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疗法(培训班)

合集下载

磁疗法

磁疗法
18
第二节 治疗原理及作用
一、治疗原理
(一)对细胞的作用
(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三)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四)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
改变松果体、垂体前叶细胞结构
(五)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六)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9
第二节 治疗原理及作用
一、治疗原理
(一)对细胞的作用
为静磁场。如磁片和电磁铁通直流电产生的磁场。
2. 动磁场:磁场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的为动磁场。
交变磁场 脉冲磁场
脉动磁场
12
第一节 概 述
三、磁场的分类(根据磁场强度和方向是否发生变化)
1. 静磁场(恒定磁场):磁场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改变和变化的
为静磁场。如磁片和电磁铁通直流电产生的磁场。
29
第四节 临床应用
二、禁忌症
• 带有置入式心脏起搏器或置入式大脑神经刺激器;
• 恶性肿瘤;
• 严重糖尿病及肾功能障碍;严重的心、肺、肝及 血液疾病; • 患者对治疗不能充分配合;体质极度衰弱;副作 用明显者; • 治疗部位存在较重感染;急性出血患者;心绞痛 患者;高热患者。 • 孕妇与妇女月经期间。
30
第四节 临床应用
三、注意事项
• (一)掌握好剂量 • (二)注意不良反应 • (三)正确使用磁片: • 避免对磁片进行加热;
皮肤溃破、出血的局部不宜直接贴敷
31
32
脉动疗法 脉冲疗法
26
第三节 治疗技术
二、治疗剂量 (一)剂量分级
1.小剂量 静磁场疗法:<0.3T
动磁场疗法:<0.1T 静磁场疗法:0.3~0.6T 动磁场疗法:0.1~0.3T 静磁场疗法:>0.6T

第七节磁场疗法讲义

第七节磁场疗法讲义

第26 章磁场疗法第一节磁场作用原理一、磁体与磁极能够吸附铁、钢、镍、钴等金属的物质叫作磁体。

磁体吸铁的性质叫作磁性。

磁性保持时间久,不易消失的磁体叫作永磁体。

永磁体分为天然永磁体和人工永磁体。

人工方法制成的永磁体称人工永磁体,常用以制作人工永磁体的材料是稀土合金,如钐锢铜、铈钴铜、钕铁硼,人工永磁体的磁性好,磁场强度高,广泛应用于临床。

磁体的两极处磁性最强。

磁极具有不可分割性,当两块磁体相互接近时,就会出现同名极相互排斥,异名极相互吸引,即南极与南极相斥,北极与北极相斥,南极与北极相吸。

二、磁化与磁感应被磁体吸住的物体,当它们离开磁体后也具有磁性,这种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经过磁场的作用变为有磁性的物体的过程叫作磁化。

能够被磁化的物质叫作铁磁物质或磁性物质。

铁、镍、钴能够被磁化,铜、铝、玻璃不能被磁化。

人工永磁体就是通过磁化过程产生的。

如果磁化过程不是通过与磁体直接接触产生,而是隔着其他物体,如玻璃、纸张、空气等,这种磁化过程叫作磁感应。

三、磁场与磁力线磁力作用的范围叫作磁场。

磁场是无形的,在磁场中磁力是有方向的,磁力线从磁体的N 极发出,通过空间进入磁体的S极,又在磁体内部从S极回到N极,形成封闭的曲线。

磁力线的走行遵循同名相斥,异名相吸的原则。

磁极处的磁力线最密集,该处的磁性最强。

四、磁导与磁阻所有的物质根据其磁导率的不同分为抗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和铁磁性物质。

抗磁性物质的磁导率低于真空的磁导率,u v 1,这类物质包括玻璃、惰性气体、锑、铋等。

抗磁性物质不能被磁体吸引。

顺磁性物质能够被磁体吸引,在靠近磁极的部分产生异名极。

铁磁性物质能够被磁体吸引,并在磁场作用下易于磁化。

五、磁电关系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通过电流作用产生的磁体叫作电磁体。

磁场也可以产生电流。

六、磁场的作用原理(一)调节体内生物磁场(二)产生感应微电流(三)局部作用和神经体液的作用所有物理治疗的共同作用机制,都是通过物理因子的局部作用和神经体液作用,超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磁场疗法

磁场疗法
6
4.治疗时间和疗程
磁片 持续用 15~20~30 ′/次 其它磁疗
穴位1~5 ′/穴 1T == 1000mT
1T == 10000GS 1mT==10GS
3~5个穴/次
QD 15~20天/疗程
1T = 1特斯拉
1G = 1高斯
7
六 副作用
1. 2. 3. 4. 发生率<10% 心慌 恶心 呕吐 一时性呼吸困难 嗜睡 无力 头晕 低热 皮疹等 个别人WBC下降 老人 头颈部 强磁场易出现 轻——调剂量 重——停
5
五. 治疗技术 1.磁场类型 恒定 强度方向不变 交变 强度方向均变 脉动 强度变化 脉冲 强度突然产生消失 2.方法 ⑴ 静磁场 敷贴法:磁片 耳磁 磁针 ⑵ 动磁场 旋磁法 电磁法 低频交变磁疗 脉冲磁疗 脉动磁疗 ⑶ 磁处理水 水缓慢通过磁水器 宜当天制成 不宜久煮 2000~3000 ml/天 3.剂量 弱< 100 mt 适用于头 颈 胸 年老 年幼 体弱 神衰 血压高 中 100~200mt 适用四肢 背 腰 腹 强>200mt 适用肌丰满处 急性痛 癌性痛
磁场疗法
一 基础知识 天然永磁体 磁性差 人工永磁体 磁性强 磁极:有不可分割性 磁化 磁感应 磁场 磁场强度 H 安培/米 (A/m) (Oe 1Oe=79.58A/m) 磁感应强度 B 特斯拉 T 高斯 Gs 毫特斯拉 mT 1T=1000mT 1mT=10Gs 空气介质中 B≈ H 磁路 磁导() 抗磁物质 <1 如玻璃 顺磁物质 >1 空气 稀土 铁磁物质 ≥ 1 铁 1 磁阻 磁体
磁电关系
• 右手定则 • 感应电流
2

磁场作用原理
1. 调节体内生物磁场
2. 产生感应微电流 微电流引起离子分布变化 膜通透性改变 刺激神经末稍 调节神经机能 3. 局部作用和神经体液作用 局部:调节经络平衡 全身:镇静 镇痛 4. 细胞通透性改变 胞膜内外离子分布变化 胞膜中含有酶和神经递质

理疗课件:磁场疗法

理疗课件:磁场疗法
场进行调节,使体内生物磁场趋向正常,是磁场 疗法的重要作用原理。
23
二、产生感应微电流 磁场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微电流可引起体内钾、钠、钙、镁、氯等离子分
布与移动的变化,改变膜电位,改变细胞膜的通 透性;刺激神经末梢,调节神经机能。
24
三、局部作用和神经体液的作用 局部作用 穴位有电磁特性,穴位是人体电磁最活跃点。 人体每个细胞都有一个微电磁场,健康人的经络
12
磁化: 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经过磁场的作用变为有磁
性的物体的过程叫作磁化。
铁磁物质或磁性物质: 能够被磁化的物质。铁、镍、钴能够被磁化,
铜、铝、玻璃、水不能被磁化。
磁感应: 磁化过程不是通过与磁体直接接触产生,而是
隔着其它物体,如玻璃、纸张、空气等。
13极发出,通过空间进入磁体的S
➢ 钕铁硼:磁性好,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可广泛 使用。
45
磁片法方法: 1、直接敷磁法:将磁片直接固定在治疗部位和
穴位上,一般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磁片。 1)单磁片法:适用于病变范围小且表浅的部位。 磁力线分布主要集中于磁片下的组织。越接近磁 片的皮肤受到磁力线的作用越强。接触皮肤的磁 片极性没有一定的规律,可以是南极,也可以是 北极。
穴位磁场高于非健康人的穴位磁场。 新生的细胞圆形饱满,电磁场能量高;衰老的细
胞呈三角形凹陷,磁场弱 。 当人体患病时,则机体生物电流紊乱,体内磁场
失衡。穴位磁疗可通过经穴直接调整内磁场,激 发人体经络信号的能量使其迅速恢复传递,达到 疏通经脉,调整机体气血平衡目的。
25
神经反射作用 磁场刺激人体的感受器,感觉传入沿神经传导通路
35
七、促进创面愈合
机制:磁场可改善血液循环,为创面提供了更多 的血液,改善了局部的供氧和营养。

磁场疗法

磁场疗法

9、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 软磁材料——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的 磁性材料。软磁材料易于磁化,也易于退 磁,广泛用于电工设备和电子设备中。应 用最多的软磁材料是铁硅合金(硅钢片)以及 各种软磁铁氧体等 。
硬磁材料——指磁化后不易退磁而能长期保留 磁性的一种铁氧体材料,也称为永磁材料或恒 磁材料。硬磁铁氧体的晶体结构大致是六角晶 系磁铅石型,其典型代表是钡铁氧体 BaFe12O19。这种材料性能较好,成本较低, 不仅可用作电讯器件如录音器、电话机及各种 仪表的磁铁,而已在医学、生物和印刷显示等 方面也得到了应用。硬磁材料常用来制作各种 永久磁铁、扬声器的磁钢和电子电路中的记忆 元件等。
7、磁路、磁阻和磁导 磁力线从N极到S极的路径称为磁路,在磁 路中阻止磁力线通过的力量称为磁阻,相 反则称为磁导。 磁导率(μ)则用来衡量不同物质被磁化的 程度。真空条件下μ=1。所有物质根据导磁 率为三类。
(1)、顺磁质:磁导率略大于真空,如空 气、锂、镁、铂、铝、氧等; (2)、反磁质:磁导率略小于真空,如水、 玻璃、水银、铍、铋、锑等; (3)、铁磁质:磁导率很大,在外加磁场 的作用下极易被磁化,是良好的磁性材料, 属恒磁质,如铁、镍、磁性合金等。

4.消炎作用 磁场有一定消炎作用,这 与磁场改善微循环、消肿、止痛和促进免 疫反应性增强等有关。磁场无明显直接抑 菌作用。

5.对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治疗作用 低强度恒磁 场(15~50mT)治疗冠心病或早期高血压患者, 多数病人在治疗后一般状况改善,头痛,心区痛 减轻或消失,血压下降,脉率减慢。有的作者提 出低频交变磁场(50Hz,10~20mT)治疗冠心 病心绞痛的效果较恒磁场为佳,而对心律失常无 效。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交变磁场对心痛综合 征、心肌收缩性、血流流变性、脂质代谢、微循 环等有良好影响,而对心脏的传导系统无明显影 响。

磁场疗法(培训班)

磁场疗法(培训班)

四、消肿 机制: 1、磁场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2、磁场可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 3、磁场能加速蛋白质的转移,降低组织间的胶 体渗透压

7
五、降压 机制: 1、磁场可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功能,调节血管 舒缩机制,使血管扩张,微循环改善,血压下降。 2、磁场可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的紧张度, 减少外周循环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3、磁疗读穴位的刺激可以通经活络,调整人体 机能,通过神经反射的作用,影响大脑皮层对皮 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调控,调节血管舒缩机能, 使血管扩张,微循环改善,从而达到降压目的。

27
2、脉冲磁场疗法:患者舒适体位,暴露治疗 部位,治疗者将磁头放置治疗部位,根据 患者病情选择治疗参数,30min/次,1次/ 天,10~15次/疗程。
28
3、旋磁疗法:患者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将旋磁治疗仪的机头置于治疗部位, 15~20min/次,1~2次/天,15~20次/疗程。根 据治疗部位,可选用两个机头对置法。穴位治 疗时每穴5~10min。

8
六、止泻 机制: 1、磁场促进肠粘膜上皮细胞对水分、葡萄糖等 物质的吸收 2、磁场使胆碱酯酶活性增强,使肠道分泌减少, 蠕动减慢 3、磁场可降低肠蠕功的频率及其振幅 4、磁场有抗渗出的作用 5、磁场有抗炎作用

七、促进创面愈合 机制:磁场可改善血液循环

9
八、软化瘢痕 机制: 1、在磁场作用下血液循环改善,有利于 渗出物吸收和消散,为加速伤口的愈合减 少瘢痕形成创造了条件。 2、磁场作用下使成纤维细胞、肌纤维细 胞内的水分和盐类物质增加,分泌功能障 碍;破纤维细胞内溶酶体增加,有利于细 胞内组织成分的更新及细胞内的消化,促 进细胞的吞噬作用,有效的阻止了瘢痕的 形成与增生。

能量疗愈培训

能量疗愈培训

能量疗愈培训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身心疲惫、压力沉重。

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身体的健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能量疗愈——一种旨在调和人体能量场,促进身心健康的自然疗法。

本次能量疗愈培训,旨在帮助大家深入了解能量疗愈的原理,掌握实际操作技巧,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提升个人与他人的生活质量。

一、能量疗愈的基本概念能量疗愈基于人体是由生物电磁波和能量场构成的理论。

这些能量场,也称为生物磁场、生物场、生命能量场等,是由人体内部的生物电磁波和能量场产生的。

当人体能量场出现失衡或紊乱时,就会导致身体不适或疾病。

能量疗愈通过调整和优化人体能量场,使其恢复平衡与和谐,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二、能量疗愈的原理能量疗愈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量共振:能量疗愈师通过自身的能量场与受疗者的能量场产生共鸣,实现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能量调整:在能量共振的基础上,能量疗愈师对受疗者的能量场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恢复其平衡与和谐。

自我修复:当人体能量场恢复平衡与和谐后,身体会启动自我修复机制,加速康复过程。

三、能量疗愈的技巧感知能量:学习如何感知自己和他人的能量场,包括能量场的大小、形状、颜色、强度等。

调控能量:掌握如何调控自己的能量场,以便与受疗者的能量场产生共鸣和调整。

传递能量:学会在能量共振的基础上,将正能量传递给受疗者,帮助其恢复能量场的平衡与和谐。

四、能量疗愈的应用能量疗愈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场景:缓解压力:面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压力,通过能量疗愈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情绪,恢复内心的平静。

改善睡眠:对于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能量疗愈有助于调整身体能量场,促进深度睡眠。

缓解疼痛:针对慢性疼痛、肌肉紧张等问题,能量疗愈能够舒缓疼痛,减轻不适感。

提升免疫力:通过优化身体能量场,能量疗愈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抵抗力。

促进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能量疗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消除隔阂,增进友谊。

磁场疗法

磁场疗法

(2)治疗方法 ①同名极旋转磁疗机 ②磁按摩机:具有磁场与按摩双重作用,适 于镇痛消肿
3.脉冲磁疗法 (1)脉冲磁场:磁场强度不是随时间作连续 变化而是呈断续变化,即突然出现又突然 消失,在重复出现之前,有个间歇时间的 磁场
脉冲磁场的特点: ①磁场变化快,在很短时间内即可达到较 大的峰值; ②有一间歇时间。 因此它产生的磁场强度峰值一般较大, 而相应的功率却较小,故线圈发热也较小。
①单磁:不拘N极或S极,病变范围小和表浅
②双磁:病变范围较大、部位较深
并置(同名)
并置(异名)
异名对置,形成一个贯通磁场
(2)间接贴敷法 不直接接触皮肤 可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①对胶布过敏的 部位;②磁片较大,不易用胶布固定时; ③需要较长时期治疗的慢性病。
(3)直流恒定磁场法 应用直流电恒定磁场 治疗机,磁头贴近穴位或患部进行治疗。
(2)剂量选用 ①病人情况:年老体弱、久病、危病、儿 童、磁敏感者及白细胞、血压低者宜用小 剂量.而年轻体壮者可用中、高剂量。 ②病变性质:急性病开始时可用小或中剂 量,慢性病开始即可用中或高剂量。 ③治疗部位:头颈胸宜用小剂量、背部、 腰腹部及四肢用中等剂量,对于肌肉丰满 的部位如臀部及大腿,可以用高剂量。
(五)止泻 降低肠蠕动、减少肠膜的渗出。可用于 肠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此外,尚有降脂、促进骨折和创面愈合、 治疗骨质疏松、软化瘢痕等作用

1.恒定磁场
几种常用的磁疗法
(一)恒定磁场法
2.治疗方法 (1)直接敷贴法 将磁片直接敷贴在患病部位或穴位, 以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 根据病变部位大小、深浅可选择单磁、 双磁贴法:
(2)治疗方法 国内生产的脉冲磁疗机有多种类型。构 造复杂的可产生均匀、疏密、渐强脉冲磁 场。电磁感应明显。 有改善微循环、消肿、促进代谢、降低 末梢神经兴奋性、镇静、提高免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场疗法
定义:应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的局部或穴位,达 到治疗疾病或促进人体健康的方法。
磁场强度(H):表示磁场的强弱,单位是安 培/米(A/m)。
磁感应强度(B):磁体内部或磁体表面的磁 场强度,单位是特斯拉(T),(旧用高斯Gs, 1T=10000Gs)。
1
磁场疗法的作用原理
一、调节体内生物磁场 二、产生感应微电流 三、局部作用和神经体液的作用 四、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
疗程:连续贴敷3~5天,也可连续贴敷3~4周,或2 ~3月。
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为减少刺激,可在磁 片与皮肤之间垫薄纸或纱布;应经常擦拭皮肤和磁 片,以防汗液浸渍磁片生锈。
17
2、间接敷磁法:磁片与皮肤之间有一层隔垫 物。隔垫物一般为布料、化纤品、薄金属等。 适用于对胶布过敏,不能采用直接贴敷法的患 者;病变部位较大,用胶布不宜固定的情况; 需要较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疾病。
四、磁场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多数实验表明能提高免疫力
五、磁场对肿瘤的影响 对癌细胞的生长可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

4
六、磁场对细菌的影响 对某些细菌有抑制作用 七、磁场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对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起抑制作用 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
5
磁场的治疗作用
一、镇痛 机制: 1、磁场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干扰疼痛冲
制造磁片的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永 磁铁氧体、铝镍钴合金永磁体等。
12
13
方法: 1、直接敷磁法:将磁片直接固定在治疗部位
和穴位上,一般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磁 片。 1)单磁片法:适用于病变范围小且表浅的部位。
14
2)双磁片法: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大且部位较深的情 况。
并置贴敷:是将两片磁片平行的固定在治疗部位 同一平面上。
十、促进良性肿物的变小或消失 机制:
1、异名磁极相吸产生的压力作用 2、磁场可减少渗出,消炎,消肿 3、磁场可调节内分泌系统 4、磁场可使营养肿瘤及肿瘤内血管形成血栓
11
磁场治疗技术和方法
一、静磁场疗法:利用恒定磁场治疗疾病 的方法 。
➢ 1、磁片法: 一般多为直径1cm,也有直径0.3~0.5cm, 厚度2~5mm.
16
3)多磁片法:应用2个以上的磁片直接贴敷于患者皮 肤治疗疾病的方法,一般用于病变范围较大的情况。 多磁片法磁极的放置多用同名极法。
线形:线形安置磁片是将磁片固定在同一平面上, 每个磁片的距离应相等。
环形:当对肿物进行磁疗时,磁片的安置采用环形 或近似环形予以固定,使肿物处在磁片的包围之中。
动的传导。 2、磁场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致痛物质排出,
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与消散,肿胀的消除。 3、磁场可缓解内脏平滑肌的痉挛。 4、磁场可使体内有止痛作用的内分泌三、消炎 机制:
1、磁场使血液循环改善 2、磁场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3、磁场对部分细菌有抑菌或杀菌作用
a. 同名极并置贴敷:是将两个磁片的相同极性接触 治疗部位的皮肤,用于病变范围较大而且较深者。
b. 异名极并置贴敷:是两个磁片不同的极性接触治 疗部位的皮肤,用于病变较大而较浅者。
15
对置贴敷:是将两片磁片相对放在患区的两 侧。一般采用异名极贴敷。多用于手指、 手掌、手腕、踝部等组织较薄的部位。
2、磁场作用下使成纤维细胞、肌纤维细 胞内的水分和盐类物质增加,分泌功能障 碍;破纤维细胞内溶酶体增加,有利于细 胞内组织成分的更新及细胞内的消化,促 进细胞的吞噬作用,有效的阻止了瘢痕的 形成与增生。
10
九、促进骨折愈合 机制:
1、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和氧 供,有利于骨组织细胞的新生 2、磁场产生的微电流对软骨细胞和骨细胞有直接 促进生长的作用,加速骨折愈合
2
磁场的生物学效应
一、磁场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调整心血管功能,改善心肌血液循环
二、磁场对血液的影响 对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影响不
确定 使血小板数增加 降低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
3
三、磁场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可增强正常胃肠的生物电活动,提高胃
肠蠕动,促进胃肠吸收。 双向调节病理性胃肠。
8
六、止泻 机制:
1、磁场促进肠粘膜上皮细胞对水分、葡萄糖等 物质的吸收 2、磁场使胆碱酯酶活性增强,使肠道分泌减少, 蠕动减慢 3、磁场可降低肠蠕功的频率及其振幅 4、磁场有抗渗出的作用 5、磁场有抗炎作用
七、促进创面愈合 机制:磁场可改善血液循环
9
八、软化瘢痕 机制:
1、在磁场作用下血液循环改善,有利于 渗出物吸收和消散,为加速伤口的愈合减 少瘢痕形成创造了条件。
四、消肿 机制:
1、磁场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2、磁场可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 3、磁场能加速蛋白质的转移,降低组织间的胶 体渗透压
7
五、降压 机制:
1、磁场可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功能,调节血管 舒缩机制,使血管扩张,微循环改善,血压下降。 2、磁场可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的紧张度, 减少外周循环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3、磁疗读穴位的刺激可以通经活络,调整人体 机能,通过神经反射的作用,影响大脑皮层对皮 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调控,调节血管舒缩机能, 使血管扩张,微循环改善,从而达到降压目的。
方法:操作者手持磁针,将磁针的针尖置于穴 位或痛点处,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给予一定 的压力,以加强刺激强度。
19
➢ 3、耳磁法:用胶布将小磁片或磁珠固定在耳穴 上治疗疾病的方法。 磁珠是直径很小的圆形磁粒,直径为3~8mm, 多用稀土合金制成。每次选取2~4个穴位,每5 ~7天更换穴位。
20
二、动磁场疗法:利用变化的磁场治疗疾病 的方法。
1)磁帽法:磁片固定在帽的外层与里层之间, 磁场作用到头部的有关穴位。
2)磁腰带法:磁片缝在腰带内,腰带呈带状, 磁疗腰带要用棉布、化纤品或人造革制造。使 用磁疗腰带时,使磁片对准腰部的命门、肾俞、 志室等穴位。
疗程:每天大于12小时,2~3月/疗程
18
➢ 2、磁针法:将永磁体针刺激穴位或病点。既有 类似针刺穴位的作用,又有磁场的作用。磁针 不刺破皮肤进入组织,是一种无创伤的治疗方 法。磁针以永磁体为主。常用于治疗一些疼痛 性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