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中丹皮酚含量及其提取检测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从牡丹皮中提取丹皮酚实验报告

从牡丹皮中提取丹皮酚实验报告

从牡丹皮中提取丹皮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从牡丹皮中提取丹皮酚,并对提取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提取方法和条件。

二、实验原理丹皮酚是牡丹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丹皮酚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通过溶剂提取法可以将其从牡丹皮中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牡丹皮:干燥、无杂质的牡丹皮药材。

乙醇(分析纯)蒸馏水2、仪器回流装置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箱电子天平移液器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牡丹皮的预处理将干燥的牡丹皮粉碎,过 40 目筛,得到均匀的粉末。

2、提取方法称取一定量的牡丹皮粉末,按照不同的料液比(1:10、1:15、1:20)加入乙醇,在一定温度(60℃、70℃、80℃)下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时间分别为 15 小时、2 小时、25 小时。

每组实验重复 3 次。

3、过滤与浓缩提取完成后,将提取液过滤,去除残渣。

滤液使用旋转蒸发仪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浓缩,得到丹皮酚粗提物。

4、干燥将丹皮酚粗提物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下干燥至恒重,得到丹皮酚提取物。

5、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丹皮酚提取物中丹皮酚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不同料液比的影响当料液比为 1:10 时,丹皮酚的提取率较低;随着料液比的增加,提取率逐渐提高,在料液比为 1:20 时,提取率达到最高。

但考虑到溶剂使用量过大可能增加成本和后续处理的难度,综合选择料液比为 1:15较为合适。

2、不同提取温度的影响提取温度为 60℃时,提取率较低;随着温度的升高,提取率逐渐增加,在 80℃时提取率最高。

然而,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部分成分的破坏和能源的浪费,因此选择 70℃作为较优的提取温度。

3、不同提取时间的影响提取时间为 15 小时时,提取不完全,提取率较低;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提取率逐渐提高,在 25 小时时提取率最高。

但过长的提取时间会增加生产周期和成本,综合考虑选择2 小时作为合适的提取时间。

牡丹中丹皮酚含量及其提取检测方法研究

牡丹中丹皮酚含量及其提取检测方法研究
o a n e n ,wh c a eus d a h dii fe sn i n la d pa o a l i h c n b e st e me cneo a i gpan,di iih n n a ma in, ni oi n O o , W ih t e m ns i g if m l to a t tca d S n bi t hed — v lp n fta to a i e e me i ie,te e ta to ,s lto n o tn n ls fa ie c mp un s b c me h ttp c . eo me to rdiin lCh n s d cn h xr c in ioa in a d c ne ta a y e o ct o o d e n ; C ne t E t cin a dioain y wo d P o y aoa l o tn ; xr t n slt a o o
丹皮酚( aoa) Pen 又名牡丹 酚 、 1 芍药 酚, 化学 名 为“ 一 基 4 因 素 影 响 很 大 , 此 我 们 有 必 要 对 牡 丹 中 丹 皮 酚 含 量 作 ~ 2羟 一 因
维普资讯
LS IH NM DCN N A E I E IAR S A C 0 O .8N . I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E R H2 7V L1 O 3 0
时珍 国医国药 20 0 7年第 1 8卷第 3期
甲 氧基 苯 乙酮 ” 为 无 色 针 状 结 晶 ( 醇 ) 分 子 量 16 分 子 式 研 究 。 , 乙 , 6, C H, 溶 于 乙醇 、 。 。 , 0 乙醚 、 酮 、 仿 、 和 二 硫 化 碳 。 丹皮 酚 熔 1 1 产地对丹皮 酚含量 的影响 《 农本 草经》 日: 土地所 丙 氯 苯 . 神 载 “ 点为 5 ℃, 0 稍微 溶 于 水 , 随 水 蒸 气 挥 发 , 据 这 一 特 性 可 以 应 出 , 伪 陈 新 , 各 有 法 。 说 明 了 产 地 的 重 要 性 。 我 国 牡 丹 分 能 依 真 并 ”

丹皮酚的提取与鉴定

丹皮酚的提取与鉴定

丹皮酚的提取与鉴定丹皮酚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摘要:丹皮酚是牡丹皮和徐长卿的主要活性成分,在医药、香料、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用途,其药理活性广泛: 镇静、镇痛、催眠、解热、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等,提取丹皮酚的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浸出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本报告主要就丹皮酚的研究状况等作了介绍,实验采取水蒸气蒸馏法从牡丹皮中提取丹皮酚。

并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丹皮酚进行了结构鉴定。

关键字:丹皮酚水蒸气蒸馏法薄层色谱法一、文献综述1 前言丹皮酚( paeonol, 简称Pae) , 又称牡丹酚, 主要是从萝摩科植物徐长卿干燥根或全草和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芍药的根皮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活性成分, 其成分单一、纯度高、质量控制良好、药理作用明确、毒副反应小,而且临床使用安全。

是一种小分子的酚类化合物, 化学式为,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呈白色针状结晶, 具有镇静、镇痛、解热、解痉、抗炎等作用, 并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保护缺血组织、抗菌和抑制皮肤色素合成等作用。

近年来还发现丹皮酚具有抗肿瘤作用, 同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且无明显副作用。

2.研究进展丹皮始载于《本经》, 具有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的功效, 为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丹皮酚。

药理活性广泛、高效、低毒,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肿瘤防治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市场上对丹皮酚的需求量较大,除用于医药制剂原料外,还广泛用作牙膏及护发、护肤、美容等日化产品的原材料。

对于丹皮酚的研究,早在1964,Doifode等就合成了α-溴代的丹皮酚。

Rehman等合成了丹皮酚5-位的卤化衍生物,并且发现均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性。

1995年,徐鸣夏等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丹皮酚酯,即2-(乙酰氧基)苯甲酸-2-乙酰基-5-甲氧基苯酯,其药理作用与乙酰水杨酸酯类药物相似,但抗血栓形成作用较强,适用于防治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

试验9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

试验9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
3
二、实验原理
(一)提取原理 丹皮酚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又难溶于 冷水,因此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二)精制原理 丹皮酚易溶于乙醇,难溶于水,因此在丹皮酚乙 醇溶液中加适量的水可使其析出结晶。
(三)鉴定原理 根据硅胶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相同物质的色谱 行为相同,因此比较自制丹皮酚与丹皮酚对照品在相同薄层色谱条件 下斑点的颜色、Rf值等,可达到初步鉴定丹皮酚的目的。
2020/1/24
3. 硅胶G薄层板的制备 (1) 粘合剂( 0.6%CMC-Na水溶液 )的制备 称取0.3 g CMC-Na放入呈有5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小火加热至完全溶 解,过滤,放冷备用。 (2) 硅胶G薄层板铺制 每组称取5 g硅胶,置研钵中,加15 mL粘合剂,顺时针研磨,直到呈 糊状,没有气泡,不分层。用药匙取一定量硅胶粘液,倒在洁净、干 燥、光滑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使薄层面平整均匀,放置水 平台面上自然晾干,干燥后于100~110℃加热活化30 min。
2020/1/24
(五)薄层板要求无气泡,厚度均一,一般厚度为0.25~0.5 mm,置 于水平台面上自然干燥后活化。
(六)点样起始线距底边1~1.5 cm,用毛细管分次点加样品,样品 直径应不大于3 mm。
(七)展开剂在层析缸的高度约为0.5 cm,点样后的薄层板预先放 层析缸中,用展开剂饱和片刻。
2020/1/24
三、实验材料
(一)仪器 电热套、圆底烧瓶(1000 mL)、挥发油提取器、回流冷凝管、烧杯(50 mL)、锥形瓶、滤纸、布氏漏斗、抽滤瓶、真空泵、玻璃棒、电炉、石棉网、烧 杯(1000 mL)、脱脂棉、漏斗、量筒(100 mL)、研钵、玻璃板、烘箱、层析 缸、玻璃毛细管、吹风机、试管、喉头喷雾器、药勺、天平和称量纸。 (二)试剂 95%乙醇10 mL、氯化钠30 g、蒸馏水、环己烷、乙酸乙酯、无水乙醇、盐酸 、三氯化铁、浓硝酸、硅胶G(薄层层析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丹 皮酚对照品。 (三)材料 牡丹皮3300 g(110 g×30组)。

牡丹酚提取实验报告

牡丹酚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牡丹酚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溶剂萃取法提取牡丹酚的操作步骤。

3. 了解牡丹酚的理化性质及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牡丹酚(Paeonol)是一种从牡丹花中提取的天然酚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本实验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牡丹酚,利用牡丹酚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将其从牡丹花中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牡丹花、乙醇、蒸馏水、无水硫酸钠、活性炭、氯仿、碘化钾、淀粉等。

2. 仪器:分液漏斗、烧杯、漏斗、玻璃棒、蒸发皿、冷凝管、锥形瓶、恒温水浴锅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牡丹花:将牡丹花洗净,晾干,剪成小块,备用。

2. 提取牡丹酚:a. 将牡丹花与乙醇按质量比1:10混合,放入烧杯中,加热回流1小时。

b. 将回流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

c.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静置过夜,使滤液中的水分被吸收。

d. 将滤液进行活性炭脱色处理,过滤得到清液。

e. 将清液加入适量的碘化钾和淀粉,检测牡丹酚含量,调整浓度。

f. 将调整后的清液加入氯仿,剧烈振荡,静置分层。

g. 收集氯仿层,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静置,过滤得到牡丹酚粗品。

3. 纯化牡丹酚:a. 将牡丹酚粗品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静置分层。

b. 收集水层,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静置,过滤得到牡丹酚纯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牡丹酚的提取率约为2.5%。

2. 通过氯仿萃取,牡丹酚的纯度可达95%以上。

3. 牡丹酚在氯仿中的溶解度较高,有利于提取。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牡丹酚,操作简便,提取率较高。

2. 在提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牡丹酚的活性。

3. 牡丹酚的纯化过程中,活性炭脱色处理可有效去除杂质,提高纯度。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提取了牡丹酚,并通过氯仿萃取和活性炭脱色等方法进行了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牡丹酚。

实验结果表明,溶剂萃取法是一种有效提取牡丹酚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率高等优点。

丹皮酚的药理作用、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丹皮酚的药理作用、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员圆 澡
员援 苑愿 依 园援 愿圆 猿援 员圆 依 圆援 园苑 员援 源猿 依 园援 远远 圆援 苑愿 依 员援 员圆 圆援 缘猿 依 园援 怨苑 圆援 员源 依 园援 怨圆 员援 园远 依 园援 猿缘 员援 员猿 依 园援 猿苑 圆援 圆圆 依 园援 苑愿
圆源 澡
员援 源远 依 园援 缘愿 圆援 愿愿 依 员援 缘愿 员援 猿苑 依 园援 源苑 猿援 圆源 依 员援 员源 圆援 缘猿 依 园援 怨圆
分优于手术结束前 员园 皂蚤灶 给药。与 悦 组比较, 术前 员园 皂蚤灶 静 注地佐辛患者术后地佐辛的镇痛剂量降低, 不良反应也少。 总之,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 手术前预先给予地 佐辛, 不仅能改善地佐辛术后镇痛效果, 而且能减少用药量, 降低不良反应。
感受伤害前先制止中枢神经兴奋性, 可降低或消除阻止损伤 后导致的中枢神经敏感化, 起到超前镇痛作用的, 且 灾粤杂 评
· 愿怨远·
安 徽 医 药摇 粤灶澡怎蚤 酝藻凿蚤糟葬造 葬灶凿 孕澡葬则皂葬糟藻怎贼蚤糟葬造 允燥怎则灶葬造摇 圆园员员 允怎造; 员缘 (苑)
◇专论◇
丹皮酚的药理作用、 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摇 圆员园园怨缘 ) 摘要: 牡丹皮是中国传统大宗中药材,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其主要药用成分丹皮酚近年来也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就近年来有 关丹皮酚的理化性质、 药理作用、 检测提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丹皮酚; 理化性质; 药理作用; 检测提取
霉变率, 较大程度上维护贮果细胞中 杂韵阅 的活性, 有效抑制 圆摇 丹皮酚的提取方法摇 主要有醇提法、 水蒸气蒸馏法、 悦韵圆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定性和含量测定综述

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定性和含量测定综述

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测定方法综述摘要:本文主要对丹皮中丹皮酚的测定方法进行详细综述。

牡丹皮中含有的丹皮酚具有镇痛、消炎、抗菌等作用,对现代医药研究与应用有着重大意义。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含量测定已成为新的热点课题。

关键词:牡丹皮丹皮酚定性和含量测定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用于湿热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打伤痛等。

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丹皮酚[1]。

丹皮酚又名牡丹酚、芍药酚,化学名为“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为白色或微黄色有光泽的针状结晶,无色针状结晶(乙醇),熔点49℃-51℃,气味特殊,味微辣,易溶于乙醇和甲醇中,溶于乙醚、丙酮、苯、氯仿及二硫化碳中,稍溶于水,在热水中溶解,不溶于冷水,能随水蒸汽挥发。

丹皮酚可随水蒸气蒸馏,且在紫外光区有强烈吸收,在274nm波长处E(1% 1cm)为862,利用此性质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皮酚具有抗炎、镇静、降压、抗氧化、保护心肌细胞及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

丹皮酚的含量高低是作为衡量牡丹皮品质优劣的一种重要指标,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

目前,丹皮酚的定性含量测定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等。

以下是对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简要介绍。

一、丹皮酚提取分离方法1.蒸馏-煎煮法蒸馏-煎煮法蒸馏-煎煮法蒸馏-煎煮法是指先蒸馏提取挥发性成分,药渣再加水提取的方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提取。

丹皮酚随蒸气馏出后,在冷藏状态下大量析出,滤过干燥即可用于成型,保存方便且转移率较高[2],但其提取率远低于醇提法[3];提取过程中选择适宜的pH范围使丹皮酚溶解,并确保溶液贮存过程中的稳定已成为丹皮酚提取液体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在蒸馏过程中可以加盐、先加碱后加酸等提高提取率,研究认为加盐蒸馏法是丹皮酚提取的最优方法;为了提高其在水中溶解度,通常采用有机溶剂、助溶剂、表面活性剂等途径来解决问题,有文献报道将其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来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能降低其挥发性,增加其溶解度[4]2 醇提法醇提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40℃温度下回流提取,即可将丹皮酚提取出来。

薄层色谱法测定山东观赏牡丹中丹皮酚的含量

薄层色谱法测定山东观赏牡丹中丹皮酚的含量

日本 岛津 C 9 0型双 波长薄 层扫 描仪 (日本 岛 s一 0
津 )定量毛细管 (3 岛津公 司) 薄层 自动铺板 器 ( ; 1本 ; 重庆 南岸 新力实验 电器厂 ) A ; K一1A型 中药粉碎机 ( 2 天津市华航 制药机
械有限公 司)超声 波清洗器 ( ; 上海超声 波仪器厂 ) 薄层层 析用 ;
牡丹皮 为毛莨科芍药属植物牡 丹的干燥 根。本 品为《 国 中 药典》 收载品种 , 微寒 、 性 味苦 。具 有 清热 凉血 、 活血 化瘀之 功 效 。牡丹皮 目前正作 为一种传 统 中药被 日益重 视 和广泛 使
用。经药理研究 证 明 , 有催 眠 、 炎 、 痛 、 痉等作 用 ] 具 抗 镇 解 。 在 1化方 面, 3 可将皮肤 中沉积色素还原褐 色 , 使皮肤 增 白, 色 对 斑、 肌肉痛具有 较好 治疗 和保健效 果 j 。有文 献报 道 , 用高效
采 自菏泽市牡丹种植基地 , 药材均为分株移植 3年的牡丹 。
2 方 法
3 3 稳定性试验 .

精密 吸收丹皮酚 对照 品和供试品溶液 于同
块薄层 板上展开 , 挥于展开剂 , 即扫描 测定斑点峰面积值 , 立
每隔 05 .h扫描 1 次连续 3 , h 结果表 明 : 对照 品和供试 品斑 点在 测定时间 10 i 0 r n内斑点稳定 , a 峰面积积分值 基本不变 。 3 4 精密度试验 . 3 4 1 同板精密度 试验 。准确吸收标准品溶液 4 , . . 供试 品溶 液 4x , 1 在同一薄层板上点 5个相同量的点 , L 依法测定各斑 点的 斑 面积积分值并 计算精密度 , 结果 见表 1 。
表 1 同板 精密 度 实验 结 果
2 1 样 品溶液 的制备 . 2 1 1 供试品溶液 的制备 。取供试药材样 品, .. 粉碎成直径 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龚明贵,张巧明,秦翠丽,原小秋
【关键词】牡丹;,,丹皮酚;,,含量;,,分离提取
摘要:对牡丹中丹皮酚含量的差异性、提取和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牡丹的根皮是一种传统中药材, 其中含有丹皮酚等多种有效成分。

丹皮酚是起镇痛、消炎、抗菌等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含量测定已成为新的热点课题。

关键词:牡丹;丹皮酚;含量;分离提取
a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content of paenol in root bark of penoy
1 牡丹中丹皮酚含量
丹皮酚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主要活性成分,牡丹叶、茎、茎皮、根、根皮中均含有。

牡丹中丹皮酚含量差异受产地、采收季节、采后加工方法、生长条件等因素影响很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牡丹中丹皮酚含量作一研究。

“土地所出, 真伪陈新, 并各有法。


1.1 产地对丹皮酚含量的影响《神农本草经》载曰:
说明了产地的重要性。

我国牡丹分布广,资源丰富,其活性成分丹皮酚的含量差异很大。

为了探讨和建立不同产地丹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指标,范明等[3]18个省区不同产地的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其中以云南产(5.94%)牡丹皮含量为最高, 宁夏产(3.83%)次之,而河南、福建产(1.58%)最低,可见产地对药材质量影响较大。

胡世林等[4]对7个产地的丹皮酚含量进行研究,发现安徽铜陵的“凤丹皮”含量最高,各产地平均含量为1.08%~2.51%。

杨洁[5]测定的丹皮酚平均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含量最高的为四川产丹皮,其次为安徽产丹皮,福建产丹皮含量最低。

通过研究认为,丹皮质量好坏不应该忽略产地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

1.2 采收期对丹皮酚含量的影响中草药采收期直接影响药材品质、产量及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

白志川等[6]研究发现,丹皮酚的含量随生长年份增加而增加,5年生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明显高于3年生与4年生;牡丹根皮在年生长期中,丹皮酚的含量符合季节性代谢规律,10月份含量基本达到最高点,这与李海燕等[7]的研究结果相符,丹皮酚含量的高峰期与2005版《中国药典》中记载的丹皮的采收期一致[8]。

1.3 种植海拔丹皮酚含量的影响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总受到生长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这些生长条件包括海拔、光照、温度等。

范俊安等[9]研究发现同一品种的牡丹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丹皮酚含量呈现明显的抛物线型规律性变化,以海拔600 m为最高(含量3%),高于或低于600 m ,含量均下降;但各海拔样品丹皮酚含量均在2%以上,说明海拔400 ~800 m均适宜种植,海拔为600 m的地区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牡丹在我国适生区也较广。

1.4 不同部位中丹皮酚含量李海燕等[10]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牡丹各部位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发现同一采收期不同部位中丹皮酚的含量以根皮的含量较高,根皮(
2.868%)&根(1.402%)&茎皮(1.026%)>叶(0.837%)&茎(0.556%),这与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部位基本一致;同时还发现丹皮酚含量:细根皮(
3.118%)>细根(2.873%)&根皮《中国药典》规定牡丹皮采收时除去细根,从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来看是否合理,(2.868%),
值得研究。

1.5 产地加工方法对丹皮酚含量的影响牡丹皮产地加工方法有3种:熏丹皮、刮丹皮、原丹皮,吕文海等[11]通过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丹皮酚含量影响不同,原丹皮>刮丹皮>熏丹皮。

通过分析认为外表皮是丹皮酚含量最高的部位,木质部含量低于皮部;刮丹皮前后经两次硫磺熏制,仅仅改善了商品外观,既人为的增加了药材中硫化物的残留量,又降低了丹皮酚的含量。

原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比刮丹皮高,表明国外客商使用原丹皮有一定科学依据,建议国内也改变传统用法,使用原丹皮,不仅有效成分含量更高,且
生产和加工成本也会降低[12]。

2 丹皮酚提取分离方法
2.1 醇提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40℃温度下回流提取,即可将丹皮酚提取出来。

醇提法提取工艺简单,有效成分提取多,似应为牡丹皮提取的最佳方法,但问题在于醇提液的后处理困难,因丹皮酚熔点低、挥发性强,实际生产中难于仅除去乙醇而不损失较多的丹皮酚,且提取过程中受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丹皮酚的含量和收率就越低[13]。

2.2 蒸馏-煎煮法蒸馏-煎煮法是指先蒸馏提取挥发性成分,药渣再加水提取的方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提取。

丹皮酚随蒸气馏出后,在冷藏状态下大量析出,滤过干燥即可用于成型,保存方便且转移率较高[14],但其提取率远低于醇提法[3];提取过程中选择适宜的ph范围使丹皮酚溶解,并确保溶液贮存过程中的稳定已成为丹皮酚提取液体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在蒸馏过程中可以加盐、先加碱后加酸等提高提取率,研究认为加盐蒸馏法是丹皮酚提取的最优方法;为了提高其在水中溶解度,通常采用有机溶剂、助溶剂、表面活性剂等途径来解决问题,有文献报道将其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来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能降低其挥发性,增加其溶解度[15]。

2.3 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应用超临界萃取法是当前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的一个发展方向,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等优点。

在15 mpa ,52 ℃的提取条件下,2.5 h后其丹皮酚提取液为淡红棕色液体,冷藏后自动分层,上层为淡黄色液体,下层为淡红棕色固体[16]。

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的丹皮酚量少,远低于文献报道值,该方法能萃取出大量脂溶性成分。

因co2 是非极性物质而酚苷类成分极性较大,故未能将该类萃取出来,这也是导致总提取物收率较低的一个原因[17]。

为提高丹皮酚及酚苷类成分的收率,并保持本方法的提取特点,可考虑进一步优化提取条件并加入夹带剂,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深入研究。

3 丹皮酚含量测定方法
目前对丹皮酚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和溴量法、库仑滴定法等。

3.1 高效液相色谱法杨洁等[5]采用hplc法,结果显示丹皮酚在0.01~0.55 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 6) ,平均回收率99.87% ,rsd 为1.46%。

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精度高,适用于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定量分析。

实验中试用不同体系和比例的流动相,如甲醇-磷酸,甲醇醋酸水,结果以甲醇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时丹皮酚的分离效果最好。

李海燕等[7]以甲醇0. 5%磷酸(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 nm下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皮酚含量进行测定,其检测效果也较为理想。

3.2 薄层扫描法白少岩等[18]应用反射法锯齿扫描法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以环己烷:氯仿:无水乙醇(7∶3∶1)为展开溶剂,将待测液在0.13 mm硅胶g板展开,波长:λs = 274 nm,λr:365 nm;下进行扫描。

各项实验结果均较为理想,证明薄层扫描法操作简便、省样、省时,不失为测定丹皮酚含量的较理想方法,尤其是在中药复方制剂中,此方法对丹皮酚的测定可较好地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