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疗法
医院磁疗的原理和作用

医院磁疗的原理和作用
医院磁疗是一种物理疗法,利用恒定磁场对人体进行治疗。
其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磁场:人体内部存在着微弱的生物磁场,它是由神经、心脏、肌肉等组织产生的微弱电流形成的。
通过磁疗设备的作用,可以改变和调节人体的生物磁场。
2. 细胞活化:磁场能够促进细胞内部的离子交换,并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从而提高细胞的新陈代谢。
这有助于组织修复和再生,促进伤口愈合。
3. 血液循环:磁场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增加血液供应。
这对于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炎症等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它还能改善血液的氧合能力,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提高组织的氧合水平。
4. 疼痛缓解:磁场对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减少疼痛的传导和感受。
磁疗可以通过激活大脑内的内啡肽系统,释放内啡肽等物质,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总的来说,医院磁疗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加速伤口愈合。
2. 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3. 缓解疼痛,减少疼痛传导和感受。
4. 调节神经系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医院磁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疾病,合适的磁疗方式和参数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节。
磁疗的原理是什么

磁疗的原理是什么磁疗是一种曾经被广泛使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古老技术。
现在,它又被称为“磁场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循证医学和自然疗法领域。
磁场疗法的发展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当时医生们认为磁铁对人体健康有益。
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磁疗在研究学术和应用方面的兴趣也有所增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磁疗的原理,以及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磁疗的原理是利用磁场对人体内部器官、组织和细胞产生作用,从而达到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磁场可以是恒定磁场、变化磁场和脉冲磁场。
这些磁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人体,例如直接作用于人体局部部位或通过对血液、血管、神经和磁性物质等的作用来完成。
磁疗的原理可以解释为南北极磁场对人体细胞产生的一些生理和生化效应。
南极对人体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北极则有刺激作用,也就是说,磁场的刺激效应可以帮助身体自我修复。
正常细胞的负电位与细胞膜上的钠离子上升和钾离子下降有关,同时受到压力、荷电等因素的刺激也会影响细胞电位,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磁场的作用可以调节细胞电位,促进细胞代谢功能,释放细胞中含氧化酶、ATP、酸性酶、酶等物质,使人体健康得以维持。
这些物质的释放可以刺激细胞分裂和成长,增加细胞活力和生命力。
在磁疗中,通过人工制造电磁场或将人体放置在地球自然磁场中,磁场使得身体内的电离子发生移动,形成电流,从而激活人体的生物电位。
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血管扩张,组织传输和代谢增加,有助于减缓炎症和痛感,加速伤口愈合。
磁场的作用还可以影响身体内的磁性物质。
人体内自然存在铁、钙、磷和氧等物质,这些物质都有磁性,磁场对它们的影响会改变它们的空间位置和电子结构,从而影响生理功能。
例如,磁性物质在身体中的分布可以影响肌肉张力、骨骼生长和血液循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除此之外,磁疗还可以促进细胞壁透性和可塑性的改变,从而有助于改善免疫系统、缓解痉挛和神经病理等。
磁疗法

第二节 治疗原理及作用
一、治疗原理
(一)对细胞的作用
(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三)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四)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
改变松果体、垂体前叶细胞结构
(五)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六)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9
第二节 治疗原理及作用
一、治疗原理
(一)对细胞的作用
为静磁场。如磁片和电磁铁通直流电产生的磁场。
2. 动磁场:磁场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的为动磁场。
交变磁场 脉冲磁场
脉动磁场
12
第一节 概 述
三、磁场的分类(根据磁场强度和方向是否发生变化)
1. 静磁场(恒定磁场):磁场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改变和变化的
为静磁场。如磁片和电磁铁通直流电产生的磁场。
29
第四节 临床应用
二、禁忌症
• 带有置入式心脏起搏器或置入式大脑神经刺激器;
• 恶性肿瘤;
• 严重糖尿病及肾功能障碍;严重的心、肺、肝及 血液疾病; • 患者对治疗不能充分配合;体质极度衰弱;副作 用明显者; • 治疗部位存在较重感染;急性出血患者;心绞痛 患者;高热患者。 • 孕妇与妇女月经期间。
30
第四节 临床应用
三、注意事项
• (一)掌握好剂量 • (二)注意不良反应 • (三)正确使用磁片: • 避免对磁片进行加热;
皮肤溃破、出血的局部不宜直接贴敷
31
32
脉动疗法 脉冲疗法
26
第三节 治疗技术
二、治疗剂量 (一)剂量分级
1.小剂量 静磁场疗法:<0.3T
动磁场疗法:<0.1T 静磁场疗法:0.3~0.6T 动磁场疗法:0.1~0.3T 静磁场疗法:>0.6T
磁场治疗仪的功效与副作用

磁场治疗仪的功效与副作用磁场治疗仪是一种应用磁场技术来治疗和缓解身体不适的医疗设备。
它被广泛用于传统医学、物理疗法和康复治疗等领域。
以下是磁场治疗仪的一些主要功效和潜在副作用的概述。
功效1. 缓解疼痛:磁场治疗仪可以减轻关节炎、肌肉痉挛和神经性疼痛等不同类型的疼痛。
它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和促进组织修复来达到镇痛效果。
2. 促进愈合:磁场治疗仪可以加速骨折和创伤愈合的过程。
它可以刺激骨细胞和软组织细胞的增殖,促进新陈代谢和组织修复。
3. 增强免疫力:磁场治疗仪能激活免疫系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提高免疫力。
4. 改善睡眠:磁场治疗仪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减轻失眠和焦虑症状。
它能产生放松和镇定的效果,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副作用尽管磁场治疗仪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但它也可能导致一些潜在的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相对较少且通常是暂时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1. 皮肤刺激:使用磁场治疗仪时,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皮肤刺痛、红斑或过敏反应。
这通常是暂时性的,不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2. 头晕和头痛:部分人在接受磁场治疗时可能会出现头晕或头痛的不适感。
这种不适通常在治疗结束后会自行缓解。
3. 干扰医疗设备:磁场治疗仪产生的磁场可能与某些医疗设备(如心脏起搏器或人工心脏瓣膜)产生干扰。
因此,在使用磁场治疗仪之前,应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使用。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描述,磁场治疗仪的功效和副作用可能因人而异。
在使用磁场治疗仪之前,最好咨询医生,以确保合适和安全的使用方式。
参考资料:。
第七节磁场疗法讲义

第26 章磁场疗法第一节磁场作用原理一、磁体与磁极能够吸附铁、钢、镍、钴等金属的物质叫作磁体。
磁体吸铁的性质叫作磁性。
磁性保持时间久,不易消失的磁体叫作永磁体。
永磁体分为天然永磁体和人工永磁体。
人工方法制成的永磁体称人工永磁体,常用以制作人工永磁体的材料是稀土合金,如钐锢铜、铈钴铜、钕铁硼,人工永磁体的磁性好,磁场强度高,广泛应用于临床。
磁体的两极处磁性最强。
磁极具有不可分割性,当两块磁体相互接近时,就会出现同名极相互排斥,异名极相互吸引,即南极与南极相斥,北极与北极相斥,南极与北极相吸。
二、磁化与磁感应被磁体吸住的物体,当它们离开磁体后也具有磁性,这种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经过磁场的作用变为有磁性的物体的过程叫作磁化。
能够被磁化的物质叫作铁磁物质或磁性物质。
铁、镍、钴能够被磁化,铜、铝、玻璃不能被磁化。
人工永磁体就是通过磁化过程产生的。
如果磁化过程不是通过与磁体直接接触产生,而是隔着其他物体,如玻璃、纸张、空气等,这种磁化过程叫作磁感应。
三、磁场与磁力线磁力作用的范围叫作磁场。
磁场是无形的,在磁场中磁力是有方向的,磁力线从磁体的N 极发出,通过空间进入磁体的S极,又在磁体内部从S极回到N极,形成封闭的曲线。
磁力线的走行遵循同名相斥,异名相吸的原则。
磁极处的磁力线最密集,该处的磁性最强。
四、磁导与磁阻所有的物质根据其磁导率的不同分为抗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和铁磁性物质。
抗磁性物质的磁导率低于真空的磁导率,u v 1,这类物质包括玻璃、惰性气体、锑、铋等。
抗磁性物质不能被磁体吸引。
顺磁性物质能够被磁体吸引,在靠近磁极的部分产生异名极。
铁磁性物质能够被磁体吸引,并在磁场作用下易于磁化。
五、磁电关系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通过电流作用产生的磁体叫作电磁体。
磁场也可以产生电流。
六、磁场的作用原理(一)调节体内生物磁场(二)产生感应微电流(三)局部作用和神经体液的作用所有物理治疗的共同作用机制,都是通过物理因子的局部作用和神经体液作用,超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理疗课件:磁场疗法

23
二、产生感应微电流 磁场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微电流可引起体内钾、钠、钙、镁、氯等离子分
布与移动的变化,改变膜电位,改变细胞膜的通 透性;刺激神经末梢,调节神经机能。
24
三、局部作用和神经体液的作用 局部作用 穴位有电磁特性,穴位是人体电磁最活跃点。 人体每个细胞都有一个微电磁场,健康人的经络
12
磁化: 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经过磁场的作用变为有磁
性的物体的过程叫作磁化。
铁磁物质或磁性物质: 能够被磁化的物质。铁、镍、钴能够被磁化,
铜、铝、玻璃、水不能被磁化。
磁感应: 磁化过程不是通过与磁体直接接触产生,而是
隔着其它物体,如玻璃、纸张、空气等。
13极发出,通过空间进入磁体的S
➢ 钕铁硼:磁性好,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可广泛 使用。
45
磁片法方法: 1、直接敷磁法:将磁片直接固定在治疗部位和
穴位上,一般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磁片。 1)单磁片法:适用于病变范围小且表浅的部位。 磁力线分布主要集中于磁片下的组织。越接近磁 片的皮肤受到磁力线的作用越强。接触皮肤的磁 片极性没有一定的规律,可以是南极,也可以是 北极。
穴位磁场高于非健康人的穴位磁场。 新生的细胞圆形饱满,电磁场能量高;衰老的细
胞呈三角形凹陷,磁场弱 。 当人体患病时,则机体生物电流紊乱,体内磁场
失衡。穴位磁疗可通过经穴直接调整内磁场,激 发人体经络信号的能量使其迅速恢复传递,达到 疏通经脉,调整机体气血平衡目的。
25
神经反射作用 磁场刺激人体的感受器,感觉传入沿神经传导通路
35
七、促进创面愈合
机制:磁场可改善血液循环,为创面提供了更多 的血液,改善了局部的供氧和营养。
磁疗的作用原理

磁疗的作用原理磁疗是一种利用磁场对人体产生治疗作用的疗法,它曾被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但现在在医学界的地位仍然存在争议。
磁疗的原理和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但有几种可能的作用机制被提出。
以下将详细讨论这些可能的作用机制。
1. 血液循环改善:研究表明,磁场可以改善血液流动性。
磁场的作用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并改善血液的氧合和养分供应。
这对于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炎症症状和减轻疼痛有一定的帮助。
2. 细胞活化和再生:磁场对细胞具有影响力,可以促进细胞的活化和再生。
磁场刺激可以增加细胞内钠-钾泵的活性,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和通透性,促进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
这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并加速康复过程。
3. 炎症抑制和免疫调节:磁场可以抑制炎症反应。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感染和创伤等外界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疼痛和组织损伤。
磁场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调节炎症因子的分泌和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可以缓解炎症症状和减轻疼痛。
4. 神经系统调节:磁场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磁场可以调节神经源性疼痛的传导,减轻疼痛感受;磁场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产生镇静和放松作用,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失眠等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5. 电磁感应效应:磁场的作用产生的电磁感应效应也可能参与了磁疗的治疗作用。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的变化可以诱导电流的产生。
这些电流可能通过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细胞活化和再生等机制来产生治疗作用。
虽然以上的作用机制被认为是磁疗可能的作用方式,但目前仍然缺乏科学确凿的证据证明磁疗的有效性。
对磁疗的研究往往存在不同的方法学问题和实验条件的差异,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此外,不同频率、强度和方向的磁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因此在磁疗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磁疗可能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细胞活化和再生、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调节神经系统和产生电磁感应效应等多种方式产生治疗作用。
磁疗原理什么

磁疗原理什么
磁疗原理是指利用磁场对人体进行治疗的一种疗法。
磁疗原理主要是通过磁场对人体产生的生物物理效应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磁疗原理的基本作用是通过改变人体内部的微循环、细胞代谢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磁疗原理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磁场可以改变人体内部的电流分布和细胞的活动情况,从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物物理效应。
磁场可以改变人体内部的离子流动和细胞的代谢,从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其次,磁场对微循环的影响。
磁场可以改变人体内部的微循环情况,从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物物理效应。
磁场可以改善人体内部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从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再次,磁场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磁场可以改变人体内部的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物物理效应。
磁场可以改善
人体内部的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神经系统的紧张状态,从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最后,磁场对细胞的影响。
磁场可以改变人体内部细胞的活动情况,从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物物理效应。
磁场可以改变细胞的代谢和分泌情况,从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总之,磁疗原理是通过改变人体内部的微循环、细胞代谢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磁疗原理是一种安全、无创伤、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希望通过对磁疗原理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分 类
概
述
根据磁场强度和方向的变化,磁场 可大致分为: 恒定磁场 交变磁场 脉冲磁场 脉动磁场
5
第一节
二、物理特性
概
述
磁场(magnetic field)是一种看不见,而 又摸不着的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在物理学中, 磁场与电场相仿,是在一定空间区域内连续分布 的矢量场,存在于电流、运动电荷、磁体或变化 电场周围空间。磁场的基本特征是能对其中的运 动电荷施加作用力。
30
第三节 动磁场疗法
禁忌证 目前动磁场疗法同静磁场疗法一样, 尚无绝对禁忌证,但对以下情况可不用或 慎用,如严重的心、肺、肝及血液疾病, 体质极度衰弱,副作用明显者或孕妇的下 腹部,以及体内植入心脏起搏器者禁用。
31
第三节 动磁场疗法
注意事项 掌握好剂量 注意不良反应 此外,磁疗时不要戴机械手表,以免 损坏手表。
22
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生化作用 对核酸的影响 对酶分子的影响 对免疫因子的影响
23
第三节 动磁场疗法
二、治疗原理
影响脑诱发电位
影响心血管系统 影响内分泌及代谢
24
第三节 动磁场疗法
治疗作用
消肿作用 消炎作用 镇痛作用 镇静作用 止泻作用 软化瘢痕 促进骨折愈合 提高骨密度
6
第一节
几个概念
概
述
• 磁力线:描述磁场分布情况的曲线称为磁力线。曲线上各 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曲线疏密程度反映 磁场强度。 • 磁场的强弱用磁场强度(H)来表示。磁场中某点的磁场 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在该点上单位磁极所受的力,单位为 “安培/米”(A/m)。
7
第一节
概
述
• 磁通量:磁通量是通过某一截面积的磁力线总数, 用Φ表示,单位为韦伯(Weber),符号是Wb。
34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物理特性 脉冲电磁场的非热效应 脉冲电磁场的窗口效应 脉冲电磁场的波形 矩形方波磁场 正弦波磁场 类三角形 尖峰衰减波形
35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二、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生化作用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细胞膜的作用 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钙离子沉积作用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细胞DNA及mRNA的影响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第二信使分子的作用 低频脉冲电磁场促内分泌效应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36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生理作用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眼的影响
37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20
第三节 动磁场疗法
一、概述 定义 动磁场疗法是和静磁场疗法相对应的,是 利用动磁场进行治疗的方法。动磁场疗法不是 将磁片贴敷在病人体表,而是将高磁场强度的 磁体安置在一个动力机械上,使磁片随之转动 而产生脉动磁场或交变磁场,又称为旋磁法。 另一种形式是铁芯线圈,通以交流电或直流电 而产生交变磁场或脉冲磁场,又称为电磁疗法。
15
第二节
治疗方法
静磁场疗法
将磁片直接贴敷在患病部位或穴位,以胶 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为了防止损伤或刺激皮 肤,可在磁片与皮肤之间垫一层纱布或薄纸。 贴敷患病部位时,选用患区或其临近穴位,或 是用远隔部位的穴位。贴敷穴位时,一般多用 直径1cm左右的磁片;贴敷患区时,根据患区的 范围大小,选用面积不同的磁片。
10
第二节
静磁场疗法
二、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生化作用 对核酸的影响 对酶分子的影响
11
第二节
静磁场疗法
生理作用 影响细胞膜的结构 抑制中枢神经 影响脑诱发电位 影响心血管系统 影响内分泌及代谢
12
第二节
静磁场疗法
治疗作用 消肿、消炎作用 镇痛作用 镇静作用 降压作用 止泻作用 降脂作用 软化瘢痕 促进骨折愈合 对良性肿瘤的作用
27
第三节 动磁场疗法
电磁法 低频交变磁疗法:如果磁头与皮肤之间有空隙,
将会增加磁场的衰减而影响治疗效果,所以要根 据治疗部位外形,选用合适的低频交变磁场磁头, 使磁头的开放面与治疗部分的皮肤密切接触,使 磁力线能更多的通过患区组织。由于磁头面积较 大,原则上采取病变局部治疗,适当照顾经穴。 一般每次治疗时间20~30min,每天治疗1次, 15~20次为一个疗程。
3
第一节
一、定义
概
述
磁疗法(magnetotherapy)是一种利用磁 场作用于人体穴位、局部或者全身,以达到治 疗疾病目的的方法。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 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 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 程改变,产生消肿、镇痛、促进血液及淋巴循 环、提高骨密度等作用。
相对禁忌证 严重的心、肺、肝及血液疾病 体质极度衰弱 副作用明显者 孕妇与妇女月经期间 急性出血患者 心绞痛患者 高热患者
47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21
第三节 动磁场疗法
物理特性 动磁场疗法中,动磁场的磁场强度随 时间发生变化,或者是磁场的方向与磁场 的强度均随时间发生变化。目前一般以磁 场强度作为磁疗时计量的定量标准。小剂 量或低磁场是指磁场强度<0.1T,中剂量 或中磁场是指磁场强度0.1~0.3T,大剂量 或强磁场是指磁场强度>0.3T。
使神经系统释放出具有镇痛效果的一些物质,达 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渗透的吸收。 调节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功能。 加强大脑皮层抑制过程。
40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三、治疗技术
设备 由主机、治疗床组成 。
41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治疗方法 使用之前的准备 连接电源线 连接磁头导线检查治疗仪面板各端口与 旋钮,是否均在规定位置上 。 打开电源开关,检查仪器,查看显示预 设值。
28
第三节 动磁场疗法
脉冲磁疗法:脉冲频率为40~100次/分, 磁场强度为0.15~0.8T。应用脉冲磁场治 疗,称为脉冲磁疗法。一般每次治疗时间 20~30min,每天治疗1次,15~20次为一 个疗程。
29
第三节 动磁场疗法
四、临床应用
适应证 动磁场疗法的治疗范围同静磁场疗法基本 相同,也可用于多种疾病,包括外科系统的软 组织挫伤、外伤性血肿、骨质疏松症、颈椎病、 腱鞘囊肿、肩周炎、骨折、乳腺炎、血管瘤、 术后痛等;内科系统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 痛、高血压病、胆石症、婴幼儿腹泻、神经衰 弱等;妇科系统的月经紊乱、痛经等;以及皮 肤溃疡、耳鸣、耳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
45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相对禁忌证 带有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式大脑神经刺激器 患者 恶性肿瘤 严重糖尿病及肾功能障碍 患者对治疗不能充分配合 可造成病理性骨折的相关性疾病 骨折断端缝隙宽度>1cm 断端组织存在较重感染(有大块死骨)
46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16
第二节
直接贴敷法 并置贴敷 对置贴敷 多磁片法 间接贴敷法 耳穴贴磁法 磁吸法 磁针法
静磁场疗法
17
第二节
四、临床应用 适应证
静磁场疗法
静磁场疗法可用于多种疾病,包括外科 系统的软组织挫伤、外伤性血肿、颈椎病、腱 鞘囊肿、肩周炎、乳腺炎、血管瘤、术后痛等; 内科系统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高血压 病、胆石症、婴幼儿腹泻、神经衰弱等;妇科 系统的月经紊乱、痛经等;以及皮肤溃疡、耳 鸣、耳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
32
第四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一、概 述 定义 脉冲电磁场的发展 脉冲电磁场的构成 : 磁场发生装置 投射感应装置
33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脉冲电磁场的分类 低频脉冲电磁场:1000Hz以下 中频脉冲电磁场:1000~1000000Hz 高频脉冲电磁场 :1000000Hz以上 电穿孔 电渗作用
42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治疗参数的选择与设定 治疗时间设定 模式设定 开始治疗 结束治疗
43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四、临床应用 适应证 骨质疏松症 骨与软组织损伤 神经系统疾病 血管性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皮肤疾病
44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包含滑液腔的假关节 骨折断端未可靠固定
低频脉冲电磁场能改善手术后软组织康复过程,减 少水肿。 低频脉冲电磁场能改善网状纤维和胶原蛋白的定向 性。
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血流量,加快骨折愈合, 加速损伤神经的华勒氏变性和促进其再生的作用。
可促进成骨,改善骨的形态和微细结构可用于预防 或治疗股骨头坏死
39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
• 磁场方向:规定小磁针的北极在磁场中某点所受 磁场力的方向为该电磁场的方向。
8
第二节
静磁场疗法
一、概 述 定义 利用恒定磁场进行磁疗的方法称为静磁场疗 法。常见的包括耳磁法、直接及间接敷磁法、磁 吸法、磁针法等。
9
第二节
物理特性
静磁场疗法
目前静磁场的磁场强度以永磁体磁片的表面 磁场强度为准。小剂量是指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之 和的总磁场强度<0.3T,中剂量是指磁片表面磁 场强度之和的总磁场强度为0.3~0.6T,大剂量是 指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之和的总磁场强度>0.6T。
13
第二节
三、治疗技术
静磁场疗法
设备
磁片
目前应用磁片的种类较多,多数为圆形磁 片,一般直径多为1cm,厚度2~5mm。其它 还有长方形、正方形等。而磁片的材料有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