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一)

合集下载

血凝四项实验结果异常影响因素

血凝四项实验结果异常影响因素

血凝四项实验结果异常影响因素一、PT/APTT 时间延长影响因素A、标本采集:1、浊度法测定终点的自动化血凝仪,有溶血和较明显的黄疸及脂血的样本。

2、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不是1:9 。

3、抗凝剂配制错误,如枸橼酸钠含2 个结晶水仍按3.8%配制。

4、血细胞比容>55 %,抗凝剂仍用1 :9 ,引起抗凝剂比例过高。

5、标本陈旧,超过2 小时,甚至更长。

6、标本运输未加盖,致使CO2 ↑ PH ↑ 。

7、口服抗凝剂或凝血因子异常。

8、质控标本失效。

9、采血时,血浆与抗凝剂混合时振摇过于剧烈,使凝血因子破坏(轻轻混匀即可)。

10、血浆分离应2500g,10 分种。

B、复溶液:1、未用公司试剂盒同批号配制的复溶液。

2、用蒸馏水取代公司的复溶液。

3、复溶稳定时间不够。

C、操作:1、血浆与试剂比例不对(按照试剂说明书或仪器厂家的使用说明书)。

2、标本、试剂未经预温至37 ℃。

3、APTT 试剂与标本孵育小于3 分钟。

4、APTT混悬液加前未混匀。

5、试验测试温度不在37±0.5 ℃的范围。

D、试剂本身:1、APTT(鞣花酸)被冷冻(低于0 ℃)贮存或运输。

2、试剂贮存、运输温度过高,未注意冷藏运输。

3、试剂超过有效期。

4、购入了冒牌试剂。

5、质控品过期。

二、PT/APTT时间缩短影响因素A、标本采集:1、病人为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

2、血细胞比容<25%,抗凝剂含量不够。

3、抗凝剂自配,配制错误,如对5个结晶水的枸橼酸钠仍按3.2%配制(应按3.8%配制)。

4、抗凝剂存放时间长:长霉、变质。

5、血浆于2-8 ℃运输,存放(冷凝集效应),或标本在室温中存放时间过长(超过2小时,甚至更长)。

6、血浆分离时,离心机转速不够,血浆内有较多血小板。

B、复溶液及材料:1、未用公司试剂盒内同批号配制的复溶液。

2、用蒸馏水取代公司的复溶液。

3、比色皿或试验器材污染。

C、试剂本身:1、鞣花酸和白陶土搞错,如原先用白陶土,后改用了鞣花酸,用白陶土正常值来衡量鞣花酸。

凝血4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凝血4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投稿邮箱:sjzxyx88@·医学检验·(下转第164页)0 引言凝血4项是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

凝血4项是当前临床上用于观察抗凝治疗效果、血栓形成常用的检验方法,可对机体止血和凝血系统的病理变化、凝血疾病筛查等方面进行判断,是重要的指标项目[1]。

因此,凝血4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对临床诊治有着重要意义。

但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不难发现,凝血4项检测结果极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大大下降,不利于临床诊断[2]。

本次主要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集的3800份血液标本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分析凝血4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检验科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集的3800份血液标本作为实验标本,对其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材料准备:选择雷杜的全自动血凝仪、配套试剂和质控品。

试验方法:凝血4项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完成检测。

将标本分别放置于1、2、4h 进行放置时间试验。

使用低速离心机,将离心速率设置为3000r/min,分别进行离心5、10、15min 进行离心时间试验,取血浆上机自动检测凝血4项;在进行溶血标本观察的时候,离心速度为3000r/min,观察上层血浆标本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不同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与未溶血标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不同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对比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放置4h 后的检测结果与2h 前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不同离心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对比离心5min 的检测结果与10min、15min 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尤其是凝血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显著降低,见表2。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因素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因素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因素由于许多凝血因子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常温下易失活,而凝、止血又一个当复杂的病理过程,凝血四项检查在临床上对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鉴别、病情观察治疗检测预后判断和术前检查具有重要的作用。

影响此实验的因素具有特殊性,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临床应用的前提。

因此,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现将影响因素总结如下。

1样本因素①样本采集超过或不带划线部分;②未使用规定的抗凝剂(枸橼酸钠与血1:9)抗凝剂的比例及用量不准确;③血样有凝块、溶血、黄疸、脂血;④血样本混匀不当,剧烈混匀产生气泡;⑤使用塑料试管来收集血样;⑥采血器或储血管不洁,或受到污染;⑦患者服用抗凝药物。

2检验人员因素①对血样本离心时间和相对离心力选择不当;②未规定时间内对样本进行检测;③试剂复溶及预温时间不当;④试剂复溶时,稀释倍数不准;⑤实验人员对仪器操作方法不准确。

以上实验人员因素是引起实验结果不准确的重要来源。

3试剂因素①试剂复溶时,稀释倍数不准或未使用I级试剂和厂家规定是稀释液;②试剂已被污染;③所用试剂超过了复溶后的稳定期。

不同厂家试剂的稳定性不同,尤其是凝血酶原时间检测,国际敏感指数(INI)的试剂影响较大。

以上试剂因素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未开启的试剂及干瓶复溶剂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确保试剂等符合测定要求。

冰冻保存的试剂不能反复冻溶,反复冻溶会使试剂中的因子失活而影响测定。

4仪器因素主要是仪器的校正、保养和维护不当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因此定时测试和校正仪器的性能,特别是对光源灯要定期检查、校正,避免因光源灯光学性能衰退对检测的影响,同时保持机械和光学附件的清洁。

以上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为保证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有效、稳定性及准确性,除克服上述因素外,各实验室还应用各自的方法,对一部分健康人进行检测,建立自己实验室的参考值,做好室内质控,同时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检验人员对仪器的原理、性能、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全面全面了解掌握,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可靠性。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张淑华【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000)005【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

方法血液标本320例,观察其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的检测结果,分析不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结果采血量不足或过量、溶血、室温环境不同放置时间、不同离心时间均会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P<0.05)。

结论采血量、溶血、室温环境放置时间、离心时间都是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est results of blood clotting factors. Methods 320 cases of hospital blood test specimens, observe the prothrombin time, thrombin time,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fibrinogen test results, analyz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test results. Results The volume of blood deficiency or excess, hemolysis, room temperature stored for different time, different centrifugal time will affect the outcome of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detection (P<0.05). Conclusion Blood volume, hemolysis, room temperature storage time, centrifugation time a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st results.【总页数】2页(P175-176)【作者】张淑华【作者单位】157199黑龙江省海林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相关文献】1.标本离心时间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J], 许军生;刘付明军;谭洪辉2.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异常原因的分析 [J], 陈勇;凌建;徐容;李倩3.凝血真空采血管和标本放置时间与温度对常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J], 周以华4.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赵羚;马聪;韩丁丁;高玉娟;苏雁华5.采集量、保存时间、溶血及离心时间与速度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J], 叶琳;蔡贤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凝血四项检测影响因素研究

凝血四项检测影响因素研究

812017.05基础研究凝血四项检测影响因素研究丁智慧武昌区妇幼保健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0【摘 要】目的:对凝血四项检测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

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时间范围我院接收的1000例住院患者血检标本,逐一开展凝血四项检测,分析凝血四项检测影响因素。

结果:1000例血检标本中,误差标本113例,占比11.3%。

其中,采血量比例不当107例(血量不足标本72例,血量过多标本35),占比94.7%;血液未与抗凝剂完全混匀5例,占比4.4%;混有肝素1例,占比0.9%。

误差标本PT、APTT、TT、FBI 相较于重新检测标本PT、APTT、TT、FBI(P<0.05);100例标本即刻检测PT、APTT、TT 相较于2h、4h 后检测PT、APTT、TT(P<0.05)。

结论:标本采集不当、送检时间等是凝血四项检测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凝血四项;检测指标;影响因素凝血四项是十分重要的临床检测指标,分别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以及纤维蛋白原(FIB )。

作为评定患者凝血系统、止血功能病理转变的重要指标,凝血四项在血栓患者开展抗凝药物使用前检测、患者术前检测等检查中得到广泛推广,其可对临床用药、临床手术治疗等起到积极指导作用[1]。

然而,在凝血四项检测实际中,往往存在一系列因素可能会对检测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由此可见,对凝血四项检测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时间范围我院接收的1000例住院患者血检标本,所有采集的均为患者的静脉血,男性1107例,男性893例。

对50例血检标本开展即刻采集、即刻送检以及即刻检测处理,随后将该50例血检标本置于室温下2h 、4h 后重新开展血凝四项检测。

除此之外,采集不达标血检标本67例,予以重新抽血、复查。

凝血四项测定影响因素的分析

凝血四项测定影响因素的分析

凝血四项测定影响因素的分析摘要:目的:本文对影响凝血四项测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主要从血液标本、采集、运送以及放置时间方面分析了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

方法:针对某医院2011-2012年间,2149例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分别对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性部分凝血火煤时间以及凝血酶时间进行了测定。

结果:在这2149例标本中,有273例出现了误差,误差率为12.7%。

通过分析发现,样本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是采血量比例不当、标本与抗凝剂未充分混匀、标本防治时间过长等,还有1例是因为血液样本混有肝素。

结果:通过分析影响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因素发现,采血量比例不当有253例,占误差总数的92.7,样本放置时间过长有8例,占误差总数的2.93%,所以,血液标本自身问题、送检时间不当是影响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凝血四项;测定结果;影响因素凝血四项测定是临床医疗事业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测定的过程中,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很多,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做好质量控制控制,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标本采集、运送等工作,避免出现标本采血量比例不当、运送时间延误等问题,这会影响凝血四项的测定结果。

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影响着医护人员对凝血系统病理变化的判断,也影响着术前筛查凝血系统指标的制定。

国外有学者认为,Duke法不能作为测定出血时间的唯一标准。

我国卫生部也命令禁止了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出、凝血时间检测,这样会造成临床样本量大量增加。

一、材料与方法1、样本来源所有标本均来自于某医院住院患者,由护士采集送到本科。

收集该医院2011年至2012年2149例标本住院患者静脉血。

收集不合格标本273例(非病理因素引起结果异常者),其中血量比例不当者253例,标本与抗凝剂没充分混匀者11例,混有肝素者1例,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者8例,重新抽血复查。

2、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的仪器为 ACL-200贝克曼血凝仪(美国库尔特),其中使用的试剂全部为该仪器原装试剂,组织活酶PT测定ISI值设为 1.41;标本采集使用的是一次性使用血凝真空负压采血管#测定的项目主要为凝血四项,即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3 讨论
价 ,为术后复查和预后评估提高了重要信 息。高分辨率 的 C T薄
层扫描能够对 颞骨 的精 细解剖结果进行 清晰地显示 ,从 而实现
临床上 ,慢性 中耳乳 突炎为 耳科 的一种 常见疾病 ,依 照患 者的病理 结果和 临床表现 ,可将 其分成单纯 型 、肉芽型 和胆脂 的 肉芽或 者是息 肉 ,又被称之 为黏膜型 ;肉芽型又被称作 是坏
中国误诊 学杂志 ,2 0 0 8 ,1 3 ( 6 1 : 1 1 2 — 1 1 3 .
窦 以及乳 突小 房均会 出现 出血 、坏 死等征象 】 。乳 突一般 表现
为硬化 型 ;胆脂瘤 型为一种 内衬 鳞状上皮 的囊肿 ,在囊 内会发
现充满 角质脱 屑,并 不是病理 上的肿瘤 ,会 对周 围骨质产 生直 【 2 】 薛正和, 刘稳芳, 潘利周 . 胆脂瘤型中耳炎高分辨率 c T诊 断及评价 [ J J . 接压迫 。胆脂 瘤 中的胶 原酶或者 是伴有 明显 炎症时会对 骨质造
死型或者 是骨疡 型 ,黏膜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生广泛 破坏 ,听骨 、鼓 环 、鼓
了对慢性 中耳乳突炎 的及时发现 、准确 定位 ,对 于临床早期治 疗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 注 。 瘤 型。单纯 型病变一般 在 中耳鼓 室黏膜 出发 生 ,不会 出现 明显
参 考 文 献
[ 1 ] 慕建 成, 侯 艳军 ,范红燕,等 . 慢性 中耳乳突炎 3 5 例c T 表 现分析 [ J 1 _
医技与临床 Y i j i y u l i n c h u a n g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 第1 1 卷第2 3 期( 总 第2 1 1 期) 2 0 1 3 年8 月
凝血 四项检测 结果影 响 因素 的分 析

常见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

常见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

常见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凝血过程既是纤维蛋白原形成的物理现象,又是一系列生化反应的终点。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止血、抗凝血或纤溶系统发生异常,正常凝血功能失去平衡,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

止血缺陷或纤溶亢进可引起出血,抗凝和纤溶缺陷引起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

当局部血管损伤时,机体首先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再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

整个过程涉及许多凝血因子,这些凝血因子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常温下易失活。

因此控制好凝血四项常规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诊断的可靠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凝血四项;检测;影响因素止血与凝血机制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它涉及临床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各个方面。

临床上止血、凝血的主要信息都可以从PT、APTT、TT、FIB等基本筛检试验中获得。

凝血四项除了能对出血性疾病筛查与诊断外,还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和预测、对DIC的试验诊断及使用各种抗凝药物剂量监测和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现对血凝四项检测前、检查中、检测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如下:1 检查前影响因素1.1 仪器、器材与试剂现在凝血四项检测一般都采用仪器法,检测前仪器要接通电源,预热10分钟后再开始进行测试,以避免某些凝血因子的活化或失活。

标本管应使用质量好带盖真空采血管、硅化玻璃管或塑料管,防止标本的污染或异常。

试剂应在37℃水浴箱中预温10分钟,如果试剂预温不充分,则不能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

另一方面试剂有老化的可能,因此,不要使用预热超过20分钟的APTT和预热超过40分钟的其他试剂。

1.2 标本采集1.2.1 患者准备应停用影响止血、凝血试验的药物至少一周。

采集血标本的同时不能输液。

要求患者安静,尤其不要在患者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等易引起血小板升高的情况下采血,否则会激活凝血因子和纤溶系统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一)
产前及手术前血栓及出血机制方面的检验已成为必查检验项目之一,自2000年卫生部明确规定淘汰手指法查出凝血时间以来,我院引进普利生C-2000高性能血凝仪对凝血酶原(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进行测定,使用本机几年来,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C-2000型血凝仪采用磁珠法原理,通过先进的双磁路系统测定钢珠在检测中振幅的变化,确定凝固终点,经计算处理得出检测结果。

虽然它是目前凝固法中,国际公认最先进的直接检测方法,有不受血液中黄疸,溶血,乳糜微粒,浑浊试剂本身浊度等原因造成的干扰和不受原血浆粘度的影响优点外,但其有受人为因素较多:
1机器方面
1.1机器与电源连接时,要注意插座的接地线是否可靠,严禁零地共用。

1.2进行测试时,机器要先进行预热,显示窗达到37℃后方可正常使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度。

1.3本机器属高精度测量仪器,应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使用(工作台不稳也会影响磁珠的左右运动)。

1.4仪器和加珠器应远离电磁场干扰源,为保证测量精度应用普利生生产的-次性测试杯和一次性钢珠。

2试剂方面
2.1试剂盒质量采用国际太平洋凝血制品公司生产的试剂盒,严把质量
关,每批试剂都要做正常对照。

2.2试剂配制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要求,用蒸馏水或厂家特定溶液溶解,溶解加量要准确,干粉要完全溶解,轻轻转动容器摇匀。

新配制和复溶试剂应放置5-10分钟后方可使用,复溶试剂不可再冰冻,按规定的稳定期及有效期使用,一般时间过长或反复使用污染的试剂会导致结果延长。

3样本方面
3.1样本采集静脉抽血,穿刺要一针见血,避免瘀血,气泡,溶血或组织液污染,采血量必须准确,不低于计划用血量的90%,采血后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3.2样本处理
3.2.1抗凝剂的应用草酸钠,乙二胺四乙酸,肝素不适合作抗凝剂,使用3.8%或3.2%(W/V)枸橼酸钠溶液作抗凝剂。

3.2.2血样与抗凝剂的比例为9:1,如果血球压积20%或>55%,则需调整这个比例,方法是0.00815×血液毫升数×(100-压积)=抗凝剂毫升数。

3.2.3血浆分离如不立即进行测试,应尽快分离血浆,采样后60分钟内进行,离心速度为1000g/10分钟,血浆的保存是室温不多于2小时,2-8℃不多于4小时,-20℃不多于2个星期,70℃不多于6个月,低温保存的样本测试时为减低凝血因子的消耗,要37~C迅速解冻。

3.2.4与样本接触的注射器,样本管,检测杯必须用塑料或硅化玻璃材质。

4药物的影响
4.1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天门冬酰胺酶,纳络酮等会影响测定结果。

4.2使用纤溶药物,如双香豆索,链激酶等可使凝固时间延长。

4.3超过治疗剂量的肝素使时间延长。

4.4纤溶蛋白降解产物(FDP)使凝固时间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