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果蔬干制 第三章脱水技术原理和食品干制

合集下载

第二章果蔬干制- 第三章脱水技术原理与食品干制

第二章果蔬干制- 第三章脱水技术原理与食品干制
• 优点:a 充分利用水蒸气的蒸发潜热,降低能源损失; b 无需向外排湿空气,也无需补充新鲜空气,可以 避免换气导致的物料污染。
• 应用:热泵干燥温度低,通常只有20 - 80℃,特别适用于 热敏性物 料的干燥。
7 真空干燥(vacuum drying)
原理:水的汽化温度随压力的下降而降低。 ★工作条件:气压332-665Pa,温度37-82℃ ★适用范围:高温下易氧化或发生化学变化而导致变质的食品。 ★优点:能基本保持食品原有的结构、质地、外观和风味,并
1 食品中的水分
a、游离水 (自由水) b、胶体结合水(束缚水) c、化合水(化学结合水)
★干燥过程中被除去的水分为:自由水分和部分胶体结合 水。
2 平衡水分 果蔬与一定温度、湿度的干燥介质相接触,当果蔬排除水 分与吸收水分相等时,只要干燥介质情况不变,即使继续 加热,那么果蔬中所含水分也将维持不变,不会因与干燥 介质长时间接触而变化,这时果蔬所含有的水分则称该干 燥介质下果蔬的平衡水分。
(如:真空冷冻干燥)
制冷 冰
真 空 汽体
(二) 蒸发干燥
1、热风干燥 3、带式干燥 5、转鼓干燥 7、流化床干燥 9、真空干燥
2、滚筒干燥 4、 喷雾干燥 6、热泵干燥(内循环式干燥) 8、气流干燥
1 滚筒干燥(drum drying)
滚筒干燥器的主体是略带倾斜并能回转的圆筒体。 在干燥过程中,物料借助于圆筒的缓慢转动,在重 力的作用下从较高一端向较低一端移动。
第二章 果蔬干制
☞ 干制基本原理 ☞ 干燥方法与设备 ☞干制品的包装 、贮藏和复水
一 果蔬干制的基本原理
食品干燥(Drying) 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 下促使食品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食品脱水(dehydration) 为保证食品品质变化最 小,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 程。

第二章 果蔬干制.

第二章  果蔬干制.

Aw-水分活度 P-溶液或食品中的水蒸气压 P0-纯水或溶剂的蒸汽压 N1-溶质的物质的量 N2-溶剂的物质的量 ERH-平衡相对湿度,即物料达平衡水分时的大气相对湿度。
表2 食品中重要微生物类群生长的最低AW值
类群
最低AW值
类群
最低AW值
细菌
0.90
嗜热性细菌
0.75
酵母
0.88
耐渗透压酵母
0.61
隙中的空气被排除,使干制品呈半透明状态。空 气越少制品越透明,干制品外观美,而且降低氧 含量的程度,增加制品的保藏性。
营养成分的变化:干制过程总的是水分 大量减少,糖分及维生素损失较多,而 矿物质和蛋白质则较稳定。
(1)糖:果蔬所含的葡萄糖、果糖不稳 定易分解 (2)维生素C:SO2处理可以减少维生素 损失
五、影响干燥作用的因素
干燥介质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果蔬干制时,广泛应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 干燥介质的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越高则空气湿度饱和 差越大,干燥速度就越快;温度越低,空气湿度饱和差 越小,干燥速度就越慢。在空气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相 对湿度越低,空气的湿度饱和差越大,相对湿度每减 少10%,饱和差增加100%,原料干燥速度就越快。
真空度:
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若温度不变,气压降低, 则水的沸腾加剧。因此,在真空室内加热干制时,就 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如采用与正常大气压下干 燥时相同的加热温度,则将加速果蔬的水分蒸发,还 能使干制品具有疏松的结构。对热敏性果蔬采用低温 真空干燥,可保证其产品具有良好的品质。
原料的种类和状态
在干制中,用干燥率表示原料与成品间的比例关系。干燥 率即一份干制品与所需新鲜原料份数的比例。 几种果蔬的干燥率
名称 苹果 梨 桃 干燥率 6~8:1 4~8:1 3.5~7:1 名称 马铃薯 洋葱 南瓜 干燥率 5~7:1 12~16:1 14~16:1

果蔬干制加工技术

果蔬干制加工技术
空气的存在,会加速制品的变色和维生素C的损失,还会 导致脂肪氧化而使风味恶化, 4.货物摆放 科学地进行货物的堆码,注意通风,定时检查产品,做好 防鼠、防潮工作。
五、干制品复水
脱水食品在食用前一般都应当复水。 复水就是干制品吸收水分恢复原状的一个过程。
脱水菜的复水方法是: 将干制品浸泡在12~16倍质量的冷水里,经半小时后,
核小,皮薄,纤维素含量低,褐变不严重的果蔬。 2、原料处理
果蔬干制前需进行处理,以利于提高干制效果和干 制品的质量。
二、操作要点
3.硫处理 方法:熏硫法和浸硫法 作用: 可有效破坏酶的氧化系统,防止酶促褐变; 抑制微生物活性; 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增强细胞透性,促进水分蒸发; 能改善制品外观质量。
3
抑制果蔬中所 含酶的活性;
1. 减少果蔬中的水分? 2 .果蔬中的水分活度是多少? 3.水分活度与保藏性关系?
2、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关系
1-肉毒杆菌 2-沙门氏菌
3-普通细菌 4-葡萄球菌(厌氧) 5-普通酵母 6-葡萄球菌(需氧) 7-普通霉菌 8-嗜盐细菌 9-耐渗透压酵母及霉菌
10-鱼禽果蔬等新鲜食品
为什么果蔬会失水? 失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举例:苹果、番薯、蔬菜
一、概述
果蔬干制的概念
干制是干燥和脱水的统称,果蔬干制是在自然 或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促使果蔬原料水分蒸发脱 除的工艺过程。
果蔬干制品是果干或菜干。
1、果品蔬菜干制目的:
1
减少果蔬中的 水分
2
提高可溶性 物质的浓度到 微生物不能利 用的程度;
化学试剂使用时要注意食品安全。
1.包装前的处理
(1)分级 (2)回软 (3)防虫处理

第二章 食品的脱水与加工

第二章 食品的脱水与加工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多数酵母菌属 水果糖浆、面粉、米、含有 15~17%水分的豆类食物、
(拜耳酵母)SPP、德巴利氏酵母菌 水果蛋糕、家庭自制火腿、微晶糖膏、重油蛋糕
嗜旱霉菌(谢瓦曲霉、白曲霉、 果酱、加柑橘皮丝的果冻、杏仁酥糖、糖渍水果、一
Wallemia Sebi)、二孢酵母
些棉花糖
耐渗透压酵母(鲁酵母)、少数霉菌 含有约 10%水分的燕麦片、颗粒牛扎糖、砂性软糖、
Aw <1的水就是指水被结合力固定,数值的 大小反映了结合力的多少;
Aw越小则指水被结合的力就越大,水被利用 的程度就越难; 水分活度小的水是难以或不 可利用的水;
(2) 水分活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影响水分活度的因素主要有食品种类、 水分含量、食品中溶质种类和浓度及温度: 取决于水存在的量; 温度; 水中溶质的种类和浓度; 食品成分或物化特性; 水与非水部分结合的强度 见表2-2 (P26)
我们把食品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 之比称为水分活度 AW(water activity)
1. 水分活度
f
—— 食品中水的逸度
Aw = ——
f0
—— 纯水的逸度
水分逃逸的趋势通常可以近似地用水的蒸汽
压来表示,在常压(低压)或室温时,f/f0 和P/P0之差非常小(<1%),故用P/P0来定 义AW是合理的。
乳酸杆菌属、足球菌、一些霉菌、
55%(w/w)蔗糖或 12%氯化钠的食品
酵母(红酵母、毕赤氏酵母)
许多酵母(假丝酵母、球拟酵母、 发酵香肠(萨拉米)、松蛋糕、干的干酪、人造奶油、
汉逊酵母)、小球菌
含 65%(w/w)蔗糖(饱和)或 15%氯化钠的食品
大多数霉菌(产生毒素的青霉菌)、 大多数浓缩水果汁、甜炼乳、巧克力糖浆、槭糖浆和

果蔬干制加工技术

果蔬干制加工技术
(2)食品发生的化学变化: ①营养成分的变化 ②食品颜色的变化 ③食品风味的变化
果蔬干制加工技术
五、干制工艺条件的合理选择
降恒率率干干燥燥阶阶段段,,应为设加法速降水低分食蒸品发表,面在水保分蒸 发速证率食,品使表它面能水和分逐蒸步发降速低率了不的超食过品食内品部内水 分扩部散水速分率扩保散持速一率致的,原以则免下食,品允表许面尽过可度能受 热,提导高致空引气起温不度良。后果。 干燥末期,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应根据预期 干制品水分加以选用。
果蔬干制加工技术
真空冷冻干燥
在一定的真空条件下,将冻结了的制品 中的游离水不经过冰的融化,直接从固 态冰升华为水蒸汽而使物料干燥的工艺 称为冷冻干燥(Freeze-drying),简 称冻干。
1-冷冻干燥室;2-低温冷凝器;3-真空泵;4-制冷压缩机; 5-水冷却器;6-热交换器;7、8、12、13、14-阀门; 9-板温指示;10-冷凝器内温度指示;11-真空计;15-膨胀阀
果蔬干制加工技术
泡沫干燥
工作原理:将液态或浆质态物料首先制成稳 定的泡沫料,然后在常压下用热空气干燥。 造泡的方法有机械搅拌,加发泡剂等。
特点:接触面大,干燥初期水分蒸发快,可 选用温度较低的干燥工艺条件。
适用对象:水果,易发泡的食品。
果蔬干制加工技术
滚筒干燥
干将燥液产体品食通品常在与滚高筒温表(超面过涂1成00一℃层)接薄触膜,, 易干发燥生时褐,变热、量焦从糖滚化筒反的应内以部及传蛋向白干质燥的机降周解。 围适的用空对气象,:由浆于状通、过泥金状属、滚液筒态的,热受量热传影递响 不和大水的从食薄品膜,中如出麦来片的、质米量粉传等递。通常都非常 快,产品在滚筒上滞留的时间在30~60s, 干燥发生迅速。
无变化 无变化

果蔬脱水加工原理与方法

果蔬脱水加工原理与方法

微生物的耐旱力常随菌种及其不同生长期而异: 葡萄球菌、肠道杆菌,结核杆菌在干燥状态下能 保存活力几周到几个月。
干燥状态的细菌芽孢、厚膜孢子,分生孢子 可存活 一年以上。
黑曲霉菌孢子可存活达6~10年以上。
三.干制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为果蔬所固有,它同样需要水分才具有活性。 水分减少时,酶的活性也就下降,然而酶和基质(酶作 用的对象)却同时增浓。因它们之间的反应率随两者增 浓而加速,因此,在低水分干制品中,特别在它吸湿后 ,酶仍会缓慢地活动,从而有引起食品品质恶化或变质 的可能。只有干制品水分降低到1%以下时,酶的活性 才会完全消失。
2)洗涤: 用软水洗涤,有时可用0.5% ~ 1.5% 的盐酸溶液 或600ppm的漂白粉溶液在常 温下浸泡5~6分钟, 再用水冲洗。
3)去皮、切分: 有的产品如大蒜, 应去除外皮,并用机械切成片、段或块。
4)热烫:也称热处理,目的在于破 坏蔬菜中的氧化酶系统,防止褐变,增加 细胞膜的透性,加快干燥速度。
大多数最重要的食品腐败细菌所需的最低aw 值都在0.90以上
大多数酵母在水分活度低于 0.87时仍能生长 ,耐渗透压酵母在水分活度为0.75时尚能生长。
霉菌在水分活度为0.8时仍生长良好。如水分 活度低于0.65,霉菌的生长完全受到抑制。
微生物对水分的需要经常会受到温度、pH值、 营养成分、氧气、 抑制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
扩散速度远远大于内扩散,即造成内部水分来不及转移 到表面,则原料表面会因过度干燥而形成硬壳,这种现 象称“结壳”。
结壳会阻碍表面水分的蒸发,影 பைடு நூலகம்脱水,又因内部水分含量高,蒸汽 压力大,因而压破较软部分的组织, 使原料表面开裂,内部可溶性物质外 溢,影响产品外观和品质。

(warm原创)果蔬干制

(warm原创)果蔬干制

(三)水分与酶活性 水对某种体系的反应能力的影响,不 仅与它的实际含量有关,而且还和水在体 系中的存在状态有关。水分减少时,酶活
性下降。只有干制品的水分降低到1%以下
时,酶的活性才会完全消失。但当干制品
吸湿后,酶仍然会缓慢地活动,从而使干
制品品质变劣。
由于酶在湿热条件下处理易钝化,而
在干热条件下难于钝化,为此,在干制前 常常对原料进行湿热或化学处理(如热、 烫、硫处理等),以使酶失活。
果蔬干制加工技术
食品加工与安全 王猛
目录
干制果蔬简介
1
2
3 4
干制果蔬的加工意义与原理
果蔬干加工技术与主要设备 干制品的处理与贮藏
第一章 果蔬干制简介
果蔬的干制在 我国历史悠久,源 远流长。古代人们 利用日晒进行自然 干制,大大延长果 蔬的保藏期限。如 今,果蔬干制已经 不仅仅为了满足保 藏方面,也是快节 奏的社会中不可或 缺的营养食品。
② 糖 果蔬中的果糖和葡萄糖都不稳定,容易分 解而损失。糖的损失情况同干燥方法有很大的 关系。 自然干燥温度较低,速度缓慢,酶的活性 不能很快得到抑制,呼吸作用仍在进行,需消
耗一部分糖分,干制时间越长,糖分损失越多
。同加以控制。
人工干制时,虽然 很快抑制酶的活性和呼吸 作用,干制时间又短,可 减少糖分的损失,但所采 用的温度和时间对糖分有 很大影响。一般来讲,糖 分的损失随温度的升高和 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 游离水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果蔬组织中的 水分。果蔬中的水分,绝大多数都是以游 离水的形态存在。游离水具有水的全部性 质,能作为溶剂溶解很多物质如糖、酸等 。游离水流动性大,能借助毛细管和渗透 作用向外或向内移动,所以干制时容易蒸 发排除。

终极版果蔬复习题汇总

终极版果蔬复习题汇总

第1章果蔬加工原理及原料的预处理一.名词解释1、果蔬加工:以新鲜果蔬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处理,消灭或抑制果蔬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保持或改进果蔬的使用品质,制成不同于新鲜果蔬的过程。

2、食品败坏:一种食品,凡是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和状态而质量变差即可认为是败坏,分微生物败坏和化学败坏。

3、质地因子:果蔬中使果蔬体现为脆、绵、硬、软、细嫩、粗糙、致密、酥松等质地的化学成分,它们是影响果蔬质地最基本的因素。

4、加工专用种:某些果蔬品种符合加工的要求,但不一定具有良好的鲜食品质,这些品种被称为加工专用种。

5、酶促褐变:是指在有氧存在时,酚酶(多酚氧化酶、儿茶酚酶)很容易将果蔬中含有的酚类物质氧化成醌,再进一步形成羟醌,羟醌进行聚合,形成黑色素物质。

6、非酶促褐变:是在没有酶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褐变称为非酶促褐变。

二.填空1、在果蔬加工中,根据化学成分功能的不同,通常可将其分为四类,色素物质,营养物质,风味物质,质地因子。

2、引起食品败坏主要原因有生物败坏、化学败坏、物理败坏。

3、褐变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

4、果蔬半成品保存的方法有盐腌处理,硫处理,防腐剂应用,无菌大罐保藏。

5、果蔬加工中,原料的特性包括原料的基本化学组成、原料的组织结构特性、原料采后的生理特性,它们对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具有重要的影响。

6、果蔬加工的预处理工序包括:拣选、分级、清洗、去皮、去核、切分、修整、烫漂、硬化、抽空等工序。

三、选择题1. 大多数腐败菌适宜在水分活度( )以上生长。

A. 0.6 B.0.7 C.0.8 D.0.92. 果蔬的败坏包括()。

A.生物学败坏B.化学败坏C.杀菌温度低D.酶与非酶褐变E.封罐不严3. 影响酶促褐变的因素有()。

A.温度 B. 微生物种类C. PH值 D. 氧气 E. 底物浓度四、简答1、烫漂的目的?答:①.钝化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类,减少氧化变色和营养损失;②.排除果肉组织内的空气;③.增加细胞通透性,有利于水分蒸发;同时热烫处理的干制品复水性好;④.降低原料中的污染物,有害微生物和虫卵;⑤.除去果蔬原料中的不良气味,减少不良苦味、涩味及辣味;⑥.使原料质地软化,果肉组织变得富有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果蔬干制
? 干制基本原理 ? 干燥方法与设备 ? 干制品的包装 、贮藏和复水
一 果蔬干制的基本原理
食品干燥( Drying ) 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 下促使食品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食品脱水( dehydration ) 为保证食品品质变化最 小,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 程。
(如:真空冷冻干燥)
制冷 冰
真 空 汽体
(二) 蒸发干燥
1、热风干燥 3、带式干燥 5、转鼓干燥 7、流化床干燥 9、真空干燥
2 、滚筒干燥 4 、 喷雾干燥 6 、热泵干燥 (内循环式干燥 ) 8 、气流干燥
1 滚筒干燥( drum drying )
滚筒干燥器的主体是略带倾斜并能回转的圆筒体。 在干燥过程中,物料借助于圆筒的缓慢转动,在重 力的作用下从较高一端向较低一端移动。
2 营养成分变化
? 糖分的变化
a. 果糖和葡萄糖均不稳定易分解 b. 自然干制时,酶活未完全抑制时,呼吸作用耗一部分糖等。 c. 人工干制时,依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加快加大糖分的损失。
? 维生素变化
VA1、VA2、VC 的变化 维生素的热稳定性: VB1、 VB2 、 VP > VA1、VA2> VC
4. 气流干燥
?原理: 用气流来输送物料使粉状或颗粒
食品在热空气中干燥
? 适用对象:水分低于 35%~40% 的物料
例糯米粉、马铃薯颗粒
5. 流化床干燥
? 使颗粒食品在干燥床上呈流化状态或缓慢沸腾状
态(与液态相似)。
? 适用对象:粉态食品( 固体饮料,造粒后二段干燥)
6 热泵干燥(内循环式干燥)
几种常见干燥设备照片
真 空 微 波 连 续 干 燥 设 备
备设燥干化膨空真
高真空度油浴脱水技术
? 核心设备真空油浴脱水机组,其真空度能达到 0.098MPa 。
? 相对高的真空度有利于降低 油炸温度,提高物料内的热 量和水分的传导效率,从而 提高产品的品质,降低能源 的消耗。 ? 高真度尤其是脱油时,避 免油脂渗入脆片内部深层组 织的重要保证,如若油脂过 量渗入脆片内部组织,便会 导致炸制出的脆片含油率过 高不脆、不香。
二、 干制对制品品质的影响
( 一)物理变化
1 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2 干缩(均匀干缩、非均匀干缩) 3 表面硬化 4 多孔性 5复水性
( 二)化学变化
1 色泽变化 a. 酶褐变(Enzymatic browning) b. 三要素:底物、酶、氧气 b. 非酶褐变(Non enzymatic browning ) ? 羰氨反应或美拉德反应( Maillard reaction ) ? 色素变化: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叶黄素 ? 金属变色、糖的焦化变色、丹宁与碱作用变色等
因此,脱水就是指人工干燥。脱水食品不仅应达到耐久贮藏的要求, 而且要求加水复原(复水)后基本上能恢复原状。
1 食品中的水分Biblioteka a、游离水 (自由水) b、胶体结合水(束缚水) c、化合水(化学结合水)
★干燥过程中被除去的水分为:自由水分和部分胶体结合 水。
2 平衡水分 果蔬与一定温度、湿度的干燥介质相接触,当果蔬排除水 分与吸收水分相等时,只要干燥介质情况不变,即使继续 加热,那么果蔬中所含水分也将维持不变,不会因与干燥 介质长时间接触而变化,这时果蔬所含有的水分则称该干 燥介质下果蔬的平衡水分。
三、 食品的干制方法
干制方法:干制方法可以区分为自然和人工干 燥两大类 自然干制:晒干、风干、阴干 人工干制:在常压或减压环境中用人工控制 的工艺条件进行干制食品,有专用的干燥 设备
(一)人工干燥方法的类型
蒸发干燥:物料中的水分 加热或减压 汽体
(如: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喷雾干燥等)
燥干 工人
升华干燥:物料中的水分
7 真空干燥(vacuum drying)
原理:水的汽化温度随压力的下降而降低。 ★工作条件:气压332-665Pa,温度37-82℃ ★适用范围:高温下易氧化或发生化学变化而导致变质的食品。 ★优点:能基本保持食品原有的结构、质地、外观和风味,并
可制成轻微膨化制品。
真 空 干 燥 的 苹 果 片
适用条件:耐热的果蔬浆类(如番茄酱、马铃 薯泥等)
2 喷雾干燥
原理:采用雾化器将原料分散为雾滴,并用热汽体(如空 气、氮气或过热水蒸汽)使雾滴失水,达到干燥的目的。
适用范围:一定浓度的液体物料。 如:果粉、奶粉、番茄粉等
3 输送带式干燥(belt drying)
特点: – 操作连续化、 自动化、生产 能力大
? 原理:热泵干燥技术是利用热泵除去干燥室内湿热空气中 水分并使热湿后的空气重新加热的技术。
? 优点:a 充分利用水蒸气的蒸发潜热,降低能源损失; b 无需向外排湿空气,也无需补充新鲜空气,可以 避免换气导致的物料污染。
? 应用:热泵干燥温度低,通常只有20 - 80℃,特别适用于 热敏性物 料的干燥。
内部扩散控制
5 食品干燥阶段
a.恒速干燥阶段 (表面气化控制阶段 )
b.降速干燥阶段 (内部扩散控制阶段 )。
3.5
%/min)
3 2.5
a

水2
b

绝 度(
1.5
速1

干 0.5
0
0
1
2
3
4
5
干燥时间(h)
6 影响干燥作用的因素
a 干燥介质的湿度
b干燥介质的温度
一般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有不良现象: ①含水量高的果蔬破裂而使内容物流失; ②果蔬中糖分和其它有机物因高温分解或焦化,有损外观和风味; ③高温低湿下,果蔬原料表面易结壳;
3 自由水分
在干燥作用中能除去的水分,是果蔬所含有的大 于平衡水分的水,这一部分水称为自由水分 (主要是 游离水,也有少量胶体结合水 )。
4 干制机理 (以热风干制为例)
表面水分扩散到空气中
表面气化控制
(水分外扩散或表面气化 )
湿度梯度 M-ΔM
内部水分转移到表面(内扩散)
温度梯度 T-ΔT
Food H2O
c 干燥介质流速 d 原料的种类和状态 e 原料的装载量(生产效率和生产周期兼顾)
7 合理选用干制工艺条件
果蔬干制工艺条件主要由干制过程中控制干燥速率、 物料临界水分和干制食品品质的主要参变数组成。
★例1若温度 ↑和湿度 ↓同时进行,有两个效果:干燥 快;平衡水分含量更低(尤其在干燥后期)。 ★例2温度低而干燥时间长,则易发生氧化褐变,甚 至生霉变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