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

附件2
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
一级图书馆
必备条件
东部
中部
西部
地级市
直辖市
下辖区
地级市
地级市
直辖市
下辖区
服务
效能
年文献外借量(万册次)
40
35
30
20
15
年每万人参加读者活动
人次
26
26
23
20
20
读者满意率(%)
85
85
85
85
85
业务
建设
本区域服务体系规划与
共建共享(分)
10
10
10
10
2.1.1
馆藏发展政策
0-5
基本分项包括:(1)有对各类文献资源的采集 依据和工作要求的规定,2分;(2)有各类文 献资源结构占比的规定,2分;(3)有对文献 资源建设特点和本地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 理布局要求的体现,1分。
B2187
2.1.2
馆藏专项规划
0-5
B2188
2.1.3
馆藏发展政策
执行情况
1标准实用文案附件2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一级图书馆必备条件东部中部西部地级市直辖市下辖区地级市地级市直辖市下辖区服务效能年文献外借量万册次4035302015年每万人参加读者活动人次2626232020读者满意率8585858585业务建设本区域服务体系规划与共建共享分1010101010业务统计分析分1010101010保障条件年财政拨款总额万元700650600500450年人均新增文献入藏量册件003003002001001建筑面积万平方米16113107二级图书馆必备条件东部中部西部地级市直辖市地级市地级市直辖市文档下辖区下辖区服务效能年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一、引言公共图书馆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为泛博市民提供信息资源和文化服务,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将对地市级图书馆进行评估,并制定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客观、科学。
二、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1. 建造和设施条件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适宜的建造和设施条件,包括宽敞璀璨的阅览室、多功能的会议室、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等。
馆内应设有无障碍设施,以方便残障人士的使用。
2. 藏书和文献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拥有丰富的藏书和文献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等。
馆藏内容应覆盖广泛的学科领域,满足市民的信息需求。
3. 服务人员和管理团队地市级图书馆应有一支专业的服务人员队伍,包括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
管理团队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推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4. 服务项目和活动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和活动,包括阅读推广、学术讲座、文化展览等。
同时,应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5. 数字化服务能力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较强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包括数字图书馆建设、电子资源定阅、数字化文献服务等。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方式,满足市民的个性化需求。
三、评估研究细则1. 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研究细则将制定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建造和设施条件、藏书和文献资源、服务人员和管理团队、服务项目和活动、数字化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指标,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 评估方法和流程评估研究细则将明确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包括评估人员的选拔和培训、评估材料的准备和审核、评估现场的调研和访谈等。
评估工作将以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评估结果的公示和使用评估研究细则将规定评估结果的公示和使用方式,包括评估报告的编制和发布、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建议等。
评估标准之保障条件(市县)(1)

10
10
业务统计分析(分)
10
10
23
20 20
85
85 85
10
10 10
10
650 600 500 450
保障条件
年人均新增文献入藏量 (册件)
0.03
0.03
0.02 0.01 0.01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1.6
1
1.3
1 0.7
县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山西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 第六次评估定级培训 ------保障条件
一、正确认识保障条件在图 书馆评估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正确把握保障条件的测 评内容和方法
市县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部分 基本分值 加分分值
服务效能 400
200
业务建设 300
150
保障条件 300
150
第五次评估标准必备条件8 项,涉及保障条件3.5项
市级的一级指标有7项,2级指标26 县级的一级指标有7项,2级指标23
3.1政策与法制保障
3.1.1 主要评价当地政府对国家政策的落实 执行情况(市5、县6个方面)
要求按照分项提供佐证材料(包括政府文件 、会议纪录等),且必须是原始材料。
3.1政策与法制保障
3.1.1政策保障
(1)公共图书馆建设是否纳入文化主管部门的日程,如在文化 主管部门的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任务中,是否列出了公共图书 馆的工作。应提供评估期内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文件或有关材 料。 (2)关于对地方政府的目标考核。主要考察上级政府或上级文 化主管部门在对地方政府的目标考核中的文化事业部分,是否 有对公共图书馆考核的内容,如人均购书经费、全民阅读活动、 服务效能等内容。并提供目标考核的文本。 (3)图书馆建设纳入文化事业目标管理责任制。即考察你所在 的市、县文化局是否对图书馆采用目标管理,并签订目标管理 责任书,也有一些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对图书馆的某项工作,如 公共数字资源建设、文献资源建设、安全保卫等工作采取了目 标管理,如有,可一并提供。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一、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地市级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等级评估是评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下面是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的必备条件:1. 资源条件:a. 馆藏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料。
b. 数字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建设和维护数字资源库,提供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服务。
c. 多媒体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多媒体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影像等,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2. 空间条件:a. 馆舍面积:地市级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应达到一定标准,以保证读者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b. 阅览座位: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足够的阅览座位,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3. 服务条件:a. 开放时间:地市级图书馆应有较长的开放时间,以方便读者的使用。
b. 服务项目: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包括借阅、咨询、参考咨询、培训等。
c. 网络服务: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网络服务,包括无线网络、电子资源访问等。
4. 人员条件:a. 专业人员:地市级图书馆应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包括图书馆学、信息学等相关专业的人员,以提供专业的服务。
b. 培训机制: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5. 组织管理条件:a. 机构设置: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合理的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b. 绩效评估: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二、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细则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综合考察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是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的细则:1. 馆藏资源评估:a. 馆藏数量:评估馆藏的数量,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
b. 馆藏质量:评估馆藏的质量,包括是否有优秀的学术著作、经典文献等。
从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看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未来努力方向_596

从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看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未来努力方向1引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的作用,促进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按照每四年进行一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要求,文化部办公厅于2017年01月05日正式发布《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办公共函〔2017〕5号。
相应的评估标准也一并公布。
自1994年首次评估工作开展,至本次已经累计进行了六次评估,每次评估对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以评促建”的指导思想下,各级地方政府对基层图书馆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
每一次评估标准的进化,都是对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引导。
2评估思想的对比:建设导向型向效能导向型转变对比《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和《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两份文件精神可以看出,评估思想已经由建设导向型向效能导向型转变。
本次评估明确提出三个重要思想:“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
2.1以评促建公共文化建设的政府主导原则,决定了政府的主体责任。
图书馆建设的主体责任者――政府,掌握着人、财、事三权,对公共图书馆的评估,绝对绕不开对各级地方政府保障的评估。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以评促建的指导思想下,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各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不管是在馆舍建设,还是在软硬件投入方面,都拥有了和西方发达国家一流图书馆比肩的实力。
但,目前中西部图书馆的建设还是十分落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建设差距还是非常明显,应该说评估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要促进图书馆的建设。
所以,以评促建的指导思想仍然贯穿于整个评估体系始末。
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

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公共图书馆是城市中为市民提供图书借阅、阅读、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其服务质量对于市民的文化生活和知识获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评估是必要的手段之一。
以下是对本次公共图书馆评估的总结。
在本次评估中,着重考察了公共图书馆的设施、服务和管理等方面。
首先,本图书馆的建筑设施较为现代化,设备齐全,环境舒适,满足了读者的基本需求。
同时,图书馆的服务人员态度友好,满足读者的提问和需求,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
其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也相对丰富。
不仅有大量的中外文畅销书籍,还有各类期刊、报纸和影视作品。
通过网络和实体的借阅渠道,读者可以方便地查询、借阅和归还图书。
此外,图书馆还开设了图书推荐和阅读指导服务,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再次,图书馆的管理也相对规范。
借阅和归还流程简洁明了,人员组织有序。
同时,图书馆注重藏书的分类和整理,使得读者能够更方便地查找和借阅自己感兴趣的图书。
此外,图书馆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讲座、展览和书法比赛等,进一步拓展了读者的文化生活。
然而,在评估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图书馆的开放时间相对短暂,无法满足一些读者的需求。
尤其是在周末和节假日,由于开放时间的限制,很多读者无法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
其次,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存在一定的问题,访问速度较慢,影响了读者的使用体验。
最后,图书馆的藏书更新速度相对缓慢,部分图书已经过时,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图书馆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特别是周末和假日,以便更多的读者能够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
其次,加强网络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网络速度,方便读者查询和借阅图书。
最后,图书馆要加大对图书的更新力度,及时淘汰过时的图书,增加新书的采购,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发现,在设施、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公共图书馆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创新评估工作机制——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

创新评估工作机制——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作者:丑楚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7年第7期2017年开展了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此次评估工作以“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为目的,将有效地促进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业务建设、服务水平和办馆效益的提升。
今年的评估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尤为突显的是首次在评估工作中使用评估定级平台系统,利用基于云平台的图书馆评估定级信息化系统,实现评估信息网上填报与采集,评估专家线上线下的评估方式相结合,创新了评估工作的机制和手段。
一、实现数据接口开放能力,保证数据获取的真实有效性真实可靠的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是进行正确评估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图书馆基础业务统计数据包括馆藏、流通、读者各类统计信息,通过实现对各馆业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实现对评估定级平台实时开放能力,保证各馆业务基础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如果没有这些客观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如果原始数据是虚假不实的,这样的数据会导致评估专家看不到真实客观的情况,真实有效的数据统计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能以点代面看到客观的情况。
开放数据能给普查统计带来实时数据,减少人工报送工作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准确度、便捷性和效率。
二、实现评估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定级标准是以“科学、客观、公平、常态”为原则,评估指标在注重延续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基于功能定位划分模块,形成“保障条件、业务建设、服务效能”三位一体的评估体系,既明确文化主管部门承担政府职责的实现情况,又注重图书馆自身业务发展能力,更是要通过服务效能评估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真正落实。
少儿图书馆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少儿馆的自身特点,适度简化或增加部分指标。
评估定级工作第一实现工作档案的标准化,工作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使得公共图书馆工作有目标、有跟踪,工作程序更加规范,并使评估、分析和实施改进等工作更加具有务实高效性。
江苏省文化厅关于组织参加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文化厅关于组织参加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苏文公共[2017]1号【发布部门】江苏省文化厅【发布日期】2017.02.09【实施日期】2017.02.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江苏省文化厅关于组织参加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苏文公共〔2017〕1号)各设区市、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文广新局,南京图书馆: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办公共函﹝2017﹞5号)的总体部署,文化部定于2017年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
经研究,现将我省组织参加本次评估定级工作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评估范围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公共图书馆(含县级以上少年儿童图书馆)。
因故无法参加的,须以书面形式报上一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并经省文化厅同意方可不参加评估工作。
本次评估工作结束后至下一次评估工作开始期间,不单独受理未参评馆的评估定级工作。
二、评估标准及方式评估定级工作以文化部制定的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详见附件,请在文化部门户网站下载)为依据,评估数据主要采用2013年至2016年评估期数据(标准中另有规定的除外)。
此次评估采取线上数据审核和实地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线上数据主要采取人工填报和平台自动更新的方式进行采集。
三、职责分工1.省文化厅统筹负责全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
省图书馆学会配合省文化厅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组建评估工作小组,对设区市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并抽查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接受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组织的现场评估及实地检查。
2.各设区市文广新局负责组织开展本地区的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其他特殊群体服务
0-15
基本分项包括:(1)残疾人服务,5分;(2)老年人服务,5分;(3)农民工服务,5分。
B1158
1.3
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
70
50
B1159
1.3.1
年讲座、培训次数
70
45
30
15
10
8
6
4
0-10
加分项包括:(1)达到100次,加3分;达到150次,加6分;(2)有网上讲座、培训,加4分。
B1164
1.3.6
阅读指导
0-10
0-5
1.基本分项包括:(1)阅读指导的组织和策划,5分;(2)阅读指导的效果,5分。
2.加分项:设立导读岗,加5分。
B1165
1.3.7
图书馆服务宣传推广
0-15
基本分项包括:(1)服务宣传周的媒体宣传推广工作,2.5分;(2)全民读书月媒体宣传推广工作,2.5分;(3)世界图书与日的媒体宣传推广工作,2.5分;(4)对其他相关活动的媒体宣传推广工作,2.5分;(5)馆、馆外利用各种方式开展的书刊宣传推广活动,5分。
50
40
30
20
10
5
4
3
2
1
计算方法:年数字资源借阅总次数/年各类文献借阅总次数×100%。
B1163
1.3.5
年每万人参加读者活动人次
25
20
15
10
5
15
12
9
6
3
0-10
1.计算方法:年参加图书馆活动的总人次/服务人口数量×10000。
2.加分项共10分:达到35人次,加5分;达到50人次,加10分。
10
10
10
10
10
保障条件
年财政拨款总额(万元)
700
650
600
500
450
年人均新增文献入藏量(册件)
0.03
0.03
0.02
0.01
0.01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1.6
1
1.3
1
0.7
二级图书馆
必备条件
东部
中部
西部
地级市
直辖市下辖区
地级市
地级市
直辖市下辖区
服务效能
年文献外借量(万册次)
35
30
B1166
1.4
信息咨询服务
30
10
B1167
1.4.1
立法决策信息服务
0-10
0-5
1.基本分项包括:(1)立法服务,4分;(2)决策服务,6分。
2.加分项:立法决策服务效果突出,且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加5分。
B1168
1.4.2
普通参考咨询
0-10
0-5
1.基本分项包括:(1)咨询台服务,2分;(2)文献提供,2分;(3)二、三次文献,2分;(4)提供网上咨询和回复服务的,2分;(5)设立专职人员进行实时咨询回复的,2分。
25
15
10
年每万人参加读者活动人次
22
22
19
16
16
读者满意率(%)
75
75
75
75
75
业务建设
本区域服务体系规划与共建共享(分)
8
8
8
8
8
业务统计分析(分)
8
8
8
8
8
保障条件
年财政拨款总额(万元)
600
550
500
400
350
年人均新增文献入藏量(册件)
0.02
0.02
0.013
0.0067
0.0067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1.4
0.8
1.1
0.8
0.5
三级图书馆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三级图书馆分数线。
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部分
基本分值
加分分值
服务效能
400
200
业务建设
300
150
保障条件300Fra bibliotek150合计
1000
500
第一部分 服务效能(基本400分;加分200分)
标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值
基本分值
加分项分值
2.加分项共10分:年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占年外借册次总量15%,加5分;占25%,加10分。
B1153
1.1.9
年馆外流动服务点文献借阅量
(万册次)
1.2
1.0
0.8
0.6
0.4
20
16
12
8
4
0-10
加分项共10分:达到1.5万册次,加5分;达到2万册次,加10分。
B1154
1.1.10
政府公开信息服务
B1151
1.1.7
年员工人均流通量(册次)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5
4
3
2
1
0-5
1.计算方法:年外借总册次/员工数。
2.加分项共5分:超过8000册次/人,加2.5分;超过10000册次/人,加5分。
B1152
1.1.8
馆际互借与
文献传递
0-10
0-10
1.基本分项包括:与本馆建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关系的图书馆达到20个,5分;50个,10分。
指标解释与分项说明
指标索引号
1.1
基本服务
110
75
B1145
1.1.1
基本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
0-10
B1146
1.1.2
周开馆时间
(小时)
68
64
60
10
8
6
0-10
加分项包括:(1)节假日开放,加5分;(2)夜间开放,加5分。
B1147
1.1.3
持证读者占比(%)
6
4
2
1
0.5
5
4
3
2
1
0-5
1.1.5
年文献外借量
(万册次)
30
25
20
15
10
20
16
12
8
4
0-15
加分项共15分:达到50万册次,加5分;达到70万册次,加10分;达到90万册次,加15分。
B1150
1.1.6
年文献流通率
0.7
0.5
0.3
10
8
6
0-10
1.计算方法:年流通总册次/馆藏书刊总量。
2.加分项共10分:达到1,加5分;达到1.2,加10分。
0-10
基本分项包括:(1)提供纸质查询,有查询专区,5分;(2)提供电子查询,5分。
B1155
1.2
未成年人及其他特殊群体服务
40
10
B1156
1.2.1
未成年人服务
0-25
0-10
基本分项包括:(1)服务保障,10分;(2)服务效果,15分。
加分项包括:(1)未成年人服务专门品牌活动,加5分;(2)低幼服务,加5分。
附件2
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
一级图书馆
必备条件
东部
中部
西部
地级市
直辖市下辖区
地级市
地级市
直辖市下辖区
服务效能
年文献外借量(万册次)
40
35
30
20
15
年每万人参加读者活动人次
26
26
23
20
20
读者满意率(%)
85
85
85
85
85
业务建设
本区域服务体系规划与共建共享(分)
10
10
10
10
10
业务统计分析(分)
1.计算方法:持证读者数/服务人口数×100%。
2.加分项共5分:达到10%,加2分;达到15%,加5分。
B1148
1.1.4
年读者人均到馆量(人次)
1.0
0.5
0.1
0.05
10
8
6
4
0-10
1.计算方法:年到馆总人次/服务人口数。
2.加分项共10分:达到1.5次,加5分;达到2次,加10分。
B1149
B1160
1.3.2
年展览次数
15
12
10
5
10
8
6
4
0-10
加分项包括:(1)达到40次,加3分;达到60次,加6分;(2)有网上展览,加4分。
B1161
1.3.3
年阅读推广活动次数
20
15
10
5
10
8
6
4
0-10
加分项共10分:达到50次,加5分;达到80次,加10分。
B1162
1.3.4
年数字阅读量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