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细则

合集下载

副省级地市级含直辖市所辖区县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和

副省级地市级含直辖市所辖区县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和
提供相关证明。
地市级
4500
3500
2500或 达标
人均 财政 投入 (元)
副 省 级
服务人口V500万
1. 10
1.00
0. 90
L服务人口:以统计部门2019年常住人口数为准。
2.财政拨款:2019年财务报表中的财政补贴和上级补 助收入之和。
3.人均财政投入:财政拨款/服务人口。
提供相关报表。
服务人口在500万 一700万之间
提供活动一览表,包括:活动 名称、时间、地点、照片、视 频、简介等。
5
15
3
10
1-13
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宣传推 广展示活动年均次数(次/ 年)
6
15
L指由文化馆主办、承办或协办以民族民间 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为主题的各类活动数量。 (如单独设立非遗部门的,可会同非遗开展 活动)。
2.填报2018年-2019年累计后的年平均次 数。
2.由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按照本次评估工作统一 部署,在线上组织开展服务满意度测评。全市县级文 化馆(站)人员测评样本量不少于100份,当地群众测 评样本量不少于IOOO份。
由系统自动生成测 评数据。
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落实意识形态工 作责任制情况
文化法规,无重大安 全生产事故。
10
10
指线上发布、线下参与活动或线下活动与线 上点赞、直播等方式相结合,线上线下相互 促进的服务项目。
提供活动项目一览表,包括: 活动名称、时间、地点、简介、 可佐证的网址、微信公众号、APP名称或二维码等。
8
8
6
6
数字化体验 (种)
4
10
指配备相对比较先进的设施设备,以各类群 众文艺为体验主题,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体 验服务,提高文化艺术普及的趣味性和体验 感。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一、引言公共图书馆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为泛博市民提供信息资源和文化服务,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将对地市级图书馆进行评估,并制定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客观、科学。

二、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1. 建造和设施条件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适宜的建造和设施条件,包括宽敞璀璨的阅览室、多功能的会议室、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等。

馆内应设有无障碍设施,以方便残障人士的使用。

2. 藏书和文献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拥有丰富的藏书和文献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等。

馆藏内容应覆盖广泛的学科领域,满足市民的信息需求。

3. 服务人员和管理团队地市级图书馆应有一支专业的服务人员队伍,包括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

管理团队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推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4. 服务项目和活动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和活动,包括阅读推广、学术讲座、文化展览等。

同时,应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5. 数字化服务能力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较强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包括数字图书馆建设、电子资源定阅、数字化文献服务等。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方式,满足市民的个性化需求。

三、评估研究细则1. 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研究细则将制定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建造和设施条件、藏书和文献资源、服务人员和管理团队、服务项目和活动、数字化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指标,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 评估方法和流程评估研究细则将明确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包括评估人员的选拔和培训、评估材料的准备和审核、评估现场的调研和访谈等。

评估工作将以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评估结果的公示和使用评估研究细则将规定评估结果的公示和使用方式,包括评估报告的编制和发布、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建议等。

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附件2
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七大部分,共IOOO分,其中:
一、设施与设施150分
二' 经费与人员125分
三' 文献资源150分
四、服务工作220分
五、协作协调100分
六' 管理与表彰95分
七、重点文化工程160分
L设施与设施(150分)
2.经费与人员(125分)
注:以在职正式员工为准;不含兼职人员;供应上一年度员工名册。

3.文献资源(150分)
4.服务工作(220分)
5.协作协调(Ioo分)
6.管理与表彰(95分)
注:年内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从管理总分中扣除30-50分。

重大责任事故指造成较大损失、受到上级通报批判,损害图书馆声誉和形象的失火、失窃等大事。

7.重点文化工程(160分)
说明:
备注中凡未注明数据猎取年限的,数据来源均以评估当年上月底的数据为准。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一、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地市级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等级评估是评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下面是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的必备条件:1. 资源条件:a. 馆藏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料。

b. 数字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建设和维护数字资源库,提供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服务。

c. 多媒体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多媒体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影像等,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2. 空间条件:a. 馆舍面积:地市级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应达到一定标准,以保证读者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b. 阅览座位: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足够的阅览座位,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3. 服务条件:a. 开放时间:地市级图书馆应有较长的开放时间,以方便读者的使用。

b. 服务项目: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包括借阅、咨询、参考咨询、培训等。

c. 网络服务: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网络服务,包括无线网络、电子资源访问等。

4. 人员条件:a. 专业人员:地市级图书馆应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包括图书馆学、信息学等相关专业的人员,以提供专业的服务。

b. 培训机制: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5. 组织管理条件:a. 机构设置: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合理的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b. 绩效评估: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二、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细则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综合考察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是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的细则:1. 馆藏资源评估:a. 馆藏数量:评估馆藏的数量,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

b. 馆藏质量:评估馆藏的质量,包括是否有优秀的学术著作、经典文献等。

省市县图书馆评级标准

省市县图书馆评级标准

附件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七大部分,共1000 分,其中:一、办馆条件180分二、基础业务建设250分三、读者服务工作270分四、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120分五、文化共享工程建设80分六、管理80分七、表彰、奖励20分附件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七大部分,共1000 分,其中:一、办馆条件180分二、基础业务建设220分三、读者服务工作310分四、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120分五、文化共享工程建设50分六、管理100分七、表彰、奖励20分附件三县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七大部分,共1000 分,其中:一、办馆条件240分二、基础业务建设255分三、读者服务工作260分四、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90分五、文化共享工程建设50分六、管理85分七、表彰、奖励20分附件四省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六大部分,共1000 分,其中:一、办馆条件215分二、基础业务建设235分三、读者服务工作290分四、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110分五、文化共享工程建设50分六、管理80分七、表彰、奖励20分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附件五地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六大部分,共1000 分,其中:一、办馆条件240分二、基础业务建设分230分三、读者服务工作280四、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分调110分五、文化共享工程建设20六、管理分100七、表彰、奖励20分精品文档附件六县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六大部分,共1000 分,其中:一、办馆条件240 分二、基础业务建设240 分三、读者服务工作290 分四、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90 分五、文化共享工程建设20 分六、管理100 分七、表彰、奖励20 分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公布日期】•【文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1994年以来,我部对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了3次评估定级。

评估定级工作对推动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业务建设和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图书馆事业的管理,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我部决定2009年在全国开展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

一、评估定级工作范围这次评估定级的对象是全国省、地、县级公共图书馆(包括少年儿童图书馆)。

凡能够开馆接待读者的图书馆都要参加评估,因馆舍改造或搬迁等原因闭馆的图书馆须经上一级文化行政部门批准方可不参加评估。

二、评估定级标准评估定级工作以文化部制定的省级、地市级、县市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和定级必备条件(见附件)为依据,文化部将对符合标准和条件的图书馆命名为一、二、三级图书馆。

此次评估的数据以2008年为准(标准中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2009年的数据高于2008年数据,可取高值。

三、评估定级工作的组织领导评估定级工作由我部社会文化司负责组织实施。

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负责组织本地区的评估定级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评估计划,组织专家评估组,对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审核地市、县市级图书馆的评估结果和定级名单,报送文化部;对评估工作进行总结。

四、评估定级工作方式我部社会文化司负责组织对省、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图书馆进行评估。

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负责组织对所属地市、县市级图书馆进行评估。

专家评估组成员一般应具有副研以上专业职称,熟悉图书馆评估标准,有一定的评估工作经验,公道、正派。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1、4
0、8
1、1
0、8
0、5
三级图书馆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三级图书馆分数线。
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部分
基本分值
加分分值
服务效能
400
200
业务建设
300
150
保障条件
300
150
合计
1000
500
第一部分 服务效能(基本400分;加分200分)
标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值
基本分值
加分项分值
附件2
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
一级图书馆
必备条件
东部
中部
西部
地级市
直辖市下辖区
地级市
地级市
直辖市下辖区
服务效能
年文献外借量(万册次)
40
35
30
20
15
年每万人参加读者活动人次
26
26
23
20
20
读者满意率(%)
85
85
85
85
85
业务建设
本区域服务体系规划与共建共享(分)
10
10
10
10
10
业务统计分析(分)
0-10
基本分项包括:(1)提供纸质查询,有查询专区,5分;(2)提供电子查询,5分。
B1155
1、2
未成年人及其她特殊群体服务
40
10
B1156
1、2、1
未成年人服务
0-25
0-10
基本分项包括:(1)服务保障,10分;(2)服务效果,15分。
加分项包括:(1)未成年人服务专门品牌活动,加5分;(2)低幼服务,加5分。

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细则

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细则
344
网上服务项目
提供有关材料。
35
读者活动
指图书馆举办或联合举办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读者活动。
351
讲座、报告会
(次)
1提供有关材料,如计划、照片、宣传报道、总结和读者反馈意见等;
2、读者活动达到某一数量,但无计划和总结,酌情减分。
352
展览
(次)
提供有关材料,如计划、内容、照片、宣传报道、总结和读者反馈意见等材料。
2、不含电子报刊;
3、按报刊题名计“种”(即丛刊中的每一分辑题名单独计“种”)。
213
电子文献年入藏量(种)
1、指可利用的电子文献数量,主要是电子图书、期刊;
2、含各种来源的电子文献(如采购、接受捐赠或调拨等);
3、一个题名的成套电子文献按其实际包含的种数计。
214
视听文献年入藏量
(件)
1、含各种来源、不同载体的视听文献(如采购、接受捐赠或调拨等);
122
提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数量(台)
1、指在读者活动区域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
2、指可供正常使用的计算机;
3、提供每台计算机的存放地点、用途及实际使用情况。
123
OPAC专用计算机数量(台)
指供读者检索专用式,视情况打分;
2、提供电信网络施工合同书。
13
经费
1、以2008年财政拨款为依据(含专项补助资金);
2、提供专用设备清单;
3、提供有关材料。
52
技术培训
提供有关材料。
53
指导基层点建设
1、下基层的次数、计划、总结:0-5分;
2、工作效果:0-5分。
54
面向社会服务活动
1、地级支中心主办、协办、参与举办的社会服务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人事管理
611
实行岗位设置管理,
建立分配激励机制
1、按需设岗:0-3分;
2、按岗聘用:0-3分;
3、竞争上岗:0-3分;
4、岗位责任制:0-3分;
5、考核情况:0-3分;
6、建立分配激励制度,效果显著:0-10分
7、提供全馆岗位设置、目标管理、职工考核等原始材料。
62
财务管理
1、制度建设:0-2分;
1、计划、总结:0-5分;
2、培训:0-5分;
3、效果:(参加人数、反馈材料):0-5分。
43
协作协调
431
参与本省协作协调工作
1、参与省文献采购协作协调:0-5分;
2、工作效果:0-5分;
3、提供有关材料。
432
组织本地区的
协作协调工作
1、有计划、总结等:0-5分;
2、工作效果:0-5分;
3、提供有关材料。
44
图书馆学会工作
1、计划和总结:0-2分;
2、组织地区性的学术活动:0-3分;
3、受到上级图书馆学会或主管部门表彰:2分;
4、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人数超过10人1分,超过20人2分;省级会员人数超过20人1分,超过50人3分。总计3分。
5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51
地级支中心建设
1、经费指2002年以来的经费总投入;
2、统计分析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以指导和改进工作;
3、提供各类统计报表和分析报告。
66
环境管理
67
消防、保卫
提供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消防合格材料。
7
表彰、奖励
1、以提供的证书、奖状及有关文件为准;
2、总分不超过20分。
2、款目中缺少必要著录项或记录中缺少必备字段的均为错;
3、抽查年限:2004-2008年。
232
中文报刊编目规范程度
同231
233
加工整理质量
1、书标:0-2分;
2、登录号:0-2分;
3、馆藏章:0-2分;
4、其它(条形码、磁条等):0-1分。
24
联合编目工作
241
参加地区联合编目
1、提供相关协议资料:0-4分;
143
领导班子状况
提供有关材料。
144
业务人员岗位培训、
继续教育(人均学时/年)
1、含在职学历教育和各类业务培训;
2、提供2008年度继续教育培训计划、课程安排和参加学历教育、各类培训人数及学时证明(原始材料)。
15
总藏量
(万册、件)
1、指本馆已编目的古籍、图书、期刊和报纸的合订本、小册子、手稿,以及缩微制品、录像带、录音带、光盘等视听文献资料数量的之和。
(2)报刊:0-4分;
(3)其它文献:2分;
3、提供采访条例、采访目录和2008年采访工作总结。
222
地方文献专藏
1、有专柜或专架:2分,有专门目录:2分,有专人管理:3分;
2、有征集工作方案:0-4分;征集工作成绩:0-4分。
23
文献标引与著录
231
汉文普通图书编目
规范程度
1、手工目录以款目为单位,机读目录以记录为单位;
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细 则
标号
指标
评 估 细 则
1
办馆条件
11
设施
111
馆舍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1、以2008年度报表所报面积为依据,要求提供相关的建筑图纸及房产证明;无法提供建筑图纸的老建筑,须提供第三次评估时对此项的结论;
2、不含正在扩建、尚未竣工的建筑面积;
3、不含租赁的房屋。
112
阅览座席
(个)
1、指阅览室内可供读者使用的座席;
2、不含公众活动场所供读者休息、等候的座椅。
113
少儿阅览室座席
(个)
指图书馆中的少儿阅览室可供少儿读者座阅的座位数。
12
现代化技术装备
121
计算机数量(台)
1、指馆属的可供读者和工作人员使用的计算机数量;
2、指可供正常使用的计算机;
3、提供每台计算机的存放地点、用途及实际使用情况。
2、一个题名的成套视听文献,按其实际包含的各种载体的视听文献件数计。
22
藏书质量
221
文献采选方针与执行情况
1、采选方针:
(1)有“采选方针”文本:2分;
(2)文本中有对各类文献(含电子文献和网上资源)采集依据和工作要求的规定:3分;
2、执行情况(有否缺藏,工作程序的规范、严格程度):
(1)图书:0-4分;
2、以2008年度报文化部的年度统计报表为依据。
2
基础业务建设
21
文献入藏
211
图书年入藏量
(种)
1、含各种来源的中外文图书(如采购、接受捐赠或调拨等);
2、不含电子图书;
3、按图书题名计“种”(即丛书中的每一题名单独计“种”,分散出版的多卷书各自计“种”)。
212
报刊年入藏量
(种)
1、含各种来源的中外文报纸和期刊(如采购、接受捐赠或调拨等);
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图书馆关于加强和改进公益性服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明电字[2008]4号)文件,检查执行情况。
32
读者满意率
1、由各馆复印《图书馆读者调查表》,在评估期间进行调查;
2、调查表发放数量不得少于300份,回收率在80%以上有效;
3、调查表交评估组汇总;
4、“基本满意”以上作为满意率的统计范围,满意率达:
337
送书上门、送书下基层服务
1、重点查送书下乡工程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2、提供相关计划、总结及原始材料(记录、照片等);
3、提供服务对象的反馈意见。
338
为特殊群体、弱势人群服务
1、为残疾人设有专用通道、专用设施、专门阅览室或阅览座席等,并开展服务情况:0-6分;
2、为进城务工等人员服务情况:0-6分;
2、对本地区公共图书馆的业务统计分析:0-4分;
3、对本地区基层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指导:0-3分;
4、业务辅导活动的数量(不少于6次)和成效:0-6分。
422
基层图书馆(室)建设
4221
街道、乡镇图书馆
网点覆盖率
(%)
提供有关材料。
4222
社区、村图书馆
网点覆盖率
(%)
提供有关材料。
423
基层业务培训工作及效果
2、提供财政拨款文件、年度财务报表和决算表;
3、含社会捐赠等经费。
131
财政拨款(万元/年)
2008年或2009年数据。
132
新增藏量购置费
(万元/年)
指本馆2008年购进图书、报刊、缩微制品和视听文献等藏品所用经费之和。
14
人员
1、以在职正式员工为准;
2、不含兼职人员;
3、提供2008年员工名册。
2、制度执行情况:0-3分;
3、监督机制及执行情况:0-3分;
4、提供有关材料。
63
设备、物资管理
1、制度建设:0-2分;
2、制度执行情况:0-3分;
3、国有资产管理:0-3分;
4、供有关材料。
64
档案管理
档案健全,资料详实,归档及时,装订整齐,每卷有目录。
65
统计工作
1、统计指人事管理统计、财务统计、业务工作统计等;
2、不含电子报刊;
3、按报刊题名计“种”(即丛刊中的每一分辑题名单独计“种”)。
213
电子文献年入藏量(种)
1、指可利用的电子文献数量,主要是电子图书、期刊;
2、含各种来源的电子文献(如采购、接受捐赠或调拨等);
3、一个题名的成套电子文献按其实际包含的种数计。
214
视听文献年入藏量
(件)
1、含各种来源、不同载体的视听文献(如采购、接受捐赠或调拨等);
95%(含)以上:20分
90%(含)以上:18分
80%(含)以上:16分
70%(含)以上:14分
60%(含)以上:12分
50%(含)以上:10分。
33
普通服务
331
年外借册次(万册次)
332
年流通总人次
(万人次)
1、流通总人次包括在馆内阅览和借出书、刊、缩微制品、视听文献、电子文献等的读者人次;
2、可包括自习、咨询的人数;
书目数字化(%)
指中文普通图书机读目录占中文图书总藏量的百分数。
262
馆藏中文期刊
目录数字化(%)
指中文报刊机读目录占中文报刊总藏量的百分数。
263
地方文献数据库
1、地方文献中文普通图媒体:0-3分。
27
自动化、网络化建设
271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3、为青少年、老年人等弱势人群服务情况:0-8分。
34
信息服务
341
为领导机关决策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提供用户反馈意见或相关宣传报道。
342
为科研与经济建设
提供信息服务
1、提供协议书等原始材料;
2、提供开展服务的执行情况报告;
3、提供用户反馈意见或相关宣传报道。
343
为社会大众提供信息服务
提供用户反馈意见或相关宣传报道。
122
提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数量(台)
1、指在读者活动区域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
2、指可供正常使用的计算机;
3、提供每台计算机的存放地点、用途及实际使用情况。
123
OPAC专用计算机数量(台)
指供读者检索专用的计算机。
124
宽带接入
1、其它方式,视情况打分;
2、提供电信网络施工合同书。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