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情绪的潘多拉魔盒

合集下载

潘多拉魔盒故事文化要点

潘多拉魔盒故事文化要点

潘多拉魔盒故事文化要点
故事要点:
1. 起源:潘多拉魔盒的故事起源于古希腊神话,最早出现在荷马的《伊利亚特》和赫西俄德的《神谱》中。

2. 潘多拉:潘多拉是众神之王宙斯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性。

她被塑造得美丽而聪明,但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3. 魔盒:宙斯赐予潘多拉一个装满了各种灾祸和不幸的魔盒(或称为“罐子”)。

这个魔盒象征着人类所面临的痛苦、困境和诱惑。

4. 好奇心:根据神话,潘多拉无法抵挡自己的好奇心,打开了魔盒。

随即,所有的灾祸和痛苦便从盒子中涌出,扩散到整个世界。

5. 希望:在所有的灾祸和痛苦中,唯有希望还留在了魔盒中。

因此,潘多拉的故事也提醒人们,尽管生活中存在困难与苦难,但希望始终是我们面对困境的力量源泉。

6. 道德教训:潘多拉的故事提醒人们要小心好奇心的驱使,以免被引诱进错误的选择和破坏。

它也告诫人们珍惜已经拥有的幸福与善良,并努力保护自己免受不幸的侵害。

7. 影响文化:潘多拉的故事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影响。

它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寓言,用来警示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冲动和欲望的引导。

这个故事还启发了许多艺术家、作家和音乐家,成为他们创造作品的灵感来源。

总之,潘多拉魔盒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对于好奇心、诱惑和困境的思考。

它提醒人们要珍视幸福与希望,并谨慎处理自身的欲望和冲动。

潘多拉魔盒启示英语作文

潘多拉魔盒启示英语作文

潘多拉魔盒启示英语作文英文回答:In the depths of my being, a Pandora's Box of emotions and experiences lay dormant, sealed away from the light of day. Fear gnawed at its edges, whispering doubts and insecurities, while sorrow coiled within its depths, threatening to consume me entirely. I hesitated, my hand trembling as I contemplated the consequences of opening this forbidden vessel.Yet, within me burned a flicker of curiosity, a longing to unravel the secrets that lay hidden within. With trepidation, I reached out, my fingers brushing against the intricate carvings etched upon its surface. As the box creaked open, a symphony of emotions surged forth, enveloping me like a tidal wave.Joy overflowed from its depths, a warm and radiant glow that filled me with a sense of contentment. It dancedacross my lips, painting them with a smile, and ignited a spark in my weary eyes. Laughter echoed through the air, a reminder of the lightness and freedom I had long forgotten.But amidst the euphoria, shadows lurked. Anger and resentment rose like vipers, their venomous fangs dripping with bitterness. They slithered through my veins, poisoning my thoughts and tainting my heart. I grappled with these dark emotions, their weight threatening to drag me down into the abyss.Sorrow, too, emerged from the box, a heavy cloak that wrapped itself around my shoulders. Its icy fingers reached into my soul, chilling me to the bone. Tears flowed freely, a testament to the pain and loss that had haunted me for far too long.As I confronted the depths of my Pandora's Box, I realized that true strength lies not in suppressing or denying these emotions, but in embracing them with courage and compassion. I learned that joy and sorrow areintertwined, that laughter and tears are part of the tapestry of human experience.With each emotion that surged through me, I grew stronger. I faced my fears head-on, acknowledging their presence but refusing to be consumed by them. I allowed sorrow to wash over me, recognizing its power to heal and transform. And in the depths of my despair, I discovered a resilience that I never knew I possessed.The Pandora's Box that once held me captive has now become a source of liberation. It has taught me to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my emotions, to find solace in the darkness, and to celebrate the light. And so, I embrace the lessons I have learned, carrying them with me as I navigate the treacherous waters of life.For in knowing the depths of my Pandora's Box, I have discovered the true depths of my own humanity.中文回答:在我存在的深处,一个装载着情绪和经历的潘多拉魔盒沉睡着,与日光的照耀隔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C11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C11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末教学监测卷C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试卷满分120分,卷面满分3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2. 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和运用(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滑稽.(jī)炫.耀(xuàn)袍.子(báo)精.益求精(jīng)B.狭隘.(yì)闲.游(xián)俯冲.(chōng)杞.人忧天(qǐ)C.气概.(gài)澄.澈(chéng)热忱.(chén)拈.轻怕重(niān)D. 称.职(chèng)搓捻.(niàn)寂寞.(mò)小心翼.翼(y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头衔蓬勃莽莽疲卷不堪B.缥缈绵廷鹦鹉随声附和C.泥谭勋章凯歌眉开眼笑D. 庇护原委爱慕怪诞不经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择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2分)(1)这片___(萧条荒凉萧瑟)的土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第一户人家。

(2)日寇在南京制造的(危言耸听耸人听闻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4.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秋风萧瑟,(曹操《观沧海》)(2)__,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4)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5)夜阑卧听风吹雨雨,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6)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7)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8)__,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9)你看,那浅浅的天河,__________。

《潘多拉魔盒》阅读附答案

《潘多拉魔盒》阅读附答案

潘多拉魔盒①我们三班是学校出了名的差班——贪玩,成绩差。

每个调到我们班的老师一开始都满怀信心要改变我们,但总是以失败告终。

②这不,又新来了一个范桐老师,我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饭桶”。

③第一节课,范老师自我介绍后,忽然神秘地说:“我和你们谈个条件怎么样?”我们面面相qù()。

他继续说:“我知道你们爱玩儿。

这样,你们以后玩什么我都不管,一不通知家长,二不报告学校。

但你们不许偷偷摸摸,得让我也参加。

”“那怎么行?我们凭什么相信您不告状?”有人提出质疑。

范老师笑笑说:“说实话,就你们那些玩法,我还嫌没劲呢!要是我来策划啊,你们等着瞧……”④教室里响起一阵大笑。

鬼点子最多的李小彬边和大家挤眉弄眼边说:“既然范老师这么厉害,那以后咱们就让范老师带着玩好不好?”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⑤第二天,范老师抱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纸盒走进了教室。

盒子包装得流光溢彩,充满神秘气息。

范老师说:“这叫潘多拉魔盒。

”“一个盒子,怎么玩啊?”我们疑惑了。

范老师笑了:“不懂了吧?这在白领中很流行,大家聚在一起,往盒子里放入最想说的话或者一个小秘密,不署名,然后读给大家听,分享彼此内心,这是放松心灵的好办法啊!”⑥三班笑纳了这个魔盒。

与其说是想减压,还不如说是想看范老师的笑话。

范老师把裁好的白纸发给我们,让我们写好想说的话,然后投进盒子。

范老师自己也投了一张。

卡片收齐后,他抱着盒子将卡片摇匀,并用胶带封上了盒子。

“现在上课,下课铃声响,潘多拉盒子就打开。

”范老师说,“不过,有谁开小差,开盒时间就会顺延。

发现一个顺延一天,以此类推。

”啊,这“饭桶”可真狡猾!为了揭晓盒内的秘密,三班上了有史以来最循规蹈矩的一课。

⑦终于,下课了。

范老师叫班长拆开盒子,他递卡片,班长读。

班长接过第一张卡片,大声念道:“我爱你!”教室里笑成了一锅粥。

范老师却平静地对班长说:“继续念!”“我想你!”哈哈哈……笑声把教室都快掀翻了,很多人狡黠地打量老师的表情,但范老师还是很镇定。

潘多拉魔盒故事

潘多拉魔盒故事

潘多拉魔盒故事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关于潘多拉魔盒的传说。

据说,潘多拉是由众神赋予
美丽与智慧的女人,她嫁给了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埃皮米修斯。

在她嫁给埃皮米修斯的时候,众神送给她一个精美的魔盒,并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这个魔盒。

然而,潘多拉对魔盒的好奇心使她无法抵挡打开魔盒的诱惑。

当她打开魔盒的
时候,里面涌出了所有的灾祸、疾病、痛苦和希望。

因此,潘多拉魔盒的故事成为了一个流传千年的警示故事,警示人们不要过于好奇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但是过度的好奇心有时候会导致灾
难性的后果。

就像潘多拉一样,她的好奇心使她犯下了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好奇心,不要轻易去触碰那些未知的领域,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另一方面,潘多拉魔盒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希望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尽管魔盒中涌出了灾难和痛苦,但是最后还是有希望留在了魔盒里。

这告诉我们,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坚持希望,相信未来会更好,不要轻易放弃。

潘多拉魔盒的故事也启示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潘多拉打开魔
盒的冲动使她犯下了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这也是因为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不要被短暂的快乐冲昏头脑,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

总之,潘多拉魔盒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控制好奇心,坚持希望,克制欲望
和冲动。

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时刻谨记的道理,希望我们都能从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中汲取到智慧,做出明智的选择。

我的躁郁人生读后感

我的躁郁人生读后感

我的躁郁人生读后感这本书啊,就像是作者打开了自己内心的潘多拉魔盒,把躁郁症这个神秘又让人头疼的东西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以前对躁郁症的了解,也就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觉得不就是一会儿高兴得像中了彩票,一会儿又低沉得像世界末日嘛。

但是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幼稚。

作者讲述自己在躁狂和抑郁两种状态之间来回切换的时候,我仿佛能看到他像个无助的小木偶,被那看不见的情绪丝线拉扯着。

在躁狂期,他就像是被打了鸡血的超级英雄,精力无限,觉得自己能征服全世界。

我读到这儿的时候,就想这状态好像也挺酷的啊,干啥都特有劲儿。

可是呢,紧接着抑郁期就像个恶魔一样把他拖进黑暗的深渊。

这时候的他,就像一朵枯萎的花,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感觉整个世界都抛弃了他。

我都能感受到那种从云端突然掉进泥坑的落差,心里堵得慌。

我特别佩服作者的勇气,他能够把自己这些难堪的、痛苦的经历写出来。

这就好比是把自己的伤疤揭开给大家看,还得详细地说这伤疤是怎么来的。

他写那些在病中的挣扎,就像是在跟一个无形的怪兽搏斗,有时候他被打得鼻青脸肿,有时候又好像能反击几下。

这让我想到生活中的我们,虽然可能没有躁郁症这么极端的情况,但谁还没个情绪低落或者兴奋过头的时候呢?只是我们的小情绪和他比起来,就像是小波浪遇到了大风暴。

从这本书里,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人性和生命的东西。

它让我明白,每个人的内心都可能是一片复杂的海洋,表面上风平浪静,底下却可能暗潮涌动。

而且,不管是处于躁狂还是抑郁的人,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理解和陪伴。

就像作者,如果在他最黑暗的时刻,有人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给他一点温暖的光,那对他来说可能就是救命的稻草。

潘多拉魔盒PPT课件

潘多拉魔盒PPT课件
观点:语言反应和身体其他反应都是一些肌肉群的收缩。 反应组合形式中有无语言反应参与,只能使反应组合 发生
复杂程度的差异,而不能发生性质的差异。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产生条件:
1.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
2.心理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坚持华生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但反对极端简单化的观点和 方法
3.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
1.对理论术语给予操作性界定;2.将理论以一组理论公式表述 出来,由此导出预测;3.从事实验,检验这些预测;4.根据观 察结果对理论进行修正。
惩罚性条件反射
❖ 四,涉足自杀领地
❖ 预防自杀的两种方法:培养积极反应;改变生活环境
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 五,儿童行为教育
❖ 《婴儿与儿童的心理护理》 ❖ 自然主义的儿童教育观,反对体罚、反对溺爱 ❖ 体育锻炼、性教育
❖ 六,心理学界的普罗米修斯
❖ 应为运用心理学而学习心理学 ❖ 临床人格学
评价
❖ 1.面对责难
❖ 1、决定一般的行为级的测验 ❖ 2、特殊才能的测验 ❖ 3、测验中探讨的和统计的工作
❖ 五、社会实验法
❖ 1、改变或操纵社会情境 ❖ 2、实验盲目进行,反应已知
行为主义的方法论
❖机械主义方法论
❖ 研究原则: ❖ 客观主义、还原主义、决定论
❖华生心理学体系:
❖ 3个范畴和内容,本能、情绪、思维 ❖ 2个概念和问题,习惯和人格
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
❖ 华生将心理学定性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纯粹客观的 实验的分支,主张心理学不能以研究不可捉摸, 不可接近,不能直接观察的缥缈无凭的意识为满 足。他设定了另一种研究对象,即看得见摸得着 的外显行为。华生在作为行为主义宣言的《行为 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宣称行为主义 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诗歌中的分裂——读陆忆敏《出梅入夏》

诗歌中的分裂——读陆忆敏《出梅入夏》

出梅入夏陆忆敏在你的膝上旷日漂泊迟睡的儿子弹拨着无词的歌阳台上闲置了几颗灰尘我闭上眼睛抚摸怀里的孩子这几天 正是这几天有人密谋我们的儿子夜深人静诗歌中的分裂——读陆忆敏《出梅入夏》杨紫晗,1998年出生,湖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新诗研究。

谁知道某一张叶下我储放了一颗果实谁知道某一条裙衣里我暗藏了几公顷食物谁知道我走出这条街走出乘凉的人们走到一个地方蹲在欢快的水边裹着黑暗絮语、笑、哭泣直到你找来抱着我的肩一起听听儿子咿叽嘎啦的歌并抱着我的肩回家这一如常人梦境这一如阳台上静态的灰尘我推醒你趁天色未明把儿子藏进这张纸里把薄纸做成魔匣独具特色的女性意识构成了陆忆敏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使她成为1980年代中后期“女性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不同于“第三代”其他女诗人们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手法,陆忆敏诗歌中更多运用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相结合的方式,在文本中形成对话,显现出某种“自我分裂”的倾向。

这种独特的方式也帮助诗人避免因过度关注自我而陷入“情感的泥潭”(陆忆敏《谁能理解弗吉尼亚·伍尔芙》),并在诗人与自我的对话中创建了一个开放且具有收敛能力的诗歌创造空间。

《出梅入夏》是诗人的早期作品,在整首诗中,作者以一个母亲的视角表达了对诗意人生的渴求。

“我”和“你”在每一节中交替出现,使抒情主体分裂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并且在诗中交流和互动。

开首第一行“在你的膝上旷日漂泊”使用的是第二人称,似乎是在讲述他人的故事,儿子弹拨着歌曲,灰尘在阳台静默着。

随后视角开始转换,“抚摸怀里的孩子”的是“我”而不再是“你”,叙述者开始介入到故事之中。

叙述者作为“你”的他者,在诗歌中已然构成一种对话关系,并且以一种迂回的方式在表达着自我。

紧接着“有人密谋我们的儿子”给诗歌营造出一丝诡异惊恐的氛围,并且以“我们”“你”“我”这类人称代词来丰富诗中叙述者的形象,构成了一种戏剧化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的潘多拉魔盒》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情绪的潘多拉魔盒》。

下面我将从教材及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方法、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五个方面来详细说一下我的教学构思。

一、教材及设计意图
本课属于情绪辅导课,隶属我校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为成长导航》的情绪篇。

情绪情感是生命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初中生情绪、情感具有两极性、外露性和冲动性等特点,自我调控力差,待人处事容易受情绪的牵制,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

为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合理认知不同的情绪,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并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力量,进而推动学生的心理成长,故而设计了本课题。

二、活动目标
基于以上设计意图,我设置了如下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关照自己的情绪,体会不同的情绪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2.促动学生从负面情绪中汲取能量,将其转化为成长的营养;
3.激发学生的情绪掌控力,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其中,2是重点,3是难点。

三、活动方法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结合心理活动课的特点,采用游戏体验、绘画疗法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采用冥想练习、小组讨论、脑力激荡等活动方法促进学生对情绪的深层探索,进而实现活动目标。

四、活动准备
为使课堂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前进行分组,准备大型卡纸(每组一张,正面是潘多拉魔盒图片,反面是潘多拉魔盒的由来)、A4纸(每人一张)、水彩笔(每组一盒)、心形卡片(每人一张)、双面胶等活动材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活动过程
紧扣主题,以活动目标为基准,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暖身活动(松鼠搬家)(用时5分钟)——情绪潘多拉魔盒(用时15分钟)——和自己的情绪精灵在一起(用时20分钟)——成长加油站(用时5分钟),共四部分。

下面我来具体讲一下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
首先,进入本课第一大环节,暖身活动——游戏《松鼠搬家》导入本课,一方面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另一方面通过本活动引发学生不同的情
绪体验。

“松鼠搬家”的具体规则为:全班同学以1、2、3的方式重复报数,三人一组,1为“小松鼠”,2、3为“樵夫”,“樵夫”双手举起对撑搭成一个小屋状,“松鼠”站在“小木屋”中。

每个“小木屋”中只能住下一只“小松鼠”。

活动根据指导者的口令进行,口令包括“松鼠搬家”“樵夫砍柴”“森林大火”,每一口令结束,或者小松鼠或者樵夫因速度慢等原因被淘汰(如:说到“松鼠搬家”时,樵夫不动,小松鼠迅速调换到其他的小木屋,时间一到,动作慢者被剩下;说到“樵夫砍柴”时,松鼠不动,搭建小木屋的两个人分开,寻找新的樵夫搭建新的小木屋,时间一到,动作慢者被淘汰;说到“森林大火”时,小松鼠可以变成樵夫,樵夫也可以变成小松鼠,时间一到,速度慢者被淘汰。


活动结束后,提问学生,在刚才的活动中有什么感觉,有的同学可能说“兴奋”“高兴”,有的同学可能说“失落”“沮丧”,进而引发学生的情绪体验分享,顺势导入本堂课的第二大环节——情绪的潘多拉魔盒。

将情绪命名为情绪精灵,分为快乐精灵和痛苦精灵,快乐精灵生活在魔盒的左半部分,痛苦精灵生活在魔盒的右半部分,将情绪拟人化,更贴合学生实际,也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给学生注入一个理念: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冥想来感受不同的情绪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进入本环节的第一部分——拜访情绪精灵。

播放轻音乐《安妮的仙境》,引导学生调整呼吸,跟随指导语来想象,“你调整一下自己的坐姿,找个舒服的姿势坐好,慢慢地闭上眼睛,跟随我慢慢地调整呼吸,吸气……呼气……吸气……呼气……此刻,你的呼吸越来越平稳,慢慢地,你越来越靠近情绪潘多拉魔盒,仔细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有多大?它的外面有装饰吗?如果有,是什么颜色?请你静静地看着这个魔盒,你感受到了什么?此刻,魔盒自动打开了,从里面跳出一个情绪精灵,它是快乐精灵还是痛苦精灵?长什么样子?披着什么颜色的外衣?它的出现让你想到了什么?此刻,你内心中有了怎样的感觉?无论它是快乐精灵还是痛苦精灵,请你静静地和它待一会儿,体会一下此刻内心的感受,默默地记住它的样子,然后慢慢地,慢慢地回到我们的现在。


以冥想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绪感受,然后进入本环节第二部分——给情绪精灵画像,让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情绪精灵画在A4纸的左面,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感受到的情绪,并与生活中的具体事件相连,找到情绪的来源,然后和你的小组成员分享、交流,小组进行归结,发现不同的情绪精灵承载着不同事件,小组做全班交流。

同时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探索,你喜欢你的情绪精灵吗?理由是
什么?可能有的同学说喜欢快乐精灵,有的同学说不喜欢痛苦精灵,当学生说完不喜欢的理由后,教师引导说“其实痛苦精灵并不可怕”。

在学生期待进一步探索的心理需求下,进入第三大环节——和自己的情绪精灵在一起,本环节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直面痛苦精灵。

教师邀请一个画过痛苦精灵画像的同学上台示范,引导学生给自己不喜欢的负面情绪进行积极赋义,比如甲同学画的情绪精灵是“愤怒的小鸟”,事件是周末和乙同学约好上午一起去图书馆看书,结果甲同学在图书馆门口等到九点,乙同学都没来,甲同学很生气地回家了,周一质问乙同学,结果乙同学说他九点半到了,还指责甲同学不等他,甲同学很生气,不想再理乙同学了。

教师:这件事情你现在想起来还是很生气,看来你对你的这个朋友很在意哦!
甲同学:恩,当然了,我们俩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好朋友呢!
教师:原来愤怒让你清楚你有多在意你们的友情啊!还有,在这件事情中,感觉似乎双方没有沟通好哦,愤怒精灵在提醒你们如何沟通才能更好呢!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脑力激荡的方式让学生借助同伴的力量来面对负性情绪,并找到其积极意义,使得讨论更加地有的放矢,也更有效果。

教师进而归结引导学生发现,痛苦精灵即负性情绪原来一直在给我们启示,比如紧张是提醒我们需要额外的能力去保证成功;痛苦是提醒我们避开危险等,进而使得学生开始接纳负性情绪等。

在学生接纳痛苦精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照自己的情绪,接纳自身所出现的情绪,进入本环节的第二个部分——握手情绪精灵,让学生把现在感受到的情绪精灵画在A4纸的右面,让学生看着自画图谈感受,进行交流。

交流的结果让学生明确“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情绪是变化的”情绪又是可以掌控的”。

然后对自己的情绪精灵说一句话写在心形卡纸上,张贴到组内大型卡纸上的“潘多拉魔盒”里,进行全班展示。

本环节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接纳自己的情绪,懂得和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学会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最后一环节——成长加油站,让学生就本堂课的收获进行分享、交流,教师进行总结,在《Hello 五彩气球》的音乐中结束本堂课。

最后展示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