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中的判断(一)

合集下载

最新(逻辑学)四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最新(逻辑学)四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量项不当 例②,有些贪污行为是不正之风。
—量项不当
3、联项要恰当
• 例如,这项任务我们是能够完成的。
• 换,这项任务我们不是不能完成的。
• 例1,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
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联项不当
• 例2,难道能够否认这部小说没有不足
之处吗?
—联项不当
• 例3,有的作家不是知识分子。
A与 I、E与O之间的从属关系的内容 可概括为:
全称判断真,特称判断必真。 全称判断假,特称判断真假不定。 特称判断真,全称判断真假不定。 特称判断假,全称判断必假。
五、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一个真实的判断未必是恰当的, 如:“有些迷信思想是不科学的。”
改:“所有的迷信思想都是不科学的。”
1.主、谓项搭配要恰当 • 例1,精简还是不精简机构,这是关系到实
3.矛盾关系(A与O、E与I)
A: 某班所有学生都是团员。 O: 某班有些学生不是团员。 A与O、E与 I 之间的矛盾关系为:
不同真,不同假。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切佛教寺庙夜里都不会敲钟。(E) 有的佛教寺庙夜里会敲钟。 (I)Biblioteka 4.从属关系(A与I、E与O)
A: 某班所有学生都是团员。 I: 某班有些学生是团员。
—联项不当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问题。 —主谓项不相称 • 例2,纠正党内的不正之风是关系到我们党
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主谓项不相称 • 例3,四个现代化的步伐能否加快,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主极谓性项。不相称
2.量项要恰当
例①,英语教师外出取经,掌握新 的外语教学法;数学教研室的教师生了 病也不休息,积极为教学检查作准备。

逻辑学课 件 三判断1

逻辑学课 件 三判断1

逻辑方阵图


反对关系
A 差 等 关 系 I 下反对关系 E 差 等 关 系 0


图示:
推知 已知真
A
E
I
O
推知 已知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E
+ — ?
— + —
+ — +
— + ?
O I
I
E
O



+
A
四种命题与外延关系下的真假
命 SP 题 关 类 真假 系 型 S P S P P S P S
犯罪的都不是青少年。 2、甲班没有同学不是团员。 甲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团员。 3、乙村有些农家有洗衣机。 乙村有的农家没有洗衣机。 4、羞耻之心,人皆有之。 人不都有羞耻之心。
多项选择题:
) (1)SAP真 (2)SIP真 . (3)SOP假 (4)SAP真假不定. (5)SOP真假不定.
1、根据对当关系,若SEP假,则(
其特点是:二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换句 话说,当一个判断真,另一个判断必假;当一 个判断假,另一个判断必真。(不同真不同假) (2) 反对关系 A与E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为反对关系。其特点是: 二者不能同真,可以同假。也就是说:当其中 一个为真时,另一个必假;当其中一个为假时, 另一个是真假不定的(可真可假)。
三、判断的分类
简单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性质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全称肯定判断 关系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
非模态判断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复合判断
假言判断
负判断
判断
必然模态判断 模态判断 可能模态判断

逻辑学

逻辑学

2013-8-4
4
第三章判断(一) 第一节判断的概述
三、判断的分类
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关系判断 复合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 模态判断:可能判断、必然判断
四、命题与命题形式
命题指判断的具体内容。命题有真假 命题形式是命题的形式结构,没有真假。 具体命题的抽象化,命题形式的具体化。 普通逻辑不研究具体命题,研究命题形式
2013-8-4 26
第三章判断(一) 第二节性质判断
大会主席宣布:“此方案没有异议,大家都赞同,通过.” 如果以上不是事实,下面哪项必为事实?
A.大家都不赞同此方案。 B.有少数人赞同此方案。 C.有些人赞同,有些人不赞同。 D.至少有人是不赞同此方案的。 分析:D SAP为假,则SEP不定,SOP为真 C选项为干扰项 B、D选项中对“有些”含义的理解。
2013-8-4 8
第三章判断(一) 第二节性质判断
三自然语言中性质判断的规范化
1、非标准形式的句子要整理(省略或使用不规范的量项、联项) 没有人不赞同他的意见—所有人都赞同…… A判断 鱼目岂能混珠---鱼目不是能 …… E判断 无私者无畏—所有无私者都是…… A判断 不少画是水平很高的---有些画的水平是…… I判断 不少书法家不是老年人---有些书法家不是…… O判断 没有什么事情不包含矛盾。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金属不都是固体。
2013-8-4
10
第三章判断(一) 第二节性质判断
四、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
周延性:指性质判断中主、谓项外延被断定的数量情况。 断定了全部外延的叫周延;反之为不周延。 1、注意两点: 单纯概念无所谓周延与否 主、谓项周延性,是相对于判断的形式结构而言的,不是相对于 判断所断定的对象本身的实际情况的。 2、4种判断的周延性 全称主项周延,特称主项不周延 否定谓项周延,肯定谓项不周延

逻辑学第四讲:判断1

逻辑学第四讲:判断1

分析: (1)“等边三角形”:全部(周延);“三角形”:部分(不周 延) (2)“罪犯”:全部(周延); “守法公民”:全部(周延) (3)“学生”:部分(不周延) ; “党员”:部分(不周延) (4)“美国人”:部分(不周延) ; “白种人”:全部(周延)
关于周延性的结论
1、全称判断的主项都是周延的 2、特称判断的主项都是不周延的 3、肯定判断的谓项都是不周延的 4、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
判断和语句的关系
判断是语句表达的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区别 一、有的语句表达判断,有的语句不表达判断。 表达判断的语句:陈述句,一些特殊的疑问句和特 殊的感叹句。 如: 陈述句: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特殊疑问句:难道珠穆朗玛峰不是世界最高峰? 特殊的感叹句: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
分析:错误就在把“学好外语”从不周延变成周延。 所有想出国的人(周延)都要学好外语(不周延)。 我(周延)又不是想出国(周延)。 所以,我不必学好外语(周延)。
考察一个判断的主项和谓项
思考:从这些判断里,对于主项和谓项的外延我们知道多少? (1)所有等边三角形都是三角形。 (2)所有罪犯都不是守法公民。 (3)有些学生是党员。 (4)有些美国人不是白种人。
判断类别 所有S是P(A) 所有S不是P(E) 主项 (S)周延 (S)周延 谓项 (P)不周延 (P)周延
二、
判断的种类
找判断:故事一
一个小女孩第一次在电话里听到她父亲的声音时,
便大哭起来,她母亲问道:“孩子,怎么
啦?”“妈妈,”女孩指着听筒说,“我们怎样 才能把爸爸从这样小小的洞眼里救出来呢?”
爸爸在小小的洞眼里。
性质判断
找判断:故事二
一个皇帝做了个梦,找个了解梦师来解梦。解梦

逻辑学性质判断

逻辑学性质判断
在性质判断中表示事物的概念,或反映被断 定对象的概念。用字母S表示。
如“所有犯罪行为”和“广州”都是各判断的主项。
2015年1月10日
35
逻辑学
谓项:
在性质判断中表示性质的概念,它反映被断 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用字母 P表 示。
如,“具有社会危害性”和“沿海城市”就是各判 断的谓项。
2015年1月10日

2015年1月10日
39
逻辑学
1.这个 单称量项 2.这里的 单称量项
苹果 是 主项S 联项
我的。 谓项P
所有 苹果 都是 我的。 全程量项 主项S 联项 谓项P
2015年1月10日
40
逻辑学
特称量项“有的”的逻辑涵义
特称量项“有的”与日常用语中“有的”之区 别: 日常用语中的“有的” ≡ “仅仅有一些” (通俗地说,就是“下要保底,上要封顶”)
量项不同
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如,有的同学不是本地人。 全称判断(陈述一类事物的全部分子都具 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如,所有犯罪行为都是具有社会危害的。
2015年1月10日 45 逻辑学
单称肯定判断:逻辑形式为这个S是P.
性质判断
根据判 断的质 和量的 结合
单称否定判断:逻辑形式为这个S不是P. 全称肯定判断:逻辑形式为所有S都是P.

2015年1月10日 24 逻辑学
命题(proposition) 命题,就是具有真假值的语句,换言之, 就是一些或真(true)或假(false)的句子。 传统逻辑是二值逻辑,命题的真和假,称 为命题的真值(truth value,简称为truth )。 传统逻辑所说的经典命题,必须是具有真、 假两种逻辑值的语句。

《逻辑学》3第三章 判断(一)

《逻辑学》3第三章 判断(一)
“所有金属都不是导电体”为假。 2、下反对关系I——O 特点:不可同假可同真。 推理方向:由假推真 例:“有的昆虫是哺乳动物”为假推出
“有的昆虫不是哺乳动物”为真。
3、矛盾关系A——O、E——I
特点: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推理方向:既可以由真推假也可以由假推真。 例:1.已知:“所有金属都是导电体”为真
2、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直言判断
简单判断 关系判断
模态判断
判断
联言判断
复合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负判断
第二节 直言判断
一、什么是直言判断 二、直言判断的种类 三、直言判断主项、谓项的周延性 四、素材相同的直言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五、关于正确使用直言判断的问题
一、什么是直言判断
直言判断是直接的无条件地断定对象具 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在某此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各有如下 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 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那么下面哪项是真 的? A.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B.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税了 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D.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E.丁断定属实,陈老板纳税了
4、表达判断的语句要恰当,不要产生歧义,要 避免自相矛盾。
例:我国有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八名职员。 有关这8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Ⅰ.有人是广东人。 Ⅱ.有人不是广东人。 Ⅲ.主任不是广东人 以下哪项为真? A.八名职员都是广东人 B.八名职员都不是广东人 C.只有一个不是广东人 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E.无法确定该部广东人等人数
一、什么是判断

一真一假命题的判断

一真一假命题的判断

一真一假命题的判断
在逻辑学中,一个命题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

判断一个命题是否为真或假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在判断真假命题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1. 命题的定义
命题是一种陈述,可以是真实的或假的。

例如:“太阳是圆的”和“月亮是红色的”都是命题。

在逻辑学中,命题通常用字母或符号表示,例如p和q。

2. 真命题与假命题
真命题是指陈述的事实是真实的,例如“2+2=4”和“地球是圆的”。

假命题是指陈述的事实是虚假的,例如“太阳从西边升起”和“猫是一种鸟”。

3. 命题的判断
我们可以使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为真或假。

逻辑推理是一种推断的方法,通过分析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来得出结论的真假。

如果命题的前提和结论都是真的,那么命题就是真的;如果前提或结论不真,则命题为假。

4. 命题的逆否和倒置
逆否和倒置是两种常见的命题形式。

逆否命题是通过将前提和结论都取反而得到的命题形式,例如“如果不是猫,就不是动物”逆否命题为“如果是动物,就一定是猫”。

倒置命题是通过交换前提和结论而得到的命题形式,例如“所有狗都有尾巴”倒置命题为“所有有
尾巴的动物都是狗”。

5. 逻辑符号
在逻辑学中,我们使用逻辑符号来表示不同的逻辑关系。

例如,“~”表示否定,即取反;“∧”表示合取,即并且;“∨”表示析取,即或者。

逻辑符号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命题的逻辑关系。

通过了解这些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一个命题是否为真或假。

这对于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都非常重要。

逻辑学—04简单判断及其推理

逻辑学—04简单判断及其推理

根据上述两条规则,换位法有三个有效式:
SAP╞═
PIS
SEP╞═╡PES SIP╞═╡PIS
前提真,结论真, 能说明推理正确吗?
下面两个无效式是运用换位法推理时常犯的错误 :
△SAP╞═ PAS
△SOP╞═ POS
凡是正确思想都是来源于实践的。所以,凡是来 源于实践的思想都是正确思想。 有的党员不是干部,所以,有的干部不是党员。 美是客观的╞═ 客观的都是美 有的人不是干部,所以,有的干部不是人。 有的人不是好人,所以,有的好人不是人。
E——I
所有S是P——有的S不是P
A——O
国会中有的议员是狗娘养的。马克.吐温的声明.doc 国会中有的议员不是狗娘养的。
有S是P——有S不是P
I——O
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可
以由一个性质判断的真或假, 推出
与之主、谓项相同的其他性质判断
的真假情况。 这种推论叫做对当关系推理
理习题1.ppt 对当关系推
+

+

+

+ +
+ +
+
A 所有S是P
+

+




E 所有S不是P


+
A 所有S是P
+

+




O 有S不是P
+
+
+
E 所有S不是
P


——+— NhomakorabeaI
有S是P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B
▪ 2、如果“并非无奸不商”为真,则以下哪项判断一定为真?
A.有的商人是奸商,有的商人不是奸商。 B.所有的商人都不是奸商。 ▪ C.并非有的商人不是奸商。 ▪ D.并非有的商人是奸商。 ▪ E.有的商人不是奸商。
答案:E
▪ 3、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 ▪ (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 (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 这三个判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地表示了该律师事
答案:A
(二)具体对当关系
▪ 1、反对关系 (AE) ▪ 结论:A真E必假,A假E不定;E真A必假,E假A不定。
(不能同真,但可同假)
▪ 2、下反对关系 (IO) ▪ 结论:I真0不定,I假O必真;O真I不定,O假I必真。
(不可同假,但可同真)
▪ 3、从属关系 (AI/EO)
▪ 结论:A真I必真,A假I不定;I假A必假,I真A不定。
▪ (1)金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2)银盒子:“肖像 在铅盒中。” (3)铅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 鲍细娅告诉求婚者,上诉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请问鲍 细娅的肖像究竟放在那一个盒子里?
▪ (A)金盒子。 (B)银盒子。 (C)铅盒子。 (D)不能 确定。
A
▪ 3、甲乙丙丁四人再一起议论本班同学申请建行学生贷款 的情况。
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A.12人都会使用。 B.12人没人会使用。
▪ C.仅有1人会使用。 ▪ D.不能确定。
答案:A
▪ 4、大会主席宣布:“这个方案没有异议,大家都赞同,通过”。 如果大会主席的话不是事实,以下哪项判断必定是事实?
▪ A.大家都不赞同这个方案。 B.有少数人不赞同这个方案。
▪ C.对这个方案,有的人赞同,有的人反对。 ▪ D.至少有人赞同这个方案。 ▪ E.至少有人不赞同这个方案。

E真O必真,E假O不定;O假E必假,O真E不定。
▪ 4、矛盾关系(AO/EI)
▪ 结论:A真O必假,A假O必真;O真A必假,O假A必真。

E真I必假,E假I必真;I真E必假,I假E必真。
▪ 1、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 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 全称肯定判断 ▪ 全称否定判断 ▪ 特称肯定判断 ▪ 特称否定判断 ▪ 单称肯定判断 ▪ 单称否定判断
▪ SAP ▪ SEP ▪ SIP ▪ SOP ▪ SaP ▪ SeP
有人是党员
*注意:如何看待特称判断量项?
有人不是党员 ?
▪ 三、性质判断的周延性问题(难点) ▪ (一)什么是周延性问题 ▪ 就是性质判断的主谓项是否被全部断定
的问题。
▪ (二)具体周延情况
▪ 1、全称判断的主项和否定判断的谓项周延。 ▪ 2、特称判断的主项和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
▪ 四、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 ▪ (一)含义:主谓项都相同的AEIO这四组性
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对应关系。(难点+重点)
SAP
反对关系
SEP








SIP
SOP
下反对关系
▪ 1、学院路街道发现有保姆未办暂住证。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能确定真假?
▪ Ⅰ学院路街道所有保姆都未办暂住证。
▪ Ⅱ学院路街道所有保姆都办了暂住证。

Ⅲ学院路街道有保姆办了暂住证。
▪ Ⅳ学院路街道的保姆陈秀英办了暂住证。


A.Ⅰ、Ⅱ、Ⅲ和Ⅳ B.Ⅰ、Ⅲ和Ⅳ .仅Ⅳ
答案:E
第三章 判断(命题)
——承上启下的思维接力者
第一节 概述
▪ 一、什么是判断 ▪ (一)含义:
➢ 对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
▪ (二)特征:
➢ (1)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 ➢ (2)有真假之别。
▪ 二、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 1.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语句表达。 ▪ 2.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判断。 ▪ 3.并非所有语句都表示判断。
D
▪ 4、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 ▪ 第一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 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 ▪ 第三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 ▪ 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 如果其中只有一句话真,那么以下哪项为真? ▪ (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 (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 (D)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偷税、逃税行为。
D
▪ 6、某旅游团去木兰围场旅游。团员们骑马、射箭、吃烤肉,最 后去商店购买纪念品。已知:
▪ (1)有人买了蒙古刀。(2)有人没有买蒙古刀。 ▪ (3)该团的张先生和王女士都买了蒙古刀。 ▪ 如果以上三句话只有一句为真,则以下哪项肯定为真?
A.张先生和王女士都没有买蒙古刀。 B.张先生买了蒙古刀,但王女士没有买蒙古刀。 ▪ C.该旅游团的李先生买了蒙古刀。 ▪ D.张先生和王女士都买了蒙古刀。 ▪ E.张先生和王女士中有一人没买蒙古刀。
D
▪ 5、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 为。
▪ 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A)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 (B)多数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 (C)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 (D)有的个体商贩确实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 (E) 有的个体商贩有偷税、逃税行为,有的个体商贩没有
▪ 甲说:“我班所有同学都已申请了贷款。”乙说:“如果 班长申请了贷款,那么学习委员就没申请。”
▪ 丙说:“班长申请了贷款。”丁说:“我班有人没有申请 贷款。”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 结论?
▪ (A)甲说假话,班长没申请。 ▪ (B)乙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 ▪ (C)丙说假话,班长没申请。 ▪ (D)甲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
▪ 三、判断的种类
简单判断 非模态判断
判断
复合判断
模态判断
必然判断
或然判断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假言判断 选言判断 联言判断 负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 一、什么是性质判断
➢ (一)含义: ➢ 直接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 (二)结构: ➢ 量项+主项+联项+谓项
▪ 二、性质判断的种类及其逻辑形式
▪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B.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 C.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 ▪ D.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 ▪ E.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答案:B
▪ 2、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西娅品貌双 全,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想她求婚。鲍细娅按照其父遗嘱, 由求婚者猜盒订婚。鲍细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 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细娅的肖像。求婚者通过 三句话,猜中鲍细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就嫁给谁。三个 盒子上刻的三句话分别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