 也是机体贮存能量的形式。
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引流。尿内排出的 钾过多,如醛固酮增多症,服用利尿剂。 ❖ ⑵钾摄入量不足:长期低钾饮食或禁食后 补钾不足、酒精中毒 ❖ ⑶细胞外钾内移:碱中毒、胰岛素过量、 心功能不全、肾性水肿
血清钠
❖ 概述
❖ 正常情况下,体内钠 的摄入量与排出量应 保持平衡。钠主要经 肾脏由尿排出。临床 上发生的电解质异常, 通常都包括钠失调。 血浆钠浓度只反映细 胞外液钠离子与水的 平衡,所以应随病情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 概述
❖ 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肝脏 是合成和贮存的主要器官。胆固醇是合成肾 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紊、胆汁酸及维生素D 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 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 指标。国内外专家推荐成人理想胆固醇值为 <5.2/L血清胆固醇是血脂的成分之一, 正常人体含胆固醇2体重。血清胆固醇和甘 油三脂升高与动脉硬化有一定的关系,所以
血清钠
❖ 临床意义 ❖ 血清钠增高:血清钠>145为高钠血症 ❖ 临床上少见,多由缺少水分所致,因此伴
有脱水症状 ❖ ⑴水丢失过多:严重脱水、大量出汗、烧
伤、糖尿病性多尿、长期呕吐、腹泻 ❖ ⑵水摄入不足: ❖ 血清钠降低:血清钠<135为低钠血症 ❖ ⑴钠丢失过多: ❖ ⑵水潴留(稀释性低钠)
血清氯化物
血清无机磷
❖ 概述
❖ 血磷系指血清中无机磷酸盐中所含的磷。体 内大部分磷是以磷酸钙的形式存在于骨骼中 的,少部分构成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磷脂、 核苷酸等。而血清中的无机磷酸盐只占极少 部分,它构成血液的缓冲系统。人体所需的 磷主要由食物供给,在小肠上段补吸收,经 肾脏和肠排泄,肾小管又对磷的排泄起控制 作用。
❖ 抽取空腹血3,单项测定时为2,不抗凝
❖ 切勿混入抗凝剂及杂质
❖ 测定前避免引起电解质改变的因素,如大 量饮水、剧烈运动、服用利尿剂等
❖ 参考值
❖ 血清钙:2.25~2.75
❖ 血清磷:成人:0.97~1.61
❖
儿童:1.29~1.94
血清钙
❖ 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清中,含量 很少,仅为人体内钙含量的0.1%,但却 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参与凝血,降低神 经、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肌节律等。
竭、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低醛固酮血症及 应用氨苯喋啶、去氧安体舒通等都可造成 钾的排出量减少而引起钾的升高。 ❖ ⑵钾摄入量过多:高钾饮食、口服或注射 含钾液过多 ❖ ⑶细胞内钾外移:溶血、挤压伤、组织缺 氧、胰岛素缺乏、毛地黄中毒
血清钾
❖ 临床意义 ❖ 血清钾降低:血清钾<3.5为低钾血症 ❖ ⑴体内钾排出过多:通过胃肠道丢失钾过
❖ 临床意义 ❖ 血清钙增高:>2.75为高钙血症 ❖ 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过多症,
多发性骨髓瘤等。 ❖ 血清钙降低:<2.25为低钙血症
血清钙降低
▪ 临床上是很多见的,表现为手足搐搦。见于下 列疾病:
▪ (1)甲状旁腺机能减退,血钙可降至 1.75(5)以下,血磷可升高。 (2)佝偻病与软骨病:体内维生素D缺 乏,使钙吸收障碍,导致钙、磷都偏者。 (3)慢性肾炎尿毒症,严重肝炎时,见 血钙降低。 (4)长期低钙饮食或吸收不良,在严重 乳糜泻时,食物中的钙与未吸收的脂肪酸结合 生成钙皂,排出体外而造成低血钙。 (5)新生儿低血钙症,可引起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