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
描写景物的日记抓住特点比喻句夸张句怎么写

描写景物的日记抓住特点比喻句夸张句怎么写
1、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2、雨后的草田野花竞放,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头巾,连露水儿都是五颜六色的了!
3、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4、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5、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6、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7、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8、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9、野花各处都是:杂样儿的,著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怎样描写景物

怎样描写景物所谓景物描写,通常指描写自然景物,但也包括对社会景物即社会环境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
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就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
写作的目的则因文而异。
有的在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则借写景而抒发某种感情。
要写好景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
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
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
因此,要求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手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
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
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
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
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
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
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
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词藻。
如一位同学写天空狂风大作时的情景:“顿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尘土飞扬,一会儿,天地间一片浑黄。
可怜的小树被折断了,墙角里的垃圾,纸屑、草叶都被卷到空中,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摇摇,上下翻飞……”由于这位同学观察得仔细,所以狂风大作的景象写得真实,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要选好观察的角度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
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
如何在作文中写出景物的特点

如何在作文中写出景物的特点1.抓住景物的特征要善于观察,通过眼、耳、鼻、舌等身体感官去全方位体验,并认真考虑所写的景色和其他景色有什么不同之处。
2.要注意顺序的安排一般可以用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来写,比如:写春天,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由近及远写院子里刚冒出嫩芽的大树、家门口的小溪、远方翠绿的小山等景物。
写家乡,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把一年四季家乡的景色变化写出来。
1.清晨,一轮橘红色的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给笼罩在氤氲迷雾的大地涂抹上了一层霞光,虽是冬天,浓重的白霜盖住了草丛、田垛、菜蔬、田间、原野。
然而这丝丝缕缕黄灿灿的光亮驱散了雾障霜凝朦胧的早晨,尤如穴居久了的生灵凝聚的血液重又活跃起来了。
阴冷了一段时日的冬天,乘着这明媚的亮光,几乎家家户户皆争先恐后洗衣搓被单,翻晒被褥,阳光是有味道的,晚上躺在接受了紫外线曝晒的被窝里,郁香浓烈,连做的梦都是那般的甜。
2.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从里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文条;有的头上长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好多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得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3.小雪中漫步更是别有意趣的。
天宇中只有一丝风似牵着风筝的线般牵着霏霏瑞雪,仰头望,这丝风主宰着粉蝶似的雪花,一会儿斜跌下来,一会儿打着旋飘飞,一忽儿悠悠荡荡扑向在地,落在行人的身上。
雪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永不厌倦地和人们嬉闹,拂着人们发热的脸庞,化成滴滴水珠流到眉毛胡子上,结成粒粒小冰碴儿。
洁白的雪花悄然无声地落着,飘飘洒洒纷纷扬扬,不一刻,地上便有薄薄的一层了,当你的脚踏上去时,它会为你唱出欢快的足音“吱咯,吱咯......”。
伴着这足音你尽可展开想象的羽翼,去追寻你最美好的回忆,去拥抱你心中的幸福!你不妨作一次深呼吸,那凉浸浸甜丝丝的花香就会浸入你的心脾,你不由得想到一颗纯洁的心,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那样纯洁。
景色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的作文

景色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的作文《家乡的小湖》
哎呀呀,要说这景色啊,我可太喜欢我家乡的那个小湖啦!
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你就能找到它。
那小湖啊,就像一面神奇的镜子,安静地躺在那里。
湖水可清啦,清得能看见湖底的沙石和游来游去的小鱼。
小鱼们真逗,总是调皮地吐出一串串泡泡,然后倏地一下游远了,嘿,就像在和你玩捉迷藏一样。
湖边有好多垂柳,长长的柳枝就像小姑娘的辫子,风一吹啊,就轻轻地飘起来,特别好看。
我记得有一次啊,我和小伙伴们在湖边玩耍,突然看到一只青蛙跳进了水里,“噗通”一声,溅起了一小片水花。
我们几个可好,就追着那只青蛙跑,想看看它到底藏到哪里去了。
结果呢,我们跑得太急,一个不小心,我“啪叽”一下就摔倒在了地上,哎呀,那屁股摔得哟,生疼生疼的。
小伙伴们看到我这狼狈样,都哈哈大笑起来。
到了傍晚,太阳慢慢落山,那余晖洒在湖面上,整个小湖都变得红彤彤的,美极了。
这时候啊,湖边会飞来一群群鸟儿,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开一场热闹的聚会。
我就静静地坐在湖边,看着这一切,心里特别平静。
家乡的这个小湖啊,虽然没有那些大湖大河那么壮观,但它在我心里呀,可是最美的景色呢!我真希望它能一直这么美丽下去呀!。
景物类描写作文重点指导什么

景物类描写作文重点指导什么写景文章的要点一、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
第一要抓时序的特点。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或晨、午、黄昏一天早晚,景色自然不一样。
第二必须揪场所的特点。
写景的文章必须阐明了场所。
第三要抓景色的特点。
不同的风景点特点是不同的,如有的是山景为主,有的以奇石闻名,有的借江湖增光,就应当抓住这些不同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
二、动静融合,写下不好景物特点。
在写景作文中,景物存有静态与动态的区别。
自然景色总是沉静的,但又都在不断地运动与变化之中。
写景时既要注意静态的景,又在善于看出景中的动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
描绘时或先写下静态李德生动态,或先写下动态李德生静态,并使景物处在静态与动态时的特征人与自然轻松地呈现出在读者面前,只有这样,就可以并使文章中的景色特点“活”出来。
三、以情观景,借景抒情。
写景物的作文,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表达人的一种情感。
关键在于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
景与情贵在史瓦塞,景中有情、情中存有景,就可以达至水乳交融、不容拆分的境界。
在方法上,可以多提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使景物具有人的特点,使叙事与想象轻松融合在一起。
一篇优美的文章只有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准确地抒发作者的情怀,使读者也能从课文美的文字中真切体会到景美物美,以及作者对景物的喜爱。
总的来说,写好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根据所写景物的特点,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平时必须多观测、多练,把你所看见的最帅的景色写下出,使读者深感独特生动,存有身临其境之美感。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平时积累素材。
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一)、选不好角度,定点观测。
景色描写作文技巧

景色描写作文技巧一、写景作文的几个要素。
(其实这些内容都是真理似的废话,谁都会讲抓特征,多观察。
但是怎么抓,怎么分层,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一、立足于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测必须奠定不好立足点。
立足点可以就是紧固的(空间方位),也可以就是转换的(移步换景)。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
第二、抓住特征: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
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可以生动出来。
第三、必须层次分明: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为抒发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心里要有数。
第四、要动静结合: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景色才能活起来,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第五、必须抒发感情任何景物都就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够给人相同的体会。
我们写景必须写下自己爱好的景色,抒发一定的主题思想,必须抒发出与自然的爱好,这就是借景抒情。
第六、要文辞优美: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
因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
这样,文章才可以给读者以美的享用。
二、写景作文的结尾方法一就是开门见山法。
开头直接写某个季节到来时你想写的景物。
譬如你想写《春天的色彩》,你可以这样开头: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
太阳就是红灿灿的,天空就是湛蓝的,树梢就是嫩绿的,迎春花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快乐作诗春天,画家快乐描写春天,因为春天就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汇。
冬爷爷的脚步还没有走远,春姑娘就带着生命和期望,蹒跚轻盈的步伐走进人间。
她跃过高山,飞过河流,她辛苦了!可她一刻也不休息,便迫不及待地来到我们的校园。
眨眼间,我们的校园姹紫嫣红,呈现出春日的光彩。
二就是进门见到问法。
明确提出问题结尾,引起读者兴趣,迎合读者的注意力,这种作文,必须彰显出像读者对话的色彩。
景物的描写方法

景物的描写方法【景物的描写方法1】1、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 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一一移步换景。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小石潭记》中第四段中潭中气氛一一寓情于景。
3、运用形象比喻: 如《小石潭记》中第三段中写小潭清流一一形象比喻。
4、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 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6、侧面描写突出景物:如《小石潭记》中第二段中写水清: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白描: 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景物的描写方法2】一、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
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运用了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描写春风的美妙。
二、多种视角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由上而下。
仰视、俯视、平视。
例:山顶云雾缭绕,远处的山峦时隐时现。
半山腰上,一大片桃林,花开得红火,吸引了无数有人来观赏,山脚下,小溪潺潺,犹如美妙的音乐。
三、定点观察例:从路旁向远方眺望,只能望见一座座连绵起伏不绝的高山,哦,远处好像还有几处人家。
我站在路旁抬头仰望天空,她是那么的一望无际,朵朵棉花糖似得白云浮在天空。
突然一阵微风轻抚过眼前的麦田,麦苗轻摇,好似与他嬉戏。
远看。
近看。
俯视。
雅士。
形式。
仰视。
平视。
四、移步换景一进大门,便见高大的大王椰树,威武雄壮,参天耸立。
再往前走。
就是一片竹林,青翠欲滴。
穿过竹林。
游览作文抓住景物描写特点

游览作文抓住景物描写特点最近我和几个朋友去了一趟风景如画的小镇,真的是乐趣无穷。
我们坐上了那种老式的观光小火车,一路上各种景色让我眼花缭乱。
小火车跑起来虽然不快,但沿途的风景就像电视剧里的慢镜头,恨不得每一秒都停下来好好欣赏。
车窗外,绿意盎然的山坡上全是茂密的树木,像一块块大地上的绿布。
我跟朋友小李坐在窗边,眼看着远处的山顶上冒出缕缕白烟。
小李还开玩笑说:“是不是哪家烧烤摊儿放烟花了?”我们都笑得前仰后合,觉得她的想法比山顶的烟还要轻松搞笑。
车子在小镇里悠悠地穿行,大家纷纷拿出相机,争着拍摄那一片片漂亮的田野。
田野上的野花五彩斑斓,像是撒在大地上的彩色糖果。
旁边的游客阿姨激动地说:“这花儿真是美得不像话!我都想把它们带回家了。
”小张调皮地插话:“那我们先找个大袋子,回去一起打包!”走着走着,我们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小桥。
桥下的小溪水清澈见底,水里的小鱼来回游动,就像在表演一场免费的水中芭蕾。
小王跑到桥边,伸出手想要摸摸那些小鱼。
结果,一只小鱼不小心跳上了他的鞋子上,我们都哈哈大笑,小王这才恍若无物地说:“我以为自己成了鱼儿的偶像了呢!”之后,我们来到了小镇上的一家小咖啡馆,门口的招牌画得特别有趣,上面写着:“来杯咖啡,放松一下心情。
”老板娘看我们一副饥肠辘辘的样子,笑着端上了自制的蛋糕和香浓的咖啡。
她还特意用奶泡画了个笑脸在咖啡上,逗得我们连连夸赞,真是能把人心情都甜蜜起来。
就在我们悠闲地享受着咖啡的时候,咖啡馆里放着轻音乐,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
我们聊起了刚才的小镇奇遇,回忆起那些搞笑的瞬间,真是感叹这次旅行的美好。
一天下来,虽然我们走了不少路,也遇到了几次小插曲,但回忆起来,那些笑声和风景,都像是夏日里最甜的冰淇淋,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
总之,这次小镇之旅,真的是一次充满惊喜的欢乐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
在写作文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注意地域不同,景物的特点也不同。
如南方与北方,平原与高山,城市与农村,其景色是各不相同的。
如:
中国的古老文化是令人惊叹的,而这座城市则是悠久文化的集中体现。
这里不但有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更有凝聚人们智慧的现代化建筑物: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新建的中央电视台发射塔……
这段话的作者抓住最能代表北京这个城市的景物来写,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北京。
2.注意动静搭配。
我们还可以抓住景物的变化来写,我们所观察到的景物有的是静止不动的,有的是活动变化的,因此在写景时既要对景物的静态进行描写,也要对景物的动态进行描写,做到动静结合,这样才能把景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具体,更形象。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8课《小镇的早晨》第一自然段是静态描写,写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第二自然段是动态描写,写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
3.注意景物的形状和颜色。
除动静的变化之外,还有景物的形状,颜色的特点。
如:湖水清澈见底,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倒影在平静的湖水中,显得更加青翠。
这是,一阵微风吹来,刚才水平如镜的湖面,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湖上像撒满了珍珠一样,微风一过,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再如《桂林山水》中对山水的描写:我攀登过峰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载倒下来。
4.注意景物形状、颜色的变化。
除动静的变化之外,景物的形状,颜色等往往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的变化时,不仅要注意写出动静变化,还要注意景物的形状,颜色等发生的变化.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那狗十分凶猛……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5.注意运用修辞手法。
要想抓住景物的特点,并把这些特点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除了注意观察,学会积累之外,还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
比如说《桂林山水》中有这样一句,“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时一块无暇的翡翠。
”这就是一个比喻句。
虽然我从没见过漓江的水,但我在商场里见过碧绿的翡翠,就能想象出漓江水的颜色。
还有《观潮》中写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梆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每当我读到这儿,就好像真的看到潮水向我猛冲过来似的。
写景时,我们可以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等方面抓住特征来描写,这几方面的描写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穿插,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才能形象生动,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景物描写要有顺序
在作文中,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怎样才能有顺序地写景呢?
一、定点写景。
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叫定点写景法。
1.按照空间顺序,一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写景。
如:
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南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
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
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这段描写从中央写到南端,再写到两侧。
有如:
站在湖边,我静静地看着:湖面很平静,水清澈见底,湖水由浅到深,银白、浅蓝、墨绿,界限非常清楚。
天山的白云和两侧的山峰,清晰地倒映在水里,把天、山、湖融为一体。
在这平静的湖水中,惟一活动的是鸭子。
一群白鸭边游边叫,一会儿张开翅膀扑打水面,溅起无数的水花,一会儿用脚掌在水中拨动,荡起一圈圈波纹。
这段描写从湖面到天山的白云,再到两侧的山峰,最后回到湖面上的鸭子,按空间顺序由近到远、由远到近地把湖面周围的景色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2.按照时间顺序,写出景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
如:
多美的雪花呀!开始零零落落,又小,又厚,又柔,又轻,就像那高贵的白天鹅轻轻抖动翅膀,一片片小小的羽毛,飘飘悠悠地落下来。
接着,小雪变大了,变得密密麻麻,像谁用力摇动天上的玉树琼花,那洁白无瑕的花瓣纷纷飞下来。
后来,雪越下越大,小雪花们在半空中你拉我扯,你抱住我,我拥紧你,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空翻滚而下……这个例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写出了开始下小雪花、小雪花变大、雪越下越大的美景。
二、移步写景。
就是不固定立足点与观察点,而是一边走一边看,依次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作者首先“登上台阶”,看到了庄严的国徽、12根大理石;接着“进了大门”,参观了中央大厅;穿过大厅,又“走进大礼堂”,详细介绍大礼堂;从大礼堂出来,又“上楼参观北面的宴会厅”;最后“又参观了好几个会议厅”。
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以展现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1.场面描写首先要交待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为后面的场景描写作铺垫,也给文章作一个背景介绍。
不过,活动前的介绍不宜过多,只要简单地说明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是写比赛场面,往往要在赛前交代一下比赛的规则,有时还要写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例如《看中秋烟火》一文的开头:早就听说今年的中秋节在金鸡湖文化水廊有烟火晚会,一吃完晚饭,爸爸和我就来到湖滨大道。
简洁的一句话,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表现了作者热切渴望的心情,也为下文的场面描写作了铺垫。
2.场面描写要注意主次。
有时一个场面中往往会有很多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描写时要突出主角,详写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
如:《看企鹅》中的场面:
……看企鹅的人可多啦。
大家排着队很有秩序地边走边看。
这时候,李敏跑过来,使劲往前挤,把一位叔叔挤到左边,把一位阿姨挤到右边。
大家向李敏投来责备的目光。
李敏毫不在乎地挤到前面望着企鹅高兴得又蹦又叫。
在这个场面中,主要人物是李敏,作者对他写得很详细,而对次要人物“大家”“叔叔”“阿姨”却写得简单。
3.场面描写要注意点面结合。
场面描写有要以整体描写反映全貌,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人物特写突出主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这样,才能把整个场面写好。
如:
这些学生在号召群众募捐,帮助灾区人民解决困难,重建家园,围观的人听了都伸出一双双热情的手,
纷纷把钞票放进箱子里表示一点心意。
站在外围的人焦急地等待里边的人快出来,好让自己进去捐款。
一位叔叔还大声地叫嚷:“你,你快一点行吗?真是急死人了。
在这段话中,作者不仅写出了群体的活动,还写了一位叔叔的神态和语言。
这样就叫做点面结合,让场面显得热烈而不单调。
4.场面描写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一般可以用先总后分、由概括到具体的办法来写,也可以按空间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每个场面都有一个基调,有个总的气氛。
比如,开追悼会的场面,它的基调是肃穆的,气氛是悲哀的,而开庆祝会基调是热烈的气氛是喜气洋洋的,因此,要把场面的气氛描绘出来。
我们在描述场面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同时还要兼顾个人与群体,做到点面结合。
在写的过程中,不要忘了营造气氛。
做到了这些,写好一个场面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