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技术:王皓直板横打反手横拉下旋球(下)

合集下载

直拍横打反手拉下旋球技术动作解析

直拍横打反手拉下旋球技术动作解析

直拍横打反手拉下旋球技术动作解析王 皓(八一体工大队乒乓球队,北京 100085)收稿日期:2016-10-10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编号:2015zx003)。

作者简介:王皓(1983~),高级教练,硕士。

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通讯作者:张瑛秋(1964~),教授。

王皓是直拍横打技术的代表人物,他将直拍横打构成了立体的技战术体系,具备直板选手灵活、轻巧的台内技术,退至中远台则具备甚至超越横板选手的相持能力。

但随着王皓的退役,直拍横打技术掌握得好的队员就再没有出现过,所以,有必要对王皓的直拍横打技术进行研究。

这在了解乒乓球的项目规律、揭示关键技术动作原理和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为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对直拍横打反手拉下旋球技术动作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运动学测试与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采用高速红外摄像机对王皓直拍横打反手拉下旋球技术动作进行拍摄,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采集的数据及图像进行解析。

2 结果与分析本文结合王皓直拍横打反手拉下旋球技术特点,按照乒乓球技术动作4个阶段,分别通过各阶段动作时间及比例、拍头运动路程及比例、拍头最大速度等方面对整体技术动作的特征进行分析。

2.1 整体技术动作的特征分析2.1.1 反手拉下旋球技术动作引拍阶段的特征分析 据表1可知,王皓直拍横打反手拉下旋球引拍阶段用时0.384±0.050s ,占总时间45.42%;拍头的运动路程为0.818±0.292m ,占总路程28.66%。

可以看出,其在反手拉下旋球时拍头的运动路程和动作时间所占时间比例较大,这与直拍横打的技术特点及运动员个人特性有关。

王皓在反手拉下旋球引拍阶段,球速最大可达2.665±0.212m/s ,这与反手拉下旋球引拍阶段动作幅度较大,作用时间较长有关。

乒乓球直板横打技术的探讨与研究——以52届世乒赛亚军王皓为例

乒乓球直板横打技术的探讨与研究——以52届世乒赛亚军王皓为例

总第249期2013年7月(下)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49July2013(C)乒乓球直板横打技术的探讨与研究———以52届世乒赛亚军王皓为例胡俊[1]刘昳[2]([1]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合肥230001;[2]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01)中图分类号:G8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21-0103-02摘要直拍横打技术解决了乒乓球直拍选手反手位被动的问题,而王皓是这项技术的代表性人物,因此,为深入研究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本文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王皓在第52届世乒赛上使用这项技术的情况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直拍横打相对直拍推挡,有其自身的优势特点;从小的技术定型练习及手腕力量的训练是运用直拍横打技术的前提;直拍横打技术逐渐成为左右比赛的一项重要技术;直拍横打选手应以正手主攻,以反手为辅;反手横打成功率的高低是运动员取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乒乓球直拍横打世乒赛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n Monoblock Cross Play Skill of the Table Tennis:A Case Study on Wang Hao,the Run鄄ner-up of the52nd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 Hu Jun[1],Liu Yi[2]Abstract The monoblock cross play skill can solve the passive position of the tennis player on location of backhand,and Wang Hao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is skill,therefore,for an in-depth study of this skill,this paper investigates on Wang Hao's use of this skill at the52nd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 through adopting the method of survey,literature,observation,data statis-tics,and logical analysis.The study shows that:monoblock cross play skill has its own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he pen-hold grip block-and-push;practicing small skills and wrist strength is the premise of this skill;this skill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skill deciding the success of a competition;in this skill forehand location should be the main,and backhand the supple-mentary;the success rate of backhand cross play is the key de-termining the success of a player.Key words table tennis;monoblock cross play;the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1前言2013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5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我国的直拍打法再次引领了世界乒坛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乒乓球的一些招式

乒乓球的一些招式

乒乓球的一些招式乒乓球是一项技巧性极强的运动,其中蕴含着许多独特且实用的招式。

了解并掌握这些招式,不仅能够帮助你提升乒乓球技术,还能让你在比赛中更具优势。

以下是乒乓球中的一些常见招式:1、直板横打:这是中国选手王皓的绝技,在反手位,他使用直拍反手正面防守弧圈球的动作,将拍子翻转过来,使用背面进行横打。

这种招式能够发挥出强烈的侧旋弧圈球的效果。

2、弧圈球:弧圈球是一种强烈的上旋球,由于强烈的旋转产生的弧线,使得这种球在碰上对方球台边沿后会发生急剧下坠,令对手难以应对。

3、快攻:快攻是一种以速度和突然性为主要特点的攻击方式。

通过快速的挥拍和击球,使球以极快的速度飞过对方球台,让对方难以反应。

4、挑球:挑球是一种将球从下往上挑起的动作,能够将球调整到适合自己反击的位置。

在应对对方的强攻时,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招式。

5、搓球:搓球是一种将球以旋转的方式搓到对方台面附近的技巧。

这种招式可以用来制造角度或者为后续的攻击做准备。

6、扣杀:扣杀是一种以极快的速度和力量击球,使球直接落到对方台面的技巧。

这种招式通常用于对付对方的高吊弧圈球或者挑球。

7、摆短:摆短是一种将球轻挑到对方台面附近的技巧,通常用于处理对方的挑球或者长球。

通过精确的控制,可以让球在落到对方台面时产生一些突然的变化,让对方难以应对。

8、劈长:劈长是一种将球以极快的速度和力量劈到对方台面远角的技巧。

这种招式通常用于打破对方的节奏或者将对方调动到远离中心的位置。

9、反手弹击:反手弹击是一种利用反手将球弹击到对方台面的技巧。

这种招式需要良好的手感和反应速度,通常用于对付对方的突击或者快攻。

10、侧旋发球:侧旋发球是一种在发球时加入侧旋弧线的技巧。

这种招式可以使得发出的球在碰到对方台边后产生侧旋,从而让对方难以接住或者回击。

从“对方反手拧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谈台内“多元化拧拉技术”

从“对方反手拧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谈台内“多元化拧拉技术”

从“对方反手拧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谈台内“多元化拧拉技术”从“对方反手拧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谈台内“多元化拧拉技术”熊志超本文是原文,经首届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学术报告会专家组评审已被会议录用,录用论文将被收录进由世界学术出版社出版的《首届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摘要:反手拧技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从《乒乓世界》杂志看到原国家队教练曾传强指导在向国家乒乓球女二队运动员介绍“对方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常常令对手难以适应。

当时很多人对这句话难以理解,笔者经过深思并且尝试很多方法去研究,可幸最终有所触悟:对方运动员“拧拉”出“违反常规”的下旋球其实就是常规的搓下旋来球→下旋回球,不可能是上旋球。

在此基础上笔者总结出其它种类的拧拉技术(多元化拧拉技术)。

关键词:乒乓球;旋转轴;科贝尔式香蕉球;王皓式拧拉;对方拧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直板正手背面台内拧拉引言反手拧拉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初捷克的运动员科贝尔最先在大赛中使用,马琳、庄志渊、郭跃等人也用得比较早,基本上沿袭了科贝尔式的加转“香蕉球”,主要立足于把下旋球变成上旋球。

在科贝尔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的拧拉技术。

例如:王皓的前冲式台内拧拉把原来的控制球变成对攻球,然后再结合个人的打法形成衔接,使用率和成功率相当高。

在王皓的基础上,当今乒坛,张继科在使用反手拧拉时加入了更强的旋转,使该项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得分又得势的主要手段。

有些人能用直板正手背面拧拉正手小三角位的球,形成直板真正意义的四面攻。

甚至有些运动员可以拧拉出让人们误以为是“上旋球”的下旋球。

为什么会拉出这种“违反常规”的下旋球来呢?1.拉球的本质1.1科贝尔式拉下旋来球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围绕上下旋转轴运行的是侧旋球[1]。

当对方的来球是正下旋球时,本方拉加转“香蕉球”(接来球)的过程是在对方原来左右旋转轴的基础上改变为上下旋转轴。

这样侧拧过去的球是侧上旋球(即拉下旋来球→侧上旋回球,不可能是侧下旋球)。

对优秀乒乓球直拍运动员王皓与许昕的技战术分析研究

对优秀乒乓球直拍运动员王皓与许昕的技战术分析研究

对优秀乒乓球直拍运动员王皓与许昕的技战术分析研究韩富立【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观察法、三段指标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王皓、许昕两人在发抢、接抢及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总结出两位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使用的一般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为两人进一步在世界乒乓球大赛中夺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中国乒乓球队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当代体育科技》【年(卷),期】2012(002)005【总页数】3页(P25-27)【关键词】王皓;许昕;乒乓球;技战术;对比【作者】韩富立【作者单位】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46王皓是我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是继刘国梁之后把直拍横打技术发挥到极致的运动员,直拍横打的进攻能力不逊于任何一名优秀的横拍运动员的反手进攻能力,他在近几年国际赛事上表现突出,加之他的直拍横打技术已臻完善,改变了以往直板选手反手力量弱、威胁性小的情况,连续两届奥运会进入单打决赛,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但是两次决赛,王皓都输给了打法相同的左推右攻、单面拉的直拍选手柳承敏和马琳,说明王皓在和他们对垒的过程中,自身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地发挥出来。

许昕作为新生代直拍反胶选手,左手直握球拍,两面反胶,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技术全面,正手有很强的抢拉、抢攻意识,在技术上吸取王皓和马琳的优点,擅长侧身和台内小球技术,反手反面具有较好的直拍横打技术。

打球时善于用脑,在近几年的比赛中屡获佳绩,成为近两年国内乒坛中的一名新秀。

但许昕是一名年轻选手,存在着比赛经验不足、心态不稳定等缺点,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本文首先分别分析两位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进而对两人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更清晰地分析他们的技战术,研究其制胜因素,探讨乒乓球运动的制胜规律,以期为以后我国直板选手的训练比赛提供相关依据。

本文以在第50届世乒赛决赛中王皓对王励勤,2005年U17男子单打决赛中许昕对姜海洋,2010年乒超王皓对许昕三场共15局比赛为研究对象。

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的运用分析

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的运用分析

117当代体育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的运用分析易江南 杨 鑫直拍横打技术起源于80年代末,在90年代广为盛行,通过马琳,王皓两人的不断完善,该技术应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同时,直拍横打技术具有较高的生理合理性,该技术能够有效弥补直拍反手位中存在的缺陷,真正实现直拍对抗横拍的技术革新,是乒乓球运动中的有效技术创新。

本文主要分析了直拍横打技术的主要特征,并探究了直拍横打技术的发展现状,以马琳,王皓等优秀运动员为典型代表,了解直拍横打技术的应用状态,同时也阐述了新规则中存在的限制直拍横打的相关因素,明确直拍横打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现阶段由于乒乓球运动的飞速发展,直板快攻应用方式存在较多不足。

国外的乒乓球运动员也对相关乒乓球运动技术追求革新,有效应用台内搓球及推球等互相融合,这种融合方式具有较强的旋转性,当球落台时球会向球台左侧旋转,也就是转向直拍选手的反手位,这位直拍快攻型技能不足的选手带来较大困难,使侧身更加艰难。

此外,由于直板选手反手位处于被动形式,对手会抓住此种被动形式南开攻击,以往的直拍快攻打法不能够在发球后开展侧身强攻,并且在相持过程中正手回反手直板一直处于被动形式,上手情况少之又少,导致反手位回球无法发挥作用,无法保持连续持久。

反手位搓台内短球,从被动接发球到反手为单一回球。

国外运动员为应用旋转性能较强的弧圈球,对于此种球法,我国推挡不能够加力变线,反手连续攻的难度更高。

本篇文章主要探究直拍横打技术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之拍行大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

1 直拍横打技术的特点直拍快攻打的主要应用优势是快速进攻,如果可以有效应用快速进攻,尊重应用方式将会发挥出最大作用。

当快速进攻无法有效应用时,新应用作用将大大减弱。

同时快攻技术在无法运用的情况下,该打法将不存在应用效果。

通过家的乒乓球运动员都非常重视快攻打法,在实际比赛中会尽力压制我方该打法的应用,主要应用的压制手段为压反手或调右压左技术。

在过去的比赛中,我方应用的侧身正拉方式只能用于防守,直拍快攻打方法无法应用,失去了比赛进攻的主动性。

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王皓_张继科反手接发球技战术对比分析_文国兴

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王皓_张继科反手接发球技战术对比分析_文国兴

6 7 8 9 : ’ 6 5#&(; &’< -; &&< &&; .< &&; =< 4; &&< &’; &5%

!"# $% !"+# ,% 01234# $% 01+# ,% & -.* &2( &(( ’( /&.& -525 /’.’ ( ( ( ( ( ( ( ( ) &).) &(( ’* &(( ’/).5
vwxy前言王皓是我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是继刘国梁之后把直拍横打技术发挥到极致的运动员直拍横打的进攻能力不逊于任何一名优秀的横拍运动员的反手进攻能力尤其反手拧拉技术往往可以使他在比赛中由被动变为主动他在近几年国际赛事上表现突出加之他的直拍横打技术已臻完善改变了以往直板选手反手力量弱威胁性小的情况连续几次进入世界重大赛事单打决赛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QRl îZ Ñ à´áâN l [Z ù 3 4 ú û ü _Z ý é Z þ ; Q R l } l [Z / 0 Z Z _Z
w x
Ä
z{ 6|
w x
y
« ¬p
(作 者 简 介 :刘 雪 群 金 坛 市 城 西 小 学 ; 王云峰 金坛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
对比赛进行了量化分析 。 对这三场比赛的各项接发球指标得失作 统计,算出各指标的使用次数、成功率等。对各段的相关技术使用效 果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 ,以评定王皓 、张继科各项技术的优越性和 基本特征。 2.2.3 录像观察法 通过对视频的观察分析统计进行详细的研究 。 2.2.4 比较分析法 把王皓 、张继科反手接发球的技战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得出 两人技战术的不同之处 , 以更清晰地了解两位运动员反手接发球 的技战术特点。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张继科和王励勤反手接发球技战术的分析 【见表 1】 由表 1 可知,张继科在比赛中接发球技术的使用情况和成功情 况 。 使用的接发球技术最多是反手拧拉技术 23 个 ,占总接发球数 47 个的 48.9%; 排在第二的是摆短技术, 使用了 10 个 , 使用率是 21.3%,两者相差一倍多 ;其次是台外拉和劈长共 13 次 ,使用率是

教你如何练习乒乓球直板反面台内侧拉下旋方法

教你如何练习乒乓球直板反面台内侧拉下旋方法

教你如何练习乒乓球直板反面台内侧拉下旋方法打乒乓球,都希望能够学会到更好的技术,南以展现自己的水平。

但要练习好技术,我们就必须要懂得如此学习。

现教你如何练习乒乓球直板反面台内侧拉下旋技术方法,让你的乒乓球技术有更好的提高。

方法/步骤关于拉下旋的含义。

很多朋友对此的理解是:拉出的球是下旋,应该是:“把对方回的台内的下旋球拉起来”。

旋转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三种:上/下旋、左/右旋(侧旋)、顺/逆旋。

上/下旋大家都很清楚了,而左/右旋和顺/逆旋大家不一定仔细区分过。

这样对于你要掌握时,会有更好的帮助。

现在,以一个发球为例来说一下:以球台的台面和中线为参考对象,假设发球的第一跳(在自己的台面上)和第二跳都在中线上。

如果球的旋转轴是垂直于台面的,就是左/右旋;如果球的旋转轴是“躺”在台面上,而且与中线平行的,就是顺/逆旋;如果球的旋转轴是“躺”在台面上,而且与中线垂直的,就是上/下旋。

当然,纯粹一种旋转的球几乎是没有的,特别是纯粹顺/逆旋,根本就不可能过网。

绝大多数的球都是上述三种旋转中至少2种的组合。

明白了各种旋转的含义,我们就应该知道:用现在这种侧拉的动作,拉出的旋转主要是左/右旋和顺/逆旋的组合旋转,这种组合旋转本身并不能抵消下旋,因此同时还需加入一定的上旋成分来抵消下旋。

而顺/逆旋的球落台时会产生横向的摩擦力,使球向侧方向跳起,于是产生了侧拐的效果。

2适用范围经过试打后,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难掌握的动作,应该比正常的直板反面拉容易。

当然,我是先掌握了直板反面拉再练侧拉的,可能有一定基础了,所以觉得容易。

首先,要对来球的性质做出判断:1)是出台长球的,尽量不要使用侧拉。

并不是拉不出来,而是侧拉的力量、速度、都不算强,关键在于其出奇制胜。

而用于长球则丧失了这种突然性,效果将打折扣,况且对长球还有正手侧身拉、反手反面拉等很有威胁的攻击性技术可以使用。

2)偏正手位的尽量少用侧拉。

也不是拉不出来,只不过动作比较别扭,而且在正手位使用反手技术总有不甘心之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乒乓球技术:反手横拉下旋球(下)
下降初期,大臂迎前击球;手腕发力外展,加强摩擦
反手横拉在击球点的选择上并不十分固定.但是在不同的击球点要配合相应的击球动作,这样才能实现更合理地击球。

从运用横拉的情况来看,由于反手横拉最大的难点就是容易被来球顶住,难以完成击球动作,所以选择相对较早的击球点.对于击球的稳定性和威胁性都有更好的保证。

通常我们可以选择来球的上升后期、最高点和下降初期击球,,但在具体击球时,我们应该到底应该抓住哪个点击球呢?
在发抢环节,由于发球后比较主动,脚下的跑动也比较积极,因此站位会离球台稍远,以便能够充分完成击球动作,充分运用身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击球质量,此时我们往往选择在来球的最高点和下降初期击球。

在实战中,我们多会从下旋球打起,因此在进攻时必须加强摩擦。

组图中,王皓就是抓住了下降初期进攻的。

图5中,王皓在击球时,脚下蹬地,提高身体重心,同时他的大臂带动前臂迎钱,前臂开始向外侧展开,确保了“身前”击球。

可以看出,王皓在触球之前身体开始发力——蹬地、腹部展开的动作可以将身体力量传递到手臂上。

与图4相比,王皓的手腕在触球之前已经开始向外侧转动,说明手腕也已经开始释放爆发力。

业余选手特别要注意手腕运用时机,不要等到触球之后才开始转动手腕,否则根本无法运用手腕的力量,无法加强摩擦。

在运用手腕动作时要注意拍形——触球前,以球拍的背面正对来球的中部位置:触球的一瞬间,应该接触球体中部稍稍偏左侧的位置,手腕的运动轨迹近似一道半圆,这个动作可以很好地“包”住球,能够顶住球发力,能够更好地摩擦,控制住击球的弧线。

图6中,王皓在击球后手腕瞬间急停,完全将身体、手臂和手腕的力量传递到球体上,这板横拉的质量很高。

此时我们需要注意王皓横拉时的手指动作——他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同时顶住球拍背面,而且中指的力量很大。

以三根手指顶住球拍可以保证拍形十分稳定,尤其是在发力击球时,球拍不会出现晃动,确保了稳定性;中指发力可以很好地将力量传递到球拍上,不但可以提高击球的力量,还能够用最精细的手感进行控制,这是超一流选手的独特技能。

虽然我们无法从图中看到王皓的拇指动作,但其实他在横拉触球的瞬间,拇指会有一个向下按的动作,这个细微动作也是为了更好地将手腕的爆发力传递到球体上。

图7-8中,王皓在击球之后,大臂向身体右侧稍稍拉开,这是他的还原过程。

由于横拉时向前发力鞍多,身体和手臂很容易出现迎前幅度过大的现象,重心难免会过于向前压,容易影响还原的速度。

王皓的大臂动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大臂向右侧拉开,上半身会保持一种“直立”的姿态,以使重心快速稳定下来;另外大臂向右侧拉开,可以很容易在下一板击球时转为正手进攻,这是王皓可以正反手两面快速转换的一个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