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失物招领设计
12失物招领教导设计优秀教案二站长推荐.doc

12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二站长推荐-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12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二站长推荐,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学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生字,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识字并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书上第二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教师小结: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时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老师的手里会拿着一个垃圾袋呢?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3.找学生读课题,认读失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失物招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3.检测反馈: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价。
4.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认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记住了字音,再互相说一说怎样记住字形。
3.检测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生字。
(教师强调读准后鼻音:同、工、请、双;前鼻音:观;翘舌音:失、专、准;平舌音:才)(2)巧记字形: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在哪里见过这个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如熟字带生字的方法:失先观现工江准推,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人队又双青请见现格各比较洞同请青各格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3)理解字意:练习用级、同、工、专、队、才组词说话。
(4)再现检测:去掉拼音,练读生字、词语、句子(自由读、开火车读)词语:班级同学周围排队请进准备句子:①放学了,三年级二班的同学,在操场站好排,准备回家。
《失物招领》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种阅读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设计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进行角色表演。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角色心理和情感变化。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情景的模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教室里的一角,其中有几个失物招领箱。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丢过东西?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语气等问题。
(3)全体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分析课文(1)讨论:课文中的小主人公为什么要把捡到的物品交给老师?(2)讨论:老师为什么鼓励小主人公把物品放在失物招领箱里?(3)讨论:课文中的同学们是如何帮助小主人公找到失主的?4.学习生字词(1)教师逐个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教师检查并指导。
5.角色表演(1)分组讨论,分配角色。
(2)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注意语气、表情、动作等。
(3)全体同学评选最佳表演奖。
6.拓展活动(1)讨论:如果你们捡到了失物,你们会怎么处理?(2)讨论:如何在学校里设立一个有效的失物招领系统?(3)分组设计失物招领海报,展示给全班同学。
(2)强调关爱他人、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的重要性。
(3)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失物招领》的日记,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
四、课后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2.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已认真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教师:小主人公捡到物品后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学生:他觉得应该找到失主。
《失物招领》的教案设计

《失物招领》的教案设计今天作者就给大家整理了《失物招领》的教案设计(共含5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失物招领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及插图。
笫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一、揭示课题,导入课题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听,播音员说了什么?(播放录音: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失物招领(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
)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用“”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同桌互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1、练读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2、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3、当学生提出“同学们怎么样认领失物?”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你当时会想些什么。
抓住“脸红了”一个个”指导朗读。
4、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日寸,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5、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6、结合实际,说一说:平常丢过这些东西吗?小结:是的,不管是谁可能都丢过,但是我想只要每个人都做一个细心留心的人,那就不会有爷爷或谁来找“实物招领”了。
现在我们赶紧去看看那些丢了东西的孩子,看看他是否知道自己丢东西了呢?四、小结丢了的东西总算领回来了,老师可不希望哪个粗心的小伙伴也弄丢了他们哦!会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等6个字,认识3个不收。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失物招领(二)-人教新课标

授课年级
一年级
学科
语文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材解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的一件事。这篇课文的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 乱扔垃圾,课文里却称作“失物”, 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也许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学习这篇课文的线索。
目标定位
情境创设·导学 策略
学生学习行 动期望
认读
课文
学 习
课文
一、复 习导入
复习本课生字的 认读,教师出示无拼音的字卡,全班同学进行开火车认读的比赛。
二、明确学习主题(教师带读)
三、自研自探环节
1、教师来示范读,请小朋友们来轻声跟读。
2、同学们再自读,并把不会读字词划上横线。
3、大家自己想一想,课文中的同学们到底有没有丢失东西?这个“失物”应该指的是什么?
四、合作交流环节
1、两两小对子朗读接力赛,一人读一句,如正确,下一人接着读;若有错,下一人再读,直到读正确为止。
2、小对子竞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然后另一人接着读下一个自然段,两人合作完成课文阅读后,看看谁读得最棒!
3、小对子合作讨论,老师在自研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五、表现预案:
1、我是小小朗读家:请第一大组的小朋友们齐读课文,并可以和其他的大组进行互动来PK朗读课文,看谁最厉害可以得到今天的“小小朗读家”的称号。
失物——招领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 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重点:有 感情的朗读短文。
难点: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设计思路及流程
复习导入——通读课文——分析课文——熟读课文
失物招领的优秀教学设计 4篇

失物招领的优秀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
会写“同、工”等6个生字。
2、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自读自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用具准备】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设想】课文通过孩子们生活中的一件事情教育孩子爱护环境卫生,题目标新立异。
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联系实际解释题目导入,引起学生的的好奇心。
带着兴趣让学生读文,了解文章内容。
课文较长,生字较难,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如:边读边思考,把读懂的和不懂得说说,小组内讨论,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领读,师生互读等方法。
学习生字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借助熟字识记生字,找出难字,集体想办法,重点突破。
并注意创设多种识字环境,在词中、句中、段落中巩固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导入同学们,当你捡到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写“失物招领”,刚才,我发现了一张失物招领,原来一个同学拾到了一串钥匙,失望失主来认领。
今天,植物园的张爷爷也拾到了很多东西,到底是谁丢的呢?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师领读课文,教学生读准字音。
2、学生自己尝试读课文:读完两遍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生字,并多拼读几遍。
3、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失级同围观工专准备队才请双各⑴自己拼读,不会的问同桌。
⑵同桌互读:检查你的同桌是否读准字音了,同桌如果读错了,要当好小老师进行纠正。
⑶检查认读效果: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4、认读生词和含有生字的句子,进一步巩固。
5、到生字朋友的家去做客,你还认识吗?再次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6、(课件出示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句子)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指名分段朗读,师生集体纠正读错的词句:唐老师说完,举起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袋里装着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还有花生壳。
那些东西正是他们随手丢在草地上的。
12《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第 12 课《失物招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日积月累(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失、级、同、观、围、工、专、准、备、队、才、请、双、各”14个生字(1)常规识字:①比一比:失—先格-各-备②换一换:现-观堆-准伟-围③加一加:又-双青-请(2)趣味识字:组词记忆:同学;一年级量词:一双手一双鞋队:站队的时候后面的人只能看到前面的耳朵(3)易读错字:“才”是平舌音,“准、专、失、双”是翘舌音。
(4)多音字:观[guān] 看,察看:~看。
道观。
[guàn] 道教的庙宇:白云~。
(5)应会写字:“同、工、专、才、级、队”6个字。
1)写正确:同、工、专、才、级、队①学生观察,找出易写错的笔画。
②书写指导:“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撇,不能拆为两笔;“级”字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
2)写美观:按规律分类指导书写:有在什①出示生字,观察字形结构规律。
②交流并明确:“同”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上包下),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专”字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点;“才”字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竖要写在竖中线右边一点;“队”字的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双耳旁的写法上,要强调“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人”字的撇留出空间;(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认真、准点、少先队、难题、先进、备课、失去、各自(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二、理解运用(一)了解词意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理解“很大很大、很多很多”,照样子再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
理解“专心”,用“专心”说一句话。
2.了解词意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表演理解“专心”(二)重点问题: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三)仿写句子(或造句)训练:①“植物园很大很大”—__________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很多很多—__________很多很多。
关于《失物招领》的教案设计和课后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失物招领》的故事情节,掌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3)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思考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1)解读《失物招领》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1.3 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失物招领处的情景。
(2)阅读故事:学生自读《失物招领》,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3)分析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分享各自的看法。
(4)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节,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5)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二、课后反思2.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失物招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是否能主动关注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关爱他人。
(3)学生是否能通过角色扮演,更好地体验故事中的情感,提高表达能力。
2.2 教学改进(1)在阅读故事环节,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3)在角色扮演环节,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表演机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评价3.1 学生评价(1)学生对《失物招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表达、倾听他人意见等。
(3)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如情感投入、表达能力等。
3.2 教师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的观察。
(2)教师对学生在讨论、表演等环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3)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关注道德现象的观察。
四、教学拓展4.1 主题活动组织一次“失物招领”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失物招领的过程,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4.2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失物招领》的故事,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人教课标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12 失物招领 教学设计

12、失物招领教学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
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班的值日生捡到了两块橡皮。
请丢失的同学到我这儿来认领。
2、揭题:刚才这叫“失物招领”。
(出示课题:失物招领)谁知道什么叫“失物”?那么借给别人的东西叫不叫“失物”?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2课就叫“失物招领”。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感知1、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好啊,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看看孩子们究竟丢了什么东西。
(学生自由朗读)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3、反馈:老师边听学生回答边【出示:人物、事情等】。
4、连起来说说,看谁说得又连贯又具体。
你们说的很具体,谁有信心把这几个词语连起来给大家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呢?三、识记生字1、刚才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学生特别会学习,当他遇到生字时就会用很特别的符号把生字圈起来了,而且也划出了新词,咱们也跟着他们一样找找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吧!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这些生字词都被你们从课文里找了出来,你们可真棒呀!可是这还不够,老师在给你们增加难度,你们还敢挑战吗?3、指导读准字音:“才”是平舌音。
“准”、“双”、“专”是翘舌音。
“请”、“同”是后鼻音。
4、现在老师把拼音去掉了,【出示:无拼音的生字】你们还认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赶快跟你的同位说说吧!(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5、开火车认读:看着你们交流得这么火热,老师都有点舍不得打断你们了,不过老师还会让你们学得更快乐的,我看哪列火车想开动?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生字。
四、朗读感悟1、同学们,通过刚才你们认真地识字,我发现你们真的长大了,生字宝宝们又都藏到了课文里你们还能找到它们吗?那你们就找找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吧!2、读后有什么不懂处可以向四人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请教,读懂的可以出题考考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失物招领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6个字。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的投影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文。
(出示课文插图2,遮去老师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们看,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排着队去植物园参观。
看看图,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带着问题先去读读课文“12失物招领”(出示)。
读课题,读准“失”的字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给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
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4、学生自由识字。
a、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当小老师领读.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同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b、交流识字的方法。
不认识的字,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记?
三、再读课文,学习提问。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在1——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3、尝试给小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可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其他同学试着回答。
四、感情朗读,练习说话。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
(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
)
2、出示“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
”
a、“专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说说或用“专心”说句话。
b、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3、看课文插图1,引导学生将第3自然段读得欢快些。
4、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严肃的语气。
5、练习☆用“准备”说句话。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
2、掌握写法。
a、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该怎么写才漂亮。
b、记: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字。
老师示范写,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c、描:在书上描一描。
d、写:各练二个字。
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引导积累。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引导积累。
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a、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b、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二、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1、自由朗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2、与同桌讨论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
3、在班中交流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疑难,感情朗读。
1、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说没丢东西?”时,指导看图,引导学生读出惊奇的语气。
a、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3、当学生提问“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时,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a、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b、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4、当学生问“张爷爷和唐老师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引导学生说话。
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四、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出示需要写的字“级、才、队”,读读。
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结构。
3、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在写时该注意什么。
“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4、学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1、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
2、将本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