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合集下载

从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新指标看编目数据审校工作

从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新指标看编目数据审校工作

从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新指标看编目数据审校工作作者:王佳萍来源:《管理观察》2018年第30期摘要:2017年是公共图书馆评估年。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本次评估内容和指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对文献编目标准化的要求更高并采用规范控制数据。

本文以安徽省图书馆为例梳理了评估标准中相关内容,重点对“规范控制数据”提出了笔者的看法和主张。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新指标编目数据审校中图分类号:G257 文献标识码:A2017年1月5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1]。

公共图书馆评估对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以效能为导向,“服务效能—业务建设—保障条件”三位一体,使得社会、图书馆和政府三个层面责权分明,共同推动文化服务大发展。

此次评估定级工作更加明确了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省级公共图书馆侧重于对资源保障、业务引领和协作协调的考察,可以更好地把握评估定级工作的重点,更加科学合理地对省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

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中的中心和龙头,引领全省图书馆各项业务和服务工作的开展。

本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在功能定位上体现省级公共图书馆引领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业务规范、学术研究、新技术驱动下的服务创新以及社会教育和阅读推广[2]。

1 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中有关编目的相关指标1.1文献编目标准化一直是公共图书馆评估的指标安徽省图书馆从2008年起成为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安徽省分中心,2009年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根据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和安徽省图书馆ISO9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目工作应当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使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标准,使用汉语主题词表进行主题标引。

这些内容一直以来都是编目审校工作的基础内容,符合评估指标中“文献编目标准化”的要求。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一、引言公共图书馆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为泛博市民提供信息资源和文化服务,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将对地市级图书馆进行评估,并制定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客观、科学。

二、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1. 建造和设施条件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适宜的建造和设施条件,包括宽敞璀璨的阅览室、多功能的会议室、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等。

馆内应设有无障碍设施,以方便残障人士的使用。

2. 藏书和文献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拥有丰富的藏书和文献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等。

馆藏内容应覆盖广泛的学科领域,满足市民的信息需求。

3. 服务人员和管理团队地市级图书馆应有一支专业的服务人员队伍,包括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

管理团队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推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4. 服务项目和活动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和活动,包括阅读推广、学术讲座、文化展览等。

同时,应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5. 数字化服务能力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较强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包括数字图书馆建设、电子资源定阅、数字化文献服务等。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方式,满足市民的个性化需求。

三、评估研究细则1. 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研究细则将制定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建造和设施条件、藏书和文献资源、服务人员和管理团队、服务项目和活动、数字化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指标,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 评估方法和流程评估研究细则将明确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包括评估人员的选拔和培训、评估材料的准备和审核、评估现场的调研和访谈等。

评估工作将以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评估结果的公示和使用评估研究细则将规定评估结果的公示和使用方式,包括评估报告的编制和发布、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建议等。

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项目序号A1评估内容生均藏书之比分值6重点院校达到或超过100册,记6分,达不到者,每减少10%,扣1.2分。

内涵及评分办法普通本科院校同左专科院校同左A2生均中外文现刊种数6生均纸质现刊达到或超过生均纸质现刊达到或生均纸质现刊达到或0.15种,其中外文现刊占有一超过0.12种,记6分,未超过0.1种,记6分,未达定数量,记6分,未达到者,每达到者,每减少0.02种,到者,每减少0.02种,扣减少0.03种,扣1.2分。

扣1分。

1.2分。

生均年进新书达到或超过3册,其中外文图书占有一定数据量,计6分,未达到者,每减少0.1册,扣0.2分。

建有能够反映本馆馆藏特色的书目或全文数据库者,记3分,未建者记0分。

A3生均年进新书册数6同左同左AA4自建特色数据库情况3同左同左A5文献资源建设电子文献购置经费占文献资源购置费的比例6电子文献购置经费占文献电子文献购置经费占电子文献购置经费占文献资源购置费的15%,记6分,每文献资源购置费的12%,记资源购置费的6%,记6分,每减少2%,扣1分6分,每减少2%,扣1分。

减少1%,扣1分。

购置有声像资料,并开展服务者,计2分,未购置声像资料或虽购置有声像资料但未开展服务者,计0分。

图书馆运行费占学校事业费5%,记10分,每减少1%,扣2分。

1991年底前使用《中图法》或《科图法》者,记2分;每延迟拖后一年,扣0.5分。

文献分类差错率在0.4%以下者,记2分;每超过0.2%,扣1分。

原始编目开展主题标引者,计2分,未开展者,计0分。

主题标引差错率在0.4%以下者,记2分;每超过0.2%,扣1分。

A6声像资料购置情况2同左同左A7图书馆运行费占学校事业费的比例10同左同左A8是否使用《中图法》2同左同左A9文献分类标引质量2同左同左A10是否进行主题标引2同左同左A11文献主题标引质量2同左同左A12何时开始进行计算机编目51994年底前进行计算机编1996年底前进行计算目前已进行计算机编目者,记5分;每延迟1年,扣机编目者,记5分;每延迟目者,记5分;未开展机编一分。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一、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地市级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等级评估是评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下面是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的必备条件:1. 资源条件:a. 馆藏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料。

b. 数字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建设和维护数字资源库,提供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服务。

c. 多媒体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多媒体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影像等,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2. 空间条件:a. 馆舍面积:地市级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应达到一定标准,以保证读者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b. 阅览座位: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足够的阅览座位,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3. 服务条件:a. 开放时间:地市级图书馆应有较长的开放时间,以方便读者的使用。

b. 服务项目: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包括借阅、咨询、参考咨询、培训等。

c. 网络服务: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网络服务,包括无线网络、电子资源访问等。

4. 人员条件:a. 专业人员:地市级图书馆应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包括图书馆学、信息学等相关专业的人员,以提供专业的服务。

b. 培训机制: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5. 组织管理条件:a. 机构设置: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合理的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b. 绩效评估: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二、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细则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综合考察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是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的细则:1. 馆藏资源评估:a. 馆藏数量:评估馆藏的数量,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

b. 馆藏质量:评估馆藏的质量,包括是否有优秀的学术著作、经典文献等。

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的意义和特点

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的意义和特点

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的意义和特点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的意义和特点编者按评估工作是推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994年我国首次开展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至20XX年共进行了5次评估,有力推进了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建设与事业发展。

评估体系的科学构建是充分发挥评估功能、保证评估工作科学化的关键。

即将开展的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恰逢我国大力倡导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大好时机,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图书馆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和积极促进作用。

由于近年来图书馆事业的迅猛发展,在评估准备阶段,相关部门和人员审时度势,在导向、评估体系、评估手段、评估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制定上都做出了相应的变革。

与往次评估相比,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将有很大不同,如评估主体有所变化,评估指标体系有所创新,甚至出现一些新的重要指标。

基于此,本刊特组织“公共图书馆评估研究”专题,希望为业界迎接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提供参考。

[摘要]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适应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现实需求,开启崭新的公共图书馆评估模式,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图书馆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的最大特点是具备科学性与创新性,并将科学与创新贯穿于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的全过程,重视对公共图书馆工作的指导性,发挥评估工作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规范、引领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图书馆评估评估标准公共文化服务[中图分类号]G251.3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1994年,我国首次开展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此后,基本保持每4年开展1次比较全面深入的评估,至20XX年共进行了5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

在文化部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在“以评促建”思想的指导下,5次评估不断推进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建设与事业的发展,评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目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呼唤文化创新与文化引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
1
2
3
4
5
6
附件1: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有关图书馆的指标
一.生均图书
1.合格:
本科:100册(综合、师范、民族、语文、财经、政法类学校);80册(工、农、林、医、艺术类学校);70册(体育院校)
高职(专科):80册(综合、师范、民族、语文、财经、政法);60册(工、农、林、医、艺术类学校);50册(体育院校)
2.限制招生
本科:50册(综合、师范、民族、语文、财经、政法类学校);40册(工、农、林、医、艺术类学校);35册(体育院校)
高职(专科):45册(综合、师范、民族、语文、财经、政法类学校);35册(工、农、林、医、艺术类学校);30册(体育院校)
二.生均年进书量(合格)
本科:3册(综合、师范、民族、语文、财经、政法、艺术院校);2册(工、农、林、医、体育院校)
备注:
1.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 2.生均图书=图书总数/折合在校生数
3.生均年进书量=当年新增图书量/折合在校生数
4.进修生数指进修及培训时间在1年以上的学生数
5.电子类图书已在相关指标的定量中予以考虑,测算时不包括在内
6.本评估指标除最后一栏(评分依据和评分标准)为本省制定以外,其余各栏均为全国高校图工委制定。

7。

省中小学规范化图书馆评价标准

省中小学规范化图书馆评价标准
(3)配足配齐消防设施设备,配置图书消毒杀菌和日常消杀、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得1分。
3
4.智能化★
(1)配备借还系统终端、智能书柜等智能化硬件设备,得2分。
(2)图书馆纳入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有文献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具有数据分析功能,得3分。
5
二、人员与经费保障(15分)
4
20.读者服务
(1)图书馆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每年定期面向学生开设了解图书馆、学会使用图书馆的辅导课。具有教学内容、教案、课件等相关记录,得2分。
(2)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具有活动方案并有完整记录(活动照片、视频等),每项活动得1分,本项满分3分。
(3)学年生均借书不少于8册,得2分。
(4)图书馆数字资源年人均访问下载次数/学生人数≥10,得1分。
3
三、文献信息资源(25分)
12.年生均入藏量★
近三年,每年生均新增(更新)纸质图书量≥1本,得3分。
3
13.复本量
符合学校实际需要,推荐阅读书目可适当增加,得1分。
1
14.验收与登记★
(1)书刊总括登录账目规范完整,得2分。
(2)书刊个别登录账目规范完整,得2分。
4
15.分类编目与文献排架
(1)书标、条形码等加工规范,得0.5分。
1
23.阅读辅导课
每年定期开设阅读辅导课,利用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进行阅读指导,定期开展阅读指导活动。具有教学内容、课件等相关记录,每个标准课时得0.5分,本项满分2分。
2
24.阅读活动★
(1)学校每年举办讲座、演讲、读书会、分享会、故事会等阅读推广活动,活动序列化、系统化、常态化,活动特色突出、主题鲜明、形式创新,活动有方案、有组织、有激励机制。每项活动得1分,本小项满分8分。

文化部关于在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关于在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关于在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4.03.07•【文号】文图发[1994]10号•【施行日期】1994.03.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文化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日期:2007年12月29日实施日期:2007年12月29日)宣布失效(原因:适用期已过)文化部关于在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文图发(1994)10号为了加强对图书馆事业的管理,进一步摸清图书馆事业的状况,更好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使图书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我部决定今年在全国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

一、评估、定级的标准评估、定级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各级图书馆的基本工作条件和工作质量。

评估、定级的标准是:省级、计划单列市(包括原计划单列市)图书馆根据《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见附件一)。

地级图书馆根据《地级图书馆评估标准》(见附件二)。

县级图书馆根据《县级图书馆评估标准》(见附件三)。

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评估标准另行制定,此次暂不包括少年儿童图书馆。

二、方法与步骤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文管会)负责组织对所属地、县级图书馆进行评估。

各计划单列市所属区、县图书馆评估工作的组织,由省文化厅与市文化局协商安排。

2.北京图书馆及省级、计划单列市(包括原计划单列市)图书馆的评估工作由我部图书馆司负责组织。

3.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工作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7月底之前结束。

4.各地应将评估结果按“评估结果报表”、“汇总表”(见附件四、五)①的要求填报,连同评估工作总结及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事业状况的分析一起于7月底报我部图书馆司。

注①附件四、五略。

5.8月——9月,我部将对各地的评估工作进行审查,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地、县级图书馆的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030
1.7.2
服务品牌建设
3
2
1
10
8
6
0-5
加分项:超过6个,加5分。
A1031
1.7.3
服务创新推广
0-10
0-5
1.基本分项包括:(1)服务推广手段与方法创新,5分;(2)服务创新在本区域内的推广,5分。
2.加分项:服务创新获得表彰,并在上级区域内推广,加5分。
A1032
1.8
读者评价
60
2.2.6
加工整理与排架
0-5
基本分项包括:(1)书标、加工给号(含登录号、条码号)和馆藏章规范、统一、整齐、美观,2分;(2)架位维护管理:有专门制度和有效措施,1分;(3)排架正确率:落实到第三级,正确率达到80%,2分。
A2048
2.2.7
剔旧工作
0-5
基本分项包括:(1)剔旧工作制度,1分;(2)馆藏剔旧标准,2分;(3)剔旧工作执行情况,2分。
60
5
4
3
2
计算方法:已编制目录的馆藏文献总数(种)/馆藏各类型文献总数(种)×100%。
A2045
2.2.4
采用规范控制数据
0-5
A2046
2.2.5
数字资源与传统文献的关联揭示
0-5
加分项包括:(1)建立纸本资源与数字资源的关联信息,加2.5分;(2)数字资源的MARC数据可访问,加2.5分。
A2047
A1004
1.1.4
年馆外流动服务点文献借阅量(万册次)
4.0
3.5
3.0
2.5
2.0
10
8
6
4
2
0-10
加分项共10分:达到5万册次的,加5分;达到8万册次的,加10分。
A1005
1.1.5
政府公开信息服务
0-5
基本分项包括:(1)提供纸质查询,有查询专区,3分;(2)提供电子查询,2分。
A1006
业务统计分析(分)
20
20
20
20
20
20
保障条件
年财政拨款总额(万元)
6000
5500
5000
4500
4000
3500
普通文献馆藏量(万册件)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5.5
4.5
4.5
3.5
3.5
2.5
二级图书馆
必备条件
东部
中部
西部
省级
副省级
省级
副省级
省级
副省级
服务效能
年文献外借量(万册次)
95
80
75
60
55
40
年阅读推广活动次数
21
21
18
18
15
15
读者满意率(%)
75
75
75
75
75
75
业务建设
本区域服务体系规划与共建共享(分)
15
15
15
15
15
15
业务统计分析(分)
15
15
15
15
15
15
保障条件
年财政拨款总额(万元)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A2050
2.2.9
新技术应用
0-10
加分项包括:(1)馆藏统一数字化揭示平台,加2分;(2)图书防盗检测,加2分;(3)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智能图书上架,加2分;(4)自助借还,24小时自助图书馆,加2分;(5)馆内图书流通动态数据分析能力,加2分。
A2051
2.3
数字资源建设
20
5
A2052
2.3.1
A1026
1.6.2
移动图书馆
0-10
基本分项包括:(1)实现移动图书馆服务且效果良好,7分;(2)提供相应版本软件,3分。
A1027
1.6.3
触摸媒体服务
0-10
加分项包括:(1)无触摸媒体,0分;每增加1台,加1分,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2)有读者体验区,并组织活动,加5分。
A1028
1.7
服务管理与创新
2.加分项:设立导读岗,加5分。
A1015
1.3.6
图书馆服务宣传推广
0-25
基本分项包括:(1)服务宣传周的媒体宣传推广工作,5分;(2)全民读书月媒体宣传推广工作,5分;(3)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的媒体宣传推广工作,5分;(4)对其他相关活动的媒体宣传推广工作,5分;(5)馆内、馆外利用各种方式开展的书刊宣传推广活动,5分。
A2040
2.1.5
复本量控制
2
3
4
5
4
3
A2041
2.2
编目与馆藏组织管理
50
35
A2042
2.2.1
文献编目标准化
0-15
0-5
1.基本分项包括:(1)普通图书(包括中外文普通图书、少数民族图书等)编目符合标准,本馆有相关编目细则,保证编目数据规范一致,1分;(2)古籍文献编目:符合标准,本馆有相关编目细则,保证编目数据规范一致,1分;(3)期刊、报纸、视听资料、电子文献编目符合标准,本馆有相关编目细则,保证编目数据规范一致,3分;(4)参加全国性联合编目工作,上传馆藏目录并及时更新,4分;(5)下载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数据,3分;(6)是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分中心,3分。
0-10
0-10
1.基本分项包括:(1)科技知识服务与企业情报服务,5分;(2)其他知识服务(包括为本地区重点教育和为其他部门提供专题知识服务等)5分。
2.加分项包括:(1)提供智库服务,加5分;(2)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加5分。
A1020
1.5
网络资源服务
25
20
A1021
1.5.1
图书馆网站
0-5
A2049
2.2.8
文献保护
0-15
0-10
1.基本分项包括:(1)普通文献保护重点考查文献保护规章制度,2.5分;(2)书库防火、防盗、防虫、防潮、防尘等措施、设备及效果,5分;(3)书库卫生情况等方面,2.5分;(4)古籍与特藏保护(含古籍与特藏书库达标),5分。
2.加分项:被列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加10分。
24
20
16
12
10
10
8
6
4
2
0-5
加分项共5分:达到30次,加2分;达到40次,加5分。
A1013
1.3.4
年数字阅读量占比(%)
50
40
30
20
10
5
4
3
2
1
计算方法:年数字资源借阅总次数/年各类文献借阅总次数×100%。
A1014
1.3.5
阅读指导
0-10
0-5
1.基本分项包括:(1)阅读指导的组织和策划,5分;(2)阅读指导的效果,5分。
2500
普通文献馆藏量(万册件)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5.0
4.0
4.0
3.0
3.0
2.0
三级图书馆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三级图书馆分数线。
省级(副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部分
基本分值
加分分值
服务效能
300
150
业务建设
400
200
保障条件
300
150
合计
1000
500
第一部分 服务效能(基本300分;加分150分)
A1034
1.8.2
读者满意率(%)
90
80
70
60
50
30
25
20
15
10
0-5
加分项:读者满意率达到95%以上,加5分。
A1035
第二部分 业务建设(基本400分;加分200分)
标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值
基本分值
加分项分值
指标解释与分项说明
指标索引号
2.1
馆藏发展政策与馆藏结构
30
10
A2036
2.加分项:对各类非书资料进行编目,加5分。
A2043
2.2.2
文献编目时效
0-5
基本分项包括:(1)图书在到馆20个工作日内完成编目,1分;(2)期刊到馆5个工作日内完成记到,报纸在到馆2个工作日内完成记到,2分;(3)其他各类文献及时编目,2分。
A2044
2.2.3
编目文献占比(%)
90
80
70
1.2
未成年人及其他特殊群体服务
20
A1007
1.2.1
未成年人服务
0-10
基本分项包括:(1)服务保障,4分;(2)服务效果,6分。
A1008
1.2.2
其他特殊群体服务
0-10
基本分项包括:(1)残疾人服务,4分;(2)老年人服务,3分;(3)农民工服务,3分。
A1009
1.3
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
65
1017
1.4.1
立法决策信息服务
0-15
0-10
1.基本分项包括:(1)立法服务,5分;(2)决策服务,10分。
2.加分项包括:(1)立法决策服务效果突出,获得领导批示或立法决策部门表扬的,加5分;(2)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加5分。
A1018
1.4.2
普通参考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