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规程过程卡
焊接工艺规程

结构焊接工艺1目的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
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结构焊接工序。
3依据JB/T 6753 493《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焊接结构的一般公差》JB/T9185-1999《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工艺方法》4定义3. 1工艺守则是对我公司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3. 2对企业而言,企业标准时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范、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5职责4. 1工艺部门负责本工艺守则的制定、修订及推行。
4.2钣金车间焊接班组员工负责本工艺守则的实施。
6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图1)7手工电弧焊图17. 1焊接设备电焊机(交、直流)、榔头、扁铲、防护用品、E4303系列焊条、电磨工具等。
7. 2工艺参数7. 2. 1焊接参数:表1表1焊缝焊接厚度焊条直径焊接电流A备注1.5 〜2.0 2.555 〜602.5 〜3.5 3.290 〜1204〜5 3.2100〜1307. 2. 2电弧电压电弧电压主要影响焊缝宽度,电弧电压越高,焊缝就越宽,焊缝厚度和余高减少,飞溅增加,焊缝成形不易控制。
电弧电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弧长度,电弧长,电弧电压就高;电弧短,电弧电压就低。
焊接电弧有长弧与短弧之分,当电弧长度是焊条直径的0.5〜1.0倍时,称为短弧;当电弧长度大于焊条直径时,称为长弧。
一般在焊接过程中,希望电弧长度始终保持一致且尽量使用短弧焊接。
7. 2. 3焊接电弧长度根据焊条型号不同而确定,一般要求电弧长度稳定不变,酸性焊条一般为3〜4mm碱性焊条一般为2〜3mm为宜。
7 . 2. 4焊接速度焊接速度主要取决于焊条的熔化速度和所要求的焊缝尺寸、装配间隙和焊接位置等。
当焊接速度太慢时,焊缝高而宽,外形不整齐,易产生焊瘤等缺陷;当焊接速度太快时,焊缝窄而低,易产生未焊透等缺陷。
在实际操作中,焊工应要把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以确保焊缝质量和外观尺寸满足要求。
焊接工艺卡

焊接位置:全方位焊条角度: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焊工分布:对称焊接接头重叠:10 mm~15 mm
焊接方式:短弧焊接打底面形状:微凹
摆动方向:横向微动接头分布:尽量避免过多重复
层间厚度:≤3 mm焊接完成后氩气延时10s左右。
焊接工艺卡
表A.2小直径高压合金钢管(横焊)
焊接方法
钨极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
焊接规程7焊接工艺卡
表A.1小直径碳钢疏水管(吊焊)
焊接方法
钨极氩弧焊手工电焊盖面
母材
钢号:20g(δ=3.5 mm~6.0 mm)
坡口形式
焊前准备
1.焊丝清理干净
2.坡口及两侧各为10 mm~15 mm的内外壁彻底清理
3.坡口角度及装配尺寸见左图
4.错口值≤10%δ且≤1 mm
5.工作环境及工作位置良好
层间厚度:≤3 mm焊缝收尾:回焊将弧坑填满
母材
钢号:12Cr1MoV(δ=3 mm~6 mm)
坡口形式
焊前准备
1.焊丝清理干净
2.坡口及两侧各为10 mm~15 mm的内外壁彻底清理
3.坡口角度及装配尺寸见左图
4.错口值≤10%δ且≤1 mm
5.工作环境及工作位置良好
6.不允许强行对口
焊接材料
焊丝TIG-R31(φ2.4)焊条R317(直径3.2)
3.坡口角度及装配尺寸见左图
4.错口值≤10%δ且≤1 mm
5.工作环境及工作位置良好
6.不允许强行对口
焊接材料
钨极氩弧焊(打底):TIG—R31(ψ2.4)
手工电弧焊(填充及盖面):R317(ψ3.2或ψ4)
预热制度
预热温度:250℃~350℃
焊后处理
焊接工艺卡模板

mm
/
检验
序号
本厂
监检单位
第三方或用户
20(接管)
Φ108×6
3
E
焊缝
金属
焊条:J507
厚度mm
/
5
E
焊接位置
——
层
道
焊接
方法
填充材料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
(V)
焊接速度( cm/min)
线能量
(kJ/cm)
施焊技术
焊条电弧焊
牌号
直径(mm)
极性
电流(A)
预热温度(℃)
室温
定位焊
SMAW
J507
Φ4.0
直径(mm)
极性
电流(A)
预热温度(℃)
室温
定位焊
GTAW
ER50-6
Φ2.4
直流正接
80~120
12~14
14~16
层间温度(℃)
≤250
1
1
GTAW
ER50-6
Φ2.4
直流正接
80~120
12~14
14~16
≤7.2
焊后热处理
——
2-3
1
SMAW
J507
Φ4.0
直流反接
160~180
22~24
14~18
直流反接
160~180
22~24
14~18
层间温度(℃)
≤250
1~3
1
SMAW
J507
Φ4.0
直流反接
160~180
22~24
14~18
≤18.5
焊后热处理
——
4~8
焊接工艺规程

执行标准: JB/T4730-2005
操作技术要求
1.焊前坡口两侧需要清理油锈、污物并露出金属光泽;可用砂轮或钢丝刷;
2、焊丝焊前要除去油锈,焊条焊前经350~400℃/ 2h烘干;
3.焊接用直道或摆动焊方法;
4、焊后要求进行外观检查,不许存在咬边、气孔、弧坑等超标缺陷;
类别号
组别号
型号或牌号
规格(mm)
焊丝焊剂分类:
E5015(J507)
φ3.2φ4.0φ5.0
熔化性填塞:
其它
电特性:
焊层
焊接方法
填充金属
电流
电压范围
(V)
焊接速度
(m/h)
型号或牌号
规格mm
种类和极性
范围(A)
1
111
E5015(J507)
φ4.0
直流反接
150~180
23~26
—
—
—
钨极类型和尺寸
母材
类别号
组别号
型号或牌号
母材厚度范围
管子直径范围
适合焊缝厚度范围
母材1
1
1
Q245R
1.5~12mm
全部
≤12mm
母材2
1
1
Q245R
1.5~12 mm
全部
≤12mm
母材3
填充金属:
焊剂牌号:
类别号
组别号
型号或牌号
规格(mm)
焊丝焊剂分类:
E5015(J507)
φ3.2φ4.0φ5.0
熔化性填塞:
2、焊丝焊前要除去油锈,焊条焊前经350~400℃/ 2h烘干;
3.焊接用直道或摆动焊方法;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1焊接通用工艺1 范围本守则规定焊接加工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焊接加工。
2 焊工2.1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焊工考试按照JG/T5080.2进行。
2.2 焊工必须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规程,严禁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3 焊前准备3.1 焊接前应检查并确认焊接设备及辅助工具等处于良好状态。
3.2 焊接工作尽可能在室内进行,当工件表面潮湿或暴露于雨雪条件下,不得进行焊接作业。
3.3 焊条、焊剂和药芯焊丝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干。
低氢焊条在施焊前必须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0~400℃,时间1~2h。
一般在常温下超过4h即重新烘干。
酸性焊条一般可不烘干,但焊接重要结构时经150~200℃烘干1~2h。
3.4焊材的选用3.4.1钢材和焊条的选配3.4.2 焊丝、焊剂的选配3.5 碳素钢板厚大于50mm、低合金钢板厚度大于36mm时,施焊前一般应进行预热至100~150℃,预热区应在焊缝两侧,每侧宽度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两倍且不小于100mm。
3.6 焊接部位必须进行焊前清理、去除铁锈、油污等杂质,重要部位还要求打磨光洁。
4 焊接4.1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不允许超大电流焊接。
4.2 多层焊时,前一层焊道表面必须进行清理,检查、修整,如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必须修整清除后再焊。
4.3 焊后处理4.3.1 焊接结束,焊工应清理焊道表面的熔渣飞溅物,检查焊缝外形尺寸及外观质量。
公司规定要敲钢印的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4.3.2 焊缝缺陷超标允许返修,但返修次数不超过两次。
4.3.3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及时的报告技术人员,查清原因,订出修补措施方可处理。
4.3.4 对于一些封闭型结构,多焊缝、长焊缝的构件,焊后应进行锤击、振动等方法消除残余应力,产品技术条件中要求热处理的,应采用热处理消除应力。
5各种焊接方法规范5.1 手工电弧焊5.1.1 有焊接工艺的按焊接工艺规定操作。
焊接工艺规程

65±5º
接头类型 对接接头 焊缝类型 对接焊缝
2
焊接材料:
种类
焊材 型(牌)号
1
H08Mn2SiA
规格
mm ф2.5
烘干规 范℃/min
/
0~2
1
1~2
/
保护气体:
正面保护气 / 背面保护气 /
流量 / (l/min) 流量 / (l/min)
焊接位置:
对接焊缝 水平固定 角焊缝 / 焊工资格代号:
预热或后热:
预热温度 加热方法
/ ℃ 层间温度 / ℃
/
后热
/
焊后热处理:
加热温度 / ℃ 恒温时间 / 升温速度 / ℃/hr 降温速度 /
min ℃/hr
2
0~2
1
2~3
焊接顺序:用 GTAW 焊点焊→用 GTAW 焊封底 焊→用 SMAW 焊依次焊完 2~n 层。(n ≤4)
技术措施: 摆动焊或不摆动 焊前或层间清理 背面清根方法 多道或单道焊 多丝或单丝焊 导电咀与工件距离 环境温度 > 0 ℃
焊接 焊接 层次 方法
焊材型 (牌)号
焊材 规格 φmm
焊接电流 极性 电 流(A)
电 弧 电压 (V)
焊接速度 线 能 量 (cm/min) (KJ/cm)
1 GTAW 2~3 SMAW
ER50-6 J427
φ2.5 正 φ3.2 反
85~95 95~125
18~20 20~25
8~12 12~16
流量 / (l/min) 流量 / (l/min)
焊接位置: 对接焊缝 水平固定 角焊缝 / 焊工资格代号:
技术措施: 摆动焊或不摆动 焊前或层间清理
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

•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由原材料或半成品经过毛坯 制造、机械加工、装配焊接、涂装包装等加工所 通过的路线叫做工艺路线或工艺流程,它实际上 是产品制造过程中各种加工工序的顺序和总和。
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
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
• 编制工艺规程是生产中的一项技术措 施,它是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工厂的生 产条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生产实 际所拟定的加工程序和加工方法。
• 工艺规程的作用: • 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 2.工艺规程是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的基
本依据 • 3.工艺规程是设计新厂或扩建、改建旧
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
三、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
• 1.工艺过程卡 • 将产品工艺路线的全部内容,按照一定
格式写成的文件即工艺过程卡。 • 2.加工工序卡 • 除填写工艺过程卡的内容外,尚须填写操
作方法、步骤及工艺参数等。 • 3.绘制简图
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
三、编制工艺规程的步骤
• 焊接是整个过程中的核心工序,焊前准备 和焊后处理的各种工序都是围绕着获得符 合焊接质量要求的产品而做的工作。
• 2)分析研究生产纲领,并根据生产性质和类型 决定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
• 3)研究产品图样和技术要求,以掌握产品结构 特点,了解产品设计意图和质量要求。
• 4)掌握国内外同类产品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
• (2)工艺过程分析 • 主要是对产品结构特点及其技术要求进
行深入分析,探求产品(包括各零、部件)从 原材料到成品整个制造过程的工艺方法, 研究和解决加工制造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 题。
焊接工艺规程

焊接工艺规程( WPS )焊接工艺规程编号No:WPS-R03-111-01焊接工艺评定书编号No:RHP-009焊接方法:111自动化等级:手工技术标准:容规焊接接头形式(焊缝和坡口的具体尺寸见图纸):焊接顺序:先用φ3.2焊条打底,在用φ4.0焊条焊1-2层,在用φ5.0焊满破口,背面清根,用φ5.0焊条盖面。
母材类别号组别号型号或牌号母材厚度范围管子直径范围适合焊缝厚度范围母材1 1 1 Q245R 1.5~12mm 全部≤12mm 母材2 1 1 Q245R 1.5~12 mm 全部≤12mm 母材3填充金属:焊剂牌号:类别号组别号型号或牌号规格(mm)焊丝焊剂分类:E5015(J507)φ3.2φ4.0φ5.0熔化性填塞:其它电特性:焊层焊接方法填充金属电流电压范围(V)焊接速度(m/h)型号或牌号规格mm 种类和极性范围(A)1 111 E5015(J507)φ3.2 直流反接110~130 22~25 —2 111 E5015(J507)φ4.0直流反接150~180 23~26 —3 111 E5015(J507)φ5.0直流反接200~230 24~274 111 E5015(J507)φ5.0直流反接200~230 24~27钨极类型和尺寸电流衰减时间磁控电流—气体:位置:气体百分比流量(L/min)坡口焊接位置1G正面保护气体角焊缝位置—背面保护气体焊接方向预热及后热:—喷嘴尺寸:—最小预热温度(℃)—焊前清理方法:钢丝刷最大层间温度(℃)—有无摆动:直道或少量摆动后热(℃/h )—单丝或多丝:—焊后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小时)冷却方式焊后无损检验方法:RT 执行标准:JB/T4730-2005操作技术要求1、焊前坡口两侧需要清理油锈、污物并露出金属光泽;可用砂轮或钢丝刷;2、焊丝焊前要除去油锈,焊条焊前经350~400℃/ 2h 烘干;3、焊接用直道或摆动焊方法;4、焊后要求进行外观检查,不许存在咬边、气孔、弧坑等超标缺陷;5、要求在焊态下进行100%RT射线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面
背面
接头焊接工艺卡第5页共7页编号:
接头简图:
JT-9
焊接顺序
焊接工艺卡编号
05
1
图号
2
接头名称
D5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
HPWS-2-6、HPWS-2-6(R)
焊工持证项目
GTAW-Ⅰ-5G-2/60-02
SMAW-Ⅱ-4G-12-F3J
母材
16MnR
厚度,㎜
12
检
验
序号
本厂
锅检所
第三方或用户
20
6~8
焊缝金属
厚度,㎜
焊接位置
水平固定
层-道
焊接方法
填充材料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
(V)
焊接速度
(㎝/min)
母材
16MnR
厚度,㎜
12
检
验
序号
本厂
锅检所
第三方或用户
焊缝金属
厚度,㎜
焊接位置
平焊
层-道
焊接方法
填充材料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
(V)
焊接速度
(㎝/min)
线能量
(kJ/㎝)
施焊技术
SMAW
牌号
直径
极性
电流(A)
预热温度(℃)
1
J507
φ3.2
反
90~110
21~23
15~17
层间温度(℃)
2
J507
φ3.2
电流(A)
预热温度(℃)
1
SMAW
J507
φ3.2
反
90~110
21~23
层间温度(℃)
2
SMAW
J507
φ4
反
150~170
23~25
焊后热处理
后热
钨极直径
1
SMAW(R)
J507
φ3.2
反
90~110
21~23
喷嘴直径
2
SMAW(R)
J507
φ4
反
150~170
23~25
脉冲频率
脉宽比(%)
气体成分
300
5.9
0.85
二类
壳程
4.0
250
5.9
0.85/1
接头焊接工艺卡第1页共7页编号:
接头简图:JT-1\JT-2
外
焊接顺序
焊接工艺卡编号
01
1
图号
2
接头名称
A1、B1/A2、B2
3
接头编号
JT-1、JT-2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
HPS-2-10、HPS-2-10(R)
焊工持证项目
SMAW-Ⅱ-4G-12-F3J
JT-1(A1、B1)
01
SMAW-Ⅱ-4G-12-F3J
100%RT.Ⅱ级合格20% RT.Ⅲ级合格
接头编号
焊接工艺卡编号
焊接工艺评定编号
焊工持证项目
无损检测要求
焊接材料汇总表
焊接工艺规程
母材
焊条电弧焊SMAW
埋弧焊SAW
气体保护焊MIG/TIG/MAG
焊条/规格
烘干温度/时间
焊丝/规格
焊剂
烘干温度/时间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
HPS-2-10\HPS-2-10(R)
焊工持证项目
SMAW-Ⅱ-4G-12-F3J
母材
16MnR
厚度,㎜
12
检
验
序号
本厂
锅检所
第三方或用户
焊缝金属
厚度,㎜
焊接位置
平焊
层-道
焊接方法
填充材料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
(V)
焊接速度
(㎝/min)
线能量
(kJ/㎝)
施焊技术
SMAW
牌号
直径
极性
焊后热处理
后热
钨极直径
1
SMAW
J507
φ3.2
反
90~110
21~23
喷嘴直径
2~5
SMAW
J507
φ4
反
150~170
23~25
脉冲频率
脉宽比(%)
气体成分
气体流量
正面
背面
接头焊接工艺卡第4页共7页编号:接头简图:Fra bibliotekJT-7\JT-8
焊接顺序
焊接工艺卡编号
04
1
图号
2
接头名称
D3、D4
接头编号
JT-7\JT-8
JT-8(D4)
04
HPS-2-10(R)
SMAW-Ⅱ-4G-12-F3J
JT-7(D3)
04
HPS-2-10
SMAW-Ⅱ-4G-12-F3J
JT-6(D2)
03
HPS-2-10(R)
SMAW-Ⅱ-6FG-12/60-F3J
JT-5(D1)
03
SMAW-Ⅱ-6FG-12/60-F3J
JT-4(B4)
线能量
(kJ/㎝)
施焊技术
GTAW、SMAW
牌号
直径
极性
电流(A)
预热温度(℃)
1
H08MnB2SiA
Φ2.5
正
90~105
9~12
层间温度(℃)
2
J507`
Φ3.2
反
90~110
23~25
焊后热处理
后热
钨极直径
Φ2.4
喷嘴直径
Φ8.0
脉冲频率
脉宽比(%)
气体成分Ar
气体流量
正面
5-8L/min
背面
2
3
接头焊接工艺卡
7
10
4
无损探伤委托单
1
11
接头编号表
焊接工艺规程
接头编号示意图:
JT-11(A5、B5)
07
HPS-2-10
SMAW-Ⅱ-4G-12-F3J
20%RT..Ⅲ级合格
JT-10(D6)
06
HPSJ-7-2.5/20
SMAW-Ⅱ-6FG-12-60-F3J
JT-9(D5)
05
SMAW-Ⅱ-4G-12-F3J
焊丝/规格
保护气体
纯度
16MnR
E5015/φ2.5/φ3.2/φ4.0
350-400ºC/2h
H08MnB2SiA/φ2.5
Ar
≥99.99%
Q235-A
E5015/φ3.2/φ4.0
350-400ºC/2h
容器技术特性
部位
设计压力,MPa
设计温度,℃
试验压力,MPa
焊接接头系数
容器类别
备注
管程
4.0
接头焊接工艺卡第3页共7页编号:
接头简图:
JT-5\JT-6
焊接顺序
焊接工艺卡编号
03
1
图号
2
接头名称
D1、D2
3
接头编号
JT-5\JT-6
4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
HPS-2-10\HPS-2-10(R)
5
焊工持证项目
SMAW-Ⅱ-6FG-12/60-F3J
母材
16MnR
厚度,㎜
12
检
验
序号
本厂
锅检所
02
GTAW-Ⅰ-5G-2/60-02
SMAW-Ⅱ-4G-12-F3J
100%PT
JT-3(B3)
02
GTAW-Ⅰ-5G-2/60-02
SMAW-Ⅱ-4G-12-F3J
100%PT
JT-2(A2、B2)
01
HPS-2-10(R)
SMAW-Ⅱ-4G-12-F3J
100%RT.Ⅱ级合格20% RT.Ⅲ级合格
反
90~110
21~23
15~17
焊后热处理
3
SMAW
J507
φ4.0
反
150~170
25~27
15~17
后热
钨极直径
喷嘴直径
脉冲频率
脉宽比(%)
气体成分
气体流量
正面
背面
接头焊接工艺卡第2页共7页编号:
接头简图:JT-3\JT-4
焊接顺序
焊接工艺卡编号
02
1
图号
2
接头名称
B3、B4
接头编号
JT-3\JT-4
焊接工艺规程
规程编号
产品编号2006-61项目
用户吉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位号
图号名称DN500浮头式换热器
版次
阶段
说明
修改标记及处数
编制人及日期
审核人及日期
备注
第一版
焊接工艺规程目录
产品名称:DN500浮头式换热器产品编号:2006-61
序号
名称
编号
页数
页次
备注
1
产品接头编号表
1
1
2
焊接材料汇总表
1
第三方或用户
焊缝金属
厚度,㎜
焊接位置
平焊、全位置焊
层-道
焊接方法
填充材料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
(V)
焊接速度
(㎝/min)
线能量
(kJ/㎝)
施焊技术
SMAW
牌号
直径
极性
电流(A)
预热温度(℃)
1
SMAW
J507
φ3.2
反
90~110
21~23
层间温度(℃)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