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神经干细胞的两个应用方面,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与神经再生。

诱导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有两种办法,分别为直接诱导法和间接诱导法。

与iPSCs 相比较,iNSCs拥有更大的优势。

神经再生主要从细胞微环境方面论述,包括周围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及微血管因素。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细胞再生;微环境1•引言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是指存在于神经系统中,能够分化形成多种脑细胞,并能够自动更新,提供大脑组织细胞的细胞群⑴。

其具体能分化为神经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

大量研究表明,许多疾病如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症,脊髓损伤及认知功能⑵等均与神经干细胞相关,能被其治愈或者是由于神经元病变所引起的。

2006年Yamanaka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成功获得iPSCs?],这一研究使干细胞的研究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局面,随之而来的多项研究成功建立了利用iPSCs治疗相关疾病的细胞模型及动物模型,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

治疗这些疾病利用了神经再生,这在成年哺乳动物的两个脑区终生存在,分别是海马齿状回的颗粒细胞层(subgra nu lar zon e,SGZ)和侧脑室的视管膜下区(subve ntricular zon e,SVZ)主要包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及新生神经元整合至神经环路四个阶段。

这阐明影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因素对于深入认识神经再生的相关机制至关重要。

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行为高度依赖于其生长环境,即神经干细胞微环境(niche)。

神经干细胞niche的组成在两个神经再生的脑区有一些差异,SVZ区niche的细胞主要包括室管膜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短暂增殖细胞和神经母细胞。

SGZ区niche细胞主要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细胞和神经元。

神经干细胞niche 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主要包括:与神经干细胞相邻的周围细胞的调控、细胞因子调控、细胞外基质调控及微血管调控。

成纤维细胞向运动神经元的分化研究进展

成纤维细胞向运动神经元的分化研究进展

成纤维细胞向运动神经元的分化研究进展施玉婷;李峰【摘要】脊髓性肌萎缩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运动神经元损伤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多能诱导干细胞的出现和细胞重编程技术的发展,将患者来源的成熟体细胞体外分化得到运动神经元进行自体移植成为一种充满希望的治疗途径.此外,分化得到的运动神经元还可作为细胞模型,用于疾病的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目前由成纤维细胞体外分化得到运动神经元的实验研究较多,就经多能诱导干细胞或神经干细胞中间状态及直接转化这三类方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8)009【总页数】6页(P110-114,125)【关键词】运动神经元;成纤维细胞;分化;细胞重编程;多能诱导干细胞【作者】施玉婷;李峰【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 100013;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北京神经再生修复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等是一类不明原因的以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s,MNs)进行性变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会引起肌萎缩无力、运动障碍,甚至瘫痪、死亡。

对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细胞替代治疗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手段,移植细胞主要包括MNs、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等。

如何在体外获得大量上述细胞是问题的关键。

1998年11月,威斯康星大学的科学家[1]培育出了具有分化潜能的人ESCs,可利用其得到靶细胞甚至靶器官用以移植。

但在对ESCs的研究中发现,该细胞具有致瘤性,异体移植存在免疫排斥,同时还存在伦理学争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神经干细胞研究前沿

神经干细胞研究前沿

神经干细胞研究前沿神经干细胞研究是神经科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神经干细胞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再生有着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神经干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

神经干细胞简介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神经细胞潜能的细胞。

它们在成体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着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和修复过程。

研究人员通过对神经干细胞的深入了解,希望能够找到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途径。

神经干细胞在神经再生中的应用神经干细胞具有重要的神经再生潜能,可以分化为多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用于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利用神经干细胞治疗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性,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干细胞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干细胞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s)技术的出现为神经再生医学带来了新的希望,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重新编程成体细胞获得iPSCs,再进一步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干细胞,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

单细胞转录组学在神经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神经干细胞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单个神经干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过程,揭示神经系统发育和疾病发生机制的复杂性。

光遗传学在神经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光遗传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基因调控技术,为神经干细胞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工具。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光遗传学手段精准操控神经干细胞的功能和命运,实现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更精准治疗,为神经再生医学带来新的可能性。

结语神经干细胞研究前沿的不断拓展和突破为神经科学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挑战。

借助先进的技术和不懈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神经干细胞研究将继续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再生提供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以上是对神经干细胞研究前沿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

干细胞移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

干细胞移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

干细胞移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近年来,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寿命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脊髓性肌萎缩症等。

这些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然而干细胞移植的应用为治疗这些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

由于这一特性,干细胞被认为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理想来源。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干细胞被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别是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发育阶段的胚胎,具有极高的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身体的各种细胞。

然而,由于胚胎干细胞的获取涉及胚胎的破坏,引发了伦理和法律问题,使得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成体干细胞作为一种在人体成熟阶段存在的细胞类型,可以通过抽取患者自身组织或捐赠者的组织进行获取,且不涉及伦理和法律问题。

因此,成体干细胞移植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方法。

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能够通过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来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将干细胞移植到患者的大脑内部,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这些移植的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以取代患者大脑中因病受损而减少的多巴胺神经元,从而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

此外,干细胞移植还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研究发现,通过将干细胞移植到患者的大脑中,干细胞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连接形成,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有望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

除了使用干细胞进行移植外,干细胞在药物筛选和疾病模型构建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将患者的细胞重编程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研究人员可以模拟患者的疾病过程和药物反应,并通过体外测试来筛选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然而,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上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48例的疗效观察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48例的疗效观察
经 明 确诊 断 , 关 肌 电 图 、 I 相 MR 等检 查完 备 ; ) ( 一般 状 态较 好 , 2 无严
重脏 器功能障碍及精神障碍 。
男3 例 , 1例 , 0 女 8 年龄 : 0 2 , 3 ~7 岁 平均 年 龄 5 . 岁 , 程 :4 29 病 4" 月 ~1 年 , 均病 程 为 3 .4 月 。8 患者 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 肌 肉无 0 平 09 - 4 例 力或 肌 肉萎 缩 ,3 有肌 张 力 增 高 ,l 有 肌 肉束 颤 ,7 有 吞 咽 4例 4例 1例
临 床


自体 骨髓 干 细胞 移 植 治 疗 运动 神 经 元 病 4 的疗效 8例 观 察
颜 永 红
( 放 军 四六 三 医院 神 经 内科 沈 阳 1 0 2 解 0 4 ) 1
【 要 l 目的 观 察 自 骨- 干 细胞 移植 治 疗运 动神 经元 病的 疗效 , 讨其 在 临床应 用 中的一 些相 关 问题 。 法 对 已被 临床确 诊 摘 体 I L 探 方
1 3 方 法 .
占 6 . %, 1 束 震 颤 患 者 中有 1 例 肌 束 震 颤 次 数 明显 减 少 , 36 4 肌 5 占 3 .%, 力增 高 患者 l 例 , 2 9 如 规 定 只 要 患者 有 以 上 5 66 肌 l 占2 .%。 种
症 状 中 的任 何 一 种症 状 得 到 缓 解 均视 为有 效 , 有 效 率 为4 . %。 则 79
1 对 象 与方 法
1 1 设计 .
束 震 颤 次数 是 否 减 少 ; 力 是 否 增 高 。 效观 察 时 间 为 术 后 l , 肌 疗 周 术 后 症 状 缓 解 持 续时 间 则 依具 体 情 况 而 定 。 以上 各 项 任 何 一 种 如 症状缓 解即为有效 。

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一、引言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是指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具有分化为神经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潜能,从而能够产生大量脑细胞组织,并能进行自我更新,并足以提供大量脑组织细胞的细胞群[1]。

狭义的神经干细胞是指成体神经干细胞,指的是分布于胚胎及成人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简单的说,就是在成年哺乳动物的大脑中分离出来的具有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母细胞,它可以分化各类神经细胞,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

我们所讲的神经干细胞指的就是成体中存在于脑中的中枢神经干细胞,其实在外周也有一些“神经干细胞”称为“神经嵴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外周神经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和施旺细胞,还可横向分化成色素细胞和平滑肌细胞[2]。

神经干细胞具有以下特征:(1)有增殖能力;(2)由于自我维持和自我更新能力,对称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为干细胞,不对称分裂后形成的两个自细胞中的一个为干细胞,另一个为祖细胞,祖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多种神经细胞;(3)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因子下,可以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损伤或疾病可以刺激神经干细胞分化,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神经干细胞的两个基本特征[3]。

需要注意的是,在脑脊髓等所有神经组织中,不同的神经干细胞类型产生的子代细胞种类不同,分布也不同。

神经干细胞的治疗机理是:(1)患病部位组织损伤后释放各种趋化因子,可以吸引神经干细胞聚集到损伤部位,并在局部微环境的作用下分化为不同种类的细胞,修复及补充损伤的神经细胞。

由于缺血、缺氧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的损伤,使局部通透性增加,另外在多种黏附分子的作用下,神经干细胞可以透过血脑屏障,高浓度的聚集在损伤部位;(2)神经干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促进损伤细胞的修复;(3)神经干细胞可以增强神经突触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神经环路[4]。

二、研究现状1.新研究阐明大脑干细胞的身份[5]人神经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它将来自大脑的电信号发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使我们能够移动和思考。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于生命本质认识的深入,干细胞技术成为了新一代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自从1998年人类干细胞的发现以来,干细胞技术一直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壮大,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干细胞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领域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干细胞技术的研究现状1. 干细胞的分类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

按其来源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早期胚胎的万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人体组织细胞;成体干细胞是存在于人体各种成体组织中,如骨髓、脂肪、神经等,可以分化为该组织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

2. 干细胞的特性干细胞具有两个基本特性: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

自我更新能力使得干细胞可以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同时维持其细胞状态的稳定性。

而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则意味着它们可以分化为多个不同类型的细胞,这使得干细胞成为修复和再生组织的优秀候选细胞源。

3.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自从1998年人类第一次成功从胚胎中分离出干细胞以来,干细胞技术一直在快速发展。

目前,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将干细胞转化为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等多种类型细胞,并且通过移植这些细胞,成功地修复了一些疾病组织。

二、干细胞技术的应用领域干细胞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治疗退行性疾病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个类型的细胞,这使得它们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的治疗方法,为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2. 细胞移植治疗干细胞可以用于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包括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细胞移植等方面。

干细胞移植治疗已被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皮肤炎症等皮肤疾病。

3. 新药研发干细胞是一种很好的模型,可以用于测试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毒性。

干细胞技术已经成为新一代药物研发的重要手段。

三、干细胞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1. 制备人工合成血管目前,很多心血管疾病病人已经不能接受传统治疗方法。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新进展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新进展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新进展从人类身体的角度来看,神经元是最为复杂的细胞类型之一,直接控制着我们的思维、感知和行动。

因此,当神经元受到损伤或失去时,很难从其他组织、器官中寻找替代品来取代它们的功能。

长期以来,针对神经元损伤和退化性疾病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往往只能通过止痛等措施来缓解病痛。

但是,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极大潜力的新治疗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失去的神经细胞,并有助于治疗像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疾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新进展。

1.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优势神经干细胞是一种早期的、未分化的细胞类型,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成大多数类型神经元的潜力。

神经干细胞的移植可以通过产生新生神经细胞来恢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或缺失。

和传统的药物或外科治疗方式不同的是,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受损的组织,从而持久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神经干细胞可以从多种来源获得,包括自体来源、同种异体来源、胚胎来源等。

自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是从患者自身的身体组织中提取的,这样可以避免免疫排异反应,从而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而同种异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则可以从献血者或尸体中获得,这种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可以在大范围内利用,从而更好地满足治疗需求。

2. 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目标和适用范围神经干细胞移植最主要的治疗目标是恢复患者受损的神经细胞。

在这个方面,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神经元类型,并且可以自主移行到受损部位并产生功能性神经元。

除此之外,神经干细胞移植还可以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最大限度地缓解受损的神经模型和组织。

这种治疗方法在帕金森病、脊髓损伤、脑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3. 神经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原因是大量的脑细胞死亡、丧失功能。

目前,外科切断神经束的方法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手段,但是这种手术风险高且难以完全恢复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细胞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陈 博※(综述),王丹丹(审校)(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巿脐带血干细胞库,天津300384)中图分类号:R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084(2010)0821147202 摘要:运动神经元病病因至今不明,目前尚无有效药物。

成体干细胞因为具有自我复制和多项分化潜能等特点,其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也成为研究热点。

成体干细胞包括脐血源性神经干细胞、自体神经干细胞、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各种细胞在取材、临床应用、治疗效果方面都有优缺点。

国内外对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研究较少,细胞的选择尚需探索。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A Rev i ew on Research Progress of Appli ca ti on of Ste m Cells to Trea ti n g D isea ses i n M otor Neu2ron D isea se CHEN B o,WAN G D an2dan.(U nion S te m Cell&Gene Engineering L i m ited Co m pany, Tianjin Cord B lood B ank,Tianjin300384,China)Abstract:The cause ofMot orNeur on D isease(MND,mot or neur on disease)re mains unknown,and s o far,there are not effective drugs.Due t o its capability t o differentiate int o multi p le cell types as well as self2renew continuously,ste m cell,es pecially Somatic ste m cell′s researching on treat m ent of the MND with trans p lanting has als o become int o a hot s pot in medical arena.Somatic ste m cells include neural ste m cells,mesechy mal stem cell and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 mal ste m cells.Vari ous cells has its res pective advantage in s ource,clinical app licati on and treat m ent.There is less research on MND treat m ent,s o it′s i m portant t o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measure ments.Key words:Mot or neur on disease;Bone mesenchy mal ste m cell;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2 chy mal ste m cells 运动神经元病(mot or neur on disease,MND)是以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锥体细胞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有效药物。

临床表现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

干细胞移植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干细胞按其起源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由于伦理性、取材困难及致瘤性等原因,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与使用受到了限制[1]。

目前多数研究中的干细胞为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 m cells,NSC)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 mal ste m cells,MSCs),现就这两种干细胞在治疗MND的应用予以介绍。

1 脐血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国内有研究报道,脐带血体外培养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对33例因创伤性脊髓损伤和硬膜外血肿造成的急性压迫性损害患者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植术后7~10d,33例患者损伤的脊髓功能均有改善,神经干细胞移植后2周至16个月随访资料显示,33例患者的脊髓功能呈继续改善的趋势[2]。

也有研究者将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以及诱导其向NSC分化,并应用于MND患者的治疗。

通过对11例MND患者治疗前后场致离子显微镜检查评分及总T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检测发现: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短期内通过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改善MN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3]。

2 自体神经干细胞移植国外有研究者将鼠嗅鞘细胞和鼠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肌萎缩侧索硬化动物模型,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两种细胞移植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中嗅鞘细胞组与对照组临床差异不明显,而MSCs组(雌性)比对照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4]。

多发性硬化症(multi p lescler 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多部位脱髓鞘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期免疫反应导致的轴突损伤以及慢性期的脱髓鞘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

免疫调节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是目前治疗MS的主要方法,但仅对部分患者有效。

因此,NSC移植有可能成为治疗MS的另一种方法。

研究显示,将NSC或者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移植到MS模型大鼠脑内后,在脱髓鞘部位可见到髓鞘再生[5,6]。

恰当的移植途径以及病变部位的免疫微环境,对髓鞘再生的抑制作用是NSC移植治疗MS的关键。

3 自体骨髓M SC s移植治疗M N 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存在于骨髓网状间质内的非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间叶组织细胞的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自我复制并能分化成多种细胞,其中包括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同时骨髓干细胞还能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细胞的修复产生促进作用。

神经干细胞在临床上较难获得且在伦理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作为同种同体来源细胞,较易获得且不存在伦理问题;作为移植供体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同样具有以下特性:①可以在体外迅速扩增。

②无或低免疫原性。

③能够在宿主脑内长期存活并与宿主神经元整合形成突触联系。

④可以稳定的分化并长期表达外生性基因,例如酪氨酸羟化酶。

此外,骨髓基质干细胞对神经于细胞还有着明确的促存活和分化的能力[7]。

骨髓基质干细胞较神经干细胞更具临床优势,有可能作为自体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和作为良好的移植细胞应用于替代治疗[8]。

在治疗MND的基础研究方面。

主要使用人MSCs移植入动物体内,进行疗效观察。

Vercelli 等[9]将人骨髓MSCs移植入G93A转基因小鼠。

10周后,在小鼠脊髓内发现有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微管缔合蛋白2阴性的神经元样的细胞,运动神经元计数和运动功能检测(旋转、提握力和神经系统检测)都显示:移植后的人骨髓MSCs可以在小鼠体内很好地存活并迁移,延缓运动神经元数量的衰减。

在临床实验研究方面,Mazzini等[10]从2001年开始对自体骨髓MSCs移植治疗MND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实践研究,从患者髂前上棘抽取骨髓,体外培养3~4代。

通过椎板切除,脊髓直接移植入患者病变的脊髓胸段(T7~T9),平均(57×106)个/人。

通过4年的观察,9例患者中3例死于疾病恶化,1例死于呼吸系统并发症,4例病变进行延缓和功能评分升高, 1例疾病病程如常,然而没有表现呼吸衰竭的症状,且多导睡眠图表现为正常。

结果显示,自体骨髓MSCs 移植治疗安全可行,有效率在50%左右。

尽管近年来有关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神经分化潜能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很多,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临床应用移植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11]:①寻找和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特有的细胞表面标志分子。

②如何提高其在体内的成活率和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能力。

③如何选择移植时机。

④移植后改善宿主缺血性脑损伤功能的机制尚不明确,由其分化而来的表达神经组织标志的细胞是否具有正常神经细胞的功能,能否同其他神经细胞建立联系、重建神经环路等仍有待进一研究。

4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M N D近年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已有研究证实,在脐带的连接组织中分离出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分化为软骨细胞或神经样细胞,并表达神经烯醇化酶等神经元特异性抗原,表明脐带来源的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具有作为细胞替代治疗之种子细胞的可能[12214]。

国内有人评价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宿主损伤脊髓后可以存活、向损伤部位迁移,并向神经元样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且可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15]。

5 结 语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改善,促进髓鞘再生。

然而,MSCs不仅可以分化为中胚层源细胞(软骨、骨、肌肉、脂肪等细胞),还可以分化为神经外胚层源细胞(如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样细胞)[16],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目前,MSCs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较多,然而对MND的治疗研究较少。

特别是应用脐带来源的MSCs并与脐血联合输注进行MND的治疗,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脐带来源的MSCs更具优势:①为废物利用,来源更为容易,供者无痛苦,对母婴均无损害;②MSCs 的含量丰富,骨髓成纤维细胞集落成单位的形成率高,而骨髓中MSCs含量低,为0.001%~0.01%,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细胞数量逐渐减少;③扩增效应更强,一根脐带的理论扩增细胞数量可达1010以上,可满足临床需要,更具商业药用价值,而骨髓MSCs扩增4代后,扩增效果明显下降;④经数代培养后组织相容性Ⅰ类弱表达或不表达,而Ⅱ类抗原不表达,更适宜于异体间干细胞移植治疗。

相信脐带MSCs作为MND治疗以及组织工程研究的种子细胞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杨振军,徐运.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20(1):73274.[2] 崔中平,王小艳,杨波,等.脐带血来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33例[J].中国组织工程康复与临床研究,2008,12(29):575125754.[3] 梁豪文,杨佳勇,杨万章,等.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6):4932495.[4] Martin LJ,Liu Z.Adult olfact ory bulb neural precurs or cell grafts pr o2vide te mporary pr otecti on fr o m mot or neur on degenerati on,i m pr ovemot or functi on,and extend survival in a my otr ophic lateral scler osismice[J].Neur opathol Ex p Neur ol,2007,66(11):100221018.[5] W indre m MS,NunesMC,Rashbaum W K,et al.Fetal and adult hu2man oligodendr ocyte p r ogenit or cell islates myclinate the congenitally dys myelinated brain[J].NatMed,2004,10(1):93297. [6] N ist or GI,Tot oiu MO,Haque N,et al.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differentiate int o oligodendr ocytes in high purity and myelinte afters p inal cord trans p lantati on[J].Glia,2005,49(3):3852396. [7] Lou S,Gu Pt,Chen E,et al.The effect of bone marr ow str omal cellson neur onal diferentiati on of mesencephalic neural ste m cells inSp rague2Da wley rats[J].B rain Res,2003,968(1):1142121. [8] 顾平,王坤,王彦永,等.骨髓基质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的效果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12):222122226.[9] Vercelli A,Mereuta OM,Garbossa D,et al.Human mesenchy malste m cell trans p lantati on extends survival,i m p r oves mot or perf or m2ance and decreases neur oinfla mmati on in mouse model of a myotr o2phic lateral scler osis[J].Neur obi ol D is,2008,31(4):3952405. [10] Mazzini L,Mareschi K,Ferrer o I,et al.Aut ol ogous mesenchy malste m cells:clinical app licati ons in amyotr ophic lateral scler osi[J].Neur ol Res,2006,28(5):5232526.[11] 刘盈盈,李新军,李小刚.骨髓间充质干细咆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近况[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7):744827452.[12] W eissML,Tr oyer DL.Ste m cells in the umbilical cord[J].StemCell Rev,2006,2(2):1552162.[13] El2Badri NS,Hakki A,Saporta S,et al.Cord bl ood mesenchy mal2ste m cells:Potential use in neur ol ogical dis orders[J].Ste m CellsDev,2006,15(4):4972506.[14] Lu FZ,Fujino M,Kitaza wa Y,et al.Characterizati on and genetransfer in mesenchy mal ste m cells derived fr om human umbilical2cord bl ood[J].J Lab Clin Med,2005,146(5):2712278.[15] 王革生,张庆俊,韩忠朝.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价[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1):18222.[16] Gary L,Dunbar A,M ichael R,et al.Neur otr ophic enhancers astherapy f or behavi oral deficits in r odentmodels of Huntingt on′s dis2ease:use of gangli osides,substituted pyri m idines,and mesenchy malste m cells[J].Behav Cog Neur os Rev,2006,5(2):63279.收稿日期:2009211215 修回日期:2010204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