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十二创造技法

合集下载

第十一节 和田十二法

第十一节   和田十二法

第十一节和田十二法
为便于普及,我国的创造学者许立言、张福奎等通过研究,并在上海和田路小学试验,提出了创造发明的“和田十二法”,具体内容如下。

方形西瓜
(1)加一加:加高、加厚、加多、组合等。

(2)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3)扩一扩:放大、扩大、提高功效等。

(4)变一变:变形状、颜色、气味、次序等。

(5)改一改:改缺点、改不便之处。

(6)缩一缩:压缩、缩小、微型化。

(7)联一联:原因和结果有何联系,把某些东西联系起来。

(8)学一学:模仿形状、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9)代一代:用别的材料代替,用别的方法代替。

(10)搬一搬:移作他用。

(11)反一反:能否颠倒一下。

(12)定一定:定个界限、标准。

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了“定一定”的办法,即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了将每瓶茅台酒出厂前都标上出厂年份,出厂后第二年,茅台酒价格将自动上调10%,以后逐年以此类推。

这一做法被称为“价格年份制”,在中国白酒市场上是首创。

这是非常好用的一种方法,是对检核表法的创造性应用,简单、容易记忆且实用。

【练习题】
1.什么是和田十二法?
2.请运用这种方法中的一种(例如加一加)进行创新设计。

节选自《创新让你与众不同》李昌旺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3、创新技法--和田12法

3、创新技法--和田12法

只要你愿意、只要你肯付出行动,你就能创造发明
课后作业
请上网收集和田十二法的发明例子, 每个方法提供一个,以图片形式展示,并 配以适当文字,无图片没分。
请看案例:盒子与老鼠、奶瓶与猪、电动 自行车
捕鼠器 诱饵(老鼠爱吃之物)——带弹簧的挂钩— —老鼠吃饵——触动挂钩——弹簧松开——捕鼠 器关上
猪娃哺乳器
发明家:
湖南省汨罗市范园乡 中心小学 叶中波
全国二等奖
电机和自行车联在一起可以变为电动自行车
澳大利亚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收获季节 里,有人发现一片甘蔗田里的甘蔗产量提高 了50%。这是由于甘蔗栽种前一个月,有一 些水泥洒落在这块田地里。科学家们分析后 认为,是水泥中的硅酸钙改良了土壤的酸性 ,而导致甘蔗的增产。这种将结果与原因联 系起来的分析方法经常能使我们发现~些新 的现象与原理,从而引出发明。由于硅酸钙 可以改良土壤的酸性,于是人们研制出了改 良酸性土壤的“水泥肥料”。
双层汽车 高层建筑 大算盘
在人们的生产 活动和日常生 活中,常常会 用到“扩一扩 ”。报纸上字 太小,老年人 拿放大镜来看 ,放大镜的作 用是“扩一扩 ”。紧张的象 棋比赛无祛满 足几百人观摩 。于是“扩一 扩”做成一个 特大的象棋盘 高挂墙头,供 棋迷一饱眼福 。
思考:
现实中一些通过扩一扩进行发明创造
刻度、温度、举手、交通规则
……
声级计:
85分贝以上就定为噪音
交通信号灯: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待
思考:
现实中一些通过定一定进行发明创造
的例子?
小结
(1) 加一加 (3) 扩一扩 (5) 变一变 (7) 联一联 (9) 代一代 (11)反一反 (2) 减一减 (4) 缩一缩 (6) 改一改 (8) 学一学 (10)搬一搬 (12)定一定

创新技法--和田12法ppt课件

创新技法--和田12法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4
打火机圆珠笔 带照明的圆珠笔 教鞭圆珠笔 启瓶器圆珠笔 ……
精选课件ppt
5
和田十二创造法之 “加一加”
➢产品名称:多功能夜光笔
★★★
产品说明:将手电筒的功能加到笔上。该产品是弱光
环境下写字的佳品,同时具有夜间照明功能。适用于酒
吧、音乐厅、咖啡厅等场精选所课签件p字pt 或馈赠。
现实中一些通过搬一搬进行发明创造 的例子?
精选课件ppt
69
(11)反一反
反就是逆向方法
思考方法: 如果把一件东西、一个事物的正反、上下、左
右、前后、横竖、里外颠倒一下,会有什么结果?
精选课件ppt
70
发电机的发明
1822年以前,欧洲的科学家经过无数的实验,发 现了“电流能够产生磁”这一现象。可是,英国科学 家法拉第却逆向思考:“把磁转变成电”,后来经过 许多次的实验,终于把磁转变成电,并且发明了世界 上第一台发电机。
精选课件ppt
43
一支普通的铅笔
1、笔杆印上卡通画,很讨小朋友喜欢。 2、铅笔做成棱形,放在桌子上就不会滚动了。 3、铅笔杆的颜色很独特,这样跟别人的铅笔就不会搞混了。
精选课件ppt
44
练习
选定当今市面上的一种产品,找出其缺点(5个以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并想出1-2种改善方案。
讨论时间 : 10分/组
精选课件ppt
精选课件ppt
74
(12)定一定
定指的是规定、约定
思考方法: 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改进某一件东西,为了
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疏漏, 需要规定些什么吗?
…… 刻度、温度、举手、交通规则

和田12法

和田12法
和田十二法
和田十二法,又叫“和田创新法则”( 和田十二法,又叫“和田创新法则”(和田创新 十二法) 十二法),即指人们在观察、认识一个事物时, 可以考虑是否可以。和田十二法是我国学者许立 言、张福奎在奥斯本稽核问题表基础上,借用其 基本原理,加以创造而提出的一种思维技法。它 既是对奥斯本稽核问题表法的一种继承,又是一 种大胆的创新。比如,其中的“联一联”,“定 一定”等等,就是一种新发展。同时,这些技法 更通俗易懂,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和田十二法总结
简单的十二个字“加”、“减”、“扩”、 “缩”、“变”、“改”、“联”、 “学”、“代”、“搬”、“反”、 “定”,概括了和田十二法解决发明问案例应用
南京的小学生丛小就发现,上图画课时, 既要带调色盘,又要带装水用的瓶子很不 方便。她想要是将调色盘和水杯“加一 加”,变成一样东西就好了。于是,她提 出了将可伸缩的旅行水杯和调色盘组合在 一起的设想,并将调色盘的中间与水杯底 部刻上螺纹,这样,可涮笔的调色盘便产 生了。
和田十二法缩一缩案例应用
和田十二法方法
(1) 加一加:加高、加厚、加多、组合等。 (2) 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3) 扩一扩:放 大、扩大、提高功效等。 (4) 变一变:变形状、 颜色、气味、音响、次序等。 (5) 改一改:改缺 点、改不便、不足之处。 (6) 缩一缩:压缩、缩 小、微型化。 (7) 联一联:原因和结果有何联系, 把某些东西联系起来。 (8) 学一学:模仿形状、 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9) 代一代:用别的材 料代替,用别的方法代替。 (10)搬一搬:移作他 10)搬一搬:移作他 用。 (11)反一反:能否颠倒一下。 11)反一反:能否颠倒一下。 (12) 12) 定一定:定个界限、标准,能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 按这十二个" 按这十二个"一"的顺序进行核对和思考,就能从中得到 启发,诱发人们的创造性设想。所以,和田技法、检核 表法,都是一种打开人们创造思路、从而获得创造性设 想的"思路提示法" 想的"思路提示法"。

和田十二法 PPT

和田十二法 PPT

实例:
原来的东西
仿一仿,造 出新的东西
鸟、蜻蜓等 能在空中飞翔 飞行器、飞机、 也能在空中飞翔
小虫钻进硬木
小虫身上有 硬壳
盾构施工法
有锯齿的小草 割破鲁班的手指 锯子
开凿越江隧道 能方便地锯木头
蛋壳
能抵挡很 大的压力
造出薄壳球 减少支柱,又能抗 形屋顶建筑 压
试一试: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常常 有它的独特功能!仿一仿,你也能 造出有独特功能的新东西?
联一联、扩一扩、加一加、 缩一缩、仿一仿、减一减、 变一变、改一改、代一代、 反一反、搬一搬、定一定
1.联一联
某件事情的结果跟它的起因有什么联系?能 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把两样或几样似 乎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会发现什么规律? 把几样东西联系在一起,或几件事情联系起来, 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7.和田创造技法>改一改
解释:把某件东西的一部分或缺点、不足之处一一 减去来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 思路: 某件东西在使用过程中,还有那些缺点 或不足?把这些缺点与不足排一排,再分析一下, 看看哪个缺点是主要的或必须马上解决的,怎样 改进才能克服或尽量减少缺点,给人们带来方便。
试一试 :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总有不太 满意处,如能稍做改变,克服原来的缺点, 多好!
能让母亲直接知道牛 奶的温度
带照明灯 的书写笔
野外晚间也能方便 地书写
你还有哪些跟“加一加”有关的构思吗?
4.缩一缩
把某件东西压缩、折叠、缩小,它的功能、 用途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例:
一件东西 一般饼干 体积
风景区 景区 传统电池 体积
压缩饼干 微缩风景区
纽扣电池
热水瓶
体积
保温瓶
大量书籍

和田12法

和田12法

和田十二法总结
简单的十二个字“加”、“减”、“扩”、 “缩”、“变”、“改”、“联”、 “学”、“代”、“搬”、“反”、 “定”,概括了和田十二法解决发明问题 的12条思路。 12条思路。
和田十二法方法
(1) 加一加:加高、加厚、加多、组合等。 (2) 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3) 扩一扩:放 大、扩大、提高功效等。 (4) 变一变:变形状、 颜色、气味、音响、次序等。 (5) 改一改:改缺 点、改不便、不足之处。 (6) 缩一缩:压缩、缩 小、微型化。 (7) 联一联:原因和结果有何联系, 把某些东西联系起来。 (8) 学一学:模仿形状、 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9) 代一代:用别的材 料代替,用别的方法代替。 (10)搬一搬:移作他 10)搬一搬:移作他 用。 (11)反一反:能否颠倒一下。 11)反一反:能否颠倒一下。 (12) 12) 定一定:定个界限、标准,能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 按这十二个" 按这十二个"一"的顺序进行核对和思考,就能从中得到 启发,诱发人们的创造性设想。所以,和田技法、检核 表法,都是一种打开人们创造思路、从而获得创造性设 想的"思路提示法" 想的"思路提示法"。
和田十二法加一加案例应用
南京的小学生丛小就发现,上图画课时, 既要带调色盘,又要带装水用的瓶子很不 方便。她想要是将调色盘和水杯“加一 加”,变成一样东西就好了。于是,她提 出了将可伸缩的旅行水杯和调色盘组合在 一起的设想,并将调色盘的中间与水杯底 部刻上螺纹,这样,可涮笔的调色盘便产 生了。
和田十二法缩一缩案例应用
反一反为逆向思考法. 反一反为逆向思考法. 定一定 例如药水瓶印上刻度,贴上标签,注明每天 服用几次,什么时间服用,服几格;城市十字路 口的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学校里规定上 课时学生发言必须先举手,得到教师允许才能起 立发言。这些都是一些规定,有了这些规定我们 的行为才能准确而有序。我们应该运用定一定的 方法发现一些有益的规定及执行“规定”。

和田十二法

和田十二法

和田十二法
和田十二法,又叫“和田创新法则”(和田创新十二法),即指人们在观察、认识一个事物时考虑是否可以。

和田十二法是我国学者许立言、张福奎在奥斯本稽核问题表基础上,借用其基本原理,加以创造而提出的一种思维技法。

它既是对奥斯本稽核问题表法的一种继承,又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比如,其中的“联一联”,“定一定”等等,就是一种新发展。

同时,这些技法更通俗易懂,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如果按和田十二法进行核对和思考,就能从中得到启发,诱发人们的创造性设想。

所以,和田技法、检核表法,都是一种打开人们创造思路、从而获得创造性设想的思路提示法。

创新发明技法 - 和田十二法

创新发明技法 - 和田十二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某件东西上减去什么部分吗?能把某样东 西的重量减轻一点吗?能在操作过程中减少次 数行不行?这些从形态上、重量上、过程中的 “减一减”能产生什么好的效果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赵多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赵多刚
12)变一变 • 它是指改变原有物品的形状、尺寸、颜色、滋 味、音响等,从而形成新的物品。它也可以从 内部结构上,如成分、部件、材料、排列顺序、 长度、密度、浓度和高度等方面去变化;还可 以从使用对象、场合、时间、方式、用途、方 便性和广泛性等方面变化;也可以从制造工艺、 质量和数量,对事物的习惯性看法、处理办法 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去变化。 • 例如,企业经营要创新就离不开一个 “变”字, 如果冷饮食品厂不注重产品的花样翻新,就无 法开发出形状、颜色、味道各不相同的新产品, 也就无法使企业发展壮大,如果企业不拘现状 而不断开发新产品,那么企业就会充满生机和 活力。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赵多刚
3.扩一扩: • 把某样东西放大、扩展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 目的。 • 这样东西如果放大、扩展(声音扩大、面积 扩大、距离扩大……),它的功能与用途会 有哪些变化?这件物品除了大家熟知的用途 外,还可以扩展出哪些用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赵多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赵多刚
实例:
原来的东西 具有的独特 功能 鸟、蜻蜓等
仿一仿,造 出新的东西
实现仿一仿的目标
能在空中飞翔 飞行器、飞机、 也能在空中飞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田十二创造技法
“和田十二法”源自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学生的发明创造活动。

该小学从1979年起就着手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全校成立了九个班级科技队,有近两百名学生参加。

全校学生创造的科技作品已有3千件以上,有的已被实际应用,有的已转化为商品。

上海的有关专家把小学生们在发明创造活动中所采用的技法,总结概括出12种,因此称为“和田十二法”,又称“十二种聪明办法”。

这12种方法为:
联一联:
解释:把某件事情的起因和结果结合起来思考问题来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

思路:某件事情的结果跟它的起因有什么联系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把两样或几样事物联系起来,会发现什么规律把几样东西联在一起,或几件事情联系起来,能帮助我们解决
什么问题
实例:
试一试: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如果能加以利用,多好!你看,怎样联一联才可能成为现实
扩一扩:
解释:把某样东西放大、扩展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

思路:这样东西如果放大、扩展(声音扩大、面积扩大、距离扩大……),它的功能与用途会有哪些变化这件物品除了大家熟知的用途外,还可以扩展出哪些用途
实例:
试一试: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如果有新的功能,多好!你看,怎样扩一扩才可能成为现实
缩一缩:
解释:把某件东西压缩、折叠、缩小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

思路:把某件东西压缩、折叠、缩小,它的功能、用途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例:
加一加:
解释: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或把这件东西跟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来达到你想达到的目
的。

思路: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或把这件东西跟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行不行加一加后会
变成什么新东西这新东西有什么新的功能
实例:
仿一仿:
解释:根据某些事物的形状、结构或学习它的某些原理、方法来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

思路:有什么事物可以让自己模仿、学习一下模仿它的某些形状、结构或学习它的某些原理、方法。

这样做,会有什么良好的效果这样会创造出什么新的东西
实例:
东西
改一改:
解释:把某件东西的一部分或缺点、不足之处一一减去来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

思路:某件东西在使用过程中,还有那些缺点或不足把这些缺点与不足排一排,再分析一下,看看哪个缺点是主要的或必须马上解决的,怎样改进才能克服或尽量减少缺点,给人们
带来方便。

实例:
搬一搬:
解释:把这件东西搬到别的地方或将某一个想法、道理,某一项技术搬到别的场合或地方
来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

思路:把这件东西搬到别的地方,还能有什么用处吗或将某一个想法、道理,某一项技
术搬到别的场合或地方,能派上别的用处吗
实例:
变一变:
解释:改变一下事物的形状、颜色、音响、气味、位置、方向或改变一下事情的次序或操作
的顺序来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

思路:改变一下事物的形状、颜色、音响、气味、位置、方向回产生什么结果改变一下事情
的次序或操作的顺序又会产生什么结果
实例:
反一反:
解释:把一件东西正反、里外、上下、左右、前后、横竖颠倒一下思考来达到你想达到的目
的。

思路:如果把一件东西的正反、里外、上下、左右、前后、横竖颠倒一下会有什么结果如果把平时习惯的思考方向逆反过来能解决什么问题
刃而解。

代一代:
解释: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东西来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

思路:有什么东西能代替另一件东西吗如果用别的材料、零件、方法等代替另一种材料、零件、方法行不行会产生哪些变化会有什么效果能解决哪些问题
实例:
试一试:
生活中经常遇到不同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然后寻找替代品,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

减一减
解释:在某件东西上减去部分东西或在操作过程中减少次数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

思路:能在某件东西上减去什么部分吗能把某样东西的重量减轻一点吗能在操作过程中减少次数行不行这些从形态上、重量上、过程中的“减一减”能产生什么好的效果吗
定一定
解释: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改进某一件东西;为了提高学习、工作效率,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疏漏;为了生活得更美满。

我们做出了某些规定来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

思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改进某一件东西;为了提高学习、工作效率,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疏漏;为了生活得更美满,需要定出什么吗这个规定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实例:
上述12种技法是由上海的创造工程研究者与和田路小学领导、师生一起实践、总结而成的,是对奥斯本检核法的发展。

这些方法虽然有所交叉,但是仍各有侧重,且通俗易懂,简单易行,几年来实践证明,是相当有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特别是对于小发明、小创造,尤其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