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知识点汇总
八下历史知识点全

八下历史知识点全1.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特点是人类开始使用石制工具并掌握了农业和畜牧业。
2.奴隶社会的形成: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和古代苏美尔。
3.古希腊:古希腊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城邦制度的国家,其政治制度和文化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4.古罗马:古罗马是古代欧洲最强大和持续时间最长的帝国,其法律和城市规划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科学技术的发展: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数学、物理、天文学和医学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6.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文明是中世纪时期欧洲以外地区最先进的文明,其对数学、医学、哲学、文学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7.欧洲封建制度: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社会制度,封建制度的核心是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农民为领主提供农产品和劳动力。
8.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16世纪的一场文化运动,标志着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重新涌现和研究,对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9.大航海时代: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国家以探险和贸易为目的,开展的一系列航海活动,推动了地理发现,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和殖民体系的建立。
10.宗教:16世纪欧洲一系列对天主教会的运动,其中以马丁·路德为代表,导致了欧洲宗教格局的变化。
11.工业革命:18世纪末到19世纪,英国发生的一系列技术和经济变革,标志着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转变,对后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12.殖民主义:欧洲国家在16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对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进行的殖民地占领和经济掠夺。
1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间,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之间爆发的一场全球性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14.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和士兵发动的一场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
15.阿拉伯国家的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地区的多个国家脱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取得了独立。
八下数学知识点整理

八下数学知识点整理一.比例1.比例的概念:两个或多个有联系的量之间的比较称为比例。
2.比例的种类:(1)简单比例:由两个量构成的比例。
(1)比例的两边分别乘以同一个非零数,仍能得到比例。
二.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组成,围成的一个平面区域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组成部分:(1)三角形的三边。
(1)按边的长度分类: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普通三角形。
4.特殊的三角形:(1)等腰直角三角形:一边是直角,另两边相等。
(2)不等式定理:任何一边的长度小于其他两边之和,大于其他两边之差。
(3)等角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圆1.圆的定义: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这个固定点叫做圆心,这个距离叫做半径。
(1)圆心:固定的一个点。
(2)半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3)直径:经过圆心,两端点在圆上的线段。
(4)弧: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部分。
3.圆的性质:(1)同心圆:有共同圆心的圆叫做同心圆。
(2)切线和切点:过圆上任意一点的直线叫做切线,在此点处与圆相交的点叫做切点。
(4)弧度制:圆心角所对应的弧长等于半径的长度,则这个圆心角的角度的数值叫做该弧度。
四.平面图形1.几何图形:常见的几何图形有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正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圆等。
(1)对称性:如果一个图形被某条线或明显的曲线所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在该线或曲线两侧完全相同,则称这个图形有对称性。
(2)相等性: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具有相等性。
(3)相似性:两个图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则这两个图形相似。
(4)平移:将一个图形沿着给定的方向和距离移动给定的偏移量。
(5)旋转:将一个图形在给定点绕着一个点旋转给定的角度。
五.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描述平面上点位置的方式,它是一个以两个相互垂直的数轴为基础的分割平面。
(1)坐标轴: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两条数轴组成,分别叫做横轴和纵轴。
八下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下历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 新中国的成立。
- 成立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意义是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是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 西藏和平解放。
-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 土地改革。
-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 - 1957年)- 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 成就:工业方面: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业方面: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 三大改造(1953 - 1956年)- 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八下生物第一章知识点

八下生物第一章知识点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定义: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 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和代谢物质。
-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
- 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进行光合作用,转化光能为化学能。
-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
- 溶酶体:含有消化酶,分解废物和有害物质。
- 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状和提供机械支持。
3. 细胞的功能:- 物质交换: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的进出。
- 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进行能量的合成和释放。
- 遗传信息的传递:DNA的复制和转录。
-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细胞分裂和分化。
二、细胞的分裂与生长1. 细胞分裂的类型:- 有丝分裂:细胞核先分裂,后细胞质分裂,产生两个遗传信息相同的子细胞。
- 无丝分裂:不涉及染色体的变化,细胞直接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2. 细胞分裂的过程:- 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 前期:染色体凝聚,核膜和核仁消失。
-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成纺锤体。
- 后期:染色体分离,向两极移动。
- 末期:核膜和核仁重建,细胞质分裂。
3. 细胞生长:- 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通过合成新的细胞器和细胞物质实现。
- 细胞生长受到营养供应、激素调节和遗传控制的影响。
三、遗传与变异1.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碱基序列编码遗传信息。
- 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 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
- RNA转录和翻译过程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3.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 突变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外界因素诱导的。
- 突变可能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有的突变有害,有的突变可能有益。
八下语文一二三单元知识重点

八下语文一二三单元知识重点
1.文学常识:了解本单元涉及的作家、作品及其背景,掌握
相关的文学常识。
2.重点字词:掌握本单元出现的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用
法,包括多音字、形近字等。
3.词语解释: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包括成语、俗
语等,并能够正确运用。
4.句子理解: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包括修辞手
法、表达方式等,并能够进行赏析。
5.段落分析:掌握本单元课文的结构和段落大意,能够概括
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6.写作技巧:了解本单元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
括记叙、描写、议论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进行写作。
7.文学鉴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包括对作品
的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评价和欣赏。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非常全面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 形如)0(≥a a 的式子。
①二次根式必须满足:含有二次根号“”;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
②非负性考点:几个非负数相加为0,那么这几个数都为0.如:-+++=2310a b c 则:30,10,0a b c -=+==2、最简二次根式:满足: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
3、化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和步骤:(1)如果被开方数含分母,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
(2)如果被开方数是小数就化成分数,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是多项式就先分解因式。
4.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5、二次根式有关公式 (1))0()(2≥=a a a (2)⎩⎨⎧<-≥==)0a (a )0a (aa a 2(3)乘法公式)0,0(≥≥∙=b a b a ab (4)除法公式(0,0)a aa b b b=≥> (5)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 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 (6)01(0)a a =≠ 1-=nn aa6、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7、二次根式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
①已知a ,b ,求c ,则c=22a b + ②已知a ,c ,求b,则b=22c a -③已知b ,c 求a ,则a=22c b - 没有指明直角边和斜边时要分类讨论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三边长a,b,c 满足a 2+b 2=c 2。
政治八下必背知识点

政治八下必背知识点1. 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意味着啥呢?就是说咱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呀。
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人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可酷了呢。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享有很多权利呢。
比如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可是很重要的权利哦,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就有资格啦,这让咱们能够选出自己心中合适的代表。
还有言论自由权,咱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过也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哦,可不能乱说话。
另外像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权利,这些权利就像一个个小护盾,保护着咱们每个公民的权益呢。
3.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权利当然就有义务啦。
义务就像是我们为这个大家庭要做的贡献。
像遵守宪法和法律,这是最基本的啦,如果大家都不遵守法律,那社会不就乱套了吗?还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咱们国家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大家要紧紧抱在一起才行。
依法纳税也是义务哦,国家要建设、要发展,税收就像是血液一样重要,咱们每个人出一点力,国家就能变得更好啦。
4. 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可是国家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可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呢,就像一个超级大脑,很多重大的决策都是由它来做出的。
还有国务院,它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负责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管理国家的各项行政事务,就像一个大管家一样。
另外像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它们一个负责审判案件,一个负责法律监督,就像两个卫士,保障着法律的公正实施。
5. 宪法是根本大法宪法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其他的法律都是根据宪法来制定的,就像是宪法是大树的主干,其他法律是树枝一样。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法律都不能和宪法相抵触。
而且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这也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呢。
6. 自由平等的真谛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而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由。
八下数学知识点

八下数学知识点一、小数运算(1)小数的加、减、乘、除。
(2)补数法和借位法计算小数加减法。
(3)常见小数的分等大小比较。
(4)小数化百分数、百分数化小数。
二、代数表达式(1)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形式(字母和数字的组合+运算符号)(2)代数式的分类(单项式、多项式、因式、展开式、系数等)(3)多项式加减法,多项式乘法(知识点:分配律、配方法、乘方规律)。
(4)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及应用(知识点:方程的基本形式、变形、因式分解、开方等)。
(5)简单的函数概念(定义域、值域、映射、反函数)及简单函数图像的认识。
三、几何(1)数轴和平面直角坐标系。
(2)平面图形测试:根据定义、性质或给定条件来判断图形的名称或性质,并区分相似图形和全等图形。
(3)空间图形测试:根据定义、性质或给定条件来判断图形的名称或性质,如:棱长、面积、体积等。
(4)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主要是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5)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主要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
四、单位换算与数据的处理(1)长度、重量、容积等常见的度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快速换算的方法;(2)含未知数的数量关系的建立、解答;应用问题中应掌握长度、重量、价值等常见量的换算,带单位数值间的运算。
(例如:油箱中有93升汽油,已用去25.6升,还剩多少升?)(3)统计与概率方面的加、减、乘、除和简单的组合运算。
掌握简单统计图的画法和解读方式。
(例如:直方图、饼图等)五、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学习数学,并不是简单地求出一串计算结果,也要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如:分析和转化实际问题,把问题转化为算式,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反思核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知识点一:生命的起源1. 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最被大家认可的是化学进化学说(见下图)。
(1)化学进化学说由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
(2)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没有氧气。
(3)图中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A 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米勒实验证实);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 B 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我国科学家实验证实), C 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独立的体系阶段,D 独立的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阶段(暂时没有实验证实)所以说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4)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出现了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2. 下图为美国科学家米勒首创的化学进化模拟实验。
(1)该实验中 A、 B、 C 分别模拟的是原始海洋、原始大气、原始海洋,冷凝过程模拟的是降雨。
(2)在 C 内会检测到的主要物质有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从而验证了生命起源过程中的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
1965 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1981 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核酸。
该成果验证了生命起源过程中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
3. 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是模拟实验法。
知识点二:生物进化的证据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
其中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证据。
1. 化石证据。
越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晚近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低等生物化石可能在晚期地层中,但高等生物化石不能在早期地层中。
2.解剖学证据。
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都是同源器官(homologous organ)。
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同源器官外形的差异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行使不同的功能而逐渐形成的3. 分子生物学证据。
常用来分析的分子有蛋白质和核酸,通过分析它们的结构差异来判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知识点三:生物进化的历程1.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法。
2.原始的鸟类、原始的[②]哺乳类都是由原始的[①]爬行类进化来的。
3.裸子植物和[③]被子植物的共同祖先是原始蕨类植物。
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5.现存的各类生物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知识点四:生物进化的原因1. 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争是手段、遗传变异是基础、适者生存是结果。
2. 变异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
自然选择向着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方向,人工选择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
3.先变异,后选择。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 人类的起源:由化石证据来看,人类和类人猿都是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2. 人类的进化分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1)最早能两足直立行走的是南方古猿。
(2)最早使用和制造简单工具的是能人。
(3)最早学会用火的是直立人。
(4)最早学会人工取火的是智人。
脑容量和现代人类相当的是智人。
现代人类分为四个种族: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和澳大利亚人,他们属于同一个物种——智人种。
一般来说,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3.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标志。
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知识点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
举例:山坡南北植物差异和花的季节性开放是受光照影响;山顶桃花开放晚、鸟类迁徙、水果南北差异都是温度影响。
2.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生物之间既有互助,也有斗争。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寄生、竞争、共生。
知识点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环境影响生物2.生物适应环境:适应环境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
3.生物影响环境第二章生态系统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
(1)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它们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既为自身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2)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
(3)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物质的循环。
(4)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某种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改变,甚至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
知识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数食物链要多数几遍,避免出错;食物链只能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知识点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能量流动:单向流动(能量流动起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逐级递减。
一般地说,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 20% 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大多数的食物链只有 3 ~ 4 个营养级。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一些人工生态系统,就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2.物质循环:周而复始、循环利用。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4.碳在食物网中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
绿色植物可以维持碳—氧平衡。
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知识点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
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生态失调,甚至导致生态危机。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一:生物多样性1.我国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种类总和占世界第三位。
我国素有“裸子植物之乡”的美誉。
另外,我国还有许多珍稀、孑遗、特有的生物种类。
例如,熊猫、金丝猴、银杉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特有种类,银杏、鹅掌楸、扬子鳄等都是十分古老的种类。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遗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遗传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4.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物种的多样性,决定它的内在因素是基因的多样性,外在因素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即生态功能方面)和潜在使用价值三个方面。
6.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都是对人有利的,例如食物、药用、生产、科研、欣赏、文学、艺术等,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知识点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
3.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其主要形式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及微生物种类的“天然储存库”;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还是“活的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4.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人们还把某些极度濒危、具有欣赏价值的生物迁出原地,如动物园、植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实行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5.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既可为人类造福,又能保持生物生存环境的稳定,从而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6.完成下列表格。
第七单元生物技术第一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知识点一:发酵技术1.制作酸奶主要利用是乳酸菌无氧发酵,乳酸菌是细菌。
2.酿酒主要利用酵母菌无氧发酵,酵母菌是真菌。
白酒制作过程中先后用到霉菌和酵母菌。
3.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两类微生物的发酵都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环境。
4.比较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完成下列表格。
知识二:食品保存1.原理: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蔬菜水果粮食需要低温、干燥、真空等措施抑制自身的呼吸作用。
2.食品保存的方法有:低温冷藏、冷冻,干燥处理,真空包装,气调包装,盐渍、烟熏,加热处理等。
3.填写下列表格。
第二章现代生物技术知识点一: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
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巧妙地进行拼接组装,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其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这种含有非自身基因的生物被称为转基因生物。
3.利用转基因技术,人们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
基因工程在药物研制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比如利用嵌入相应基因的工程菌可以大量生产胰岛素。
4.基因工程彻底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使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生物之间也能进行基因交流,创造了许多生命的奇迹。
知识点二:克隆技术1.克隆属于无性生殖,体现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2.先进的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对待,使技术更好的造福人类,尽量避免其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