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教版最新五下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一、单选题1.要反映一个地区一年十二个月平均气温的升降情况,选择()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2.以()的升降来表示数据增减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A. 折线B. 曲线C. 直线3.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4.小红从家出发去商店买新年联欢会用品,当她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于是她回家取钱,然后再返回,买了东西后就回家了.下面()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红的行为.A. B. C.二、判断题5.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6.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晰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7.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时选用折线统计图好。

三、填空题8.下面是小明和小敏两人600米赛跑的行程图.看图填空.(1)跑完全程小明用了________分.(2)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________分才能到达终点.(3)小明平均每分速度是________米,小敏平均每分速度是________米.(4)第________分两人相距100米.9.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________,还能表示________.10.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在图上看,起飞后第________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________秒两架飞机高度相差最大。

11.一个长方体水箱,长50cm,宽40cm,高70cm,水箱上部安装了一个进水管A,底部安装了一个放水管B,先开A管,过一段时间后接着打开B管,下边折线统计图表示水箱中水位的变化情况。

(1)________分钟后两关同时打开,这时水深________cm。

(2)A管每分钟进水________cm3,B管每分钟放水________cm3。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

(每空 2 分,共 10 分)李老师驱车外出兜风,半途中突然有一只猫冲到车前,他用力刹车才没撞到它,李老师受惊后决定开车回家,如图所示的折线图是李老师行车的速度记录。

1.李老师行车期间的最高速度是()千米 / 时。

保持这个速度行驶了()分钟。

2.李老师( )为躲避猫而踩刹车(填时间) 。

李老师回家行驶了( )分钟。

3.李老师在 9:08 到 9:11 共行驶了( )千米。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下面的信息中,选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的是( )。

A.制作表示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高度的统计图B.制作表示南京、苏州、无锡、镇江空气质量达到“优”的天数情况的统计图C.制作表示南京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图 D.制作表示世界杯各球队的进球数量的统计图2.【新情境】“司马光砸缸”是大家熟知的故事。

大意是水缸里原有一部分水(未满) ,玩耍的孩童落入水缸中,水已没过孩童头顶。

同伴们大声呼叫,毫无办法。

此时,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一块大石头砸破水缸,水流出后,孩童得救。

司马光机智勇敢的举动,受到大家的夸奖。

下面图()比较符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情节。

3.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市规定:居民生活用水量每月在 15 吨以内(含 15 吨) 时,每吨收费 2.8 元,超过 15 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收费 3.4 元。

下图能表示每月的水费与用水量之间的关系的是( )。

4.星期天,龙龙和爸爸去登山,如图是他们两人登山比赛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15 分钟时,龙龙和爸爸的登山高度是一样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

折线统计图一、单选题1.你看到的心电图是()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D. 以上都对2.要统计莆田市今年7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D. 无法确定3.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校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阅书籍,0.5小时后继续前进,乘车1小时后,来到离校8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

你认为能正确描述这个事情经过的关系图是( )。

A. B.C. D.4.绘制条形统计图与析线统计图的方法()。

A. 完全相同B. 不相同C. 基本相同二、判断题5.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完全一样。

()6.: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7.从折线统计图上看不出具体的数值()8.比较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近十年教育支出的变化,应选复式折线统计图。

()三、填空题9.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________。

10.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是先在格子图中________,然后把点用________顺次连接起来。

四、解答题11.下面是某校一至六年级男、女生近视人数统计表。

年级一二三四五六男生/人 2 5 6 8 11 12女生/人 4 5 9 10 12 18(1)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该校________年级女生近视的人数最多。

(3)该校一至六年级近视人数呈现________的趋势。

12.下面是自然小组记录了2019年5月1日至5月15日某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后制作的统计表。

(1)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

(2)这15天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3)这15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五、应用题13.如图,是我市在4月20日一天中天气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1)何时气温最低?(2)最低气温是多少度?(3)当天最高气温是多少度?(4)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心电图的形式及体现的内容,知其是折线统计图。

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重难点检测卷(试题)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含答案)

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重难点检测卷(试题)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含答案)

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重难点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一、单选题1.要表示甲、乙两个城市2022年上半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A.条形B.折线C.复式条形D.复式折线2.画统计图时,要根据信息的特点来画。

在下面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的是()。

A.六年级女同学的身高B.飞飞0至10岁的体重C.大豆的营养成分D.欢欢4门功课的成绩3.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A.表示数量的多少B.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C.既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4.下图是某商场四个季度空调和彩电销售情况的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年中彩电的销售量变化不大,但空调的销售量则起伏很大。

导致这样结果的出现有许多原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第一、四季度,商场故意少卖空调。

B.第一、四季度,顾客们没钱了。

C.第一、四季度,商场空调促销力度不够。

D.第一、四季度,天气较凉市场需求偏低。

5.如图是某商场2022年各月份的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1~4月份的利润一直在减少B.4~12月份的利润一直在增加C.4月份的利润最少,是20万元D.10月份的利润最高,是50万元6.如下图,下面信息中最有可能表示的是()A.小宇运动后6分钟内的心跳次数变化情况。

B.小舟半年来的身高变化情况。

C.某水果店杨梅6月16日到6月21日的销量交化情况。

D.温州市1到6月的平均气温变化。

二、判断题7.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两组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和变化趋势。

()8.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9.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用图例区别事物的。

()10.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11.画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图与各数量间的对应关系,填写数据要正确清楚。

()三、填空题12.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13.下面的信息,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折线统计图)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折线统计图)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3套《含过关检测卷1套、教材过关卷1套、达标测试卷1套》)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一、填空。

(将A或B填入下面的括号中)(每题1分,共5分)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1.( )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2.( )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工厂需要统计各车间产量的多少,应选用( )。

4.小明为了观察自己的学习状况,决定将每次测验的成绩绘制成统计图,他应选用( )。

5.统计一年里12个月的气温变化情况,选用( )。

二、计算。

(1题6分,2题12分,共18分)1.直接写得数。

1.4×0.7=3-0.99=7.4-4= 1.8÷0.3=0.25÷0.5= 5.6+4.4=2.解方程。

x-1.2=7.4 3x+1.6=6.15×0.6+4x=7.8 3x÷2=15.6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2题每题8分,3题12分,4题19分,其余每题15分,共77分)1.下面是小明某天从家出发到山区的行车情况统计图。

小明某天外出行车情况统计图(1)小明共行驶了( )千米。

(2)小明出发后,经过( )小时到达了目的地,途中休息了( )小时。

(3)不算休息,小明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2.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A市降水量最高的月份与最低的月份相差( )毫米。

(2)B市降水量最高的月份与最低的月份相差( )毫米。

(3)( )月A、B两市的降水量最接近;( )月A、B两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A、B两市2016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3.根据小明和小强400米跑比赛情况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填空。

小明和小强400米跑比赛情况统计图(1)跑完400米,小明用了( )秒,小强用了( )秒。

(2)第30秒时,小明跑了( )米,小强跑了( )米。

(3)前200米,( )跑得快些,后100米,( )跑得快些。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卷(A卷)-[附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卷(A卷)-[附答案]

…………外………○………______班级:______……内…………○……………线…………○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卷(A 卷) 一、选择题 1.关于选用统计图,下面说法合适的是( ) A .“二孩”政策后,为统计本区每个月新生儿出生变化情况,选用条形统计图. B .要统计一袋牛奶里的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情况,选用扇形统计图. C .要了解超市每月销售额和利润额数据,选用折线统计图. D .以上都合适.2.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 )比较合适.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统计表D .以上三种都可以 3.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十年间某校毕业人数的情况。

则这十个数据应该( )。

A .按年顺序排列 B .按数据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列 C .按数据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列 D .随意排列 4.下面( )可以表示先骑自行车、后乘公共汽车的情景。

A . B . C . 5.要反映李刚的身高变化情况应选择( )。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统计表 6.小明的爸爸要统计他每次数学测试成绩,看看他是否进步,应选择( )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二、填空题 7.要表示某地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应选用________统计图。

8.记录某一位同学身高的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9.下面是2015年春节期间龙潭湖庙会和厂葡庙会游览的统计图。

2015年2月9日-15日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订…………○…………线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 (1)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在( )日到达峰值,相差( )万人。

(2)( )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3)( )日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最接近,相差( )万人。

10.下面是甲、乙两车行程统计图,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1)( )车先到站,比( )车早到了( )分钟。

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含答案)

新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一、单选题1.表达一组数量的增减情况我们用下面哪种统计图()。

A. 条形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2.以下几种情况,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统计的是()。

A. 某公司销售业绩增减变化情况 B. 六年级各班人数C. 各类图书本数D. 各类支出占家庭支出的百分比3.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是()A. 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B. 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不容易看懂。

C. 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4.要反映一~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好选择( )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二、判断题5.想表示两名同学5年中的身高变化情况,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较好.6.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晰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7.下图是勤奋中学校办工厂去年工业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厂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12万元.三、填空题8.下图中的曲线表示一辆自行车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骑车者九点离开家,十五点回家.根据这个曲线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________时间?离家________远?(2)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________?休息________时间?(3)第一次休息时,离家________远?(4)11∶00到12∶00他骑了________千米?(5)他在9∶00~10∶00和10∶00~10∶30的平均速度各是________?(6)他在何时至何时停止前进并休息用午餐________?9.王越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统计图。

①王越家旅行共行了________千米。

②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________小时,途中休息了________小时。

10.单式折线统计图用来表示________种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________种数据。

(完整版)苏教版五下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完整版)苏教版五下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小明为了观察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否进步,决定将每次测验的得分绘制成统计图,他应选用( )统计图。

(2)学校要统计每个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应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3)我们要绘制一幅5个城市某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要绘制一幅本地一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

(4)在同一幅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斜表示数量( ),折线下滑表示数量( ),折线越陡表示数量变化越( ),折线越平缓表示数量变化越( )。

(5)在一幅统计图的纵轴中,用5厘米表示400万元产值,那么240万元产值应用( )厘米来表示,8厘米表示( )万元产值。

6.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7.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1)整理数据。

(2)画出纵轴和(),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

(3)根据()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顺次连接起来。

(4)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并标出图例。

8.下面左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甲车的速度是()千米/小时。

(2)甲、乙两车的时速之差是()千米/小时。

(3)半小时两车的相差()千米。

9.右图是深圳市金威啤酒厂1999~2002年啤酒产量情况统计图。

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二.反复比较,谨慎选择。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

A.表示数量的多少B.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C.既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2)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彤彤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C.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3)条形统计图通过( )来表示统计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通过( )来表示统计量的变化。

A.折线的长短B.直条的粗细C.直条的长短D.折线的升降(4)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十年间某校毕业人数的情况,则这十个数据应该(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小明为了观察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否进步,决定将每次测验的得分绘制成统计图,他
应选用()统计图。

(2)学校要统计每个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应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3)我们要绘制一幅5个城市某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要绘制一幅本地一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

(4)在同一幅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斜表示数量(),折线下滑表示数量(),
折线越陡表示数量变化越(),折线越平缓表示数量变化越()。

(5)在一幅统计图的纵轴中,用5厘米表示400万元产值,那么240万元产值应用()厘米来表示,8厘米表示()万元产值。

6.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7.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
(1)整理数据。

(2)画出纵轴和(),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

(3)根据()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顺次连接起来。

(4)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并标出图例。

8.下面左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阅读后回
答下列问题。

(1)甲车的速度是()千米/小时。

(2)甲、乙两车的时速之差是()千米/
小时。

(3)半小时两车的相差()千米。

9.右图是深圳市金威啤酒厂1999~2002年啤酒产量
情况统计图。

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二)反复比较,谨慎选择。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A.表示数量的多少
B.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C.既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2)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A.彤彤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
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
C.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
(3)条形统计图通过()来表示统计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通过()来表示统计量的变化。

A.折线的长短
B.直条的粗细
C.直条的长短
D.折线的升降
(4)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十年间某校毕业人数的情况,则这十个数据应该()。

A.按年顺序排列
B.按数据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列
C.按数据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列
D.随意排列
度假方式
人数
走亲访友在家休息旅游其他
性别
男生 5 6 8 5
女生 6 5 6 4
选用()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一、已知某县农民2002年------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的情况如下。

蔬菜种植:
2002年每人年平均收入1680元;
2003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25元;
2004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1250元;
2005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220元;
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300元。

畜牧养殖:
2002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00元;
2003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450元;
2004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300元;
2005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650元;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3000元。

根据上面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成折线统计图。

(自己设计标题和图例)
二、已知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07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07年各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年月制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城市
北方甲市-18 -15 0 10 24 28 30 30 25 12 5 -10 南方乙市 5 16 20 25 30 35 38 38 35 30 20 15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2、根据上面的统计
(1)这两个月城市的月平均最高和
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
(2)两个城市哪个月的温差最大?
差是多少摄氏度?
(3)两个城市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摄氏度?
三、北京路小学五年级4班共有50名学生。

这个班2002~2007年拥有电话和电脑的家庭户数如下表。

年份
项目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电 话 29 35 46 50 50 50 电 脑
11
15
18
24
38
45
1、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表。

单位:台 年 月
2、拥有电话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
3、拥有电脑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
4、从统计数据中,你还想到了什么?
四、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商场去年电视、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
年 月
1、全年销售电视机( )台,空调( )台。

2、平均每个季度销售电视机( )台,空 调( )台。

3、( )季度销售电视最多( ),季度销售空调最少。

4、如果你是商厦经理,根据电视机、空调的销售情况,将如何安排货源?
五、下面是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季度 台数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电 视 机 800 500 300 600 空 调
450
400
850
150
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2010年~2016年) 年月
(
(1)第( )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最增长得快。

(2)( )年上缴利润的数量增长得最快。

(3)( )年两个门市上缴利润的数量最接近。

(4)从图中还可获得其他信息吗?请写出两条来:
六、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1)表示A市、B市降水量的分别是哪一条折线?
(2)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3)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