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的赏析

合集下载

景物描写加赏析

景物描写加赏析

景物描写加赏析
在写景时,要善于选择富有特点的景物来写。

一般来说,大自然中的景物都有不同的特点。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塞下曲六首》)这一句中,“孤”、“直”、“圆”三个词,都是对大漠景色的形象描绘。

再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王维《过香积寺》),这一句中,“合”、“郭”两个词描绘了一
幅清新自然的图画。

而这些特点和描绘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这样写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写景作文时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

1.注意景物与人的情感的联系
如上面这篇范文中所描写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运用了这种手法。

在写作时,如果能有意识地将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起来,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这篇范文就会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2.注意写景要有层次
写景作文时要有一定的顺序,在时间上也要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 1 —1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环境描写及赏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环境描写及赏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环境描写及赏析1、这大城市以及它这雄伟的力量沸腾的生活,那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及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然而最新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

他的心已经飞到他已经搞惯的工作上去了。

赏析:这些描写表明保尔急着在病愈后去参加劳动,去为恢复苏维埃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

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赏析:这些景物描写不仅点明了时令,而且象征着苏维埃春天的到来,希望的到来。

3、颤抖的空气充溢着那么浓馥的花香,星星,就像萤火虫,永远是那么幽微地在天空的深处闪耀着,而人声呵,又是传的那么遥远。

赏析:一个生机勃勃,热闹但有时又幽静的小镇。

体现了乌克兰乡村的平静,和保尔心情的快乐。

4、冬妮娅送走两个同学之后,独自倚在栅栏门上站了很久,遥望着那昏暗的通到镇上去的道路,那永不停息的风,带着春天湿土的霉味和潮湿的冷气向他吹来。

在远处小镇郊外许、多人家的窗户正闪着暗红的灯光。

赏析:描写了冬妮娅看到的环境,“昏暗的、霉味、冷风、暗红”等词渲染了一种阴暗的氛围,体现了冬妮娅的心情,对保尔的担心。

5、几百尊大炮在彼列科普路红起来,千百颗炮弹凄厉的划过长空散步的死亡大地似乎正在陷入无底的深渊,大地上泥土翻飞,黑烟遮住了太阳。

赏析:形象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战役的凄厉,恐怖的氛围。

6、在巨大的高炉前,帕维尔看到了自己曾经辛苦工作的那个地方,他感叹道:“这里有我的血和汗,有我的生命和灵魂。

这是我们创造的东西,我们心血的结晶,我们热情的追求。

”这句话表达了帕维尔对于工作和创造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于生命和灵魂的珍视和尊重。

7、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帕维尔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加拉基列夫。

他在朋友的临终病床前,流下了热泪,感叹道:“谁也不知道,谁也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生命要付出这么高的代价?”这句话表达了帕维尔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尊重,以及对于意外事故的无奈和不解。

8、帕维尔和尼古拉的友情:在小说中,帕维尔和尼古拉是两个十分要好的朋友,他们一起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彼此支持和帮助。

描写景物的优美句子赏析

描写景物的优美句子赏析

描写景物的优美句⼦赏析1. 摘抄写景的优美句⼦,进⾏赏析,并写出可以⽤在什么样的⽂章中⼜到草黄时节。

遍野的绿⾊斑驳着消失,只有那⼲枯的浅黄渐次布满了⼈的视线,是⽣命终结时最柔韧的余唱。

喜欢看落叶掉到枯草上的情景,红的叶⽚,黄的草茎,很鲜明的美丽,看着它们,会想起⼣阳⼀轮西下,缓缓下坠时那种有些凄凉的辉煌,会想起⽯阶上风烛残年的⽩发⽼⼈携⼿⽽⾏,从容安然的那⼀抹温馨,那⼀些些的感动。

寒冬的第⼀场风雪后,它们会在地⾯消失,重新回到⼤地母亲的怀抱⾥安息。

等待,漫长的等待之后,第⼀声春风轻柔的呼唤,就会将它们的⼦孙全部叫醒。

喜欢看草绿江南岸的亮丽,萧索的冬季在它们的浅笑声中逃遁,是怎样柔嫩的⼀茎茎新绿哦,在⽯缝⾥,泥⼟上,勇敢地挺直它们的细腰,在乍暖还寒的冷风凄⾬⾥,⼀⼨⼨地成长,⼀点点把堤坡,⼤地湮染,蓝天轻风下编织出让⼈振奋的春⾐。

萋萋芳草,踏之何忍,⽤⼿去轻轻地触摸吧,仿佛婴⼉⽪肤般细腻,⼀丝丝在⼿掌⼼滑过,若⼲纤⼩的⽣命韵律从⼿传递到⼼,不由⼈不在⼼中感叹:如此细弱的植物竟然有这样顽强的⽣命,硬⽣⽣率先回应春风,引来了桃红柳绿,蜂飞蝶舞,春光明媚。

喜欢看盛夏⾥的草长莺飞,⼩草在炽热的阳光爱抚下,将⽣命⾥所有的美丽⼀起释放,⽆边⽆际的绿⾊原野,把各⾊怒放的花朵衬托得鲜艳欲滴,蓝天在视野⾥也变低了,似乎弯了腰屈尊来与⼩草亲近。

这个时间⾥的⼩草是最硕⼤最柔软的新床,诱惑着我们把⾃⼰的⾝躯⽆⽐舒坦地交给她们,没有了焦虑,没有了烦恼,在青草的簇拥下,做⼀个最轻松的美梦。

闭了双⽬,阳光下喧腾的青草芳⾹就包围了我们的嗅觉。

是怎么样温馨⽽⼜好闻的⼀种清⾹啊,没有各⾊花⾹的浓烈,没有名牌⾹⽔的清雅,就是稻⼦成熟时的那种⾹味,是⽜⽺奶⾥的那个⾹⽓,是⼤⾃然的原⾹,是⼤地的味道,是⾃家母亲怀抱的味道。

是啊,⼩草,你原就是⽜马⽺们的主要⾷物,通过它们,你变⾝为洁⽩的乳汁,鲜美的⾁⾷,温暖的⽑⽪,奔腾的⼒量,托起了⼀个个民族和国家。

描写景物的句子加赏析

描写景物的句子加赏析

描写景物的句子加赏析
1. 雪后的小径,一片寂静无声的美丽,紫色的植物在雪地中显
得格外妖娆。

这句话通过描写雪后小径的景象,表现出冬季的静谧美丽,紫色
的植物在白雪中更加醒目,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给人一种清新、
自然的感觉。

2. 宽阔的原野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群山环绕,使这里的山水
更加壮美。

这句话通过描写大草原的美景,让读者感受到空旷广阔的感觉。

文中选用“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生动的描写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美
丽而又平凡的一面。

3. 夜幕降临,满天繁星点缀着一轮明月,静谧的湖面上倒映着
浩瀚的星空。

这句话主要描绘了夜幕降临时的湖畔景象,通过“一轮明
月”“浩瀚的星空”等描写,表现出大自然的宏伟壮丽,而“静谧的
湖面”则贴切地表达了夜晚的宁静。

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这一幕的美
丽庄严。

4. 茂密的绿色植物环绕着花园的小径,微风拂过,香气四溢,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句话通过描绘花园的小径,展示了大自然的静谧美。

通过“微
风拂过,香气四溢”这一描写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夏日的美丽与清新,给人带来了愉悦的体验。

描写景物的好段赏析

描写景物的好段赏析

描写景物的好段赏析描写景物的好段赏析关于景色宜人是指形容景色优美,适合人们居住、生活、欣赏等。

也可以说美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描写景物的好段赏析,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1、哇,只见天地间下着细小而密集的雪花,并且越下越大,越下越密,好像无数的仙女向人间播撒花儿,传达着春天的祝福。

2、淡淡的月光,静静的泄在大地上,照亮了奔腾不息的流水,点燃了明天朝阳的火苗。

月光轻轻抚摸着大地上的一切事物,使万物生灵都进入了梦香。

放眼望去,月亮不再担心人们看见她脸上沧桑的皱纹。

放下了双手,放射出贮蓄已久的光亮,为夜行的人们照亮前进的路,为未来的天空除去最后一丝污渍,尽情展示她的魅力与辉煌。

3、眼前的景象颇似一幅中国画:溶溶的月色,悠悠的江水,卖粥的小艇,“长须”轻拂的古榕,寒光闪闪的古炮,耍拳弄棒的人们……啊,鹅潭的夜色真美,那是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的美。

4、闲听那雨打芭蕉的空灵;听那雨打芭蕉的古朴;听那雨打芭蕉的呢喃,细细品味,心魂俱静。

闲看那雨打芭蕉,如烟的雨,缠绕着芭蕉,满眼都是娇艳的绿,仿佛要像雨珠般滴下。

闲品那雨打芭蕉,泥土的清香伴着芭蕉青涩的芬芳,一股无法抗拒的能深入人心的古朴清香扑面而来,让我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令人魂牵梦萦。

5、抬头仰望,但见陡峭的崖壁,形态各异,千变万化,有的似城垣,有的似门阙,有的似人物造型,有的似动物形状,横看侧看,妙趣横生,观之,叹之,不由得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力,竟能塑造出如此奇妙的形貌来。

6、每次下过雨后,我都会去外面走一走,雨后的空气很新鲜,虽然是夏季,但是下过雨后天气依然像秋天一样,带着一丝凉意。

花坛周围都散发着泥土的香气。

周围的花草上面都乘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颗颗耀眼的钻石。

7、走进大海,看,那一望无际的天空和一朵朵的浪花,是多么美的风景啊!还有金黄色沙滩上的贝壳是多么美的图案啊!在大海边,海风会吹掉你的一切烦恼,让你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没有悲伤、痛苦,只有快乐。

写景的诗和赏析

写景的诗和赏析

写景的诗和赏析一、原文:《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衍生注释:“暝”: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是作者自比。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

情感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山水田园美景的喜爱。

从表现手法来看,诗中有非常精妙的描写。

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动静结合。

明月映照松林是静态美,清泉在山石上流淌是动态美,动静相得益彰。

还有整体意境的营造,通过“空山”“新雨”“明月”“清泉”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清幽空灵的山居秋景图。

诗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充满了哲理,在写景中蕴含着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

四、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他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多才多艺,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描写山水田园和边塞生活著称。

他笃志信佛,很多诗都带有禅意,画面感很强,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五、运用片段:例一:当我们去山里游玩,走在那寂静的山林里,傍晚时分夕阳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山间清泉潺潺作响,这时候你就可以说:“真有王维诗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感觉啊,这景色和他描绘的山居秋景一样迷人呢。

”例二:表哥在乡下的小院子住了一段时间,那里晚上特别安静。

我打趣他说:“你这样悠闲的状态,颇有王维的格调呢,就像他诗里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你在这乡下小院里乐不思蜀了呀。

”例三:有一次和朋友去爬山,爬到一处溪水干涸的地方,前面没路了,可大家并未失望。

我指着天边的云彩说:“这就跟王维所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样嘛,没路了停下来看看风景也是很好的呀。

”。

诗歌景物描写赏析技巧

诗歌景物描写赏析技巧

诗歌景物描写赏析技巧首先、其次、最后、总之范文:诗歌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具有表达情感、描绘景物的作用。

而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则是表现诗歌意境的关键。

如何描写景物,才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所想表达的情感,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诗歌景物描写的赏析技巧。

一、刻画形象在描写景物时,要尽可能地刻画出形象。

诗人需要用具体的事物来形象地表现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想表达的情感。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通过描绘折戟沉沙的场景,表现了杜甫内心的沉痛和失落。

而在描写自己磨洗认前朝时,刻画了杜甫坚持不屈的精神气质。

二、把握节奏诗歌是一种音乐性很强的文学形式,因此在描写景物时,要把握好节奏,使诗歌的旋律与景物描写相协调。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短小精悍,既描绘了青山环绕的景象,又表达了大江东去的气势。

读起来优美流畅,给人以美妙的感受。

三、运用修辞手法诗歌是一种富有感情和意象的文学形式,因此在描写景物时,要丰富诗歌的意象,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里的“一岁一枯荣”用寓意手法,将景物描写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表现出了白居易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四、注重细节诗人在描写景物时,要注重细节的描写。

因为细节可以表现出景物的特点,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景物的存在。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百战余魂去,千帆已过尽。

”这两句诗中,“余魂”、“千帆”都是细节,在描写出了登高远眺的壮美景象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悲壮。

总之,诗歌景物描写是诗歌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人们在描写景物时,需要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以刻画形象、把握节奏、运用修辞手法、注重细节等手段,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从而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

怎样赏析散文中的景物描写

怎样赏析散文中的景物描写

怎样赏析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在一般记叙文、各种散文文学作品中,经常会碰到景物描写,我们如何全面理解、准确分析其表达作用呢?赏析散文中的景物描写首先,我们应从思想内容上考虑。

可以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抒发感情。

景与情常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承的,正所谓“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这是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诗歌、散文中尤为常见。

比如《春夜喜雨》,诗人精微描摹润物的春雨悄悄降临的景,以抒发诗人闻到春天气息的喜悦之情。

类似的古典诗词是很多的。

《春》、《听潮》中对春天、大海的赞美之情也是借助景物描写进行的。

二、渲染气氛。

这一点在小说、戏剧中很常见。

《生命的意义》一文用“冷冷清清”、“阴森森”的景渲染了刚刚遭受白匪屠杀、严重破坏的肃杀气氛;用“苍翠的小树”、“挺拔的青松”、“如茵的嫩草”又渲染了战胜白匪后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气氛。

《孔乙己》一文结尾部分写晚秋的凉意,给孔乙己的末路更增添了一种悲凉阴冷的气氛。

三、衬托人物。

这一点还可细分为衬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人物性格特征等等。

也经常出现在小说、戏剧中,写人的记叙文中也有。

《七根火柴》的开头写的是艰苦、阴森、荒凉的景色,烘托了卢进勇苦恼、着急和盼火的内心活动。

《社戏》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表现了孩子们去看社戏的欢快而迫切的心情。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出游之前有一段轻快明丽的景色,烘托了菲利普一家人欢快的心情;而见到落魄的于勒后,景色变得阴郁浓重,这就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驿路梨花》一文三次写梨树林和梨花,以物喻人,人与花交相辉映,衬托出梨花姑娘的美好心灵,表现了梨花姐妹助人为乐的思想品质。

四、突出主题。

这种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末尾。

《七根火柴》一文最后的夜景,烘托了红军战士生起篝火后的欢乐情绪,说明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赞颂了无名战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突出了中心。

《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突出了人力车夫与自然的关系,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切景语皆情语”
——谈对景物描写的赏析
淮南市杨公中学王丙胜
语文新课改提出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三维的课程目标,这就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来看待。

在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把握情感呢?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

初中或高中的选文都有很多对景物的描写。

从文中景物的描写中我们就可很好的体会到抒发的情感,这就为我们把握文章的情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

本文就从对景物的描写中来分析情感的流露,使学生掌握分析景物的方法。

分析景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景物的外形是景物主要的特征表现之一。

一般说来,景物外形就可以传达出作者的心意。

景物外形是高大威武的,表现崇敬羡慕之情,如《三峡》中对山的描写;小巧玲珑的,表现喜爱愉悦之情,如《春》中对小草和春雨的描写;强悍凶猛的,表现赞美惊叹之情,如《听潮》中对大海涨潮时的描写;温柔舒缓的,表现沉醉安宁之情,如《荷塘月色》对荷花的描写;阴森恐怖的,表现恐惧惊吓之情,如《岳阳楼记》中对阴雨洞庭湖的描写;丑陋凶险的,表达憎恶愤恨之情,如《蜡烛》中对战场的描写等等。

抓住景物的外形,就可推测出文章要表达的情感。

景物的颜色也是景物的主要的特征之一。

一般说来,景物的颜色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色彩艳丽清晰温和朴素的景物,能表现喜悦高
兴怜爱甚至崇敬钦佩之情。

紫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小草“绿绿的”、桃花杏花梨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山“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山如眉黛”。

这些颜色充分的展示了景物的多姿多彩,给读者以视觉的冲击,流露出喜爱愉悦之情。

色彩灰暗杂乱阴冷刺眼的景物,则表现难受悲伤痛苦甚至惊恐惧怕之情。

景物的气味情态可以从嗅觉和感觉上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气味的清新芬芳甜美,可以传达出兴奋愉快之情;气味浑浊污秽腥臭,则流露厌恶憎恨之情。

景物中有的会带有一定的气味。

“花里带着甜味儿”、“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些气味,传达出兴奋愉快之情。

阅读时,只要我们调动自己的亲身体验,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就能从气味中分析出抒发的情感。

景物的情态也是抒情的一个重要窗口,它是作者对景物切身感受的体现。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
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与枝头,轻灵而自由!”紫藤萝“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小草“嫩嫩的”“软绵绵的”、“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这些景物的情态无不流露出作者对景物的情感。

景物的情态可以从整体上展示景物的特有的魅力,也可以充分表现作者对景物的情感。

景物的情态是可爱的、高大的、亲切的、俊美的,一般传达喜悦高兴怜爱甚至崇敬钦佩之情;景物的情态是厌恶的、矮小的、丑陋的、凶恶的,一般传达难受悲伤痛苦甚至惊恐惧怕之情。

景物描写手法和修辞的运用也可流露情感。

白描可以勾勒景物主体轮廓,形成境界。

如《湖心亭看雪》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了了几笔就画出了雪夜西湖大致的轮廓,营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白描可以粗线条的勾勒景物的轮廓,传达出景物的内在精神,纯客观描绘。

对比可以表现景物的特征,使景物的特征更明显更突出。

与他物对比,突出景物的与众不同的特征,例如松树与垂柳的对比,突出松树的刚强坚韧;与自身次要方面对比,突出景物主要方面的特征,如小桥外形的朴素与功用的巨大对比,突出小桥的对人们的作用;与自身过去对比,突出景物现在的特征,如路的现在与过去对比,突出路今天的巨大变化。

欲扬先抑可以表现景物值得赞美方面。

例如我们可以说松树没有垂柳的婀娜多姿,没有桃梨的红白芬芳,但有的是不惧严寒,抗争风雨的刚强与坚韧。

要注意所“抑”的是景物中次要的方面,所“扬”的是
景物中主要的方面,这样可以表达出对景物的赞扬之情。

次要方面一般是指景物小的、外表的、形式的、物质的方面;主要方面一般是指景物大的、内在的、本质的、精神的方面。

欲抑先扬则相反,表现景物应该批判的方面。

象征可以丰富景物的内涵,读者可以感受到景物中的精神。

如冰心的《小橘灯》、茅盾的《白杨礼赞》等中都用了象征,赋予景物特定的品质,让读者从中感受到精神的力量。

比喻、拟人、夸张、通感(移觉)等等修辞的运用,如果能带来亲切温柔高大壮观的感觉,就能传达出喜爱愉悦兴奋崇敬之情,如果带来凶险恐怖丑陋污秽的感觉,则传达出厌恶恐惧鄙视轻蔑之情。

如“它们在笑”、“它们嚷嚷”,运用拟人表明作者对生命的喜悦;“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运用比喻形象的描绘出藤萝花可爱的形象;《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运用通感(或叫移觉)写出清香给人带来的美妙的感觉;《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排比,增强气势,写出春的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等等。

这些写景手法与修辞的运用有力的增强了文章情感的表达。

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分析景物,使他们掌握分析景物、体会感情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代替他们。

本文试图从对景物的描写上来分析作者所要表露的情感,这只是文章情感流露的极小的方面。

这些小方面,更便于我们去把握体会。

只要我们处处留心,细细
分析,就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流露。

学生学会了分析的方法,就能自主的运用,有自己的感触,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