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合集下载

《红楼梦》与酒文化

《红楼梦》与酒文化

《红楼梦》与酒文化《红楼梦》之酒香《红楼梦》写到秦可卿房中悬挂的那幅海棠春睡图时,曾特别提到了旁边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这幅以酒为内容的对联能登上秦可卿这个贵族夫人的闺房绣壁,正说明饮酒已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的一种高雅文化。

在品读红楼的过程中,我们不难闻到阵阵清冽的酒香。

合欢酒黛玉放下钓竿,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

丫鬟看见,知他要饮酒,忙着走上来斟;黛玉道:“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斟,这才有趣儿。

”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

”宝玉忙道:“有烧酒。

”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

黛玉也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

《红楼梦》第38回写林黛玉吃螃蟹后觉得心口微微疼痛,便命丫环将合欢花浸泡的酒烫一壶端上来。

合欢酒是把合欢树上开的小白花浸泡于烧酒中而制成的一种药酒,具有祛除寒气、安神解郁之功效。

林妹妹多愁善感,身体虚弱,自幼有不足之症,吃了性寒的螃蟹,喝几口用合欢花浸泡的烧酒,显然是对症下药,恰到好处。

屠苏酒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

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贾母起身进内间更衣,众人方各散出。

《红楼梦》第53回写到了贾府在除夕夜大摆宴席,屠苏酒便在喜庆的大年夜登场了。

按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农历正月初一要合家饮用屠苏酒。

《四民月令》记载:“元日饮屠苏酒,次第当从小起,以年少者起”。

这是因为“少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

史书上记载:屠苏是羽帐名,丰贵之家,正月眷属会羽帐之中,饮此酒以辟瘟疫邪气。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也曾对此酒推崇备至,其《本草纲目》也详细记载了此酒的制法,指出这种酒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预防瘟疫之功效。

绍兴黄酒袭人笑道:“你放心,我和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共是二两;芳官、碧痕、春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他们告假的不算:共是三两二钱银子,早已交给了柳嫂子,预备四十碟果子。

《红楼梦》中的酒

《红楼梦》中的酒

红楼梦中的酒《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巨作,是我国封建时代的缩影,它对一个时期的社会百态进行了深刻细致的描写。

酒作为社会生活的调味剂,在《红楼梦》里可谓频频出场。

《红楼梦》中以酒为契机,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社会人生的众生相;以酒为话题,广泛而深入地揭示了酒文化地丰富内容。

下面将一一揭示酒在《红楼梦》中亮相的精彩瞬间。

《红楼梦》提到酒主要有惠泉酒、黄酒、烧酒、西洋葡萄酒、绍兴酒等。

惠泉酒惠泉酒,是一种南酒。

惠泉,亦作“慧泉”,在江苏无锡惠山西第一峰下,无锡惠山多泉水,相传有九龙十三泉。

经唐代陆羽、刘伯刍品评,都以惠山寺石泉水为“天下第二泉”,从而声名大振。

从元代开始,用二泉水酿造的糯米酒,称为“惠泉酒”,其味清醇,经久不变。

在明代,惠泉酒已名闻天下。

曾任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的李东阳,在《秋夜与卢师邵侍御辈饮惠泉酒次联句韵二首》中写道:“惠泉春酒送如泉,都下如今已盛传”,“旋开银瓮泻红泉,一种奇香四座传。

”《红楼梦》中两次提及惠泉酒。

第一次写到惠泉酒是在第16回,贾琏护送林黛玉赴苏州料理父丧之后回京,凤姐设宴为他接风,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来,凤姐连忙请她喝酒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

”赵嬷嬷道:“我喝呢,奶奶也喝一盅,怕么什?只不要过多了就是了。

”另一次是在第62回,贾宝玉生日,除白天喝酒庆贺外,晚上还要在怡红院宴饮。

曾经学戏的芳官对宝玉说:“若是晚上吃酒,不许教人管着我,我要尽力吃够了才罢。

我先在家里,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说怕坏嗓子,这几年也没闻见。

乘今儿我是要开斋了。

”宝玉道:“这个容易。

”清代初年,惠泉酒已是进献帝王的贡品。

1722年康熙帝“驾崩”,雍正继位,曹雪芹之父在江宁织造任上,一次就发运40坛惠泉酒进京,可见惠泉酒成为贾府这个贵族之家的饮用酒是不奇怪的。

黄酒《红楼梦》中的酒,写得最多的要数黄酒,第26回、38回、41回、63回、75回中,都明确地提到众人喝的是黄酒。

红楼梦中的酒令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令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令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令文化:
一、酒令的概念
酒令,又叫"酗酒",是古代汉文化里的一种礼节,即宴会双方相礼,多以饮酒为仪式。

其主要内容是以饮酒令作序,以禁止饮酒者的禁口令
而结束。

二、酒令的历史
关于酒令的传说,是从春秋时期出现的。

在这之前,古代中国民间流
传着有围酒礼节,即用酒杯围成一圈,以此庆贺。

三、《红楼梦》中的酒令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礼仪中对对
酒令文化最形象最深刻的描述之一,其中描绘了很多不同酒令之间的
故事。

四、金陵十二钗中的酒令
《红楼梦》描写的金陵十二钗中的酒令,可以说是最为常人所熟悉的。

在一次酒会的环境下,黛玉和贾兰通过一系列的酒令,真正表现出了
她们对爱情的态度,也深深影响了对饮酒令文化的仪式、表达。

五、古代贵族的酒令
在《红楼梦》中,贾家的大贵族贾玖和贾母,也是经常举行酒令仪式。

饮酒令不仅仅是一般大众所认可的,贵族们也十分重视,他们会把酒
令当作赞美和表扬的仪式,也看作是一种文化交流方式。

六、结语
《红楼梦》把古代的酒令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可以展现出古人
对酒文化的热爱,也是我们今天深刻理解古典饮酒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红楼梦》以酒为契机,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社会人生的众生相;以酒为话题,广泛而深入地揭示了酒文化地丰富内容。

据统计,《红楼梦》中写到酒事的地方大约有五十多处。

一、酒的种类《红楼梦》中所提到的关于饮酒的各种名目就有二三十种,如年节酒、祝寿酒、生日酒、贺喜酒、祭奠酒、待客酒、接风酒、饯行酒、中秋赏月酒、赏花酒、赏雪酒、赏灯酒、赏戏酒、赏舞酒等等,名目繁多。

惠泉酒《红楼梦》中两次提及惠泉酒。

惠泉酒,是一种南酒。

惠泉,亦作“慧泉”,在江苏无锡惠山西第一峰下,唐陆羽以为天下第二泉。

泉有上中下三池,水清味醇,用以酿酒,称“惠泉酒”,也叫“三白”。

一次是在第16回,贾琏护送林黛玉赴苏州料理父丧之后回京,凤姐设宴为他接风,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来,凤姐连忙请她喝酒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

”赵嬷嬷道:“我喝呢,奶奶也喝一盅,怕什么?只不要过多了就是了。

”另一次是在第62回,贾宝玉生日,除白天喝酒庆贺外,晚上还要在怡红院宴饮。

曾经学戏的芳官对宝玉说:“若是晚上吃酒,不许教人管着我,我要尽力吃够了才罢。

我先在家里,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说怕坏嗓子,这几年也没闻见。

乘今儿我是要开斋了。

”宝玉道:“这个容易。

”金谷酒第十八回,林黛玉诗中有“香融金谷酒”之句。

金谷,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有水流经此,谓之金谷水。

烧酒第三十八回吃螃蟹,贾宝玉要奴婢撤去黄酒,换上合欢花浸的烧酒来。

合欢花烧酒葡萄酒第六十回有西洋葡萄酒的描写。

“见芳官拿下一个五寸来高的小玻璃瓶来,迎光照着,里面有半凭胭脂一般的汁子,还当是宝玉吃的西洋葡萄酒。

”芳官拿的不是葡萄酒,而是玫瑰露,但表明当时洋酒已经进入中国市场。

葡萄酒绍兴酒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群芳开夜宴,饮用的就是绍兴酒。

绍兴酒二、酒令酒令雅俗共赏,多种多样,《红楼梦》中对酒令的描写可谓绝妙之至,另人目不暇接。

《红楼梦》中下酒令共有六处:第二十八回在冯紫英家中,宝玉提议行酒令;第四十回在大观园中有刘姥姥在场行酒令;第六十二回行拈阄酒令;第六十三回宝玉生日“群芳开夜宴”上行酒令;第一零八回薛宝钗生日行酒令;第一一七回贾蔷、贾环、王仁等在外书房喝酒行酒令。

解读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

解读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

解读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描绘了一个富贵门第的生活场景。

其中,丰富多样的宴会文化被生动地展现出来,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繁华盛世的图景。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包括宴席礼仪、饮食文化、文人雅集等方面。

首先,红楼梦中的宴席礼仪严谨而讲究。

无论是贾府大宴还是小规模的家宴,都有一整套的礼仪流程。

在贾府的大宴中,首先是排场盛大的迎宾仪式,与来宾互相祝酒致意;然后是宴席全程伴有音乐舞蹈,以增加宴会的喜庆氛围;而酒席过程中,各种仪式也是琳琅满目,如敬酒、敬茶、赏花等。

这些礼仪举止体现了尊重和威严,也展示了贾府的家族地位和社会声望。

其次,红楼梦中的宴会饮食文化丰富多样。

红楼梦中描写了各种各样的宴席,如祝寿宴、嫁娶宴、闺房彩宴等。

每一种宴席都有丰盛的菜品和精心制作的点心。

例如,祝寿宴上常见的菜品有“寿桃”、“长寿面”,象征长寿和吉庆;而婚宴中常见的是色香味俱佳的“龙凤酥”,寓意美满和幸福。

此外,不同的宴席还有对应的酒水搭配,如贵重的老酒、花雕酒等,以及精选茶叶。

这些丰盛的美食充分展示了贾府的富足和品位。

再者,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也是文人雅集的重要场所之一。

在书中,贾府的宴会常常邀请一些才子佳人、文人雅士前来参加。

不仅可以进行文学交流、争鸣辩论,还可以一展才华、争夺宴会的状元之位。

这种宴会聚集了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等各类文人,他们可以共同欣赏诗词、乐曲等文化艺术,互相切磋,耳濡目染。

红楼梦中的许多文学作品便是在这样的宴会中完成的,这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最后,红楼梦中的宴会也展现了社交的重要性。

在宴会中,人们可以结交朋友、拓展人脉。

无论是贾府大宴还是小规模的家宴,都是人们互相交往和沟通的场所。

通过宴会,人们可以建立起各种社交关系,如亲友之间的情感联系、商业合作等。

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不仅是一个社交平台,也是展示家族地位和社会形象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的酒文化也占据着极重要的一席之地。

描写了众多人物对酒的不同情感,包括品酒、赠酒、斟酒、饮酒、醉酒等,深刻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茶酒之道,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品酒之道《红楼梦》中涵盖了丰富的品酒之道,从品酒的器具到品酒的方法、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描写。

品酒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器具,包括壶、杯、盏等,并要注意器具的材质、样式等,以体现品位和文化底蕴。

其次,要注重品尝过程中的细节,如酒的温度、口感、气味等,及时感受酒的味道,产生品酒的美妙感受。

二、赠酒之礼《红楼梦》中的酒文化体现出了赠酒的细致之道,这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礼仪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表达人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赠酒时要注意礼仪、名分、心意等,选择合适的酒款、器具、礼品等。

赠酒既要有诚意,也要注意场合的适宜性,凸显自己的品位、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

三、斟酒之技酒文化中的斟酒技巧讲究精准、细致,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细节上的差别是成功和失败的分野”之思想,也是交际中表达自己的技巧之一。

在斟酒时,要注重规矩,尊重尊卑,注重斟酒的姿势、力度、顺序等,以表达自己的品味与礼仪。

同时也要有亲和心和爱心,将自己的情感和心意融入进去,让斟酒成为一种温暖的行为。

四、饮酒之美在《红楼梦》中,饮酒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和情感表达。

在饮酒中,既要有品位,又要有思想,把自己与人的关系融入其中,达到一种心灵的相互交融。

在饮酒时,要注意节制,不可过度,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形象,保持优雅和气度。

五、醉酒之悲《红楼梦》中的酒文化并不只是一种表达情感和品位的方式,它也揭示了过度饮酒所带来的悲剧性后果。

无论是贾母在酒后的古怪行为,还是王熙凤在酒后的争吵,都暴露出醉酒的危险和悲剧。

因此,在饮酒时一定要注意自我节制,避免过度饮酒而导致不良后果。

总之,《红楼梦》中的酒文化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酒文化,让我们领略到酒文化的千姿百态,也提醒我们要注意生活中的礼节和自我约束,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心意和情感。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与诗词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与诗词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与诗词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与诗词贯穿全书,描绘了当时社交生活中的酒宴场景、酒文化习俗以及人们饮酒时的情感表达。

1. 酒宴场景:书中常常描写宴席上的酒宴,家宴或宾客相聚之时,通过丰富多彩的宴饮场景,展现了各种酒席礼仪和品酒文化。

2. 酒名酒文:书中提及了许多当时的名酒,如“贾母寿宴”的“仙鸿舞蝶”、“太湖银针”等名酒,展现了酒的品种和等级。

3. 酒令诗词:宴席上常伴随着各种酒令、酒令诗,通过诗词娱乐增加了酒宴的趣味和娱乐性。

4. 宴饮抒情:书中描写了人们饮酒时的抒情、吟诗唱和,饮酒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和交流感情的方式。

5. 文人雅士:文人雅士常在酒宴中一展才华,通过吟诗作对、交流文学,展现了其风采和才情。

《红楼梦》通过对酒文化与诗词的描写,丰富了书中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交生活中酒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宫廷酒宴的华丽与危机

《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宫廷酒宴的华丽与危机

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宫廷酒宴的华丽与危机1. 引言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贾府为背景,展示了封建贵族社会的繁华和衰落。

其中,描写了许多盛大的宫廷酒宴场面,这些酒宴不仅体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的富豪生活,更暗示了隐藏其中的危机与挑战。

本文将通过探讨《红楼梦》中所描绘的宫廷酒宴文化来分析其华丽与危机之间的紧密关系。

2. 宫廷酒宴的华丽2.1 高雅压倒一切在红楼梦中,描述了大量精心筹划、规模浩大、布局精美的宫廷酒宴。

以富贵堂为例,其华丽程度可谓高雅至极。

从场地布置、器皿陈设到菜肴摆设,无不彰显着豪华和奢靡。

例如,在酒宴上常出现的金银器皿,以及各种精美瓷器的使用,都体现了贾府家族的富裕与气派。

2.2 音乐舞蹈的表演在宴会上,音乐舞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丰富多样的音乐和美妙动人的舞蹈表演增添了整个宴会的热闹氛围。

无论是清雅古朴的古琴曲还是欢快活泼的舞蹈,都为酒宴增色不少。

2.3 艺术品展示与赏析宴会中经常展示珍稀奇特的艺术品,如名画、名人字画、传世之宝等。

这些艺术品不仅展现出主人家族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也为来客提供了一个赏析和交流的机会。

3. 宫廷酒宴面临的危机与挑战3.1 社会地位与政治斗争红楼梦中描绘了贵族之间权力斗争和阶级固化的现实。

宫廷酒宴往往成为政治角力和明争暗斗的战场,不仅反映了各个家族之间的政治利益纷争,也展现出贵族阶级权贵之间的明争暗斗。

3.2 礼仪与压力宫廷酒宴要求参与者遵循严格的礼仪规范,包括坐姿、言谈举止等。

对于社会地位低下或者没有得到充分教育的人来说,这些礼仪要求可能让他们感到束缚、不自在和压力。

3.3 消费与浪费宫廷酒宴通常是以奢华和大量消费为特点。

大量珍馐美味的浪费和无节制地消费既导致资源浪费,同时也凸显了主人家族对封建规矩、习俗和传统观念的执着。

4. 结论《红楼梦》中所描绘的宫廷酒宴既体现了封建贵族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又暗示了其中隐藏的危机与挑战。

在华丽面纱下,封建贵族社会裹挟着政治斗争、礼仪禁锢和浪费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10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5期Oct2012[摘要]《红楼梦》中普遍使用“酒”这一意象,作者借酒喻景喻人,生动地再现了社会人物特征和家族社会背景,也为后人了解其中的酒文化提供了参考。

酒文化极大丰富了《红楼梦》的社会内涵和人物形象,据此,论文将对《红楼梦》中的酒文化做出具体详细的分析,探索其中的酒文化奥秘、酒文化的艺术性和历史性。

[关键词]《红楼梦》;酒文化;艺术性;历史性[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10-0168-02解读《红楼梦》中的酒文化张娟娟(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1)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者用洋洋洒洒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封建社会的缩影,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从兴盛走向落败的全过程。

正是因为《红楼梦》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引得无数学者竞相对其进行解读分析。

而笔者在此也想对《红楼梦》中的酒文化进行深一步的阐释和探究。

据史料记载,我国自上古时期就有了酒,可见我国酒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正如曹雪芹自己所言:“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酒在《红楼梦》中经常可见,是豪门贵族不可或缺的社交之品,饮酒的方式和文化也展现了不同人的品味及涵养,是当时社会中所称的高雅文化。

一、借酒描绘丰富的社会形象古酒香味弥漫,芬芳馥郁沁人心脾。

品酒的方式可以折射一个人的品行和性格,饮酒可以是独饮、对饮,再者是群聚而酌。

独酌常是花间一壶酒,独饮满黄昏,比如焦大独饮,没有李白独酌的那般雅兴,只是借酒消愁,独自饮。

对饮在《红楼梦》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贾雨村和甄士隐的对饮,那般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群聚而饮则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饮酒作乐、把酒话桑麻,在《红楼梦》中主要表现在家族聚会上。

这三种饮酒方式都借酒再现了《红楼梦》中人的生动形象,展现了社会人的众生相。

笔者将在下文中做出具体阐述:1.独饮焦大焦大是《红楼梦》中一个不会掩藏情绪之人,常借酒发疯,借酒骂人。

比如,在第七回中他就借着酒兴大骂,主要暗讽了贾府内部的肮脏勾当和对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不满和反抗。

焦大醉骂客观上反映了他是心直口快,不愿意屈从于封建统治现实,却没有勇气反抗,只能借着酒兴抒发心中愤懑。

焦大是当时社会上受压迫的人的普遍形象反映,内心的压抑和愤慨与现实的无奈产生不可消除的矛盾和冲突。

2.纨绔子弟宝玉大醉宝玉在第八回中去薛姨妈家做客,后来在饭桌上喝酒喝得醉了,回到绛芸轩却因酒还未醒就大发雷霆,拿着乳母出气,扬言要赶走乳母。

纨绔子弟的倔脾气在这里也得到了体现。

3.“群芳开夜宴”第六十二回宝玉生日,姑娘们丫头们主子们群聚而饮,大家都喝得尽兴,大醉之后主仆同眠,酒醉使人们抛开了理性上的封建等级观念,实现了短暂的平等。

这是当时人们普遍追求的理想,却只有在酒醉之后能够实现,这也是对当时封建等级社会的讽刺。

4.熙凤醉酒在四十四回中,贾府为王熙凤庆生,熙凤醉酒之后大闹,胡言乱语讲了许多压抑在心中的话,群丑毕现,王熙凤的一番醉语揭露了贾府中生活的杂乱无章、勾心斗角。

《红楼梦》借酒展示了丰富的社会形象,有借酒消愁的,有饮酒助兴的,也有酒醉撒泼的……《红楼梦》里的酒味人生,值得读者们细细品味。

二、展示了丰富的“酒文化”内涵曹雪芹关于酒的如此丰富的知识与他早年富贵的生活密不可分,后期贫寒的生活也难改嗜酒如命的习惯,仍然“举家食粥酒常赊”。

因此,在《红楼梦》中隐含着丰富的酒文化内容。

1.酒类多样《红楼梦》中酒的种类多种多样。

据统计,其中关于酒的名称就有二十多种,如赏花酒、祝寿酒、践行酒、祭奠酒、惠泉酒等。

比如,在第十六回、六十二回中就提到了惠泉酒,惠泉酒名自于江苏无锡的惠泉,该酒色白味清而烈。

在黛玉所作之诗之中也常提及酒,比如她提到的金谷酒,宝玉在餐宴上也常命奴婢去取酒,比如合欢花浸过的烧酒。

另外,在《红楼梦》中也有对洋酒的描述,那时候的洋酒主要是葡萄酒,在贾府主要是宝玉经常饮用,由此可见,当时洋酒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并且为大多数的贵族家庭接受。

又比如,在六十三回中为给贾宝玉祝寿,饮用绍兴酒,也就是俗称的“黄酒”,该酒产于浙江绍兴,因此而得名。

《红楼梦》中的酒类丰富可见一斑,不同的节气和聚会有不一样的酒,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也可见贾府对饮酒的考究。

2.酒令繁多“分曹尊一令,射复听三宣。

般彩红成点,传花鼓滥168··喧。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由此可见贾府中酒令的盛况。

据统计,《红楼梦》中写酒令盛况的有六处,分别在二十八回、四十回、六十二回、六十三回、一○八和一一七回。

这几回酒令活动多发生在生日宴会上和人较多的群饮上。

酒令是当时一种饮酒助兴的娱乐游戏,它要求推举一位令官,剩余的人要求轮流说诗,违令或者失败的人就要被罚饮。

正如鸳鸯所言:“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

”鸳鸯本是大家闺秀中的淑女,在这样的酒令活动中也活跃了起来,可见酒令在当时氛围营造中的作用。

在鸳鸯的话中,我们看到“无论尊卑”这样一句,这是对严密的封建等级观念的一个挑战,是对礼俗贫贱约束的反抗。

酒令游戏中没有高低贫贱之分,无论是王公贵族公子小姐,抑或是乡间农舍的庄家闲人,也可以拜拜酒令,为饮酒助兴。

不同的人在酒令游戏中各有千秋,比如宝玉的酒令悲秋喜乐,黛玉的酒令则多为伤感怀情。

酒令丰富了饮酒的乐趣和内涵,也为人物艺术形象的塑造增色不少。

3.饮酒话诗酒的香醇总是会勾得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李白就有斗酒诗百篇一说,《红楼梦》中也不例外。

《红楼梦》中也常把酒与诗相融合,创作出溢满酒香的佳句。

比如在六十二回中,史湘云的醉梦话诗:“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又如贾宝玉所作:“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三十八回《访菊》)探春的《簪菊》写得也颇为精妙:“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再如林黛玉的悲愁情伤:“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筋”。

她的“酒尽情犹在”总是会牵扯出读者对她的怜惜之情,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即使最终“空剩雪霜痕”,这样一位悲情的女子在读者心中总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她的怜惜之情也难以化解。

小说中伴酒而作的佳句不胜枚举,透过这些句子,笔者看到偌大庭院中的喜怒哀乐,宴席上的欢声笑语、宴席散尽后的悲凉空寂,这样一些诗词佳作将酒的文学艺术烘托得更为明显,酒的芳香馥郁在《红楼梦》中百转千回。

三、“酒”与作者的心灵交融、艺术表现文学艺术创作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外在载体,《红楼梦》也不例外,“酒”这一文学艺术形象就巧妙地将作者内心与外界联系起来,体现了曹雪芹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

《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就是在饮酒闲谈之中展开的,具体说来,便是作者在开篇中讲述的贾雨村和冷子兴的饮酒对谈,他们的这段对话就犹如电影的开场镜头,与小说的整体轮廓相匹配,并且推动情节的展开。

曾经在一本书上读到:“醉酒是整个情绪系统的激动亢奋,是情绪的总激发和总释放,是力的提高和充溢之感,是为追求一种解除束缚、复归原位自然的体验。

”由此可见,在酒醉的状态下人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吐露心声。

《红楼梦》中人物的酒醉状态描写也伴随大量心事的吐露,或者是内心压抑情绪的释放。

在笔者看来,酒醉状态的自我披露也是作者自我情感的婉转表达,在封建制度的强压下,言论并不自由,尤其像曹雪芹这样经历家族由盛而衰的人,受到的限制和对封建社会现实的无奈更为强烈。

因此,在酒醉的情形下说出自己内心的愤懑和无奈是他们释放内心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曹雪芹还是高鹗,都对饮酒有着一种特殊情感,在酒醉的世界里创作出溢满酒香的文学巨作。

醉眼看世界,看似模糊,实则清晰明了,抛开了现实中的束缚和伦理道德约定,用全新的角度审视整个封建社会。

曹雪芹的酒后人生千姿百态,不仅在《红楼梦》中,在他的诗词佳句中也有所体现。

“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他在《红楼梦》里展现出来的文学艺术创造天分更是让笔者叹为观止。

曹雪芹嗜酒成性,正是在酒的世界里创作出《红楼梦》这样的巨著,将他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体验都融入了小说当中,体现了酒的艺术性、文学的艺术性。

曹雪芹曾被戏比为三国时期的阮籍,同样是嗜酒如命的两人,为酒痴狂。

曹雪芹曾为买酒,变卖过许多东西,如卖字、卖画、卖书……他对酒的喜爱已经达到痴迷的境界。

《红楼梦》中的大量饮酒场景描写和丰富的酒文化知识,大都与曹雪芹的亲身经历相联系,因此小说里的酒文化描写才那般的生动、形象、真实。

高鹗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他在写作上依旧延续了曹雪芹对酒的情有独钟。

在后期贾府开始走向衰败的情形下,酒依旧不少,所谓的苦中作乐也便是如此。

在充满愁绪和冲突的环境下还要营造愉悦的氛围,这对作者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饮酒的场面依旧保持曹雪芹的热闹,也有多出酒令活动场面的描写。

高鹗能与曹雪芹所写前部分内容的酒相匹配,并且在酒文化上保持基本一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鹗也如曹雪芹一样对酒有着特别的情愫,同是醉眼看世界的两人,生活经历虽然不尽相同,但在《红楼梦》的理解和创作上都有难得的默契。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酒文化丰富多样,具有多元化、艺术性和情感性的特点。

作者借“酒”看人生,用别致的角度和精妙的艺术手法地描绘出封建社会的众生相,深入地再现了酒文化的丰富内容,借酒文化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境界表达出来,实现酒与人的心灵交融。

酒文化丰富了《红楼梦》的历史内涵和社会文化空间,拓展了文学的艺术性。

酒后吐真言,酒文化里看世界,《红楼梦》借封建大家族的兴衰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原貌,揭示“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封建家庭由盛而衰的结局。

酒文化是《红楼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研究文化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参考文献:[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王蒙.红楼梦:王蒙评点本[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 12-23.[3]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戍校本[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