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编版小学语文《忆读书》教学设计 教案
《忆读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忆读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舅、斩”等14个生字,会写“舅、津”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读书的经历和感受。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理解经历和感受,激发兴趣。
2.教学难点:激发阅读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提问学生最喜欢的一本书及原因。
(2)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圈出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纠正字音。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精读课文
(1)分段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作者的读书经历和感受。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拓展延伸
(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故事。
(2)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5.书写指导
(1)观察“舅、津”等字的结构和笔画。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
教学反思:问题导入引发了学生的共鸣,但在激发阅读兴趣时,可以推荐一些好书。
拓展环节部分学生可能制定的阅读计划不够具体,需要进一步指导。
《忆读书》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忆读书》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了解作者冰心的读书经历,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学会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学习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
1.1关于学习作者读书方法这一重点的阐述在《忆读书》这篇课文中,作者冰心提到了许多读书方法。
例如,她谈到“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这里体现了早读书的理念。
同时,她还提到“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
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这表明她把读书当作一种消遣,一种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具体的事例中提炼出作者的读书方法,如早读书、以读书为消遣、广泛阅读等,并鼓励学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读书生活中。
又如,作者提到读《水浒传》时,“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我尤其欣赏”,并且详细描述了自己阅读时的感受和理解。
这启示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读书时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这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体现。
1.2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作者感情重点的讲解课文中作者详细叙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读书经历,从读《三国演义》时的一知半解到读《红楼梦》时的不同感受等。
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概括出作者不同阶段的读书情况,如读什么书、读书的感受如何等,从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年级语文教案——忆读书教案5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忆读书教案5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忆读书》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读书明智”话题下的一篇叙事散文。
作者是中国著名女作家冰心。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文章的语言叙述质朴、简洁,冰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孩子们娓娓道来自己读书的历程和感受。
这是五年级的学生一次使用部编版教材,孩子经过五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这个语文要素的提出是孩子们一次接触,但是在他们平时的学习中圈点勾画这样的方法也经常用,教学中主要结合课后一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以这样一个问题为突破口,结合作者读《三国演义》的读书经历,使学生明白梳理信息的方法有很多种,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信息梳理,把握内容要点。
【教学目标】1、会认“舅、斩”等14个生字,读准词语,读通课文2、默读课文,用自己适合的方法梳理出作者童年的读书经历。
3、能说出作者童年时对“好书”的看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完成课前预习单2、教师准备:(1)细读文本,筛选教学要点(2)课文《忆读书》(3)了解作者(4)设计教学环节3、教具准备:(1)ppt课件(2)翻页笔(3)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0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书中人物图片,指名生说2、总结并揭示课题《忆读书》(板书课题)02检查预习,了解文章顺序1、检查预习单中的读词情况(生开火车读词语)2、说说自己预习单中时间顺序的梳理(师相机板书)03初步梳理读书经历,把握文章脉络1、生快读默读课文,画出作者所读书目2、指名学生上台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所读书目3、把握作者读书经历分为童年老年两个时期04研读童年读书经历,品味《三国演义》1、师:小组合作:先读课文第②第⑤自然段,讨论:“我”是怎样爱上读三国的?2、生小组讨论3、汇报4、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读三国的经历5、总结6、那你觉得在她七岁时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05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梳理信息1、同桌合作梳理剩下的读书经历2、汇报06总结梳理方法,布置作业总结: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主要用圈画和分条列出信息的方法了解了作者的读书经历,如果我们想更清晰、直观的了解整个她从童年一直到到老年的读书经历,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把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让人一看就明白了?(列表格)老师的板书其实已经初具表格的样子,回去后同学们可以尝试自己列出一个表格,把作者读书经历进行梳理,看谁的表格设计的合理、清晰。
《忆读书》教学设计【5篇】

《忆读书》教学设计【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忆读书》教学设计【5篇】《忆读书》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忆读书》教案优秀8篇

[《忆读书》公开课教案]《忆读书》教案优秀8篇《忆读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
(打一事物)2、学生猜谜语或者说关于读书的名言,并跟随老师的思路进入新课学习。
二、介绍作者1.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2.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三、导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3.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大的信息量。
)四、初步感知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参考问题:“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自由抢答问题的形式,也可以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表扬。
问题设计如下: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读书有什么好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全文哪些句段是写“读好书”的?3、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后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忆读书教案(3篇)

忆读书教案(3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经过初唐诗人的开拓创新,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到了盛唐便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
高昂雄浑、恢宏阔大的盛唐之音成为了诗歌的主流。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而以孟浩然和王维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世人关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山水田园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妙二。
品读鉴赏1、题解:山居秋天的傍晚2、在山居秋天傍晚诗人感受到了怎样的景象?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给全诗创造了一个空寂,清新,幽雅的环境。
颔联颈联: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明月松间照(静),清泉石上流(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视觉、听觉结合:竹喧归浣女(听觉),莲动下渔舟(视觉)。
总结:不仅是诗中有画,而且是有声的画面,体现出一种自然美、生活美。
3、面对如此美景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热爱田园生活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喜爱和满足心情。
几个问题1、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为什么下笔说是“空山”?“浣女”“渔舟”的活动是为了反衬山的幽静空旷;山中树林茂盛掩盖了人们的活动;这是诗人的感受,这里人迹罕至犹如世外桃源。
(供参考)2、关于“王孙”可以直一般贵族子弟也可以指诗人隐居之人。
补充:1、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
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以及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淡宁和的无尽遐思。
《忆读书》优秀教案设计

《忆读书》优秀教案设计《忆读书》优秀教案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忆读书》优秀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忆读书》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材分析:《忆读书》是冰心在八十年代末写的一篇随笔。
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深情告诫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作者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稳重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再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吧。
“开卷有益”就是说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中就能获益,但这“卷”说的是“好的书”。
要看好书,而且要勤看书。
同样《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谈到了她读书的体会。
那么大家请默读课文并找出作者读书体会的句子。
通过谈话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够使学生明确读课问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锻炼了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了课文后,你认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让学生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本文的精华所在。
从这九个字入手,一步一步开始课文得进一步学习。
2、读书又那些好处呢?试着概括一下。
3、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喜爱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茶花女遗事》、《精忠说岳》、《封神榜》……4、在作者眼中,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作者认为:故事情节精彩,人物个性鲜活,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书就是好书。
《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6篇)

《忆读书》教学设计《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6篇)《忆读书》是冰心所著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
不同于其它此类的文章大多是读书说教。
更像是叙事,因而让读者不乏亲切感。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忆读书》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学习对比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讨论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
世纪老人冰心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
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
她是怎么读书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文章《忆读书》。
二、新授(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写了什么)1、老师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自然段(老师谦言自己抛砖引玉,以有感情的朗读来带动学生的情绪,迅速切入文本),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余下部分。
(散读)要求:划出自己难理解的词语,然后课堂交流。
强调:以下几个词语的读音:(若无ppt,学生读的时候写到黑板上)笸(puo)箩(luo)天罡(gang)地煞(sha)消遣(qian)烦琐(suo)堆砌(qi)注意文中的成语(课本第116页):津津有味一知半解栩栩如生怒发冲冠无病呻吟(无病而呻)(每个齐读两遍)2、紧扣题目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主要内容是:冰心回忆了她读书的经历,和有关读书的感受。
(标题就是本文内容的概括,抓住“忆”字)(二)分析课文,朗读体味。
(怎样写的)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读书经历的?——时间顺序(作者一生爱读书)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到了中年以后;1986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忆读书》是冰心在八十年代末写的一篇随笔。
全文以“忆”为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
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深情地告诉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作者介绍】
冰心(1900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
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但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散文。
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往事》。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荡寇志》是中国清代长篇小说,作者俞万春(1794—1849),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间凡“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
本书中,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从七十一回写起,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此书的初刻本却又署书名为《结水浒传》。
课后作业
)。
A斩首凯旋水浒 B传记煞气敌冠 C派遣报利呻吟
二、读拼音,写词语。
1.妈妈每天忙碌于这些fán suǒ()。
2.他们家非常háo huá(),漂亮极了。
3.他的身体日渐shuāi ruò()。
三、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 我听得津津有味
....。
()
2.(他们)都有极其生动
..的性格。
()
3.看来人物栩栩如生
....的《水浒站》,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按照__________顺序,介绍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告诉少年儿童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段落品析。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一个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思考-----()
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对《红楼梦》的理解不一样。
B说明“我”不喜欢《红楼梦》这本书。
C“我”不喜欢贾宝玉和林黛玉,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好。
3. 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你经常读书吗?在读书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A
二、1.繁琐 2.豪华 3.衰弱
三、1.索然无味 2.呆板 3.死气沉沉
四、时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五、1.观赏 2.思索
2.A
3.总结读书的好处。
六、示例:我经常读书,我也非常喜欢读书。
在读书的时候,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读书还让我静下来,由一个假小子变成一个真正的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