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及其启示(一)
国际金融监管模式比较及启示

文将分 别介 绍这 三类 国家 的金 融监 管模 式 ,总结分 析 其不 同的特 点 ,并探 讨 如何 借鉴 国际经验 完 善 中 国的金 融监 管体 系
vel i at on and com par son nt nat onalfnanci per si i of i er i i alsu vi on syst em
个 :全国检查数据库系统和银行机 构全 照不 同的监管权 限,将美联储负责监管 监管资料的难题 。它 的特点是通过功能 国桌面系统 。全 国检查数据库系统属于 的机构 的数 据 传给美 联储 数据 处理 中 设置 ,使各监管部 门实现信息共享 ,有
美 联 储 国 家信 息 中心 的 一 部 分 ,该 系 统 心 ,把其他监管 当局负责的监管数据传 效 地 增 强 了监 管 部 门之 间 的 信息 交流 与 专门服务于监管职能 ,因此 ,只有美联 送 到联 邦 存 款 保 险 公 司 数 据 处 理 中 心 。 合 作 。 储 的监 管 人 员 能 够 进 入 和 使用 。 银 行 机 各监管分支机构再通 过电话等方式与辖
●介金监模 绍融管式
Ie aoa F acg r tnl i ni} n ni n n t
席卷 全球 的金 融危机 让世界各 国纷纷 认识 到加 强金 融监管 的 重要性 ,根据 目前世界各 国对 于金 融外 汇管制 的程度 的不 同,可 将其分 为 三种类 型 : 自由开放 式 、适度 约束 式、严格 管制 式。下
为保 证监 管部 门之 间 及时 互通 信
货 0 世界上对于金融市场几 乎不加 以任 细地填报业务和财务状况 。这套报表按 息 , 币监理署和将近 3 家左右的州银 何直接或间接 的行政管制的国家就 是美 照分支机构状况和资产规模分 四种分别 行监管厅通过与全 国检查数据库系统部 国,美国主要凭借其发达的金融信用信 由不同的银行填 报。商业银行每个季度 分 联 网 ,随 时 可 以从 系统 中调 出监 管 对
英国银行监管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向具 有 完 善 的金 融 监 管 体 系 的 国 家学 习 ,找 出
适 合我 国 国情 的金融监 管方 法是 十分必 要 的 。
告 。( )授 权 英 格兰 银 行 对 非 法 吸 收 存 款 的金 5 融 机 构 进 行 调 查 ,并 有 权 为 客 户 追 加 存 款 。
18 9 6年颁 布 了 《 格 兰 银 行 法 》 英 ,在 金 融 监 管 方 面 的 主 要 变 化 是 : ( )将 原 来 的两 级 银 行 牌 1 照 合 为 一 级 ,放 弃 了金 融 监 管 的 双轨 制 ,凡 是 银 行 ,无 论 大 小 ,一 律 要 接 受 严 格 监 督 。 ( ) 2 增 加 了英 格 兰 银 行 对 金 融 机 构 的 人 事 监 督 权 ,
方 面 表 现 出新 的 特 点 。 本 文 通 过 对 英 国 银 行 监 管 体 系 的 分 析 和 评 价 , 借 鉴 其 威 功 做 法 , 出 改 并 提 革 我 国金 融 监 管 框 架 , 立 新 的 金 融 监 管 模 式 、 管 方 法 和 监 管 手 段 的 对 策 , 适 应 我 国 加 入 建 监 以 w T 和 世 界 银 行 业 监 管 发 展 新 趋 势 的 需要 。 0
对 英 国 银 行 监 管 体 系 的 分 析 与 评 价 ,并 借 鉴 其
成 功 做 法 ,来 探 讨 我 国 的 金 融监 管模 式 。
一
、
英 国 银 行 业 监 管 体 系 的 重 大 变 革
英 国 的金 融监 管 体 系 一 直 以 自律 式 监 管 为 特点 ,监 管 方 式 建 立 在 监 管 者 与 被 监 管 者 之 间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借鉴与启示摘要: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虽暴露了英国“三方监管(tripartite model of financial regulation①)”的弊端,但一国监管体系是不可能脱离自身金融市场结构基础而建立或完善的。
危机前,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欠缺是多国普遍的问题,英国金融监管的巨大变革,实际上是对原有监管体系的“扬弃”。
本报告梳理英国金融监管体系持续革新及举措中,得出几点启示:第一,对造成危机的固有缺陷的持续反思,是重构英国金融监管新体系的关键因素。
第二,英国的“双峰监管”模式,强化了对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特别是对系统重要性机构而言。
第三,任何金融监管规则的改变都是基于英国金融市场特性为基础的,从未偏离。
英国金融市场的特性表现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全球化程度高,而股票市场相对滞后。
脱离此基础来理解或照搬英国“双峰监管”的先进经验,很可能是有害的。
关键词:金融监管,英国,FPC,PRA,FCA一、危机对英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冲击与反思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发端,逐渐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凸显出发达经济体对本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的不足。
再向前溯源,缺乏宏观审慎监管理念是多国金融监管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金融监管体制失效的重要原因。
2007年9月,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英国五大抵押借贷机构之一)受到美国次级房贷的波及,发生挤兑濒临破产,尽管北岩银行资本充足率完全符合巴塞尔Ⅱ的标准。
次贷危机使这家住房抵押贷款占总贷款90%、具高成长性的明星银行陷入困境,并引发连锁效应,使得英国陷入系统性金融危机。
危机爆发前,英国一直由金融服务局(FSA,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作为单一监管机构同英格兰银行、财政部共同承担英国金融体系保护的职责。
但危机表明,原有的监管体系并未保护英国免受系统性风险的侵害。
问题突出表现在,原有的监管框架下,没有一个能承担整体金融市场风险评估的监管机构,特别在紧急情况下,各有关部门缺少高效的协调机制,导致难以应对危机。
英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及我国之借鉴

的 比例 、 本 构成情 况 ( 率风险 、 率风 险 )等等 。另外 , 资 利 汇 , 欧 盟 拟 通 过 一 种 互 相 承 认 监 管 的 制 度 来 避 免 双 重 监 管 。 英 国 虽 然 没 有 加 入 欧 元 区 。但 伦 敦 金 融 市 场 上 的欧 元 交 易 却 是 最 大 的 , 高 金 融 交 易 效 率 与 安 全 性 有 利 于 保 持 英 国 伦 敦 独 特 的 金 提
准则的职能。
2 . 2颁布权威 的金融“ 基本法” 20 00年 6月 。 国女王正式批准 了(0 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 英 20
法》 。这 是一 部 英 国 历 史上 议 院 对 提 案修 改 达 2 o 0 o余 次 . 下 修 创
1 英国金融பைடு நூலகம்管模式改革的背景
1 英 国金融监管模 式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 . 1
国金 融 法 律 的立 法 及 其 调 整 具有 重大 的意 义 。
中期以后分业监管有效性的降低 , 使英 国朝野上下对改革金融监 管 模 式 . 有 了 较 为统 一的 认识 。 逐渐
2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21 . 成立统一的金融监管组织 为 提 高 金融 监管 效 率 . 服 分 业 监 管 的弊 端 。 国率 先 成 立 克 英
维普资讯
20年( 5 第2 0 第3卷) 期 6
管理科 学
英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及我国之借鉴
许 菁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沙盒监管”制度及启示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沙盒监管”制度及启示黄铎贺璟刘蕾蕾摘要: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 )为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金融服务有效竞争,建设性地与创新企业合作,首创了“沙盒监管”制度。
监管沙盒,即是在金融监管领域借鉴计算机安全思路,旨在为金融创新产品提供一个测试环境。
在该环境下,可以试验金融创新产品在推向市场后面临各种环境的表现,而不必担心因某种实验环境下产品风险的爆发而对整个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创新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监管部门可以藉此发现及取消对创新不必要的监管壁垒,并制定相应的消费者保护措施。
全面了解英国的监管沙盘制度,对研究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沙盒监管;金融创新;监管壁垒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8(5)-0066-04收稿日期:2018-4作者简介:黄铎(1974.10-),男,博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
贺璟(1987.5-),男,硕士研究生,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
刘蕾蕾(1988.4-),女,硕士研究生,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陕西西安710002)一、英国监管沙盒制度的基本背景2015年5月11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 )网站上第一次提出“监管沙盒”制度。
这是主要针对金融创新的新型监管策略,目的是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有效控制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并减少不必要的监管障碍。
2008年的这轮金融危机,让英国经济及其金融业再遭重创,经济甚至一度陷入停顿。
近些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兴起,英国迅速意识到其代表了未来金融的发展趋势,也代表了未来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据估计,英国金融科技部门每年产值达到200亿欧元,其中,“颠覆性”金融科技公司在市场总额中的产值达36亿欧元。
欧洲近一半有前景的“颠覆性”金融科技初创公司是在英国。
英国金融监管机制改革的实践与启示

口 余 海 斌 王 慧琴
2 O 案 鑫 O7
其 是资产 证券 化产 品创 新方 面 不如美 国 ,
20 年 银 行 法 规 定 了英 格 兰 银 行 作 为 中 整 的新 目 ;二是 规定 了被 批准 监管 执行 09 标 央 银 行 ,承 担 金 融 稳 定 职 责 , 在 英 格 兰 人 员 的报 酬 , 由 FA制 定有 关人 员报 酬 的 S 融 危机 的恢 复 和解 决方 案 ,并授 予 FA禁 S
义。
和破产 银 行赔 偿机 制 ,进一 步 强化 了金融 理 其他 的相关 计划 的权 力 ;七是 规定 了有 监 管信 息 共享 机制 和监 管协 作机 制等 程序 关 金 融 稳 定 信 息 的 获 取 权 及 资 产 保 护 计
一
、
英 国2 0 年 ~2 1 年金 融监 管 与 内容 。 08 0 0
20年 美 国次贷 危机 爆发 后 ,作为 英 革 金 融 市场 》 白皮 书 提 出 新 成 立 一 个 金 支 付 系统 服 务 作 了相 关 规 定 , 并 对 20 07 09 国五大抵 押贷 款金 融机 构之 一的北岩 银行 融 稳 定 理 事 会 ( uc l o iaca 年 银行 法作 了修 正等 等 。 C ni o fr Fnn il (o t en R c) 由于 流 动 资金 不 足 引 Sa iiy F) 由 英 格 兰 银 行 、 英 国 N rh r o k , tb lt,CS ,
球 金融 危机 的发源 地 ,在金 融 产品创 新 尤 由英格 兰银 行 行长 兼任委 员会 主席 ,专 门 止 卖空 或要 求信 息披 露 的权 力 ;四是通 过 负责 防范金 融 系统风 险 。为落 实英 格兰 银 规 定金 融服 务局 的 中止受 管制 活动 的许 可 但 由于美 国 次贷类 资产 证券 化创 新产 品是 行 的金 融 稳 定 监 管权 ,英 国 20 银 行 权 , 以及 取 消征 收 罚款和 免 除授权 的 限制 09年 欧 洲主 要的投 资对 象之 ~ ,英 国对美 国金 法 授权 英格 兰 银行对 银行 支付 系统 的监 控 等 ,加 强金 融服 务局 的纪 律 处分权 力 , 由 融 创新产 品投 资 比重较 高 ,导致 蒙 受 了巨 职 权 , 建立 健全 银行 支付 系统监 管机 制 、 金 融服 务局 对未 经批 准 的个人 从事 控制 性 并 大损 失 。 自2 0年 以来 ,英 国对 金融 监管 金融风险问题、银行的特别流动性支持机 金 融业 务的行 为 进行 处 罚,或 暂停 公 司及 08 机制 进行 了一 系 列改革 ,对 于 21年所 提 制、金融稳定监管协调和干预机制、金融 个人 的 部分业 务 活动 或全 部业 务活 动 ;五 00 出 的金融 新改 革方 案仍 在推进 过程 中,这 稳 定风 险调 查分 析机制 等 。为 防止 金融 风 是通 过采 取规 定 消 费者 赔 偿计 划并 明确 信 不仅 是金 融产 品创 新的监 管 需求 ,更是 监 险的扩散及加强对危机的处理,英国 20 用卡 计划 的 限制规 定等 措 施 ,加强 消费 者 09 管深化 理论 在监 管 实践 的反 映 ,对 于我 国 年 银 行 法 建 立 了特 别 解 决 机 制 (pca 保护;六是规定了特别解决机制的成本费 Se il F ) 金 融监 管及 金 融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的 启 示 意 Rslto eie R) eouin Rgm ,SR 、银 行破产 机制 用 ,并 要 求 金 融 服 务 赔 偿 计 划 (S 管
国际金融监管模式比较及启示

直接或 闯接 的行政 管制 的国家 就是 美 国, 美国主要凭借其发达 的金 融信用 信息 系统
实现对金融体 系的监管 ,美 国 目前 正在使
用的监管信息 系统主要有 两个 :全 国检查 数据库 系统和银行 机构全 国桌 面系统。全 国检查数据库系统属 于美联储 国家信 息 中 心 的 一部 分 , 该 系 统 专 门服 务 干 监 管 职 能 。 因此,只有美联 储 的监 管人 员能够进 入和 使用。银行机构 全 国桌 面 系统 的最大 特点
委与人 民银行之 间的定期会商机制;
3 .要 加 强 金 融 业 的 自律 作 用 ;
在l 0多年 的经济变革浪潮 中,英 国金
能型监管:
易等监督委员会 以及银 行、证券 、保 险各 局的监督、检查职能分 离 出来,统 一集 中 于金融监督厅。其 目的是增 强监管机 构 的 独立性,增 强风 险 管 理,提 高 风 险 防 范
能力。 3 .严 格 管制 的监 管 模 式
是数据的共享性 强,通 过一 些新 的功 能设 置能有效地增进 监管部 门之 间的信息 交流
体 系不健全。对金 融机 构经营 管理 行为 的
金 融监 管必 须获得 法 律法 规 的明确 界定 ,
以保证金 融监管本 身能够严 格按 照法律 法 规 的程序执行 ,以杜 绝 随意性 ,维 护客观 性和公正性。另外,我 国普遍 缺乏 对金 融 风 险的监管措施 ,监 管成本 较高 。在 现行 金融监管 中, “ 重审批 、轻管理 ” “ 国 、 重 有银行 、轻其 它银 行和 非银 行金 融机 构” 及 “ 重外资、轻 中资” 的倾 向十 分 突 出。 对此,笔者拟提 出为 完善 中国金融监 管体 制的六点建议: 1 .直接组建统一 的监管机构 ,实行 功
英国监管沙箱对我国外汇业务监管的启示

英国监管沙箱对我国外汇业务监管的启示2022年7月1日,英国监管机构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正式开通了数字金融监管沙箱(Fintech Sandbox),该沙箱将为数字金融企业提供一个测试和验证新技术和业务模式的试验场,旨在促进金融科技创新。
对我国外汇业务监管而言,英国监管沙箱的经验可提供以下启示:一、对外汇业务创新提供了场景。
通过沙箱提供的场景,外汇机构可以借助技术手段设计新产品、推出新服务、优化业务模式,结合监管部门提供的监管管理框架,得以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测试验证,以降低试错成本。
二、提供了监督与监管配套机制的设计。
沙箱模式下,监管机构以监管服务的方式参与进入沙箱的企业项目管理中,同时对其中涉及的监管问题进行探讨和处理,进而为监管政策制定提供实践经验。
在外汇监管中,沙箱的引入可以引导监管机构采取“审慎监管”策略,对外汇企业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创新的监管服务。
三、为外汇监管与技术创新互动提供平台。
沙箱机制极大增加了监管机构与科技企业、行业从业者之间的交流互动速度和时机,缩短了政策制定和实施周期,增强了监管政策适应性、应变能力。
可以预见,在外汇监管中引入类似沙箱模式后,外汇监管机构将通过这个交流互动平台更及时有效地获取技术、市场信息,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四、具有资本市场参考意义。
沙箱模式为银行、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券商带来了通用服务模式,推动衍生性金融产品的创新,这同样可以为外汇市场的发展带来参考意义。
总结起来,英国监管沙箱的实践对外汇业务监管而言,不仅是借助科技创新,更是因势而谋,优化监管理念和服务,加快监管效率与市场创新的协调。
因此,建议我国相关监管部门也应结合我国外汇业务规模与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并引进沙箱模式,加快监管机构转型与完善,进一步打破监管与技术发展的瓶颈局面,促进外汇市场更快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及其启示(一)
摘要:文章以英国为例,简述了1997年开始英国对其金融监管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的原因措施意义以及其后在国际社会造成的影响,对我国完善和发展自有金融监管模式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启示
一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
金融监管模式是指一国关于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监管法规的结构性体制安排20世纪末,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为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先后对金融监管模式作了重大改革,尤以英国最为典型,其改革对全球金融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改革前的分业监管体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型化多样化电子化为特征的金融创新,改变了英国传统的金融运作模式发生在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之间的业务彼此渗透,使英国金融业多元化混业经营的趋势加强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也开始经营金融产品和业务,混业经营的日益发展,使英国成为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然而,直到1998年之前,英国实行的仍然是以政府监管和自律组织自律相结合的分业监管体制在分业监管时期监管机构分别行使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房屋协会等机构的监管职能,同时自律组织发挥了较大作用,三个证券自律组织分别负责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咨询机构的执业行为监管和审慎监管在英国分业监管使得一个金融机构同时受几个监管机构同时监管的现象大量存在,不仅成本增加,效率降低,监管者与被监管者间容易产生争议,分业监管体制的弊端显现无余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分业监管有效性的降低,特别是在巴林银行事件后,英国国内要求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朝野上下对改革金融监管模式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
2.英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主要内容有:
第一,成立新的金融监管机构,决定由10家机构合并,组成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这10家机构包括证券与投资管理局(SIB)证券期货协会(SFA)私人投资监管局(PIA)投资监管组织(IMRO)格兰银行的审慎监管司(SSBE)注册互助委员会(RFC)房屋协会委员会(BSC)互助合作委员会(FSC)由贸易工业部划转到财政部的保险监管司以及伦敦交易所的英国发行上市监管部(UKLA)1997年10月,证券投资局更名为金融监管局(FSA),1998年起,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责移交给FSA,FSA依法行使监管权力FSA虽然要全面负责对拥有一百多万员工的英国金融业的监管,但其机构并不庞大,现有雇员仅二千多人,这主要依靠其先进的监管手段,因此使得监管机构降低了成本,效率却反而有所增加
第二,制定新的金融监管法律英国曾实施过较长时期的自律式监管体制,改革放弃了伦敦金融市场行业自律管理体系,重建全行业的金融服务监管体系;2000年6月,英国女王正式批准了《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这是英国自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关于金融服务的法律,它于2001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后,取代了此前制定的一系列用于监管金融业的法律法规,堪称英国金融业的一部“基本法”该法明确了新成立的FSA和被监管者的权力责任及义务,统一了监管标准,规范了金融市场的运作
第三,制定新的金融监管规则根据英国《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的授权,FSA已经制定并公布了一整套宏观的适用于整个金融市场被监管机构的监管条例,主要内容有:(1)被监管者经营业务一定要诚实;(2)被监管者一定要尽职细心地以应有的技能开展业务;(3)被监管者在适当的风险管理机制下,一定要负责和有效地采取适当的谨慎态度组织和管理其业务;(4)被监管者一定要保持适当的金融资源和财力以应付可能的危机;(5)被监管者一定要遵守相应的市场行为准则标准;(6)被监管者一定要公平对待其客户,并对客户的利益给予应有的考虑和重视;(7)被监管者一定要对其客户的信息需求给予应有的重视,提供给客户的信息应该明了公平不能误导;(8)当被监管者对其客户的资产负有责任时,一定要做出适当的安排以保护这些客户的资产;(9)被监管者必须以公开及合作的态度接受法的监管,及时向FSA通报必须报告
的情况
第四,确立新的金融监管理念FSA成立之初就表示将要采取崭新的监管方式,FSA负责人也十分强调FSA管理的“崭新性”与昔日英格兰银行证券与投资管理局等9个金融监管机构不同的是,FSA在监管中特别强调以下环节:节约有效地使用资源进行金融监管;管理层是否尽职尽责;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尽可能不压抑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鼓励被监管的金融机构之间开展有序的金融竞争;保持英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及其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特征另外,在监管目标方面,FSA将通过积极关注金融发展动态,实现瞻前监管,帮助客户达成公平而合理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