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事故案例

合集下载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急性硫化氢中毒典型案例——“3.3”污水处理厂硫化氢中毒事故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9年07月15日稿件来源:2008年3月3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长厂姜某带领工人刘某、王某和高某在对23号泵进行检修时,刘某在未确认该污泥循环系统进水阀门是否关闭的情况下,盲目打开23号泵泵壳的环形夹具,致使该泵处于承压状态,泵的吸入口污泥带压喷出并将刘某掩埋,污泥内厌氧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累积并随喷出的污水溢出,现场其他3名作业人员迅速从不同出入口撤离管廊。

喷泥事故发生后,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厂长王某(代理厂长)、技术员赵某,三分厂书记潘某、厂长袁某等人员在对事故情况不清、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分别从不同出入口下到地下管廊内查看情况,在查看过程中,四人先后晕倒在管廊内。

消防人员赶到后,分别将五人救出,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潘某(三分厂书记)、王某(二分厂副厂长)、赵某(技术员)、刘某四人死亡,一人受重伤。

.山西运城一污水处理厂发生安全事故 3人死亡2007年5月20日上午9时许,位于运城市盐湖区雷家坡村附近的运城富斯特污水处理厂发生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

据介绍,当时一村民正在该厂机房深井内打捞沉淀物和漂浮物,突然一头掉进深井内。

随后,该厂两名工人下去救人,结果也遇到了意外。

事故发生后,大家用一根螺纹钢筋钩住落井的3人,将其救上来。

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记者见到了实施抢救的值班医生,他说3人是因在污水池内吸入大量沼气过度缺氧导致死亡的,送到医院时各种生命体征都已基本消失。

在出事的机房内,记者没看到任何有关安全提示,现场也没有强制通风的设备。

(记者胡增春)污水处理厂的安全事故——做一点宣传之四污水处理厂在快速发展的近十年里,发生了不少安全事故。

污水在经过管道会产生硫化氢气体,这是一种溶于水的剧毒的气体,有臭鸡蛋味。

轻度接触会头昏、乏力,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干性罗音;中.度接触会出现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继而意识模糊、呕吐、腹泻、抽搐,以至昏迷,最后可因呼吸麻痹死亡;接触极高浓度硫化氢时,会出现“电击样”中毒,接触者在数秒内倒下,呼吸停止。

国内外化学中毒案例分析

国内外化学中毒案例分析

国内外化学中毒案例分析姓名:郑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基地班)学号:201410701062015/6/6得分: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有毒化学品过程中,发生意外泄漏,造成人体在短时间内接触大剂量有毒化学物,引起机体中毒病变、化学损伤、残疾或死亡事故……国内外化学中毒案例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有毒化学品过程中,发生意外泄漏,造成人体在短时间内接触大剂量有毒化学物,引起机体中毒病变、化学损伤、残疾或死亡事故。

由于它致病的群体性和破坏性,不仅给个人带来痛苦,同时也易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以下分别是国内外重大的化学中毒事件一、沈阳化工厂有毒气体泄漏中毒事故1998年10月23日12时30分四氯化硅蒸馏岗位所在白炭黑工段副工段长刘某带领当班班长李某、操作工高某、侯某处理22日夜班发生堵塞故障的四氯化硅粗贮罐,由带着防毒面具的李某、高某打开其中一个截止阀门,看到无物料、无压力泻出后便用钢筋疏通在粗贮罐下部堵塞的主管道,约10分钟后未带防毒面具的刘某接替李、高二人继续疏通管路,约13时40分,含HCL、SI02、SICL4的气、固、液态的混合物料突然从阀门下端泻出,瞬间白色烟雾向室内空间弥散并从敞开的窗户、门和楼板设备安装孔向该四氯化硅粗贮罐所在二楼楼下及楼外扩散。

在距泄漏点东南侧的李某、高某见出事后立即从东南侧楼梯间跑离现场,草草洗脸后跑回现场一楼外北侧。

刘某在事故发生当时面部受伤挣扎着跑到一楼外,倒在地上,在泄漏地点西南侧不远的操作工候某在跑出楼下后也倒在地面上。

最终因为参加处理的人员因违反工艺及安全规定、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造成了二人死亡、六人轻伤的生产责任事故。

二、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部博帕尔市北郊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农药厂,突然传出几声尖利刺耳的汽笛声,紧接着在一声巨响声中,一股巨大的气柱冲向天空,形成一个蘑菇状气团,并很快扩散开来。

近年煤气安全事故的案例

近年煤气安全事故的案例

二、煤气爆炸事故
1、长丰钢铁有限公司“8〃15”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2012年8月15日13时40分左右,煤气发生炉夹套 突然发生爆炸,炉体被抛至北面50米左右的轧钢车间操作棚 上,导致两名轧钢操作工被夹套砸倒当场死亡;上煤工倒在 距离煤气发生炉北面3米处,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上煤工违反操作规程,在煤气发生炉高温缺 水的情况下,突然向水套内注水;水在瞬间气化为水蒸气, 体积急剧膨胀,使水套内部压力迅速增大,超过其所能承受 的最大压力,发生爆炸。
事故原因分析:维检人员在2#铁口上方焊挡板时,铁口未及 时点火也未佩戴好CO报警仪,而且铁口周围未开启人体风机 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11、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事故经过:2011年7月28日20时左右,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 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钢公司)发生煤气泄漏,导 致部分民工及附近居民共有114人入院就诊,病情稳定,没 有发生中毒者死亡的情况。
2、宁波炼钢厂发生煤气爆炸事故 造成一死一伤
事故经过:2013年1月10日上午9点左右,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炼钢厂烧结作业区2号烧结机在准备停机检修切断煤气作业 过程中发生一起煤气爆炸事故,造成一死一伤。
事故原因分析:煤气泄漏后,当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 到明火、静电发生爆炸。
2015年3月19日10时左右,河北东海特钢集团有限公 司2号高炉热风炉恢复生产升温过程中,在热风炉烟 道与烟囱பைடு நூலகம்兰连接处发生煤气泄漏,造成正在热风 炉进行巡检的1名工人和正在热风炉附近回收耐火砖 的唐山市国亮特殊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的3名工人煤气 中毒,事故发生后,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4人经抢 救无效死亡。
2、河北遵化港陆钢铁有限公司“12.24”重大煤气泄漏事故 事故经过:

50例煤气中毒死亡事故案例汇总(2005-2021)

50例煤气中毒死亡事故案例汇总(2005-2021)

煤气中毒死亡事故案例汇总1.2021年1月7日14时30分左右,江西新钢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机制公司)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钢公司)炼钢厂钢一区对2#转炉北侧吸风管进行割除作业时,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2.2020年2月24日20时36分许,襄汾县强盛铁合金厂石灰车间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262.2万元。

3.2019 年12 月21 日10 时许,太仓市双凤镇杨林路10 号太仓市东方冶金石灰制品厂内,3 名员工在清洗4 号石灰车间脱硫塔时发生中毒,事故造成2 名员工死亡,1 名员工受伤。

4.2019年12月5日3时35分左右,张家港兴荣炼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5.2019年7月25日15时30分,济南市恒汇祺和实业有限公司在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能源动力厂型钢燃气车间8万m3煤气柜进行防腐作业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4万元。

6.2019年1月16日13时20分左右,涉县兆隆铸业有限公司1#铸造高炉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60万元。

7.2018年2月5日凌晨2时56分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7号(2200立方米)高炉发生煤气泄漏事故,事故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1175.532万元。

8.2018年1月31日18时56分,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的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能源公司富余煤气发电站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9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46万元。

9.2018年1月24日12时许,丹东市振安区榆金铸造厂除尘罐内发生一起煤气中毒死亡1人的事故。

10.2017年8月3日凌晨2时32分,鄂州市德胜钢铁有限公司气烧石灰窑项目发生高炉煤气中毒事故,造成作业人员3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91.23万元。

煤气中毒事故案例

煤气中毒事故案例
车间管理不到位,煤气区域未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预防措施:

严格车间煤气作业审批制度,落实安全措施,佩戴好空 气呼吸机进行作业。


加强员工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安全警惕性。
中毒人员应及时送往医院,杜绝耽误最佳治疗时机,造 成事故扩大化。
总结:

事故的发生必然存在前因后果,要积极从环境、设 备、人的不安全行为三个方面考虑,但凡工作,要事先 确认环境是否安全、物是否存在不良状态、这样做是否 正确,望三思而后行。
事故现场还原:
空气中允许CO含量的工作时间
事故原因分析:

高炉本体平台夹层空气流通不好,冷却板处漏煤气,作 业人未采取通风措施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责任人安全意识淡薄,对煤气区域允许 CO浓度存在的 工作时间不了解,未按照 15 — 20 分钟的间隔作业,长 时间作业造成中毒是次要原因。 中毒人员身体不适,未及时送往医院,而是在休息室休 息,延误了治疗时间,造成事件向不良方向发展。
刘某、李某佩戴空气呼吸机翻动盲板阀
王某未佩戴空气呼吸机前去帮忙
刘、李某前去抢救
刘某和李某发觉戴面罩不方便,就摘掉了
秦某发现作业现场三人中毒
秦某离开叫人营救,结果又导致3人中毒
事故原因分析:

王某没有佩戴空气呼吸机就到煤气区域进行作业是导致 这次煤气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

当刘某和李某发现王某中毒后,摘掉空气呼吸机面罩导 致这次事故扩大化。
煤气中毒
事故案例回顾
制作人:王权
事故案例一:

2005 年 7 月 21 日,某高炉布袋除尘因调压阀组泄露煤 气需要切断煤气进行处理工作。当时需要把盲板阀净煤 气出口全部关掉,刘某、李某、秦某、王某四人带着便 携式煤气报警仪和两套呼吸机到阀门组平台进行操作, 当靠近煤气阀门组的时候发现盲板阀关不严,需要使用 拉链拉过来。于是刘某、李某带上呼吸机用手链拉,王 某带便携式煤气报警仪在一旁指挥,秦某在上风向进行 监护。此时,王某发现煤气没有飘过来,就上前帮忙, 导致王某煤气中毒。刘某、李某看到王某中毒,立刻过 去抢救,当时二人摘掉了空气呼吸机,导致刘某、李某 中毒。秦某看到后跑回热风操作室叫来三个人进行营救, 但由于都没有佩戴空气呼吸机,导致三人中毒。

中毒窒息事故案例

中毒窒息事故案例
事故直接原因:在3#合成氨变换炉气密性 检修作业期间,事故装置上游的煤气化炉 已开始点火运行,因3#合成氨变换炉与火 炬之间管道上阀门关闭不严且未按照要求 倒升温氮气盲板,致使一氧化碳气体通过 火炬总管进入了发生事故的3#合成氨变换 炉,并从炉顶部人孔溢出。
NO.7 上高县江西冠溢陶瓷有限公司“12•28”煤气中毒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富余煤气发电站9#锅炉高 炉煤气管道用于隔断煤气的关键装置蝶阀 未关闭到位,在煤气管网压力突增的情况 下,大量高炉煤气通过蝶阀将U型水封击 穿进入炉膛,造成炉膛内、外的施工人员 中毒。
事故直接原因:绿都公司生产部员工王平 国安全意识缺失,违规、违章,冒险进入 发酵罐内作业,导致吸入大量二氧化碳气 体,中毒窒息死亡,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 接原因。生产厂长高恩宏、董事长杨长锁 和总经理杨轩安全意识淡薄,未采取任何 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相继进入罐内盲 目施救,致使3人死亡,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NO.8 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26”中毒事故
关键词:【承包商 检维修 一氧化碳】
2018年4月26日20时40分,位于天津市滨 海新区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的天津渤化 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检维修作业时 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 亡、2人受伤。
NO.8 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26”中毒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潭湖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清 淤作业过程中,在放空池排泥、稀释、搅 拌时有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逸出,并聚 集在作业区域,作业人员因吸入硫化氢等 有毒有害气体中毒身亡。参与现场救援人 员在不明现场有害有毒因素、未佩戴防护 器具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实施救援,导 致硫化氢中毒,造成事故伤亡扩大。
NO.4 内蒙古赤峰远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12•15”煤气中毒事故

六起氰化物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

六起氰化物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

六起氰化物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六起氰化物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化学结构中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均属于氰化物。

一般将其无机化合物归为氰类,有机化合物归为腈类。

氢氰酸,HCN,别名氰化氢,是一种具有苦杏仁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

易溶于水、酒精和乙醚。

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燃烧。

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

氰化氢为气体,其水溶液称氢氰酸。

氢氰酸属于剧毒类。

其主要应用于电镀业(镀铜、镀金、镀银)、采矿业(提取金银)、船舱、仓库的烟熏灭鼠,制造各种树脂单体如丙烯酸树酯、甲基丙烯酸树酯等行业,此外也可在制备氰化物的生产过程中接触到本物质。

氰化物的毒性主要由其在体内释放的氰根而引起。

氰根离子在体内能很快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该酶活性,使组织不能利用氧。

氰化物对人体的危害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影响两方面。

氰化物所致的急性中毒分为轻、中、重三级。

轻度中毒表现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苦杏仁味,口唇及咽部麻木,继而可出现恶心、呕吐、震颤等;中度中毒表现为叹息样呼吸,皮肤、粘膜常呈鲜红色,其他症状加重;重度中毒表现为意识丧失,出现强直性和阵发性抽搐,直至角弓反张,血压下降,尿、便失禁,常伴发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氢氰酸对人体的慢性影响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如头晕、头痛、乏力、胸部压迫感、肌肉疼痛、腹痛等,并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皮肤长期接触后,可引起皮疹,表现为斑疹、丘疹,极痒。

在某些镀铜、镀镍工艺中可采用无氰电镀。

凡发生氰化氢的工序,应严加密闭,或放在隔离室内局部排风,室内保持负压,防止有毒气体逸出。

在进入用氢氰酸烟熏过的仓库时,必须事先通风,并戴隔离式防毒面具方可入内。

实例11983年12月22日下午7时,上海某化工厂电焊工李某(男、21岁)在该厂丙酮氰醇车间对堵塞的管道进行切割时,不慎管内余存的氢氰酸逸出,李某由此而吸入氰化氢气体,致头晕、乏力,进而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

中毒窒息及事故案例反思体验

中毒窒息及事故案例反思体验

中毒窒息及事故案例反思体验引言中毒和窒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意外情况,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通过反思事故案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中毒窒息的案例,总结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和建议。

事故案例分析及反思案例一:食物中毒事件在一家餐馆就餐后,一家四口人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其中一个孩子因严重中毒导致生命危险。

经调查发现,食物中毒的原因是食材没有妥善保存,导致细菌繁殖。

反思:这一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为了避免食物中毒,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 餐馆和家庭要定期清洁食材储存区,确保食材的卫生。

2. 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食材的新鲜度和储存时间,避免食用变质的食物。

3. 饭后及时将剩余的食物冷藏或丢弃,避免细菌和微生物滋生。

案例二:窒息事故一个小孩在玩耍时误吞了一个小玩具,导致窒息。

在紧急情况下,家长不知道正确的急救方法,导致事态恶化,最终需要医院的救援。

反思: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意外情况,我们应该掌握急救技能,以避免事态扩大化。

以下是一些急救要点:1. 如果目击到有人窒息,应立即施救并呼救。

2. 抓住受害者的背部,用力拍打背部,以促使物体自行排出。

3. 如果拍打背部无效,可以施行胸部挤压,直至物体排出或救援人员到达。

总结与建议1. 维护食物安全和卫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尤其是在餐馆和家庭中。

2. 研究基本的急救技能,可以在窒息等情况下救助受害者。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中毒和窒息事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4.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对于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餐馆和企业进行处罚,并加强法规的宣传和执行。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中毒和窒息的风险,因此了解这些案例以及如何应对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我们才能提高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意识,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毒事故案例
最近发生了一起中毒事故,令人震惊。

这起事故发生在某餐厅,共有10名顾客中毒。

据报道,中毒原因是食物中混入了有毒
物质。

当天晚上,这家餐厅照常营业,吸引了许多食客前来用餐。

不久,有顾客开始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一开始,这些症状只是偶发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顾客开始出现了类似的症状,餐厅的工作人员立即察觉到了异常,并报警寻求帮助。

警方和医务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对受害者进行了急救,并对食物和餐厅进行了调查。

经过检测,他们发现是餐厅的炒菜中混入了一种有毒草药。

这种草药在一定剂量下对人体没有直接致命的危害,但过量摄入会导致中毒,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更为危险。

因此,中毒的顾客中,有几位是老年人和小孩。

事故发生后,警方立即展开了调查。

根据初步判断,这起中毒事件可能是有人恶意在食物中混入了有毒草药。

警方正在追查相关线索,希望能尽快找到犯罪嫌疑人,并将其绳之以法。

这起中毒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再次产生了担忧。

餐厅作为提供给人们食物的场所,应该对食品的安全性负有责任。

餐厅方面表示,他们会全力配合警方的工作,对内部的安全管理进行再次加强,并严格把关食材的来源和质量。

此外,这起事件也提醒了公众注意餐饮场所的食品安全问题。

人们在选择餐厅就餐时,要尽量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餐厅。

同时,对于食用的食材是否新鲜、卫生等也应多做了解。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总之,这起中毒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再次凸显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餐厅方面应加强对食品的监管,同时公众也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就餐环境。

希望警方能够尽快破案,为受害者伸张正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