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图书馆评估标准

图书馆评估标准图书馆评估是对图书馆服务水平和学术质量的定期检查和评估。
通过评估,图书馆可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据此制定改进方案,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以下是常见的用于图书馆评估的标准:1. 资源丰富度:评估图书馆的藏书规模、种类和深度。
该标准考察图书馆的图书、期刊、报纸等纸质资源以及电子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是否有特色和专业的收藏。
2. 资源更新速度:评估图书馆的资源更新速度和频率。
图书馆应该及时采购最新的书籍、期刊和电子资源,以保持其信息更新的能力,满足用户的需求。
3. 数字化服务能力:评估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包括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数字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数字化阅览室和虚拟图书馆的建设等。
图书馆应该提供便捷的数字化服务,方便用户使用电子资源。
4. 用户满意度:评估图书馆用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用户反馈和统计数据等方式来收集用户意见。
图书馆应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
5. 学术支持能力:评估图书馆为教学和研究提供的支持能力。
包括参与课程教学、提供学科指导和信息咨询、参与学科研究等。
图书馆应该积极支持学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师生提供专业的学术服务。
6. 空间和设施:评估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和设施配备,包括阅览室大小、座位数、自习室数量和设备设施等。
图书馆应该为用户提供充足、舒适和安静的学习空间,配备适当的设施,满足用户的学习和研究需求。
7. 管理和运营:评估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营体系。
包括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等。
图书馆应该有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确保业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优质的图书馆服务。
8. 合作与推广:评估图书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和推广能力。
图书馆应该积极与学校、社区和其他图书馆开展合作,共享资源和服务,并开展相关的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图书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上是常见的图书馆评估标准,不同的评估机构和图书馆可能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一、引言公共图书馆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为泛博市民提供信息资源和文化服务,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将对地市级图书馆进行评估,并制定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客观、科学。
二、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1. 建造和设施条件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适宜的建造和设施条件,包括宽敞璀璨的阅览室、多功能的会议室、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等。
馆内应设有无障碍设施,以方便残障人士的使用。
2. 藏书和文献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拥有丰富的藏书和文献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等。
馆藏内容应覆盖广泛的学科领域,满足市民的信息需求。
3. 服务人员和管理团队地市级图书馆应有一支专业的服务人员队伍,包括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
管理团队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推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4. 服务项目和活动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和活动,包括阅读推广、学术讲座、文化展览等。
同时,应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5. 数字化服务能力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较强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包括数字图书馆建设、电子资源定阅、数字化文献服务等。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方式,满足市民的个性化需求。
三、评估研究细则1. 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研究细则将制定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建造和设施条件、藏书和文献资源、服务人员和管理团队、服务项目和活动、数字化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指标,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 评估方法和流程评估研究细则将明确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包括评估人员的选拔和培训、评估材料的准备和审核、评估现场的调研和访谈等。
评估工作将以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评估结果的公示和使用评估研究细则将规定评估结果的公示和使用方式,包括评估报告的编制和发布、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建议等。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一、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地市级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等级评估是评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下面是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的必备条件:1. 资源条件:a. 馆藏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料。
b. 数字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建设和维护数字资源库,提供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服务。
c. 多媒体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多媒体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影像等,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2. 空间条件:a. 馆舍面积:地市级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应达到一定标准,以保证读者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b. 阅览座位: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足够的阅览座位,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3. 服务条件:a. 开放时间:地市级图书馆应有较长的开放时间,以方便读者的使用。
b. 服务项目: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包括借阅、咨询、参考咨询、培训等。
c. 网络服务: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网络服务,包括无线网络、电子资源访问等。
4. 人员条件:a. 专业人员:地市级图书馆应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包括图书馆学、信息学等相关专业的人员,以提供专业的服务。
b. 培训机制: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5. 组织管理条件:a. 机构设置: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合理的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b. 绩效评估: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二、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细则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综合考察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是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的细则:1. 馆藏资源评估:a. 馆藏数量:评估馆藏的数量,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
b. 馆藏质量:评估馆藏的质量,包括是否有优秀的学术著作、经典文献等。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设施,承载着社会教育、文化传承和知识普及的重要使命。
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中国图书馆学会于近年来多次组织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以评定各级图书馆的等级和水平。
本文将探讨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首先,地市级图书馆在评估中必备的条件是具备一定的场地和面积。
地市级图书馆作为地方性图书馆的代表,应当具备较大的面积和场地,以容纳更多的图书、阅览室和学习空间。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此外,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有良好的环境和舒适的阅读氛围,以吸引读者前来阅读和学习。
其次,地市级图书馆在评估中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多样化的服务。
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因此地市级图书馆需要拥有丰富的图书馆藏,包括各个学科领域的图书和期刊。
同时,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积极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电子图书、数据库和在线期刊等电子资源,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如读者培训、讲座和展览等,以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文化素养。
第三,地市级图书馆在评估中还需要具备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团队。
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是图书馆能否有效运作的关键。
地市级图书馆应该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图书馆管理团队,包括图书馆馆长、图书采编员、阅览室管理员等。
这些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能够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此外,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加强与其他图书馆和文化机构的合作,共享资源和服务,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最后,地市级图书馆在评估中还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
地市级图书馆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和自助借还设备,提升图书借阅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便捷的在线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市级图书馆作为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市民提供学习、娱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职责。
为了确保市级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图书馆的基本设施、图书馆藏、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详细介绍市级图书馆评估的标准和要求。
一、基本设施评估标准1. 图书馆面积:市级图书馆应具备一定的面积,能够容纳足够的座位和书架,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评估时要考虑图书馆的总面积、阅览区域的面积以及其他功能区域的面积。
2. 阅览座位:市级图书馆应提供足够的阅览座位,以保证读者的阅读环境。
评估时要考虑座位数量和座位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3. 环境设施:市级图书馆应提供良好的环境设施,包括空调、采光、照明等。
评估时要考虑设施的质量和维护情况,是否能够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
二、图书馆藏评估标准1. 图书馆藏数量:市级图书馆应具备一定数量的图书馆藏,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评估时要考虑馆藏总量以及不同类型图书的数量。
2. 图书馆藏质量:市级图书馆的馆藏应具备一定的质量,包括图书的学术水平、出版时间、版次等。
评估时要考虑图书的更新情况、馆藏的多样性以及是否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
3. 数字资源:市级图书馆应提供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数字资源,以满足读者的信息获取需求。
评估时要考虑数字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使用情况。
三、服务质量评估标准1. 开放时间:市级图书馆应提供较长的开放时间,以方便读者的访问。
评估时要考虑开放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
2. 服务态度:市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能够主动帮助读者解决问题。
评估时要考虑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态度。
3. 服务项目:市级图书馆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包括借阅、咨询、培训等。
评估时要考虑服务项目的种类和质量,是否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
四、管理水平评估标准1. 组织结构:市级图书馆应具备合理的组织结构,包括各个部门的设置和职责划分。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1、4
0、8
1、1
0、8
0、5
三级图书馆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三级图书馆分数线。
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部分
基本分值
加分分值
服务效能
400
200
业务建设
300
150
保障条件
300
150
合计
1000
500
第一部分 服务效能(基本400分;加分200分)
标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值
基本分值
加分项分值
附件2
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
一级图书馆
必备条件
东部
中部
西部
地级市
直辖市下辖区
地级市
地级市
直辖市下辖区
服务效能
年文献外借量(万册次)
40
35
30
20
15
年每万人参加读者活动人次
26
26
23
20
20
读者满意率(%)
85
85
85
85
85
业务建设
本区域服务体系规划与共建共享(分)
10
10
10
10
10
业务统计分析(分)
0-10
基本分项包括:(1)提供纸质查询,有查询专区,5分;(2)提供电子查询,5分。
B1155
1、2
未成年人及其她特殊群体服务
40
10
B1156
1、2、1
未成年人服务
0-25
0-10
基本分项包括:(1)服务保障,10分;(2)服务效果,15分。
加分项包括:(1)未成年人服务专门品牌活动,加5分;(2)低幼服务,加5分。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1.1.7
年员工人均流通量(册次)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5
4
3
2
1
0-5
1.计算方法:年外借总册次/员工数。
2.加分项共5分:超过8000册次/人,加2.5分;超过10000册次/人,加5分。
B1152
1.1.8
馆际互借与
文献传递
0-10
0-10
1.基本分项包括:与本馆建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关系的图书馆达到20个,5分;50个,10分。
0-10
基本分项包括:(1)提供纸质查询,有查询专区,5分;(2)提供电子查询,5分。
B1155
1.2
未成年人及其他特殊群体服务
40
10
B1156
1.2.1
未成年人服务
0-25
0-10
基本分项包括:(1)服务保障,10分;(2)服务效果,15分。
加分项包括:(1)未成年人服务专门品牌活动,加5分;(2)低幼服务,加5分。
6
4
2
1
0.5
5
4
3
2
1
0-5
1.计算方法:持证读者数/服务人口数×100%。
2.加分项共5分:达到10%,加2分;达到15%,加5分。
B1148
1.1.4
年读者人均到馆量(人次)
1.0
0.5
0.1
0.05
10
8
6
4
0-10
1.计算方法:年到馆总人次/服务人口数。
2.加分项共10分:达到1.5次,加5分;达到2次,加10分。
地级市
地级市
直辖市下辖区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基本分项包括:1服务宣传周的媒体宣传推广工作,分;2全民读书月媒体宣传推广工作,分;3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的媒体宣传推广工作,分;4对其他相关活动的媒体宣传推广工作,分;5馆内、馆外利用各种方式开展的书刊宣传推广活动,5分;
B1166
信息咨询服务
30
10
B1167
立法决策信息服务
0-10
0-5
1.基本分项包括:1立法服务,4分;2决策服务,6分;
专题咨询
与情报分析服务
0-10
基本分项包括:1科技咨询与企业情报服务,5分;2其他咨询服务包括为本地区重点教育和其他部门提供情报服务等,5分;
B1170
网络资源服务
30
15
B1171
图书馆网站
0-10
0-5
1.基本分项包括:1网站结构,2分;2网站内容,2分;3网站美化,2分;4网站维护,2分;5管理与更新等方面,2分;
B2189
编目与馆藏组织管理
35
20
B2190
文献编目标准化
0-5
0-5
1.基本分项包括:1本馆有文献分类细则,1分;2普通图书包括中外文普通图书、少数民族图书等编目符合标准,本馆有相关编目细则,保证编目数据规范一致,1分;3期刊、报纸文献编目符合标准,本馆有相关编目细则,保证编目数据规范一致,1分;4视听资料编目符合标准,本馆有相关编目细则,保证编目数据规范一致,1分;5电子文献编目符合标准,本馆有相关编目细则,保证编目数据规范一致,1分;
馆藏发展政策
0-5
基本分项包括:1有对各类文献资源的采集依据和工作要求的规定,2分;2有各类文献资源结构占比的规定,2分;3有对文献资源建设特点和本地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理布局要求的体现,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标准分七大部分,共1000分,其中:
一、 办馆条件180分
二、 基础业务建设220分
三、 读者服务工作310分
四、 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120分
五、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50分
六、 管理100分
七、 表彰、奖励 20分
标号
指标
标准与因素
分值
备注
1
办馆条件
180
11
设施
40
111
0-3
0-3
144
业务人员岗位培训、
继续教育(人均学时/年)
85↑
80↑
72↑
10
7
4
人均学时/年=年总学时/业务人员数。
15
总藏量
(万册、件)
50↑
45↑
40↑
35↑
30↑
20
16
12
8
4
2
基础业务建设
220
21
文献入藏
50
211
图书年入藏量
(种)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0-5
有不合理闭架情况的酌情扣分。
334
书刊宣传
(种)
600↑
500↑
400↑
15
10
5
指馆内、馆外利用各种方式开展的宣传活动。
335
每周开馆时间
(小时)
64↑
60↑
56↑
52↑
15
11
7
4
凡周六和周日闭馆的不得分。
336
分馆、服务点、流通站
(个)
20↑
15↑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
8
6
提供相关材料。
337
送书上门、送书下基层服务
10
8
6
4
包括录音带、录像带、DVD/VCD、CD唱片等载体。
22
藏书质量
30
221
文献采选方针与执行情况
采选方针
执行情况
0-5
0-10
提供采选方针文本、执行情况报告。
222
地方文献专藏
有专柜或专架,有专门目录,有专人管理;
征集工作开展情况。
0-7
0-8
23
文献标引与著录
25
231
汉文普通图书编目
规范程度
使用《新版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编制规范数据;
使用《中图法》(第四版)或《中图法·期刊分类表》(第二版)进行分类标引;
本馆有相关编目细则,保证编目数据规范一致。
0-2
0-2
0-2
0-2
233
加工整理质量
书标、登录号、馆藏章等
0-7
24
联合编目工作
20
241
参加地区联合编目
0-10
提供相关材料。
242
33
普通服务
130
331
年外借册次
(万册次)
22↑
20↑
16↑
12↑
8↑
30
25
20
15
10
以本馆计算机统计数据为准(包括所属分馆、服务点的统计数字)。
332
年流通总人次
(万人次)
20↑
15↑
10↑
5↑
20
15
10
5
333
普通图书、报刊
实行开架借阅
近三年的图书实行开架借阅;
近期报、刊实行开架借阅。
0-5
标牌规范、标准;
设施维护良好。
0-4
0-4
0-4
0-3
67
消防、保卫
消防
保卫
0-8
0-8
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提供消防合格材料。
7
表彰、奖励
中央、部级表彰、奖励每次计5分;
省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表彰、奖励每次计5分;
地市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表彰、奖励每次计3分。
0-20
2004年以来。
(%)
70↑
60↑
50↑
5
3
1
142
职称
10
1421
高级职称人数/
业务人员总数
(%)
8↑
5↑
2↑
5
3
1
1422
中级职称人数/
业务人员总数
(%)
40↑
30↑
20↑
5
3
1
143
领导班子状况
具有大专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不低于2/3;
主管业务的副馆长受过系统的图书馆学培训;
领导班子成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0-4
承担本地区联采统编工作
0-10
提供相关材料。
25
藏书组织管理
15
251
开架图书排架误差率
(%)
5↓
4↓
3↓
2↓
1↓
2
4
6
8
10
252
文献保护
文献保护规章制度;
书库防火、防盗、防虫、防潮、防尘等措施、设备及效果;
书库卫生情况;
破损图书修补情况等。
0-5
一般馆藏文献
26
数据库建设
35
261
馆藏中文图书书目数字化
总人次,覆盖率
0-5
0-5
53
指导基层点建设
下基层的次数、对基层网点指导的内容及效果。
0-10
提供原始图片、文字、统计记录等。
54
面向社会服务活动
0-10
6
管理
100
年内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从管理总分中扣除30-50分。
61
人事管理
25
611
实行岗位设置管理,
建立分配激励制度。
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上岗、择优聘用、考核。
馆舍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1.0↑
0.8↑
0.6↑
0.4↑
0.2↑
20
15
12
10
7
不含职工宿舍及临时建筑。
112
阅览座席
(个)
500↑
400↑
300↑
200↑
5
4
3
2
113
少儿阅览室座席
(个)
60↑
50↑
40↑
30↑
15
12
9
6
如本地区建有独立建制的少儿馆,可得满分。
12
现代化技术设备
30
121
计算机数量
使用《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规范著录;
使用《新版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编制规范数据;
使用《中图法》(第四版)进行分类标引;
使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二版)》进行主题标引;
本馆有相关编目细则,保证编目数据规范一致。
0-2
0-2
0-2
0-2
0-2
232
中文报刊编目规范程度
使用《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第十一章规范著录;
20
17
14
11
7
不含212、213、214项。
212
报刊年入藏量
(种)
600↑
500↑
400↑
300↑
10
8
6
4
不含电子期刊。
213
电子文献年入藏量
(种)
5000↑
4000↑
3000↑
10
8
6
指可利用的电子文献数量,含电子图书、电子期刊。
214
视听文献年入藏量
(件)
600↑
400↑
200↑
100↑
采访工作
编目工作
流通工作
书目检索
办公自动化
5
5
5
5
5
272
馆内局域网
馆内各系统的连接
0-5
273
图书馆网站
网页结构
网页内容
网页美化
网页维护、管理
0-3
0-6
0-3
0-3
3
读者服务工作
310
31
免费开放程度
0-10
32
读者满意率
0-20
由评估组发放调查表,对图书馆办馆条件、环境、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等征求读者意见。
读者活动人次
(万人次)
5↑
4↑
3↑
2↑
15
12
9
6
355
图书馆服务宣传
服务宣传周
全民读书月
媒体宣传
0-3
0-3
0-4
36
社会教育与用户培训
0—10
指举办各种社会教育培训班、开展用户培训。
4
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
120
41
业务研究
30
411
在省级以上刊物或
专业会议上发表论文
(篇)
6↑
4↑
2↑
10
5
3
覆盖率
(%)
50↑
40↑
30↑
20↑
10↑
15
12
9
6
3
提供街道、乡镇图书馆名录。
4222
社区、村图书馆
覆盖率
(%)
50↑
40↑
30↑
20↑
10↑
15
12
9
6
3
提供社区、村图书馆名录。
423
基层业务培训工作及效果
0-15
为基层图书馆培训业务骨干。
43
协作、协调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