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受精卵显微去核技术的研究
细胞核移植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细胞核移植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研究工具,它在生物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对细胞核移植技术的介绍,分析其在植物研究、动物研究以及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并总结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一、细胞核移植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1. 植物繁殖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植物的繁殖效率。
通过将植物的细胞核移植到培养基上,可以快速繁殖许多优质的植物种子,并在短时间内实现大面积的植物繁殖。
这对于植物遗传育种以及保护濒危植物物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基因编辑和基因转化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使科学家们直接编辑植物细胞中的基因,从而实现对植物遗传物质的精确调控。
通过将特定基因的细胞核移植到目标植物细胞中,可以将目标基因快速引入植物中,实现基因转化。
这为植物遗传学研究以及转基因植物培育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二、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动物研究中的应用1. 动物克隆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动物克隆领域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通过将供体动物的成熟细胞核移植到受体动物的卵细胞内,然后进行体外培养和植入受体动物子宫,可以实现动物的复制繁殖。
这项技术被广泛用于畜牧业,使繁育优良品种、提高品种纯度等成为可能。
2. 疾病模型建立和药物筛选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使科学家们创建特定疾病的动物模型,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治疗手段。
通过将携带特定疾病基因的细胞核移植到小鼠或其他动物的受精卵中,可以使其后代表现出相应的疾病特征。
这为疾病研究、药物研发以及治疗策略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三、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 细胞治疗细胞核移植技术为细胞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通过将患者自身的干细胞或其他细胞重新植入其体内,可以修复和替代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实现疾病治疗和再生医学的目标。
这项技术在临床上已经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2. 器官移植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器官移植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将供体器官的细胞核移植到受体器官的细胞中,可以减少排斥反应,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研究进展

基因组 的全能性 , 故不能 支持 卵子 完成个 体 发生 的全过程 。 但 19 2月 Wi u 等利用绵羊 的乳 腺细胞做为供核细胞 9 7年 l t m
进行核移植试验 , 获得世 界上首 例体 细胞克 隆绵羊— —多莉 (oy , d l ) 突破 了这一禁 区。随后 , l 该项 技术发展 很快 , 先后 并 在多 种动物取得成功 。Waaa a 用直接 注射法将 卵球 细 kym 等 胞注入 到去核 卵母 细胞 中, 隆出三代共 5 克 0只小 鼠, 并使克 隆的总效率提高 2 %。Kt 等用牛的卵球细胞和输卵管上 a o 皮细胞克隆 出 8 头牛犊 。Wes (99 从 活体 牛卵巢 内采 l等 1 ) 9 得颗 粒细胞做供 体 , 出 1 克隆 O头牛 。Okw 等 (00 从 2 i a 20 ) O a 岁的日本黑牛获得颗粒细胞, 经传代培养 , 血清饥饿培养后 作为供核 , 获得 2 头犊牛。体细胞克隆猪 和 山羊 的研究 也分 别由 B gi等 (9 9 和 Zla等 ( 0 0 取 得成 功。尽管 在 aus 19 ) r n 20 ) 核移植方面取得了极大进展 , 但通过核移植技术获得克隆动
物的缺陷也日益突出, 如克隆胚体外培养发育率低, 移植后 的流产率 、 畸胎率和早亡率高 , 至 出现早 衰现象 。目前 , 甚 核 移植胚发育的机理还不太清楚, 核移植技术本身也需要贵州畜牧兽 医
20 年 06
第 3 卷 0
第2 期
哺乳 动 物核 移 植 技 术研 究进 展
刘 秀丽
(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 学技 术学 院 昆明 6 00 ) 5 2 1
摘 要 随着多种克隆动物 的相继诞生 , 人们越 来越关 注哺乳 动物孩 植技术 的发展。逐步成熟 的核 移植 技术 , 必将给 畜牧业 和生物
转基因小鼠技--术资料课件

2023/10/2
29
小鼠的历史
10. 1953年 -- DNA双螺旋
Crick,Watson和Wilkins三人因为这项 杰出的成就荣获了1962年的诺贝尔奖。
11. 1966年 -- 遗传密码破译
Robert Holly,Har Gobind Khorana 和 Marshall Nirenberg 破 译了遗传密码---1968年的诺贝尔奖
2023/10/2
26
小鼠的历史
4. 1900年 -- 从宠物鼠到实验鼠
Abbie Lathrop----饲养宠物鼠 1902年,William Ernest Castle购买老鼠,用于遗传 学研究。哈佛大学---老鼠的毛色进行观察,以检测 孟德尔法则的正确性。
5. 1905年 -- 孟德尔老鼠
通过对黄白相间的杂色鼠进行研究,法国遗传学家 Lucien Claude Cuéno 发现,两个携带黄色皮毛基因 的老鼠之间交配,其子代老鼠中黄色老鼠和白色老 鼠的数量比总是2:1。--这是报道的第一个等位纯合 致死的基因。
转基因羊、猪、鸡、鱼、鼠等
2023/10/2
37
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研制
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概念: 将具某种重要应用价值的生物活性蛋白基因导入 动物受精卵或早期胚胎,培育转基因动物,使外 源基因在动物的特定组织内高效表达,再从这些 组织的分泌液、浸出液或血清中分离提取目的基 因产物。
• 乳腺---理想器官
3
2023/10/2
4
3、逆转录病毒感染法
主要是利用反转录病毒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区域 具有转录启动子活性的特点,将外源基因连接到LTR 下游进行基因重组后,再包装成为高滴度病毒颗粒, 去直接感染受精卵或显微注入囊胚腔中, 携带外源基 因的反转录病毒DNA可以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
畜牧学-考博-动物胚胎生物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博士生入学考试动物胚胎生物工程复习提纲要求了解动物胚胎工程的研究内容、发展动态及其在畜牧生产和生物医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掌握卵子发生、精子获能、受精、激活、早期胚胎发生和分化的理论、并对动物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冷冻保存、体外受精、性别控制、嵌合体、干细胞、核移植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动态有一全面的了解。
1、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初级卵母细胞的来源及其在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变化。
3、卵母细胞成熟分裂的调控机理。
4、卵母细胞成熟分裂过程中核质的主要变化。
5、精子的获能及其机理。
6、受精过程中精卵识别的机理及其所发生的主要变化。
7、胚胎早期发生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及其形态和细胞生物学变化。
8、胚胎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分化及其发育潜能的变化。
9、胚胎移植的意义和研究历史。
10、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11、胚胎移植的原则和基本程序。
12、胚胎分割的原理、意义和研究现状。
13、卵母细胞和胚胎冷冻保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4、卵母细胞和胚胎冷冻保存的方法及其原理。
15、体外受精技术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6、影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主要因素。
17、如何检查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情况。
18、如何判定卵母细胞的细胞质成熟情况?19、卵母细胞第一次成熟分裂为何都在双线期?20、精子体外获能的方法及其原理。
21、影响体外受精的主要因素。
22、体外受精质量与胚胎发育有何关系?如何提高体外受精质量?23、胚胎体外培养系统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24、体外受精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展望。
25、动物性别控制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过时)26、动物嵌合体技术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7、嵌合体的制作方法和应用前景。
核移植技术28、核移植技术的原理和意义。
29、核移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30、卵母细胞激活的机理和方法。
31、核移植的主要影响因素。
32、受体卵母细胞的去核和融合的方法。
33、供体细胞核周期的调控方法。
34、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
核移植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应用于克隆胚胎的研究实验目的:1. 掌握体细胞核移植(SCNT)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通过实验验证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克隆胚胎制备中的应用效果。
3. 分析影响核移植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实验材料:1. 供体细胞:成年小鼠的体细胞。
2. 受体细胞:成年小鼠的去核卵母细胞。
3. 实验试剂:细胞培养液、去核卵母细胞培养液、DNA提取试剂盒等。
4. 实验仪器:荧光显微镜、离心机、PCR仪、电泳仪等。
实验方法:1. 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的制备:(1)取成年小鼠的皮肤组织,提取供体细胞。
(2)取成年小鼠的卵母细胞,去核得到受体细胞。
2. 体细胞核移植:(1)将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在培养液中同步培养至MⅡ期。
(2)使用显微操作仪将供体细胞核移入受体细胞核。
(3)将重组卵母细胞培养至卵裂期。
3. 胚胎培养与鉴定:(1)将卵裂期胚胎移植到受体小鼠体内。
(2)观察胚胎发育情况,记录妊娠率。
(3)对妊娠小鼠进行剖腹产,取出胚胎,进行DNA检测,验证克隆胚胎。
实验结果:1. 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成功制备。
2. 成功进行体细胞核移植操作,得到重组卵母细胞。
3. 重组卵母细胞培养至卵裂期,移植到受体小鼠体内。
4. 观察到妊娠小鼠,妊娠率为30%。
5. DNA检测结果显示,部分妊娠小鼠的胚胎为克隆胚胎。
讨论与分析: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并进行了体细胞核移植操作,得到重组卵母细胞。
2. 实验结果显示,妊娠率为30%,说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克隆胚胎制备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 影响核移植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包括:(1)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的品质:优质细胞有助于提高核移植成功率。
(2)操作技术:熟练的操作技术是保证核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3)培养条件:适宜的培养条件有利于胚胎发育。
(4)受体小鼠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受体小鼠可以提高妊娠率。
结论:本实验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制备了克隆胚胎,验证了该技术在克隆胚胎制备中的应用价值。
《锌指核酸酶介导的小鼠MSTN基因敲除的研究》范文

《锌指核酸酶介导的小鼠MSTN基因敲除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锌指核酸酶(ZFNs)作为一种精准的基因编辑工具,在基因敲除、基因修复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肌腱生长因子(MSTN)是一种重要的负性调节因子,对肌肉发育、细胞生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研究以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锌指核酸酶技术,成功敲除了小鼠MSTN基因,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选用C57BL/6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所使用的锌指核酸酶由本实验室构建。
2. 方法(1)构建锌指核酸酶表达载体:根据小鼠MSTN基因序列设计锌指核酸酶,并构建表达载体。
(2)显微注射:将锌指核酸酶表达载体显微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使锌指核酸酶在受精卵中表达。
(3)筛选阳性小鼠:通过PCR等方法筛选出MSTN基因被成功敲除的小鼠。
(4)实验分组与处理: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MSTN基因敲除处理,对照组不进行处理。
(5)样本采集与检测:分别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肌肉、血液等样本,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和分析。
三、实验结果1. 锌指核酸酶的表达与活性检测通过PCR等方法检测锌指核酸酶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锌指核酸酶表达成功且具有较高的活性。
通过显微注射将锌指核酸酶导入小鼠受精卵中,锌指核酸酶能够在受精卵中高效地结合到MSTN基因上,并引起基因敲除。
2. MSTN基因敲除效率及效果分析通过PCR等方法筛选出MSTN基因被成功敲除的小鼠,结果表明MSTN基因敲除效率较高,且敲除效果稳定可靠。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肌肉、血液等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发现实验组小鼠的肌肉量和肌肉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
此外,实验组小鼠的体重也明显增加。
3. 敲除MSTN基因对小鼠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除了肌肉量和体重外,我们还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其他生理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敲除MSTN基因对小鼠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等方面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一种非Piezo依赖的高卵子存活率小鼠显微授精技术

一种非Piezo依赖的高卵子存活率小鼠显微授精技术苗聪秀;燕志光;杨红梅;梁红星;于莎;匡延平;吕祁峰【摘要】Objective To achieve higher survival rate of mouse oooytes through modification of established technique of mouse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 ICSI) without assistance of Piezo. Methods The step of deeply sucking and deeply insertion to mouse oocytes in the established method ( one-step method without Piezo-ICSI group) was modified to two steps (two-step method without Piezo-ICSI group), in which slightly sucking and slightly insertion was first performed before deeply sucking and deeply insertion. Besides, oocytes of parthenogenetic activation were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The survival rate, fertilization rate and cleavage rate of oocyt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one-step method without Piezo-ICSI group and two-step method without Piezo-ICSI group. Results The survival rale of oocytes in two-step method without Piezo-ICSI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one-step method without Piezo-ICSI group (92.2% vs 83. 7%, P<0. 01),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both fertilization rate and cleavage rate of oocytes between two group (P > 0. 05). Conclusion Some oolemma becomes fragile when the shape of the oocyte membrane is changed by drawing deeply with new type of holding pipette. The new technique of mouse ICSI avoids this sensitive fragile by two-step method for oocyte holding and inser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achieve higher survival rate of mouse oocytes.%目的对已建立的非Piezo依赖的小鼠显微授精技术作进一步改良,以获得更高的卵子存活率.方法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中对卵子深吸持后直接深穿刺(一步法非Piezo-ICSI组)的步骤分成两步进行(两步法非Piezo-ICSI组):先浅吸持后浅穿刺,再进一步深吸持后深穿刺;另以孤雌激活发育的卵子作为卵子质量对照组.比较两步法非Piezo-ICSI组与一步法非Piezo-ICSI组卵子的存活率、原核出现率和卵裂率.结果两步法非Piezo-ICSI组的卵子存活率(92.2%)显著高于一步法非Piezo-ICSI组(83.7%)(P<0.01);而原核出现率和卵裂率与一步法非Piezo-ICS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卵子胞膜在被新型持卵管深吸持时的变形造成了部分卵子胞膜变脆,两步法吸持穿刺在深吸持前进行了穿刺,避免了脆性敏感时的穿刺,有利于卵子存活.【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2(032)008【总页数】4页(P1020-1023)【关键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卵子;卵胞膜;穿刺;存活率;小鼠【作者】苗聪秀;燕志光;杨红梅;梁红星;于莎;匡延平;吕祁峰【作者单位】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长治046000;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动物繁殖研究所,南宁530004;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长治046000;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动物繁殖研究所,南宁53000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妇科,上海20002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辅助生殖科,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辅助生殖科,上海2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6小鼠卵子和胚胎能高效、简便地获得,且易于在体外培养,是一种理想的研究材料。
小鼠gv期卵母细胞研究__--__核质比、atp8表达及rnai载体构建

向导”输入以上步骤获得的40倍的校对图像,进行校对。
②对Gv期卵母细胞JPG格式的图片进行测量,测量的参数为:细胞半径和细胞核半径。
③最后输出XLS格式数据,并汇总所有测量数据。
按下式计算核质比(NP):NP=VN/(V。
-VN)式中vN为核的体积,V。
为细胞的体积,由V=4/31]"3分别求得。
所得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见表一。
1.2结果1.2.1倒置显微镜下的GV期卵母细胞:GV期卵母细胞有一完整球形核,核膜明显,含有单个折光的核仁,胞浆中心稍变黑并呈颗粒状。
图卜2:小鼠卵巢中Gv期卵母细胞.Fig.1—2:GV-stageoocytesinthemiceovary.1.2.2小鼠Gv期卵母细胞测量结果经SPSSI1.5统计软件进行正态性检验:应用‘'Kolmogorov-Smimov(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洛夫检验)”检验,细胞体积服从正态分布(“Kolmogorov-Smimovz’’的统计量为O.641,P=0.805>0.05);核体积服从正态分布(“Kolmogorov-Smimovz'’的统计量为1.020,P=O.249>0.05);细胞半径服从正态分布(‘'Kolmogorov-Smimovz,’的统计量为1.055,P=O.216>0.05);核半径服从正态分布(‘'Koimogorov.SmimovZ”的统计量为1.015,P=0.254>0.05);计算体积,半径和核质比,结果见表l,2.2.1小鼠单个Gv期卵母细胞^T髓RT--P馥电泳结果如图2-1,泳道1为A组,即直接进行RT反应得到的产物,进行引物对1和引物对2两次PCR,扩增出来的产物大小,符合ATP8预设计引物对1和引物对2扩增出来的分子大小210bp。
泳道2为B组,即先进行去除核基因组DNA和线粒体基因组mtDNA反应,再进行RT和引物对I、引物对2两次PCR,扩增出来的产物大小为210bp,表明ATP8基因在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中有表达,但在B组出现少许杂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受精卵显微去核技术的研究
武迪迪 刘莹 郑洁 王雁 于秉治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沈阳110001)
摘要 目的:探索昆明系小鼠受精卵细胞的去核技术。
方法:借助显微操作系统,利用带有小针尖的去核针通过负压将细胞核连同少量细胞质及包裹其外的细胞膜一同吸进去核针内。
结果:通过此种方法有66.5%的受精卵去核成功。
结论:此种方法为有效的去核方法。
关键词 显微操作;受精卵;去核
The Study on the Enuclea tion of M ouse Fetil ized Em bryos
W u D id i,L iu Y ing,Z heng J ie,W ang Y an,Y u B ing z h i
(D epartm ent of B i ochem istry,Co llege of Basic M edical Sciences,Ch ina M edical U niversiry,Shenyang,110001)
ABSTRACT Objective:R emoving the nuclear of the kun2m ing strain mou se.M ethods:U sing the em b ryo m i2 crom an i pu lati on system,W e in sert the sharp ti p of the p i pette in to the cell,w h ich leads to negative p ressu re.W ith th is fo rce,w e suck the nuclear together w ith som e cytop las m a and cell m em b rane around it ou t of the cell in to the p i pette.Results:W ith th is m ethods abou t66.5%nuclears w ere removed successfu lly.Conclusion:T h is is a u sefu l m ethod fo r removing nuclear.
KEY WOR D S m icrom anpu lati on;zygo te;enucleati on
1997年7月苏格兰Ro slin研究所报道的“多利”的诞生[1]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克隆热。
克隆动物一时引起科学界特别是生物界的关注,克隆动物制作技术将成为遗传工程动物的主导性技术。
而去核技术也成为克隆动物的关键环节,在核移植初期,移核针必须刺破细胞膜进行去核,对细胞损伤很大。
1986年日本人T sunoda用切透明带的方法进行去核[3],此种方法适用于初学显微操作者。
本实验用小鼠的受精卵为材料探索去核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超排 选取4~6周健康昆明系雌性小鼠(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于下午3时左右腹腔注射孕马血清(PM SG)10I U(天津华浮生物研究所)48h后腹腔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 I U(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当晚与雄鼠1∶1合笼,次日检查阴栓待用。
1.2 取受精卵 注射hCG17~24h后,脱颈处死有阴栓的母鼠,取输卵管,在显微镜下撕开壶腹,释放带有卵丘细胞的细胞团,于含1m g m l的透明质酸酶的M2液中消化2~3m in,于M2[4]中洗涤4~6次,获得裸卵,置于M16[4]液中,在含5%CO2、95%空气的孵箱中培养,供去核用。
113 固定吸管的制备 将外径为1.0Λm的毛细玻璃管在水平拉针仪上拉成外径合适的小管,在锻烧仪上断开,使其外径为100Λm,内径为20~30Λm的玻璃管,再进一步钝化,制成所需的固定吸管。
1.4 去核针的制备 将毛细玻璃管在水平拉针仪上拉成针尖细部分为8~9nm长,管的粗端为4~5 nm长的玻璃针,在锻烧仪上于外径25~30Λm处断开,在磨针仪上将末端磨成45°角,然后进行洗涤,洗涤后,在锻烧仪上用微温煅烧,使其拉出一条细尖。
1.5 操作过程
1.5.1 预处理:将12细胞期受精卵置入含5Λg m l 细胞松弛素B(CB)和0.1Λg m l乙酰甲基秋水仙碱的培养液中培养30~45m in,然后将12细胞期的受精卵置入含细胞松弛素B和乙酰甲基秋水仙碱的操作滴中。
1.5.2 固定细胞:将固定吸管靠近细胞,轻轻稳定吸住12细胞期的受精卵,调节与固定吸管相连的注射器,施加微小的负压力,由于细胞松弛素B和乙酰甲基秋水仙碱的作用,有部分透明带及细胞膜包绕的细胞质凹入固定吸管中。
1.5.3 调节显微操作系统:固定吸管吸住细胞后,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及操作部分的旋纽,使去核针、固定针和细胞位于同一平面,去核针的针尖清晰。
1.5.4 去核针刺入细胞周隙:将去核针轻轻刺入透
・
8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J Ch in M ed U n iv 第29卷 增刊 2000年8月
明带使其进入细胞周隙,然后回缩去核针,操作时注意不要刺破细胞膜,尽量使去核针的斜面贴近细胞膜。
1.5.5 去核:移动去核针使其达到能够靠近一个细胞核的位置,调节与去核针相连的注射器,然后施加微小的负压力,细胞膜就会包绕核呈弧形凹入去核针中,移动去核针使其靠近另一个核,用同样方法使另一个核吸入去核针内,轻轻向回拉动去核针,吐出核小体,去核成功[5]。
去核后的细胞置入培养箱中待用。
2 结果
共进行8次实验,对209个受精卵进行去核, 139个细胞去核成功。
成功率为66.5%。
3 讨论
随着“多利”的诞生,克隆技术倍受人们的关注。
去核技术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很多人研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去核。
日本人T sunoda采用切透明带的方法进行去核,但也有不足之处。
首先,切完透明带的细胞切口不易寻找,且细胞膜包绕的细胞质易从切口中脱出,细胞数损失较多。
另外,在这一方法中,去核针同切透明带的针不同,去核时需换针,这样既费时又麻烦。
在进行去核操作过程中,去核针的制作,细胞松弛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及显微操作系统的调节是本实验的关键环节。
首先,去核针在制作时针尖要细并且不能过长还要有一定弯曲,这是因为细的针尖易于穿过透明带进入细胞周隙,而太长的针尖又容易把细胞膜刺破,另外针尖要求有一定的弯曲是有利于去核针的斜面靠近细胞膜.满足这些条件的去核针去核成功率较高。
其次,细胞松弛素的浓度一定要控制在5Λg m l,浓度小于5Λg m l,细胞膜不够柔软,去核时细胞膜易破;浓度大于5Λg m l时细胞易变形,细胞膜变为不规则状,对细胞损伤太大。
另外细胞松弛素的作用时间控制在30~45m in,作用效果最佳。
时间太长或太短效果都不好。
最后,在去核的操作过程中注意调节显微镜的操作系统,一定要使固定针、去核针及细胞在一个平面,以去核针的针尖清晰为准。
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缓慢。
本实验所采用的去核方法是高效、快捷的去核方法。
去核技术是研究细胞的全能性及核质关系的重要手段,同时去核技术也是克隆技术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去核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用去核技术克隆有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的器官和动物,如克隆人体器官及珍惜动物大熊猫成为可能,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 丁小燕.体细胞克隆与转基因动物1科学,1997,49:52~54
2 M cGrath J,So lter D.N uclear transp lantati on in the mouse em2 bryo bu m icro surgery and cell fusi on.Science,1983,220:1300-
1302
3 Y T sunoda,T Yasui,K N akam ura.Effect of cutting the zona pellucida on the p ronuclear transp lantati on in the mouse.J Exp Zoo l,1986,240:119-125
4 B rigid Hogan,F rank Co stantini,E lizabeth L acy,M ani pulating the mouse em bryo.Co ld Sp ring H arbo r L abo rato ry,1986,250-
252
5 严云勤,李光鹏,郑小民.发育生物学原理与胚胎工程.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59~260
・
9
・
增刊 武迪迪等1小鼠受精卵显微去核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