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永州共16页

合集下载

永州乡土文化主题班会

永州乡土文化主题班会

永州乡土文化主题班会大家好!今天,我们举办这次班会的主题是永州乡土文化。

永州作为湖南省的一个地级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我们要通过这次班会,来了解和传承永州乡土文化的魅力。

一、永州的地理位置和概况永州位于湖南西南部,地处雪峰山的北麓,地势南高北低,江河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被誉为“湘西明珠”。

永州的乡土文化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熏陶下形成的。

二、永州乡土文化的特点1.民俗文化永州的民俗文化十分丰富多彩,如婚俗、祭祀、民间艺术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风格。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和传承永州的民俗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片土地。

2.饮食文化永州的饮食文化以辣为特色。

辣椒是永州饮食的灵魂,永州人喜欢吃辣的食物,尤其是辣椒酱、辣椒油等。

同时,永州的饮食文化也有着丰富的素菜和湖南特色菜肴,如腊肉、扁豆焖面等。

3.方言文化永州的方言是湖南方言中的一支,有着独特的语音和词汇。

方言是一个地方的语言特色,通过学习和使用永州方言,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生活。

4.自然景观永州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如丹霞山、雪峰山、黄金洞等。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通过了解和欣赏这些景观,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永州的乡土文化。

三、永州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1.学习永州乡土文化知识了解乡土文化需要我们对永州的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有所了解。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看纪录片、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学习永州乡土文化的知识,增加我们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参与乡土文化活动参与乡土文化活动是了解和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参加永州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民间艺术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亲身体验永州乡土文化的魅力,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魅力。

3.传承乡土文化乡土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我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承、书面记录、座谈分享等方式,将乡土文化传递给后代,并积极参与到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去,让乡土文化在我们身上继续发扬光大。

永州乡土教材之永州八记

永州乡土教材之永州八记

第三章永州八记“永州八记”是我国著名的山水游记,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作品。

《永州八记》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牳潭记》《牯牳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八记”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八记”一方面准确再现了优美的山水景色,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的坎坷遭遇和忧愤心情编织进去,处处浮现着作者自己的身影,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使永州笼罩上了一层浓郁的凄幽的情调。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

公务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

每天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

无论多远,我们都去。

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

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

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来之后就回家。

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

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

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

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

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

青山绿水,相互萦绕,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

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

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隔化在大自然中,已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

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

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

真是形神俱忘,无拘无束,好像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永州民俗文化

永州民俗文化

永州民俗文化——女书文化“女书”,是一种只有妇女懂得专供妇女使用的十分神秘的文字。

它产生于中国湖南永州市江永县。

女书从历史的尘埃里被发掘出来以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法国女学者芭芭拉说:“女书是女人的圣经。

真想不到在地球上某个角落还有一种只供妇女使用的文字。

”美国著名学者哈里·诺曼说:“这是世界最令人惊奇的发现之一。

”美国一位女学者在中国湖南江永女书流行的农村住了半年多,专门学习女书文字。

日本由女知识分子为主成立了女书学习小组,加拿大、美国、法国的一些博士生纷纷选择女书做博士论文。

女书,这种神奇的文字,到底是怎样一种文字呢?原来,在中国湖南江永一带,深受歧视和压迫的妇女,为了互通心迹,诉说衷肠,便产生了这种只有妇女才能读懂的女书。

一块用女书在手帕上绣着的歌谣,倾诉了女书产生的哀怨起因:“中华女子读女书,不为当官不为名,只为女人受尽苦,要凭女书诉苦情。

”女书文字的学习和传授,一般是在家庭和妇女之间代代相传,传女不传男。

姑娘长到几岁,开始懂事了,对母亲和祖母绣在手帕上、写在纸扇上的女书开始发生兴趣,母亲和祖母便开始教她认女书文字。

学了一些女书以后,姑娘便跟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认,一起唱。

为了结交更多的姐妹,就动手用女书写结交书和通信,这样,她们的女书的水平就逐渐提高了。

而女书也由上辈传下辈,女人传女人,一代一代传下来,并丰富起来。

女书为什么产生在中国湖南江永一带呢?这是因为江永一带独特的社会环境。

这里十分盛行出嫁姑娘不落夫家的习俗,男女却又不能自由交往。

这样,一个姑娘婚前被严锁在闺房里,不让与男交往。

婚后,仍不能与丈夫真正组织家庭。

于是,女性便只能在娘家与同性伙伴一起纺纱织布。

所以,这里的妇女对娘家女性伙伴的感情,远远超过对丈夫的感情。

江永一带广为流传这样一句话:“姐妹面前不讲假话,丈夫面前不讲真话。

”最后,这里便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与男性社会隔绝的女性社会,这就是女书产生的社会背景。

文化传统永州

文化传统永州

文化传统永州
永州,一个充满着丰富文化传统的地方。

这里的民风淳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无论是民间艺术、传统节日还是饮食习俗,都展现出了永州独特的魅力。

在永州,民间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

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如花鼓、土戏、腰鼓等,这些艺术形式流传至今,成为了永州文化的一部分。

每逢节日,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火如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也让永州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

除了民间艺术,传统节日也是永州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农历正月的
迎春节、端午节的龙舟赛、中秋节的赏月活动等,这些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在这些节日里会举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此外,永州的饮食文化也是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的美食丰富多样,有着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菜肴,如腊肉粉、酸辣粉、米粉糕等,这些美食不仅滋味可口,更是承载了永州人的情感和记忆,成为了永州文化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永州的文化传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承载着永州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是永州的骄傲和自豪。

在当今社会,保护和传承永州的文化传统显得尤为重要,让这些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永州的一张名片,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探寻和了解永州的魅力。

永州介绍-永州简介PPT(经典版)

永州介绍-永州简介PPT(经典版)

永州
自公元前124年始置泉陵侯国以来,永州已有2100 多年的建制史。此外,永州还是怀素、黄盖、周敦 颐、李达、陶铸等历史名人的故乡。 永州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境 内通过湘江北上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可通珠江水 系,自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是湖南通往广西、 海南、粤西及西南各地的门户。
3、旅游景点
大泊水瀑布
大泊水瀑布风景区位于永州市江永县城北11公 里的千家峒瑶族乡,大泊水瀑布是全世界瑶胞 寻根访祖的圣地,称为瑶族古都千家峒,也早 在98年就被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景区。
3、旅游景点
舜皇山
舜Hale Waihona Puke 山位于永州市的东安县境内,舜皇山层峦 叠翠,峰险、瀑布纵横、溶洞状丽,山、水、 石、林巧合成景,岩、泉、树、藤自然成趣。 同时是省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3、旅游景点
舜源峰
九嶷山的主峰,舜源峰海拔610米,是九嶷山 九峰中,最高的山峰,它巍然耸立,极目远眺, 莽莽群山,登临峰顶,绵延起伏,如千帆竞发, 奔腾而来,使人叹道有“万里江山朝九嶷”之感。
4
美食文化
东安鸡
此菜色泽鲜艳,肉质鲜嫩,酸辣爽口,肥而不 腻,食多不厌,香气四溢,营养丰富,香、甜、 酸、辣、嫩、脆六味俱全。
3旅游景点九嶷山的主峰舜源峰海拔610米是九嶷山九峰中最高的山峰它巍然耸立极目远眺莽莽群山登临峰顶绵延起伏如千帆竞发奔腾而来使人叹道有万里江山朝九嶷之东安鸡此菜色泽鲜艳肉质鲜嫩酸辣爽口肥而不腻食多不厌香气四溢营养丰富香甜辣八豆鱼头腌后的蓝山一级辣八豆很鲜用来蒸洞庭湖大鱼头鱼头更加鲜嫩欲与洞庭鱼头王平分秋椒盐兔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菜
谢谢大家
永州城市介绍



永州介绍-永州简介PPT(经典版)

永州介绍-永州简介PPT(经典版)

永州
自公元前124年始置泉陵侯国以来,永州已有2100 多年的建制史。此外,永州还是怀素、黄盖、周敦 颐、李达、陶铸等历史名人的故乡。 永州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境 内通过湘江北上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可通珠江水 系,自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是湖南通往广西、 海南、粤西及西南各地的门户。
辣八豆鱼头
腌后的蓝山一级辣八豆很鲜,用来蒸洞庭湖大 鱼头,鱼头更加鲜嫩,欲与洞庭鱼头王平分秋 色。
椒盐兔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菜。菜品特色:成菜 色泽淡黄,外焦内软,香酥麻辣。
干锅手撕包菜
湖南省传统的地方名菜,属于湘菜系。爽脆微 酸,口味鲜美,营养相当丰富且具有补髓。
酱汁肘子
以猪前肘子、卤汁为主料,先卤后煨,制作而 成。健康营养的新特色,肥而不腻、瘦而不木, 色、香、味俱佳。
3、旅游景点
大泊水瀑布
大泊水瀑布风景区位于永州市江永县城北11公 里的千家峒瑶族乡,大泊水瀑布是全世界瑶胞 寻根访祖的圣地,称为瑶族古都千家峒,也早 在98年就被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景区。
3、旅游景点
舜皇山
舜皇山位于永州市的东安县境内,舜皇山层峦 叠翠,峰险、瀑布纵横、溶洞状丽,山、水、 石、林巧合成景,岩、泉、树、藤自然成趣。 同时是省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谢谢大家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永州城市概况
别 名:零陵、潇湘、竹城;下辖地区:2区9县;面 积:22441平方千米;人 口:545.21万; 地区生产总值:1805.7亿元。
2、城市概况
永州
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下辖2区9县, 总面积22441平方千米,地势三面环山、地貌复杂 多样。
3
旅游景点

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位于祁阳县城南2公里处,依傍湘江,北临湘桂铁路,东靠湘粤 国道。公元763年,唐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元结出任道州刺史时,乘舟 逆湘江而上,路过此地,爱其胜异,将溪命名“吾溪”(意为:“唯吾独 有”),自造“浯”字,命名为“浯溪”,撰《浯溪铭》,浯溪从此得名。 [1] 元结又将“浯溪东北廿余丈”怪石命名为“峿台”,撰《峿台铭》;还 在溪口“高六十余尺”异石上筑一亭堂,命名“ <亭吾>亭”,撰《 <亭吾> 亭铭》。他以吾为主,各加偏旁,自造三字,表达了自己喜爱此地山
湖南永州的江永女书是目前世界上 唯一的妇女专用文字,它的发展、传 承及以其为符号承载的文化信息构成 了女书习俗。女书作品一般为七言诗 体唱本,内容多以诉苦为主,是一种 自娱自乐的苦情文学。这些作品被书 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婚嫁礼物)、 扇面、布帕、纸片上。同时妇女常常 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 传授女书,这种唱习女书的活动被称 作“读纸”“读扇”“读帕”,形成一种别具 特色的女书文化。 2006年5月20日,女书习俗经国务院 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武年间,相传洪武帝朱元璋与湖南陈友谅争夺 帝位发生大战,朱元璋血洗湖南,将黄阳司一带的百姓基本杀光。其母善言相劝, 但洪武帝一意孤行,因而朱母就在这里一座小庙毅然出家,即现在的娘娘庙。洪 武登基后,为报母恩,每三年差员到此进香朝拜,看望朱母。从江西迁来的乡亲 百姓也抬着供品,敲锣打鼓一同前往。至清朝,每三年一次的进香活动就演变成 一种流行民间的艺术比赛。每年五月初五时值禾苗抽穗时节,方圆十几里各村和 黄阳司六街九巷都要扎一台“故事”上街比赛,引得当地和周边数万群众观看。此 活动代代相传,流行至今。是融故事、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 一体的民间行为艺术。扎故事,顾名思义就是用“扎”的艺术把某戏剧故事的主要 人物刻画出来,使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她又是一种高空艺术,要把剧情人物上下 叠起,扎在长4米、围14厘米的铁杆上,而铁杆又插在长、宽、高各1-1.2米的彩 箱上,再由八个壮汉抬着沿街表演,演员离地面最高的5米多,最低的也有1.5 米,演员是清一色5岁左右的童男童女。黄阳司扎故事于2016年5月被省文化厅 评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多次获得各种殊荣,并受邀参加省内外的 文化节演出。

永州乡土教材之文化遗产

永州乡土教材之文化遗产

第七章文化遗产永州,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它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众多,山脉起伏,气候宜人,常留有文人墨客的足迹,为永州地区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零陵花鼓戏零陵花鼓戏,过去称为花灯或调子,主要有祁阳花鼓灯和道县调子戏两大艺术派系。

以后,两派合流,成为零陵花鼓戏。

花鼓戏传入零陵的时间在清乾隆前后,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清乾隆、嘉庆年间(1796—1820),诸联所著《明斋小识》载:“花鼓戏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

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于乡野,继而城市;始盛于村俗农甿,继沿于纨绔子弟。

”文中概括了当时花鼓戏的发展演变情况。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

建国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

据1981年统计,湖南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

零陵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有150多个,内容主要是表现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婚姻爱情和其他社会生活;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语言通俗,形象生动,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念白、歌舞、声腔、伴奏等,都富有地方特色,为流行地区群众所喜闻乐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1年初祁阳花鼓灯艺人来零陵,组建了剧团。

后来道州调子艺人加盟其间,形成了祁阳花鼓灯和道州调子的合流。

1956年,正式定名为零陵花鼓戏。

零陵渔鼓零陵渔鼓是今永州境内所有渔鼓的统称,流布于永州全境及周边地区,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零陵渔鼓产生于明末时期。

零陵渔鼓的表现形式基本有三种:一是只有唱;二是有说有唱;三是说,唱、表演结合。

零陵渔鼓的演唱内容一般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演义等。

零陵渔鼓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发展于民间。

可以说,它反映了社会最低层人群的生活状态、精神需求,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想道德背景,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历史研究价值和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术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