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链的处理(参考)
智能变电站典型异常介绍及处理——GOOSE链路中断

智能变电站典型异常介绍及处理——GOOSE链路中断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繁荣,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智能电网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普遍的关注。
本文主要对智能变电站中典型异常----GOOSE断链进行介绍分析和提出有效处理方法,旨在给同类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学习提高。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典型异常;介绍;处理方法一、异常介绍装置在一定时间内(通常20S)未收到订阅的GOOSE报文,会报GOOSE链路通讯中断。
通过GOOSE协议通信的装置之间定时发送GOOSE报文用以检测通信链路状态,装置在接受报文的允许生存时间的2倍时间内没有收到下一帧GOOSE 报文时判断为中断。
允许生存时间作为GOOSE报文的一个可配置参量发送,通常配置为10S,在装置配置完成后是不变的,因此,通常20S没有接收到所需的GOOSE报文则判断为此链路中断。
GOOSE链路中断时,装置面板上链路异常灯点亮,装置液晶面板显示XXGOOSE链路中断,后台监控显示XXGOOSE链路中断。
对于完全独立双重化配置的设备,GOOSE链路中断最严重的将导致一套保护拒动,但不影响另一套保护正常快速的切除故障;对于单套配置的设备,特别是单套智能终端报出的GOOSE链路中断,可能导致元件主保护拒动。
二、原因分析GOOSE链路异常有三个关键概念:(1)GOOSE链路中断告警是由GOOSE接收方装置判断出来并告警的,而此装置的GOOSE发送有可能是正常;(2)装置的GOOSE链路是指逻辑链路,并不是实际的物理链路,一个物理链路中可能存在多个逻辑链路,因此一个物理链路中断可能导致同时出现多个GOOSE链路告警信号;(3)装置根据业务不同可能存在多个GOOSE链路,站内监控后台具有每个GOOSE链路的独立信号,可明确到每一个GOOSE链路;而监控中心GOOSE链路中断信号则是装置全部GOOSE链路中断信号的合成信号,只能明确到装置。
GOOSE链路中断主要由物理链路异常和逻辑链路异常两方面原因引起。
LTEFDD常见告警处理指导

LTE-FDD常见告警处理指导1.1 SCTP偶联断1.1.1 告警原因1.本端或对端偶联参数配置错误;2.传输链路故障。
1.1.2 处理措施1.在告警管理系统中,检查告警详细信息中的附加文本字段,查看SCTP偶联号;2.在动态管理系统中,运行“查询SCTP”命令,根据SCTP偶联号查询对应偶联的运行状态,确认SCTP偶联已断;3.在配置管理系统中,检查SCTP偶联参数配置,确保SCTP偶联的远端地址、远端端口号与对端的本端地址、本端端口号一致;4.在诊断测试系统中,进入[IP通道测试]界面,然后在『目的IP』中输入对端IP地址(即eNodeB的远端地址),进行ping测试,判断本端(eNodeB)到对端(MME/SGW/邻接eNodeB)的传输地址是否可达;5.在配置管理系统中,排查基站至对端的静态路由是否配置正确,包括:目的IP地址、下一跳IP地址等;6.在配置管理系统中,排查SCTP链路所在的IP层参数是否配置正确,包括:VLAN ID、IP地址、网关IP等参数;7.如果上述配置数据不正确,修改参数,同步配置数据到基站。
检查告警是否清除,如果告警仍未消除,联系传输人员排查传输链路问题;1.2 S1断链告警1.2.1 告警原因1.SCTP偶联断。
2.S1AP建立失败(协商失败或基站无小区)。
1.2.2 处理措施1.检查告警详细信息中的附加文本字段,是否SCTP偶联断,如果是,参照“SCTP偶联断”告警的处理措施进行排查;2.检查告警详细信息中的附加文本字段,是否S1AP建立失败。
如果是,在配置管理系统中检查基站是否配置小区,S1配置参数是否有效;(1)检查MCC、MNC是否配置正确,必须按照运营商提供的数据规划来配置MCC、MNC,由于EPC可能同时和不同E-UTRAN系统对接,因此eNodeB侧配置的MCC、MNC必须在EPC侧也配置了,否则会导致S1AP层信令交互失败、S1断链(此时SCTP链路是通的);(2)检查TAC是否配置正确;并与核心网侧人员确认EPC是否已相应配置了基站的TAC参数。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GOOSE断链定位及处理方法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GOOSE断链定位及处理方法汤雪鹏;高强;张骏;王伟【摘要】针对智能变电站中智能终端经常出现的GOOSE断链现象,提出基于模拟液晶的准确定位的消缺方法,在准确定位后,通过光功率计进行分段查找,直至发现断链光纤或者光口,然后消除缺陷,大大节约GOOSE断链的消缺时间,为处理智能变电站中同类GOOSE断链缺陷提供借鉴.【期刊名称】《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23)003【总页数】5页(P104-108)【关键词】GOOSE断链;智能变电站;模拟液晶;光纤衰耗【作者】汤雪鹏;高强;张骏;王伟【作者单位】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安徽合肥 230022;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安徽合肥230022;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安徽合肥 230022;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0320 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变电站建设规模与日俱增,伴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日臻成熟,智能变电站建设已经成为了变电站建设的主要方向,智能变电站以IEC61850通讯规约为基础,将变电站一、二次系统设备按功能分为“三层两网”[1],即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和过程层网络、站控层网络。
如图1所示,过程层设备包括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间隔层和过程层之间的通讯采用GOOSE网络和SV网络分别用于传输开关量和模拟量信号,间隔层和站控层之间通过MMS网传输数据。
智能变电站用光缆代替了传统变电站中的电缆,将变电站中的采样、跳闸和信号传输等二次回路虚拟化、网络化,这就给智能变电站的消缺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传统变电站中的电缆松动、绝缘不良等缺陷被光缆、光口等功率衰耗过大导致GOOSE或者SV断链缺陷替代,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智能变电站中最典型、常见的智能终端GOOSE断链缺陷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缺陷的处理方法和流程。
国家开放大学《有机化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有机化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新戊烷生成的一氯代产物有多种。
(×)2.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简称烃。
(√)3.同分异构体是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的一系列化合物。
(×)4.直链烷烃的熔点一般随分子量(碳数)的增大而升高。
(√)5.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烷烃密度均小于1,比水轻。
(√)6.(CH3CH2)2CHCH3的正确命名是2-乙基丁烷。
(×)7.碳-碳双键不是烯烃的官能团。
(×)8.烯烃只能由醇脱水制得。
(×)9.烯烃的通式是CnH2n+2。
(×)10.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加成均符合马氏规则。
(×)11.某烷烃分子C6H14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A.4B.5C.6D.712.某烷烃CH3CH2CH(CH3)CH2CH3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A.3-甲基戊烷B.2-乙基丁烷C.1-甲基-1-乙基丙烷D.1,1-二乙基乙烷13.以下不同于其它化合物的是()。
A.C3H8B.C5H12C.C6H14D.C4H1214.C3H8常温下的状态是()。
A.液体B.固体C.气体D.不确定15.炔烃分子中,碳碳三键上的碳原子采取()杂化方式。
A.sp;B.sp2;C.sp3;D.dsp216.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C2H6B.C2H4C.C3H6D.C4H817.烯烃的官能团是()。
A.醇羟基B.醛基C.双键D.没有官能团18.烯烃的催化加氢反应常用的催化剂是()。
A.Pt、FeB.Pt、NiC.Ni、FeD.不用催化剂就可以反应19.下列()化学方法常用来在石油工业中将烯烃从烷烃中分离出来。
A.烯烃与卤素加成B.烯烃与卤化氢加成C.烯烃与硫酸加成D.烯烃催化加氢20.将下列烷烃中沸点最高的是(),沸点最低的是()。
A.3-甲基庚烷;B.2,2,3,3-四甲基丁烷;C.正辛烷;D.2,3-二甲基己烷;21.烷烃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和活剥金属均不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σ键也会发生断链,可以进行()反应。
2023年煤矿井下电钳工考试题第39套

1、(判断题)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参考答案:正确2、(判断题)瓦斯比空气轻,易积聚在巷道顶部。
参考答案:正确3、(判断题)机电胴室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参考答案:正确4、(判断题)特殊情况下,煤矿井下可进行裸露爆破,但必须有专门措施。
参考答案:错误5、(判断题)所有煤矿企业必须有矿山救护队为其服务。
矿山救护队员是井下一线特种作业人员。
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都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其他矿井不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参考答案:错误7、(判断题)胴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间应留出O.8m以上的通道。
参考答案:错误8、(判断题)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直接采用远距离爆破或震动爆破揭穿煤层。
9、(判断题)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技术要求。
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参考答案:正确10、(判断题)当熔断器作为电力干线保护时,熔体的选择按照公式IR=KSX(2ΣIeD1.8-2.5式X)』+IQe进行计算。
参考答案:错误11、(判断题)2004年12月18日,蹬钩工龙某在井下1203工作面作业时,擅自开动绞车,使下放的两节重车撞到停在空车道上的车斗,将掘进区爆破工庄某挤死,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罪。
参考答案:正确12、(判断题)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的测定,每季进行1次,并有测定数据记录。
参考答案:正确13、(判断题)矿产资源的开采,不论开采规模的大小,在安全和物质保证上都必须立足于保护矿山职工的人身安全。
参考答案:正确14、(判断题)防爆电气设备隔爆接合面上伤痕深度不超过0.5mm,投影长度不超过接合面长度的50%,修补后仍可以使用。
参考答案:正确15、(判断题)井下主要胴室和工作场所应备有灭火器材丁16、(判断题)煤层顶板暴露的面积越大,煤层顶板压力越小。
断链的处理(参考)

断链得处理一、先把断链搞清楚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就是断链,什么就是长链,什么又就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
断链得产生先来瞧瞧断链就是怎么产生得。
断链,指得就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得桩号不连续得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得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得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得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得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得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得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得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得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
得,专家得意见,若拿不出充足得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
于就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得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得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得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就是,测量过得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得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就是又产生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就是不正常滴。
有人说了,既然断链就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得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得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SCTP偶联断告警处理总结

故障处理经验案例---SCTP偶联断告警处理总结使用建议:在阅读本文档的同时参阅如下资料:故障现象描述LTE基站上报"SCTP偶联断"告警,在告警详细信息中的附加文本会提示具体偶联号。
可能伴随的相关告警有:网元断链告警、基站退出服务(基站上报)、TD NodeB退服告警(RNC上报)、S1断链告警、X2断链告警。
故障分析排查思路一、确定具体SCTP偶联号及类型。
在告警详细信息的“附加文本”指示具体偶联号。
目前LTE基站存在3类偶联:TDS基站与RNC的SCTP偶联、LTE基站与EPC的SCTP偶联、LTE基站与LTE基站之间的SCTP偶联。
二、在基站端、OMC服务器、核心网侧做ping检测。
LTE使用IP分组传输技术,出现传输类故障时可以通过ping方法定位故障节点。
下图是LTE 双模基站IP传输逻辑图。
LTE双模基站IP传输逻辑图双模基站配置有3个IP,分别是基站维护IP、基站LTE业务IP、基站TDS业务IP。
可在配置表中的“SCTP参数配置”中确定哪两个IP分别用于TDS业务和LTE业务,在“OMC通道”配置项中确定哪个IP用于基站维护。
三、检查对应SCTP偶联本端(基站侧)、PTN传输、SCTP偶联对端(EPC/RNC/基站)配置是否正确。
图(1)SCTP参数配置图图(2)OMC通道配置图故障排查方法1)ping包检测故障节点EDMS ping包检测界面见下图所示。
图(3) Ping包检测界面“Ping基站网关”右侧下拉列表中的地址都需要保证能ping通,不通的话说明对应传输链路故障。
双模基站有3个网关,分别是TDS网关、LTE网关、维护网关。
LTE单模基站没有TDS网关。
对于特定基站,ping基站网关时实际ping 的就是图(4)中"172.39.1.1"、“100.64.36.129”、“100.92.36.129”这三个地址。
“Ping OMC服务器”功能可以检测基站到网管服务器之间链路状态。
煤矿刮板运输机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故障维修煤矿刮板运输机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孟繁明(阜矿集团机械制造公司一车间主任,辽宁 阜新 123000)摘 要:刮板运输机作为综采工作面极为重要的运输设备,是煤矿生产中重要的一环。
由于在工作过程中刮板链和货载会与溜槽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并且井下作业环境恶劣、连续长时间工作,加上有时作业不符合要求、维修保养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在运转过程中经常发生电机发烫、减速机漏油、花键轴滚键、刮板链条跑偏等故障,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降低开采效率、甚至给安全生产带来诸多难题,因此必须要认真分析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煤矿刮板运输机;常见故障;产生原因;解决方法煤矿刮板运输机是一种由刮板链牵引,主要由电机、减速箱、链轮组件、溜槽及紧链器等部位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刮板固定在链条上组成牵引构件,当电机启动后,机头部链轮旋转,使刮板带动煤炭沿着溜槽向前推动,到机头部进行卸载,刮板链在溜槽内通过链轮传动做连续循环动作,实现煤炭的运输。
1 常见故障:1.1电机异响、发烫及无法启动。
这类故障一般都是由于长时间超负荷运行引起的,引起电机故障原因的有很多,但都能很直观的通过温度和声音变化而表现出来。
1.2 减速机漏油、断齿和轴承位磨损。
此类故障一般在安装初期出现问题的几率较小,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才会表现出来,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维修费用会成倍增加甚至造成减速机报废,因此需要设备操作者和维修人员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1.3刮板链跳链、飘链及断链。
这类故障是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主要由于设备安装不当、运行过程中有异物进入或是由于运行部件磨损而产生。
1.4液力耦合器发热、漏液。
液力耦合器具有过载保护的作用,当工作液升高至额定值时,易熔合金塞融化。
1.5刮板、溜槽磨损。
主要表现形式为刮板“斧头”、底板和侧板的磨损。
产生这类故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制造厂家所用材料和生产工艺方面存在缺陷,刮板和板材的耐磨性低而导致的。
并且因为井下条件所限,此类故障不适合井下处理,只能升井维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链的处理一、先把断链搞清楚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
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
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
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我们都知道,桩号是确定道路中线点的位置的表示,在路线平面参数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一个桩号可以唯一地表示路线中线上的一个点的位置。
路线的桩号,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整20米的桩号,一种是曲线要素桩(ZH/HY/QZ/YH/HZ),道路勘测,就是放样出这些桩号的实际位置,再测量高程、横断面数据,可以说,每一个桩号及其相关的数据,无不渗透着勘测人员的心血。
再回过头看看前面那位,提出把断链之后的桩号重新推算,就意味着重新推算出的整20米桩和曲线要素桩,都要重新拉队伍到现场重新测过,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
2.断链点的位置与标记先理解一下断链点这个名词,断链点就是新老桩号不连续的那个点。
一般来说,断链点之前的是改线后的新桩号(当然改线路段之前的桩号还是老桩号,原测量数据可继续利用),断链点之后的桩号则是老桩号(可利用原测量数据,直到又碰到另一段改线)。
断链点设在什么位置合适呢,这个我们施工人员不搞勘测可以不需要知道,但理解一下也不是坏事。
从前面讲断链的产生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与此相关的结论:改线后,老桩号利用得越多越好。
因此,从我多年来勘测的经验来讲,断链点的设置位置一般有如下特点:(1)最好设在改线与老线正好相接的位置上;(2)绝对在直线上,有些就在HZ(YZ)点上,有设在曲线上的你找我(先声明,HZ/YZ点后面紧接着另一个曲线的不算啊)。
断链的标记,一般在平面图、直曲表、纵断面图等图表中均有表示,看几幅截图:这是纵断面图上的:还有直曲表上这样表示的:断链点不管在哪里标记,始终要搞清楚断链的表示方法,均按类似这样的格式:K50+622.760 = K50+621.166。
很显然,这是一个等式,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等式显然不成立,不等于还差不多。
但是,这不是数学等式,它表示的是新老桩号的交汇点(即断链点)。
只要看懂了这个等式,就不管再标记什么长链、短链,长多少、短多少,不管在平面图、纵断面图上是否再有标记,一切都不重要了,换句话讲,你理解了这个等式,其它的你就可以自行确定了。
等式前面的桩号(搞设计的同志千万不要搞错了,前后是有区别的,等式的交换律在这里绝对不能起作用)表示的是改线段的结束桩号,等式后面的桩号是与之相接的老路线桩号。
换个角度理解,路线桩号推算到这里(等式前面的桩号),突然不连续了,突然以另一个桩号出现(等式后面的桩号),而这两个不相等的桩号,实地表示的则是同一个位置的点位(计算出来的坐标应该相等)。
3.长链与短链长链和短链是断链的两种类型,很多同志经常犯迷糊,碰到了要韵半天的神。
再来看断链等式,说是等式,其实两边的桩号绝对不会相等(相等就不是断链了),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前面桩号大于后面桩号,另一种是前面桩号小于后面桩号。
先看第一种,前面桩号大于后面桩号,比如:K112+943.305 =K112+900.001,我们会发现:桩号有重复,比如前面我们桩号推算到了K112+943.305,又突然从K112+900.001开始,那么断链点之后从K112+900.001~ K112+943.305这一段桩号就和与断链点之前有重复的桩号。
这种情况,就称为长链,长多少呢,就是两桩号之差,43.304米,因此必然标记长链43.304米。
再看第二种,前面桩号小于后面桩号,比如:K115+309.227 =K115+320.001,我们会发现:桩号有空白,前面我们桩号推算到了K115+309.227,又突然从K115+320.001开始,那么从K115+309.227~ K115+320.001这一段桩号就不会出现。
这种情况,就称为短链,短的距离,同样是两桩号之差,10.774米,因此必然标记短链10.774米。
记住了!实际应用中要特别注意长链,因为有桩号重叠,比如K112+943.305 = K112+900.001,会出现两个K112+920、两个K112+940重复的桩号,就一定要搞清楚了哪个是断链点之前的,哪个是断链点之后的。
而短链,因为桩号是间断的,中间会缺失部分桩号,不会出现重复桩号,实际应用中倒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只要别以为丢了桩到处找桩就行了。
二、交点定位与交点计算范围前面说明过每一条数据的格式:每个方框就是一个数据,共11个方框,其中第一个方框是交点定位的判别依据,的,是交点的主要数据,其中前面八个数据意义非常明确,这里就不啰嗦了,而最后两个数据,一个是交点的计算起点桩号,一个是交点的计算终点桩号,这两这里,重点讲述交点定位临界点和交点计算范围,因为这对于后面断链的处理、卵形曲线的处理、单一直线的处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交点定位临界点与交点定位桩号范围一般情况下(注意我说的是一般情况,没有断链、卵形曲线等特殊情况),交点定位临界点定义为下一交点的ZH点(或路段计算终点),当程序判定输入的桩号小于等于临界点时,就定位在了本交点上。
由于数据库程序每一条数据是将交点从小到大依次编写的,程序将顺序地从第一个临界点开始判别,因此实质上程序是判别当输入桩号大于前一临界桩号、小于等于本临界桩号时(这个范围称为交点定位桩号范围),才定位在本交点上。
因此,交点定位桩号范围一般是从本交点的ZH点到下一交点的ZH2.交点计算范围所谓交点计算范围,是指利用当前的交点数据,可有效地计算出中桩坐标的桩号范围。
可以容易地得知,一般情况下,交点计算范围包括本交点的平曲线,以及本平曲线之前和之后的直线段(如果有的话)。
我们可以看出,根据交点计算范围的定义,相邻两交点曲线间若存在直线段,则该直线段则成为相邻两交点的重复计算范围,即既可在前一交点内计算,也可在后一交点内计算,并且均可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定义了交点计算范围,当输入的桩号超过此范围时,程序会提示“KP OUT”,表示桩号超出范围,提示使用者注意。
因此,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和设定交点计算范围,以免到了现场计算出错还不知道,切记切记。
三、断链的处理现在终于回到了正题,讲述ROAD-2程序进行断链的处理与计算,这实在没有办法,因为没有前面的铺垫,就没法讲断链的处理。
1.有断链时的交点定位与交点计算范围当存在断链时(这是特殊情况,不再是一般情况),交点定位临界桩号就有了一点小小变化。
断链之前的那个交点的定位临界点就不应选择下一交点的ZH点,而应选择断链点的桩号。
什么,断链点有两个桩号?废话,当然用等号前面的那个桩号了!而交点的计算范围,则不再遵循从上一交点的HZ点开始,至下一交点的ZH点结束的规定,而改为:(1)对于断链点之前的交点,交点计算范围从上一交点的HZ点开始,至断链点结束(桩号为改线桩号,即等式之前的那个桩号);(2)对于断链点之后的交点,交点计算范围则从断链点开始(桩号为老桩号,即等式之后的那个桩号),至下一交点的ZH点结束。
如此,数据库子程序的编写就OK了,当然,这还只是断链处理过程中第一个注意事项,重要的还在后面的程序操作上。
2.工程实例(感谢校友曾令武提供工程实例)根据某高速公路的直曲表,在13公里范围内有一长链和一短链两个断链,非常典型,就用它了。
直曲表太大,只好拆成两半,不然字就看不清了,请各位见谅。
3.数据库文件ROAD-DATA2的编写编写数据之前,我们先仔细看一下,容易看出,第一个断链点K112+943.305 = K112+900.001在JD59和JD60之间的直线段内,而第二个断链点K125+309.227 = K125+320.001在JD65和JD66之间的直线段内。
因只研讨断链,我们只编写了这四个交点的数据(省略了中间六个交点的数据),编写时为操作方便采用了简化坐标和简化桩号。
数据库子程序中,红色字体均是断链相关的桩号,编写时一定要结合前面的讲述编写准确。
计算时,记得要把ROAD-2程序第二行调用的数据库子程序名称改为“ROAD-DATA2”。
4.验证与应用示例首先看第一个断链点K112+943.305 = K112+900.001,既然这两个桩号表示的是同一个点,那么计算出来的平面坐标应该相等,我们用计算器算一下看,先算等式左边的桩号K112+943.305,它应该在JD59的计算范围内。
退出程序,再次执行,计算等式右边的桩号K112+900.001,它应该在JD60的计算范围内。
由以上验证计算可看出,断链点K112+943.305 和 K112+900.001两个桩号的坐标计算结果相同,均为X=17412.741,Y=54373.675。
大家有兴趣,也可按以上方法验证一下另一个断链点K125+309.227 =K125+320.001的坐标,强化一下操作。
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断链点之前的桩号和断链点之后的桩号的交点定位,比如这个断链点K112+943.305 =K112+900.001,就会出现两个K112+920和两个K112+940,就一定要搞清楚哪个是断链点之前的,哪个是断链点之后的,头脑一定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