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仿真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750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用对接式均压环的研制

关于750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用对接式均压环的研制

关于750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用对接式均压环的研制李珍【摘要】本文分析了750kV输电线路用封闭式结构均压环不足之处,设计新型对接式均压环,通过电场计算、电气试验、安装成本核算和目前的使用情况,得出该新型对接式均压环可在后续750kV输电线路推广应用的结论。

【期刊名称】《甘肃科技纵横》【年(卷),期】2012(041)003【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对接式均压环;复合绝缘子;750kV输电线路;研制【作者】李珍【作者单位】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输变电运行公司,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260 引言目前中国高电压等级电网正在飞速发展,重量轻、机械强度高、耐污秽、少维护的复合绝缘子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家级500kV交直流输电干线已大量采用,750kV 线路也正在试运行[1,6]。

复合绝缘子与传统的瓷或玻璃绝缘子相比,在安装时多配有一个附件——均压环。

复合绝缘子均压环有引弧、防止金具电晕、改善电压分布、降低芯棒端部场强等作用;因盘形绝缘子串在串中有球头和钢帽等中间金属元件,故均压环改善复合绝缘子整体电压分布的作用不如盘形绝缘子串明显,但可降低高压侧硅橡胶伞裙上的分布电压,防止其漏电起痕及电蚀损;因复合绝缘子的芯棒为有机材料,均压环对降低高压侧芯棒的场强和延缓芯棒老化有一定的作用[2,5]。

均压环对于改善复合绝缘子电气性能作用很大,750kV输电线路作为高电压等级已逐渐开始使用复合绝缘子,有必要加大复合绝缘子均压环的研究力度。

1 750kV示范工程官东Ⅰ线复合绝缘子封闭式均压环分析尽管复合绝缘子具有许多优点,但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紫外线强,从实验室实验结果和和青海电力公司的运行数据统计,复合绝缘子仍存在伞裙变硬、变脆、表面起皮甚至掉块的老化现象;并且750kV示范工程官东Ⅰ线污秽等级一般在Ⅱ级以下,鉴于该地区海拔高、风尘大、紫外线强、干旱少雨和时有沙尘暴袭击的恶劣自然环境,因此官东Ⅰ线一期工程对采用复合绝缘子持谨慎态度,官东Ⅰ线现有复合绝缘子串为试验运行用[3]。

专题报告之二同塔双回线路导线选择研究

专题报告之二同塔双回线路导线选择研究

专题报告之二40-AS200631-A0302-02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送电线路工程(兰州东−七里铺标段)设计投标文件750kV同塔双回线路导线选择研究【摘要】导线的选择是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重要课题。

本报告根据《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Q/GDW102-2003)的有关规定,结合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送电线路工程的实际情况,选取了本工程可能采用的导线截面和分裂型式组合,并按照本工程可能采用的塔型,对各种导线分裂方案,进行了电气性能(导线表面电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对地距离、走廊宽度、电晕损失等)、机械性能(机械特性、负荷特性等)等计算,并进行了经济比较分析。

通过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本阶段可以按6×LGJ-400/50导线开展工作,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导线的专题论证工作。

【关键词】750kV 同塔双回导线选择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电晕损失目录1 概述2 工程概况2.1 沿线的路径情况2.2 沿线的气候情况2.3 电力系统条件2.4 计算主要铁塔型式3 导线选择的主要控制原则3.1 无线电干扰限值3.2 可听噪声限值3.3 地面最大场强和邻近民房时的场强限值4 导线截面和分裂方式的选取4.1 导线型号的选取4.2 导线分裂根数的选取4.3 导线分裂间距5 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计算5.1 导线电晕临界电场强度计算5.2 导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计算6 无线电干扰计算6.1 计算方法6.2 无线电干扰预测结果7 可听噪声计算7.1 计算方法7.2 可听噪声预测结果8 导线最小对地距离和走廊宽度8.1 导线最小对地距离8.2 走廊宽度8.3 地面场强分布9 机械特性比较9.1 导线的机械特性比较9.2 相导线的荷载特性10 经济比较11 主要结论附录A 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计算方法附录B 无线电干扰水平预估方法附录C 可听噪声的预计公式附录D 电晕损耗计算公式1 概述导线的选择是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重要课题,它对线路的输送容量、传输性能、环境问题(静电感应、电晕、无线电干扰、噪声等)对输电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导线选择对降低造价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电场分布法带电检测复合绝缘子的研究

电场分布法带电检测复合绝缘子的研究

电场分布法带电检测复合绝缘子的研究【摘要】作为架空线路主要防污闪产品的复合绝缘子已经大量应用于电网中,但是现有检测方法很难真正有效地检测出复合绝缘子中存在的缺陷,尤其是内绝缘缺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埋下了电网安全运行的隐患。

笔者从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际运行经验中发现用电场分布法在线带电检测复合绝缘子缺陷有很大的可行性。

为了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可以大力推广这一检测方法。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内绝缘缺陷电场分布法复合绝缘子带电检测仪1 研究项目确立的必要性1.1 复合绝缘子优势明显,应用广泛复合绝缘子与传统的瓷质绝缘子相比,除了耐污闪能力强以外,质量轻、强度高、无零值、制造工艺简单、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也是十分突出的。

近年来,复合绝缘子已经大量应用于电网中。

据统计,美国新生产的绝缘子有60%-70%为复合绝缘子。

我国电力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入了硅橡胶有机复合绝缘子在35kV-500kV交流输电线上运行。

在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电力系统从一开始就瞄准了高温硫化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开发与研制。

80年代末,先后完成了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开发、成果转让与产品化工作。

90年代初,为遏制我国华东、华北、东北等污闪多发地区的大面积污闪事故发生,复合绝缘子被大量引入电网,到1994年底,挂网运行5万支。

从此,我国电网使用复合绝缘子数量迅猛增加:1995年为10万支,1996年为20万支,1998年为46万支,1999年为84万支,到2001年已达160万支(约290万支年)。

新建线路,包括交、直流500kV线路都开始大批量使用复合绝缘子。

短短几年,主要复合绝缘子生产厂已先后完成芯棒与护套界面的连续挤压、整体注塑的改进;端部金具与芯棒连接工艺逐渐采用压接式;±500kV直流线路和500kV交流线路相继使用了耐应力腐蚀芯棒[1]。

1.2 复合绝缘子的使用现状以及其局限性复合绝缘子存在着多种界面。

目前认为,因复合绝缘子的密封不良或护套性能不良,从而引起潮气进入内部,导致芯棒与护套的界面或在芯棒中发生局部放电,在界面或芯棒中产生炭化通道。

复合绝缘子护套破损的电场分布仿真分析

复合绝缘子护套破损的电场分布仿真分析

复合绝缘子护套破损的电场分布仿真分析韩静怡;李抗;王平【摘要】复合绝缘子是目前输电线路使用量最多的一类绝缘子,研究其存在表面缺陷时的电场分布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起护套完好状态、不同破损位置及程度时的电场仿真模型,计算可知:绝缘子串高压端护套发生破损时,破损边缘的表面电场强度相比周围明显增大,沿面电场曲线在相应位置会上升;护套破损得越严重,对表面场强和沿面场强的影响越大.【期刊名称】《河北电力技术》【年(卷),期】2019(038)003【总页数】4页(P19-22)【关键词】复合绝缘子;护套破损;有限元仿真;电场分布【作者】韩静怡;李抗;王平【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3;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3;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330 引言复合绝缘子因其良好的绝缘性能、耐污闪、重量轻和维护简单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输电线路。

在挂网运行条件下,复合绝缘子会经历高温、潮湿、盐雾、紫外线照射、日光照射、淋雨、高电压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经过长年累月的累积会使复合绝缘子发生老化,导致护套破损[1-2]。

文献[3]研究了复合绝缘子护套受潮时内部气隙电场分布,指出高压端出现气隙且受潮时周围局部电场畸变,电场强度增大,从而导致局部放电产生,护套受潮表面的水分会产生极化作用,使芯棒和护套老化,绝缘性能降低。

文献[4]探讨了复合绝缘子护套与芯棒的界面问题,提出了脱模剂渗出积累,导致护套和芯棒界面出现缝隙,水分进入后,界面会蚀损,伞裙表面会严重积污,红外检测也会出现明显的温升现象。

文献[5]研究了防污闪绝缘护套对支撑绝缘子电场分布的影响分析,指出安装防污闪护套有利于降低表面闪络的发生概率,但文中采用的是二维模型,有很大的局限性。

文献[6-7]分析了复合绝缘子芯棒发生不同程度导通性缺陷时的轴向和径向电场分布特性,发现径向电场分量对于内部缺陷更敏感。

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分析

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分析

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分析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为了有效研究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采用模拟电荷法进行电场计算、毕奥—萨瓦定律进行磁场计算、激发函数法及GE公式进行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计算,分析相序布置、导线类型、导线对地最低高度、天气情况对电磁环境的影响。

依据相应的电磁环境控制指标,提出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设计要求:相序布置应采用逆相序;输电线路通过邻近民房时下相导线最低点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9m,线路通过公众活动地区或跨越公路处时下相导线最低点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3m,线路跨越农田时下相导线弧垂最低点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0m.关键词:750kV;同塔双回;电磁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引言我国西北电网规划的多条750kV交流输电线路位于高海拔地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电磁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因此,研究750kV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问题对我国750kV输电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一条典型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最大运行电压分别为775.0kV、787.5kV、800.0kV下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线路下方距地面1m水平线上工频电场强度、导线最低对地距离和走廊宽度。

按文献给出的电磁环境标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线路参数(导线最低对地距离、海拔高度等),可满足3种最大运行电压下电磁环境指标要求。

1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计算方法(1)输电线下工频电场强度。

采用国际大电网会议第36.01工作组推荐的等效电荷法,基于镜像法并根据场的唯一性定理,将导体表面不均匀且连续分布的电荷以有限数量、布置在一定几何位置上的离散电荷等效代替。

计算由两部分组成:①单位长度导线上的等效电荷;②由这些电荷产生的电场。

(2)高压输电线下空间工频磁场。

工频情况下电磁性能的准静态性质,线路的磁场仅由电流产生,将安培定律应用于载流导线,并将计算结果叠加,给出导线周围的磁感应强度。

超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电位分布研究

超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电位分布研究
T I AN Da - p e n g , T I AN J i n - h u
( 1 . Q i n g h a i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C o r p o r a t i o n , X i n i n g 8 1 0 0 0 0 ,C h i n a ;
技 术 应 用 _ J 一 ∞ 卜 { c、 , 芝。、 , 。 z 。
超 高压 同塔双 回输 电线路 复合2
( 1 . 青海省电力公 司, 青海 西宁 8 1 0 0 0 0 ; 2 . 重庆市电力公司, 重庆 4 0 0 0 3 9 )
2 . C h o n g q i n g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C o r p o r a t i o n ,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3 9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P o t e n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l o n g t h e c o mp o s i t e i n s u l a t o r i s u n e v e n . I t i s i mp o r t a n t t o d e t e r mi n e a n d i mp r o v e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c o mp o s i t e i n s u l a t o r s t r i n g s . B a s e d o n i f n i t e e l e me n t me t h o d , 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t o we r , b u n d l e c o n d u c t o r s , s h i e l d i n g l i n e a n d S O o n ,i n s u l a t o r t h r e e — d i me n s i o n a l e l e c t r i c f i e l d c a l c u l a t i o n mo d e l s f o r t h e c o mp o s i t e i n s u l a t o r o f EHV t r a n s mi s s i o n l i n e s a r e s e t u p . An d t h e c u r v e o f p o t e n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l o n g t h e c o mp o s i t e i n s u l a t o r s t i r n g s i s o b t a i n e d .T h e i mp a c t o f f a c t o r s ,s u c h a s g r a d i n g r i n g a n d t h e t y p e o f i n s u l a t o r s , o n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i n s u l a t o r s t in r g s a r e a n a l y z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g r a d i n g in t g s c o u l d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i mp r o v e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e l e c t r i c f i e l d d i s t ib r u t i o n o f c o mp o s i t e i n s u l a t o r s t r i n g s ,a n d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a n d e l e c t r i c i f e l d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a l o n g t h e c o mp o s i t e i n s u l a t o r i s mo r e u n i f o r m. T h e t y p e o f i n s u l a t o r s h a v e i n l f u e n c e o n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扩径导线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

扩径导线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

扩径导线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张禄琦、郝阳、李小亭、杨敏、何岩(西北电力设计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75)Application Discussion of Diameter-Extended Conductor in UHVACTransmission ProjectsZHANG Lu-Qi, HAO-Yang,LI Xiao-Ting, YANG-Min,HE-Yan (Northwest Electrical Power Design Institutes,Xi’an 710075,Shaanxi Province,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diameter-extended conductor for HVAC transmission line project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1000kV UHVAC transmission line projects design from Ximeng to Nanjing,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and the economic features of diameter-extended conductor and conventional conductors are compared in detail.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s that, if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is meet, using the diameter-extended conductor not only meets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project investment for UHVAC transmission line projec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resource-saving UHVAC transmission line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UHV; diameter-extended conductor;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mechanical properties; economic features摘要:本文介绍了扩径导线在国内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探析750kV输电线路均压环的优化设计

探析750kV输电线路均压环的优化设计

探析750kV输电线路均压环的优化设计作者:周丽来源:《决策探索(中旬刊)》 2020年第11期文/周丽摘要: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以其防污性能高、绝缘性能好、轻便易装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750kV输电线路之中,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也要加强750kV输电线路均压环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较好地控制复合绝缘子的电场电压分布状况,规避放电事故的发生。

文章主要探讨输电线路V型铁塔上挂网使用的复合绝缘子,收集采用不同均压环时其周围电场分布状况,分析得出750kV输电线路均压环的最优结构参数,以期延长复合绝缘子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750kV输电线路;均压环;复合绝缘子一、V型铁塔复合绝缘子使用的均压环优化设计西北地区750kV输电线路的V型铁塔之中,复合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较为集中,电场强度远强于空气起晕场强。

为此,要在电场内加入导电体装置,使电场产生畸变,减小750kV输电线路的电场集中现象。

通过仿真可知,设计选用管径为140mm、环径为400mm、抬高距为500mm 的均压环装置,减少绝缘子周围电场过于集中的现象,保证750kV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减少电能消耗。

在添加均压环装置之后,将绝缘子周围电场向外延伸了一段距离,避免电场集中于伞裙护套周围,有效降低沿面电场的强度。

在平原地区,复合绝缘子与均压环配套使用时,能够使高压端金具表面的电场强度达到2.1437kV/mm、护套表面电场强度达到0.42kV/mm,达到复合绝缘子各部分起晕场强临界值的要求。

而在具有特殊条件的高海拔地区,750kV输电线路各部分的起晕电压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要设计选用配套的绝缘子串,使其护套表面电场强度低于0.375kV/mm、高压端金具和均压环表面场强低于1.83kV/mm,从而保证绝缘子串的安全运行[1]。

二、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使用的均压环设计影响因素分析在设计选用高海拔地区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复合绝缘子使用的均压环时,主要考虑以下参数对电场的影响:第一,环径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
仿真分析
温定筠;孙亚明;王锋;张秀斌;江峰
【摘要】为了研究750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规律,为在现场开展复合绝缘子相关试验提供参考,本文以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选取直线杆塔ZGU125和FXBW-750/210双联复合绝缘子串,对该直线杆塔和复合绝缘子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建模,仿真计算了该型号绝缘子串在实际运行电压下的电位、电场分布.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最大场强所在位置,从而为下一步开展现场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名称】《电气技术》
【年(卷),期】2017(000)001
【总页数】5页(P56-60)
【关键词】750kV复合绝缘子;有限元;电位分布;电场分布
【作者】温定筠;孙亚明;王锋;张秀斌;江峰
【作者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兰州 730050;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兰州 730050;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 730030;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兰州 730050;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兰州7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随着750kV电压等级电网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电网主网架,运行现场对750kV复合绝缘子开展工频1min耐受电压试验提出了要求。

要在现场开展这样高电压等级的工频1min耐压试验,对于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都有较高要求,很多单位都不具备现场开展这样试验的能力。

或者个别单位有能力,但在现场开展时也面临各种困难,如设备运输、试验技术经济性等问题。

本文以 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
用750kV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对该线路的750kV复合绝缘子进行了建模,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开展现场试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1-5]。

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为同塔双回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塔形众多,但主要可以分为直线塔和耐张塔两大类,其中,直线杆塔主要为ZGU125型。


合绝缘子根据额定机械拉伸负荷来分,选用了100kN、210kN、300kN、400kN、420kN 5种,其中除100kN负荷绝缘子用于耐张塔及换位塔跳线支撑,其余复合绝缘子均用于直线塔悬垂绝缘子串[6-9]。

本文选取直线杆塔ZGU125为典型杆塔,搭载在 ZGU125型杆塔上的复合绝缘子主要为FXBW-750/210双联复合绝缘子串。

选取该型号绝缘子串设计方案为代表,仿真计算了这种型号绝缘子串在实际运行电压下的电位、电场分布。

根据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设计方案,直线杆塔ZGU125结构参数如图1所示。

750kV输电线路用复合绝缘子,其结构高度为7150±50mm,干弧距离
≥6550mm,爬电距离≥23500mm。

FXBW-750/210复合绝缘子,其大小伞伞径为174/88mm,伞数为大伞86,小
伞172,杆径φ=38mm。

图2、图3和图4分别是正视图、斜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根据上述线路设计方案
建立的有限元仿真计算实体模型,计算时近似按静电场计算,相关参数选取如下:(1)空气介电常数取为1.0。

(2)750kV复合绝缘子护套介电常数取为4.2。

(3)750kV复合绝缘子芯棒介电常数取为5.0。

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是同塔双回线路。

在运行过程中,鉴于杆塔的
屏蔽作用,双回线路之间的电场影响较小,而同一回不同相之间的电场影响较大,如图5所示,特别在中间一相电压为正的峰值,上、下两相分别为负的半峰值电
压时,相与相之间的影响最大,复合绝缘子表面的电场强度最大。

因此,在仿真计算时,中间B相电压加压:
另外,A、C两相电压加压均为
2.1 电位分布
对于直线杆塔 ZGU125,在中间一相电压为正的峰值时,FXBW-750/210复合绝缘子电位分布分别如图6、图7所示。

图6是整体电位分布图,图7是中间一相
局部电位分布图。

从图6可以看出,在中间一相电压为正的峰值这一瞬时,750kV直线杆塔
ZGU125周围的等位线分布大体为蝶形,且中相周围空间的等位线明显比上、下
两相周围空间的等位线密集。

从图7中可以看出,复合绝缘子周围空间的等位线大体垂直于复合绝缘子轴向方向,这说明复合绝缘表面电场以沿绝缘子轴向分量为主,沿绝缘子径向方向电场分量较小。

2.2 电场分布云图
对于直线杆塔 ZGU125,在中间一相电压为正的峰值时,FXBW-750/210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如图8至图12所示。

其中图8是整体电场分布云图,图9是导线侧均压环表面最大电场分布云图,图10是导线侧复合绝缘子表面最大电场分布云图,图11是杆塔侧均压环表面最大电场分布云图,图12是杆塔侧复合绝缘子表面最
大电场分布云图。

从图8可以看出,中间一相均压环表面和分裂导线最下面两根导线的外表面电场
较高,是整个场域中电场较为集中的部位。

从图9可以看出,导线侧大均压环表面最大电场强度为 1586V/mm,小均压环受大均压环屏蔽,其表面最大电场强度较小,不到1000V/mm。

从图10可以看出,导线侧复合绝缘子最大电场强度出现在靠近大均压环的外表面,但复合绝缘子与金具相连的高压金具端受小均压环的屏蔽作用,其电场强度并不是最大。

正常运行时,复合绝缘子表面最大电场强度低于500V/m。

从图11可以看出,杆塔侧均压环表面电场强度较小,不到500V/mm。

从图12
可以看出,杆塔侧复合绝缘子表面电场强度较小,不到150V/mm,但中段绝缘子表面电场强度略大。

2.3 电场分布曲线
为了更清楚的研究复合绝缘子在运行时的电场分布规律,自复合绝缘子高压侧起沿绝缘子轴向,分别作出距FXBW-750/210中心轴0mm、17mm、20mm、
45mm,88mm位置的电场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复合绝缘子芯棒内、护套内、护
套表面、小伞裙表面和大伞裙表面,如图13所示。

图14至图18分别是复合绝缘子芯棒内、护套内、护套表面、小伞裙表面和大伞
裙表面的电场自高压侧沿绝缘子轴向变化曲线。

从图14至图18可以看出,运行中的复合绝缘子两端电场强度较高,中部电场强
度较低。

在同一高度,护套表面的电场强度较绝缘子其他部位高。

在正常运行中,复合绝缘子护套表面最高电场强度约为360V/mm。

杆塔侧复合绝缘子护套表面最大场强约为110V/mm。

因为在同一高度,复合绝缘子护套表面的电场强度大于其他位置的场强,所以在相关研究中,可以仅分析不同情况下复合绝缘子护套表面的场强。

本文通过以 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选取直线杆塔
ZGU125和FXBW-750/210双联复合绝缘子串为研究对象,对该直线杆塔和复合绝缘子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建模,仿真计算了该型号绝缘子串在实际运行电压下的电位、电场分布。

通过对FXBW-750/210结构的复合绝缘子建模分析可以看出,运行中的复合绝缘子两端电场强度较高,中部电场强度较低。

在同一高度,护套表面的电场强度较绝缘子其他部位高,故在相关研究中,可以通过分析不同情况下复合绝缘子护套表面的场强,以简化运算。

本文的研究内容将为后续开展750kV复合绝缘子等效交流耐压试验提供理论参考。

温定筠(1982-),男,甘肃天水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设备技术监督与状态检修工作。

【相关文献】
[1]关志成,王黎明,周远翔,等.复合绝缘子用于高海拔区 750kV线路的可行性[J].高电压技
术,2002,28(2):34-36.
[2]苑吉河.输电线路绝缘子(串)交流污闪特性及放电过程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3]蒋兴良,张志劲,胡建林,等.高海拔下不同伞形结构750kV合成绝缘子交流污秽闪络特性及其比较[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2):159-164.
[4]Shi W D,Guan Z C,Wang L M,et al.A study on the selection of outdoor insulators used in high altitude areas[C]//2003 Annual Report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Dielectric Phenomena,2003:391-393.
[5]朱健云.基于 ANSYS盘形悬式绝缘子的模态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32(12):236-238.
[6]项阳,郭洁,雒铮.覆有不均匀污层线路悬式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计算[J].南方电网技术,2011,5(5):72-76.
[7]胡春江,张广东,杨志华,等.有机复合绝缘子串电位分布特性计算[J].电工电气,2013(3):27-30.
[8]张秀斌,温定筠,王锋,等.污秽潮湿状态下钢化玻璃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J].电气技术,2015(2):6-11.
[9]张秀斌,牟中华,孙亚明,等.基于 ANSYS的330kV有机复合绝缘子表面电场建模和优化[J].电气技术,2015(6):63-66,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