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名词解释试题及答案
健康评估试题答案84份.doc

一、名词解释:1.症状:是病人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我体验和感受。
2.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从口腔排体外。
3.桶状胸胸廓前后径等于左右径,呈圆桶状。
4.期前收缩:指在规则的心律的基础上提前出现的心搏。
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
5.心脏杂音是指除心音和额外心音之外,由心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产生的异常声音。
6.体征经体格检查发现到的异常表现。
7.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绡,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意识障碍是指人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
9.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有如潮水冲涌,故名水冲脉。
是由于脉压增大所致。
10.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现晚、中、早幼粒细胞以致,见于严重的感染。
11.问诊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吏等资料的过程。
12.发络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存在异常血红蛋白,导致皮肤黏膜出现青紫的现象。
13.Louis角是胸骨体与胸骨柄连接处的突起,与第二前肋骨连接,为计数肋骨顺序标志。
14.潮式呼吸指呼吸节律由浅慢变深快再由深快变浅慢,重复的周期性呼吸。
15.Murphy征以左手拇指腹在胆囊点处用力按压腹壁,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如吸气过程中因疼痛而致吸气中止称Murphy征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
16.主诉为病人感觉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性质和持续时间,或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17.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18.三凹征吸气性呼吸困难者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凹陷的现象。
19.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
20.间停呼吸指呼吸节律改变,在正常呼吸数次数次后暂停一段时再出现呼吸,周而复始。
提示呼吸中枢功能严重障碍。
21.现病史病史中的主体部分.记述患者从开始发病到就诊时疾病发生、发展、演变及诊治的全过程。
温医历届健康评估考题 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1.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2.吸气性呼吸困难:由喉,气管,大支气管狭窄与阻塞所致。
表现为吸气时间明显延长,吸气显著困难。
3.三凹征: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呼吸肌极度紧张,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称~.4.发绀: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出现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而使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的现象.5.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或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6.惊厥:全身或局部骨骼肌发生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
当肌群收缩表现为强制性和痉挛时,称惊厥.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7.高血钾症:血清钾高于5.5mmol/L8.低钾血症:血清钾低于3.5mmol/L9.蛋白尿:当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蛋白质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
10.镜下血尿:指尿色正常,须由显微镜检查才能确定的血尿,通常尿液经离心沉淀后,每高倍视野红细胞数目大于等于3个11.P波:是最早出现的振幅较小的波,反映心房的除极过程。
代表左右心房除极波时的电位变化。
12.二尖瓣P波:在心电图上为P波增宽,其时限大于等于0.12秒,P波常呈双峰状。
两峰间距大于等于0.04秒,以Ⅰ、Ⅱ、aVL导联明显。
13.异常Q波:时间大于等于0.04秒,振幅大于等于1/4R14.Q-T间期:QRS起点至T波结束的时间,包括心室除极和复极过程。
时间:0.36±0.04s。
Q-T间期明显延长见于心率慢,低血钙。
心率加快时Q-T间期明显缩短。
15.P-R间期:代表心房最早开始除极至心室最早开始除极的时间。
16.CT: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是x线束对人体层面进行扫描,取得信息后经计算机处理获得该层面的重建图像。
17.MRI: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受射频脉冲的激发产生磁共振信号,经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健康评估名词解释

健康评估名词解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1.健康评估:是从护理的角度研究诊断病人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生理、心里及其社会适应等方面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在学习了医学基础课程、护理学基础课程之后,为过度到临床各专科护理课程学习而先期开设的护理专业基础课程。
2.问诊:是指护士通过对被评估对象或其亲属的系统询问和交谈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从而作出临床判断的过程。
3.症状:是个体患病后对机体、功能异常的自我感觉和身体体验。
4.体格检查:护士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简便的听诊器、血压表、体温表等检查工具了解和评估机体健康状况的方法,是获取护理诊断依据的重要手段。
5.体征:通过体格检查所发现的异常征象。
6.主诉:为病人感觉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
7.现病史:以主诉为中心,详细描述病人自患病以来健康问题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的过程,为病史的主体部分。
8.发热: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9.稽留热:体温维持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搏动的范围不超过1℃。
10.弛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11.间歇热:体温骤然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天只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12.回归热:体温骤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13.疼痛:是机体由于受到伤害性刺激而产生的痛觉反应。
14.牵涉痛:内脏器官疾病引起疼痛的同时在体表某部位亦发生痛感,称~。
15.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
16.咳嗽: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后引发的紧跟在短暂吸气后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17.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口排出者,包括大量咯血、血痰或痰种带血。
健康评估名词解释

《健康评估》名词解释1.健康评估: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和社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的基本理解,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科。
2.症状:是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或某些客观病态,如疼痛,眩晕,发热,恶心。
3.身体评估:是评估者运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简单的辅助工具(如听诊器、叩诊锤、体温计)对被评估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检查,找出正常或异常征象的评估方法,是形成护理诊断的重要依据。
4.主观资料:是被评估者对于健康状态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通过与被评估者及有关人员交谈获得的资料,包括被评估者的主诉,亲属的带诉及经提问而获得的有关被评估者健康状况的描述。
5.客观资料:是指经观察,体检以及借助医疗仪器检查所获得的有关被评估者健康状态的资料。
6.正式交谈:是指事先通知被评估者,有目的,有计划的交谈。
7.主诉:是指被评估者在本次发病中感受到的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性质和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简明扼要,不能超过20字)8.视诊:是评估者用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状态的检查方法。
9.护理诊断:是指关于个体、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所做的临床判断。
10.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
记述了被评估者患病时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的全部过程。
其内容有:起病的情况、主要症状的特点、病情的发展演变情况、伴随症状、诊断治疗和护理经过。
11.清音:是一种音调低,音响较大、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叩诊音。
12.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用力呼吸、张口抬肩、重者出现发绀、鼻翼扇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也参与呼吸运动,并可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13.咯血:是指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
可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大咯血,大咯血易引起窒息和休克,危及生命。
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的表现,又称紫绀。
健康评估作业参考答案

《健康评估》作业练习一答案三、名词解释1.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健康评估是从护理的角度研究诊断病人对现存的或潜在健康问题的生理、心理及其社会适应等方面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在学习医学基础课程、护理学基础课程之后,为过度到临床各专科护理课程学习而先期开设的护理专业基础课程。
2.护理诊断是护士关于个体、家庭、社区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所做的一种临床判断。
护理诊断为护士在其职责范围内选择护理措施提供了基础,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或: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这里所指的反应涉及到生理、心理和社会等诸方面。
护理对象不仅是病人,也包括健康的人,护理的范围也从个体发展到家庭和社区。
此外,护理诊断不仅关注病人现有的健康问题,同时也关注其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健康问题,反映出护理的预见性。
3.发热: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上移,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4.“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和腹上角凹陷,称为~。
5.发绀(cyanosis)亦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增多(>50克/L)或血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所致的皮肤粘膜青紫。
发绀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且毛细血管丰富的末梢部位,如舌、口唇、结膜、鼻尖、颊部和指(趾)、甲床表现较为明显。
四、简答题1.发热的相关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2)体液不足与体温下降出汗过多和(或)液体量摄入不足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发热致机体物质消耗增加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惊厥。
2.呕血与咯血的区别?咯血与呕血的区别见表:区别要点咯血呕血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肝硬化等病史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癌、心脏病等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血的颜色鲜红棕黑色、暗红色,有时为鲜红色血内混有物泡沫、痰食物残渣液酸碱反应碱性酸性黑便无(咽下血液时可有) 有,可持续数日出血后痰的性状痰中带血无痰3.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基本图形有哪些变化心肌梗死发生后,在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缺血、损伤和坏死3种基本图形的改变。
健康评估试题及答案1

28.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理性减少见于:
A.脱水 B.妊娠中后期 C.大量溶血 D.急性失血
29.在X片上呈黑色的造影剂是:
A.硫酸钡 B.碘化钾 C.泛影葡胺 D.空气
30.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并呈抬举性,提示:
A.左室肥大 B.右室肥大 C.左房增大 D.右房增大
( )9.身体某部位有明确而固定的压痛点,常提示病变之所在.
( )10.肾源性水肿常出现于身体的下垂部位.
四、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总分30分)
1、下列哪项主诉写的最佳:
A.昨起腹痛,腹泻伴脓血便 B.左下腹疼伴发热,腹泻一天
C.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一天
10、慢性腹泻是指腹泻病程超过( )
A.2周 B. 3周 C. 1月 D. 2月 E.3月
11、属于器质性便秘原因的有( )
A滥用泻药 B进食量过少 C长期卧床
D先天性巨结肠 E结肠易激综合征
12、肝细胞性黄疸可引起
4.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最主要的特点是
A端坐呼吸 B鼻翼煽动 C 哮鸣音 D .三凹征
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见于
A胸腔积液 B支气管哮喘
C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D急性右心功能不全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总分20分)
1、心源性水肿首先出现在 ;肾源性水肿首先出现在_____________。
2、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 肋间隙 线内 cm ,
搏动范围 cm。
3、脑膜刺激征包括 、 、 。
D.阵发性左下腹痛伴腹泻,里急后重一天
E.风湿性心脏病2年
2、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A无菌性坏死性物质吸收 B变态反应
健康评估简答题及答案

健康评估简答题及答案健康评估是指对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系统性评估的过程。
根据所评估的不同方面可以分为身体健康评估、心理健康评估和生活方式评估等。
下面是对健康评估中的常见简答题及答案的解析。
1. 什么是健康评估?答案:健康评估是指对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系统性评估的过程。
通过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评估,了解个体的健康问题和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
2. 健康评估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健康评估的目的是了解个体的健康问题和风险因素,为个体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
通过健康评估,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促进个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3. 健康评估的内容有哪些?答案:健康评估的内容包括身体健康评估、心理健康评估和生活方式评估等。
身体健康评估主要包括测量生理指标(如体重、血压、血糖等)、检查器官功能(如心血管、呼吸、消化等)以及评估疾病风险等方面。
心理健康评估主要包括评估心理状况(如焦虑、抑郁等)、应对能力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
生活方式评估主要包括饮食、运动、睡眠、吸烟、饮酒等方面的评估。
4. 如何进行身体健康评估?答案:身体健康评估可以通过测量生理指标(如体重、血压、血糖等)来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
可以使用体重秤、血压计和血糖仪等工具进行测量。
此外,还可以进行身体检查,评估器官功能和疾病风险。
如果需要进一步评估,可以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5.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答案:心理健康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健康问题。
可以使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进行评估,如症状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等。
此外,面谈可以进一步了解个体的心理状况和生活环境,以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6. 如何进行生活方式评估?答案:生活方式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日志记录来评估个体的饮食、运动、睡眠、吸烟和饮酒等生活方式。
可以使用标准化的问卷进行评估,如膳食记录和运动量调查等。
此外,个体还可以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如每天所摄入的食物和运动时间等。
健康评估各章复习

健康评估各章复习一、名词解释1、健康评估: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2、身体评估:评估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借助听诊器血压表体温表的辅助工具对被评估者进行细致观察与系统检查,找出机体正常或异常征象的评估方法,是获取护理诊断依据的重要手段。
3、症状:个体患病后对机体功能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自身体验.4、体征:被评估者患病后机体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了可以观察到或感触到的改变,如肝大心脏杂音等。
二、填空题1、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2、收集健康资料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是和。
健康评估绪论测试答案一、名词解释1、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2、评估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借助听诊器血压表体温表的辅助工具对被评估者进行细致观察与系统检查,找出机体正常或异常征象的评估方法,是获取护理诊断依据的重要手段。
3、个体患病后对机体功能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自身体验.4、被评估者患病后机体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了可以观察到或感触到的改变,如肝大心脏杂音等.二、填空题1、健康评估2、会谈身体评估健康史及健康资料采集测试一、名词解释1、主观资料2、客观资料3、主诉4、系统回顾5、护理诊断二、填空题:1、集健康资料的方法有: 、、,2、在会谈中必须对含糊不清、存有疑问或矛盾的内容进行核实,常用的核实方法有:、、、、。
3、NANDA的每个护理诊断由、、、四部分组成。
4、护理诊断的陈述具有P、E、S三个部分,其中P(Problem),E(etiology);S(Signs and Symptoms)。
三、选择题:1、收集资料最重要的是:A、查阅记录B、护理体检C、观察D、交谈E、获得门诊资料2、主观资料是指:A、患者的主诉B、医生的判断C、护士的主观判断D、陪人的诉说E、家人的诉说3、最准确、最可靠的健康资料来源:A、患者B、医生C、护士D、陪人E、病友4、会谈时最先向被评估者:A、作自我介绍B、开放性提问C、承诺D、表示同情E、身体评估5、可使用医学术语的是:A、客观资料记录B、主观资料记录C、询问病人家属时D、与病人交谈时E、以上均可6、属于现病史的内容是:A、青霉素过敏史B、病后检查及治疗情况C、过去手术、外伤情况D、婚姻、生育情况E、家庭遗传病情况7、不是护理诊断的类型为:A、现存的护理诊断B、有危险的护理诊断C、健康的护理诊断D、潜在并发症:心输出量减少E、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8、患者刘某入院后,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健康评估,其资料收集方法不妥的是:A、通过与家属交谈获得患者某些信息;B、通过观察患者的非语言行为了解客观资料;C、通过与患者交谈获得其健康资料;D、通过医生病历获得可靠的体查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健康评估的原则1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2评估是一个系统的,有目的护患互动过程3重要在于评估个体的功能能力4评估过程包括收集资料和临床判断
2.健康评估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健康史,目前用药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健康史及系统回顾
3.健康评估:是研究护理对象的主、客观资料,以确定其护理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护理基础学科。
4.症状:疾病状态下,护理对象机体功能异常多产生的主观感觉或自身体验。
5.体征:是病人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异常时的客观发现。
6.体格检查:是护士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简单的检查工具对评估对象的身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系统的评估。
7.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受致热源作用或体温调节中枢自身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8.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问题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由护士负责。
9.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咯出。
10.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11.呼吸困难: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有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改变,严重者出现发绀、鼻翼煽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也参与呼吸活动。
12.舟状腹:患者仰卧位时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使腹外形如舟状
13.中毒性呼吸困难:呼吸深长而规则,可伴鼾声,称为酸中毒大呼吸,常见于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急慢性肾衰竭等。
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50gIL)致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
15.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过34.2u使巩膜粘膜、皮肤黄染的现象
16.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
17.意识障碍:人体对自身及周围环境刺激的反应迟钝或缺乏的状
18.Kussmaiil呼吸:深而慢的呼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9.潮式呼吸: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再有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呼吸暂停,周而复始
20.水冲脉:因脉压增大,脉搏骤起骤落,急促而有力,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
21.交替脉:为强弱交替而节律正常的脉搏,由于心室收缩强弱交替所致,是心肌受损的表现。
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发生心力衰竭时。
22.奇脉:亦称吸停脉,指平静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或消失,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23.毛细血管搏动征:脉压增大时,用手指轻压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口唇粘膜,如见受压部分的边缘有红、白交替现象出现,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
24.胸膜摩擦感:当急性胸膜炎时,因纤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表面变得粗糙,呼吸时脏层和壁层胸膜香菇摩擦,可由评估者的手感觉到,有如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
25.移动性浊音:因体位改变而
出现浊音区移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腹腔游离液体在1000ml以上时,即可叩出移动性浊音26.心脏浊音界心脏叩诊时,心脏与肺重叠处叩诊呈相对浊音,为心脏的实际心界。
绝对浊音界为心脏裸露部分,未被肺覆盖处
27.奔马律:由出现在第二心音之后的病理性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与原有的两个心音组成的节律,心率大于
100次/分时,三音“
28.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和腹上角凹陷,称为“三凹征”,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
临床常见于气管阻塞、气管异物等。
29.压力反应:指压力源引起的机体的非特异性反应,包括
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反应。
30.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内外在特征以及他人对他/她的反应的感知与体验形成的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是个体在与其心理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的、评价性的“自我肖像”。
31.湿啰音: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
32.隐血试验上消化道少量出血时,因红细胞易被消化液破坏,粪外观无异常,显微镜下也不易查见红细胞,,这种用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能证明的微量血液称为隐血,靠化学方法检出即隐血实验
33.P波:为心房除极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波时的电位变化。
34.P-R间期:为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肌除极的时间,代表激动从窦房结通过心房,房室交界区传导心室所需要的时间。
P-R间期为0.12-0.20s
35.QRS波为:心室除极波,代表全部左右心室肌除极时的电位变化和时间。
正常成年人时间在0.06~0.10s多为0.08s,不过0.11s,R波电压超过0.5mV,提示右心室肥大。
Q波的振幅均不得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s,异常Q波,是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每个导联的QRS波群的电压均小于0.5mV,见于肺气肿
36.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超过0.04s
S-T上移弓背向上倒置的T波
37.P-R段:反应电激动由心房传至心室的过程。
38.S-T段:代表心室除极结束到心室复极开始的电位变化,向下偏移均不应超过0.05mV,否则见于心肌梗死。
T波称心室复极波,代表心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39.Q-T间期:代表心室从除极开始到复极结束所需要的总时间。
,
40.吸气性与呼气性呼吸困难各有何特点?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且显著困难,重者出现“三凹征”,常伴有干咳及高调性喉鸣。
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干啰音
41.语颤减弱的临床意义。
:
1)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发作(肺泡含气量增多);2)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不通畅阻闭);3)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粘连、胸壁水肿、皮下气肿(肺与胸壁被隔开或距离大);4)体质过弱发音声微增强,肺组织实变,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肺梗死2接近胸膜的肺内大空洞,如肺脓肿
42.简述腹部触诊的内容1)腹壁紧张度;2)压痛及反跳痛;3)脏器触诊:肝脏、胆囊、脾脏、肾脏、膀胱、胰腺;4)腹部包块:正常
腹部可触及的包块及异常包块;5)液波震颤;6)振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