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基础练习题
测量学基础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地面上某点到()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A 赤道面B 地球椭球面C水平面 D 大地水准面2、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1000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A 1.62cmB 3.24cmC 6.48cmD 16.2cm3、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北东60°,则其方位角为( ) 。
A 60°B 120°C 300°D 240°4、坐标计算中所使用的距离应该是()。
A 任意距离均可B 水平距离C 倾斜距离D 大地水准面上的距离5、在两个已知点上分别设站,向另一个未知点进行角度观测的交会方法是()A 后方交会B 前方交会C 侧方交会D距离交会6、以下不属于地形图测绘方法的是()A 平板仪测图B 经纬仪测图C 全站仪数字测图D 断面测图7、用长半轴a和短半轴b确定的形体是描写地球的()的形状和大小的。
A、地球自然形体;B、大地体;C、旋转椭球体。
8、将地面上的物体测绘到图纸上叫做(),将图纸上的物体落实到实地叫做()。
A、测定;B、测设;C、测绘;D、放样。
9、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行对中操作是()。
A 水平角测量B 水准测量C垂直角测量 D 三角高程测量10、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行角度测量的是()。
1 / 14A 水准高程测量B 导线测量C 后方交会测量D 三角高程测量11、经纬仪对中和整平操作的关系是()。
A. 互相影响,应反复进行B. 先对中,后整平,不能反复进行C.相互独立进行,没有影响D.先整平,后对中,不能反复进行12、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A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B 竖盘指标差C 横轴不水平D 竖轴不竖直13、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时产生的高差误差是()。
A、误差大小一定,与前、后视无关;B、误差大小与前、后视距大小成正比;C、误差大小与前、后视距之和成正比;D、误差大小与前、后视距之差成正比。
测绘基础练习题

测绘基础练习题一、填空题1. 测量高程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2. 水准仪是用来测量______。
3. 高程的测量基准面通常选择______作为参考。
4. 雷达遥感可以用来测量______。
5. GNSS全球定位系统是通过接收______的信号来进行测量。
6. 地形图上标注的等高线,可以用来表示______。
7. 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8. 比例尺是地图上______的比例关系。
9.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______和______信息。
10. GIS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______和______。
二、选择题1. 测图时使用的仪器是:A. 接触式扫描仪B. 水准仪C. 红外遥感仪器D. GNSS接收器2. 测绘中,主要用于测量地形高程的工具是:A. 全站仪B. 水准仪C. 雷达遥感仪器D. GNSS接收器3. 下列哪种信息无法通过遥感技术获取:A. 植被分布B. 土地利用C. 地下水位D. 气候变化4. 下列哪个不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领域:A. 城市规划B. 自然资源管理C. 医学研究D. 灾害防控5. 下列哪个单位不属于常用的长度单位:A. 米(m)B. 千米(km)C. 厘米(cm)D. 秒(s)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GNSS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
2. 什么是地形图?请简述地形图上常见的符号标注。
3. 什么是控制点?它在测量中的作用是什么?四、计算题1. 某地的地面高程为250m,水准仪测得的读数为105.2m。
请计算该地的实际高程。
2. 一张地图的比例尺为1:50000,实际距离为3km,请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3. 某城市的天气站通过雷达遥感测得某次降雨的有效面积为500km²,降雨量为80mm。
请计算该地降雨总量。
结束语本文对测绘基础练习题进行了整理,包含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四个部分。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巩固对测绘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测量学》习题集

《测量学》习题集一、填空题1、确定点的空间位置需要三个量,即和。
2、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3、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素是、、。
4、确定地面点位外业要观测的三个基本元素是()、()、()。
5、我国的国家统一平面坐标系采用的是()坐标系。
6、国家统一划分六度投影带第19带的中央子午线是东经()。
7、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称之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相对高程是指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
8、水准测量中,所采用的校核方法是()、()、();而每站校核的方法通常采用()和()法进行。
9、在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相等主要是消除()误差和()误差。
10、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11、当闭合或附合水准测量的闭合差在允许范围以内时,应将闭合差按测站数或距离成的原则,以符号调整到各测段高差上去。
12、附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为。
13、水准仪后视点高程为1001.55m ,后视读数为 1.55 m ,水准仪的视线高为。
14、如果测站高差为负值,则后视立尺点位置于前视立尺点位置。
15、某闭合水准路线各测段的高差实测值分别为:+2.343m ;-4.003m ;+1.655m ,其高差闭合差为()。
16、已知B点高程为941.236m ,A点到B点的高差为:-1.167m ,则A点的高程为()。
17、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整平的目的是()。
18、水平角的观测方法主要有()和()两种方法。
19、经纬仪的安置工作包括、两项内容。
20、地面上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称为水平角。
21、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22、当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目镜时,称为盘左位置。
23、DJ6经纬仪的D表示,J表示,下标“6”表示。
24、测量上常用的标准方向是、、。
25、由标准方向的端起方向旋转量至某一直线的夹角称之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26、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27、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º,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是()。
测量学基础习题

测量学基础习题测量学基础》试卷一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瞄准同一方向的前、后视镜读取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不同()。
a180°b0°c90°d270°2.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a5mb0.1mmc5cmd50cm3.下列不属于基本计量范围的项目为()。
a高差测量b距离测量c导线测量d角度测量一、一、单项选择题(关于以下每个问题的第四个4.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
并填写字母标记a220°b40°C 50°D 40°S.W5.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a 最大值b最小值c算术平均值d中间值6.闭合水准线高差理论值为()。
a总为0b与路线形状有关c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d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7.在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用()表示。
a直角坐标b经纬度c距离和方位角d高程8.危险圈出现在()。
a后方交会b前方交会c侧方交会d任何一种交会定点9.以下哪项是导线测量中必要的野外工作。
()a测水平角b测高差c测气压d测垂直角10.绝对标高是从地面点到()的垂直距离。
a坐标原点b大地水准面c任意水准面d赤道面11.以下等高线描述错误,即(a)所有等高程点位于同一等高线上;b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c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d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12530'30'',旋转角度如图所示,然后是CD侧的12。
如图所示,AB侧的坐标方位角为AB坐标方位角?CD是()a100°130°100°dcba.7530'30''b.1530'30''c.4530'30''d.2529'30''13.布置在矿山工业广场竖井附近的平面控制点称为()a.导线点b.三角点c.近井点d.井口水准基点14.以下项目不能用于矿井平面连接测量:a.一井定向b.导入高程c.两井定向d.陀螺定向一15.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三条等高线所表示的高程如图所视,a点位于mn的连线上,点a到点m和点n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3mm,na=2mm,则a点高程为()a、 a.36.4mb.b.36.6mmc.c.37.4mad.d.37.6m37n三千五百三十六16.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a、 a.准直轴不垂直于水平轴B.B.垂直圆盘的折射率差C.C.水平轴不垂直D.D.垂直轴不垂直17.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a.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b.b.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d、e五级c.c.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d、 d.直接为绘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络称为地图根控制网络18.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投影长度不变形;b、 b.距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c、 c.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d、 d.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19.根据两点坐标计算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称为()a坐标正算;b导线计算;c 前方交会;d坐标反算20.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建筑物的相关参数,现场校准工作为()导线测量;B)出发;C)根系控制测量;D)矿区调查;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2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___________。
测量学基础知识考试

测量学基础知识(1-86题)二、单项选择题(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86题)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高差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B.平面直角坐标;C.坐标和高程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A.水平面;B.大地水准面;C.假定水准面4.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A. ;B. ;C.5.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A.96°B.276°C.6°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7.坐标方位角是以()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8.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9.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其相对误差为()A.K=1/3100;B.K=1/3200;C.K=10.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A.方向;B.高程;C.距离11. 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A.切线;B.法线;C.垂线12. 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处。
A.靠近前尺;B.两尺中间;C.靠近后尺13.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仪器校正不完善;B.物像有十字丝面未重合;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14. 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与测站数;B.与高差的大小;C.与距离或测站数15. 附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A. = ;B. = ;C. = -()16. 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A.高于前尺点;B.低于前尺点;C.高于侧站点17. 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的误差影响。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测量学中,角度测量的基本单位是()。
A. 度B. 分C. 秒D. 弧度答案:D2. 测量学中,用于表示地球表面某点位置的坐标系统是()。
A. 笛卡尔坐标系B. 极坐标系C. 地理坐标系D. 柱面坐标系答案:C3. 在测量工作中,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
A. 测量距离B. 测量角度C. 测量高差D. 测量方位答案:C4.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A. 仪器误差B. 观测误差C. 计算误差D. 人为误差答案:C5. 测量学中,三角测量法主要用于()。
A. 水准测量B. 角度测量C. 高程测量D. 距离测量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测量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精度()。
A. 仪器精度B. 观测条件C. 测量方法D. 测量人员的技能答案:ABCD7. 测量学中,下列哪些设备可用于角度测量()。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全站仪D. 测距仪答案:BC8. 在测量工作中,下列哪些操作需要进行误差分析()。
A. 仪器校准B. 数据记录C. 数据处理D. 结果报告答案:ACD9. 测量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A. 环境条件B. 测量设备C. 测量人员的经验D. 测量方法的选择答案:ABCD10. 测量学中,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于测量高程()。
A. 水准测量B. 三角高程测量C. 卫星定位测量D. 重力测量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__________误差。
答案:随机12. 测量学中,测量的基本原则之一是__________原则。
答案:从整体到局部13. 在测量工作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多次测量取平均值14.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
答案:中误差15. 测量学中,用于表示测量精度的指标之一是__________。
测量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高程、方位、距离B. 经度、纬度、高程C. 经度、纬度、方位D. 距离、方位、高程答案:B2. 测量中常用的基准面是()。
A. 地球表面B. 地壳C. 参考椭球面D. 大气层答案:C3. 在测量学中,水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A. 测量角度B. 测量距离C. 测量高差D. 测量方位答案:C4. 测量中,三角高程测量法是利用()原理来测量高程的。
A. 勾股定理B. 相似三角形C. 正弦定理D. 余弦定理答案:B5. 测量中的误差来源不包括()。
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可能包括()。
A. 仪器精度B. 观测者技能C. 天气条件D. 计算方法答案:ABC2. 测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A. 测量仪器的校准B. 观测者的经验和技能C. 测量环境的稳定性D. 测量方法的选择答案:ABCD3. 测量学中,测量的基本工作包括()。
A. 高程测量B. 角度测量C. 距离测量D. 方位测量答案:ABCD4. 测量中,以下哪些是测量误差的类型?()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粗差D. 绝对误差答案:ABC5. 测量学中,测量的基本要求包括()。
A. 准确性B. 经济性C. 快速性D. 可靠性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中,测量误差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答案:系统误差、随机误差2. 测量中,测量的基本工作不包括________。
答案:时间测量3. 测量中,测量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4. 测量中,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最基本的测量元素是:A. 距离B. 方向C. 高程D. 角度2. 测量学中,水准测量的目的是:A. 确定两点的水平距离B. 确定两点的高差C. 确定两点的相对位置D. 确定两点的绝对高度3.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观测者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4. 测量学中,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是:A. 利用三角函数计算高差B.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距离C. 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高差D. 利用角度测量确定高差5. 在测量学中,全站仪的主要功能是:A. 测量水平距离B. 测量高程C. 测量角度和距离D. 测量面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采用_________坐标系。
7.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_________误差。
8. 测量学中,测量数据的精度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
9. 测量学中,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_________测量。
10.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传递规律遵循_________定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12. 描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13. 解释三角测量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给定两个点A和B,已知A点坐标为(100, 200),B点相对于A点的方位角为45°,水平距离为50米。
求B点的坐标。
15. 给定一个三角形ABC,已知A点坐标为(100, 200),B点坐标为(300, 200),C点相对于B点的方位角为120°,且BC边长为100米。
求C点的坐标。
测量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 角度2. 答案:B. 确定两点的高差3. 答案:D. 计算误差4. 答案:C. 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高差5. 答案:C. 测量角度和距离二、填空题6. 答案:笛卡尔7. 答案:随机8. 答案:中误差9. 答案:间接10. 答案:误差传播三、简答题11. 答案: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地面上某点到()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A 赤道面B 地球椭球面 C水平面 D 大地水准面2、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1000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A 1.62cmB 3.24cmC 6.48cmD 16.2cm3、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北东60°,则其方位角为( ) 。
A 60°B 120°C 300°D 240°4、坐标计算中所使用的距离应该是()。
A 任意距离均可B 水平距离C 倾斜距离D 大地水准面上的距离5、在两个已知点上分别设站,向另一个未知点进行角度观测的交会方法是()A 后方交会B 前方交会C 侧方交会 D距离交会6、以下不属于地形图测绘方法的是()A 平板仪测图B 经纬仪测图C 全站仪数字测图D 断面测图7、用长半轴a和短半轴b确定的形体是描写地球的()的形状和大小的。
A、地球自然形体;B、大地体;C、旋转椭球体。
8、将地面上的物体测绘到图纸上叫做(),将图纸上的物体落实到实地叫做()。
A、测定;B、测设;C、测绘;D、放样。
9、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行对中操作是()。
A 水平角测量B 水准测量 C垂直角测量 D 三角高程测量10、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行角度测量的是()。
A 水准高程测量B 导线测量C 后方交会测量D 三角高程测量11、经纬仪对中和整平操作的关系是()。
A. 互相影响,应反复进行B. 先对中,后整平,不能反复进行C.相互独立进行,没有影响D.先整平,后对中,不能反复进行12、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A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B 竖盘指标差C 横轴不水平D 竖轴不竖直13、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时产生的高差误差是()。
A、误差大小一定,与前、后视无关;B、误差大小与前、后视距大小成正比;C、误差大小与前、后视距之和成正比;D、误差大小与前、后视距之差成正比。
14、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望远镜在标尺上读数时,都应首先消除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外界亮度不够;B、标尺的像面与十字丝平面没能重合;C、标尺不稳;D、物镜调焦不好。
15、角度测量读数时的瞄准误差属于()。
A 中误差B 系统误差C 偶然误差D 相对误差16、地面两点E、F的坐标分别为A(6256.234,8362.473),B(6246.124,8352.233),则E、F间的水平距离为()mA 14.390 B 10.240 C 106.535 D 10.11017、由一条线段的边长、方位角和一点坐标计算另一点坐标的计算称为()。
A 坐标正算B 坐标反算C 导线计算D 水准计算18、全站仪对中和整平操作的关系是()。
A 先对中,后整平,不能反复进行B 先对中,后整平,互相影响,应反复进行C 相互独立进行,没有影响D先整平,后对中,不能反复进行19、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A 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B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C 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D 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20、下面关于非比例符号中定位点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A.几何图形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图形中心B.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则该点即为定位点C.宽底符号,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底部中心D.底部为直角形符号,其符号定位点位于最右边顶点处21、由地面上两点A、B的坐标计算线段AB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称为()。
A 坐标正算B 坐标反算C 导线计算D 水准计算22、编号为J-41-11-(12)的地形图,属于以下哪一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A 1:1万B 1:50万C 1:5万D 1:10万23、以下地形图编号中,属于1:1万的是()。
A C-48B H-41-AC E-43-8D F-45-12-(25)24、以下不属于三角高程测量野外观测数据的一项是()。
A 竖直角测量B 距离测量C 仪器高测量D 水平角度测量25、经纬仪DJ2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A 90°B 27 0°C 60°D 180°26、某直线段AB的坐标方位角为310°,其两端点间的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A、-Δx、+Δy B +Δx、-Δy C -Δx、-Δy D +Δx、+Δy27、 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A 5 mB 0.1 mmC 5 cmD 50 cm28、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A 高差测量B 距离测量C 导线测量D 角度测量29、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
A 220°B 40°C 南西50°D 南西40°30、闭合导线在X轴上的坐标增量闭合差()。
A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 B 与导线形状有关 C总为0 D 由路线中两点确定31、在地形图中,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
A 比例符号B 半依比例符号C 地貌符号D 非比例符号32、在未知点上设站对三个已知点进行测角交会的方法称为()。
A 后方交会B 前方交会C 侧方交会D 无法确定33、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
A 坐标原点B 任意水准面C 大地水准面D 赤道面34、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B 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 、B 、C 、D 、E 五等C 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D 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35、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各等高线高程如图所视,A 点位于线段MN 上,点A 到点M 和点N 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3mm ,NA=2mm ,则A 点高程为( )A 36.4mB 36.6mC 37.4mD 7.6m 36、三角高程测量要求对向观测垂直角,计算往返高差,主要目的是( )A 有效地抵偿或消除球差和气差的影响B 有效地抵偿或消除仪器高和觇标高测量误差的影响C 有效地抵偿或消除垂直角读数误差的影响D .有效地抵偿或消除读盘分划误差的影响37、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A 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B 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A N M 3736 35C 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D 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38、水准测量时对一端水准尺进行测量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A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A 整平----瞄准----读数----精平C 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D粗平----瞄准----精平----读数39、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A 等高距 B等高线平距 C 计曲线 D 水平距离40、角度测量读数时的估读误差属于()。
A 中误差B 系统误差C 偶然误差D 相对误差41、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B 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C 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D 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42、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A 消除或减弱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B 消除或减弱仪器升沉误差的影响C 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D 消除或减弱仪器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43、在进行精度分析时,误差传播律是精度分析的常用手段。
在分析中,影响误差的各个因素被认为是()。
A、等精度的;B、相互独立的;C、相互不独立的;D、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44、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不能消除()。
A、盘度偏心差;B、横轴误差;C、竖轴倾斜误差;D、照准部偏心差。
45、在进行平整场地时,为了保证挖填平衡,设计高程是场地中的()。
A、任意高程;B、平均高程;C、最高高程;D、最低高程。
46、在A点进行视距测量,A点的高程为HA=1918.380m,仪器高i = 1.40m,测得视距为36.8m。
现在B点立尺,中丝读数为1.45m,垂直角为87°16′,则B点的高程为()。
A、1920.083mm ;B、1916.577mm ;C、1920.086mm ;D、1916.573mm。
47、路基土石方量通常采用()计算。
A、方格网法;B、平均横断面法;C、等高线法;D、估算方法。
48、在工程测量中,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会产生距离误差。
要使所产生的距离误差不超过1/30万,在半径为 Km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
A、5Km;B、10Km;C、20Km;D、30Km。
49、以中央子午北端作为基本方向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夹角称为。
A、真方位角;B、子午线收敛角;C、磁方向角;D、坐标方位角。
50、在测区内布置一条从一已知点出发,经过若干点后终止于另一已知点,并且两端与已知方向连接的导线是。
A、闭合导线;B、附合导线;C、支导线;D、导线网。
二、判断题1、三角高程测量一般采用直觇和反觇的施测方法。
2、距离、水平角和高差是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测量元素。
3、测定地面上两点高差,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一般有单向观测和双向观测方法。
4、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是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几何要素。
5、在54坐标系中,Y坐标值就是距离中子午线的距离。
6、用测距仪测量边长时,一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一次的过程。
7、在水准测量中,当测站数为偶数时,不必加入一对水准尺的零点差改正,但是当测站数为奇数时,一定在加入零点差改正。
8、影响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折光的影响。
9、水平度盘变换手轮的作用是变换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的影像。
10、水平度盘变换手轮的作用是变换水平度盘的读数。
11、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
12、在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点其水平度盘读数不相等。
13、在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点其竖直度盘读数不相等。
14、测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测定公路中线的平面位置及中桩地面高程。
15、中丝法、三丝法是水平角的观测方法。
16、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是因所选定的高程基准面不同而异。
17、水准仪视线的高程等于地面点的高程加上此点水准尺上的读数。
18、在过角顶点的铅垂线不同位置上设置经纬仪,每个位置所测的水平角都是相同的。
19、在钢尺量距中,量距误差的大小与所量距离长短成反比。
20、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
21、附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起终两点已知坐标的差。
22、用经纬仪观测一个水平角,盘左、盘右各测一次称为两个测回。
23、偶然误差可以用改正数计算公式对观测结果进行改正而加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