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和超高层建筑(20130206)

合集下载

城市综合体案例

城市综合体案例

城市综合体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建筑形态,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综合体是指将商业、办公、居住、文化、娱乐等功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建筑群体。

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城市综合体的案例。

首先,上海环贸广场是一个成功的城市综合体案例。

环贸广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一个集购物、餐饮、办公、酒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建筑。

环贸广场通过引入国际一线品牌、打造高端商业氛围,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商家入驻,成为上海市的购物中心之一。

同时,环贸广场还设有多层办公楼和高档酒店,为商务人士和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办公和住宿条件。

此外,环贸广场还拥有大型停车场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服务。

可以说,上海环贸广场的成功运营,为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其次,北京华贸中心也是一个成功的城市综合体案例。

华贸中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总建筑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店、公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建筑。

华贸中心拥有大型购物中心,引入了众多国际品牌和时尚潮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购物。

同时,华贸中心还设有多层写字楼和高档酒店,为商务人士和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办公和住宿环境。

此外,华贸中心还拥有现代化的会议中心和多功能展览馆,为城市的商务活动和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地和设施。

可以说,北京华贸中心的建设,为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广州天河城是另一个成功的城市综合体案例。

天河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总建筑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是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建筑。

天河城拥有大型购物中心,引入了众多国际品牌和时尚潮流,成为广州市的购物中心之一。

同时,天河城还设有多层办公楼和高档酒店,为商务人士和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办公和住宿环境。

超高层综合楼策划

超高层综合楼策划

超高层综合楼策划本文档旨在对超高层综合楼的策划进行详细介绍,内容包括超高层综合楼的定义、优势、设计原则、功能划分、建设要点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

定义超高层综合楼是指高度超过一般建筑物的综合楼群,其高度一般在150米以上。

超高层综合楼汇集了商业、办公、住宅、酒店等多种功能,并提供城市化生活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其设计和施工相对复杂,需要考虑到结构、安全、经济和环保等多个因素。

优势超高层综合楼相比传统建筑物具有以下优势:1.城市化发展:超高层综合楼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满足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

其集中化设计和建设方式可以提供更多的居住、工作和娱乐场所,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便利。

2.城市环境改善:超高层综合楼的建设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风貌,为城市营造独特的地标建筑。

其现代化设计和创新性的建筑材料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3.商业发展机遇:超高层综合楼的商业空间能够容纳更多的商铺、餐饮和娱乐场所,为商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商业发展的潜力将直接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

4.建筑技术突破:超高层综合楼的建设需要借助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施工设备,推动建筑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在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结构安全、抗震设计和节能环保等因素,促进建筑科技的进步。

设计原则超高层综合楼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结构安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应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抵御各种外力因素的作用,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2.空间效率:超高层综合楼需要充分优化和利用建筑空间,确保各功能区域的布局合理,以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

3.环保与节能: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4.建筑美学:超高层综合楼作为城市地标建筑,设计应注重美学效果,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提供美感和视觉享受。

功能划分超高层综合楼的功能划分可以根据需求和市场调研来确定,典型的功能划分包括以下几方面:1.商业空间:提供多种商铺、百货商场和超市,满足人们购物、娱乐和休闲需求。

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

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

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在当今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高层综合体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城市天际线中引人注目的存在。

高层综合体建筑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更是融合了多种功能、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综合性空间。

高层综合体建筑的出现源于城市发展的需求。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传统的单一功能建筑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高效、便捷生活和工作的追求。

高层综合体建筑将商业、办公、居住、娱乐等多种功能整合在一个建筑体中,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减少了人们在城市中的通勤时间,提高了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在设计高层综合体建筑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其功能布局。

不同的功能区域需要有明确的划分,同时又要保持相互之间的便捷联系。

例如,商业区域通常设置在底层,便于吸引人流;办公区域则需要相对安静和独立的空间,可设置在中高层;居住区域则注重舒适性和私密性,通常位于较高的楼层,并配备独立的出入口和配套设施。

各个功能区域之间通过电梯、楼梯、走廊等交通设施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建筑的外观设计也是高层综合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要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还要与城市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在外观设计中,要考虑建筑的比例、线条、色彩和材质等因素。

例如,采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可以使建筑显得更加挺拔和现代;合理运用玻璃、金属等材质可以增加建筑的科技感和时尚感。

同时,建筑的外观还要考虑到采光、通风等功能需求,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高层综合体建筑的交通流线设计至关重要。

由于建筑内部人员众多、功能复杂,需要设计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

垂直交通方面,电梯的数量和速度要根据建筑的高度和使用人数进行合理配置,同时要设置消防电梯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需求。

水平交通方面,走廊和通道要宽敞明亮,避免出现拥堵和死角。

此外,还要合理设置出入口和停车场,方便人员和车辆的进出。

节能环保也是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

谢谢观看
2021年7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明确不得新建 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定义
摩天之城-广州(50张)1972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伯利恒市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专门讨论并 提出高层建筑的分类和定义。
第一类高层建筑:9-16层(高度到50米); 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层(高度到75米); 第三类高层建筑:26-40层(最高到100米); 超高层建筑: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 在我国,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 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 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同时,住建部要求各地应加强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重点地段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严格管控新建建筑,不 拆除历史建筑、不拆传统民居、不砍老树、不破坏地形地貌。
2021年7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明确不得新建 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2021年9月,住建部在官网发布《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 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 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 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
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
01 定义
03 实例
目录
02 城市摩天指数 04 管控

城市建筑综合体

城市建筑综合体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7期1 前言城市建筑综合体是建筑综合体的升级和与城市空间的延续,是指在城市中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游憩等各类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

城市建筑综合体包含一些城市功能,是建筑综合体向城市空间巨型化、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的结果。

同时城市建筑综合体通过街区的作用,实现了与外部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交通体系的有效联系,成为城市功能混合使用中心,延伸了城市的空间价值。

当前的中国房地产对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定义,从产品形式上讲一般有五种:酒店、写字楼、商业、娱乐和住宅,称为“4+1模式”。

2 城市建筑综合体的特征城市建筑综合体的首要特点就是在所在的城市建立地标式的建筑。

如高层地标式双塔:无锡万达广场白金五星级酒店及酒店式公寓组成的玻璃雕塑双塔等。

第二特征就是具有超大的空间尺寸。

城市建筑综合体项目是站在城市运营的角度进行的综合开发,充分满足内部需求,与周边环境形成互补式支持。

一个城市建筑综合体与周边的配套设施相辅相成,可以看做一个微缩的城市。

城市建筑综合体是与城市的规模、设施等相匹配,与城市的主干公路、主要商务区等相联系,所以就要求室外空间的尺度放大。

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形空间和尺度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第三个特征是内部交通自成体系。

城市建筑综合体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体系。

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

3 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功能构成城市建筑综合体的每项功能都有特定的运行时间段,并将不同时间段的功能进行了有机整合,尽量达到全天的繁荣,以提高城市建筑综合体的使用效益。

通过数据和案例解读我国超高层建筑的现状与趋势

通过数据和案例解读我国超高层建筑的现状与趋势

通过数据和案例解读我国超高层建筑的现状与趋势1 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超高层建筑逐渐盛行。

作为现代城市中的地标,超高层建筑已表现出非凡作用,成为国家、民族以及城市经济崛起的象征。

我国的超高层建筑发展始于1990年,1990~2007年是超高层建筑的起步期,2008~2012年为超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期,2013~2018年可谓是超高层建筑的繁荣期。

以高度为依据,本文将超高层建筑分为以下4个区段:250~300m,300~400m,400~500m以及500m以上。

截止到2012年,我国共建成超高层建筑94幢,其高度分布比例如图1所示。

250~300m的超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约占建筑总数的59%;500m以上超高层建筑仅一幢;港澳台超高层建筑共计18幢,约占总数的20%。

这一阶段国内典型超高层建筑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m)和台北101大厦(509m)等。

2013~2018年,我国计划建成25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共计164幢,如图2 所示。

与图1 相比,300~400m的超高层建筑数量显著增多,约占总数的43%。

港澳台超高层建筑共2幢,约占总数的1.2%。

除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外,其高度近年来也在不断刷新。

500m 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增多,部分塔楼高度已突破600m,如上海中心大厦,其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7m,总高度632m。

建成之后将成为世界第一绿色摩天高楼,并与420.5m 的金茂大厦、492m 的环球金融中心共同构成浦东陆家嘴金融城的新三角。

正在设计中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塔楼桅杆顶高度将超过600m。

截止到2012年,我国已建成超高层建筑的地域分布如图3所示。

各城市超高层数量统计见表1。

我国超高层建筑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包括上海、香港、广州和深圳。

2013~2018年我国计划建成的超高层建筑的地域分布如图4所示,表2为各城市计划建成的超高层数量统计。

城市综合体的定义

城市综合体的定义

商业地产中城市综合体的定义城市综合体是将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交通等城市功能之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多元复杂而统一的建筑群落。

城市综合体从功能业态定义,国外称之为HOPSCA,即:Hotel(酒店)Office(写字楼)Park(公园)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Convention(会议/会展中心)Apartment(公寓)这一定义,是城市综合体内部“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体现。

在国内,一般而言,城市综合体只要三项及以上功能叠加就可以称为城市综合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对2003 年以来的建成或在建的100 个新建筑综合体研究显示:65% 的建筑综合体具有酒店、办公、公寓、商业四大基本功能。

在国内,杭州的大型综合建设起步在近三年,但起点较高,仅以下4个城市综合体总体量已超过200万㎡1.杭州万象城总建80万㎡(含地下),含大型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高尚住宅,首批进入主力店为泰国CENTRAL尚泰百货、嘉禾影院、OLE超市、冰纷万象真冰溜冰场、TOYSRUS玩具反斗城、NOVO新概念、大食代美食广场、苏浙汇、全球超五星柏悦酒店、NIKE等。

2.杭州来福士广场总建39万㎡(含地下),含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大型商业广场、服务式公寓等。

凯德在全球共拥有七个“来福士”项目。

继上海来福士广场、北京来福士中心、成都来福士广场之后,杭州市国内最大的来福士广场。

3.杭州运河商务区总建60万㎡,含五星级酒店、大型商场、标志性写字楼、总部基地、高尚住宅。

4.杭州西溪天堂总建约30万㎡,含博物馆、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超五星级度假酒店、精品商业、顶级产权式酒店、五星级标准酒店式公寓、旅游集散中心等。

2013版建造标准(建造成本)--城市综合体

2013版建造标准(建造成本)--城市综合体

说明:4、公寓及乙级写字楼按高层(≤100m )建造成本为基准,100m <超高层≤150m 外立面建造成本增加100元/m 2,150m<超高层≤200m外立面建造成本增加200元/m 2,200m<超高层≤300m外立面建造成本增加400元/m 2,计算依据:按外立面正投影面积计算;5、住宅(A版、B版)按超高层(≤150m )建造成本为基准,150m<超高层≤200m外立面建造成本增加200元/m 2,200m<超高层≤300m外立面建造成本增加400元/m 2,计算依据:按外立面正投影面积计算;7、D 版毛坯住宅室内无精装修,首层大堂精装修标准为1000元/m 2,标准层电梯厅、走道精装修标准为1000元/m 2,计算依据:按实际装修面积计算,含设计费;D版精装住宅精装修标准为800元/m 2,计算依据:按住宅地上总建筑面积计算,含设计费;6、C 版毛坯住宅室内无精装修,首层大堂精装修标准为2500元/m 2,标准层电梯厅、走道精装修标准为1500元/m 2,计算依据:按实际装修面积计算,含设计费;8、甲级A版写字楼为自持物业。

1、在严寒地区A区,非住宅外立面建造成本增加100元/m 2,计算依据:按外立面正投影面积计算;2、玻璃采光顶的建造成本按玻璃采光顶自动开启窗面积占步行街首层公共区域地面面积的10%(含10%)以内为基准,若玻璃采光顶自动开启窗面积超过步行街首层公共区域地面面积的10%,则每增加5%(含5%)以内,玻璃采光顶建造成本增加200元/m 2,但玻璃采光顶自动开启窗面积上限为不超过步行街首层公共区域地面面积的30%,本建造成本增加计算依据:按步行街正投影面积计算(宽度为12米);3、甲级写字楼按高层(≤100m)建造成本为基准,100m<超高层≤150m 外立面建造成本增加100元/m 2,150m<超高层≤200m外立面建造成本增加400元/m 2,200m<超高层≤300m外立面建造成本增加900元/m 2,计算依据:按外立面正投影面积计算;2013版建造标准——城市综合体建造成本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般建筑面积在10万平米以上;
• 城市综合体也被称为商业综合体或“城中之城”。
城市综合体
2、城市综合体与多功能建筑的差别: 多功能建筑是数量与种类上的积累的组合,这种组合不 构成一套整体的系统,局部增减无关整体大局。而城市综
合体则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优化组合,并共同存在于一个
有机系统之中。
城市综合体
业态 办公
建筑面积 21万平方米
(2栋)
比例(不 含地下) 52%
档次 顶级写字楼
分布 2栋塔楼
酒店
商业
9万平方米(两个
酒店,共656间房)
18%
20%
超豪华酒店
顶级奢侈品商场
2个酒店分别位于塔楼上 部
办公裙楼+独栋商场 17
10万平方米
北京
北京华贸中心:长安街上超大规模的百万平米城市综合体 (总投资约人民币80亿元)
业态 办公 酒店 公寓 新光 天地 购物 中心
建筑面积 30万平方米 15万平方米(两
座)
比例 30% 15% 30% 19% 4%
档次 顶级写字楼 超豪华酒店 高档公寓 经营高端百货 高档流行商品
分布 3栋塔楼 2栋酒店
30万平米 18万平米 4万平米
单体商业建筑 写字楼裙房部分 18
北京
北京国贸中心: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物业全部由国贸股份自持
国贸三期与国贸一期、二期
组合,使国贸总体占地面积达到 17公顷,总建筑面积达110万平 国贸三期主塔楼主体结构为“筒中筒” 结构,外部是一层框架筒体,内部为支 撑核心筒体,都是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 两者经过复杂的结构连接,总用钢量超 过5万吨。 方米;具有国际标准的办公、酒
店、宴会、会议、购物、展览、
超高层建筑 ---世界十大最高建筑排行
第六名: 南京紫峰大厦 高达450米,位于南京中心城区, 被誉为"心脏地段"的鼓楼广场,集 高档办公、顶级酒店和商业等于一 体,建成后将成为南京档次最高、 影响力最大的城市新地标和现代服 务业集聚区。 紫峰大厦地下4层、地上到灯塔 是381米、89层,而从灯塔底部到 塔尖则有69米。将一举攀上450米 的最高点。这是江苏第一高楼,也 是世界第六高楼。 紫峰大厦由专业设计公司美国 SOM建筑事务所设计。
其次海淀区在存量方面位居第二。而增量方面,东城区和大兴
区均在 90 万平方米以上。
城市综合体
北京城市综合体的区域位置
城市综合体
北京城市综合体特征

区位特征与轨道交通: 70%的城市综合体位于城乡结合部,70%的项目靠近轨道交通。
目前75%的在建项目注重了与轨道交通 的结合。

物业组合类型: 城市核心区域:以商业、办公为主; 城乡结合部:以商业、办公和住宅为主。
本木,到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 IFC,城市综合体开始在亚洲兴起。
中国发展较晚,在1990年前,城市的购物、酒店和办公等功能都 处亍各自分开的状态。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才出现了城市综
的体癿雏形,至今也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
段:雏形、 早期开发、大规模孕育、快速扩张:
城市综合体
超高层建筑 ---世界十大最高建筑排行
第二名:台北101大楼 1998年1月动工,2003年10月 完工。有世界最大且最重的 “风阻尼器”,还有两台世界 最高速的电梯,从一楼到89楼, 只要39秒的时间。 当时,在世界高楼协会颁 发的证书里,台北101大楼拿 下了“世界高楼”四项指标中 的三项世界之最,即“最高建 筑物”(508米)、“最高使用楼 层”(438米)和“最高屋顶高 度”(448米)。
超高层建筑
城市综合体中,往往以超高层建筑为该综合体的标志性建筑。 象国贸三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双子塔;同时超高层建筑也 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超高层建筑由于建筑高度高,具有强烈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 客人具有尊贵感,景观视野开阔,高处湿度小,空气质量优良, 受干扰小以及土地利用率高等特点,是高科技的集中体现。但 另一方面,超高层建筑体型巨大,功能复杂,存在着安全、交 通、能源等诸多问题,对设计、施工以及物业管理要求都很高。 其中运行费用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如上海金茂大厦每天的运 行和维护费用要高达百万元,按照金茂大厦70年的使用寿命计 算,运行和维护费用总计约需255亿元,差不多为建设费用的5 倍左右,如此巨大的运行和维护费,是每一个建设者都要认真 考虑的问题。
3、城市综合体的三大典型特征 特征一:超大空间尺度 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中的干
道相联系,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
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 形空间和尺度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 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城市综合体
特征二:通道树型交通体系 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 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
国内城市综合体案例
上海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浦东陆家嘴最大的工地,最顶级的综合性物业 (总投资约80亿港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开发商:香港新鸿基地产 占地面积:65000平米 建筑面积:600000平米 业态组合:写字楼,酒店,公寓, 商业 项目组成:两幢高度分别为260m 和250米的双子塔楼和一座85m高 的建筑 交通: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陆家 嘴站 荣誉:申城首座获得美国绿色委 员会颁发节能与环保设计(LEED) 前期认证金级证书的办公楼宇 整个建筑外墙以银灰色玻璃帷幕 覆面,主调色彩以白和银灰为主, 以营造现代高雅气氛。其两幢分 别高260和250米的主座大楼以同 一设计贯通,但造形略有变化, 形成双子塔式设计效果,两幢大 楼平面呈多角形,顶部成斜度, 其简约外观形成现代雕塑般的建 筑效果。
行电梯、自动扶梯、观光电梯为主;通讯由电话、电报、
电传、电视、传真联网电脑等组成;安全系统通过电视系 统、监听系统、紧急呼叫系统、传呼系统的设置和分区得
以保证。
城市综合体
4、城市综合体的发展
80年前,19 栋建筑组成洛克菲勒中心给了纽约和世界各国的大都
市一个全新的概念, 其公共空间的创新和商业功能的有机融合,成 为全世界的财富象征。此后,从东京11.6 平方公里的“城中城”六
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文化传统。
超高层建筑 ---世界十大最高建筑排行
第五名:西尔斯大厦 是美国芝加哥的一幢办公楼, 于1974年建成,高度超过450 米。总建筑面积418000平方米, 地上110层,地下3层。每天约 的1.65万人到这里上班。 大厦的造型有如9个高低不 一的方形空心筒子集束在一起, 挺拔利索,简洁稳定。不同方 向的立面形态各不相同,突破 了一般高层建筑呆板对称的造 型手法。
超高层建筑 ---世界十大最高建筑排行
第四名:双峰塔
马来西亚的双峰塔曾经是世 界最高的摩天大楼,直到2003 年10月17日被台北101超越, 但仍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双塔楼。 楼高452米,共地上88层,由 美国建筑设计师西萨•佩里所 设计,大楼表面大量使用了不 锈钢与玻璃等材质,并辅以伊 斯兰艺术风格的造型,反映出
北京华贸中心 开发商:北京国华置业有限公司 占地面积:15公顷 建筑面积:1000000平米 业态组合:写字楼,酒店,公寓, 商业和公园 项目组成:三幢高达100余米的超 5A智能写字楼、两座超豪华酒店、 商场和七栋国际公寓组成 交通:位于CBD东侧,交通便捷。 至首都国际机场只需20分钟。轻 轨、地铁和多条公交构筑了立体 交通系统,出入便利。 两座堪称世界酒店业的丽思卡尔 顿酒店、JW万豪酒店,大大提升 了中心的整体档次。由新光天地 商场、华贸商业街、华贸广场三 部分构成的华贸商城适应了市民 的多方位需求,大大便捷了市民 购物及餐饮、休闲、娱乐的多方 位需求,成为居民购物餐饮休闲的 一站式服务综合体。
娱乐等服务设施。
国贸三期:
层高 建筑层高定位在4.25米,可与世界顶级写字楼媲美 空调系统 采用VAV变频空调系统营造全天候适宜的办公环境 空调系统采用了冰蓄冷技术,实现了电力的移峰填谷 和能源费用支出。 能量互备方案,如果供电让空调系统受到影响,可通 过蒸汽能源的输入形成互补 为提升楼宇品质,国贸三期配备了24小时电子设备专 用空调。 避难层 5个避难层(14、28、39、55、77),楼顶还将建 造一个直升机停降平台。 电梯 共90部电梯,上下行速度可达每秒10米,创国内 电梯速度之最。 国贸三期每层双路供电和通讯电缆保证大厦供电和 通讯的畅通。为保障客户业务的连续性。
城市综合体和超高层建筑
2013年2月6日
城市综合体
1、城市综合体概述 • 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酒店、小 区、展览、餐饮、会议、娱乐和交通等城市生活三项以上
空间进行组合,且各种功能搭配合理,相互依存、综合互
补、共同提升效率,是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其 中写字楼、酒店和商业是最基本的三大组合;
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
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体系。 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 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
城市综合体
特征三:高科技集成设施 城市综合体是高科技、高智能的集合。其先进的设施充 分反映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室内交通以垂直高速电梯、步
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
部分知名地产开发商的运作特点
城市综合体
北京城市综合体体量 作为重要一线城市,北京城市综合体市场近几年都保持着较 快的发展,而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截止 2011 年底,
北京已经建成城市综合体项目共43 个,总建筑面积合计1743
万平方米。区域集中度方面,朝阳区综合体项目建筑面积最大, 不论存量还是增量均高于其它区域,总体量占全市总量的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