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在写作文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注意地域不同,景物的特点也不同。
如南方与北方,平原与高山,城市与农村,其景色是各不相同的。
如:中国的古老文化是令人惊叹的,而这座城市则是悠久文化的集中体现。
这里不但有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更有凝聚人们智慧的现代化建筑物: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新建的中央电视台发射塔……这段话的作者抓住最能代表北京这个城市的景物来写,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北京。
2.注意动静搭配。
我们还可以抓住景物的变化来写,我们所观察到的景物有的是静止不动的,有的是活动变化的,因此在写景时既要对景物的静态进行描写,也要对景物的动态进行描写,做到动静结合,这样才能把景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具体,更形象。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8课《小镇的早晨》第一自然段是静态描写,写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第二自然段是动态描写,写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
3.注意景物的形状和颜色。
除动静的变化之外,还有景物的形状,颜色的特点。
如:湖水清澈见底,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倒影在平静的湖水中,显得更加青翠。
这是,一阵微风吹来,刚才水平如镜的湖面,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湖上像撒满了珍珠一样,微风一过,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再如《桂林山水》中对山水的描写:我攀登过峰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载倒下来。
4.注意景物形状、颜色的变化。
除动静的变化之外,景物的形状,颜色等往往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的变化时,不仅要注意写出动静变化,还要注意景物的形状,颜色等发生的变化.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描写夏天的句子一拟景物,特点,动物人

描写夏天的句子一拟景物,特点,动物人
1.夏天来了,阳光明媚,整个大地沐浴在温暖的光辉中。
2.酷热的夏天,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令人感到闷热。
3.夏天的天空湛蓝如洗,在天空中飘荡着几朵白云,仿佛在舞动。
4.夏日午后,炎炎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将一切照得通红。
5.草地上长出了绿油油的小草,把整个草地染成一片翠绿。
6.夏天的花朵争相绽放,色彩斑斓,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7.果树挂满了饱满的果实,鲜艳的水果在夏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8.夏天是蝉鸣的季节,蝉儿们高声鸣叫,形成一片悦耳的鸣动乐章。
9.振翅飞过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宛如一抹彩虹划过天际。
10.夏天的河流宛如一面银镜,清澈见底,鱼儿欢快地游动着。
11.夏日的海滩上,游客们尽情嬉戏,与海浪亲密接触,享受海水的清凉。
12.夏天是户外运动的时节,爱好者们在绿草场上奔跑、挥杆,尽情释放活力。
13.夏天是徒步旅行的最佳季节,人们穿越山川,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14.夏日的夜晚,繁星闪耀,炽热的白天被烟花绚丽的色彩取代。
15.夏天是欢笑和笑声的季节,孩子们在户外纵情玩耍,笑声此起彼伏。
描写景物特点的作文

描写景物特点的作文大自然的万物都拥有生命,充满灵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描写景物特点的,仅供参考。
描写景物特点的作文篇一大自然多么美好,多么美丽。
在我的眼睛里,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动物的摇篮。
我用我的眼睛看大自然。
你看,春天来了,百花齐放,河流复活了。
鱼儿在水里游动着,不时探出头来,欣赏河面上美丽的景色。
岸边的小草在向我们微笑,花儿在向我们点头,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
柳树姑娘披上了长发,穿上了绿衣,如雾如烟。
小河欢快地奔跑着,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还时不时和岸边的小动物,小植物说说着悄悄话。
你看,夏天来了,太阳公公越来越年轻了,散发出无穷的力量。
广场上有个水池,水池凉爽极了,小朋友在水中游泳,水姐姐抚摸着小朋友的身体,他们开心极了。
你看,秋天来了,秋风吹来,树叶弟弟像蝴蝶一样,跳着拉丁舞,飞了下来。
树阿姨的头发全掉光了,他伤心极了,风婆婆不住地安慰她:没事的,春天来了,你还会很茂盛,很美丽,很碧绿的。
你看,冬天来了,雪花姑娘在空中翩翩起舞,悠然而下,给人们铺上了一条雪白大道。
光秃秃的树干上,雪花姑娘安然入睡,给树阿姨披上了一层白纱。
我用我的眼睛看大自然,大自然的万物都拥有生命,充满灵性。
我用我的眼睛看大自然,大自然张开怀抱,将我们拥抱。
描写景物特点的作文篇二我是一棵小草,身上没有花花绿绿的衣服,头上也没有色彩鲜艳的帽子。
当春姑娘悄悄来临的时候,她把碧绿的裙子给了我,让我在这神话般的环境中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我是一棵小草,当太阳公公刚刚从东方露面的时候,我身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珍珠。
这时候,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地唱着歌,飞到我身边,说:“你好啊,小草!”停了一会儿,美丽的小蝴蝶翩翩地跳着舞,也飞到我身边,说:“小草啊!你好。
”我是一棵小草,当大雨将要来临的时候,我闭着眼睛,耐心地等待着大雨给我洗一个痛快的澡。
大雨过后,我的身上一尘不染,多么轻松,多么舒服啊!这时候,一群顽皮的小孩儿走来了,他们在我身上乱踩,但是我一点儿也不在意。
描写一种景物的特点简短

描写一种景物的特点简短
《我心中的那片海》
嘿,你知道吗?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片海,那片海可美啦!
那片海的颜色,就像天空的蓝色被倒了进去,蓝得那么纯粹,那么深邃。
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的,就像无数颗钻石在闪耀,难道这还不够迷人吗?我每次看到这场景,都会忍不住感叹:“哇塞,这也太美了吧!”
海浪就像是个调皮的孩子,不停地跑过来跑过去。
有时候它们跑得慢,轻轻地拍打着沙滩,发出“哗哗”的声音,好像在跟沙滩说悄悄话:“嘿,我来啦,咱们一起玩儿呗!”有时候它们跑得特别快,猛地冲上来,溅起高高的水花,那架势,仿佛在喊:“哈哈,看我多厉害!”
沙滩呢,金黄金黄的,细细的沙子踩上去软绵绵的,就像踩在棉花糖上一样。
我经常和小伙伴们在沙滩上奔跑、玩耍。
我们一起堆沙堡,比谁堆得高、堆得漂亮。
每次我都信心满满地说:“这次我的沙堡肯定是最棒的!”可结果,总有小伙伴的沙堡比我的更有创意。
海边的礁石也是一大特色。
它们有的高高大大,像个巨人站在那里;有的形状奇特,像各种小动物。
我总会好奇地想:“这些礁石是不是被大海的魔法变出来的呀?”
傍晚的时候,那片海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太阳慢慢落下去,天边被染得红彤彤的,大海也被映成了红色。
这时候的大海安静了许多,就像一个玩累了的孩子,乖乖地休息了。
我静静地坐在沙滩上,看着眼前的美景,心里别提多舒服了。
这就是我心中的那片海,它美丽、有趣、充满了魅力。
难道你不觉得它很迷人吗?反正我是爱极了它!。
秋天的特点和景物描写

秋天的特点和景物描写
1、初秋时节,稻谷在秋风中摇曳成熟,田野一片金黄。
2、田野的一边,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何。
秋风吹过,几片黄叶落在水中,小鱼游上来,把它当作太阳伞。
3、秋天和秋天中的田野,融合成一轴浸含着诗意和溢撒着丰收韵味的画卷了。
这画卷品读,赏心悦目;欣赏,醉人心神。
1、在秋季里行走,迎着成熟,迎看收获,让心路在趋向金黄的色彩中延伸。
2、农历的八月,土地书页一片片徐,稻田,盛开金灿灿的啤酒花,响着镰刀的梦。
3、站在秋天的田野,阳光如金色的蜂群,煽动着空气音一阵阵传来,脚下的土地激动不已,我的头颅如稻穗般,缓缓垂下。
4、秋后的田野疲倦了,遗留下的就是植物秸秆,雨水一泡阳光一晒太阳,就收到乌青的颜色,再一经时日,全系列古城堡掉下来了,称得上秋的凶残。
5、秋天的田野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空气里,满是成熟的气息。
6、秋天至了,田野脱下了绿衬衣,穿上了黄毛衣,人们都感慨说道: "啊,秋天去了,万物必须凋谢了。
”但是,就在这黄色的田野上,我却找出了秋天的生机。
景物特点片段描写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 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 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 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 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 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 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 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 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 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 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 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
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 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 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 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 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 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
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 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 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 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 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 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 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 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写好景、物的特点
1、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 2、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3、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4、用词准确,巧用修辞 5、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从形态色彩气味意境等方向写出景物的变化及特点的短文

从形态色彩气味意境等方向写出景物的变化及特点的短文1.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世界上的景物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特点,这些特点一般是从形状、颜色、发展、变化方面表现出来的。
比如,山泉的水是涓涓细流,小河的水是哗哗流淌;大江的水是汹涌澎湃。
湖泊的水是平静安详。
这里的流、淌、涌、静,就是他们表现出来的各自的特点。
写景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细致观察,细致描绘,写出这一景物不同于其他景物的独特景象。
例:一个冬天的早晨,凛冽的寒风疯狂地尖叫着,卷起尘土和纸屑在大街小巷横冲直撞。
它一会儿拍打着冰冷坚硬的墙壁,一会儿又生气似的扑打着教室窗户上的玻璃,发出沙啦沙啦的响声。
(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冬天早晨的寒风凛冽的特点。
)2.写景要讲究顺序①按时间变化顺序写是说在不同的时间内,同一景物会出现不同的变化,要求我们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描绘出同一景物的不同画面。
例1:同学们也许写过《我爱家乡》这篇作文。
在描写的时候,我们往往是按照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写家乡在不同季节里德秀丽景色。
春天,草木发芽,桃李争艳,幽香醉人;夏天,满山叠翠,绿树成荫;秋天,一片金黄,硕果累累;冬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季节不同,景色各异,但都是那样美丽。
③按景物变化顺序写一处景物或某一种景物,它本身就有许多动态的变化。
如一场大雨,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情景各不相同。
例3:作家萧红写的《火烧云》一文中不仅写出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而且还写出了火烧云形态的变化:像马—像狗—像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这样的描写不仅写出了云的变化多端的特点,而且给读者展示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美妙画卷。
3.抓描写景物时注意动静结合静态描写一般指对景物形状、颜色的描写;动态描写一般是描写景物的发展变化。
描写景物的静态和动态都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运用恰当的比喻,鲜明准确的语言和拟人的手法,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得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景物的描写方法

景物的描写方法【景物的描写方法1】1、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 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一一移步换景。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小石潭记》中第四段中潭中气氛一一寓情于景。
3、运用形象比喻: 如《小石潭记》中第三段中写小潭清流一一形象比喻。
4、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 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6、侧面描写突出景物:如《小石潭记》中第二段中写水清: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白描: 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景物的描写方法2】一、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
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运用了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描写春风的美妙。
二、多种视角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由上而下。
仰视、俯视、平视。
例:山顶云雾缭绕,远处的山峦时隐时现。
半山腰上,一大片桃林,花开得红火,吸引了无数有人来观赏,山脚下,小溪潺潺,犹如美妙的音乐。
三、定点观察例:从路旁向远方眺望,只能望见一座座连绵起伏不绝的高山,哦,远处好像还有几处人家。
我站在路旁抬头仰望天空,她是那么的一望无际,朵朵棉花糖似得白云浮在天空。
突然一阵微风轻抚过眼前的麦田,麦苗轻摇,好似与他嬉戏。
远看。
近看。
俯视。
雅士。
形式。
仰视。
平视。
四、移步换景一进大门,便见高大的大王椰树,威武雄壮,参天耸立。
再往前走。
就是一片竹林,青翠欲滴。
穿过竹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抓住特点写景物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让我们赏心悦目的景物数不胜数。
可是,同学们动笔作文时,往往搜肠刮肚却感无文可作,这是为什么?关键是缺乏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抓不住景物的特点。
怎样抓住特点写景物呢?
一、观察要全面调动感觉器官
我们观察景物,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其结果文章犹如一幅静止的并无生机的平面画作。
如果能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描摹景物,那麽文章会生动许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说:“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用视觉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这样一幅立体的春花图就展现在眼前,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
二、要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时间不同,景物的特征也不同。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得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第三单元的课文,分别写到一年四季: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夏天,“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城”;秋天,“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冬天,“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一道白,一道暗黄”。
同样的草木在不同季
节展现出迥异的风姿。
三、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
朱自清的《绿》写的令人惊异、陶醉,可谓神妙之笔。
因为作者把观察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了。
由水上涟漪想到“裙幅的皱褶”,由水光、水色想到“明油的滑亮、蛋清的柔嫩”,又用“北京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与梅雨潭比较,赞美梅雨潭的色彩浓淡适宜、波光明暗适度。
如此一来,也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使人如临其境。
四、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要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学会使用修辞手法
《春》中,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用拟人描画出繁花似锦、竞相开放的图景;写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比喻和排比写出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写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比喻表现春风和煦、温柔的特点。
使文章读来满口余香,令人过目不忘。
五、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正是作者心灵感受的具体体现。
相同的景物在千人眼中有千种形象,因此范仲淹才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感慨。
同为秋天,何其芳说:“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字里行间溢满丰收的喜悦。
马致远却说:“枯
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极力渲染萧瑟苍凉的气氛,以表达游子的乡愁。
我们也要把我们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流动着情感的语言才富有感染力,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