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索绪尔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and de sausure)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
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
《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这里,我们概要地介绍一下索绪尔的生平和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一下他的语言思想具有的划时代性的历史地位以及理论的局限。
一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and de sausure,1857-1913),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学者世家,祖籍法国。
他的家族中多自然科学家,有自然科学研究的传统。
祖父是地质学和矿物学教授,父亲是地质学家和博物学家。
但他父亲的一位挚友阿道夫•皮科特(Adolph Pictet)研究语言古生物学,他引导索绪尔学习语言学,这使得索绪尔很早就掌握了欧洲多种语言以及古拉丁语和希腊语。
上中学时索绪尔就已经开始学习梵语了。
1875年,索绪尔遵循父母的意愿在日内瓦大学学习了两个学期的化学、物理和博物学。
家庭的传统和早期的自然科学的教育使索绪尔的思想形式深受科学思想方式的影响。
意大利的语言学家Mauro曾言,达尔文把科学的态度描绘成怀疑主义和大胆设想的一种适度的结合:每一个论点,哪怕是人们最能够接受的,也还是当作一个假设来看待;而每一个假设,哪怕是最奇特的,也被看作一种可能成立的论点,并有可能加以证实和发展。
索绪尔把这种态度体现在语言学当中。
这也许和他早年接受的自然科学研究观念的熏陶不无关联。
1876年索绪尔转入德国莱比锡大学学语言学。
适逢“新语法学派”成立,索绪尔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他们的观点,但似乎并不属于学派的核心。
1878年,索绪尔转至柏林大学,发表了著名的《论印欧系语元音的原始系统》(Memoire sur le systeme primitif des voyelles dansles lanngues indo-europeennes)。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能指和所指
句段和联想关系
“Syntactic relations” refer to the ways in which words, word groups or phrases form sentences; hence three kinds of syntactic relations: positional relations, relations of substitutability and relations of co-occurrence. “Positional relation”, or “word order”, refers to the sequential arrangement to words in a language. It is a manifestation of a certain aspect of what F. de Saussure called “syntagmatic relations”, or of what other linguists call “horizontal relations” or “chain relations”. “Relations of substitutability” refer to classes or sets of words substitutable for each other grammatically in same sentence structures. Saussure called them “associative relations”. Other people call them “paradigmatic/vertical/choice relations”. By “relations of co-occurrence”, one means that words of different sets of clauses may permit or require the occurrence of a word of another set or class to form a sentence or a particular part of a sentence. Thus relations of co-occurrence partly belong to syntagmatic relations and partly to paradigmatic relations.
索绪尔

UNIT1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索绪尔1857年生于瑞士日内瓦。
在大学期间,先后修习了物理、化学、历史语言学等课程。
1881年博士毕业后,在巴黎高等研究院任教,讲授历史比较语法。
1891年回国担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先后讲授梵语和印欧系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首创)。
1913去世之后,他的学生根据笔记和索绪尔的手稿及其他一些材料编辑整理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于1916年出版,奠定了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主要概括: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他认为语言不是一种分类命名集,而是一种表示意念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体,他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也就是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2.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社会的,纯心理的;言语是个人的,心理和物理的。
他提出区分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并重点研究了语言的语言学。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为对语言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确立了理论基础。
3.区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他认为共时和历时是两种对立的现象,应该分别进行研究。
他认为相比较而言,共时研究优于历时研究。
语言学的重点是研究语言的现状,即一定时期呈现的完整而自足的体系。
4.语言系统性分析他认为从共时的角度看,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互相关联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等成分构成的系统。
整个语言系统可以归结为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并用这些关系加以解释。
语言的各要素在系统的对立差异中形成价值。
5.区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他主张区分语言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
内部语言学研究语言体系,外部语言学研究语言同民族、种族、文化、风俗、政治、地理等因素的关系。
索绪尔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他提出了一个基本的研究方向,阐明了语言学的任务,明确了语言的本质。
他认为语言是由单位和关系构成的系统,语言学家的任务就是分析这个系统。
语言学家:索绪尔人物简介

• 提出了“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
• 为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 对后世文学批评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索绪尔在哲学领域的探讨
对哲学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价值论等
• 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学观点
对后世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 对后世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
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观
语言是一个系统
语言的内在结构
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
• 强调语言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
• 强调语言结构的内在性和客观性
• 区分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强调
关系和相互依赖
• 提出了“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
语言研究应该从共时性出发
• 提出了“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的
的观点
• 提出了“语言是一个共时系统”的
观点
观点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原则
• 强调语言结构的客观性和共时性
• 提出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观点
语言的组成要素
• 提出了“语言是由符号组成的”观点
• 强调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
语言的结构分析
• 提出了“语言结构分析”的方法
01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语言学理论体系
• 包括语言系统观、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语言符号学等
• 对后世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对印欧系语言进行了深入研究
• 提出了许多关于语言比较和语言分类的重要观点
• 为后来的语言学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启示
03
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七章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大字体)

第七章索绪尔语言理论简介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 saussure)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说,是语言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对于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现代语言学的流派各有不同,但是,不论哪一个流派,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索绪尔语言学说的影响。
一、索绪尔的生平索绪尔于1857年生于瑞士日内瓦。
早在中学时期,索绪尔就在日内瓦市立图书馆读到了葆朴等语言学家的著作,对语言学产生了兴趣。
但是,1875年中学毕业后,他却根据父母的愿望,进日内瓦大学学习物理和化学。
然而,语言学仍然深深地吸引着他,他转学到德国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在大学中,他与青年语法学派的勃鲁格曼、奥斯托霍夫、德尔布吕克和保罗交往甚密,共同从事印欧系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工作。
1879年转学到柏林大学,同年发表了《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一文;在理论上解决了印欧系语言元音原始系统中的一个疑难问题。
这时他才22岁,才华初露,引起了欧洲语言学界的注意。
1880年再回莱比锡大学考博士学位,完成了博土论文《论梵语绝对属格的用法》。
早期他在法国工作,1891年冬他回到瑞土担任日内瓦大学教授。
1906年开始讲普通语言学,1906—1907年,1908一1909年,1910—1911年连续讲了三个教程。
索绪尔在开设普通语言学这门课之前,已经把整个印欧系主要语音(梵语、波斯语、希腊语、拉丁语、古日耳曼语、古高地德语、古英语)都教了一遍或几遍。
他深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缺陷,所以,他才下决心毅然摆脱19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走一条新的道路。
他在普通语言学课程中,提出了现代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但是,索绪尔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得他下不了决心把他的教程写成书籍或讲义。
这需要长时间的潜心思考,以便概括出一个较好的语言学系统。
他不满意自己已经提出的理论而是力图不断修正他的理论,因此,直到他生命的终止,始终没有把他的教程写成一部书。
索绪尔1913年死于喉癌。
索绪尔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始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1857-1913)。
索绪尔提出的把语言当作一个共时的静态的符号结构系统来研究的语言思想,扭转了语言学的历史走向,开拓了现代语言学的新格局,从而使语言学在20世纪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由他的学生巴利和薛施蔼根据索绪尔讲课的笔记整理而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这部被誉为语言学“圣经”的著作以它新颖而深刻的思想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反响,索绪尔也因此被称之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和一位“使语言学科走向现代的大师”。
索绪尔生活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统治着整个欧洲语言学的年代里,他长期从事印欧语系主要语言的研究,深知当时青年语法学派对语言的特点和系统性缺乏精确地理解并害怕触及总结性的理论系统。
但是,索绪尔的力量并不在于他对自己的学术前辈采取批评的态度,而在于他提出了一整套新理论、新原则和新概念。
索绪尔首先从语言战士的两种基本表现形态即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来考察整个语言现象。
他认为:“言语活动是多方面的、性质复杂的,同时跨着物理、生理和心理几个领域,它还属于个人的领域和社会的领域。
我们没法把它归入任何一个人文事实的范畴,因为不知道怎样去理出它的统一体。
” [1]因此,“言语活动的研究就包含着两部分:一部分是主要的,它以实质上是社会的、不依赖于个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纯粹是心理的;另一部分是次要的,它以言语活动的个人部分,即言语,其中包括发音,为研究对象,它是心理、物理的。
”[2]索绪尔指出:“把语言和言语分开,我们一下子就把(1)什么是社会的,什么是个人的;(2)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从属和多少是偶然的分开来了。
”[3]这就是索绪尔语言思想的第一个岔路口:即言语活动分为语言和言语。
索绪尔并不反对说有一种言语的语言学,但他指出固有意义的语言学应该是语言的语言学。
明确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后,他进一步指出,语言有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所以语言学也可以有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之分。
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索绪尔

②批评传统语法对“构词法毫无所知;它是规范的……而不是确认事实;缺乏整体的观点,不区分书面语和口头语”。
③赞扬罗瓦雅尔语法“忠实遵循着横轴线,从来没有背离过,所以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④为古典语法辩护,认为“它的对象更加明确”。
2、语言和言语:二者紧密相联,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语言 规范 社会性 言语表达的手段 单一 心理 乐章
言语 表现 表达语言的行为 多样 物质 演奏
3、语言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
语言的外部研究是指语言与人种学、文化、政治、语言政策、地理分布等关系的研究,而一切在任何程度上改变了系统的,都是内部的。
4、线性关系。能指在语言中是一种声音,必须依靠时间顺序一个一个的出现。“它体现一个长度,这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定:它是一条直线。
5、连锁关系。讲话时,符号连接出现成为一个序列,每个符号与前后符号对立以取得自己的价值,符号间的以线条性为基础的关系称连锁关系(或组合关系),这种关系的结合体称结构。
2、价值
①在语言里,每项要素都由于其他各项要素对立才能有它的价值,词的价值不是由标志它的客观对象的关系来确定的,而是由它对其他词的关系及其在该语言中的地位来决定的。价值就是系统的功能,价值就是语言事实在该语言系统中的意义。
②具有相同意义的词不一定有相同的价值。如法语的mouton与英语的sheep,因为二者在各自词汇中的地位不同(下表);法语复数跟梵语复数价值不同。
七、索绪尔的影响
索绪尔的历史影响可分两大方面:
第一,他为现代语言学提出了总的方向,明确了语言的本质,规定了语言学的任务:把语言作为一个单位系统和关系系统来分析。20世纪的各派语言学流派都受到他的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并从中吸取营养。
第07章 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索绪尔

7.2.5语言的系统性与符号的价值 语言的系统性与符号的价值
索绪尔的系统概念 区别” 对立” 价值” 实体与形式” “区别”、“对立”、“价值”、“实体与形式”
“价值” 价值”
各要素同其他要素对立才有其价值 词的价值正是在“区别” 对立” 词的价值正是在“区别”与“对立”的基础上产生 的
α β γ ……
A 先生 B
α′ β′ γ′ ……
Honger Studio
7.2.1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的特点: 语言符号”的特点: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无理据的 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强制性的辩证统一 四种因素阻碍变化: 四种因素阻碍变化:
“联想关系”——“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 联想关系” 聚合关系
句段中每个成分还通过相似或差异跟同一语言 中其他一些成分产生联想, 中其他一些成分产生联想,这些成分在一定的 语言环境中可以互相替代, 语言环境中可以互相替代,它们之间的关系就 是联想关系。 是联想关系。
整个语言机构不外乎这两种关系的运用
Honger Studio
7.3.1现代语言学主要特征 7.3索绪尔与现代语言学 索绪尔与现代语言学 现代语言学主要特征
注意系统性; 注意系统性; 重视共时研究; 重视共时研究; 优先研究口语, 优先研究口语, 对所有的语言一视同仁; 对所有的语言一视同仁; 认为语言学应该是描写性的,而不是规定性的; 认为语言学应该是描写性的,而不是规定性的; 主张区分“语言” 言语” 主张区分“语言”和“言语”, 确定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 确定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 强调“独立自主性” 强调“独立自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索绪尔[教学目的]掌握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理解现代语言学的特点,了解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对现代汉语学的影响,体会索绪尔的魅力及其魅力之源。
[教学重点]索绪尔的语言理论。
[教学难点]索绪尔语言理论中语言的系统性与语言的价值概念。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结合学生讨论。
[课时安排]五课时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在20世纪初出现了一个大转折:随着一些新兴学派对青年语法学派的猛烈批判,以历史比较语言学为主流的时期结束了。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以结构研究为特征的新时期。
这一大转折的实现,是不少语言学家的共同努力促成的,其中关键的人物是瑞士杰出的语言学家索绪尔。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重视活在人们口头的语言结构系统的共时描写的语言学。
它认为语言从结构的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它开创了音位学、符号学等学科。
它偏重语言结构形式的研究,对语言结构内容的研究不够重视。
如果说历史比较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独立的科学,那么结构主义语言学使语言学成直接为社会服务,注意时代现实意义的科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1916年出版,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
以后发展成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主义学派3大学派。
索绪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索绪尔的语言学说,是语言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对于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现代语言的流派各有不同,但是,不论哪一个流派,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索绪尔语言学说的影响。
本章中,我们将着重介绍索绪尔的生平、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和他对换音造词现象的关注。
其中《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主要论点是本章的重中之重。
7.1索绪尔的研究活动7.1.1索绪尔的生平费尔迪南·德·索绪尔1857年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少年兴趣(日内瓦)中学时,索绪尔读了葆朴等语言学家的著作,对语言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岁时就撰写过一篇题《论语言现象》的论文。
然而,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自然科学家,在瑞士颇有名气,因此根据父母的愿望,1875年中学毕业后进日内瓦大学学习物理和化学。
●才华初露(德国)一年后,即1876年,转学到当时的欧洲语言研究的中心德国的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在大学中,他与青年语法学派的雷斯琴、勃鲁格曼、奥斯脱霍夫保、德尔布吕克、保罗等交往甚密,甚至共同从事印欧系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工作。
1879年转学到柏林大学,同年发表了《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一书,用系统观念分析印欧语言的古代语音成分,成功地构拟了一个在印欧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中起着重大作用的音,在理论上解决了印欧系语言元音原始系统中的一个疑难问题。
1880年再回莱比锡大学考博士学位,完成了博士论文《论梵语绝对属格的用法》●法国十年1881年至1891年在法国巴黎高等研究学院任教,讲授日耳曼语比较语法、拉丁语希腊语比较语法、立陶宛语等课程,同时还兼任巴黎语言学会秘书,培养了梅耶、格拉蒙等语言学家,建立了法兰西学派。
可见他在巴黎任教十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重返瑞士为了抗议担任教授必须加入法国籍的规定,1891年他离开法国,回到母校日内瓦大学教相同的课程。
日内瓦大学为他特设了一个教授讲席,自此直到1913年去世,他一直在该校任教。
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索绪尔开设过许多课程:梵语、希腊语与拉丁语语音学、印欧语言的动词、希腊方言与古希腊碑文、法语语音学、欧洲地理语言学、英语与德国的历史语法、日耳曼历史语言学等等。
而特别重要的,是他于1907-1911年间,曾先后开设了三次普通语言学课程。
从所开设的各种课程,可索绪尔研究之深广及其知识渊博的程度。
尤其是最后几年的普通语言学课程,在开设普通语言学这门课之前,他已经把整个印欧语系主要语言(梵语、波斯语、希腊语、拉丁语、古日耳曼语、古高地语、古英语)都教了一遍或几遍。
这样,他深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缺陷,所以他才下决心毅然摆脱19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走一条新的道路。
他在普通语言学的课程中,提出了现代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可以说,这三次课程,汇聚了他一生钻研的成果,是反映了当时语言研究的最高水平的。
但是,索绪尔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得他下不了决心把他的教程写成书或讲义。
他需要长时间的潜心思考,以便概括出一个较好的语言学系统。
他不满意自己已经提出的理论,而是力图不断地修正他的理论,因此,一直到他生命的终止,始终没有把他的教程写成一部书。
●精神永存索绪尔于1913年死于喉癌。
他去世后,他的学生根据听课笔记以及他遗留的手稿,整理出《普通语言学教程》,在1916年出版。
这是语言学历史上有里程碑作用的著作,世界主要语言都翻译版本。
7.1.2《普通语言学教程》7.1.2.1出版情况《普通语言学》出版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如此,还是很快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当时欧美许多著名的语言学家,如梅耶、格拉蒙、叶斯帕森、舒哈特、布龙菲尔德等人都发表了书评。
但是,由于该书所阐述的许多的新观念与青年语法学派的理论和方法迥然不同,因此在最初的一批书评中,欧洲各国的学者大多持保留态度,然而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却独具慧眼,敏锐地看出了索绪尔理论的重要价值。
布龙菲尔德认为索绪尔的这部专著“为我们奠定了人类言语科学的理论基础”,或者可以说“为语言研究的新趋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然而,这毕竟不是他本人亲自编写的著作,因而学术界对它的性质和地位曾进行过不少争论。
如,《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刚出版不久,跟索绪尔关系最密切的学生,当时已是法国著名语言学家的梅耶在评论中就说,这是“一本老师没有写也绝不会写的书”,它只是“一种瞬间的口头讲授的改编,人们不知道,其间可批评的细节,究竟是属于作者还是导源于两位编辑者”。
类似的疑问和批评后来不断出现,在30年代和40年代,人们在对索绪的理论的争论中,发现《普通语言学教程》有少矛盾之处,从而提出要对这本书的编辑过程进行重新审查。
从50年代起初期想,有好几位学者开始认真搜集资料(包括索绪尔的手稿、札记和学生的听课笔记、回忆录等),仔细分析比较。
于是从50年代中期起,先后出版了一批专门研究《普通语言学教程》版本的专著。
经过这些学者的严格审查,得出的结论是:①《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编者是以当时所知的索绪尔的手稿以及极为详尽的学生笔记(包括6名学生的28本笔记)为根据进行编辑的,尽管对索绪尔的口头讲述进行了剪接、浓缩、润色之类的加工,但基本上是保持了他讲授内容的实质,忠实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因而是可信的。
②然而,由于这毕竟是根据几次讲课内容、经过重新组织编纂而成的东西,再说索绪尔的思想始终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编者也未必能集会他的每个术语、观点的深刻含义,因而《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有些地方难免显得生硬,甚至前后矛盾,某些方面还出现了跟索绪尔的真实思想若即若离的情况。
7.1.2.2主要内容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编:(一)一般原则(二)共时语言学(三)历时语言学(四)地理语言学(五)回顾语言学的问题结论“绪论”简单地叙述了语言学的历史,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语言学和毗邻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对象,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文字以及音位学等。
“一般原则”部分主要讲语言符号的性质,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部分讲语言的具体实体,同一性、现实性和价值,语言的价值,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语言的机构,语法及其区分,抽象实体在语法中的作用。
“历时语言学”部分讲语音变化、语音演化在语法上的后果,类比作用,类比和演化,流俗词源,粘合作用,历时的单位,同一性和现实性。
“地理语言学”部分讲关于语言的差异,地理差异的复杂性,地理差异的原因,语言波浪的传播。
“回顾语言学的问题”讲历时语言学的两种展望,最古的语言和原始型,重建,人类学和史前史中的语言证据,语系和语言的类型。
可见,这本书的内容是很广泛的。
7.2索绪尔语言理论的要点《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一本著作。
我们要研究索绪尔的语言学说,必须以它为根据。
下面我们着重看看这本书中的几个独特的观点以及他对换音造词现象的关注。
7.2.1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7.2.1.1什么是“语言符号”(1)语言符号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最初,索绪尔把语言符号定义为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
他不同意日常习惯中对“符号”这一术语的用法,即只指音响形象,他认为只有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体才可以叫做符号。
例如,说汉语的人,通常把“shù”这一音响形象视作现实中存在的树或有关树的概念的符号,按索绪尔的观点看来,这是不正确的。
实际上只有“shù”这一音响形象与“树”的概念这两项要素结合成的整体,才算是语言符号。
若用图表示,就是:图一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即概念和音响形象都是心理的。
尤其认为音响形象不是物质的声音,也不是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声音的心理印迹。
“我们试观察一下自己的言语活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音响形象的心理性质:我们不动嘴唇,也不动舌头,就能自言自语或在心里默念一首诗。
”(2)语言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在(1)的基础上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概念和音响形象的联系是怎么确定的呢?对此,索绪尔起初是用“约定论”来回答的,即认为只有约定可把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意义(概念)结合成一个统一体。
但是后来他发现约定论有根本性的弱点,那就是它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声音和意义是两项业已定型的事实,人们通过约定而把这两部分现成的东西联系起来。
然而,在索绪尔看来,无论是声音还是意义部分,在结合成语言符号之前,事实上都是不定形的。
索绪尔在对语言现象的仔细观察中发现,在实际讲话时,语言符号(例如一个词)的发音和意义常有变化和差异,例如,在各种不同场合下说“先生!”,意义和声音都会有细微的变化。
当然是意义和声音两方面,这种变化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下图二:图二若以A 代表意义(概念)的系列,以B 代表音响的系列,在这两个平行系列之间,说话人实际上在一定的范围内(例如αα′、ββ′、γγ′范围内)进行着各种不同的重新组合。
由于这些组合是一定范围内构成的,因此尽管具体的声音实体和意义有差异,但在功能一致的基础上,这种不同的组合总被看作同一符号的重复。
这就造成了矛盾。
索绪尔经过反复思考,直至第三次普通语言学课程临近结束之时,才引入两个新术语,即“能指”和“所指”,把概念叫做“所指”,把音响形象叫做“能指”,当然“能指”与“所指”都是心理的东西。
例如上图中α、β、γ……是所指的类别,α′、β′、γ′……是能指的类别。
索绪尔认为,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与语音实体和心理实体所固有的性质、特点无关,也就是说,这两方面的联系根本是任意的。
索绪尔把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视为全部语言事实的基本原则。
他认为,整个语言形式的大厦是建立在任意性这一原则的基础之上的。