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改进实施的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改进实施的步骤

(一)质量改进实施的基础

质量改进的对象一般是长期性缺陷,所以难度大,需要很多人参加并要制定周密的计划以后,才能得到实效。因此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该基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上的统一

首先,要统一对质量危机的认识。由于影响市场占有率的主导因素是质量,质量竞争在市场经济中是一个长期的客观规律,即有市场经济必存在着质量竟争现象。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重视质量改进工作。其次,要充分认识到质量改进工作的长期性,即是“永不停顿”的工作。因此质量改进工作不是“临时措施”,而是“日常工作”。朱兰近年来将质量管理工作归纳为三个基本的相关过程: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并称之谓“三部曲”。

2.领导阶层的重视

搞好产品质量的改进,提高企业工作质量的关键在于领导,尤其是上层领导。没有上层领导的支持与指导,质量改进工作就不可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是因为在质量改进工作的实施中,如果上层领导者认为不用做的事,那么下级人员就不会去做。正像瀑布一样,山上无涓涓的流水,山下绝不会出现瀑布,人们把这种关系称为“瀑布效应”。只有上层领导者首先纠正对质量的旧观念和坏习惯之后,才有可能清除下级人员的对质量的旧观念和坏习惯,企业的质量改进工作才能顺利实施。

(二)克服质量改进的阻力

进行质量改进,需要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综合性的工作,才能解决企业的质量问题。其内容涉及到技术改进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有一定的阻力,了解并消除这些阻力是质量改进的先决条件。

1.文化方面的阻力

在质量改进过程中,重点是克服“文化上对所需技术改造的抵制”。当实行一项质量改进的变革时,常会遇到一种对改革的阻力,人们对此常迷惑不解。迷惑的原因是只看到改进课题的技术性方面,而忽视了与变革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效应,那就是对于人际关系、地位、声誉等方面的影响。例如:某道工序是一项技术很高的手工劳动,如今要把它改变成简单的机器操作,这样就伤害了某些高级钳工的感情,他们将丧失这项传统手工艺中的地位和自豪感。因此他们很可能成为这项质量改进中的人为的阻力。

2.技术方面的阻力

质量改进工作要涉及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原理的应用。掌握并应用这些“硬技术”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其阻力是客观存在的。为克服技术上阻力,应将技术人员、技术情报人员、实验试制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整体的目标一致性和行动协调性是攻克技术阻力的基础。经验告诉人们:单兵作战,对于质量改进的成效是微弱的,必须组成兵团作战才能有效地克服技术方面的阻力。

(三)质量改进步骤

具体实施质量改进PDCA循环的过程,以分成如下七个步骤:

1.明确问题

2.掌握现状

3.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4.拟订对策并实施

5.确认效果

6.防止问题再发生并标准化

7.总结

明确问题

1、操作方法

1.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比其他问题重要。

2.问题的背景是什么,现状如何。

3.具体描述问题的后果,如产生了什么损失,并指出希望改进到什么程度。

4.选定改进课题和目标值。

5.选定改进任务负责人。

6.预算改进活动所需费用。

7.拟订改进活动时间表。

2、评述:

1.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受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限制,解决问题时必须决定其优先顺

序。从众多的问题中确认最主要的问题,必须说明理由。

2.必须向相关人员说明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3.应该合理地设定目标值,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

4.若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若干具体问题时,可分解成几个子课题。

5.应规定解决问题的期限。

掌握现状

1、操作方法:

1.调查四个方面以明确问题的特征:时间,地点,种类,特征。

2.从不同角度调查,找出结果的波动。

3.去现场收集数据中没有包含的信息。

2、评述:

(1)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就在问题内部.例如:质量特性值的波动太大,必然在影响因素中存在大的波动,这两个波动之间必然存在关系,这是把握问题主要影响原因的有效方法。而观察问题的最佳角度随问题的不同而不同,不管什么问题,以下四点是必须调查清楚的.即:时间,地点,种类,特征。

1.时间:早晨,中午,晚上,不合格品率有何差异星期一到星期五(双休日的情况下),每天的

合格品率都相同吗当然还可以以星期,月,季节,年等不同时间段观察结果。

2.地点:从导致产品不合格的部位出发.从部件的上部,侧面或下部零件的不合格情况来考

虑,如:烧制品在窑中位置的不同(门口附近,窗边,炉壁附近,炉的中央等等),产品不合格品率有何不同;还可以依照方位(东,南,西,北),高度(顶部,底部)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产品形状非常长的情况下,可从前面,中央,后部去考虑;产品形状复杂的情况下,不合格

部位是在笔直的部位还是拐角部位等等。

3.种类:同一个工厂生产的不同产品,其不合格品率有无差异与过去生产过的同类产品相

比,其不合格品率有无差异关于种类还可以从生产标准,等级;是成人用还是儿童用;男

用还是女用,内销还是外销等不同角度进行考虑,充分体现分层原则。

4.特征:以产品不合格品项目——针孔(细小的气孔)为例,发现针孔时,其形状是圆的,椭圆,

带角的还是其它形状;大多数针孔的排列有无特征;是笔直地还是弯曲地排列;是连续的

还是间断的,等等.何种情况下,针孔的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在全部还是特定的部位出现;针孔附近有无异样的颜色或异物存在。

(2)不管什么问题,以上四点是必须调查的,但并不充分,另外,结果波动的特征也必须把握。

(3)调查者应深入现场,在现场可以获得许多数据中未包含的信息。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操作方法:

(1) 设立假说(选择可能的原因)

1.为了搜集关于可能的原因的全部信息,应画出因果图(包括所有认为可能有关的因素)。

2.运用"掌握现状"阶段掌握的信息,消去所有已确认为无关的因素,用剩下的因素重新绘制

因果图。

3.在绘出的图中,标出认为可能性较大的主要原因。

(2) 验证假说(从已设定因素中找出主要原因)

1.搜集新的数据或证据,制定计划来确认可能性较大的原因对问题有多大影响。

2.综合全部调查到的信息,决定主要影响原因。

3.如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有意识地将问题再现一次。

2、评述:

到了这一阶段,就应该科学地确定原因了。考虑原因时,通常要通过讨论其理由,并应用数据来验证假说的正确性,这时很容易出现将"假说的建立"和" 假说的验证"混为一谈的错误。验证假说时,不能用建立假说的材料,而需要新的材料来证明。重新收集验证假说的数据要有计划,有根据地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