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后者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理论, 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
探究点四:“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两 种学说的主要异同点。
信仰上帝,灵魂得救 相同:
不同:关键在于灵魂如何得救。 “因行称义”:依赖教会—本质上要维护教皇权威 “因信称义”:自己拯救自己——使人获得灵魂 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 文主义色彩。
探究五 举例说明启蒙思想是如何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得 到应用的?
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选修民主31页 北美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1887年宪法 选修民 近代中国: 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主26、27页 民主科学思想
新文化运动
《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2009年福建文综38题节选)
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 的杰出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 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探究点三 阅读材料: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重要转 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 的 理学逐渐地兴 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 位; 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 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答: 前者提倡人性、追求现世幸福, 倡导个性解放,
问: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 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 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 话的理解。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 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冲击;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 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
不同:启蒙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 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作用。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没有形成反对封建专制的社会 思潮,也没有推动中国实现社会的变革。
第6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3)评价:为现代许多学科门类奠定了基础,使哲学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把古希腊哲学智慧和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缺陷:支持奴隶制,认为妇女低贱。
智者学派———重功利,强调人的感性 苏格拉底———重道德,强调人的理性 柏拉图————重理性,强调人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重思考,强调人的创新 三、高峰:斯多亚学派的兴起——“人生而平等” 1、兴起: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称其创始人芝诺在斯 多亚画廊讲学而得名,又称画廊学派。斯多亚哲学划分为三部分: 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其中物理学和逻辑学最为重要。物理学也
(2)主张:他认为在世界万物之外有一个“理念”世界,人类的目标就
是发现自己灵魂深处的理念。他把理念的想法贯注于他的社会理想。他关 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他根据指挥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 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 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在于人的灵魂中,人类的目标就是发现它。
⑥对妇女的观点比较开明,认为妇女天赋与男子平等,经适当教育 训练可成为哲学家。
(3)评价: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 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1)简介:他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集中古希腊 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马克思称其是“古希腊 最博学得人”,亚里士多德对当时已有的学科几乎都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
利的主张,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②“美德即知识”(其哲学主要研讨伦理道德问题):认为社会中的人
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知识,最高的只是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 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苏格拉底一方面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另一 方面也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
三年高考(2017-2019)历史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解析版)

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2,4分)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 C.人D.政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美德即知识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018年4月浙江选考,19,2分)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
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A.人性解放B.政治启蒙C.禁欲主义D.与上帝对话【答案】A【解析】“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一说法说明该作者具有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个性解放,故选A;题干信息与政治无关,也不是禁欲主义,也没有与上帝对话的含义,故排除BCD。
2.(2018年11月浙江选考,30,2分)【加试题】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
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
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等信息,可以说明其思想主张人是平等的,体现了所有人类都拥有同等的权利,故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的人民主权思想,故②错误;材料强调“人皆平等”,强调人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这是对古人类自身理性思考后的结果,是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对理性的迪拜的继承,故③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和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④错误。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实质:文艺复兴是新生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 文化来反对封建神学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
3、核心: 人文主义(批判教会)
3、代表人物与主张: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安提丰(所有人都是平 等)
4、研究对象与视角:
⑴主要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⑵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等。
5、基本观点:
⑴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要求树立人的尊严 (体现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和权威。 ⑵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道德的兴废都要 以人为尺度。 ⑶对于社会道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6、影响:
⑴积极性:
①否定神,突出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古希 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②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⑵局限性: ①强调人的作用,但忽视了人道德作用; ②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 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5、主要成就
(1)文学领域: ①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时 代表 期 人物 代表作品 内 容 地 位
最 但丁 《神曲》 早 彼特 《歌集》 拉克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 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 文艺复兴的先驱 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达了憎恶
提出“人的学问”对抗 “神的学问” 人文主义之父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背景 二 、 宗 教 改 革 马丁· 路德 主张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文艺复兴运 动的影响。 ②天主教会的精神禁锢和腐败。 1517年教皇在德国大量出售“赎罪券”。 1517年,马丁· 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拉 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①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否定天主教会神 学说教的垄断地位。 ③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建立民族教会,否定了 教权高于王权。
A.反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希望建立专制独裁统治 B.反对过激的民主,认为权力应该掌握在哲学家手中 C .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民主制度,注重道德建设 D.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专制制度,实施仁政 答案:C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2.(2012 年浙江卷)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 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究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文艺复兴 VS 宗教改革 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兴起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两者都 相 同 矛头指向 性质 结果
两者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 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 文化的繁荣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1. (2012·广东卷)1521 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 ·路德辩论说:信仰 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 。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 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C .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B.信仰是否必要 D. 《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西方人文精 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
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
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
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
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 源及其发展
2020/12/7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雅典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三面环水,山峦分割,土地贫瘠。 (2)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平民与贵族斗争激烈。 (3)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相对发达。 (4)思想条件: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人文精神萌发。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 (1)实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2)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代表: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 作“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 (4)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 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 神枷锁。
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
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
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
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归纳2】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比较项目
孔子
苏格拉底
目的
为奴隶制度服务,恢复周礼
挽救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不 同 点
主张
①思想核心——“仁” ②主张为政以德,体现了民本思想 ③主张“克己复礼” ④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扩大教育的社会基础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 尺度” ②“美德即知识” ③“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知识体系:
本单元包括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和近代欧洲(14-18世纪)人
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历程。 ●线索:
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思想蕴含人文精神的萌芽, 中世纪的欧洲,人文主义为宗教神学所压制。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促成近代人文主义兴起 16世纪宗教改革促成近代人文主义发展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促成近代人文主义走向成熟。 ●特征:
命题预测: 1、本单元在高考试题中占有一定比重,其中对古希腊人文主义思 想与启蒙运动考查的可能性较高。复习备考时应重视不同时期人文 主义的本质及特点,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 制的实践相结合,综合理解不同时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2、高考对本单元知识点的考查突出了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核心 素养,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偶尔也有非选择题。
四、过程:14世纪首先开始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进入全盛;16世 纪向欧洲其他国家拓展。 五、主要成就: 1、前三杰(文学领域) (1)薄伽丘:《十日谈》 (2)但丁:《神曲》 (3)彼特拉克:《歌集》,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 问”,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2、后三杰(艺术领域) (1)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2)米开朗琪罗:《大卫》 (3)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3、莎士比亚(英国):《哈姆雷特》
第六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希腊先哲的思想成为西方人文精神 的滥觞的原因 1.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 转移到认识人类社会上,提倡怀疑精神, 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 基本内涵。 2.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的学问,他对探索知识和自由的理 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一)柏拉图 1 主张: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 会,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 品德对人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 职。 ②世间万物之外存在着“理念’ 的世界才是真实的,理念是万物 的本原,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在
2评价
①积极: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 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局限:在他的理想国里,治国者和武士 没有私有财产和家庭,因为财产和家庭是 一切私心和邪念的根源。这种想法是不现 实的。
1.人文精神的起源
2.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二、文艺复兴(14-17)
1.背景:
(1)经济基础: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进行思想变革;
(3)文化环境:意大利有丰厚的文化遗产,保留 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
(4)人才优势: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5)社会背景:天主教会神学统治,压抑了人和 人性,垄断人们思想。
智者学派 表 现 三大思想家
起源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关注人和人类社会,强调人的价值、低位、作用; 人是万物的尺度
一 智者学派(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中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导言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①萌芽—古代希腊 思想家对“人”的重 视 ②发展—文艺复兴 和宗教改革(人文 主义) ③成熟—启蒙运动 (理性)
人文精神的内涵: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主义:
通常也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广义:就是关注人,尤其是关注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
时期 古代希腊的 人文主义 主要内容 意义 作 用
克利斯提尼改 梭伦改革, 革,雅典民主 雅典民主制 政治确立 度基础奠定
(一)智者学派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1、工商业经济发达提供了物质基础
2、古希腊城邦政治制度的先进和民主 政治发展的需要
3、公民的基本素养—人才、思想基础
智者运动兴起
4、对外交流频繁、 文化多元化——重要前提
5、与希腊先哲的探索有关
探究二
请对这些语句进行分类,并说明你分类的依据。
★重要概念
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 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其核心内涵是人文 主义。 人文主义: 从本质上说,人文主义就是强调人、注重人 性、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
★重要概念
1、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 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感受人文精神】
电影《哈姆雷特》剧照
“人是一件了不起的 杰作!多么高贵的理 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多 么文雅的举动!在行 动上多么像一个天 使!在智慧上多么像 一个天神!宇宙的精 华!万物的灵长! ”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疑难解惑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核心是什么?它与宗教神
学有何区别?
1、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
为中心,重视现世生活,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
进取的精神。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 2、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区别: 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 禁欲主义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学
(二)宗教改革
1、背景:
⑴历史原因: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⑵政治原因:德意志是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激化了社会矛盾。 ⑶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 天主教的束缚。 ⑷直接原因:教皇出售“赎罪券”,激起愤慨。(导火线) 2、开始标志:马丁· 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马丁· 路德的主要思想: ⑴信仰上帝就可得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⑵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⑶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⑷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
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 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课标解读
1、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对比以下两幅画,两幅作品表现的内容相同,但构图及人物处理 则有很大差异。你认为哪一幅更好?为什么?
中世纪圣母子
拉斐尔的《圣母子》
A. 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 过了天使的高贵。 B.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C. 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 C 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 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 D. 服从你的意欲而行。 E. 每个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命运,真正的哲士 是自己幸福的主人。 F F. 圣经的权威远超过人们的头脑,因此一切 都应以圣经为标准决定取舍。
1、智者学派:(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中叶;中国:春秋战国之交, “百家争鸣”局面已开始) (1)代表:普罗塔戈拉(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2)主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3)影响: ①积极: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某些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 发展。
认识 人与社会
认识你 自己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 我”,对理性的尊崇和对理想自 认识你自己 由的追求,被18世纪的启蒙思想 家视为先驱和战友。
学以致用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 的。” 更加强调了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 要组成部分,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地位。 请回答: (1)春秋战国儒家学派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 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2)构建和谐社会重在以人为本,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哪 些主张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继承和发扬? (3)几乎同一时期,东西方都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 动,它们留下了什么共同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 (4)建国初期,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哪些制度体现了“以 人为本”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认识你自己”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 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⑧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 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 。
莎士比亚 英国大文豪、 语言大师、 戏剧家、诗 人,留下37 部剧本和 154首14 行诗。
《十日谈》之插图和绮思梦达的故事
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 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 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 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 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 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 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 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 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 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 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 准。”
2、宣扬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 由的发展。
3、要求现实生活和尘世的享乐。
指导思想、核心
文艺复兴
这两种文化完全等同吗?有什么异同之处?
?
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古典文化的‘再生’
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 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 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 苦。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 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 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总之,人本身是鄙贱的, 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认识:“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格拉底对 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
(三)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1、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2、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3、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探究三: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比较
人是神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
恩格斯曾经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 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 也有人认为:“文艺复兴就是复兴希腊 罗马的古典文化”。 你如何看待上述两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
1、概况:
⑴发源地: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 ⑵表达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探究一: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分析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背景
及条件。 (古希腊哲学为什么会从探索物质世界
到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
公元前 8世纪
雅典城 邦萌芽
公元前6 世纪初
公元前6 世纪末
公元前5 世纪
伯利克里执政, 雅典民主政治发 展到顶峰
②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认为没有是非之别,否定制度、 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 了方便之门,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含义?黑格 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 学家的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 全在于人的感觉。 评价(伟大之处):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 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 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 什么是“智者”、“智者运动” (时 间、研究对象)?智者运动最主要的 代表是谁?有何主张?
“智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智者运动”: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 兴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的相关问题的运动。
最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Nhomakorabea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⑶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的第
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⑷矛头:基督教神学。 ⑸旗帜:人文主义。
2、“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 ①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三杰”: 但丁(《神曲》)、彼得拉克、薄伽丘(《十日谈》)
②其它国家:
英国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
◆初期薄伽丘与晚期莎士比亚的比较: 感 (《十日谈》与《哈姆雷特》) 共同: 宣扬人性、歌颂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尊严 差异: 前者注重人性中的本能;后者更崇尚人的理性 反映了什么? 文艺复兴从初级(质朴) 高级(高雅精致)发展历程
2、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3、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4、人文精神在古希腊的体现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 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 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公元前6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