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土地利用工程

合集下载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合肥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六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规划背景 (6)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7)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统筹 (29)第六章农用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35)第七章建设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40)第八章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相协调 (47)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 (51)第十章县(区)土地利用指导 (55)第十一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 (61)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8)第十三章附则 (73)前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以下简称“上一轮规划”)实施以来,在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增强依法用地意识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机制、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2020 年,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实质性推进,合肥市正处于加快发展、转型提升、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的关键阶段。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在《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的指导下,编制《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 年)》(以下简称“本轮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轮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合肥市土地利用战略,明确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合肥市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

(完整word版)土地复垦方案

(完整word版)土地复垦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JHTJ-6标段四工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复核:审批: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二OO八年四月目录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1)二、复垦目标 (1)三、工程概况 (1)四、临时工程用地的复垦措施 (2)(一)土地复垦的原则和复垦范围 (2)(二)土地利用的现状 (2)(三)复垦的可行性分析 (3)1. 已破坏土地现状和预测 (3)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3. 土地复垦的可行性评价 (4)4.复垦标准 (4)(四)预防控制和复垦措施 (5)1.预防控制措施 (5)2.土地复垦的经济措施 (5)3.土地复垦的技术措施 (5)五、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6)六、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6)一、编制目的和依据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工程的合同要求,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本工程完工之后,要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复垦和绿化,为达到节约用地,规范复垦行为,特编制本方案。

编制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关的合同文件及要求。

二、复垦目标通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明确土地复垦的目标,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破坏土地面积,同时临建设施所占用的土地在工程完工后通过实施复垦方案,达到重新耕植利用和环保要求。

三、工程概况京沪高速铁路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较高。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六标四工区管段(DK1222+017.8~DK1233+442)共11.424公里,地属长三角地带的苏州市相城区,经过太平、元和、黄埭、开发区四个镇,均是经济发达、土地肥沃的地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较少,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工业为主。

区段内荒地较少,耕地、林地较多,其中经济林、生态园地、绿化园地、鱼塘和河流等众多,对生态环境和土地保护要求较高,施工用地和临建设施用地均须严格控制在业主指定的范围内,并做好复垦计划和方案,工程完工后及时对各种临时用地进行恢复和绿化,以达到保护土地和环保要求。

本工程工期四年,土建部分工期为两年,我工区临建设施所占用的土地计划使用期限为两年。

(完整word版)GB 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完整word版)GB 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086
公共设施用地
指用于城乡基础设施的用地。包括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信、消防、环卫、公用设施维修等用地。
087
公园与绿地
指城镇、村庄内部的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街心花园和用于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
088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指风景名胜(包括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革命遗址等)景点及管理机构的建筑用地。景区内的其它用地按现状归入相应地类。
011
水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012
水浇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013
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071
城镇住宅用地
指城镇用于生活居住的各类房屋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包括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等用地。
072
农村宅基地
指农村用于生活居住的宅基地。
08
公共管
理与公
共服务
用地
指用于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科教文卫、风景名胜、公共设施等的土地。
081
机关团体用地
指用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的用地。
空闲地
指城镇、村庄、工矿内部尚未利用的土地。
122
设施农用地
指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
123
田坎
主要指耕地中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的地坎。
124
盐碱地
指表层盐碱聚集,生长天然耐盐植物的土地。

(完整word版)土地复垦施工方案

(完整word版)土地复垦施工方案

目录一、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项目说明二)现场条件(一)自然条件(二)施工条件三)工程特点四)施工总体计划(一)施工总体计划安排应遵循的原则:(二)施工力量的组织五)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排(一)房屋拆除施工安排(二)土地平整工程施工安排(三)田间道路工程施工安排(四)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安排(五)挡土墙工程施工顺序六)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一)房屋拆除施工顺序(二)土地平整工程施工顺序(三)田间道路工程施工顺序(四)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顺序(五)挡土墙工程施工顺序七)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一)土地平整工程施工方案(二)道路工程施工方案(三)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二、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一)工程进度计划二)保证进度措施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四、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管理目标二)质量管理网络和各级质量责任制三)质量管理技术措施四)泥结碎石铺填五)软基路段的处理六)排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七)基层质量保证措施八)严格按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九)加强质量的检查验收十)落实“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十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十二)质量控制程序十三)质量总目标十四)分项质量目标十五)建立完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十六)建立严格的材料进场管理制度十七)建立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十八)建立完善的施工试验及送检制度十九)质量保证措施五、安全保证措施一)路基施工安全措施二)排水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六、文明施工现场措施(一)文明施工措施(二)环保措施七、劳动力安排计划八、主要材料、构件用量计划一、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项目说明本工程为万州区溪口乡玉竹村一、二、三组农村建设用地复耕项目工程,工程地点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溪口乡玉竹村境内,项目区玉竹村一、二、三组原有民房的拆除、混凝土坝拆除、弃碴、翻耕土方、新修排水沟等,最后保证土地复耕。

用地复垦规模36277平方米,其中预计新增耕地3320平方米。

(完整word版)国土资源部最新土地整理预算定额.

(完整word版)国土资源部最新土地整理预算定额.

2-1-1 人工一般石方开挖32-1-2一般石方开挖人工打孔32-1-3 人工一般石方开挖风钻、电钻钻孔3适用范围:一般明挖。

工作内容:撬移、解小、翻碴、清面。

适用范围:潜孔钻钻孔,风钻配合。

工作内容:钻孔、爆破、撬移、解小、翻渣、清面。

适用范围:一般明挖。

工作内容:风(电钻钻孔、爆破、撬移、解小、翻渣、清面2-1-4 一般石方开挖潜孔钻孔32-1-5 100型潜孔钻钻孔一般石方开挖3型潜孔钻钻适用范围:一般明挖。

工作内容:钻孔、爆破、撬移、解小、翻渣、清面。

6适用范围:一般明挖。

工作内容:钻孔、爆破、撬移、解小、翻渣、清面。

型潜孔钻62-1-6 150型潜孔钻钻孔一般石方开挖32-2-1 坡面一般石方开挖风钻、电钻钻孔单位:100m 3适用范围:潜孔钻钻孔,风钻配合。

工作内容:风(电钻钻孔、爆破、撬移、解小、翻渣、清面。

6适用范围:一般明挖。

工作内容:钻孔、爆破、撬移、解小、翻渣、清面。

型潜孔钻2-3-1 坡面保护层石方开挖人工打孔适用范围:潜孔钻钻孔,风钻配合。

工作内容:钻孔、爆破、撬移、解小、翻渣、清面。

32-3-2 坡面保护层石方开挖电钻、风钻钻孔适用范围:潜孔钻钻孔,风钻配合。

工作内容:人工打孔、爆破、撬移、解小、翻碴、清面、修断面。

32-4-1 底部保护层石方开挖人工打孔适用范围:潜孔钻钻孔,风钻配合。

工作内容:人工打孔、爆破、撬移、解小、翻碴、清面、修整断面。

32-4-2 底部保护层石方开挖电钻、风钻钻孔适用范围:潜孔钻钻孔,风钻配合。

工作内容:人工打孔、爆破、撬移、解小、翻碴、清面、修整断面。

32-5-1 沟槽石方开挖人工打孔32-5-2 沟槽石方开挖风钻钻孔3适用范围:潜孔钻钻孔,风钻配合。

工作内容:人工打孔、爆破、撬移、解小、翻碴、清面、修整断面。

1沟适用范围:潜孔钻钻孔,风钻配合。

工作内容:风钻钻孔、爆破、撬移、解小、翻碴、清面、修整断面。

2-5-3 沟槽石方开挖电钻钻孔32-6-1 基坑石方开挖人工打孔3适用范围:潜孔钻钻孔,风钻配合。

(完整word版)IDRISI软件之CA_Markov模块实现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及步骤

(完整word版)IDRISI软件之CA_Markov模块实现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及步骤

IDRISI软件之CA_Markov模块实现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及步骤一、首先创建一个工程目录二、数据格式转换所用的数据是IDRISI中的栅格数据,因此需要将gis中的tif数据转换为IDRISI支持的栅格数据格式。

方法:File→Import→Desktop Publishing Formats→GEOTIFF/TIFF转换后的格式为.rst三、获取马尔科夫矩阵方法:Modeling→Environmental/Simulation models→MARKOV1表示获取转换矩阵的前一期影像,为我们的87年遥感影像;2表示获取转换矩阵的后一期影像,为我们的96年遥感影像;3是这个模型中输出条件概率的前缀,表示的是从87到96变化的一些信息(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但是后续的预测会用到这个文件),一般都是我们自己命名,比如说8796;4表示第一个与第二个影像之间的时间间隔,这里为9年;5表示我们向前预测的时间周期,这里也设置为9年,即模拟2005年的土地利用情况;6是比例误差(我看的资料里面一般都设置的是0.15)。

获取的马尔科夫矩阵记录了在下一个时期,从每个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概率。

四、实现CA_Markov模型预测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使用的是IDRISI软件中的CA-Markov模型, 位于Modeling→Environmental/Simulation models→CA_Markov。

1表示模拟05影像需要依据的影像,即为我们的96年遥感影像;2表示马尔科夫转换矩阵面积文件,这里选择的是马尔科夫转换概率矩阵;3即为转换适宜性图集(我是把从87转换为96年影像中产生的那个8796文件作为适宜性图集,一般都是自己重新做一个这种图集,需要道路、河流、坡度等信息,我之前也做过,但主观性特别强,而且出来的模拟精度很低,所以就舍弃了这个方法);4表示输出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命名为05;5表示元胞自动机循环次数,一般为两个年份之间间隔的整数倍,这里可以取9、18、27等等,但是数字越大,需要的模拟时间越多;6是我们讨论的CA模型中邻域结构的设定,系统默认的是5*5型,即为我们所说的5*5的冯诺依曼形状,如下所示:0 0 1 0 00 1 1 1 01 1 1 1 10 1 1 1 00 0 1 0 0如果需要自己设置的话,可以选择上述对话框中的User-defined filter,但是里面的文件需要我们自己制作,方法如下(以7*7摩尔结构为例):1)点击工具栏上的Edit按钮:2)编辑输入过滤模板第一行表示7行第二行表示7列下面的矩阵构成邻域过滤矩阵,1表示有影响作用的邻域,反之用0表示。

(完整word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word文档良心出品)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国土资源部二〇一四年四月目次前言 (I)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1)5 工作准备 (3)6 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3)7 开发区评价类型划分 (5)8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5)9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8)10 成果编制 (10)11 成果验收与公示 (11)12 成果应用与更新 (12)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流程 (13)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分类及定义 (14)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程序与数据处理 (19)附录 D (规范性附录)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定义 (21)附录 E (规范性附录)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定义 (23)附录 F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工作用表 (25)附录G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工作用表 (36)附录H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区间 (39)附录I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报告编制要求 (40)前言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均为规范性的附录。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解释。

本规程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略)本规程其他起草人员:(略)引言为规范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促进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开发区土地管理水平,为开发区扩区升级和区位调整审核、实施动态监管、建立相关评价考核制度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技术方法、成果要求等。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word文档良心出品)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word文档良心出品)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I二〇一二年三月前言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整治的精神,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依据《土地管理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编制实施《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的基础上,制定《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主要阐明国家土地整治战略,确定未来五年土地整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与目标任务,明确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统筹安排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明确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是指导全国土地整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有序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各地大规模建设和保护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基本依据。

《规划》以2010年为基期,2015年为规划目标年。

规划范围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第一章土地整治面临的形势第一节土地整治取得的成就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提出:“积极推进土地整理,搞好土地建设。

”1999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

”为了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规定和党中央、国务院要求,2001年,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

10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工作不断发展,在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促进了耕地保护和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2001年以来,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276.1万公顷(4142万亩),超过同期建设占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面积,保证了全国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对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土地利用工程班级土管71、72,经管强化学号姓名
地表水主要包括河川径流和_________。

土地退化包括土地侵蚀、土地荒漠化、_________和
_________。

侵蚀的种类可以分为水力侵蚀、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保证自流灌溉,平原地区的渠道设计时应保持一定
坡降,一般为1/______—1/______。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当地面坡度大于_________度时,
课程土地利用工程班级土管71、72,经管强化学号姓名
分)
46.5亩,耕地面积为378亩,居住人口26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


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在村镇总体规划中被选定为中心村,需要在规划期内进行扩建。

建设规划期户,户均人口为4人。

不考虑迁入人口的自然增长,请你预测10年后该村庄的人口规模,并根据国家规定的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标准(见表1)预测其占地面积。

某土地开发项目为非盈利性项目,项目区面积为566.98hm2, 投资规模为2563.3万元,土地利用现状及开。

当地种植的农作物前三位为棉花、花生和甘薯,播种面积比例约为2:1:1,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