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多角度描写

合集下载

多角度描写景物

多角度描写景物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者:陈永辉来源:《作文周刊·初二·人教·同步辅导版》2014年第47期【写作目标】1.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

2.充分调动想象力,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写作指导】一、正侧结合法。

描写景物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全方位表现景物的特点。

如:“湖面平静,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

在这幽静的湖中,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

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

”(碧野《天山景物记》)这里描写天鹅湖的“明净”“幽静”,是通过正面描写湖面和侧面描写天鹅的活动来表现的。

二、虚实结合法。

虚实结合是指由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显出已逝之景,或通过联想想象创造出未来新景象,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可以收到很高的艺术效果。

如:“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老舍《济南的冬天》)作者实写的同时还融入了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充分展现了雪后小山的秀美。

三、动静结合法。

写景时动静结合,以静来凸显动的活力与灵动,以动来衬托静的柔婉与淡雅,这样的景色才更传神动人。

如:“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宗璞《紫藤萝瀑布》)文中把盛开的紫藤萝用动静结合法描绘得生机盎然。

【学生习作】寒冷的冬季一考生洁白,晶莹,容不得半点灰尘。

冬天,是白色的,孕育着美丽的梦。

万物停止了喧嚣,可漫天飞舞的雪花,傲霜挺立的腊梅,“噼噼啪啪”打在窗台上的粒粒冰晶,似乎都在诉说着冬的心事。

多角度描写景物

多角度描写景物

多角度描写景物---------------------------------------多角度描写景物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景物,调动五官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2、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

课前学习:一、欣赏优美的写景片段:1、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

夜空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

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

山,隐隐约约,像云,又像海上的岛屿,仿佛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两点嫣红的火光。

2、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

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3、老渔民的脸上挂着几道深深的岁月的沟壑。

深邃的眼神总是喜欢坚定的望着前方,偶尔被海水侵蚀了的双手搓个不停,那干涸的嘴唇还是喜欢说那两句:向前走吧,始终会看到大陆的……★请写出你所积累的一个精彩的写景片段:二、请归纳下文景物描写的特点: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多角度描写景物

多角度描写景物
1、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 要特征,细致地描写景物。
3、从描写景物的实践中去感悟大自然的魅 力,从而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写作技巧
1、定点观察 2、移步换景 3、多修辞结合
定点观察
观察者站在个合适的固定的地点向四 周观察。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所看到的景 物有条理地写出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 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 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 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 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 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 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 眨的。
多角度描写景物
学习目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高峰如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答谢中书书》
移步换景
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观察同 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
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
1、远近结合 2、正侧结合 3、整体与局部结合
“移步换景”常用于游记或参观记。 注意事项: 1、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理清路线) 2、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 3、精心的剪裁,展示“路上”最有特色的 部分。 4、具体、形象、生动、多角度地描写特色 部分。
定点换景的形式有三种: (1)空间顺序换景。因为观察的视角变化,眼前 的景物也跟着变化。(平、俯、仰) (2)按时间顺序换景。立足在同一个地方,不同 时间里,景物会发生变化。(春、夏、秋、冬) (3)按逻辑顺序换景。主要指运用不同感官多角 度描绘景物。 (视、听、触、嗅)
“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 小摇篮里。”《济南的冬天》

描写春天景物的作文用上多个角度和修辞

描写春天景物的作文用上多个角度和修辞

描写春天景物的作文用上多个角度和修辞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描写春天景物的作文用上多个角度和修辞篇1春天的花,是美丽迷人的;春天的云,是变幻莫测的;春天的风,是柔和温暖的。

春天,她饱含着温情,悄悄地来到人间,轻快地奔跑着,送来了温暖的阳光,逗笑了冰冻的小河,唤醒了冬眠的`小动物,吹绿了大地,吹艳了各色鲜艳的花……我抓着春姑娘绿色的衣裙,悄悄地、轻轻地、默默地走在铺满绿色的大地上。

春天,大自然几乎成了花的世界,红的艳,白的娇,黄的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春姑娘把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它把小草吹绿了,把娇嫩的小芽从土壤里拽出来。

树爷爷时而摆动几下树枝,换上绿色的春装;时而挥舞几下树梢,跟春姑娘大招呼。

这时,树爷爷的每根树枝、每片树叶,都渗透着青春的活力。

春风那慈母般的手抚摸着大地,小动物们被春风吹得暖洋洋的;农夫们在春风中撒下种子为美好的未来而工作。

听,春雨来了!它落在湖面上,拨动了春姑娘的小提琴;春雨落在屋檐下,叮叮咚咚,打起了春姑娘的小腰鼓;春雨落在树丛里,敲响了春姑娘的小铜锣,在叶心汇成一口小巧玲珑的小潭;春雨落在花朵上,弹出了春姑娘的"春之舞"。

春天,它蕴含着新的开始,蕴含着新的生命,蕴含着新的世界!春天,多么美好啊!描写春天景物的作文用上多个角度和修辞篇2春天一向是温暖的,一切都是新的,充满生机,阳光明媚,天气晴朗,阵阵春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

而今年的春天却和以往不太一样,总是雨丝不短,所以今年闻到的不是花香,而是风吹来的三折泥土气息的清香的味道。

雨过天晴,整个世界都显得那样清新、透明,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

今年的春天似乎是老天刻意为我安排的,每场雨都来得那样及时,为我冲洗伤口,冲去尘埃,让我从心里感到春天的美,春天的温暖。

往年的.春天来的都是那样快而有悄无声息,而今年却姗姗来迟,惊天动地,一声声闷雷响彻天空,一道道闪电劈开阴云,仿佛春天要让所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远近高低各不同!手把手教你多角度描写景物

远近高低各不同!手把手教你多角度描写景物

远近高低各不同!手把手教你多角度描写景物描写景物是一项写作基本功。

要想把景物写好,除了要抓住景物特征,恰当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对景物展开生动描摹外,更应注重从不同角度着笔,立体呈现景物各个方面的特征,让景物更加鲜活生动,惹人喜爱。

那么,如何多角度写景呢?一是俯仰生姿。

就是从不同观察角度写景,或俯视,或仰视,或近观,或远望,把所观景物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其在变化中摇曳生姿,引人注目。

我们来看一个作文片段:不一会儿,缆车便把我们带到了黄山半山腰。

低头俯看,悬崖峭壁犹如利剑,寒气逼人;抬头仰望,山顶缭绕着悠悠的白色云雾,恍若仙境……我们终于登上了莲花峰。

一棵百年青松屹立在眼前,令人赞叹不已。

极目四望,峰峦起伏,淡淡云雾中,一个个峰顶,就如一座座海岛。

这段描写,有俯看,有仰望,有近观,有远望,将登山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所见到的景物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令读者心随文走,仿佛也登了一回黄山。

二是有声有色。

就是在写景过程中,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入笔,把景物的形状、色彩、声音、味道、软硬冷热等特征生动地描摹出来,使景物更丰满,让读者更喜爱。

如果在描写景物的形、色、声等特点时能再抓住其变化,动态地进行展现,那就更美了。

请看一个作文片段:近了,更近了,它的声音回响在我耳畔,是那样真实,那样猛烈;近了,更近了,我看见了它的顶端,那是一股洪流,倾泻而下。

经过与岩石的猛烈撞击,水流变得更为强劲,激荡出白色的泡沫,显得汹涌澎湃,蕴含着一股激情;近了,更近了,我分明感受到了空气中的潮湿,凉凉的,直入心底。

这段描写,有瀑布巨大的声响,有水流飞泻而下的壮观,有泡沫的白,有水汽的凉……作者借助于不同的器官,将参观瀑布的独特感受表现出来,写得特别精彩。

三是动静搭配。

即在写景过程中,既注重描写静态的景物,更有意去写动态的景物,甚至化静为动,让笔下景物充满生机。

我们来看一个作文片段:从水泥大道的尽头拐弯向北,那里有我们学校最美的“景观带”。

多角度描写景物

多角度描写景物

1、多角度描写景物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因事物状态不同,观察顺序也不同。

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时候,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或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构成事物的不同方面的顺序,按事物不同特点进行观察。

例如我们可以仿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景的顺序来写,也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材料,更可以用童话等形式来表现主题。

我们知道观察离不开思考,只有用心观察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只有学会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角度地写景状物,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来。

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我爱家乡的——》、《我的家乡》题意,不但要将××的特点写出来,还要注意在描写××特点的词时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为了写的更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

例如:看!那呼呼的西北风吹到脸上似刀割一样痛。

然而,雪松并没有被寒霜冰雪所征服、所吓倒。

它依然挺直身体,昂起了头,迎接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

选自《我爱家乡的雪松》3、适当地运用合理的想象,引用民间传说或谚语等也可以达到写具体的效果。

三、赏析【优秀习作】《我爱家乡的小河》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

记得小时候,妈妈领我到河边去玩儿,我指着哗哗的流水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水往哪里流哇?”妈妈笑着说:“这是‘土河’,水向东流入大海。

”从此,“土河”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就像岸边的小树一样,伴随着小河流水慢慢地长大。

春天到了,我看河里的冰雪融化,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

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

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

放了学,我们就参加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在铺满新绿的河滩上跳舞唱歌。

夏天到了,两岸的景色更美了。

河堤上绿树成阴,河滩上瓜果满园。

放了学,我们有时还到小河里游泳,游累了,就跑到瓜园里吃瓜。

白皮的脆瓜,花皮的甜瓜可好吃了。

多角度描写景物

多角度描写景物
作文指导
——多角度描写景物
学习目标:
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多角 度观察,多角度描写。
曾经有一个深居内陆的土著,有一天他看到了 大海,波涛汹涌的大海令他非常震惊。他想,这么 美的景物我怎么能一个人欣赏呢?我要让我的伙伴 们也要感受到大海的美。可惜,他不知如何说出来, 于是,他就用玻璃瓶装了一瓶海水回去,让他的伙 伴们感受一下。结果,他的伙伴们都惊呆了,“大 海就是这一瓶又脏又臭的水?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进行景物描写,必须把你看到的、听 到的、感受到的、整体的、部分的东西展示给 别人看,才能让别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一 、选择合适的观察角度,按一定的顺 序描写景物。
运用仰、俯、平;远、近、环视等,这样将景物一层层 地写,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就能给读者身临其境 的感受。 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峰山区群峰的座座黑 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 闪闪发光的 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 ——《登上地球之巅》 北风呼呼,直往袖口、领子里灌。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得 沙沙的车轮滚动声。远处隐隐约约的几点灯火,像鬼火般地 忽明忽暗,路旁的树黑黝黝的练
以你现在所坐的位置细心观察, 从一定的视觉角度描写我们班的环 境。
二、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描写景物。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 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 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清《春》)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 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 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 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听潮》) 调动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来描 写景物,会让人产生历历在目、亲临其境的感受。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篇优秀模板_写景作文_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篇优秀模板_写景作文_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篇优秀模板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琳琅满目的人文风景。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关于多角度去描写景物的相关,欢迎大家参阅!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篇一:美丽的家乡在美丽的西江河畔,中心广场位于我们县城的中心地带,是人们运动、娱乐的休闲场所。

走进广场的正前方,首先映入眼幕的是一排排棕榈树和大榕树。

踏进广场引道,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池底铺有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水池里有相互交错的水管,喷水管喷水时,喷出的水是左右对射的,我们走过去,就像穿过拱形的水帘,水珠落在水池里,发出有节奏的“沙沙沙”的声音,清脆动听极了。

水池两边还有花坛和绿茵茵的草地呢!穿过水池再往前走,就到了广场最开阔的地方——中间有大圆盘似的喷泉区,那些喷水管和彩灯都是埋在地下的,地面上只能看见一圈圈圆形排列的小孔。

白天人们在这里跳舞、打太极……每当夜幕降临,喷泉区的小孔喷水时,那水柱射上空中,相互交错着,此起彼落,在彩灯的确映照下,晶莹透亮,五颜六色,像节日的礼花,洒落人间,又像一幅大彩帘,美丽极壮观极了!围绕广场这喷泉区,有两排弧形牌坊,高大宏伟,像广场的守护神,牌坊后面有一个椭圆形的湖,湖中央有一条小桥,把湖分成两半,湖周围有很多茂密的树木,树木下有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石凳石桌,环境幽静,是人们打牌,下棋的休闲区。

这就是我们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这里的草地、树木、喷泉,湖水,是多么惹人喜爱!我爱我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更爱创造了这美丽的中心广场的家乡人民!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篇二:美丽的白云我喜欢天上的太阳、月亮、天上的一切一切,可我更喜欢天上美丽的白云。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门前玩耍时,无意中一抬头,看到了天上的白云,我想:这云真美啊!厚而白,很有层次,我为什么不坐下来观赏美丽的云景哪?于是,我便从家里拿出了一个小凳子。

坐下来继续观赏云。

不一会儿,云儿变成了一只小羊,可奇怪的是这只羊没有羊角,我想:可能天空对它们来说是一片海,而羊儿再洗角时被水冲掉了,然后……还没等我想完,云儿又变成了一只猴子,可是这只猴子却不时候蹦乱跳的,而是老老实实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多角度描写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2、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3、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说话内容具体,有一定的感染力。

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

二、重点:
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
《鹅》的图片引出《咏鹅》诗,鲜艳的色彩,美好的情态,动听的歌声,在蓝天绿水中显现出一幅动人形象的自然美景。

(二)畅谈自然之景
1、怎样去感受自然美景?
心灵的扫描器——眼、耳、口、鼻、肤等感官
(视、听、味、嗅、触觉)
2、学生畅谈印象最深的一次自然美景。

(三)感受课文语言的精彩
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文章富有感染力的特征之一,如何用最恰当的语言来形容心中的美景呢?
1、用动词、形容词去描述世界的精彩,去感受事物的形状、色彩、情态、动静等。

2、运用一定的修辞使语言更加形象。

3、举例。

(四)欣赏学校剪影,感受佳句美景
1、北苑学校的精美风光。

2、学生佳句欣赏
(五)写一写“心中的美景”
1、学生写作
2、学生交流
3、欣赏评论
(六)小结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以及美丽的校园,只要对大自然都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心里就会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

(七)作业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