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合集下载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句代表作品是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句代表作品是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句代表作品是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归田居士,东晋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政治家。

他出生在一个富有、显赫的家庭,但他很早就对尘世浮华失去了兴趣,追求心灵的自由和清净。

为此,他选择了隐居山林,从此过着自给自足、清修自若的生活。

他尤其喜爱诗歌,刻苦钻研,成为了“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有深情、义理、哲理、闲逸之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代表作品已被后世传颂,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

下面就让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陶渊明及其名句代表作品。

陶渊明的简介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知名文学家,出生于今天的浙江绍兴。

他极具才华,早年曾在官场上屡获重用。

然而,他对官场生涯的极度厌恶促使他选择了放弃官职,到江南隐居。

在隐居期间,他以清新淡雅、婉约玲珑的诗歌风格著称,并被誉为“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

陶渊明坚持诗歌为生活,用心感悟自然,与大自然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他的作品包含着岳阳楼记、饮酒、桃花源记和鸟迹等,传扬千古,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陶渊明的名言1.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这句诗意味深长,正是陶渊明对生活,对世界观的深刻体悟。

这句话主张的是人们应该心态积极,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生活的更高境界。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象征着陶渊明隐居山林,心态淡泊,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句诗也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艺术美感。

3.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这句诗是代表了中国文化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田园诗。

陶渊明以此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在唤醒人们心中真正的味道。

4. 野人许我愿,路远才知道。

这句话楼主倾向于把它写成“夫何辞之不呓,笑耳终慵”(出自《归去来兮辞》),这是陶渊明对理想生活的另一个描述。

意思就是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中,面临着坎坷和困难,但是只要坚持,路总会走好的,结果会美好。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1. 山行-山行山行-山行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诗表现了陶渊明深刻的自然观和对大自然的独到见解。

陶渊明的名诗10首

陶渊明的名诗10首

陶渊明的名诗10首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人之一,他以写田园诗而著名。

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诗。

下面列举陶渊明的10首名诗,并附上相关内容的参考描述。

1. 《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在此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几句诗凭借简练的语言和深入人心的意境,表达了陶渊明对自然世界的深情,以及他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2.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一篇传世笔记,也是一篇文人描述理想生活的文章。

文章以讲述一个四方世界的故事,描绘了一个遥远而理想的家园,展示了作者对憧憬乐土的向往。

3. 《五言绝句》陶渊明善于写五言绝句,这是他创作的一种常用形式。

许多名诗都是用五言绝句写成的,例如《归去来兮辞》、《放言五首其四》等等。

4. 《饮酒》陶渊明的《饮酒》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其中描述了作者在花间饮酒的情景。

他喝醉后,心情舒畅,与花树草木交谈,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豁达的心态。

5. 《咏鹅》陶渊明的《咏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诗,描写了作者与鹅相处的情景。

诗中通过儿童的直率和天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动物的敬重。

6. 《竹石》陶渊明的《竹石》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他通过描写竹与石的坚韧品质,表达了他致力于追求坚贞、正直和品格美的追求。

7. 《草》陶渊明的《草》是一首以寄托情怀的诗作。

他以草木为主题,借草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人格塑造的独特见解。

8. 《桃花源诗》陶渊明的《桃花源诗》是一首描绘桃花源理想生活的诗作,诗中描述了陶渊明对桃花源境地的憧憬和向往。

9. 《读山海经难》陶渊明的《读山海经难》是一篇记叙随笔,他在文中描述了自己阅读《山海经》的过程和体悟。

通过对古代神话故事的理解,他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对生活意义的追寻。

10. 《过秦论》陶渊明的《过秦论》是一篇批评秦朝统治的文章,他通过回顾秦朝的统治,反思了秦统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辩护,表达了他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关注。

陶渊明的简介和他的代表作

陶渊明的简介和他的代表作

陶渊明的简介和他的代表作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诗歌广为传播,至今仍广受喜爱。

他的作品中,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有针石而成的自然写景,展现出他独特而卓越的才华。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陶渊明的生平和他的代表作。

一、陶渊明的生平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祖籍山东济南,出生于东晋时期的八王之乱结束后的南朝梁朝时期。

他的父亲陶澹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因此陶渊明从小就接触到了文化和艺术。

他年轻时曾担任官职,但后来因得罪权贵而辞职回到家乡。

陶渊明虽然辞去了官职,却没有停止学习和创作,他在家乡过起了田园生活,专注于文学创作和农业生产。

他在农田劳作中不断地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并将这些思考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和散文中。

他的作品既有对尘世繁华和人情世故的批判,也有对田园生活的赞颂和对自然景色的描写。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墓的诗歌中,自称“吾素好此道,至於有五柳先生之墓,不忍弃也”,可见他对自然景观和墨宝的喜爱之情,充满了幽雅诗意。

二、陶渊明的代表作1.《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

小说中,陶渊明写道:“寻常人家,婴儿口吐白乳;及至长成,摇头摆尾而已,何有於斯?”这句话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对寻常人生的无奈和不满,十分动人。

《桃花源记》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陶渊明反对封建社会制度束缚的思想,对于后代文学及历史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同时,该小说也展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深深感受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2.《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章之中的一篇,其内容为咏叹退隐得自由,舒怀抒情,表达了陶渊明对于归隐自由自在的向往,也让人们看到了陶渊明追逐自由的内心世界。

3.《读山海经》《读山海经》是陶渊明的一首诗,以洞察世事、咏怀自然为主题,将作者对于人事风云和自然景观的看法融合在了一起,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事的独特观点,表现出了作者文学特点中的特别情感和人文观念。

《读山海经》一篇,让我们了解到了陶渊明这位作者对于内心世界和现实社会的看法,也让我们对作者的文学上的才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陶渊明的生平简介

陶渊明的生平简介

陶渊明的生平简介陶渊明的生平简介陶渊明(约376~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友人私谥“靖节征士”,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的生平简介,欢迎分享。

陶渊明的生平简介父亲早死,因家贫,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质性自然”,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

自小体弱多病,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称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然而“家贫,不能常得”;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苦(见“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却能安贫乐道,忘怀得失。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六十岁左右去世。

深受后世文人骚客推崇,欧阳文忠公甚至认为“两晋无文章,惟《归去来兮》(即《归去来兮辞》)而已”;在中国诗人享有很崇高的地位,朱光潜先生认为: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陶渊明的时代是在典午大乱之后,正当刘裕篡晋的时候。

他生在一个衰落的世家,是否是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的后人固有问题,但至少是他的近房裔孙;祖父做过太守;他的父亲似乎早就在家居闲(据《命子》诗,安城太守之说似不确。

他序他的先世都提到官职,而到其父时只有“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数语)。

母亲是当时名士孟嘉的女儿。

他还有一个庶母,弟敬远和程氏妹都是庶出。

他的父亲和庶母都早死,生母似活得久些。

弟妹也都早死,留有侄儿靠他抚养。

原配夫人在他三十岁左右死去,续弦翟氏,帮他做农家操作。

陶渊明有五个儿子,似还有“弱女”,不同母;在中年遭了几次丧事,还遭了一次火,家庭负担很不轻,算是穷了一生。

从早年就爱生病,一直病到老。

他死时才五十余岁(旧传渊明享年六十三,吴汝纶定为五十一,梁启超定为五十六,古直定为五十二,从作品的`内证看,五十一二之说较胜)。

陶渊明诗词10篇

陶渊明诗词10篇

陶渊明诗词10篇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

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陶渊明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拟古其九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拟挽歌辞其三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和郭主簿其一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和郭主簿其二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傑。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时运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其一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馀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其二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其三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挣,寤寐交挥。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其四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杂诗其七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陶渊明的简介和诗句

陶渊明的简介和诗句

陶渊明的简介和诗句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散文家、书法家。

受到儒学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天性善良,重视自然,关注人民生活,对社会现实深有感触,这一切都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之中。

下面着重介绍陶渊明的简介和一些著名的诗句。

陶渊明,字元亮,号陶隐居,一名陶愿。

他于公元365年生于吴兴县(今绍兴市)。

早年受到儒学经典的熏陶,精通六艺,自幼好学,爱好文学,尤其对楚辞有深入的研究。

后来,陶渊明辞官隐居,放弃官场的利益,与自然为伴,以写诗、作文、绘画、种花、养鹤来度日,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上著名的隐逸之士。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归去来兮辞》、《庐山谣》、《桃花源记》等等。

这些作品主要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自然乡土生活的向往。

例如,《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向往故园的强烈愿望。

《庐山谣》中写到“问君山下路,竹杖何依依? 治病无良药,引泉向山归”,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的看透和对自然的依赖。

《桃花源记》以景别发生,令读者陶醉其中,以传统道家哲学和文章魏晋风度结合的天下第一奇文,成为中国文学宝库的一颗明珠。

此外,陶渊明的书法也是中华文化宝藏中的一道风景线。

他的书法飘逸自然、流畅潇洒,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受,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陶渊明的书法艺术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天赋,也表现了他的个性和情感,成为他传世的宝贵遗产。

总的来说,陶渊明融合了文学、书法、自然和人文等多个领域,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和生活,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自然、社会和文化的思考和警醒。

最后,陶渊明一首名篇道出了人生所处的境地:“五湖广陵天下水,绿茵红树白莲花。

重霞低映蘋台岸,翠色含烟水寺遮。

” 陶渊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以此感悟生命的价值,让人深受触动,也值得我们时刻保持天真童趣,珍惜当下,感恩自然。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早年生活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5] )。

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

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6] ),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

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

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

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

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

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

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7] 《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

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8]仕宦生涯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

《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

关于陶渊明的古诗

关于陶渊明的古诗

关于陶渊明的古诗1. 饮酒·其五作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 归园田居·其一作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 归园田居·其三作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 杂诗十二首·其一作者: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5. 读山海经·其一作者: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6. 移居二首·其二作者: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7.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 归去来兮辞作者:陶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

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

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二)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

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三)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

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

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四)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早上,雾色渐渐散去。

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

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

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一)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

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

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二)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

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三)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

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

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四)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早上,雾色渐渐散去。

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

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

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一)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

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

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二)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

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三)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

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

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四)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早上,雾色渐渐散去。

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

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

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