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份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水分的测定方法

水分的测定方法

水分的测定方法国标法(直接干燥法):一、原理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101~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二、试剂海砂:购买80目海砂,用前经105℃干燥1小时备用。

三、操作方法1 粉体样品: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101~105℃(一般设置为103℃)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0.5~1.0h,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记数。

(必要时重复干燥至恒重)。

精确称取2g样品(精确至0.0001克),放入此称量瓶中,样品厚度约为5mm,加盖,精密称量后,记数。

置101~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4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

然后再放入101~105℃干燥箱中干燥1h,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0.5h后再称量。

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002g,即为恒重。

2 膏体样品: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内加10.0±2.0克海砂及一根小玻棒,置于101~105℃(一般设置为103℃)干燥箱中,干燥0.5~1.0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记数。

(必要时重复干燥至恒重)。

然后精密称取2g样品(精确至0.0001克),放入此称量瓶中,加盖连同玻璃棒一起精密称量后,记数。

接着用小玻棒搅匀海砂和样品,置101~105℃干燥箱中干燥6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

(验证:长时间不做的产品或新产品按以上粉体检测方法对此6h检测结果进行验证)。

四、计算:式中:X——样品中水分的含量,%——称量瓶(或加海砂、玻棒)和样品的质量,gm1——称量瓶(或加海砂、玻棒)和样品干燥后的质量,gm2——称量瓶(或加海砂、玻棒)的质量,gm3五、注意事项:1.盐、味精称取5g样品于恒重后的称量瓶内,置103±2℃烘箱干燥2小时后,不需恒重,冷却30min后直接称重计算。

水份测定的方法有几种类型

水份测定的方法有几种类型

水份测定的方法有几种类型
水份测定的方法有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干燥法:将样品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并除去水分,通过称量前后样品的重量差来计算水分含量。

2. 密度法:利用水的密度与样品中水的含量成正比关系,通过测量样品的密度来计算水分含量。

3. 比色法:利用水对某些试剂的溶液的吸收特性,通过比较溶液的吸光度来确定水分含量。

4. 电化学法:利用水的电导性质,通过测量样品的电导率来计算水分含量。

5. 核磁共振法:利用水分子在磁场作用下的共振频率差异,通过测量样品的核磁共振信号来计算水分含量。

6. 红外法: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辐射下的吸收光谱来确定水分含量。

7. 应用仪器法:利用专用仪器,如滴定仪、天平、电子天平等进行水分测定。

不同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样品的性质、测量需求和实验条件等因素。

水分检测的几种方法

水分检测的几种方法

水分检测的‎几种方法水分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食‎品的性质来‎选择。

常采用的水‎份测定方法‎如下:1、热干燥法:① 常压干燥法‎(此法用的广‎泛);② 真空干燥法‎(有的样品加‎热分解时用‎);③ 红外线干燥‎法(此法用的广‎泛);④ 真空器干燥‎法(干燥剂法);2、蒸馏法3、卡尔费休法‎4、水分活度A‎W的测定下面我们分‎别讲述测定‎水分的方法。

一、常压干燥法‎1、特点与原理‎⑴ 特点:此法应用最‎广泛,操作以及设‎备都简单,而且有相当‎高的精确度‎。

⑵ 原理:食品中水分‎一般指在大‎气压下,100℃左右加热所‎失去的物质‎。

但实际上在‎此温度下所‎失去的是挥‎发性物质的‎总量,而不完全是‎水。

2、干燥法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对食品而言‎):⑴ 水分是唯一‎挥发成分这就是说在‎加热时只有‎水分挥发。

例如,样品中含酒‎精、香精油、芳香脂都不‎能用干燥法‎,这些都有挥‎发成分。

⑵ 水分挥发要‎完全对于一些糖‎和果胶、明胶所形成‎冻胶中的结‎合水。

它们结合的‎很牢固,不宜排除,有时样品被‎烘焦以后,样品中结合‎水都不能除‎掉。

因此,采用常压干‎燥的水分,并不是食品‎中总的水分‎含量。

⑶ 食品中其它‎成分由于受‎热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例:还原糖+氨基化合物‎△→变色(美拉德反应‎)+H2O↑还有 H2C4H‎4O6(酒石酸)+ 2NaHC‎O3→ NaC4H‎4O6(酒石酸钠)+2H2O+2CO2发酵糖(NaHCO‎3+KHC4H‎4O6) △→H2O+CO2+ NaKC4‎H4O6高糖高脂肪‎食品不适应‎只看符合上‎面三点就可‎采用烘箱干‎燥法。

烘箱干燥法‎一般是在1‎00~105℃下进行干燥‎。

我们讲的上‎面三点,应该是具体‎的具体分析‎,对于一个分‎析工作人员‎,或者是一个‎技术员,虽然干燥法‎必须符合三‎点要求,那么我们在‎只有烘箱的‎情况下,而且蓑红样‎品不见得符‎合以上讲的‎三点,难道就不测‎水分吗?例如,啤酒厂要经‎常测啤酒花‎的水分,啤酒花中含‎有一部分易‎挥发的芳香‎油。

仪器法测量水分含量的方法

仪器法测量水分含量的方法

仪器法测量水分含量的方法
仪器法测量水分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1.干燥法:通过将样品置于高温下,利用干燥仪和失重法测量
样品在干燥过程中的质量损失,从而计算出水分含量。

2.红外测水仪法:通过样品中的水分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利用红外测水仪对红外光吸收的变化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水分含量。

3.电导法:通过水分对电流的导电性影响,利用电导仪测量样
品中水分溶液的电导率,然后通过标定曲线得到水分含量。

4.阴离子渗透法:通过测量样品表面湿度和渗透压的变化,利
用阴离子渗透仪(如卡尔·费休仪)计算出水分含量。

5.微波法:通过利用水分分子对微波辐射的吸收特性,利用微
波干燥仪测量样品在微波辐射下的质量损失,从而计算水分含量。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仪器法测量水分含量的方法,如核磁共振法、密度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和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水分含量数据。

水 分 测 定 法(中国药典2010第一部)

水 分 测 定 法(中国药典2010第一部)

水分测定法测定用的供试品,一般先破碎成直径不超过3mm的颗粒或碎片;直径和长度在3mm以下的可不破碎;减压干燥法需通过二号筛。

第一法(烘干法)本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测定法取供试品2 ~ 5 g , 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l0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t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

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第二法(甲苯法)本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仪器装置如图。

A为5 0 0 m l的短颈圆底烧瓶;B为水分测定管;C为直形冷凝管,外管长40cm。

使用前,全部仪器应清洁,并置烘箱中烘干。

图甲苯法仪器装置测定法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水量l~4ml),精密称定,置A瓶中,加甲苯约200ml,必要时加人干燥、洁净的沸石或玻璃珠数粒,将仪器各部分连接,自冷凝管顶端加人甲苯,至充满B管的狭细部分。

将A瓶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待甲苯开始沸腾时,调节温度,使每秒钟馏出2滴。

待水分完全馏出,即测定管刻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将冷凝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再用饱蘸甲苯的长刷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推下,继续蒸馏5分钟,放冷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黏附在B管的管壁上,可用蘸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完全分离(可加亚甲蓝粉末少量,使水染成蓝色,以便分离观察)。

检读水量,并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

【附注】用化学纯甲苯直接测定,必要时甲苯可先加水少量,充分振摇后放置,将水层分离弃去,经蒸馏后使用。

第三法(减压干燥法)本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减压干燥器取直径12cm左右的培养皿,加入五氧化二磷干燥剂适量,使铺成0. 5~lcm的厚度,放人直径30cm的减压干燥器中。

测定法取供试品2~4g,混合均匀,分取约0. 5~lg,置已在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燥并称重的称量瓶中,精密称定,打开瓶盖,放人上述减压干燥器中,减压至 2. 67kPa(20mmHg)以下持续半小时,室温放置24小时。

水分检测的几种方法

水分检测的几种方法

水分检测的几种方法水分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食品的性质来选择。

常采用的水份测定方法如下:1、热干燥法:① 常压干燥法(此法用的广泛);② 真空干燥法(有的样品加热分解时用);③ 红外线干燥法(此法用的广泛);④ 真空器干燥法(干燥剂法);2、蒸馏法3、卡尔费休法4、水分活度AW的测定下面我们分别讲述测定水分的方法。

一、常压干燥法1、特点与原理⑴ 特点:此法应用最广泛,操作以及设备都简单,而且有相当高的精确度。

⑵ 原理:食品中水分一般指在大气压下,100℃左右加热所失去的物质。

但实际上在此温度下所失去的是挥发性物质的总量,而不完全是水。

2、干燥法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对食品而言):⑴ 水分是唯一挥发成分这就是说在加热时只有水分挥发。

例如,样品中含酒精、香精油、芳香脂都不能用干燥法,这些都有挥发成分。

⑵ 水分挥发要完全对于一些糖和果胶、明胶所形成冻胶中的结合水。

它们结合的很牢固,不宜排除,有时样品被烘焦以后,样品中结合水都不能除掉。

因此,采用常压干燥的水分,并不是食品中总的水分含量。

⑶ 食品中其它成分由于受热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例:还原糖+氨基化合物△→变色(美拉德反应)+H2O↑还有 H2C4H4O6(酒石酸)+ 2NaHCO3→ NaC4H4O6(酒石酸钠)+2H2O+2CO2发酵糖(NaHCO3+KHC4H4O6) △→H2O+CO2+ NaKC4H4O6高糖高脂肪食品不适应只看符合上面三点就可采用烘箱干燥法。

烘箱干燥法一般是在100~105℃下进行干燥。

我们讲的上面三点,应该是具体的具体分析,对于一个分析工作人员,或者是一个技术员,虽然干燥法必须符合三点要求,那么我们在只有烘箱的情况下,而且蓑红样品不见得符合以上讲的三点,难道就不测水分吗?例如,啤酒厂要经常测啤酒花的水分,啤酒花中含有一部分易挥发的芳香油。

这一点不符合我们的第一点要求,如果用烘箱法烘,挥发物与水分同时失去,造成分析误差。

水分的测定方法

水分的测定方法

水分测定法测定用的供试品,一般先破碎成直径不超过3mm的颗粒或碎片;直径和长度在3mm以下的可不破碎;减压干燥法需通过二号筛。

第一法烘干法本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测定法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 ;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

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第二法甲苯法本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仪器装置如图。

A为500ml的短颈圆底烧瓶;B为水分测定管;C为直形冷凝管,外管长40cm。

使用前,全部仪器应清洁,并置烘箱中烘干。

测定法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水量1~4ml),精密称定,置A瓶中,加甲苯约200ml,必要时加入干燥、洁净的沸石或玻璃珠数粒,将仪器各部分连接,自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至充满B管的狭细部分。

将A瓶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待甲苯开始沸腾时,调节温度,使每秒钟馏出2滴。

待水分完全馏出,即测定管刻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将冷凝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再用饱蘸甲苯的长刷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推下,继续蒸馏5分钟,放冷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黏附在B管的管壁上,可用蘸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完全分离(可加亚甲蓝粉末少量,使水染成蓝色,以便分离观察)。

检读水量,并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

【附注】用化学纯甲苯直接测定,必要时甲苯可先加水少量,充分振摇后放置,将水层分离弃去,经蒸馏后使用。

第三法(减压干燥法)本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减压干燥器取直径12cm左右的培养皿,加入五氧化二磷干燥剂适量,使铺成0.5~1cm的厚度,放入直径30cm的减压干燥器中。

测定法取供试品2~4g,混合均匀,分取约 0.5~1g,置已在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燥并称重的称量瓶中,精密称定,打开瓶盖,放入上述减压干燥器中,减压至2. 67kPa(20mmHg)以下持续半小时,室温放置24小时。

水分的测定方法

水分的测定方法

水分的测定方法国标法(直接干燥法):一、原理食品中的水分一般就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101~105℃下,不含或含其她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二、试剂海砂:购买80目海砂,用前经105℃干燥1小时备用。

三、操作方法1 粉体样品: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101~105℃(一般设置为103℃)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0、5~1、0h,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称量,记数。

(必要时重复干燥至恒重)。

精确称取2g 样品(精确至0.0001克),放入此称量瓶中,样品厚度约为5mm,加盖,精密称量后,记数。

置101~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4h 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称量。

然后再放入101~105℃干燥箱中干燥1h,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再称量。

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002g,即为恒重。

2 膏体样品: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内加10、0±2.0克海砂及一根小玻棒,置于101~105℃(一般设置为103℃)干燥箱中,干燥0、5~1、0h 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称量记数。

(必要时重复干燥至恒重)。

然后精密称取2g 样品(精确至0.0001克),放入此称量瓶中,加盖连同玻璃棒一起精密称量后,记数。

接着用小玻棒搅匀海砂与样品,置101~105℃干燥箱中干燥6h 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称量。

(验证:长时间不做的产品或新产品按以上粉体检测方法对此6h 检测结果进行验证)。

四、计算:2321m X 100%m -m m -=⨯ 式中:X ——样品中水分的含量,%m 1——称量瓶(或加海砂、玻棒)与样品的质量,gm 2——称量瓶(或加海砂、玻棒)与样品干燥后的质量,gm 3——称量瓶(或加海砂、玻棒)的质量,g五、注意事项:1. 盐、味精称取5g 样品于恒重后的称量瓶内,置103±2℃烘箱干燥2小时后,不需恒重,冷却30min 后直接称重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分检测方法
1.目的
使检验人员能够正确对样品规格中需要水分检测的样品进行水分检测。

2.范围
适用于样品规格中需要水分检验的样品。

3.参考文件
3.1 《中国药典2010年版2部》
3.2 GB_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4.定义
4.1 恒重: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101℃~105℃干燥箱中,瓶盖斜
支于瓶边,加热1h,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h称量,并重复干燥至前后
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重。

5.职责
QC负责按照本方法执行对样品的检测
6.程序
6.1 费休氏法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法又分为库仑法和容量法。

库仑法测定的碘是通过化学反应
产生的,只要电解液中存在水,所产生的碘就会和水以1:1的关系按照化学反应
式进行反应。

当所有的水都参与了化学反应,过量的碘就会在电极的阳极区域形
成,反应终止。

容量法测定的碘是作为滴定剂加入的,滴定剂中碘的浓度是已知
的,根据消耗滴定剂的体积,计算消耗碘的量,从而计量出被测物质水的含量。

6.1.1 试剂与材料
试剂:碘、无水吡啶、无水甲醇或者市售卡尔-费休氏试液。

6.1.2 仪器和设备
卡尔-费休水分仪、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6.1.3 容量法
1)费休氏试液的制备与标定
a)制备:称取碘(置硫酸干燥器内48小时以上)110g,置干燥的具塞
锥形瓶中,加无水吡啶160ml,注意摇允至碘全部溶解后,加无水甲
醇300ml。

称定重量,将锥形瓶至冰浴中冷却,在避免空气进入的情
况下,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硫至重量增加72g,再加甲醇使成1000ml,
密塞,摇允,在暗处放置24小时。

(也可以使用稳定的市售卡尔-
费休氏试液。

市售的试液可以是不含吡啶的其他碱化剂,不含甲醇的
其他醇类等;也可以是单一的溶液或者由两种溶液混合而成。

)试液
应遮光,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临用前应标定浓度。

b)标定:精密称取10~30mg费休氏试液用卡费休仪器直接标定。

或取
干燥的具塞玻瓶,精密称入蒸馏水约30mg,除另有规定外加无水甲
醇2~5ml,在避免空气侵入的条件下,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浅黄色变
为红棕色,或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另作空白试验,标定应取3 份
以上,3 次连续标定结果误差应在±1 %以内,以平均值作为费休氏
试液的强度。

2)计算结果:
W
F =
A - B
式中 F 为每1ml费休氏试液相当于水的重量,mg;
W 为称取重蒸馏水的重量,ml;
A为滴定所消耗费休氏试液的容积,ml;
B为空白所消耗费休氏试液的容积,ml。

3) 检测方法
a)精密称取供试品适量(约消耗费休氏试液1~5ml),除另有规定外,溶剂为无水甲醇,用水分测定仪直接测定,或将供试品置于干燥的具
塞玻瓶中,加溶剂2~5ml ,在不断振摇(或搅拌)下用费休氏试液
滴定至溶液由浅黄色变为红棕色,或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另作为
空白试验,
4)计算结果
(A-B)F
供试品中水分含量(%)= ×100%
W
式中A为供试品所消耗费休氏试液的容积,ml;
B为空白所消耗费休氏试液的容积,ml;
F为每1ml费休氏试液相当于水的重量,mg;
W为供试品的重量,mg。

6.1.4 库仑法
本法以卡尔-费休氏反应为基础,应用永停滴定法测定水分,与容量滴定法
相比,库仑滴定法中滴定剂不是从滴定管加入,而是由含有电离子的阳极
电解液电解产生。

一旦所有的水被滴定完全,阳极电解液中就会出现少量
过量的碘,使铂电极极化而停止碘的产生。

根据法拉第定律,产生的碘的
量与通过的电量称正比,因此可以用测量滴定过程中流过的总电量的方法
测定水分总量。

本法主要用于测定含微量水分(0.0001%~0.1%)的物质,
特别适用于测定化学惰性物质如烃类、醇类和酯类中的水分。

所用仪器应
干燥,并能避免空气中水分的侵入,测定操作宜在干燥处进行。

1)费休氏试液:按卡尔-费休氏库仑滴定仪的要求配置或购置滴定液。

2)检测方法
a)先将系统中的水分预滴定除去,而后精密量取供试品(含水量约为
0.5-5mg),用卡尔-费休氏库仑滴定仪直接测定,以永停法指示终点,
从仪器显示屏上直接读取供试品中水分的含量,其中每1mg水相当
于10.72库仑的电量。

6.2 直接干燥法
利用样品中水分的物理性质,温度101 ℃~105 ℃下采用挥发方法测定样品中干燥减失的重量,包括吸湿水、部分结晶水和该条件下能挥发的物质,再通过干燥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1)仪器和设备
称量瓶、干燥器、烘箱、蒸发皿、玻璃棒、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2)检测方法
a)固体样品:取洁净的称量瓶干燥至恒重并记录重量(m3)。

将混合均匀的试样迅速磨细至颗粒小于2 mm,不易研磨的样品应尽可能切碎,称取2
g~10 g试样(精确至0.0001 g),放入恒重后的称量瓶中,试样厚度不超
过5 mm,如为疏松试样,厚度不超过10 mm,加盖,精密称量后记录重
量(m1),置101 ℃~105 ℃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 h~4 h后,
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 h后称量并记录数据。

然后再放入
101 ℃~105 ℃干燥箱中干燥1 h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 h后
再称量并记录数据(m2)。

并重复以上操作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 mg,
即为恒重。

b)半固体或液体试样:取洁净的称量瓶干燥至恒重并记录重量(m3)。

然后称取5 g~10 g试样(精确至0.0001 g),置于蒸发皿中称重记录重量
(m1),用小玻棒搅匀放在沸水浴上蒸干,并随时搅拌,擦去皿底的水
滴,置101 ℃~105 ℃干燥箱中干燥4 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
0.5 h后称量并记录重量。

然后再放入101 ℃~105 ℃干燥箱中干燥1 h左
右,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 h后再称量并记录重量(m2)。

并重复以上
操作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 mg,即为恒重。

3)计算结果
样品中的水分的含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m1– m2
X = ×100
m1– m3
式中:X——样品中水分的含量,单位为g/100g;
m1——称量瓶和样品的质量,单位为g;
m2——称量瓶和样品干燥后的质量,单位为g;
m3——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g;
水分含量≥1g/100g时,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水分含量<1g/100g
时,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平
均值的10%。

6.3 减压干燥法
利用样品中水分的在达到40kPa~53kPa压力后加热至60℃±5℃,采用减压烘干方法去除试样中的水分,再通过烘干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1)仪器和设备
真空干燥箱、称量瓶、干燥器、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2)检测方法
a) 试样的制备:粉末和结晶试样直接称取;较大块硬糖经研钵粉碎,混匀
备用。

b) 测定:取已恒重的称量瓶(m3)称取约2g~10g(精确至0.0001g)试样(m1),
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将真空干燥箱连接真空泵,抽出真空干燥箱内空气
(所需压力一般为40kPa~53kPa),并同时加热至所需温度60℃±5℃。


闭真空泵上的活塞,停止抽气,使真空干燥箱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
经4h后,打开活塞,使空气经干燥装置缓缓通入至真空干燥箱内,待压
力恢复正常后再打开。

取出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0.5h后称量(m2),并重
复以上操作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重。

3)计算结果
样品中的水分的含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m1– m2
X = ×100
m1– m3
式中:X——样品中水分的含量,单位为g/100g;
m1——称量瓶和样品的质量,单位为g;
m2——称量瓶和样品干燥后的质量,单位为g;
m3——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g;
水分含量≥1g/100g时,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水分含量<1g/100g时,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平均值的
10%。

7 相关文件

8 相关表格

9 附录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