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与康复的方式
第二章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与康复的方式

工作康复流程
受伤工人 个案见面
功能性能力评估
工作分析
实地探访
达到原工作要求
未达原工作要求
工作重整
就业选配 原单位
工作强化 新单位
原岗位
工作职务调整
新岗位
受伤和 医学康复
(阶段一 、二 )
职业评定
(阶段 三 、四 、五、六 )
重整和训练工 作准备
就业和 重返工作 (阶段七 、八 )
1、物理和运动疗法(PT)
包括利用电、光、声、磁、水、蜡、 力等物理因子治疗和通过徒手或借 助于器械对患者进行的各种功能改 善的运动疗法。
物理治疗
短波治疗
干涉波治疗
吸附式低周波治疗
热磁治疗
低周波治疗
冷空气治疗
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
紫外线治疗
脑循环治疗
神经网络重建治疗
骨质疏松治疗
冲击波治疗
物理治疗
2、各类残疾者
包括肢体、器官和脏器等损 害所引起的各类残疾者
肢体残疾 听力语言残疾 视力残疾 脏器残疾
3、各种慢性病患者
很多慢性病患者病程缓慢或反复发 作,致使相应的脏器与器官出现功 能障碍,而功能障碍又加重了原发 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高血压等 颈椎病、慢性腰痛等
4、年老体弱者
临床诊断是对疾病确定病名的过程 康复评定是判断功能障碍的过程
不同的疾病评定结果可能相同 相同的疾病评定的结果可能不同
例:桑兰
损伤
临床诊断:颈5-7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75%错位,颈5-7脊髓完全性损伤
康复评定:颈5-7脊髓受损导致截瘫,四 肢运动、感觉功能严重障碍, 0级肌力, 一级肢体残疾,需要终生康复,四肢 功能不可能完全恢复,只能是一定程 度的改善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和流程-ppt课件

(1986~1990)
(1991~1995)
(1996~今)
1986年,WHO为我国培训十余名社区康复骨
起 《步在社区中训练残疾人》手册翻译成中文出版
阶国家卫生部在4省(区)城乡开展了社区康复试 段 1988年开始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
“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
“十阶一五”(2006~2010年)期间,全国开展社 段“十二五”(2011~2015年)初步实现残疾人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四、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
四、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
政府统一领导 职能部门各司其职 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 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 共同推进
四、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
从社会实际出发 立足于社区内部的力量 社区组织、社区参与、 社区支持、社区受益
二、社区康复的概念
2. 社区康复的概念
我国对社区康复的定义
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政府领导下,相关 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支持,残疾人及其亲友积 极参与,采取社会化方式,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全面康复 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
社区康复的内涵
工作的层次在社区,依靠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 开展工作
单独设立的康复诊疗机构,是多学科合作式门诊 只为门诊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称为康复门诊或日间医院
二、康复医疗机构形式
(四)疗养院
利用疗养的自然环境,按照康复的原则把疗 养因素与康复手段结合起来,促进慢性病者、 老年病者、手术后患者及其他伤残者的康复
二、康复医疗机构形式
(五)长期照顾单位
长期留治中心 病残护理院 老人养护院
康复机构:美国的科技型、西欧的福利型、日本的集科技与 福利为一体的复合型共三种康复模式 解决较复杂的残疾问题,但费用较高,周转率低,覆盖面小, 残疾人被限制在康复机构,阻碍残疾人重返社会 20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发现定位在家庭与社区水平的康 复服务可弥补机构式康复的许多不足,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通过康复训练和疗法,重建受损或丧失的身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预防进一步损伤
教育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康复设备,帮助他们避免再次受伤。
康复医学的工作流程及步骤
1
制定计划
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
疗计划,设定实际可行的目标。
3
跟进管理
4
持续监测患者的进展,调整治疗计划,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随访。
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3 心理和情绪评估
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状态,以提治疗技术和方法
康复医学采用多种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 • 物理疗法:通过运动、按摩和物理设备的应用来促进康复。 • 语言治疗:帮助改善语言沟通和吞咽功能。 • 职业疗法:通过训练和适应技巧,提高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能力。 • 心理咨询: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挑战。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和流 程
康复医学致力于帮助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本演示将介绍康复医学的工 作方法和流程,以及如何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医学的定义和目标
康复医学旨在通过综合性的治疗和辅助工具为患者提供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实现以下目标: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改善功能能力和疼痛管理,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实现更加独立和有意义的生活。
康复医学中的团队合作和协调
康复治疗是一个跨学科的工作领域,涉及多个专业人士的合作和协调,包括: • 医生 • 物理治疗师 • 语言治疗师 • 职业治疗师 • 心理咨询师 • 康复护士
康复医学的效果评估和持续管理
康复医学的效果评估和持续管理对于确保康复患者的进展至关重要,包括:
1 定期评估
认识康复医学(第二讲)精讲

10/30/2018
康复医学的发展历史
脊髓灰质炎
• 1916年,纽约27 000残疾 • 1952年,仅美国就有约 58000个脊髓灰质炎病例, 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最终瘫 痪 • 1977年,美国254 000 • WHO,两千万幸存者
1956年,葛兰素药厂,三种不同的 脊髓灰质炎死菌菌苗混合起来配制 最终的疫苗。
体性和主动性,重点放在疾病的功能障碍改善上,训练患者利用 潜在能力、残余功能或应用各种辅助设备以达到最有利的状态、 最大限度的恢复其功能,使其重返社会。
10/30/2018 11
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1.5.2康复医学与治疗医学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 倡导各医院的有关临床科室都要积极开展康复医学工作,开展专科 康复治疗,使康复医学贯穿在各个临床学科的整个防病治疗工作中;
• 临床医师与康复医务人员共同组成协作组,对具体的残疾进行跨科 性协作。
10/30/2018
12
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1.5.2康复医学与治疗医学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项 目 治疗对象 外伤及疾病患者 治疗医学 康复医学 暂时或永久性功能障碍患者
治疗方向
病历内容 治疗方法 诊疗方式 护理方式 患者态度 家属介人
10/30/2018 6
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1.2康复的定义(3/3)
要达到康复的总目标,绝非单纯依靠医学就能实现,必须通过不同
康复手段的平行介入,由此就决定了康复的多学科性和综合性。康复
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 能力上进行全面康复。
•综合手段(医学/社会/教育/职业/娱乐) •功能障碍的评估和训练 •以功能恢复为本 •回归家庭、工作、娱乐、社会
康复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基础》教学大纲《康复医学基础》(050312)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专业运动康复方向)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康复医学基础是康复医治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教学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置(医治、训练)等问题,增进病、伤、残者康复的一门医学;本课程别离论述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内容、地位、作用、流程。
特别强调了残疾概念、功能障碍和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
另外还涉及到重要相关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医学伦理学、科学方式研究等等,并对康复医学学科的设置和管理规范予以说明。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培育,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人体运动学、人体发育学)。
(2)了解临床医学知识,专门是神经、骨科等方面的临床医学知识。
(3)掌握现代康复医学的大体理论知识。
(4)具有相关临床医疗政策法规与行业规范的知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置条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等法规或行业指导。
2.能力目标:(1)能具有必然的指导社区康复工作的能力。
(2)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和训练,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能进行感知觉功能评估和训练。
(4)掌握康复预防三层次。
3.素质目标:(1)具有人文关切精神,遵守行业道德性为规范,有良好的医患关系。
(2)能关心患者的全面康复,发挥相当于一个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帮忙患者重返社会。
(3)具有较强的法纪意识,遵纪遵法,能遵守有关医疗工作及康复医治技术有关制度和法规。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康复与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及相关知识,为本教材后续残疾学、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与组织形式等章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康复、康复医学的大体概念。
难点:理解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康复的大体概念1.康复:(1)康复的概念;(2)康复的内涵。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

治疗师之间的合作
治疗师之间的合作对于患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不同治疗师 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技能,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治疗 。
治疗师之间需要相互沟通、协调,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康复 治疗。例如,物理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可以共同制定患者的康 复计划,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和职业功能的恢复。
治疗师之间的合作还包括共同对患者进行评估,以便发现患者 可能存在的其他健康问题,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03
通过生物反馈技术,帮助患者自我调节生理状态,提高康复效
果。
康复医学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康复医学在心血管疾 病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综合的康复治疗方案,改善心血 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和死亡率。
康复医学在糖尿病管 理中的作用
通过饮食、运动等综合干预,控制血 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训练等方式,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 康,提高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02
言语疗法的作用
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改善语音 清晰度、增强自信心。
03
言语疗法的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听力障碍 、发音障碍等疾病的康复治疗。
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定义
心理疗法是一种通过心理疏导、 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来帮助患者 克服心理障整心态、减轻焦虑、 抑郁等情绪,增强自信心和适应 能力。
评估目的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功能和障碍程度评估,为制定 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评估内容
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背景、生 活习惯等方面。
评估方法
采用量表、问卷、观察、体格检查等方法进行评 估。
康复医学计划
计划目的
《康复护理学》教学大纲.doc

《康复护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概论【教学目标】1. 掌握廉复、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康复医学的分类、内容,康复医学发展的基础、工作方式。
3. 掌握廉复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内容、康复护理的发展基础及理论。
4. 掌握残疾的分类和残疾评定内容、残疾的预防。
5. 熟悉廉复护理的理论基础。
6. 掌握社区康复的定义、目标和工作内容。
【教学内容】1. 康复及康复医学的概述、基本概念。
2. 廉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和联系。
3. 康复医学分类、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
4. 康复医学的诊疗对象、组成和工作内容。
5. 康复护理学特点和内容。
6. 康复护理的理论基础。
7. 残疾评定。
&社区康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康复医学的棊本概念、分类及内容。
2. 康复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内容。
难点:康复护理的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二章康复的基础理论【教学方法】自学。
第三章康复护理评定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运动功能评定的基木概念和方法,掌握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 了解平衡和协调评定、步态评定。
2. 熟悉心肺功能评定。
3. 掌握感知功能评定,了解认知功能评定。
4. 掌握FI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5. 了解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杏熟悉康复步态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6. 了解语言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教学内容】1. 运动功能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2. 心肺功能评定方法。
3. 感觉功能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认知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5. 语言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感觉、运动评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FI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难点:步态评定的方法。
语言评定的方法。
认知评定的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教学时数】4学吋。
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教学目标】1. 掌握运动疗法概念。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康复医学技术与方法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康复医学技术与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医康复医学作为中医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和康复患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康复医学技术与方法。
一、中医康复医学技术概述中医康复医学技术是在中医理论和康复医学原理的指导下,采用中医药和康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康复治疗的技术。
它包括中医药疗法、针灸、推拿、运动疗法、中药汤浴、中医按摩等多种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提高其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二、中医康复医学技术的应用1. 中医药疗法中医药疗法是中医康复医学技术的核心部分。
中医药以中草药为主要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采用药膏、丸剂、煎剂等形式进行治疗。
中草药的药性和功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配,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
同时,中药还能够从根本上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增强其免疫力。
2. 针灸和推拿针灸和推拿是中医康复医学技术中常用的治疗手段。
针灸通过在特定穴位上刺入针具,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则通过按摩患者的身体部位,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畅通,加快病情恢复。
3.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在中医康复医学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疾病或外伤造成的身体功能障碍,患者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
通过运动疗法,可以促进患者肌肉的恢复和关节的活动,增强其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
4. 中药汤浴中药汤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康复技术,是通过中草药的药性渗透皮肤,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病情的作用。
中药汤浴适用于各种疾病的康复,特别适用于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问题的患者。
5.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通过手法按摩患者的身体,调整气血,促进经络畅通,改善病情的一种技术。
中医按摩不仅可以舒缓患者的病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
三、中医康复医学技术的优势1. 个性化治疗中医康复医学技术注重个体差异和整体把握,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特点和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康复的方式
专业康复 社区康复
第三节 康复医学的对象
主要有以下四种人群 1、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 2、各类残疾者; 3、各种慢性病患者; 4、年老体弱者。
1、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
急性伤病后及手 术后的患者,无 论是早期,还是 恢复期的后遗症 期,只要存在功 能障碍,就是康 复医学的对象。
康复评定的目的
发现和确定障碍的层面、种类和程度 找出障碍发生的原因 确定康复治疗项目(PT、OT…) 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治疗原则、具体实施
方案) 判定康复疗效 预测护理量、费用和预后 预防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评估投资-效益比 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出依据
康复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区别
2、各类残疾者
包括肢体、器官和脏器等损 害所引起的各类残疾者
肢体残疾 听力语言残疾 视力残疾 脏器残疾
3、各种慢性病患者
很多慢性病患者病程缓慢或反复发 作,致使相应的脏器与器官出现功 能障碍,而功能障碍又加重了原发 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高血压等 颈椎病、慢性腰痛等
康复病区
护理查房
静脉输液
指导患者穿衣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上楼梯
9、社会康复服务
了解和评定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评价患者对各种社会资源的利用度 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和适应环境
10、职业康复治疗
指利用现代康复的手段和技术,为工伤 工人提供医疗康复、职业康复等服务, 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提高他们的身体功能 和生活自理能力,尽可能恢复或提高伤 残职工的职业劳动能力,从而促进工伤
1、物理和运动疗法(PT)
包括利用电、光、声、磁、水、蜡、 力等物理因子治疗和通过徒手或借 助于器械对患者进行的各种功能改 善的运动疗法。
物理治疗
短波治疗
干涉波治疗
吸附式低周波治疗
热磁治疗
低周波治疗
冷空气治疗
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
紫外线治疗
脑循环治疗
神经网络重建治疗
骨质疏松治疗
冲击波治疗
物理治疗
文体疗法
颈椎病锻炼体操
肩周炎锻炼体操
膝关节炎锻炼体操
腰椎间盘突出症锻炼体操
偏瘫体操
偏瘫体操
6、中医治疗
传统的中医疗法在康复治疗中有其 独特的优势,按中医的理论将针灸、 推拿按摩、气功、武术、药膳等治 疗手段合理地应用于康复治疗中。
6.中医治疗 传统的中医疗法在康复治疗中有其独特的
优势,按中医的理论将针灸、推拿按摩、气功、 武术、药膳等治疗手段合理地应用于康复治疗 中。
Power wheelchair
43
康复工程
矫形器制作
脊柱矫形器
取模
下肢长支具
动态肘关节矫形器
膝关节支具 动态踝足矫形器
8、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不同于一般的治疗护理 采用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关的物理疗
法、作业疗法,提高残疾患者的生 活自理能力 许多内容是一般治疗和护理工作中 所没有的
康复护理
坐位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
患肢负重训练
重心转移训练
站立训练
斜板床站立
物理治疗
减重步行训练
长支具配合拐杖 长支具配合助行
步行训练
器步行训练
截瘫行走器步 行训练
物理治疗
PT治疗室
智能训练器-下肢
神经易化技术
S-E-T训练
肌肉牵伸训练
桥式训练
物理治疗
腰椎人工牵引颤压复位
颈椎牵引复位
颈椎人工牵引
腰椎电动牵引
言语评定
失语症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训练
吞咽训练
言语-吞咽障碍治疗
构音障碍训练
4、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 通过治疗者与被治疗者的相互作用关系, 医治患者的心理、情绪、认知行为等问 题。
心理评定
心理治疗
5、文体治疗
体育和文娱活动不但可以增强肌力 和耐力,改善平衡和运动协调能力, 还能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得到娱 乐,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国产
动态平衡测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iodex:Balance
Balance Master
Equitest
步态分析
临床分析
观察法(observational gait analysis) 测量法(measurement)
步态分析实验室(gait laboratory)
步态分析仪(dynamic analysis)
39
中国传统治疗
电针
艾灸
拔罐疗法
刮痧疗法
火疗
中药熏蒸
中国传统治疗
小针刀松解术 粗银针灸
7、康复工程
康复工程是通过应用现代工程学的 原理和方法为残疾人设计、制作假 肢和矫形器、自助具和进行无障碍 环境的改造等,以恢复、代偿或重 建患者的功能,为回归社会创造条 件。
Manual wheelchair
二、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是:
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 进行检查和测量 对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分析、
解释 最后形成结论和障碍诊断、确定
康复目标
身体形态测量
身高体重 躯干与四肢周径 四肢长度 脂肪厚度 人体姿势的评定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节活动度是在特定的体位下,关 节可以完成的最大活动范围.
4、年老体弱者
按照自然规律,老年人经历着一个 逐渐衰老的过程,其机体的脏器与 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其中的年老 体弱者的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他们 的健康,需要康复医学的帮助。
康复措施有可能延缓衰老过程,保 持较好的功能状态,提高年老体弱 者的生活质量。
常见疾病
1.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脑卒中的康复 颅脑损伤的康复 小儿脑瘫的康复 脊髓损伤的康复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
物理治疗
肩关节松动术
踝关节松动术 膝关节松动术
2、作业疗法(OT)
作业疗法主要通过一些日常生活活 动、手工操作劳动或文体活动等具 有一定针对性、能恢复患者功能和 技巧的作业进行训练。
作业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
手精细功能训练
手眼协调性训练
滚筒训练
砂板磨训练
木钉训练
作业疗法
认知训练
绳编工艺
辅助具应用
工人重返工作岗位 。
工作康复流程
受伤工人 个案见面
功能性能力评估
工作分析
实地探访
达到原工作要求
未达原工作要求
工作重整
就业选配 原单位
工作强化 新单位
原岗位
工作职务调整
新岗位
受伤和 医学康复
(阶段一 、二 )
职业评定
(阶段 三 、四 、五、六 )
重整和训练工 作准备
就业和 重返工作 (阶段七 、八 )
第二章 康复医学的工 作内容与康复的方式
第一节 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
康复预防 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
一、康复预防——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预防各种病损的产生 康复预防的基础和关键
二级预防
限制或逆转由损伤造成的伤残
三级预防
预防残疾转化为残障 避免产生永久、严重的障碍
常见疾病
2.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骨折后的康复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颈椎病的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
常见疾病
3.其他常见疾病的康复
冠心病的康复 糖尿病的康复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 癌症的康复 烧伤的康复
谢谢大家!!
职业训练
压力技术
无障碍环境改造
作业疗法
感觉评定
穿衣训练
工具使用训练
进食训练
铜板工艺
辅助具应用
3、言语治疗(ST)
言语治疗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有言 语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语言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改善言语功 能
手段是言语训练,或借助于交流替 代设备,如交流板、交流手册、手 势语。
言语评定与治疗
肌力评定
徒手肌力检查法
如3级肌力标准:能抗重力作全关节 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等速肌力评定
感觉检查
位置觉检查
浅感觉检查
反射检查
肱二头肌反射检查
膝腱反射检查
协调性检查
肌张力检查
痉 挛 状 态
低肌张力
疼痛的评定
VAS
静态平衡测试
ERBE:Balance
SMS: Balance Performance Monitor (BPM)
18
康复评定
Assessment
康
复
医
设定康复目标
学
临
制定治疗计划
床
决
策
实施治疗计划
模
式
康复疗效评定 Evaluation
继续原治疗计划 修改治疗计划 结束康复治疗
三、康复治疗
物理和运动疗法 作业疗法(OT) 言语治疗 心理治疗 文体治疗
中医治疗 康复工程 康复护理 社会康复服务 职业康复治疗
临床诊断着眼于疾病 康复评定重在功能
临床诊断是对疾病确定病名的过程 康复评定是判断功能障碍的过程
不同的疾病评定结果可能相同 相同的疾病评定的结果可能不同
例:桑兰
损伤
临床诊断:颈5-7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75%错位,颈5-7脊髓完全性损伤
康复评定:颈5-7脊髓受损导致截瘫,四 肢运动、感觉功能严重障碍, 0级肌力, 一级肢体残疾,需要终生康复,四肢 功能不可能完全恢复,只能是一定程 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