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原理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化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化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化学是我们在学校才开头学习到的。

大家是否有印象的呢。

化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我们来看看。

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化学原理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学习情境一:物质结构一、选择题1.19K原子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其正确组合是( A )。

A、4,0,0,-1/2B、4,1,0,+1/2C、4,1,1,1/2D、3,0,0,-1/22.原子中3d和4s电子的能量相比时( D )。

A.3d确定大于4sB.4s确定大于3dC.3d与4s确定相等D.不同原子中状况可能不同3.准备原子轨道数目的量子数是( A )。

A. nB. lC. n,lD. n,l,m4.3d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有( D )。

A.1,2,3B.0,1,2C.0,±1D.0,±1,±25.在苯和H2O分子间存在着( C )。

A.色散力和取向力C.色散力和诱导力 B.取向力和诱导力D.色散力, 取向力和诱导力6.关于下列对四个量子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电子的自旋量子数是1/2,在某一个轨道中有两个电子,所以总自旋量子数是1或0B.磁量子数m=0的轨道都是球形的轨道C.角量子数l的可能取值是从0到n的正整数D.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准备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7.Cr3+的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D )。

A. 3d24s1B. 3d34s0C. 3s23p63d64s1D. 3s23p63d38.今有一种元素,其原子中有5个半布满的d轨道,该元素是( A )。

A. 24CrB.21ScC. 26FeD. 30Zn9.下列各组分之间只存在色散力的是( B )。

A.氦和水B.二氧化碳气体C.溴化氢气体D.甲醇和水 10.下列物质中,用3p轨道和sp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B )。

A. BF3B. BeCl2C. NH3D.H2O11.在下列所示的电子排布中,哪些是不存在的(BC)。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氧化还原·电化学)【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氧化还原·电化学)【圣才出品】
解:由题意得
其中 KΘ=Ka,所以上述电对 Ka 越大电极电势越大,所以有 EΘ(HSO4-/H2)>EΘ(H2C2O2/H2)>EΘ(H3PO4/H2)>EΘ(HF/H2)>EΘ(HAc/H2) >EΘ(H+/H2)
2.举例说明什么是“歧化反应”。 答:在反应中,若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发生在同一分子内部处于同一氧化态的元素上, 使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还原。这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 歧化反应。比如
Cl2+2OH-=Cl-+ClO-+H2O
1 / 2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 / 2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6.下列两个反应的 EΘ 池是否相等?ΔGΘ和 Kc 是否相等?
答:(1)上述两个反应的 EΘ 池相等,因为 EΘ 池为强度量与电极反应式的写法无关。 (2)上述两个反应的ΔGΘ和 Kc 不相等,因为ΔGΘ和 Kc 的表达式与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有关。
8.要使 Fe2+氧化为 Fe3+而又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H2O2 是理想的氧化剂。求该反应 的 EΘ 池。
解:正极反应方程式为 2H++H2O2+2e=2H2O EΘ=1.77V
负极反应方程式为 2Fe2+-2e=2Fe3+EΘ=-0.771V
所以
3 / 2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EΘ 池=1.77+0.771=2.541(V)
9.在 25℃各种离子浓度均为 1.0mol·dm-3 时,下列反应能自发进行:
那么,在相同条件下,下面几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解:在相同条件下,(1)、(3)反应能够自发进行,(2)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原因如下: 由题意得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
题目:已知反应:2H2(g) + O2(g) = 2H2O(g) ΔH1,反应:H2(g) + 1/2O2(g) = H2O(l) ΔH2,则 ΔH1和 ΔH2的关系为
题目: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着 ΔH - TΔS < 0 的方向进行,因此,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自发反 应总是向着 ΔH - TΔS < 0 的方向进行。
● 解答:K = [C][D] / ([A][B]^2) ●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3mol H2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N2(g) + 3H2(g) ⇌ 2NH3(g);ΔH = -92.4kJ/mol,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80%。此时,若向容器
中充入1mol N2、3mol H2和1mol NH3,则平衡移动的方向为____。 解答:向容器中充入$1molN_{2}$、$3molH_{2}$和$1molNH_{3}$,等效为开始充入$2molN_{2}$、$6molH_{2}$,与原起始量之比 相同,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相等,则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不移动。
● A.NH3的体积分数一定小于反应前混合气体的2v逆(NH3) ● C.平衡时体系中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3:2 ● D.平衡时体系中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起始时体系的总物质的量
● 题目: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A + 2B → C + D 解答:K = [C][D] / ([A][B]^2)
添加标题
注意事项: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需要注意各组分的化学计量数,它反映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计 量关系。在本题中,化学计量数分别是1、2、3、4。
题目: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A + 2B → 3C + 4D 解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C]^3[D]^4/[A][B]^2 解释: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 注意事项: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需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的次序和指数

普通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普通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习题一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填“√”,错的填“×”) 1. )g (O 21)g (H 22+===O(l)H 2和)g (O )g (2H 22+===O(l)2H 2的Θ∆m r H 相同。

( × ) 2. 功和热是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传递方式,在系统内部不讨论功和热。

(√ )3. 反应的H ∆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 )4. Fe(s)和)l (Cl 2的Θ∆m r H 都为零。

( × )5. 盖斯定律认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途径无关,是因为反应处在可逆条件下进行的缘故。

( × )6. 同一系统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

(× )7. 由于H ∆=p q ,H 是状态函数,H ∆的数值只与系统的始、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过程无关,故p q 也是状态函数。

(×)8. 由于3CaCO 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 × )9. 当热量由系统传递给环境时,系统的内能必然减少。

(× )10. 因为q ,w 不是系统所具有的性质,而与过程有关,所以热力学过程中(w q +)的值也应由具体的过程决定。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 对于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间 ( B )A. 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B. 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C. 既没物质交换,又没能量交换D. 没有能量交换,只有物质交换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w q U +=∆只适用于 ( C )A. 理想气体B. 孤立体系C. 封闭体系D. 敞开体系3. 环境对系统作10kJ 的功,且系统又从环境获得5kJ 的热量,问系统内能变化是多少? ( D )A. 15-kJB. 5-kJC. +5kJD. +15kJ4. 已知2PbS(s) + 3)g (O 2=== 2PbO(s) + 2)g (SO 2的Θ∆m r H =4.843-1mol kJ -⋅,则该反应的V q 值是多少1mol kJ -⋅? ( D )A. 840.9B. 845.9C. 9.845-D. 9.840-5. 通常,反应热的精确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而获得的。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元素化学)【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元素化学)【圣才出品】

第15章 元素化学(一)思考题1.碱金属、碱土金属是活泼的轻金属(通常将密度小于5.0g ·cm -3的金属称为轻金属)。

试查阅Al 、Fe 、Cu 等金属的密度、电离能、标准电极电势等数据,并与Na 、K 、Ca 、Mg 等进行比较。

答:略。

2.Li 、Na 、K 、Ca 、Mg 在空气中燃烧时各生成什么产物?答:Li 、Na 、K 、Ca 、Mg 在空气中燃烧时的产物分别为Li 2O 、Na 2O 2、KO 2、CaO 、MgO ,反应方程式如下2222222224Li O 2Li O2Na O Na O K O KO 2Ca O 2CaO2Mg O 2MgO+→+→+→+→+→3.在氧气面罩中装有Na 2O 2,它起什么作用?试写出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1)在氧气面罩中装Na 2O 2的作用是供氧,它与人呼出的CO 2能反应产生氧气。

(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222322Na O +2CO 2Na CO +O4.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烧碱,纯碱,苛性钠,小苏打,生石灰,熟石灰,生石膏,熟石膏,芒硝。

答:烧碱和苛性钠(NaOH),纯碱(Na2CO₃),小苏打(NaHCO3),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CaSO4•1/2H2O),芒硝(Na2SO4•10H2O)。

5.Ba盐通常被认为是有毒的,但医学上可以让病人服用BaSO4以探查疾病,即所谓的“钡餐造影”,为什么?答:Ba盐虽然有毒,但因为BaSO4不溶于水和脂质,不会被胃肠道黏膜吸收,因此对人基本无毒性。

“钡餐造影”即消化道钡剂造影,是指用硫酸钡作为造影剂,在X线照射下显示消化道有无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

6.举例说明周期表中的“对角规则”。

答:对角线规则是指处于周期表中对角线位置(左上和右下方)的两元素,其性质具有相似性,例如:Li、Be、B分别与Mg、Al、Si处于对角线位置,其性质具有如下相似性:①Li、Mg处于对角线位置,它们均能与氮气直接化合而生成氮化物。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课后习题-第一章至第七章【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课后习题-第一章至第七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绪论本章无课后习题。

第2章气体(一)思考题1.现行国际单位制的R是多少?过去常用的R有哪几种表达方式?答:(1)现行国际单位制的R=8.314J·mol-1·K-1。

(2)过去常用的R的几种表达方式为2.联系习题2.20和2.21,讨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适用的范围。

答: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适用于理想气体,即(1)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可忽略;(2)分子间没有相互吸引和排斥;(3)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壁间发生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不造成动能损失。

完全理想的气体不存在,但高温低压下的真实气体以及常温常压下不易液化的气体的性质近似于理想气体,因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适用于这些实际气体。

3.简述Avogadro 假说的历史作用。

答:Avogadro 假说的历史作用为:Avogadro 假说提出气体分子可由几个原子组成,使气体化合体积定律得到了圆满的解释,解决了气体化合体积定律与原子论间的矛盾,并促使了原子分子学说的形成。

4.现在公认的Avogadro 常数等于多少?查阅参考书,列举它的测定方法。

答:(1)目前公认的Avogadro 常数为(2)Avogadro 常数的测定方法如下:①电量分析法;②电子质量测量;③晶体密度法。

5.在混合气体中,气体A 的分压对吗?为什么?p A V 总=p 总V A ,对吗?为什么?答:(1)在混合气体中,气体A 的分压不对,A A p n RT V=,其中V 为混合气体的总体积,而不是气体A 单独存在时所占的体积V A 。

(2)p A V 总=p 总V A 正确,根据气体分压定律可知,在温度和体积恒定时,气体A 的分压等于总压力乘该气体的体积分数。

6.一个密闭容器中含1mol H 2和2mol O 2,哪种气体的分压大?答:O2的分压大。

因为根据气体分压定律,温度与体积恒定时,某气体分压等于总压力乘该气体摩尔分数,O2的摩尔分数大,故O2的分压大。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课后习题-第十二章至第十六章【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课后习题-第十二章至第十六章【圣才出品】

第12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一)思考题1.“离子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和“离子在一定晶体中有一定配位数,而且配位的异电荷离子位置一定(有四面体向和八面体向等)”。

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答:两种说法不矛盾。

离子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是由离子特征决定的。

只要自带有不同的电荷就会有库伦作用,无论周围的空间有多少带有相异电荷的离子,都会产生库伦吸引力,这就决定了离子键的不饱和性,而电荷相异的离子在任意方向的这种作用依然存在。

即没有固定方向,不存在方向性。

而离子在离子晶体中,由于空间条件及离子本身大小的限制,使一个离子周围只能有确定数目的异电荷离子,即配位数一定。

但相邻的离子间库伦引力依然存在,故两者不矛盾。

2.我们在使用许多无机固体试剂,如NaCl、AgNO3、Na2CO3等时,常计算其“分子量”。

在这些场合,“分子量”一词是否确切?如不确切,为什么在化学计算中又可以这样做?确切的名词应是什么?答:“分子量”一词不确切,因为离子晶体中并没有独立的分子存在。

但由于离子晶体在三维空间做周期性有序排列,所以可以选取晶胞作为结构单元进行计算,确切的名词是摩尔晶胞的质量。

3.离子半径的周期变化有哪几条重要规律?试简单解释之。

答:周期表中离子半径的周期变化率主要有:(1)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正离子而言,离子电荷越少的离子其半径越大。

原因为:阳离子离子电荷越少代表其失去电子较少,故离子半径较大。

(2)同族元素离子半径从上而下递增。

原因为:同族元素离子从上而下电子层数增加,故半径增大。

(3)同一周期的离子半径随离子电荷增加而减小。

原因为:阳离子的电荷数从左到右递增,而原子序数(质子数也递增),这就导致原子核(质子)对核外剩余电子的吸引力大大加强,电子在离核更近的区域运动,从宏观上看就是(阳)离子半径缩小。

(4)周期表中某元素与其紧邻的右下角或左上角元素的离子半径相近。

原因为:由于同周期离子从左到右半径减小,而不同主族元素离子从上到下半径增加,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两种因素相抵消,故离子半径相近。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源1.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已知下列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则此温度时蒸发1mol 6()UF l ,会放出热30.1kJ 。

(-)(2)在定温定压条件下,下列两个生成液态水的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一相同的值。

(-)(3)功和热是在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传递方式,在系统内部不讨论功和热。

(+)(4)反应的H ∆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在下列反应中,进行1mol 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大的是 (c)(2)通常,反应热的精确的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而获得的。

(d) (a )H ∆ (b )p V ∆ (c )P q (d )V q (3)下列对功和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a )都是途径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 (b )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 (c )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d )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他值也确定(4)在温度T 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2A B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1r m H θ∆,2222221()()()22()()2()H g O g H O l H g O g H O l +=+=166()();30.1r m UFl UF g H kJ mol θ-=∆=422242224222422()()2()()2()()()2()()2()()()2()()2()3()()()()2()2a CH l O g CO g H O gb CH g O g CO g H O gc CH g O g CO g H O ld CHg O g CO g H O l +=++=++=++=+与反应2A C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2r m H θ∆,则反应4C B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3r m H θ∆与,1r m H θ∆及,2r m H θ∆的关系为,3r m H θ∆= (d) (a )2,1r m H θ∆+,2r m H θ∆ (b ),1r m H θ∆—2,2r m H θ∆ (c ),1r m H θ∆+,2r m H θ∆ (d )2,1r m H θ∆—,2r m H θ∆(5)对于热力学可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d )(a )变化速率无限小的过程 (b )可做最大功的过程 (c )循环过程(d )能使系统与环境完全复原的过程(6)在一定条件下,由乙二醇溶液、冰、水蒸气、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系统中含有 (ad ) (a )三个相 (b )四个相 (c )三种组分 (d )四种组分 (e )五种组分*(7)一只充满氢气的气球,飞到一定高度即会爆炸,这取决于一定高度上的 (d ) (a )外压 (b )温度 (c )湿度 (d )外压和温度 (8)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a )焓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与系统反应热相等 (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 (c )焓是状态函数(d )焓是系统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3、填空题使可燃样品(质量为1.000g )在弹式量热计内完全燃烧,以测定其反应热,必须知道:(1) 弹式量热计内吸热介质(通常为水)质量和比热容; (2) 钢弹组件的总热容b C ; (3) 反应前后系统的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