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数学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最新浙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复习汇总完整完美精品打印版

最新浙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复习汇总完整完美精品打印版

最新浙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复习汇总完整完美精品打印版最新浙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期末总复知识点考点重难点要点整理复汇总,是一份完整、完美、必备的复资料。

1.二次函数1.1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形如y=ax²+bx+c (其中a,b,c是常数,a≠0)的函数。

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

1.2 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y=ax²(a≠0)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顶点在坐标原点。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最低点;当a0时)或向左(当m0时)或向下(当k<0时)平移|k|个单位得到,顶点为(m,k),对称轴为直线x=m。

1.3 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y=ax² (a≠0)的图像具有如下性质:1)对称轴为x=-b/2a;2)最值点为顶点,最大值为k (当a0时);3)图像开口方向由a的符号确定。

1.4 二次函数的应用运用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首先应当求出函数表达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然后通过配方变形,或利用公式求它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注意:由此求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自变量必须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

2.简单事件的概率2.1 事件的可能性根据事件是否发生的可能性,可以将事件分为三类: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或随机事件。

2.2 简单事件的概率将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用P 表示。

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为P(A)。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00%,即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即P(不可能事件)=0;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即0<P(随机事件)<1.如果事件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可能性相同且互相排斥,结果总数为n,事件A包含其中的结果数为m(m≤n),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m/n。

使用公式P(A)=m/n来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需要先确定所有结果的可能性相等,然后确定所有可能的结果总数n和事件A包含的结果数m。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第4题)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一元二次方程 x 2=x 的根是( )A .x 1=0,x 2=1B .x 1=0,x 2=-1C .x 1=x 2=0D .x 1=x 2=12.一个不透明布袋中有2个红球,3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摇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该小球是红色的概率为( )A .12B .23C .15D .253.若一组数据 2,3,4,5,x 的方差比另一组数据 5,6,7,8,9 的方差大,则 x 的值可能是( ) A .1B .4C .6D .84.如图,OA 、OB 是⊙O 的半径,C 是⊙O 上一点.若∠OAC =16°,∠OBC =54°,则 ∠AOB 的度数是( )A .70°B .72°C .74°D .76°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k =0的一个根为2,则二次函数y =a (x +1)2+k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 ) A .(-3,0)、(1,0) B .(-2,0)、(2,0) C .(-1,0)、(1,0)D .(-1,0)、(3,0)6.如图,在Rt △ABC ,∠ACB =90°,AC =4,BC =3,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连接DE ,将△ADE 沿DE 翻折,使点A 的对应点F 落在BC 的延长线上,若FD 平分∠EFB ,则AD 的长为( ) A . 157B .207C .258D .259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7(第12题)l 1 l 2l 3A BCEFD (第11题)8.若a b =43,则a -b b= .9.设x 1、x 2是方程x 2+mx -m +3=0的两个根,则x 1+x 2-x 1x 2= .10.把抛物线y =-x 2向左平移2个单位,然后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该抛物线相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11.如图,l 1∥l 2∥l 3,若AD =1,BE =3,CF =6,则ABBC的值为 .12.如图,点A 、B 、C 在⊙O 上,⊙O 的半径为3,∠AOC =的长为 . 13.已知关于x 的函数y =x 2+2mx +1,若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是 .14.如图,弦AB 是⊙O 的内接正六边形的一边,弦AC 是⊙O 的内接正方形的一边,若 BC =2+23,则⊙O 的半径为 .15.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4,点E 在DC 上,点F 在AC 上,∠BFE =90°,若 CE =1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2,AD =4,点E 、F 分别为AD 、CD 边上的点,且EF 的长为2,点G 为EF 的中点,点P 为BC 上一动点,则P A +PG 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8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8分)解方程:(1)x 2-4x -5=0; (2)x 2-4=2x (x -2).18.(8分)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完成了5次射击训练,两人的成绩(单位:环)如下(1)甲射击成绩的中位数为 环,乙射击成绩的众数为 环;(2)计算两人射击成绩的方差;(3)根据训练成绩,你认为选派哪一名队员参赛更好,为什么?19.(8分)某校开展秋季运动会,需运动员代表进行发言,从甲、乙、丙、丁四名运动员中随机抽取.(1)若随机抽取1名,甲被抽中的概率为 ; (2)若随机抽取2名,求甲在其中的概率.20.(7分)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且∠BCE +∠BDE =180°. (1)求证:△ADE ∽△ACB ;(2)连接BE 、CD ,求证:△AEB ∽△ADC .21.(8分)如图是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像. (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及顶点坐标; (2)当y >0时 x 的取值范围是 ;(3)当m <x <m +4时,-5<y ≤4,则m 的值为 .22.(7分)在Rt △ABC ,∠BAC =90°,AB =AC ,D 、E、F 分别为BC 、AB 、AC 边上的点,且∠EDF =45°.(1)求证:△EBD ∽△DCF ;(2)当D 是BC 的中点时,连接EF ,若CF =5,DF =4,则EF 的长为 .23.(8分)某超市销售一种商品,成本为每千克50元.当每千克售价60元时,每天的销售量为60千克,经市场调查,当每千克售价增加1元,每天的销售量减少2千克. (1)为保证某天获得750元的销售利润,则该天的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 (2)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时,才能使当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24.(8分)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P ,连接BC ,过点D 作DE ⊥CD ,交⊙O 于点E ,连接AE ,F 是DE 延长线上一点,且∠BCD =∠F AE . (1)求证:AF 是⊙O 的切线;(2)若AF =2,EF =1,求⊙O 的半径.25.(8分)已知二次函数y =(x -2)(x -m )(m 为常数). (1)求证:不论m 为何值,该函数的图像与x 轴总有公共点;(2)若M (-1,0), N (3,0),该函数图像与线段MN 只有1个公共点,直接写出 m 的取值范围;(3)若点A (-1,a ),B (1,b ),C (3,c )在该函数的图像上,当abc <0时,结合函数图像,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26.(8分)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B =AC ,BD ⊥AC ,垂足为E . (1)求证:∠BAC =2∠DAC ; (2)若AB =10,CD =5,求BC 的长.27.(10分)定义:圆心在三角形的一边上,与另一边相切,且经过三角形一个顶点(非切点)的圆,称为这个三角形圆心所在边上的“伴随圆”.(1) 如图①,在△ABC 中,∠C =90°,AB =5,AC =3,则BC 边上的伴随圆的半径为 . (2)如图②,△ABC 中,AB =AC =5,BC =6,直接写出它的所有伴随圆的半径. (3)如图③,△ABC 中,∠ACB =90°,点E 在边AB 上,AE =2BE ,D 为AC 的中点,且∠CED =90°.①求证:△CED 的外接圆是△ABC 的AC 边上的伴随圆; ②DE的值为 .参考答案说明:本评分标准每题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参照本评分标准的精神给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7.9 8.13 9.-3 10.y =-(x +2)2+3 11.2312.2π 13.m ≥-1 14. 2 2 15.322 16.4 2 -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8分) 17.(8分)(1)解:x 2-4x -5=0 x 2-4x +4=5+4(x -2)2=9 ········································································································ 1分x -2=±3 ········································································································ 2分 ∴ x 1=5,x 2=-1. ··························································································· 4分 (2)解:x 2-4=2x (x -2) x 2-4=2x 2-4xx 2-4x +4=0 ··································································································· 5分 (x -2)2=0 ········································································································ 6分 ∴ x 1=x 2=2. ··································································································· 8分 18.(8分)(1)7;8 ········································································································ 2分 (2)s 2甲=(7-8)2+(7-8) 2+(10-8)2+(9-8)2+(7-8)25=1.6环2. ······························ 4分s 2乙=(8-8)2+(8-8) 2+ (7-8)2+(8-8)2+(9-8)25=0.4环2. ······································ 6分(3)选择乙.因为甲乙两人平均数相同均为8,说明两人实力相当,但s 2乙<s 2甲,乙的成绩更加稳定,所以选乙. ······················································································· 8分19.(8分)(1)14. ·········································································································· 2分(2)解:随机抽取两名运动员,共有6种等可能性结果:(甲,乙)、(甲,丙)、(甲,丁)、(乙,丙)、(乙,丁)、(丙,丁).其中满足“有甲运动员”(记为事件A )的结果只有3种,所以P (A )=12. ·································································································· 8分20.(7分)(1)证明:∵ ∠BCE +∠BDE =180°, ∠EDA +∠BDE =180°,∴ ∠EDA =∠BCE . ·························································································· 1分 又 ∠A =∠A , ································································································· 2分 ∴ △ADE ∽△ACB . ·························································································· 3分 (2)∵ △ADE ∽△ACB , ∴ AD AC =AE AB, ·········································· 4分 ∴AD AE =ACAB, ······································· 5分 又 ∠A =∠A , ········································ 6分 ∴ △AEB ∽△ADC . ································· 7分21.(8分)(1)将(0,3)、 (3,0)代入,得⎩⎨⎧3=c ,0=-9+3b +c································································································· 1分解得⎩⎨⎧c =3,b =2····································································································· 2分∴ y =-x 2+2x +3 ····························································································· 3分 ∴ 顶点坐标为(1,4) ························································································ 4分 (2)-1<x <3. ······························································································ 6分 (3)-2或0 ···································································································· 8分 22.(7分)(1)解:∵∠BAC =90°,AB =AC ,∴ ∠B =∠C =45°. ··························································································· 1分 ∴ 在△BDE 中,∠BED +∠BDE =180°-∠B =135°, ∵ ∠EDF =45°,∴ ∠BDE +∠CDF =135°,∴ ∠BED =∠CDF . ·························································································· 3分 ∵ ∠B =∠C ,∴ △EBD ∽△DCF . ·························································································· 5分 (2 ········································································································ 7分23.(8分)(1)解:设每千克的销售价增加x 元,根据题意,得(60+x -50) (60-2x )=750 ··················································································· 2分 ∴ x 1=5,x 2=15. ····························································································· 3分 60+5=65或60+15=75 ···················································································· 4分 答:销售单价为65或75元时获得利润750元. (2)解:每千克的销售价增加x 元,利润为w 元.w =(60+x -50) (60-2x ) ···················································································· 6分 =-2(x -10)2+800 ···························································································· 7分 ∵ a =-2<0,∴ 当x =10时,w 有最大值800. ········································································ 8分 60+10=70答:当销售单价为70元时获得最大利润,为800元. 24.(8分) (1)连接BD .∵ AB 为⊙O 的直径,CD ⊥AB ,∴ ⌒BC = ⌒BD , ························································· 1分 ∴ ∠BDC =∠BCD .∵ 四边形ABDE 为⊙O 的内接四边形,∴ ∠BDE +∠BAE =180°,即∠BDC +∠CDF +∠BAE ····· 2分∵ DE ⊥CD , ∴ ∠CDF =90°, ∴ ∠BDC +∠BAE =90°.∵ ∠BCD =∠F AE , ·························································································· 3分 ∴ ∠BAE +∠F AE =90°,即∠F AB =90°, ∴ AF ⊥AB . 又 点A 在⊙O 上,∴ AF 与⊙O 相切. ·························································································· 4分 (2)过点O 作OG ⊥DF 垂足为G . ∵ ∠F AB =∠D =∠APD =90°, ∴ 四边形APDF 是矩形, ∴ ∠F =90°.∵ ∠F AB =∠F =∠OGF =90°, ∴ 四边形AOGF 是矩形,∴ AF =OG ,AO =GF . ···················································· 5分 设OE =OA =r ,则GE =r -1.在Rt △OGE 中,由勾股定理得OG 2+GE 2=OE 2, ···················································· 6分 即4+(r -1)2=r 2, ···························································································· 7分 解得r =5 2 . ····································································································· 8分25.(8分)(1)令y =0,即(x -2)(x -m )=0 ········································································· 1分 ∴ x 1=2,x 2=m . ····························································································· 2分 当m =2时,x 1=x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m ≠2时,x 1≠x 2,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 不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不论m 为何值,该函数的图像与x 轴总有公共点. ·············································· 3分 (2)m =2或m >3或m <-1. ··········································································· 6分 (3)-1<m <1或m >3. ·················································································· 8分 26.(8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考前复习高频考点专题练习一遍过《一元二次方程》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考前复习高频考点专题练习一遍过《一元二次方程》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考前复习高频考点专题练习一遍过《一元二次方程》高频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1. 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共有()个①x2﹣2x﹣1=0;②ax2+bx+c=0;③+3x﹣5=0;④﹣x2=0;⑤(x﹣1)2+y2=2;⑥(x﹣1)(x﹣3)=x2.A.1 B.2 C.3 D.42.把方程x(x+2)=5(x﹣2)化成一般式,则a、b、c的值分别是()A.1,﹣3,10 B.1,7,﹣10 C.1,﹣5,12 D.1,3,23. 方程(4-a2)x2+(a+2)x+1=0,当a________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当a=________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4. 数学兴趣小组对关于x的方程(m+1)x m2+1+(m-2)x-1=0提出了下列问题:(1)是否存在m的值,使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若存在,求出m的值,并写出方程.(2)是否存在m的值,使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若存在,求出m的值,并解此方程.高频考点二:解一元二次方程1.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3=0时,原方程可变形为()A.(x+2)2=1 B.(x+2)2=7 C.(x+2)2=13 D.(x+2)2=192. 已知实数x满足(x2﹣x)2﹣4(x2﹣x)﹣12=0,则代数式x2﹣x+1的值是()A.7 B.﹣1 C.7或﹣1 D.﹣5或33.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6x+k=0的两根分别是x1,x2,且满足x1-x2=3,则k的值是.4. 已知代数式7x(x+5)+10与代数式9x﹣9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5. 现定义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2﹣3a+b,如:3★5=32﹣3×3+5,若x★2=6,则实数x的值是.6. 解方程:(1)(2x﹣3)2=x2.(2)x2+4x﹣1=0.高频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与参数问题1. 若关于x的方程mx2-2x+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3B.m≤13,且m≠0 C.m<13,且m≠0D.m>132.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4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5 B.k<5,且k≠1C.k≤5,且k≠1D.k>53.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是0,则a的值为.4. 如果关于x的方程x2﹣ax+a2﹣3=0至少有一个正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5.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值为.6.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3=0有实数根.(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当m取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时,求方程的解.高频考点四: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应用1.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12x+35=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A.14 B.12 C.12或14 D.以上都不对2. 某种品牌运动服经过两次降价,每件零售价由560元降为315元,已知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求每次降价的百分率.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下面所列的方程中正确的是()A.560(1+x)2=315 B.560(1﹣x)2=315C.560(1﹣2x)2=315 D.560(1﹣x2)=3153. 如图,若将左图正方形剪成四块,恰能拼成右图的矩形,设a=1,则b=.4. 要组织一场篮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即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28场比赛,应邀请多少个球队参加比赛?5. 某小区在绿化工程中有一块长为18m、宽为6m的矩形空地,计划在其中修建两块相同的矩形绿地,使它们的面积之和为60m2,两块绿地之间及周边留有宽度相等的人行通道(如图所示),求人行通道的宽度.6. 在△ABC中,∠B=90°,AB=6cm,BC=3cm,点P从A点开始沿着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 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1)经过多长时间,S△PQB=1S△ABC?2(2)经过多长时间,P,Q间的距离等于4√2cm?。

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2的相反数是( )A .2022B .2022-C .12022D .2022± 2.若代数式3125m x y -与822m nx y +-是同类项,则( )A .73m =,83n =-B .3m =,4n =C .73m =,4n =- D .3m =,4n =-3.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a =,3b =,3c = B .2a =,3b =,4c = C .2a =,4b =,5c =D .3a =,4b =,5c = 4.如图所示,直线//a b ,231∠=︒,28A ∠=︒,则1(∠= )A .61︒B .60︒C .59︒D .58︒5.下列关于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在地面向上抛石子后落在地上”是随机事件B .掷两枚硬币,朝上面是一正面一反面的概率为13C .在同批次10000件产品中抽取100件发现有5件次品,则这批产品中大约有500件左右的次品D .彩票的中奖率为10%,则买100张彩票必有10张中奖6.某校10名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时间分别为:3,3,6,4,3,7,5,7,4,9(单位:小时),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A .9和7 B .3和3 C .3和4.5 D .3和5 7.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50︒,则它的边数为( ) A .6 B .9 C .12 D .158.若不等式组841x x x m +<-⎧⎨>⎩的解集是3x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3m <B .3mC .3m >D .3m9.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0x m x m --+=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4m 且0m ≠ B .14m C .14m < D .14m >10.如图1,一个扇形纸片的圆心角为90︒,半径为6.如图2,将这张扇形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O 恰好重合,折痕为CD ,图中阴影为重合部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9632π-B .693π-C .91232π-D .94π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将数据2022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2.已知当3x =时,代数式35ax bx +-的值为20,则当3x =-时,代数式35ax bx +-的值是 .13.将抛物线229y x x =-+-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14.已知ABC ∆中,点O 是ABC ∆的外心,140BOC ∠=︒,那么BAC ∠的度数为 .15.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顶点(5,0)A -,(5,10)C ,点F 是BC 的中点,CD 与y 轴交于点E ,AF 与BE 交于点G ,将正方形ABCD 绕点O 顺时针旋转,每次旋转90︒,则第2023次旋转结束时,点G 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一)(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6.计算(1)2()(2)x y x y x +--;(2)2219(1)244a a a a --÷--+.17.如图,90ACB ∠=︒,AC AD =.(1)过点D 作AB 的垂线DE 交BC 与点E ,连接AE .(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 (2)如果8BD =,10BE =,求BC 的长.1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BE AC ⊥,DF AC ⊥,垂足分别为点E ,F ,且BE DF =,ABD BDC ∠=∠.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四.解答题(二)(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19.阳光中学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计划购买围棋和中国象棋供棋类兴趣小组活动使用,若购买3副围棋和5副中国象棋需要98元;若购买1副围棋和2副中国象棋需要36元.(1)求每副围棋和每副中国象棋各多少元;(2)阳光中学决定购买围棋和中国象棋共40副,总费用不超过538元,且围棋的副数不低于象棋的副数,问阳光中学有几种购买方案;(3)请求出最省钱的方案需要多少钱?20.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我的梦”的演讲比赛,赛后整理参赛学生的成绩,将学生的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但均不完整,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参加比赛的学生人数共有名,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D等级”的扇形的圆心角为度,图中m的值为;(2)补全条形统计图;(3)组委会决定从本次比赛中获得A等级的学生中,选出两名去参加市中学生演讲比赛,已知A等级中男生只有1名,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出所选学生恰是一男一女的概率.21.22.某网店专售一款新型钢笔,其成本为20元/支,销售中发现,该商品每天的销售量y与销售单价x(元/支)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0400y x=-+,自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该网店店主决定从每天获得的利润中抽出200元捐赠给武汉,同时又让顾客得到实惠,当销售单价定位多少元时,捐款后每天剩余利润为550元?五.解答题(三)(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如图,以点O为圆心,AB长为直径作圆,在O上取一点C,延长AB至点D,连接DC,过点A作O的切线交DC的延长线于点E,且DCB DAC∠=∠.(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6AD=,2:3BC CA=,求AE的长.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3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A 、C 两点,且与x 轴交于另一点B (点B 在点A 右侧).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 是线段BC 上一动点,过点M 的直线ED 平行y 轴交x 轴于点D ,交抛物线于点E ,求ME 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M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当ME 取得最大值时,在x 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以点M 、点B 、点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一.选择题1. B .2. D .3. D .4. C .5. C .6. C .7. C .8. B .9. B .10. C . 二.填空题11. 72.02210⨯.12. 30-.13. 228y x x =---.14. 70︒或110︒.15. (4,3)-. 三.解答题16.解:(1)2()(2)x y x y x +--22222x xy y xy x =++-- 2y =;(2)2219(1)244a a a a --÷--+ 23(3)(3)2(2)a a a a a ---+=÷-- 23(2)2(3)(3)a a a a a --=⋅---+ 23a a -=--. 17.解:(1)如图所示即为所求作的图形. (2)ED 垂直AB , 90ADE EDB ∴∠=∠=︒,在Rt BDE ∆中,22221086DE BE BD =-=-=, 在Rt ADE ∆和Rt ACE ∆中, AC ADAE AE =⎧⎨=⎩, Rt ADE Rt ACE(HL)∴∆≅∆, 6EC ED ∴==, 16BC BE EC ∴=+=.18.证明:ABD BDC ∠=∠, //AB CD ∴.BAE DCF ∴∠=∠.在ABE ∆与CDF ∆中, 90BAE DCF AEB CFD BE DF ∠=∠⎧⎪∠=∠=︒⎨⎪=⎩. ()ABE CDF AAS ∴∆≅∆. AB C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19.解:(1)设每副围棋x 元,每副中国象棋y 元,根据题意得:3598236x y x y +=⎧⎨+=⎩,∴1610x y =⎧⎨=⎩,∴每副围棋16元,每副中国象棋10元;(2)设购买围棋z 副,则购买象棋(40)z -副, 根据题意得:1610(40)538m m +-,40m z -,2023m ∴,m 可以取20、21、22、23则有:方案一:购买围棋20副,购买中国象棋20副方案二:购买围棋21副,购买中国象棋19副方案:购买围棋22副,购买中国象棋18副方案四:购买围棋23副,购买中国象棋17副由4种方案;(3)由上一问可知共有四种方案:方案一:购买围棋20副,购买中国象棋20副;方案二:购买围棋21副,购买中国象棋19副;方案三:购买围棋22副,购买中国象棋18副;方案四:购买围棋23副,购买中国象棋17副;方案一需要20162010520x x +=; 方案二需要21161910526x x +=; 方案三需要22161810532x x +=; 方案四需要23161710538x x +=; 所以最省钱是方案一,需要520元.20.(1)解:根据题意得:总人数为:315%20÷=(人), 表示“D 等级”的扇形的圆心角为43607220⨯︒=︒;C等级所占的百分比为8100%40% 20⨯=,所以40m=,故答案为:20,72,40.(2)解:等级B的人数为20(384)5-++=(人),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3)解:根据题意,列出表格,如下:男女1女2男女1、男女2、男女1男、女1女2、女1女2男、女2女1、女2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恰是一男一女的有4种,所以恰是一男一女的概率为42 63 =.21.解:由题意可得(20)(10400)200550x x--+-=解得125x=,235x=因为要让顾客得到实惠,所以25x=答:当销售单价定为25元时,捐款后每天剩余利润为550元.22.(1)证明:连接OC,OE,如图,AB为直径,90ACB∴∠=︒,即190BCO∠+∠=︒,又DCB CAD∠=∠,1CAD∠=∠,1DCB∴∠=∠,90DCB BCO ∴∠+∠=︒,即90DCO ∠=︒, CD ∴是O 的切线;(2)解:EC ,EA 为O 的切线, EC EA ∴=,AE AD ⊥, OC OA =, OE AC ∴⊥,90BAC EAC ∴∠+∠=︒,90AEO EAC ∠+∠=︒, BAC AEO ∴∠=∠, tan tan BAC AEO ∴∠=∠,∴23BC AO AC AE ==, Rt DCO Rt DAE ∆∆∽,∴23CD OC OA DA AE AE ===, 2643CD ∴=⨯=, 在Rt DAE ∆中,设AE x =,222(4)6x x ∴+=+, 解得52x =. 即AE 的长为52.23.解:(1)直线3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C , (1,0)A ∴-,(0,3)C -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点(1,0)A -,(0,3)C -, ∴103b c c -+=⎧⎨=-⎩,解得23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2)设(E x ,223)(03)x x x --<<,则(,3)M x x -, 222393(23)3()24ME x x x x x x ∴=----=-+=--+,∴当32x =时,94ME =最大,此时3(2M ,3)2-. (3)存在.如图3,由(2)得,当ME 最大时,则3(2D ,0),3(2M ,3)2-,32DO DB DM ∴===; 90BDM ∠=︒,223332()()222OM BM ∴==+=. 点1P 、2P 、3P 、4P 在x 轴上, 当点1P 与原点O 重合时,则1322PM BM ==,1(0,0)P ; 当2322BP BM ==时,则232632322OP -=-=, 2632(2P -∴,0); 当点3P 与点D 重合时,则3332P M P B ==,33(2P ,0); 当4322BP BM ==时,则432632322OP +=+=, 4632(2P +∴,0). 综上所述,1(0,0)P ,2632(2P -,0),33(2P ,0),4632(2P +,0).。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填空(最佳、最优、最全、最有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填空(最佳、最优、最全、最有效)

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其中 叫做二次项, 叫做一次项, 叫做常数项; 叫做二次项的系数, 叫做一次项的系数.2. 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形如)0(2≥=a a x 或)0()(2≥=-a a b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就可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02≠=++a o c bx ax 的一般步骤是:①化二次项系数为1,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②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③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化原方程为2()x m n+=的形式,⑤如果是非负数,即0n ≥,就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如果n <0,则原方程无解.(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求根公式是 .公式法解方程的步骤 1.变形: 化已知方程为一般形式ax 2+bx +c =0; 2.确定系数:用a ,b ,c 写出各项系数; 3.计算: b 2-4ac 的值;4.判断:若b 2-4ac ≥0,则利用求根公式求出; 若b 2-4ac <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 (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的一般步骤是:①将方程的右边化为 ;②将方程的左边化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个因式都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为 .(1)ac b 42->0⇔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两个 实数根,即=x .(2)ac b 42-=0⇔一元二次方程有 相等的实数根,即==21x x . (3)ac b 42-<0⇔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实数根.(4)ac b 42-≥0⇔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 实数根.4.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根分别为1x ,2x ,那么=+21x x ,=⋅21x x .同时:若α、β为一元二次方程0132=++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有01α3α2=++ 和01β3β2=++5.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审、找、设、列、解、答六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测试卷附解析学生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测试卷附解析学生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测试卷附解析学生版一、单选题1.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弦,如果⊙ACD=36°,那么⊙BAD等于()A.36°B.44°C.54°D.56°2.如图,在⊙O中,弦AB⊙CD,OP⊙CD,OM=MN,AB=18,CD=12,则⊙O的半径为()A.4B.4√2C.4√6D.4√33.已知⊙O的半径为2cm,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4cm,则点P和⊙O的位置关系为()A.点P在圆内B.点P在圆外C.点P在圆上D.不能确定4.平面上有四个点,过其中任意3个点一共能确定圆的个数为()A.0或3或4B.0或1或3C.0或1或3或4D.0或1或45.如图,⊙ABC中,⊙C=90°,BC=5,⊙O与⊙ABC的三边相切于点D、E、F,若⊙O的半径为2,则⊙ABC的周长为()A.14B.20C.24D.306.如图,半圆O的直径AB=10cm,弦AC=6cm,AD平分⊙BAC,则AD长()A.4 √5cm B.3 √5cm C.5 √5cm D.4 cm7.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若⊙O的半径为6,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C.D.8.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的半径为().A.2B.1C.D.9.如图所示是某公园为迎接“中国﹣﹣南亚博览会”设置的一休闲区.⊙AOB=90°,弧AB的半径OA 长是6米,C是OA的中点,点D在弧AB上,CD⊙OB,则图中休闲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10π−9√32)米2B.(π−9√32)米2C.(6π−9√32)米2D.(6π−9√3)米2 10.一个扇形的半径为8cm,弧长为πcm,则扇形的圆心角为()A.60°B.120°C.150°D.180°11.用一个半径为3,面积为6π的扇形铁皮,制作一个无底的圆锥(不计损耗),则圆锥的底面半径为()A.πB.2πC.2D.112.如图,将⊙ABC绕点C(0,﹣1)旋转180°得到⊙A'B'C,设点A的坐标为(a,b),则点A'的坐标为()A.(﹣a,﹣b)B.(﹣a,﹣b﹣1)C.(﹣a,﹣b+1)D.(﹣a,﹣b﹣2)13.如图,在⊙ABC中,⊙CAB=65°,将⊙ABC在平面内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CC′⊙AB,则旋转角的度数为()A.35°B.40°C.50°D.65.14.如图,在Rt⊙ABC中,⊙ABC=90°,AB=BC,点P在⊙ABC内一点,连接PA,PB,PC,若⊙BAP=⊙CBP,且AP = 6,则PC的最小值是()A.2√2B.3C.3√5−3D.3√2二、填空题15.已知⊙O的半径为10,弦AB//CD,AB=12,CD=16,则AB和CD的距离为. 16.如图所示,点B,D,C是⊙A上的点,⊙BCD=130°,则⊙BAD=.17.已知圆外点到圆上各点的距离中,最大值是6,最小值是1,则这个圆的半径是.18.如图,AB为⊙O直径,BC=4,AC=3,CD平分⊙ACB,则AD=.19.如图,在⊙O中,半径r=10,弦AB=16,P是弦AB上的动点,则线段OP长的最小值为.20.如图,⊙ABC中,⊙BAC=60°,⊙ABC=45°,AB= √2,D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以AD为直径画⊙O分别交AB、AC于E、F,连接EF,则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为.21.如图,MN是⊙O的直径,MN=2,点A在⊙O上,⊙AMN=30°,B为弧AN的中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22.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以AD为边向外作Rt⊙ADE,⊙AED=90°,连接OE,DE=6,OE=8 √2,则另一直角边AE的长为.⌢的23.如图,AB是⊙O的直径,AB=8,点M在⊙O上,∠MAB=20°,N是MB中点,P是直径AB上的一动点,若MN=1,则ΔPMN周长的最小值为.24.在Rt⊙ABC中,⊙ACB=90°,AC=BC=1,将Rt⊙ABC绕A点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Rt⊙ADE,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5.如图,在矩形ABCD中,已知AB=2,BC=1.5,矩形在直线上绕其右下角的顶点B向右第一次旋转90°至图①位置,再绕右下角的顶点继续向右第二次旋转90°至图②位置,…,以此类推,这样连续旋转4次后,顶点A在整个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之和是.26.如图,小明从纸上剪下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纸片,用它们恰好能围成一个圆锥模型.若圆的半径为1,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则此扇形的半径为.27.现要在一个长为35m,宽为22m的矩形花园中修建等宽的小道,剩余的地方种植花草,如图,要使种植花草的面积为625m²,设小道的宽为xm,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28.如图,AB是⊙O的一条弦,点C是⊙O上一动点,且⊙ACB=30°,点E、F分别是AC、BC的中点,直线EF与⊙O交于G、H两点.若⊙O的半径为5,则GE+FH的最大值是;此时⌢的长度是.BHC29.如图,正方形ABCD是边长为2,点E、F是AD边上的两个动点,且AE=DF,连接BE、CF,BE与对角线AC交于点G,连接DG交CF于点H,连接BH,则BH的最小值为.30.已知,P为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PA=3,PB=4,PC=5,则S⊙ABC=.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31.如图所示,以AB为直径的半圆,绕点B顺时针旋转60°,点A旋转到点A′,且AB=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π3B.8π3C.8D.π6四、解答题32.已知:如图所示,AD=BC。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全面)精品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全面)精品课件
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韦达定理)
若方程ax bx c 0(a 0)的两根为x1 , x2 ,
2
b c 则x1 x2 , x1 x2 a a
特别地:
2
若方程x px q 0的两根为x1 , x2, 则:x1 x2 p, x1 x2 q
(1)确定对称中心; (2)确定关键点; (3)作关键点的关于对称中心的 对称点; (4)连结各点,得到所需图形.
7、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 -a,-b) (a,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 ______
例、点P(-1,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 的坐标是 ; 点P(-1,3)绕着原点顺时针旋转 90o与P’重合,则P’的坐标为 ______
解得
- 5≤x<3
题型2:二次根式的非负性的应用.
4.已知:
x4 +
2x y
=0,求 x-y 的值.
解:由题意,得 解得
x-4=0 且 2x+y=0 x=4,y=-8
x-y=4-(-8)= 4+ 8 =12 5.(2005.湖北黄冈市)已知x,y为实数,且
2 =0,则x-y的值为( +3(y-2) x 1
.
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2 x2 + b x + c = 0的两个根是 – 1 、3 ,则 b= ,c= .
二、选择 2 1、若方程x m x n 0 中有一个根为零,另一个根非零,则m, n 的值为 ( ) A m 0, n 0 B m 0, n 0 C m 0, n 0 D mn 0
2、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 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新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归纳

新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归纳

新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归纳1.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加法:有理数相加时保留同号后合并绝对值,异号先转化为同号再合并绝对值。

- 减法:有理数相减转化为加法,注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乘法:有理数相乘符号同正负规律,绝对值相乘。

- 除法:有理数相除符号同正负规律,绝对值相除。

2. 代数式与多项式- 代数式:由数字、字母及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 多项式:由多个代数项经过加法或减法运算得到的代数式。

3. 分式与整式- 分式:由分子和分母分别用代数式表示的符号。

- 整式:没有分式的代数式。

4. 图形的坐标表示- 直角坐标系:一个平面上以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为基准线,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

- 坐标:平面上的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5. 一次函数- 函数:根据一些输入值通过某种规则得到输出值的关系。

- 一次函数:函数的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1的函数。

6. 二次根式- 平方根:数的平方根是指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

- 二次根式:含有平方根的式子。

7. 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 平面图形:在平面上画出的图形。

- 空间图形:在空间中用线段、射线、直线画的图形。

8.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概述- 数据收集: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或记录相关事物数量或特征的过程。

-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和归纳,并用合适的图表形式展示。

- 数据概述:根据数据的统计特征和分布规律描述、分析和总结数据。

9. 事件与概率- 事件:对随机试验可能结果的划分。

- 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0. 统计抽样与统计推断- 统计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统计。

- 统计推断:通过对样本的统计数据作出关于总体的推断。

以上是《新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的详细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期末复习(一)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形式:ax 2+bx +c =0(a ≠0,a 、b 、c 为常数)2、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降低次数,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基本方法:因式分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求根公式:x b b ac ab ac =-±--≥224240() 3、由b 2-4ac 的符号判断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的情况: 当b 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b 2-4ac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b 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4、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5、课标要求:┌───┬───────────┬────────────┐ │ │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 考点 │ 课标要求 ├──┬──┬──┬───┤ │ │ │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 ├───┼───────────┼──┼──┼──┼───┤ │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 │ │ │ │ │ │及双重性 │ │ │ │ │ │ 一 ├───────────┼──┼──┼──┼───┤ │ 元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 │ │ │ │ │ 二 │解法,并能灵活运用 │ │ │ ∨ │ ∨ │ │ 次 ├───────────┼──┼──┼──┼───┤ │ 方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 │ ∨ │ ∨ │ ∨ │ │ 程 │别式,并能运用它解相应 │ │ │ │ │ │ │问题 │ │ │ │ │ │ ├───────────┼──┼──┼──┼───┤ │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 │ │ │ │ │ │数的关系,会用它们解决 │ │ ∨ │ ∨ │ ∨ │ │ │有关问题 │ │ │ │ │ │ ├───────────┼──┼──┼──┼───┤ │ │会解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 │ │ ∨ │ │ └───┴───────────┴──┴──┴──┴───┘【典型例题】例1. 当为何值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m ()?m x mx m m -++=--310024 变式练习:判断方程x 2―mx (2x ―m +1)=x 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是,指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各是什么?例2. 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xx x x x x x x x x 22)1)(1(4063213052222)1(3122=-+=+--=---=-)()()()(例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k -1)x 2+(2k -3)x +k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x 2,求满足条件的k 的取值范围。

变式练习:013)13(2322=-++-k x k x k 取何值时,方程 (1)有一根为0(2)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数根例4. 上海市政府为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每年都新建一批住房,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增加该开发区1997年至1999年每年年底人口总数与人均住房面积的统计结果分别如图甲、乙m 2/人97 98 99 (年) 97 98 99 (年) 甲 乙根据上面两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问题:(1)该区1998年和1999年两年中,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的住房面积多?多增加多少万m 2? (2)由于经济发展需要预计到2001年底,该区人口总数将比1999年底增加2万,为使到2001年底该区人均住房面积达11m 2/人,试求2000年和2001年这两年该区住房总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应达百分之几。

变式练习:某商场从厂家以每件21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该商场可以自行定价,若每件售价a 元,则可卖出(350-10a )件,但物价部门规定每件商品的加价不超过进价20%,商场计划要赚400元,需要卖出多少件商品?每件商品应售价多少元?九年级数学期末复习(二)命题与证明1、定义与命题:几何定义反映概念的本质属性,在一些推理中既可当性质用,也可当判定用……命题是判断一件事件的句子,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一般地,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命题可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2、公理与定理公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公认的正确的命题,是不需要证明的,可以作为判定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定理是经过推理论证是正确的命题,也可作为判定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3、互逆命题,互逆定理任何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只须将条件与结论对调即可,但有的定理没有逆定理。

举例说明。

4、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和方法:a. 弄清命题的意思,并画出图形。

b. 结合图形和题意写出已知,求证。

c. 分析证题思路,写出证明过程。

【典型例题】1、已知:矩形ABCD中,AB=2,BC=4,经过对角线AC中点O的直线垂直于AC,分别交BC于E、交AD于F。

求EF的长及四边形AECF的面积。

2、如图,E、F为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延长线上的点,且AE=CF,连结BF、BE、DF、DE。

求证:BEDF是平行四边形。

FE DC BA练习: 一. 选择题1. 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对顶角相等C. 不是对顶角不相等D. 连结A 、B 两点 2. 下列定理存在逆定理的有( )(1)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 下列4个命题中,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1)两个数的差一定是正数 (2)两个整数的和一定是整数(3)同类项的系数都相同 (4)若两个角的和为180°,则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 填空题1. “两负数之和为负数”的条件是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

2. 将命题“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改写成“如果……,那……”的形式______________。

3. 如图,△ABC 中,BE 平分∠ABC ,CE 平分∠ACB ,∠A =70° 则∠BEC =____________三. 证明题1. 如图,点E 在矩形ABCD 的边BC 上,且DE =AD ,AF ⊥DE ,垂足为F ,求证:AF =DC 。

A DF B C2、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为CD 边上一点,F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 =CF(1)求证:ΔBCE ≌ΔDCF(2)若∠FDC =30°,求∠BEF 的度数。

B C A DEB C F九年级数学期末复习(三)图形的相似1. 线段的比、比例线段(1)在同一单位下,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叫做这两条线段的比。

(2)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四条线段、、、成比例,记作:。

a b c d a b cd = 2. 黄金分割如图,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BC 。

如果AC 2=AB ·BC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比:ACAB=-≈5120618. 3. 比例的基本性质();12a b c d ad bc a b bc b ac =⇔==⇔=(),则,2a b c d a b b c d d a b b c dd =+=+-=-()若30a b c d e f m n b d f n ===++++≠ () 则a c e m b d f n ab++++++++= 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平行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5)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6. 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1)定义:多边形相似的判定方法(2)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7. 位似变换 【典型例题】 例1. 填空1213.若,则m n n mn -== 23472182.若::=::,且,则x y z x y z x y z -+=+-=A C B例2. 如图AB=9,AC=6,点M在AB上,且AM=3,点N在AC上,连结MN,若要使△AMN与原三角形相似,则AN应为多长。

例3. 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2),B(3,1),C(1,0),试将△ABC放大,使放大后的△DEF与△ABC对应边之比为2:1,并指出其对应边AB与DE有何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例4.如图,梯形ABCD中,AB//DC,∠B=90°,E为BC上一点,且AE⊥ED,若BC=12,DC=7,BE:EC=1:2,求AB的长。

DAB E C九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四)锐角三角函数一、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2、通过复习和练习,熟练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应用;3、通过同学们的练习和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1、解直角三角形;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内容:1、如图ABC Rt ∆中,090=∠C ,有:c a B A ==cos sin c b A B ==cos sin baB A ==tan 1tan 2、记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记住下面几个公式: 1cos sin 22=+αα ()αα-=090cos sin ()αα-=090tan 1tan αααcos sin tan =4、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二)练习:1、解直角三角形,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两个锐角B 、一个锐角C 、一角一边D 、以上答案均错 2、ABC Rt ∆中,090=∠C ,050=∠A ,3=AB ,则AC 的长为( )A 、050cos 3B 、050sin 3C 、050cos 3D 、050sin 33、ABC Rt ∆中,090=∠C ,如果32sin =A ,那么B tan 等于( ) A 、53B 、35C 、53 D 、254、()2sin cos αα-(00<α<045)等于( )A 、0B 、αcos -αsinC 、αsin -αcosD 、以上都不对 5、在ABC Rt ∆中,53cos =A ,12=a ,则斜边AB 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