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第二课__熟悉的物品

合集下载

第二课《熟悉的物品》教案

第二课《熟悉的物品》教案

第二课《熟悉的物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构图的基本法则和构图形式,掌握静物画的不同表现方法,体验构图的不同角度、不同工具呈现的不同趣味,感受静物画的艺术美。

过程与方法:尝试学生合作摆一组静物,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静物画的美,提高学生的观测能力、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关注、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难点:尝试多种视觉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物体以及在静物素描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各种绘画工具材料,学生喜欢并熟悉的物品:如:书包、课本、文具用品、水果、体育用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大师笔下的动物植物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给人以深刻的美妙感受,这节课我们把目光从古代收过来,回到我们身边熟悉的物品上来——导入课题《熟悉的物品》。

二、欣赏与发现:1、了解静物画出示现代静物图片和舞蹈纹盆图片。

比较二者外形,质地,纹饰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

总结:前者形状简洁,质感粗糙,纹饰原始,后者造型丰富,质感细腻柔滑,纹饰华丽。

物品的变化表明了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中的物品也更加丰富多彩。

当回望这些生变的物品时,我们会看到人类科技、文化、艺术发展的足迹。

静物画便是对这些物品的描绘。

我们把画在画中的物品叫静物。

2、欣赏静物画的艺术美导语:美术作品的取材不一定要描绘名川大山,我们身边的物品也可以定格为永恒,从古至今许多画家都把描绘身边的物品作为记录生活的一部分,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它们,并借助这些静物的表现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

分小组,每小组选择一幅自己最欣赏的油画静物作品和国画静物作品,在平台上向大家展示并评价赏析;同时,尝试去理解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

七年级美术《线的散步》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七年级美术《线的散步》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4、线的散步:静物主题写生创作。分组写生,各组确定主题、准备素材、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构图,完成一张较为充分的线写生作业。
5、小试素描:学习明暗造型基本规律,尝试素描写生。
单元模块教学计划
课时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以线写形:单个物品写生(1课时)
直观感受物象,了解如何用线条表现形状、结构、空间等。
尝试主题写生创作。
主动考虑构图、形式、风格等。
小试素描:明暗调子、素描写生(1-2课时)
学习素描的基本知识,强化体块认识,感受光影与调性。
尝试明暗造型写生静物,用黑白灰色调表现静物整体关系。
培养学生整体观察表现的能力。
学习明暗造型基本规律,色调的黑白灰归纳概括:三大面五大调子。引导学生从体面关系上认识物体结构。
本教学模块中线的感受和表现,教师通过引导赏析,感受作品,实践练习,让学生感受线的丰富的表现力和不同的作品风格。
然课时安排还不够合理,学生作业还可以更充分一些,更深入一些。
2、学生观察和感受对象的结构、形态及质感。能够用线描和素描的表现方式,选择某种媒材进行静物主题写生,表达一定的情感或情绪。
3、培养学生观察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线造型的审美感受。
单元模块
设计思路
用一根线条去散步。——保罗克利
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初中校门,通过小学美术学习对线造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表现水平有高有低。七年级学生处于从儿童向成年人发展的过渡期,认识开始由主观向客观发展,在艺术创造中更偏重理性判断。他们对自己以前创造的幼稚的“不真实”作品不满意,当写实技术一时还达不到理想水平时,就会丧失艺术创造的自信,进入所谓的青少年“转型期”艺术发展的低谷。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帮助青少年解除艺术发展的困扰,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梳理第一课《中国花鸟画》(1)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国花鸟画的题材有植物、动物、昆虫等。

(2)工笔画《芙蓉锦鸡图》①作者:宋代赵佶②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

③构图、用笔、用色:画幅左侧安排了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

用双钩法线条细劲,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含端庄典雅的气质。

④题款:瘦金体(3)《写生珍禽图》①作者:黄荃②时代:五代③绘画特色:精微、逼真(4)黄荃、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花鸟画家,世称“皇家富贵”和“徐熙野逸”。

(5)《双喜图》①作者:崔白②时代:宋代③绘画内容:秋野景物,草树坡石④绘画特色:把瞬间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出来(6)“墨分五彩”: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能和其他色彩一样表现出丰富的层次。

(7)写意画《墨竹图》①作者:宋代文同②内容:竹叶四面张开,生机盎然③情感表达:借物抒情,寄托着文人的理想品格(8)《墨葡萄图》①作者:明代徐渭②内容:水墨葡萄一枝③情感抒发: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作自己,用充满激情的水墨葡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身世坎坷的感触(9)《游鱼》①作者:清代朱耷②题款:八大山人③情感表达:墨点无多泪点多(10)《花卉册》①作者:清代恽寿平②绘画特色:没骨法(11)写意画《蟹篓图》作者:齐白石;工笔画《松龄鹤寿图》作者:陈之佛第二课《熟悉的物品》(1)静物: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2)素描: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3)作品欣赏:①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②《瓶花》:西班牙毕加索素描③《静物》:法国马蒂斯(4)不同的画笔可以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触,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物品的质感传递给我们的情感。

(5)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表现工具,会使同一组物品呈现不同的趣味。

第三课《情感的记录》(1)淡彩画:在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作品上,用水彩或彩色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上教案第2课 熟悉的物品(第一课时)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上教案第2课     熟悉的物品(第一课时)

第2课熟悉的物品(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①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

②通过让学生合作摆一组静物,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方法。

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①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②了解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尝试用多种视觉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物体。

教学难点:①在静物素描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

三、课前准备:教师:各种不同表现风格的静物范画(最好能做成多媒体演示,便于学生直观了解和比较)。

学生:分组带水果.文具用品。

四、教学过程:引导阶段:欣赏和分析:以教材为主,适当增加一些其他类似图片。

从古至今许多画家都把描绘身边的物品作为记录生活的一部分,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它们,并借助这些静物的表现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

舞蹈纹彩陶盆上刻画了新石器时代人的生活情景。

(出示范画,在对话中说明这些作品的时代和不同的表现方法,逐渐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物品的外观造型.色彩.材质.图形等方面,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学生评述。

)教师归纳:生活中的物品千姿百态.造型各异,把自己喜欢的物品当作绘画对象画下来,我们就称它为“静物”。

体验阶段:(1)展示多张以不同材料.不同内容表现的静物画图片。

请学生在欣赏.评价自己喜欢的静物画作品的同时,尝试去理解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

(2)教师结合范图分析归纳:线在绘画中被广泛运用,是最原始.最基本,最概括.最富有表现力的手段。

如:线可以概括物品的外形轮廓.特征动态,也可以表现对象的内在结构,还可以用变化的线,通过线的粗.细.虚.实.刚.柔.深.浅等变化,表现物品的质感.透视.空间美系等。

苏少版初中七年级美术上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苏少版初中七年级美术上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苏少版初中七年级美术上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学习计划、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七年级上册
中华博览(欣赏·评述)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一中国花鸟画
造型天地(造型·表现)
第2课熟悉的物品
第3课情感的记录
第4课人类的朋友
经典魅力(综合·探索)
第5课耕牛·战马
设计空间(设计·应用)
第6课花的变化
第7课图案之美
第8课装点生活
世界之旅(欣赏·评述)
第9课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
本册综合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七年级下册
中华博览(欣赏·评述)
第1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造型天地(造型·表现)
第2课关注你、我、他
第3课在临摹中感受
第4课动感生活
经典魅力(综合·探索)
第5课仕女·簪花
设计空间(设计·应用)
第6课多变的色彩
第7课重复的魔力
第8课奇妙的墙
世界之旅(欣赏·评述)
第9课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本册综合。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熟悉的物品》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熟悉的物品》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熟悉的物品》教案一、教材分析:《第2课熟悉的物品》是苏少版七(上)中华博览绘画教材的一部分。

本课主要介绍了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以及多种表现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创作,培养艺术美的眼光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如平面构图、对角线构图、中心构图等。

2. 掌握多种表现方法,如线描、阴影、明暗对比等。

3. 培养学生用观察力和创造力捕捉物品的美感。

4.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表现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以及多种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用灵活的、善于发现艺术美的眼光观察和捕捉物品,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表现一幅以线为主的素描作品。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不同。

他们对艺术有一定的兴趣,但缺乏系统的绘画知识和技巧。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艺术感知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课熟悉的物品》中的静物画。

先让我们来看一些静物画的图片,你们对这些画作有什么感觉呢?学生1:这些画作很美,色彩搭配得很好。

学生2:我觉得每个画作都有自己独特的构图,看起来很有层次感。

老师:很好,你们对静物画的构图和色彩有很敏锐的观察力。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如何构图和表现静物画的方法。

步骤二:教学讲解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静物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

平面构图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可以将物品放在画布上的不同位置,形成平面感。

对角线构图则是利用对角线将画面分割成两部分,增加画面的动感。

还有中心构图,将物品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主题。

你们可以看一下这些画作中使用了哪种构图方式。

学生3:我觉得这幅画使用了对角线构图,因为画面中的物品形成了一个斜线。

老师:很好,你观察得很仔细。

除了构图方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线描、阴影和明暗对比等方法来表现静物画。

《第2课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上

《第2课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上

《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基础的素描技巧,通过描绘“熟悉的物品”提升绘画基本功。

2. 学会观察物品的形状、结构、纹理等特征,并运用线条和阴影表现出物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3. 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意设计能力,能通过作品表达对物品的理解和情感。

二、作业内容作业主题以“熟悉的物品”为主题,可以是学生生活中的文具、书籍、装饰品等任何一种物体。

作业步骤1. 观察物品:学生选择一件熟悉的物品,仔细观察其形状、结构、纹理和色彩等特征。

2. 构图设计:学生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物品的基本轮廓和大致比例。

3. 素描基础练习:学生运用基本的素描技巧(如线条的粗细、疏密、方向等)描绘物品的轮廓和细节。

4. 阴影处理:学生学会运用阴影表现物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物品看起来更加生动。

5. 创意表达:在完成基础素描后,鼓励学生加入个人创意和情感元素,使作品更具个性。

作业材料准备学生需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三、作业要求1. 作品需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 观察细致,能够准确捕捉物品的特征。

3. 素描技巧运用得当,线条流畅,阴影处理自然。

4. 创意表达有新意,能够体现个人对物品的理解和情感。

5. 作品保持整洁,不出现污渍和折痕。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2.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品,学习他人优点,改进自身不足。

3. 综合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结果,给予学生作品综合评价和反馈。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学生自评:学生自我评价作品,反思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家长反馈:家长了解孩子的作品及教师评价后,与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熟悉的物品”这一主题,让学生在观察、构图、素描和创意表达等方面得到锻炼,提高绘画基本功和审美情趣。

熟悉的物品

熟悉的物品

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两 组静物画
静物组合
石膏几何体
请思考:
观察和欣赏了老师 手中的静物画同学 们知道这属于哪种 类别的画种?
什么是素描?
素描也叫单色画,是用明暗 深浅变化的方法来体现物体 立体感的一种画法。
素描原理
立体感是由光线在物体上产生的明暗变化而形成的
素描的色调
(重点) 三面:黑、白、灰。 五大色调;亮面、 灰面 、 反光面、 投影、 明暗交界面。
步骤案列三
步骤案列四
作业:
请同学们现在开始每个小组利 用你课桌上的物品进行自由组 合、摆放一组静物,看会摆放 的构图美观大方,进行小组评 比。用线条开始写生摆老师:王建华
同学们观察以上图片,有谁能 说说这和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有 联系吗?
以上出示的图片都是我们生活 中常见的并非常熟悉的物品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品, 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描 绘对象。我们今天就来 学习怎样把这些物品用 绘画的形式把它们用我 们的画笔描绘出来。
素描静物画的步骤 案列一
完成图
素描的工具和绘画方式
素描的绘画工具笔、 橡皮擦、美工刀、素 描纸、画板。一般对 于初学者来说,我们 都采用铅笔绘画,一 般用HB、2B、3B、 4B铅笔就可以。
素描的构成-----线条
线的画法:落笔轻,中间 重,收笔轻,一气呵成, 两头虚中间实。
步骤案列二
完成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一课时,重点是通过图片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物品,在了解静物、写生、素描以及不同绘画工具的笔触等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尝试有不同的工具表现身边的物品,在尝试的过程中体验绘画的乐趣。

教师在学生观察时应给据学生的表现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并了解相应的知识,同时对学生的尝试作品在点评过程中要注意把其成功的地方讲清楚,讲到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学后反思:
作业:完成一幅素描写生练习,建议尝试以线为主的表达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