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中毒案例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急性硫化氢中毒典型案例——“3.3”污水处理厂硫化氢中毒事故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9年07月15日稿件来源:2008年3月3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长厂姜某带领工人刘某、王某和高某在对23号泵进行检修时,刘某在未确认该污泥循环系统进水阀门是否关闭的情况下,盲目打开23号泵泵壳的环形夹具,致使该泵处于承压状态,泵的吸入口污泥带压喷出并将刘某掩埋,污泥内厌氧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累积并随喷出的污水溢出,现场其他3名作业人员迅速从不同出入口撤离管廊。
喷泥事故发生后,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厂长王某(代理厂长)、技术员赵某,三分厂书记潘某、厂长袁某等人员在对事故情况不清、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分别从不同出入口下到地下管廊内查看情况,在查看过程中,四人先后晕倒在管廊内。
消防人员赶到后,分别将五人救出,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潘某(三分厂书记)、王某(二分厂副厂长)、赵某(技术员)、刘某四人死亡,一人受重伤。
.山西运城一污水处理厂发生安全事故 3人死亡2007年5月20日上午9时许,位于运城市盐湖区雷家坡村附近的运城富斯特污水处理厂发生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
据介绍,当时一村民正在该厂机房深井内打捞沉淀物和漂浮物,突然一头掉进深井内。
随后,该厂两名工人下去救人,结果也遇到了意外。
事故发生后,大家用一根螺纹钢筋钩住落井的3人,将其救上来。
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记者见到了实施抢救的值班医生,他说3人是因在污水池内吸入大量沼气过度缺氧导致死亡的,送到医院时各种生命体征都已基本消失。
在出事的机房内,记者没看到任何有关安全提示,现场也没有强制通风的设备。
(记者胡增春)污水处理厂的安全事故——做一点宣传之四污水处理厂在快速发展的近十年里,发生了不少安全事故。
污水在经过管道会产生硫化氢气体,这是一种溶于水的剧毒的气体,有臭鸡蛋味。
轻度接触会头昏、乏力,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干性罗音;中.度接触会出现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继而意识模糊、呕吐、腹泻、抽搐,以至昏迷,最后可因呼吸麻痹死亡;接触极高浓度硫化氢时,会出现“电击样”中毒,接触者在数秒内倒下,呼吸停止。
H2S防护事故案列

(二)、电子监测仪法
• 一般价格贵,具有声光报警和H2S浓度显 示功能,有的还能实现远距离探测。
1、便携式
H2S-1,有两个浓度预警值,当浓度超过第一 个预警值时,会发出断续声光报警,当浓度 超过第一预警值的三倍时,将发出连续声光 报警,其具体浓度将由液晶数字屏上显示出 来。该仪器设有照明装置(按钮7),在黑 暗中可以使用,当浓度超过40PPm时,会出 现超量符号“ ”,还有耳机。
• 取由头顶沿两颊到下腭的周长,再量取 沿上额通过眉毛边沿至两耳鞍点线之长 度,将两次量取的长度相加,依相加的得 数按下表确定面罩编号。
பைடு நூலகம் 尺 寸
94以下
95-97
98-100
101以上
• 编 号
1
2
3
4
注意事项:
1、选用正确的滤毒罐。(灰色、黄色) 2、使用前检查密封性。 3、佩戴时如闻到毒气微弱气味,应立即离开素毒区域。 4、有毒区的氧气占总体积的18%以下,或有毒气体浓度 占总体积的2%以上的地方,各型小型滤毒罐都不起作用。 5、每次使用完后应对面罩进行消毒。 6、滤毒罐密封,以防受潮,储存于干燥、清洁、空气流 通的库房。 7、两次使用的间隔时间在一天以上,应将滤毒罐的螺帽 盖拧上,塞上橡皮塞保持密闭。
H2S的作用
• 通过制硫装置从H2S中回收硫磺, 为生产硫酸、造纸、合成纤维、 橡胶、医药等工业提供重要的原 材料。
油气井中H2S的来源:
1、热作用于油层时,石油中的有机硫化物分解产生出H2S。 2、H2S含量将随地层埋深增加而增加。在井深2600米,H2S含量在 0.1-0.5%之间.而超过2600米时含量超过2-23%,当地温超过200250℃时,热化学作用将加剧而产生大量H2S. 3、石油中的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集层水中的硫酸盐的高温还原作 用而产生H2S。 A、通过裂缝等通道,下部地层中硫酸盐层的H2S上窜而来。在 非热采区,因底水运移,将含H2S地层水推入生产井而产生H2S。 B、某些深井泥浆处理剂高温热分解产生H2S。 C、动、植物尸体腐烂分解而成 D、厌氧菌作用于有机硫或无机硫 CaSO4 H2O Ca2++SO42-
关于长庆油田分公司“7.27”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通报

关于长庆油田分公司“7.27”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通报油质字〔2006〕630号各公司、院:2006年7月27日20时30分,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白于山作业区在进行回注污水管线解堵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轻伤。
7月27日,长庆油田采油四厂白于山采油作业区XP18井区组织对101配水间至于35-24井、于37-26回注污水管线进行解堵作业。
13时30分左右,关闭注水流程,水泥车将10桶清洗剂(约2立方米)从于37-26井口注入管线。
16时清洗剂打完,关闭洗井流程进行反应。
19时30分左右,白于山采油作业区工程组技术员带领XP18井区副井区长和一名大班员工,乘值班车到于35-24井场进入水井房进行管线排污作业。
用软管连接35-24井口放空短节至污油池,打开水井房内阀门排污水时,软管与短节连接处脱落,污水携带有毒气体流出,造成现场3名作业人员中毒倒地。
该井场看井工发现有人中毒后,自感不适,让值班司机开车立即到XP18井区叫人,井区长得到报告后赶到井场,同看井工用湿毛巾自捂口鼻,将门口1人拖离水井井房门口通风良好处。
随后,井区长和看井工也在晕倒在地,在随后赶来的员工救助下,将5人分别送往靖边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进行抢救。
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轻伤,目前病情稳定。
经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软管与放空旁通连接处没有固定好,在打开阀门后,连接处脱落,污水从放空短节流出,其中的硫化氢气体在于35-24水井井房内(水井房宽2.3米、长2.5米、高2.2米)聚集,致使作业人员中毒。
这次作业使用的清洗剂由兰州格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清洗过程中硫化氢的生成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这起事故是今年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之后,发生的第一起重大员工伤亡事故。
事故暴露出员工安全意识、危害识别、安全措施落实、应急抢险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为了汲取事故教训,避免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特提出如下要求:1、各单位要迅速将这起事故通报到基层班组,并要求基层班组组织员工,结合实际,举一反三排查和整改事故隐患。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无泄漏现象 确保设备安全稳定
员工培训
对硫化氢的认识 学习硫化氢的危害
应急措施 培训员工处理突发情况
硫化氢检测仪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浓度
01 保障工作环境安全
定期校准
02 确保检测准确性
03
总结
通过定期检查设备、员工培训和配置硫化氢 检测仪,有效预防硫化氢中毒的发生,保障 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加强预防措施,是企业 安全生产的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2
数十名工人受伤
维修措施
03 未及时更换维修
危害对比
急性中毒
头痛 头晕 呕吐 呼吸困难 昏事迷故原因 死亡 设备泄漏 设备老化
慢性中毒
呼吸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损伤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设备 提供防护设备
●02
第2章 硫化氢中毒的预防措施
硫化氢中毒预防 措施
硫化氢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工作场所危险,但可 以通过加强预防措施来有效避免。在工作中, 定期检查硫化氢相关设备并进行员工培训至关 重要。在接下来的页面中,将详细介绍预防措 施的具体方法和重要性。
硫化氢中毒预防措施概述
定期检查设备 保障设备完好无损
硫化氢检测仪 保障员工安全
员工培训 提高员工意识
定期检查设备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汇报人: 时间: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第2章 硫化氢中毒的预防措施
●01
第1章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硫化氢中毒简介
硫化氢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职业危害,主要发 生在化工、煤矿、污水处理等行业。它是一 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常由硫磺、 原油等含硫物质释放而来。
硫化物中毒案例

硫化物中毒是由于人体吸入或接触到硫化物类物质,导致中毒反应的状况。
以下是一个关于硫化物中毒的案例:案例描述:在一家化工厂中,发生了一起硫化氢中毒的案例。
该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使用硫化氢(H2S)作为原料之一。
在一次事故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一定量的硫化氢泄漏到工厂的某个区域。
工厂中的几名工人在没有正确的防护装备的情况下接触到了泄漏的硫化氢气体。
这导致他们吸入了高浓度的硫化氢,引发了硫化氢中毒。
反应和后果: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窒息作用。
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后,工人们很快出现了中毒症状,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眼睛和呼吸道刺激等。
随着中毒程度的加重,症状变得更加严重,可能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的情况。
应急处理和救治:事故发生后,紧急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并将中毒工人转移到安全区域。
他们通过呼吸器提供新鲜空气,帮助工人们恢复正常呼吸。
医护人员进行了相关的急救措施,包括给予氧气、使用解毒剂等。
同时,其他工作人员立即停止泄漏,并进行了安全排气和清理工作,以防止进一步的事故发生。
预防措施:这起案例表明,对于涉及硫化氢等硫化物的工作场所,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预防硫化物中毒的措施包括: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护目镜等。
建立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包括正确的泄漏应急处理和防范措施。
进行员工培训,包括对于硫化物中毒的风险和应急处理的认识。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泄漏的及时检测。
配备适当的紧急救援设备和急救药品,并进行相关的培训。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硫化物中毒的发生,并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及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对于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硫化氢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分析
间接原因
3)监理单位未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在现场巡查的 监理人员没有制止工人的违章作业行为,在现场不 具备作业条件的情况下允许工人施工。 4)排水车间对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排水车 间在作业期间没有派人到施工现场,未对受限空间 作业的全过程实施现场监督,未能及时制止作业人 员的违章作业行为。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1)作业人员在未开具受限空间作业票的情况下,不 佩戴防护用品进入油泥井底进行疏通作业,因污水流入 井底,释放出大量硫化氢,导致硫化氢中毒死亡。 2)现场救援人员缺乏应急救援常识,在未佩戴防护 器具的情况下,相继下井救人,导致1人死亡,1人中毒 。
事故原因分析
间接原因
1)对外来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安全教育 形式单一,没有针对特定群体(农民工)采取针对性的 教育形式,培训教育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导致外来施 工人员缺乏硫化氢防护和应急救援常识。 2)作业单位负责人未到车间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 业许可证”,未向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的 交底,未指派作业监护人,未制定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 预案,对工人的违章作业行为未加制止,导致工人中毒 死亡。
图文无关
7月12日8时零分左右,作业工人王国×、丁××到达排水车间CPI装置东侧排油泥井处(井深3 m,井口直径 0.7 m),在未开具受限空间作业票、未配备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开始作业。王国×沿着井壁上的固定扶梯下到井 底,用铁桶清理油泥,丁××负责在井上用绳索往上提,大约提了十几桶。这时王国×发现油泥下面有水泥块并 有冒水现象,便停止作业,从井下上来。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班组安全 2016/8/19
目录
1 2 3
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教训
慢性轻度二硫化碳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一)

慢性轻度二硫化碳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一)1998年5月,博罗县某镇一外资企业发生一起严重的职业性有机锡中毒事故,有18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协助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中毒发生经过该厂主要生产车间押机车间从5月12日开始,陆续有工人出现头痛、头晕、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进行性加重,有部分工人还出现了精神明显萎靡、恶心、睡眠障碍等症状,但未引起厂方重视,直至5月16日1名人工死亡后,5月17日上午始将有上述症状的17名工人送至县人民医院救治。
2、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患者全部为押机车间工人,均为男性,年龄在19岁至31岁之间,平均23.3岁。
接触该作业工龄最短5个月,最长3.5年,平均1.6年,分别来自四川、湖南、江西等地。
该车间有作业工人74人,中毒发生率为24.3%。
发病集中在近一周内,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8名患者均有头痛、头晕、疲乏、食欲减退等症状,轻者尚可坚持上班,重者因无力行走而卧床休息,休息时间从半天到4天不等,并伴有精神萎靡、恶心、呕吐等。
死者从5月12日最先出现上述症状后,曾在当地卫生院以"感冒"治疗(用药不详),无明显好转,遂卧床休息,至5月16日日下午,病情加重,四肢呈驰缓性瘫痪,频繁呕吐,意识模糊,随后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于晚上6时50分送入县医院。
体查:膝反射、跟键反射消失,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明显减弱,无偏瘫症、四肢呈驰缓性肌无力,未引出病理神经反射。
入院诊断不明,予以吸氧、补钾等对症处理,无明显效果,患者于当晚8时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余17名患者中,膝反射、跟键反射消失1人,减弱3人,16人有不同程度的低血钾。
3、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该厂产品为塑胶百页窗帘,生产工序除包装外,全部集中在押机车间。
在生产过程中,须加入稳定剂。
该厂原一直使用含乙基铅的"有铅稳定剂"。
近半年来,由于进口国对含铅物质的限制,厂方根据客户需要逐渐改用"无铅稳定剂"RCZ-747,产地、成份不详。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四、事故处理
对井下作业公司安全监督站南部分站站长行政记大过处分;
对第三修井分公司主管技术副经理和主任工程师行政记大过处
分; 分别对第三修井分公司主管生产、安全副经理行政撤职处分; 对第三修井分公司安全办主任行政 降级处分;
对306队队长、指导员行政撤职处
二、事故经过
第三修井分公司接到
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
油田 应急办 公司 应急办 总 经理 公司 经理
程 序 。 20 时 20 分应 急 抢 险
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戴正 压呼吸器将掉入罐内的3人 救出,送往医院经抢救无 效死亡。倒在罐顶平台上 的1人经抢救很快脱离危险。
分公司 应急办
分公司 经理
事故 现场
中3人掉入罐内,1人倒在平台上。
二、事故经过
10月12日下午,该队接到设计后,由技术员进行技术交底, 按设计要求清理储液罐内井下返出物,副队长组织现场施工,副 队长带领其他3名员工站在平台上向罐内倒除垢剂。 19时50分,当倒至第24袋(每袋25千克)时,4人突然晕倒,其
中3人掉入罐内,1人倒在平台上。
队按照甲方设计要求在小6-3井进 行换管柱作业。
起管柱过程中发生油管断裂,并 进行打捞施工。发现井内结垢严重, 12日上午向甲方进行汇报。 甲方决定先进行除垢作业,并下 发《设计变更通知单》。 井下第三修井分公司生产技术部 组织编写施工设计,经审核、审批 后,交作业队组织施工。
二、事故经过
10月12日下午,该队接到设计后,由技术员进行技术交底, 按设计要求清理储液罐内井下返出物,副队长组织现场施工,副 队长带领其他3名员工站在平台上向罐内倒除垢剂。 19时50分,当倒至第24袋(每袋25千克)时,4人突然晕倒,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化物中毒案例
硫化物是一种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许多物质中。
硫化物中毒是由于人体吸入、摄入或接触到一定浓度的硫化物,从而引起的中毒反应。
硫化物中毒的表现及严重程度不同,可能导致轻微的身体不适到严重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种系统的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下面是一些关于硫化物中毒案例的参考内容。
1.美国一家餐厅中毒事件
2017年,美国一家中餐馆客人食用了一道使用硫化采制作的
菜肴后出现中毒症状,其中一名客人不幸死亡。
当地卫生部门经过调查发现,这家餐厅使用的硫化采的浓度超过了安全范围。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呼吁餐饮企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2.山东某工业园区硫化钠泄漏事件
2015年,山东某工业园区一家企业硫化钠泄漏,导致数十名
工人中毒,部分工人甚至生命垂危。
当地应急救援部门及时组织抢救,但仍有多名中毒工人后遗症严重。
3.日本硫化氢泄漏事件
2013年,日本岩手县某化工厂发生硫化氢泄漏,导致数名工
人中毒,其中两人死亡。
该事件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关注,对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
4.云南一名工人硫化钠中毒身亡
2016年,云南一名工人在工作中意外吸入了大量硫化钠,导
致严重中毒,最终不幸身亡。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上案例表明硫化物中毒无处不在,对于企业、个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硫化物中毒十分必要。
企业需要加强安全标准、合理利用化学物质,并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公众需要加强对化学物质的了解,切勿私自使用化学物质,在遇到中毒事件时及时寻求医疗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