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学(专升本 - 函授) 在线作业——教育社会学 参考答案 简洁版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学(专升本 - 函授) 在线作业——教育社会学 参考答案 简洁版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学(专升本 - 函授) 在线作业——教育社会学 参考答案 简洁版

能力有限恐有错误仅供参考

关于填空题

虽然有九次作业并且每次都有二十几题填空,但是有很多都是重复的,甚至于在同一次作业中也有重复。所以,填空的参考答案都在下面,请同学们对照题目找一下——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沃德曾提出著名的“[______]论”,系统地论述了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社会导进论

关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______ 说”、“______ 说”和“______ 说”等。

社会化说教育的社会价值说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说

“_ ”和“”。教育社会学经历的发展过程大体包括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科建设的初创阶段2、20世纪初—40年代——传统教育社会学阶段3、20世纪40年代后——广泛深入发展阶段

关于影响教育的阶层变量问题,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主要有“ ______ 论”、“ ______ 论”和“ ______ 论”。

核心变量影响论文化变量影响论综合变量影响论

英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曾经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的语言类型进行过系统的观察与研究,他认为中产阶级家庭和劳工阶层家庭分别使用着两种不同的语言代码,这两种语言代码分别是______ 和______。

伯恩斯坦精制语言编码局限语言编码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两种社会分层类型分别是[______]分层和[______]分层

封闭式社会分层开放式社会分层

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可将其区分为______ 流动和______ 流动两大类。

垂直流动水平流动

日本教育社会学家新堀通也曾经形象地将______ 和______ 称为教育社会学的父学科和母学科,认为教育社会学是上述两者结合的产物。

社会学和教育学

就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分别为_____ ______ 、______和______ 。

程度结构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结构

班级社会组织的基本特性,一是______ ,二是______ 。

自功能性半自治性

班级社会共同体的基本功能一般包括______ 、______ 、______ 、和______ 。

班级的社会化功能班级的个性化功能班级的组织功能班级的教育功能

学生的基本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_____ ;二是______ 。

学习者未成年

关于影响教育的阶层变量问题,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主要有______ 、______ 和______ 。

核心变量影响论文化变量影响论综合变量影响论

就个体社会化的横向结构而言,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______ 、______ 、______ 和______ 。

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的习得社会规范的内化社会角色的学习人生目标的确立

个体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大体包括______ 和 ______ 两大阶段。预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

教师的专业权益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_ ;二是______ 。

学术自由专业自主权

教育社会学对教师的研究,主要从四个不同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是______ ,第二个层面是______,第三个层面是______,第四个层面是______ 。

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作为学社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作为自身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影响学校组织中教师地位分层的因素,一是______ ,二是_____,三是______ 。

教师个人的工作业绩及对学校组织的贡献教师的人际关系教师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影响力

教育社会学对教师的研究与教育学对教师的研究有着明显不同的视角。后者是将教师视为“教育者”,旨在揭示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的应有素养、劳动的价值与特点等,而前者则是将教师视为“______ ”,旨在揭示其具有的社会学特征。

社会代表者

关于判断题

从第五次开始每次都有8题判断,但是每次刷新后题目可能会有所调整,以下仅是我答题时的截图,大家所遇到的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基本上都在下面了,自己找一下或者直接百度解决。

202961 教育社会学 作业(高起本、专升本)

《教育社会学》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研究对象上讲,教育社会学探究的主要是 A.广义教育 B.中观教育 C.狭义教育 D.社会教育 2.教育社会对自身以外的其他社会现象所发生的功能是 A.教育社会的外功能 B.教育社会的内功能 C.教育社会的负功能 D.教育社会的隐功能 3.在教育社会学上,从组织存在的样态来看,组织一个乐队、一所学校属于 A.静态实体范畴 B.物质实体范畴 C.精神实体范畴 D.动态运动范畴 4.一般认为教育社会制度分类方面的经典之作是 A.《教育社会制度分类》 B.《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制度》 C.《教育社会制度分类经典》 D.《教育社会制度分类指南》 5.建立繁荣富强的现代化中国在我国的社会建设中属于 A.分目标 B.总目标 C.局部目标 D.分类目标 6.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而确定,借助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而实现的知识体系是 A.课程 B.环境 C.大纲 D.课堂 7.在环境中,山河.植被.平原等自然生态属于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人制造的环境 D.学校环境 8.社会变动的性质的决定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科学技术 D.社会生产方式 9.国学和乡学最初出现于我国 A. 西周 B.夏朝 C.西汉 D.唐朝 10.我国第一家研究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专业期刊是 A.《教育政策法规》 B.《教育法导论》 C.《教育法学研究》 D.《教育法律动态》 11.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讲,在我国较早提出现代教育的目的是社会意义的学者是 A.雷通群 B.杨贤江 C.刘慧珍 D. 车文博 12.对教育社会自身构成要件的功能被称为教育社会的 A.显功能 B.隐功能 C.外功能 D.内功能 13.在教育社会学上,从组织的存在样态来说,平纹组织织物、紧密性组织属于 A.动态实体性概念 B.静态实体性概念 C.严密实体性概念 D.松散实体性概念 14.教育社会制度是教育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标准,它是教育社会制度的实质特征,又被称作 A.动态标准性 B.静态标准性 C.规范标准性 D.实体多元性 15.在教育社会学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及其属性相互关系构成的总和是 A.自然组织体系 B.社会组织体系 C.空间组织体系 D. 多维组织体系 16.正规化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社区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校教育 D.自我教育 17.对人的发展产生间接影响并且又不与教育活动发生直接相关的设施和人口称为

函授本科作业题

〈〈运输市场营销〉〉函授课程本科作业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运输市场按市场供求状况划分,可以分为( A ) A、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B、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C、基本市场和相关市场 D、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 2.市场构成三要素是密切相关的,其中( C )因素是前提。 A、供给主体 B、社会购买力 C、购买欲望 D、消费主体 3、在市场调查中,如果采用电话采访的方式进行调查,比较适合的问句类型是( B ) A、多项选择式问句 B、二项选择式问句 C、顺位式问句 D、程序评等式问句 4、( C )的重点是在某一时间同特定的顾客交易,但并不刻意追求与该顾客发展持久的关系。 A、关系营销 B、内部营销 C、交易营销 D、服务营销 5、一个企业生产和经营产品的范围和结构,被称为(C ) A、产品关联性 B、产品项目 C、产品组合 D、产品深度 6、运输市场预测的基础是(C) A、市场细分 B、市场定位 C、市场调查 D、市场选择 7、客运产品的整体概念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核心层次是( A ) A、旅客需要的位移效用和利益 B、旅客乘坐的席别和等级 C、航班、车次 D、运输过程中的服务质量 8、在北京地铁1号线相2号线运营区域内,"不论运输距离的长短如何,均采用单一票价制,这种运价结构属于:( B ) A、里程式运价结构 B、区域共同运价结构 C、基点式运价结构 D、邮票式运价结构 9、某运输企业直接为运输需求者提供运输服务,而不经过中间商这一环节,则该运输企业所采用的分销渠道类型是( A )

A、直接渠道 B、间接渠道 C、固定渠道 D、流动渠道 10、在全国范围内行销的企业往往按地理区域组织其推销人员,这种营销部门的组织形式属于( B ) A、职能型组织结构 B、地区型组织结构 C、产品管理型组织结构 D、市场管理型组织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题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客运需求变动的一般规律是(ABD) A、呈上升趋势 B、波动的增长有差别 C、波动的增长无差别 D、需求的增长与供给的增长不一致 E、需求的增长与供给的增长一致 2、运输市场营销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BCDE) A. 产品研究法 B. 组织机构研究法 C. 职能研究法 D. 管理研究法 E. 系统研究法 3、运输企业可以采用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有(ACD) A、无差异性营销策略 B、连续性营销策略 C、集中性营销策略 D、差异性营销策略 E、分散性营销策略 4、运输企业分销渠道方案的评估标准有(BCD) A. 标准性 B. 经济性 C. 可控性 D. 适应性 E. 协调性 5、以下属于心理定价策略的是(BD) A、渗透定价策略 B、分级定价策略 C、产品线定价策略 D、声誉定价策略 E、撇脂定价策略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影响客运企业营销微观环境的因素? 答:运输企业微观环境是由运输企业自身、旅客和货主、竞争者、营销中介、供应者、社会公众等因素组成,它影响运输企业为目标市场服务的能力。 具体的影响客运企业微观环境的因素例如:旅客作为客运企业服务的对象即目标市场。

教育学网上行考作业答案

窗体顶端 (答案全部是自己做的,仅供参考) 第一次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依据教育活动的存在形式,可以把教育分为实体教育和C A. 正规教育 B. 学校教育 C. 虚拟教育 D. 社会教育 满分:3 分 2. 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的是 C(书14页) A. 心理起源说 B. 神话起源说 C. 生物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满分:3 分 3. 下列不属于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的是 D(书14页) A. 勒图尔诺 B. 桑代克 C. 沛西能 D. 孟禄 满分:3 分 4. 智力发展的双因素说的提出者是 B A. 皮亚杰 B. 斯皮尔曼 C. 塞斯顿 D. 吉尔福特

满分:3 分 5. 提出三阶段六水平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C A. 皮亚杰 B. 斯皮尔曼 C. 柯尔伯格 D. 吉尔福特 满分:3 分 6.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阶段理论按顺序依次是 A A.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D. 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满分:3 分 7. 人的素质从人的社会本性来分不包括 C(书67页) A. 道德素质 B. 知识素质 C. 情绪情感 D. 智力素质 满分:3 分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人需要通过教育实现个体的完善 B. 人需要通过教育传递和创造社会文明 C. 教育的对象是整个动物界 D. 教育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 满分:3 分 9. 以信息为中心、以网络为媒介、以计算机为手段,在虚拟空间中进行教育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新 的教育形态是 D A. 正规教育 B. 非正规教育

汉语言文学函授本科现代汉语答案

您的位置:考核练习>>在线答题结果 第一阶段基础测验 一、单选 1、从记录汉字的符号性质来看,汉字是()(分数:2分) A.表音文字 B.表意文字 C.意音文字 D.表词文字 标准答案是:B。您的答案是: 2、甲骨文距今的时间有多少年?()(分数:2分) A.2000多年 B.2500多年 C.3000多年 D.3500多年 标准答案是:C。您的答案是: 3、金文又叫()(分数:2分) A.钟文 B.鼎文 C.钟鼎文 D.青铜文 标准答案是:C。您的答案是: 4、汉字的第一次规范化字体是()(分数:2分)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标准答案是:D。您的答案是: 5、“今隶”指的是()(分数:2分) A.秦代的隶书 B.汉代的隶书 C.古代的隶书 D.现代的隶书 标准答案是:B。您的答案是: 二、多选 1、属于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是()(分数:2分) A.雅言 B.通语 C.官话

标准答案是:ABC。您的答案是: 2、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的运动是()(分数:2分) A.五四运动 B.古文运动 C.白话文运动 D.国语运动 标准答案是:CD。您的答案是: 3、联合国规定的工作语言有()(分数:2分) A.英语 B.法语 C.俄语 D.汉语 标准答案是:ABCD。您的答案是: 4、下列方言属于官话区方言的是()(分数:2分) A.济南话 B.哈尔滨话 C.郑州话 D.兰州话 标准答案是:ABCD。您的答案是: 5、客家方言分布的省份有()(分数:2分) A.广东 B.广西 C.河北 D.河南 标准答案是:AB。您的答案是: 再次测验 您的位置:考核练习>>在线答题结果 第二阶段基础测验 一、单选 1、6、现行汉字合体字所占比例约为()(分数:2分) A.0.6 B.0.7 C.0.8 D.0.9 标准答案是:D。您的答案是:2、现行汉字中使用最多的结构类型是()(分数:2分)

教育学网上作业答案

教育学形考作业一 1、多选题(5分) 1.作为进步教育的代表,杜威提出的基本主张包括:____________。 A.学校即社会B.教育即生活C.教师中心D.儿童中心E.书本中心标准答案:ABD 2、多选题(5分) 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教育家是________ ________。 A.卢梭B.杜威C.斯宾塞D.陶行知E.蔡元培 标准答案:B 3、多选题(5分)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 。 A.教育现象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E.教育规律 标准答案:AE 4、多选题(5分) 世界最早的的教育论著是____________。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E.《教育漫话》标准答案:A 5、多选题(5分)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主要受____________的制约。 A.人口数量B.人口质量C.人口结构D.政治制度E.生产力发展水平标准答案:E 6、多选题(5分) 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A.人口数量与增长率B.人口质量C.人口结构D.政治制度E.生产力发展水平标准答案:AE 得分: 7、判断题(10分)

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标准答案:错误 8、判断题(10分) 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标准答案:错误 9、判断题(10分) 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 标准答案:错误 10、判断题(10分) 我国最早对教育的内涵做出解释的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标准答案:正确 11、判断题(10分) 人的全部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就是目的性。这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 标准答案:正确 12、填空题(10分)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______________和。 标准答案:环境,活动 13、填空题(5分) 赫尔巴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标准答案: 普通教育学 14、填空题(5分)

教育社会学作业2014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1、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 1、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修正阶段的表现? 2、规范性研究方式确立的背景及其意义。 第三章社会结构:教育格局的规定因素 1、简述不同社会经济结构背景下教育职能的演变。 2、简述不同文化结构对教育取向的影响。 第四章社会差异:教育机会不均的主要根源 1、结合实际,谈谈地区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 2、简述阶层差异对教育机会反差的影响。 第五章社会变迁:教育变迁的根本动力 1、试分析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混变对教育失范行为的影响? 第六章教育中的基本社会角色:教师 1、结合实际谈谈学生差异对教师权威的影响。 2、结合实际谈谈对教师双重角色及其角色冲突的理解。 第七章教育中的基本社会角色:学生 1、结合实际谈谈对菲兰关于学生多重世界和越界行为的四种类型的理论的认识。 2、为什么学生会形成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有何功能? 第八章教育中的主要社会组织:学校 1、结合实际谈谈学校组之间分层对学生自我期待与发展的影响。 2、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学校组织有何特性? 第九章教育中的主要社会组织:班级 1、简述依据中性标准区分班级不同组织水平的几种理论。 2、为什么班级是自功能性和半自治性组织? 第十章教育中的特殊社会文化:课程 1、日中两国小学生道德课内容的区别主要体现出课程价值取向的哪些不

同? 2、试分析教师和学生如何影响课程的实施? 第十一章教育中的核心社会活动:课堂教学 1、参照课堂教学的社会学模型分类,试分析你的教学模式的类型及教师角色和学生势力的表现。 2、结合实际,谈谈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差异的表现和影响。 第十二章教育的社会功能诸论述评 1、简述帕森斯的教育功能理论 2、简述学校消亡论的主要观点。 第十三章教育的社会功能述要 1、简述教育社会功能的形成分哪几个阶段? 2、、教育社会功能从取向转化为行动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2020年函授本科大学英语二课后作业、模拟题及答案

第一章作业:10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0分,共分) 第1题:I got a splitting headache (剧烈的头痛). It kept me _______ ___ the whole night. A. awake B. wake C. waking D. awaken 第2题:A cobra emerged from behind the rock. This frightened the girl into __________ A. screamed B. screaming ! C. scream D. to scream 第3题:We had warned him__________the danger but he turned a deaf ear to our warning. A. of B. in C. on D. out 第4题:Mary doesn’t feel like __________ tennis today because s he feels tired.

B. play 、 C. to D. played 第5题:He exposed a__________ back to the sun. A. bald B. bare C. naked D. nude 第6题:In the heat of the argument,I became so excited_______ ___ I shouted very loudly. A. that B. when > C. which D. where 第7题:The police need your help to__________ the murdere A. track down B. try out C. look up D. look forward to 第8题:Just now a strange idea __________ in her mind.

《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1. 班级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A. 互为补充 B. 互为前提 C. 互为排斥 D. 不相关 满分:2 分 2. ()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满分:2 分 3. ()从广义上讲,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狭义上说是在社会 变迁过程中,因各种社会关系失调乃至冲突,致使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引起人们 普遍注意,并需依靠社会力量予以解决的问题 A. 教育问题 B. 政治问题 C. 经济问题 D. 社会问题 满分:2 分 4. ()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 A. 教师义务 B. 教师职业声望 C. 教师专业地位 D. 教师权利 满分:2 分 5.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A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 分 6. ()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 地位和功能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满分:2 分 7. ()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 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 能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满分:2 分 8.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这是人 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转折点,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第一个里程碑 A. 《人类环境宣言》 B.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C. 《我们共同的未来》 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满分:2 分 9. ()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合规范,并内化为个 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作为“社会学习者”和“社会参与 者”的全面发展过程。这也是一个从“自然人”向“社会人”逐渐转变的过程 A. 个性化 B. 社会化 C. 集体化 D. 群体化 满分:2 分 10. ()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 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满分:2 分 11. 学校主要成员()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 乎完全相对 A. 教辅人员 B. 教师 C. 校长 D. 教育行政人员 满分:2 分 12. ()是科层制理论的代表人物 A. 贝塔朗菲 B. 卢斯山 C. 韦伯 D. 泰勒 满分:2 分 13. 1907年苏扎罗在()大学率先开设教育社会学,成为大学的一门课程 A. 斯坦福 B. 耶鲁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2017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 社会剧变 B. 文化革命 C. 教育革命 D. 经济革命 满分:2 分 2. ()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 A. 教师义务 B. 教师职业声望 C. 教师专业地位 D. 教师权利 满分:2 分 3. ()学者菲兰把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进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 称为“越界”,即学生的社会位移 A. 美国 B. 英国 C. 澳大利亚 D. 法国 满分:2 分 4.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 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 分 5. ()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满分:2 分

6. ()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满分:2 分 7. 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满分:2 分 8.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 意大利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满分:2 分 9.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 分 10.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满分:2 分 11.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满分:2 分

会计学本科函授复习题

会计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会计行为的最高法律规范是A。 A会计法B基本会计准则C具体会计准则D会计制度 2.以下工程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A。 A仓库中原材料B机器设备C商标权D借出三年期款项 3.以下工程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是A。 A借入6个月期借款B借入3年期借款 C发行的公司债券D收外单位投资款 4.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重要依据是A。 A实收资本B资本公积C盈余公积D未分配利润 5.清查中发现原材料盘亏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对其中由企业承担的损失应记入 D 账户。 A 制造费用 B 管理费用 C 其他应收款 D 营业外支出 6.对原材料、产成品盘点后应编制 A ,它是据以调整存货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 A 账存实存对比表 B 盘点表 C 余额调节表 D 对账单 7.企业在撤销或合并时,对企业的财产物资应进行 D 。 A 临时清查 B 定期清查 C 局部清查 D 全面清查 8.对于企业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依据相应权限报批后确认坏账损失,借记 C 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A 营业外支出 B 管理费用 C 坏账准备 D 资本公积 9.对于确实不需支付的应付款项应记入 B 。 A 管理费用 B 营业外收入 C 坏账准备 D 资本公积 10.工业企业将闲置的固定资产出租取得的租金属于C。 A销售商品收入B提供劳务收入 C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D主营业务收入 11.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称为C。 A损失B亏损C费用D成本 12.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称为B。 A费用B流动资产C存货D短期资产 13.审核记账凭证的目的是 B 。 A 保证账实相符 B 保证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正确无误 C 保证账表相符 D 保证账证相符 14.以下经济业务中会使企业资产总额增加的是B。 A以银行存款购买设备B从银行借入三年期借款 C以银行存款偿还到期借款D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15.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属于 D 。 A 订本式 B 序时账 C 明细账 D 备杳簿 16.下列凭证中不能作为原始凭证的是 A 。 A 购销合同 B 发票 C 收料单 D 发货单 17.差旅费报销单属于 B 。 A 记账凭证 B 自制原始凭证 C 外来原始凭证 D 原始凭证汇总表 18.会计凭证是 C 的依据。 A 证明经济业务 B 编制记账凭证 C 登记账簿 D 编制会计报表 19.以下经济业务中会使企业负债总额变化的是A。 A赊购机器设备B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C将现金送存银行D投资者投入资本金存入银行 20.“应收账款”科目属于A。 A资产类B负债类C费用类D损益类 21.“应付账款”科目属于B。 A资产类B负债类C费用类D损益类 22.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科目用错,且所记金额小于应记的金额,应采用 A 进行更正。 A 红字更正法 B 平行登记法 C 划线更正法 D 补充登记法 23.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是 A 。 A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B登记明细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C登记日记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D编制科目汇总表方法不同

教育学作业1(1-3)参考答案

《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1-3) 一、简答题: 1.教育学和政治学的人性假设有何不同? 现代政治学以及中国古代的霸政学都是以性恶论为人性预设的。霍布斯说,“人对人是狼”,所以国家应该像大海怪利维坦一样强大,这样才能遏制人的自私、偏狭和复仇怒火,维护和平和公正。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凡主张“导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法家,都持人性恶的观点。因为法制要保障的是不触犯做人的底线,它必须假设人人都有可能触犯这条底线。触犯了做人的底线人就是恶人,因此在法家看来,人性是恶的。人人都那么善良,还用得着制定法律和制度对人的行为严加防范吗? 教育学则不同,它是以性善论为人性预设的。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保障人不触犯做人的底线,而是要将人培养成为善良的、幸福的、有创造力的人。他不是将恶人改造成善人,而是要顺应人的天性,成就美好的人生。人生所追求的境界可以很高,教育的目标可以很高,但最终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是千差万别的。教育并不要求达到标准一致的全面发展,而是要求每个人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发掘出自己的潜能。因此,教育首先假定人人都具有美好的潜质,人人都具有可教育性,通过接受教育人人都能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总之政治家用冷峻的眼光看人,总是在提防个人对社会构成破坏;教育家则用善良的眼光看人,总是运用尽可能多的社会财富和思想资源让每一个人的善良本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政治是充满着暴力的。教育是充满着爱意的。“仁者爱人”,爱是人的本性,教育是发展人的本性的活动,也是源于人的本性的活动。 2.简述自主、自由和自在的关系。 自主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能承担起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能为社会尽一个公民应有的义务。它是一个成年人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品性。 自由是能自主的人必然要追求的更高的目标。自由就是对传统的扬弃和超越,对传统的扬弃和超越就是创造。自由就是创造,创造得越多,传统对人的束缚就越少,人所获得的自由就越多。自由决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而是创造更符合人性要求的新生活。能自主而后能自由,自由内含了自主。没有自主的自由叫放任。无立世之才能,无为人之准则,心无主宰,放任自流,必将自取灭亡。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自在。佛教谓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为自在。自在就是自己的心在自己的心里,自我确证自我的存在。只有懂得道义的君子才能做一个自在的人。懂得道义有两重含义,一指懂得传统,是一个自主的人;一指有创造力,是一个自由的人。自在是建立在自主和自由的基础上的。 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只有真正做好了学问的人才可能是一个自在的人。不懂得传统,不能独立于世,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就连作为生物体而存在都有困难,还谈什么作为人而存在呢? 3.简述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 和谐教育是完善人的亲和力的重要途径。完善亲和力应从四个方面三个层次进行和谐教育。 人与天和。天即自然界,人是自然界中的灵长。人的欲望和渴求追根到底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满足的。人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一致。 人与人和。人之不和,各私其利。欲望和渴求是人的本性,欲望和渴求随着物质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增长。道德教育是有作用的,它让牺牲个人利益的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法制教育是有作用的,它让损害他人利益的人畏惧最终将损害自己的利益。爱人者爱于人,损人者损于人。 情与理和。当人体验到某种欲望和渴求时,就产生了相应的情感。当人判断被某种情感所驱动的行为是否符合人与天和、人与人和的原则,应怎样行动时,就产生了相应的理性。教育既要激发人的情感,又要培植人的理性,使情感的生命源泉沿着理性的河道奔流不息。 欲与力和。人之痛苦,莫过于欲望强烈而力所不及。教育要增强人满足欲求的能力,而不是要压

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答案 调查题目:关于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正文: 导读: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远离乡镇,交通不便的问题。因为农村的教师都是十分艰苦的,农村学校一般都不具备住房条件,即使少数农村学校可以提供住房,也是不成套的简易住房。 一、教师紧缺 我市农村小学在校学生208070人,现有公办教师7226人,平均师生比达到1:30.18,与四川省规定编制标准1:23.6相比,超过6.58。以现有在校学生数,按照辽宁省规定编制标准1:23.6计算,应该配备小学教师8817名,而目前实有公办小学教师7226名,缺1591名。加之全市不足23个学生一个班的共有700多个,按照规定一个班不足23个学生应当配备一个教师。 二、工作任务重 农村小学教师基本上都是包班教学,以纳溪区上马镇文昌水口寺村小为例,水口寺村小是由原3个校点撤并而建,现有学生238人,一至六年级分别各一个班,另有一个幼儿班。教师7人,其中代课人员1人(教幼儿班)。6个公办教师中一人已59岁,一人已54岁,其余4人均为25、26岁。现有6个教师每人包一个班,平均每天上6节课,一般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若遇教师到区里、市里学习、开会或生病等情况,他所任教的班就只能由别的教师代管。这里的教师工作量很大,每个教师都是包班教学,既要负责语文、数学、自然、思品、音乐、美术、体育、国防知识、安全教育等近10个学科的教学任务,又要批改这些学科的作业以及这些学科的备课。 三、条件艰苦 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远离乡镇,交通不便的问题。农村小学教师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农村学校一般都不具备住房条件,即使少数农村学校可以提供住房,也是不成套的简易住房。据调查,农村小学教师60%左右是XX年以前由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由于他们多数是本乡本村人,因此这些农村小学教师基本上都吃住在家里。不是本乡本村的教师一部分在学校提供的简易住房居住,一部分在当地租用民房解决居住问题。 四、工资收入偏低 农村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普遍偏低,一个中师毕业工作5-6年的教师,国家每月发给个人的工资和政策性补贴总共只有693元,扣除医疗保险和各种基金后,个人实际月收入只有600元左右。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一分钱的奖金或其他收入。提高文凭的主要目的是想改变工作环境,调离现在的村小,寄希望于今后能够有机会调到镇中心学校工作。据调查,水口寺村小近30年来,先后有三、四十名年轻教师分配到那里工作,但是工作的时间都不长,工作时间最短的只有一学期,来这里工作的老师总是想方设法,调出水口寺村小学。 鉴于我市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以上问题,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高度关注农村小学教育和教师的生存状况。要使农村村小教师安心工作,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实行农村小学教师本土化。一是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补充农村教师时,尽最大可能将已经毕业的合格中师生直接安排到本乡本村任教;二是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有目的地专门培养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就是根据本乡农村教师的需求情况,将当地初中、高中毕业的学生定向培养,分别进行三年或五年师范专业教育,毕业后直接安排回本村任教。 第二、从实际出发,农村小学教师按照《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中师毕业即可成为合格学历。对已经符合规定学历的毕业生已在教师岗位和长期在农村小学代课学历达标的代课人员,应当直接聘为公办教师或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聘用为公办教师,让他们安心在农村小学任教。 第三、制定相关政策,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农村教师常年包班教学,超负荷工作,他们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作为区县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落实农村学校教师特殊津贴,提高农村村小教师的待遇,以此吸引和稳定更多的村小教师。 第四、足额配备农村合格教师。国家规定农村小学按1:23.6的标准配备教师,不足23个学生的班应当配备1个教师。从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按标准足额配备教师的情况下,应当适当考虑机动编制。因为教师必须要参加市、区县的业务培训学习、开会以及女教师产假、病假等情况,一个教师包一个班,其中任何一个教师因公或有事离开学校,这个班就没有教师上课。因此在考虑配备教师时,应当适当留有余地。 <教育学>作业一答案 一、辨析题:××√××× 二、论述题: 1、(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

2020年函授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后作业、模拟题及答案

第一章作业:14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7分,共分) 第1题:在计算机中,用文字、图像、语言、情景、现象所表示的内容都可称为___ A. 表象 B. 文章 C. 消息 D. 信息 第2题:人类处理信息的历史大致分为原始阶段、手工阶段、____和现代阶段 , A. 生产阶段 B. 半导体阶段 C. 信息阶段 D. 机电阶段 第3题:计算机___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A. 硬件系统 B. 软件系统 C. 信息系统 " D. 嵌入式系统

第4题:信息系统可以看成是由一系列有序的____构成的。 A. 模型 B. 软件 C. 存储系统 D. 目标系统 第5题:_____是基于半导体材料,采用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加工工艺制造微小型化电子元器件和微型化电路的技术。 A. 微制造技术 & B. 微电子技术 C. 微型计算机技术 D. 嵌入式技术 第6题: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是_____ A. ENIAC B. EDSAC C. EDVAC D. UNIVAC < 第7题: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____年 A. 1936 B. 1946 C. 1956 D. 1975

第8题:90年代中后期曾广泛使用的英寸双面高密软盘,其容量只有____ A. B. 1GB ) C. D. 第9题:显示器是一种____ A. 存储器 B. 输入设备 C. 微处理器 D. 输出设备 第10题: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___是指把对象的属性和操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对象 ~ A. 封装 B. 粘合 C. 缠绕 D. 集合 第11题:决策支持系统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它属于____ A. 科学计算 B. 实时控制

答案 教育学导论(网上作业)

教育学 第1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绪论、第一、二章) 一、判断题: 第1题:在学校工作的所有人都叫做教师。(错)P1 第2题:教师权利是国家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为或不为的许可和保障。(对)P12 第3题: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P22 第4题: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学校教育应该主张“学生中心论”。(错) 第5题:幼儿期是语言、想象、抽象思维等认知活动萌芽并迅速发展的关键期。(错) 第6题:教育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错)P33 第7题:古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统治者。(错)P25(学校教育是培养统) 第8题:教师参与社会,打破了教师职业环境相对封闭性的职业特点,这是庸俗化的表现。(错) 二、填空题: 第1题:西文“教育”一词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第2题: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理念,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主导理念,并被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给予保障。28 第3题:原始形态的教育是通过(口耳相传)完成的。23 第4题: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P30 第5题: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提出的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有效地推动人的发展。 第6题:所谓(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看

法。 第7题:终身教育的(多元化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P30 第8题:青少年期是人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心理学家把这一过程称为(第二次断乳期)。P64 第9题: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P3 第10题: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三、问答题: 第1题: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4-8 答: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特点主要有:其一,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其二,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其三,工作绩效的模糊性;其四,职业待遇的福利性;其五,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第2题:当代形态的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8-34 答:当代形态的教育的主要特征有: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整体化。 第3题:简述教育的功能。39-41 答:教育的功能即教育活动的功效和职能。在现代社会,教育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可分为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两方面。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又可分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 2、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经济发展; 3、教育的最直接功能是影响政治发展; 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从总体上来说,教育的功能是一个有机的复合体。 四、论述题: 第1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77-79 答:大量的研究表明,师生关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1、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2、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3、师生关系对学生活动效率的影响;4、师生关系对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总之,师生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2题:应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独特作用?53-55 答:“二层次三因素”这种特殊表现在:(1)学校教育指向特殊的个体。(2)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3)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活动。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也是有条件的,否则也可能对人的发展起消极作用,这些条件主要包括:首先,学校教育要为个体的发展

北师大网络教育《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2

北师大网络教育《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2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确定课程目标和:(B) A、确定教学策略 B、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C、选择教学媒体 D、确定评价方法 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C) A、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认知主义 D、人本主义 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B A、“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B、“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 论” C、“家长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D、“学校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于:(D) A、小学教育思想 B、初中教育思想 C、高中教育思想 D、大学教育思想 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 A ) A、组织结构 B、组织目标 C、参与者D、技术 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D) A、人本主义 B、概念重建主义 C、后现代主义 D、结构主义 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是:(A) A、法国 B、芬兰 C、英国 D、德国 二、多选题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B.C.D) A、修道院学校 B、人文主义学校 C、新教学校 D、天主教学校 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A.C.D.) A、国家课程 B、综合课程 C、地方课程 D、校本课程 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括:(A.D) A、合作式综合中学 B、探究式综合中 学 C、协作式综合中学 D、一体化综合中学 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B.D) A、目标本位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目标游离评价D、总结性评价 5、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A.B.C) A、学习障碍 B、学习困难 C、学业不良 D、学业倦怠 三、判断题 1、学校的个体价值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错误) 2、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7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错误) 3、西周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正确) 4、契约学校是美国公办民营学校中的又一学校类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确) 5、家庭学校的兴起,就是公众对公立学校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学校类型。(正确) 四、简答题 1、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文化氛围是指一所学校所追求和实践的学校精神、学校理念以及师生员工对知识价值的认识、态度及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体现在校长的领导和教师与管理者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酝酿。

新编教育社会学作业

请选择任何一堂课,举例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实施印象管理。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门艺术,教师进行良好的课堂控制,实际上需要一定的控制艺术和技巧,印象管理便是这样的技巧。印象管理的观点来自于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关于日常生活的社会学分析。课堂教学是一种在有形界限内有组织的社会生活,教学活动也是一门表演的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同样存在着戈夫曼所力图解剖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上一堂小学语文课,在课堂教学中,有学生做小动作、捣蛋或者有其他局外人不合时地闯入课堂,这些偶然事件直接关系到课堂秩序能否重新恢复正常,教学工作能否正常进行。因此,作为教师,作为表演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品性和措施来处理课堂问题。 1、维持教师集体的高度团结 全体教师的举止行为应表现出共同承担了道德责任和义务,以及对学生的仁爱,关心和期望。教师集体的内部团结相当于“后台”。教师之间的内部矛盾于意见不应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教师就能维持一种“剧场印象”。这是教师进行前台表演的基础和支撑点。 2、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 教师应当牢记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在课堂中不能出现无意动作或失控行为。教师应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以防感情用事,特别是要控制面部表情和说话的态度。3.教师要尽量控制教学程序的严密性 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教案,如教学道具的使用,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适当调节课堂气氛,教学不应被打断。有研究表明:在有些学校有一不成文的规定,不能贸然进入课堂。显然,这里存在一个假定,新来的表演者很有可能会做一些在学生看来于他们的教师所建立的印象不一致的举动。 4.教师应尽量做到后台与前台行为的一致 教师兼具普通人和教育者双重角色,要在价值观、信念、道德及其行为方面做到始终如一,自然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处在当前的转型社会中,教师可能会面临内心冲突。虽然如此,教师仍应从育人的角度严格要求自己。为了使学生产生对教师行为的一贯性和连续性的印象,一种可行的策略就是教师要防止自己的“后台”被闯入,这意味着教师需要避免被学生识破。但这并不是欺骗学生,而只是一种维持师生互动的策略。 5.教师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暗示,修正自己的行为 在课堂情境中,学生的某些行为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种维持课堂秩序的行动。但很多教师对这些行为或者加以忽略,或者视为破坏,因而采取的处理措施最终往往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在课堂中,往往更多的是介于“和谐”与“冲突”之间的“假和谐”局面。这种假和谐局面可视为学生有意识地在维持秩序,其原因可能是对教师的某种认同,可能是出于遵守课堂纪律的自觉性,也可能是对教师情感上的支持或者讨好教师的表现等。但不管学生出于何种动机,若教师意识不到学生所给予的暗示,从而修正自己的行动,则极有可能导致课堂失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