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圆的有关性质

合集下载

24.1.1 圆的有关性质教案

24.1.1 圆的有关性质教案

24.1.1 圆的有关性质教案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圆的画法及其圆的定义;2、理解确定圆的条件及其与圆相关的概念.过程方法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渗透“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体验中华古文明的辉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热情.教学重点准确把握圆及与圆相关的概念.教学难点以点的集合定义圆所具备的两个条件.二、【教学流程】教学环节问题设计师生活动二次备课情景创设观察课本上的图片,体验圆的和谐与美丽.请大家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圆形?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情境导入,有利于学生从视觉感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自主探究问题一1、画一个圆,观察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2、观察下列图形后思考:图形中的各端点与O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让学生画圆、描述、交流,得出圆的定义(用运动的观点):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从旧知识中发现新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得出圆的特征:(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用运动的观点理解圆的定义.想一想:在平面内还有到O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吗?它们构成什么图形?问题二画图、思考,并回答提出的问题:1.以任意一点O为圆心,2cm为半径画圆,并在圆中分别作出一条非直径的弦AB和一条直径AC;2.写出⊙O中的所有弧,指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并将其进行分类;3.以点O1为圆心,2cm为半径画圆,这个圆和第1题中的圆是什么关系?在⊙O中找出等弧,在⊙O和⊙O1中找出等弧.定义: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记作⊙O,读作“圆O”.(用集合的观点)定义:圆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要确定出一个圆,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圆心,一个是半径,其中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二者缺一不可;(2)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3)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4)正确理解等圆和等弧的含义,等弧是指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它只存在于同圆或等圆中. 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的长r);(2)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圆上.教师展示古人的成就:战国时的《墨经》就有“圆,一中同长也”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画图、看课本,思考并回答提出的问题.教师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帮助学生搞清.用集合的观点认识圆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体验获得知识的全过程,更有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热情.三、【板书设计】24.1.1 圆的有关性质DFOABP EC四、【教后反思】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在授课中我时刻注意把二次函数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的知识来解决,打破函数的神秘性,把数和形统一起来,数中有形,形中有数,数相结合,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易于接受.课本,课标和考试之间有差距,现在的教材设计很不切合实际,简单的课本内容和高难度难理解的考试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一些知识在学习的时候该补的还是要补的,实在接受不了,起码要渗透这种思想.函数的授课要低起点高要求,尽可能的使用几何画板,拉近知识的贴切度.本节课设计的几个几何画板文件,使用起来,效果还是不错的.。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22.1圆的有关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22.1圆的有关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4章第1节《弧、弦、圆心角》说课稿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4章第1节《弧、弦、圆心角》。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课。

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旋转,圆的有关知识和垂径定理的基础上进行的。

整节课是以圆的旋转不变性为主线。

通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展开对弧、弦、圆心角之间关系的研究的。

是对圆的性质的进一步学习。

它将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提供重要依据,将为今后学习圆的有关内容打下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圆的旋转不变性和圆心角的概念.2.掌握弧、弦、圆心角关系定理及推论并能解决有关问题.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2.向学生渗透旋转变换思想及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情感与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激发学生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3.教学重难点重点: 掌握弧、弦、圆心角关系定理及推论并能解决相关问题.难点: 利用圆的旋转不变性推导弧、弦、圆心角关系定理及推论.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定理的灵活运用.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数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对圆的旋转不变性不甚了解,所以在探讨弧、弦、圆心角之间的相等关系时可能感到困难。

学生尽管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对于圆的认识还很浅肤,对圆的相关概念很少接触,故而在掌握知识的深度和灵活性方面还有欠缺。

本节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充分理解圆的旋转不变性,同时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定理来解决问题。

教法分析本节课采取观察,猜想,证明,归纳的教学模式。

采用引导发现,探究证明的教学方法。

学法分析本节课采取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归纳总结,反思拓展的学习方法。

接下来,重点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古希腊数学家这样描述圆: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我们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并由圆的轴对称性得到了垂径定理及推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第1节《圆》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第1节《圆》课件

A
A
C
B
B C
O C
O
B A
O
D
D
A
A
C
B
B C
O
O
B A
O
C
D
D
【发现】直径是最长的弦
探究新知
24.1 圆的有关性质/
弧:
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弧.以A、B为 端点的弧记作 AB,读作“圆弧AB”或“弧AB”.
➢半圆
B ·O
A
C
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A ·O1 C
探究新知
24.1 圆的有关性质/
【想一想】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吗? 如图,如果A︵B和C︵D的拉直长度都是10cm,平移并调整
小圆的位置,是否能使这两条弧完全重合?
可见这两条弧不可能完全重合
D
B
A
C
实际上这两条弧弯曲程度不同
A
“等弧”要区别于“长度相等的弧”
D BC
【结论】等弧仅仅存在于同圆或者等圆中.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 圆的定义的应用
24.1 圆的有关性质/
例1 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 求证:A、B、C、D在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上.
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AO=OC,OB=OD.
A
D
O
又∵AC=BD,
B
C
∴OA=OB=OC=OD.
∴A、B、C、D在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的圆上.
B.木匠师傅在刨平的木板上任选两个点就能画出一条笔直的 墨线是运用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 垂线段最短”的原理
C.将自行车的车架设计为三角形形状是运用了“三角形的稳 定性”的原理

人教版中考数学考点系统复习 第六章 圆 第一节 圆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中考数学考点系统复习 第六章 圆 第一节 圆的基本性质

论有
( C)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2021·随州第12题3分)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连接AO并延 长交⊙O于点D,若∠C=50°,则∠BAD的度数为440 0°°.
11.(2022·随州第12题3分)如图,点A,B,C在⊙O上,若∠ABC=60 °,则∠AOC的度数为121020°°.
另解:计算∠AEB=135°也可以得证.
(2)若AB=10,BE=2 10,求BC的长. 解:如图,连接 OC,CD,OD,OD 交 BC 于点 F. ∵∠DBC=∠CAD=∠BAD=∠BCD,∴BD=DC. ∵OB=OC,∴OD 垂直平分 BC. ∵△B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2 10, ∴BD=2 5. ∵AB=10,∴OB=OD=5. 设 OF=t,则 DF=5-t. 在 Rt△BOF 和 Rt△BDF 中, 52-t2=(2 5)2-(5-t)2. 解得 t=3.∴BF=4.∴BC=8.
长是
( A)
A.10
B.8
C.6
D.4
7.★(2019·十堰第8题3分)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E⊥CB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若BA平分∠DBE,AD=5,CE= 13,则AE的长为( D ) A.3 B.3 2 C.4 3 D.2 3
8.(2022·宜昌第7题3分)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连接OB, OD,
(4)若∠CAB=30°,则∠CDB=3300°°,∠COB=6600°°,∠OCB=6600°°;若
B 为︵CD的中点,则∠BCD=3300°°; (5)当 CD⊥AB 时,若 AB=10,CD=8,则 BE=22,AE=88,BC=22 5 , AC=44 5 ;

2022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24.1圆的有关性质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2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24.1圆的有关性质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4.1圆的有关性质第1课时教学内容1.圆的有关概念.2.垂径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及其它们的应用. 教学目标了解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垂径定理并灵活运用垂径定理及圆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从感受圆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到圆形及圆的形成过程,讲授圆的有关概念.利用操作几何的方法,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通过复合图形的折叠方法得出猜想垂径定理,并辅以逻辑证明加予理解. 重难点、关键1.重点:垂径定理及其运用.2.难点与关键: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及利用垂径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口答下面两个问题(提问一、两个同学) 1.举出生活中的圆三、四个.2.你能讲出形成圆的方法有多少种? 老师点评(口答):(1)如车轮、杯口、时针等.(2)圆规:固定一个定点,固定一个长度,绕定点拉紧运动就形成一个圆. 二、探索新知从以上圆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得出: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 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 叫做圆心,线段OA 叫做半径. 以点O 为圆心的圆,记作“⊙O ”,读作“圆O ”.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下面的两个问题:问题1:图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 )的距离有什么规律? 问题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又有什么特点? 老师提问几名学生并点评总结.(1)图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 )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r ); (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圆的新定义:圆心为O ,半径为r 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O 的距离等于定长r 的点组成的图形. 同时,我们又把①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如图线段AC ,AB ; ②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如图24-1线段AB ;③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 、C 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或“弧AC ”.大于半圆的弧(如图所示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如图所示)或叫做劣弧.AC AC ABC AC BC④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2.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与同伴进行交流.(老师点评)1.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直径,我能找到无数多条直径. 3.我是利用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折叠的方法解决圆的对称轴问题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学生活动)请同学按下面要求完成下题:如图,AB 是⊙O 的一条弦,作直径CD ,使CD ⊥AB ,垂足为M .(1)如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说一说你理由. (老师点评)(1)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CD .(2)AM=BM ,,,即直径CD 平分弦AB ,并且平分及. 这样,我们就得到下面的定理:下面我们用逻辑思维给它证明一下: 已知:直径CD 、弦AB 且CD ⊥AB 垂足为M 求证:AM=BM ,,.分析:要证AM=BM ,只要证AM 、BM 构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因此,只要连结OA 、OB 或AC 、BC 即可.证明:如图,连结OA 、OB ,则OA=OB在Rt △OAM 和Rt △OBM 中 ∴Rt △OAM ≌Rt △OBM∴AM=BMAC BC =AD BD =AB ADB AC BC =AD BD =OA OBOM OM =⎧⎨=⎩B∴点A 和点B 关于CD 对称 ∵⊙O 关于直径CD 对称∴当圆沿着直线CD 对折时,点A 与点B 重合,与重合,与重合.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得到结论:(本题的证明作为课后练习)例1.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弦(即图中,点O 是的圆心,其中CD=600m ,E 为上一点,且OE ⊥CD ,垂足为F ,EF=90m ,求这段弯路的半径.分析:例1是垂径定理的应用,解题过程中使用了列方程的方法,这种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即几何代数解的数学思想方法一定要掌握. 解:如图,连接OC设弯路的半径为R ,则OF=(R-90)m∵OE ⊥CD ∴CF=CD=×600=300(m ) 根据勾股定理,得:OC 2=CF 2+OF 2即R 2=3002+(R-90)2解得R=545 ∴这段弯路的半径为545m . 三、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 四、应用拓展例2.有一石拱桥的桥拱是圆弧形,如图24-5所示,正常水位下水面宽AB=60m ,水面到拱顶距离CD=18m ,当洪水泛滥时,水面宽MN=32m 时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请说明理由. 分析:要求当洪水到来时,水面宽MN=32m 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只要求出DE 的长,因此只要求半径R ,然后运用几何代数解求R . 解: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设OA=R ,在Rt △AOC 中,AC=30,CD=18R 2=302+(R-18)2 R 2=900+R 2-36R+324解得R=34(m )连接OM ,设DE=x ,在Rt △MOE 中,ME=16342=162+(34-x )2162+342-68x+x 2=342 x 2-68x+256=0 解得x 1=4,x 2=64(不合设) ∴DE=4∴不需采取紧急措施.五、归纳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1.圆的有关概念;AC BC AD BD AC BC =AD BD =CD CD CD 12122.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3.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以及它们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1.教材复习巩固1、2、3. 2.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呢? 3.垂径定理推论的证明. 4.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如图1,如果AB 为⊙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E ,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CE=DEB .C .∠BAC=∠BAD D .AC>AD(1) (2) (3)2.如图2,⊙O 的直径为10,圆心O 到弦AB 的距离OM 的长为3,则弦AB 的长是()A .4B .6C .7D .83.如图3,在⊙O 中,P 是弦AB 的中点,CD 是过点P 的直径,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AB ⊥CD B .∠AOB=4∠ACDC .D .PO=PD 二、填空题1.如图4,AB 为⊙O 直径,E 是中点,OE 交BC 于点D ,BD=3,AB=10,则AC=_____.(4) (5)2.P 为⊙O 内一点,OP=3cm ,⊙O 半径为5cm ,则经过P 点的最短弦长为________;最长弦长为_______.3.如图5,OE 、OF 分别为⊙O 的弦AB 、CD 的弦心距,如果OE=OF ,那么_______(只需写一个正确的结论) 三、综合提高题1.如图24-11,AB 为⊙O 的直径,CD 为弦,过C 、D 分别作CN ⊥CD 、DM ⊥CD ,分别交AB 于N 、M ,请问图中的AN 与BM 是否相等,说明理由.BC BD =CAD BD =BC BA2.如图,⊙O 直径AB 和弦CD 相交于点E ,AE=2,EB=6,∠DEB=30°,求弦CD 长.3.(开放题)AB 是⊙O 的直径,AC 、AD 是⊙O 的两弦,已知AB=16,AC=8,AD=8,求∠DAC 的度数.答案:一、1.D 2.D 3.D二、1.8 2.8 10 3.AB=CD三、1.AN=BM 理由:过点O 作OE ⊥CD 于点E ,则CE=DE ,且CN ∥OE ∥DM . ∴ON=OM ,∴OA-ON=OB-OM ,∴AN=BM .2.过O 作OF ⊥CD 于F ,如右图所示 ∵AE=2,EB=6,∴OE=2,∴,OF=1,连结OD ,在Rt △ODF 中,42=12+DF 2,.3.(1)AC 、AD 在AB 的同旁,如右图所示:∵AB=16,AC=8,∴AC=(AB ),∴∠CAB=60°, 同理可得∠DAB=30°, ∴∠DAC=30°.(2)AC 、AD 在AB 的异旁,同理可得:∠DAC=60°+30°=90°.121212。

园的有关性质

园的有关性质
在绘画中:圆是一种基本的形状元素,可以用于创造各种不同的纹理和效果。例如, 梵高的《星夜》中就运用了许多圆形来描绘星星和月亮的形态
在雕塑中:圆也是一种常见的形状元素,可以用于创造各种不同的纹理和效果。例如 ,古希腊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的《赫尔墨斯像》中就运用了许多圆形来描绘赫尔墨 斯的头饰和身姿
在建筑中:圆形也是一种常见的形状元素,可以用于创造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和 效果。例如,罗马斗兽场的建筑风格就运用了许多圆形来描绘观众席和表演场地
在日常生活中:圆形物品的制造和设计也十分常见,如餐具(碗、盘子)、家电(电 灯泡、风扇)、工艺品等。此外,圆形在自然界中也很常见,如星球、花朵、昆虫的 复眼等
在物理学中:许多自然现象可以用圆形来描述,例如行星运动轨迹、电磁波传播方向 等。同时,许多物理实验也涉及到圆形的设置和测量,例如测量重力加速度、磁场强 度等
园的有关性质
圆的特性
目录
圆的应用
圆的特性
1
1.1 圆的位置特性
圆是平面内与一个定点(通常为原点) 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定长称 为半径
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心是圆上任意 两点的中垂线的交点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1.2 圆的特性
圆是一个连续曲线:没有断裂,因此它 没有拐点
圆是一个封闭图形:没有开口或断裂的 地方
在地理学中: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类球体,采用椭圆形来描述其形态。此外,河流和海 洋的形态也是采用圆形或类圆形来描述的
THANKS
圆的应用
2
2.1 几何学中的应用
圆是几何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图形之 一
圆的位置和形状可以通过从不同角度截 取线段和图形得到
在解析几何中:圆可以用方程来表示, 从而可以方便地研究它的性质和与其它 图形的交点

中考数学 精讲篇 考点系统复习 第六章 圆 第一节 圆的基本性质

中考数学 精讲篇 考点系统复习 第六章 圆 第一节 圆的基本性质

圆与边 BC 相切于点 D,与 AC,AB 分别交于点 E 和点 G,点 F 是优弧G︵E上
一点,∠CDE=18°,则∠GFE 的度数是
( B)
A.50° B.48° C.45° D.36°
1.垂径定理的应用类型: (1)如图,下列五个结论:①︵AC=C︵B;②︵AD=D︵B;③AM=BM; ④AB⊥CD;⑤CD 是直径.只要满足其中的两个,另外三个结论 一定成立(简称为“知二推三”); (2)如图,在 Rt△AOM 中,满足 r2=d2+a2,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对半径、 弦、弦心距“知二求一”.
又∵AD=BC,∴EC=BC.∴OM=ON, ∴CO 平分∠BCE.
命题点 2: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近 6 年考查 2 次)
4.(2020·安徽第 9 题 4 分)已知点 A,B,C 在⊙O 上,则下列命题为真
命题的是
(B)
A.若半径 OB 平分弦 AC,则四边形 OABC 是平行四边形
B.若四边形 OABC 是平行四边形,则∠ABC=120°
第六章 圆 第一节 圆的基本性质
1.如图,AB,CD 是⊙O 的直径,连接 AC,BC,AD,BD,若∠ABC=40°, 则∠AOC=8 80°0°,∠ADC=4040°°,∠ACB=9 90°0°,∠BAC= 5 500°°.
2.(RJ 九上 P90 练习 T9 改编)如图,在以点 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 大圆的弦 AB 交小圆于 C,D 两点,若大圆的半径 R=10,小圆的半径 r= 8,且圆心 O 到线段 AB 的距离为 6,则 AC 的长为__88--22 7 __.
解:(1)∵OP⊥PQ,PQ∥AB,∴OP⊥AB, 在 Rt△OPB 中, OP=OB·tan∠ABC=3·tan 30°= 3.

2023年中考数学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六章圆第1节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2023年中考数学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六章圆第1节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基础过关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
-29-
6.1 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2)连接OC,CD,OD,OD交BC于点F.
∵∠CBD=∠CAD=∠BAD=∠BCD,
∴BD=DC.
又∵OB=OC,∴OD垂直平分BC.
∵BE=2 ,∴BD=2 .
∵AB=10,∴OB=OD=5.
设OF=t,则DF=5-t.


基础过关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
-27-
6.1 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14.(2022·武汉)如图,以AB为直径的☉O经过△ABC的顶点
C,AE,BE分别平分∠BAC和∠ABC,AE的延长线交☉O于点D,
连接BD.
(1)判断△BDE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AB=10,BE=2 ,求BC的长.
6.1
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6.1 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1.(2022·辽宁营口)如图,点A,B,C,D在☉O上,AC⊥BC,
AC=4,∠ADC=30°,则BC的长为( A )
A.4
B.8
C.4
D.4
基础过关
基础过关
能力提升
-2-
6.1 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2.(2021·合肥庐江期末)如图,AB是☉O的直径,PA切☉O于点
6.1 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8.(2022·芜湖二模)如图,C,D为☉O的直径AB同侧的两个点,连
接AD,BC交于点F,E为直径AB上一点,连接DE交BC于点G,且
∠DGF=∠CAB.
(1)求证:DE⊥AB;
(2)若AD平分∠CAB,求证:BC=2DE.
基础过关
基础过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